CN108844060A - 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4060A
CN108844060A CN201810204881.7A CN201810204881A CN108844060A CN 108844060 A CN108844060 A CN 108844060A CN 201810204881 A CN201810204881 A CN 201810204881A CN 108844060 A CN108844060 A CN 108844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line
valve
boil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48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4060B (zh
Inventor
柳朝晖
余学海
罗威
郭军军
张翔
陈寅彪
韩涛
陈振龙
石朝夕
王鹏
王巧
黄晓宏
郑楚光
赵永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hua Guohu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hua Guohu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hua Guohu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2048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4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4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4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4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4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7/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air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9/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return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r flue gases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23C9/003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return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r flue gases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for pulverulent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06Layout of treatment pl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15/00Heating of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23L15/04Arrangements of recup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7/00Supplying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other than air, to the fire, e.g. oxygen, steam
    • F23L7/007Supplying oxygen or oxygen-enrich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3/00Regulat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系统和锅炉系统的运行方法。所述锅炉系统包括锅炉;引风机;脱硫塔、冷凝器和烟囱;设在引风机与脱硫塔之间的第一管路以及设在冷凝器与烟囱之间的第二管路,第二管路上设有排烟阀;设有一次风机、第一空气阀、第一循环烟气阀和第一氧气注入阀的第一回风管路,第一回风管路与第二管路相连且与一次风口连通;和设有二次风机、第二空气阀、第二循环烟气阀和第二氧气注入阀的第二回风管路,第二回风管路与第一和第二管路相连且与二次风口连通,排烟阀位于第一和第二回风管路的第一端的下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二氧化碳排放少等优点,能够安全地、平稳地在该空气燃烧工况与该富氧燃烧工况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领域,具体地,涉及锅炉系统,还涉及该锅炉系统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越来越严峻,其中燃煤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富氧燃烧技术采用烟气再循环的方式,用空气分离获得的纯氧和一部分锅炉排烟构成混合气代替空气作为燃烧时的氧化剂,使燃烧排烟中富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以实现低成本地收集二氧化碳。凭借着它近零排放以及和传统空气燃烧技术具有良好承接性的优点,已经成为了当今碳捕捉技术中一个最具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锅炉系统和该锅炉系统的运行方法,该锅炉系统的锅炉能够安全地、平稳地在空气燃烧工况与富氧燃烧工况之间切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锅炉系统,所述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所述锅炉具有一次风口、二次风口和烟气出口;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烟气进口与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脱硫塔、冷凝器和烟囱,所述冷凝器的烟气进口与所述脱硫塔的烟气出口连通;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引风机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脱硫塔的烟气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烟囱的烟气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排烟阀;第一回风管路,所述第一回风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一回风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一次风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回风管路上设有一次风机、第一空气阀、第一循环烟气阀和第一氧气注入阀;和第二回风管路,所述第二回风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二回风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回风管路上设有二次风机、第二空气阀、第二循环烟气阀和第二氧气注入阀,所述排烟阀位于所述第一回风管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回风管路的第一端的下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二氧化碳排放少的优点,锅炉系统的锅炉的燃烧工况能够安全地、平稳地在该空气燃烧工况与该富氧燃烧工况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第二回风管路包括:干烟气段,所述干烟气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所述干烟气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机的烟气进口连通;湿烟气段,所述湿烟气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所述湿烟气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机的烟气进口连通,其中所述干烟气段和所述湿烟气段中的每一个上均设有所述第二循环烟气阀,所述第二空气阀设在所述干烟气段和所述湿烟气段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空气阀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循环烟气阀的下游;和回风段,所述回风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次风机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回风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氧气注入阀设在所述干烟气段、所述湿烟气段和所述回风段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氧气注入阀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循环烟气阀的下游。
优选地,所述锅炉系统进一步包括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具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二次风进口和二次风出口,所述预热器的烟气进口与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预热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引风机的烟气进口连通,所述回风段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次风机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进口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次风出口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预热器还具有一次风进口和一次风出口,所述第一回风管路包括: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一次风机的烟气进口相连;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一次风机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一次风进口相连;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一次风出口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一次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阀和所述第一循环烟气阀设在所述第一管段上,所述第一氧气注入阀设在所述第三管段上,其中所述第一空气阀位于所述第一循环烟气阀的下游。
优选地,所述锅炉系统进一步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相连,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管段相连,其中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旁通阀。
优选地,所述锅炉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排风管和第二排风管,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旁通管路相连,所述第二排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回风段相连。
优选地,所述锅炉系统进一步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烟气进口与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除尘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引风机的烟气进口连通。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锅炉系统的运行方法,所述锅炉系统的锅炉具有空气燃烧工况和富氧燃烧工况,所述运行方法包括:当将所述锅炉的工况由所述空气燃烧工况切换为所述富氧燃烧工况时,先减小排烟阀的开度、打开第二循环烟气阀和第二氧气注入阀、且关闭第二空气阀以便完成二次风的切换过程,然后打开第一循环烟气阀和第一氧气注入阀且关闭第一空气阀以便完成一次风的切换过程;当将所述锅炉的工况由所述富氧燃烧工况切换为所述空气燃烧工况时,先增大所述排烟阀的开度、关闭所述第二循环烟气阀和所述第二氧气注入阀、且打开所述第二空气阀以便完成二次风的切换过程,然后关闭所述第一循环烟气阀和所述第一氧气注入阀且打开所述第一空气阀以便完成一次风的切换过程;优选地,所述一次风的流量的变化率小于等于5%,所述锅炉的工况在由所述空气燃烧工况切换为所述富氧燃烧工况的过程中以及由所述富氧燃烧工况切换为所述空气燃烧工况的过程中,所述锅炉排出的烟气的氧气浓度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所述一次风的氧气浓度大于等于18%且小于等于23%。
优选地,所述锅炉处于所述空气燃烧工况时,所述锅炉的炉膛出口的压力为负压;所述锅炉处于所述富氧燃烧工况时,所述锅炉的炉膛出口的压力为正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10。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10包括锅炉111、引风机112、脱硫塔113、冷凝器114、烟囱115、第一管路121、第二管路122、第一回风管路130和第二回风管路150。
锅炉111具有一次风口、二次风口和烟气出口,引风机112的烟气进口与锅炉111的烟气出口连通,冷凝器114的烟气进口与脱硫塔113的烟气出口连通。第一管路121的第一端与引风机112的烟气出口相连,第一管路121的第二端与脱硫塔113的烟气进口相连。第二管路122的第一端与冷凝器114的烟气出口相连,第二管路122的第二端与烟囱115的烟气进口相连,第二管路122上设有排烟阀123。
第一回风管路130的第一端与第二管路122相连,第一回风管路130的第二端与该一次风口连通,其中第一回风管路130上设有一次风机141、第一空气阀142、第一循环烟气阀143和第一氧气注入阀144。第二回风管路150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121和第二管路122中的一个相连,第二回风管路150的第二端与该二次风口连通。其中,第二回风管路150上设有二次风机161、第二空气阀162、第二循环烟气阀163和第二氧气注入阀164,排烟阀123位于第一回风管路130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回风管路150的第一端的下游。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10的运行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10的锅炉111具有空气燃烧工况和富氧燃烧工况。
当需要将锅炉111的工况由空气燃烧工况切换为富氧燃烧工况时,先减小排烟阀123的开度、打开第二循环烟气阀163和第二氧气注入阀164、且关闭第二空气阀162以便完成二次风的切换过程,然后打开第一循环烟气阀143和第一氧气注入阀144且关闭第一空气阀142以便完成一次风的切换过程。
当需要将锅炉111的工况由富氧燃烧工况切换为空气燃烧工况时,先增大排烟阀123的开度、关闭第二循环烟气阀163和第二氧气注入阀164、且打开第二空气阀162以便完成二次风的切换过程,然后关闭第一循环烟气阀143和第一氧气注入阀144且打开第一空气阀142以便完成一次风的切换过程。由此可以使锅炉111的燃烧工况在空气燃烧工况与富氧燃烧工况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10通过设置第一回风管路130和第二回风管路150、且在第一回风管路130和第二回风管路150上设置相应的阀门和风机,从而不仅可以使锅炉111具有空气燃烧工况和富氧燃烧工况,而且可以使锅炉111的工况在该空气燃烧工况与该富氧燃烧工况之间安全地、平稳地切换。
由此不仅可以降低锅炉系统10的运行成本,而且可以更好地捕集部分二氧化碳。也就是说,锅炉111处于该空气燃烧工况时,可以降低锅炉系统10的运行成本,锅炉111处于该富氧燃烧工况时,可以更好地捕集二氧化碳。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系统10具有运行成本低、二氧化碳排放少等优点,锅炉系统10的锅炉111的燃烧工况能够安全地、平稳地在该空气燃烧工况与该富氧燃烧工况之间切换。
优选地,该一次风的流量的变化率小于等于0.05,由此可以提高锅炉111中煤粉火焰的稳定性。该一次风的流量的变化率=(该空气燃烧工况下该一次风的流量-该富氧燃烧工况下该一次风的流量)/该空气燃烧工况下该一次风的流量。
优选地,锅炉111的工况在由该空气燃烧工况切换为该富氧燃烧工况的过程中以及由该富氧燃烧工况切换为该空气燃烧工况的过程中,锅炉111排出的烟气的氧气浓度可以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由此可以使锅炉111的燃烧效率达到最高。
该一次风的氧气浓度可以大于等于18%且小于等于23%。由此不仅可以防止该一次风和煤粉的混合物发生爆炸,而且可以使煤粉更加容易点燃,并可以提高锅炉111的燃烧稳定性。
其中,该烟气的氧气浓度是指该烟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占该烟气的体积的百分比,该一次风的氧气浓度是指该一次风中的氧气的体积占该一次风的体积的百分比。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锅炉系统10可以包括锅炉111、引风机112、脱硫塔113、冷凝器114、烟囱115、预热器116、除尘器117、第一管路121、第二管路122、第一回风管路130和第二回风管路150。
预热器116可以具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预热器116的烟气进口可以与锅炉111的烟气出口连通,预热器116的烟气出口可以与除尘器117的烟气进口连通。除尘器117的烟气出口可以与引风机112的烟气进口连通,冷凝器114的烟气进口可以与脱硫塔113的烟气出口连通。
第一管路121的第一端可以与引风机112的烟气出口相连,第一管路121的第二端可以与脱硫塔113的烟气进口相连。第二管路122的第一端可以与冷凝器114的烟气出口相连,第二管路122的第二端可以与烟囱115的烟气进口相连,第二管路122上可以设有排烟阀123。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回风管路150可以包括干烟气段151、湿烟气段152和回风段153。
干烟气段151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管路121相连,干烟气段151的第二端可以与二次风机161的烟气进口连通。湿烟气段152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二管路122相连,湿烟气段152的第二端可以与二次风机161的烟气进口连通。回风段153的第一端可以与二次风机161的烟气出口相连,回风段153的第二端可以与二次风口连通。
其中,干烟气段151和湿烟气段152中的每一个上都可以设有第二循环烟气阀163,第二空气阀162可以设在干烟气段151和湿烟气段152中的一个上,第二空气阀162可以位于相应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的下游。第二氧气注入阀164可以设在干烟气段151、湿烟气段152和回风段153中的一个上,第二氧气注入阀164位于相应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的下游。由此无论第二循环烟气阀163是否关闭,都可以通过第二空气阀162注入空气以及通过第二氧气注入阀164注入富氧气体或氧气。
“第二空气阀162可以位于相应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的下游”是指:当第二空气阀162设在干烟气段151上时,第二空气阀162位于设在干烟气段151上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的下游,当第二空气阀162设在湿烟气段152上时,第二空气阀162位于设在湿烟气段152上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的下游。“第二氧气注入阀164位于相应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的下游”的含义与“第二空气阀162可以位于相应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的下游”的含义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当进行湿烟气循环时,可以打开设在湿烟气段152上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且关闭干烟气段151上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以及可以打开第二氧气注入阀164(切换为该富氧燃烧工况时)和第二空气阀162(切换为该空气燃烧工况时)中的一个。对上述阀门的操作(打开、关闭)最好同时进行。
当进行干烟气循环时,可以关闭设在湿烟气段152上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且打开干烟气段151上的第二循环烟气阀163,以及可以打开第二氧气注入阀164(切换为该富氧燃烧工况时)和第二空气阀162(切换为该空气燃烧工况时)中的一个。对上述阀门的操作(打开、关闭)最好同时进行。
由此锅炉系统10可以进行干烟气循环和湿烟气循环。排烟阀123可以位于干烟气段151的第一端、湿烟气段152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回风管路130的第一端的下游。换言之,锅炉111排出的烟气可以先经过干烟气段151的第一端、湿烟气段152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回风管路130的第一端,再经过排烟阀123。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预热器116还可以具有二次风进口、二次风出口、一次风进口和一次风出口。
回风段153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54和第二部分155,第一部分154的第一端可以与二次风机161的烟气出口相连,第一部分154的第二端可以与该二次风进口相连,第二部分155的第一端可以与该二次风出口相连,第二部分155的第二端可以与该二次风口连通。由此可以利用预热器116对二次风机161吹出的气体进行预热,预热后的气体作为二次风通过该二次风口进入到锅炉111内。
第一回风管路130可以包括第一管段131、第二管段132和第三管段133。第一管段131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二管路122相连,第一管段131的第二端可以与一次风机141的烟气进口相连。第二管段132的第一端可以与一次风机141的烟气出口相连,第二管段132的第二端可以与该一次风进口相连。第三管段133的第一端可以与该一次风出口相连,第三管段133的第二端可以与该一次风口连通。由此可以利用预热器116对一次风机141吹出的气体进行预热,预热后的气体作为一次风通过该一次风口进入到锅炉111内。
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一空气阀142和第一循环烟气阀143可以设在第一管段131上,第一氧气注入阀144可以设在第三管段133上,第一空气阀142可以位于第一循环烟气阀143的下游。由此无论第一循环烟气阀143是否关闭,都可以通过第一空气阀142注入空气。而且,通过将第一氧气注入阀144设在第三管段133上,即通过将第一氧气注入阀144设在一次风机141的下游,可以减小一次风机141输送的气体量。
第二空气阀162和第二氧气注入阀164可以设在干烟气段151上,即第二空气阀162和第二氧气注入阀164可以位于二次风机161的上游。由此可以促进富氧气体或氧气与烟气的混合,使富氧气体或氧气与烟气混合的更加均匀。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锅炉系统10可以进一步包括旁通管路171,旁通管路171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二管段132相连,旁通管路171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三管段133相连,旁通管路171上可以设有旁通阀174。
由此可以通过打开旁通阀174,使第二管段132内的气体(烟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旁通管路171进入到第三管段133内。由此进入到锅炉111内的一次风可以不经过预热,从而可以更好地调节锅炉111内的温度,以便使锅炉111具有更大的操作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第二管段132和/或第三管段133的适当位置上设置阀门177(例如截止阀),当旁通阀174打开时,阀门177可以关闭。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锅炉系统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排风管172和第二排风管173,第一排风管172的第一端可以与旁通管路171相连,第二排风管173的第一端可以与回风段153相连。第一排风管172上可以设有第一排风阀175,第二排风管173上可以设有第二排风阀176。
由此当一次风过多时,可以通过打开第一排风阀175,以便使该一次风的一部分通过第一排风管172排出;当二次风过多时,可以通过打开第二排风阀176,以便使该二次风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排风管173排出。由此可以使锅炉111始终处于理想的燃烧工况。
优选地,锅炉111处于该空气燃烧工况时,锅炉111的炉膛出口的压力可以是负压。锅炉111处于该富氧燃烧工况时,锅炉111的炉膛出口的压力可以是正压。由此锅炉111处于该富氧燃烧工况时,可以避免空气漏入锅炉111的炉膛内以及烟道内,从而可以防止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进而可以降低锅炉系统10的压缩纯化部分的能耗、提高该压缩纯化部分的效率。
优选地,锅炉111处于该空气燃烧工况时,锅炉111的炉膛出口的压力可以大于等于负60pa且小于等于负40pa。锅炉111处于该富氧燃烧工况时,锅炉111的炉膛出口的压力可以大于等于50pa且小于等于100pa。
更加优选地,锅炉111处于该空气燃烧工况时,锅炉111的炉膛出口的压力可以大于负50pa。锅炉111处于该富氧燃烧工况时,锅炉111的炉膛出口的压力可以大于等于70pa且小于等于80pa。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炉,所述锅炉具有一次风口、二次风口和烟气出口;
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烟气进口与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
脱硫塔、冷凝器和烟囱,所述冷凝器的烟气进口与所述脱硫塔的烟气出口连通;
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引风机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脱硫塔的烟气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烟囱的烟气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排烟阀;
第一回风管路,所述第一回风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一回风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一次风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回风管路上设有一次风机、第一空气阀、第一循环烟气阀和第一氧气注入阀;和
第二回风管路,所述第二回风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二回风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回风管路上设有二次风机、第二空气阀、第二循环烟气阀和第二氧气注入阀,所述排烟阀位于所述第一回风管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回风管路的第一端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风管路包括:
干烟气段,所述干烟气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所述干烟气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机的烟气进口连通;
湿烟气段,所述湿烟气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所述湿烟气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机的烟气进口连通,其中所述干烟气段和所述湿烟气段中的每一个上均设有所述第二循环烟气阀,所述第二空气阀设在所述干烟气段和所述湿烟气段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空气阀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循环烟气阀的下游;和
回风段,所述回风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次风机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回风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氧气注入阀设在所述干烟气段、所述湿烟气段和所述回风段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氧气注入阀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循环烟气阀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具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二次风进口和二次风出口,所述预热器的烟气进口与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预热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引风机的烟气进口连通,所述回风段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次风机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进口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次风出口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次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还具有一次风进口和一次风出口,所述第一回风管路包括:
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一次风机的烟气进口相连;
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一次风机的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一次风进口相连;和
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一次风出口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一次风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阀和所述第一循环烟气阀设在所述第一管段上,所述第一氧气注入阀设在所述第三管段上,其中所述第一空气阀位于所述第一循环烟气阀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相连,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管段相连,其中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旁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排风管和第二排风管,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旁通管路相连,所述第二排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回风段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烟气进口与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除尘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引风机的烟气进口连通。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系统的锅炉具有空气燃烧工况和富氧燃烧工况,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当将所述锅炉的工况由所述空气燃烧工况切换为所述富氧燃烧工况时,先减小排烟阀的开度、打开第二循环烟气阀和第二氧气注入阀、且关闭第二空气阀以便完成二次风的切换过程,然后打开第一循环烟气阀和第一氧气注入阀且关闭第一空气阀以便完成一次风的切换过程;
当将所述锅炉的工况由所述富氧燃烧工况切换为所述空气燃烧工况时,先增大所述排烟阀的开度、关闭所述第二循环烟气阀和所述第二氧气注入阀、且打开所述第二空气阀以便完成二次风的切换过程,然后关闭所述第一循环烟气阀和所述第一氧气注入阀且打开所述第一空气阀以便完成一次风的切换过程;
优选地,所述一次风的流量的变化率小于等于5%,所述锅炉的工况在由所述空气燃烧工况切换为所述富氧燃烧工况的过程中以及由所述富氧燃烧工况切换为所述空气燃烧工况的过程中,所述锅炉排出的烟气的氧气浓度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所述一次风的氧气浓度大于等于18%且小于等于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炉处于所述空气燃烧工况时,所述锅炉的炉膛出口的压力为负压;
所述锅炉处于所述富氧燃烧工况时,所述锅炉的炉膛出口的压力为正压。
CN201810204881.7A 2018-03-13 2018-03-13 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ctive CN108844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4881.7A CN108844060B (zh) 2018-03-13 2018-03-13 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4881.7A CN108844060B (zh) 2018-03-13 2018-03-13 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4060A true CN108844060A (zh) 2018-11-20
CN108844060B CN108844060B (zh) 2019-12-20

Family

ID=64211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4881.7A Active CN108844060B (zh) 2018-03-13 2018-03-13 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406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3625A (zh) * 2012-01-16 2012-07-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煤粉富氧燃烧方法
CN103953921A (zh) * 2014-04-22 2014-07-3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富氧燃烧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3625A (zh) * 2012-01-16 2012-07-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煤粉富氧燃烧方法
CN103953921A (zh) * 2014-04-22 2014-07-3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富氧燃烧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4060B (zh)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3921B (zh) 富氧燃烧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ES2532627T3 (es) Instalación de secado de virutas de madera para secar virutas de madera y correspondiente procedimiento para secar virutas de madera
JP2001132905A (ja) Nox低減のための燃料希釈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4217710A (ja) 廃棄物燃焼方法と装置
CN203823745U (zh) 富氧燃烧锅炉系统
JP6653862B2 (ja) 発火装置における燃焼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発火装置
CN113513761B (zh) 一种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6907712A (zh) 超低氮悬浮式燃烧火焰的燃气喷嘴
KR101406567B1 (ko) 배가스 순환을 이용한 질소산화물 저감방법
CN107575856B (zh) 一种烟气再循环锅炉系统
CN103868055B (zh) 一种适合低热值燃气切流与直流复合稳燃蓄热燃烧装置
PT1936269E (pt) Forno de combustão e método de combustão usando queimadores de requeima
CN108844060A (zh) 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4048502A (zh) 一种水泥回转窑燃烧器富氧装置的助燃方法
CN105209825B (zh) 使用高温FGR和康达效应的超低NOx燃烧装置
CN201909313U (zh) 高强力混合低污染排放酸性气体燃烧器
CN208418701U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和天然气燃烧的低NOx燃烧器
KR100886190B1 (ko) 탈질공정을 갖는 엔진 열병합발전소 배기가스 환원분위기조성용 버너
CN206291225U (zh) 燃煤锅炉烟气二次回收控氧阻燃系统
CN108592013A (zh) 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JP5635285B2 (ja) ガラス溶解炉およびガラス溶解炉における排ガスの処理方法
CN108413382A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和天然气单独燃烧或混合燃烧的燃烧器
CN103868065B (zh) 燃烧器和燃烧系统
CN206094038U (zh) 一种具有三挡混合风喷口的生物质锅炉系统
CN106224938B (zh) 一种具有三档混合风喷口的生物质锅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