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4725B - 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34725B
CN108834725B CN201810799290.9A CN201810799290A CN108834725B CN 108834725 B CN108834725 B CN 108834725B CN 201810799290 A CN201810799290 A CN 201810799290A CN 108834725 B CN108834725 B CN 108834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t
treatment
aquilaria sinensis
percent
seed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92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34725A (zh
Inventor
徐睿
王建
陈德成
董文统
苏圣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FORESTRY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FORESTR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FORESTRY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NAN FORESTR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107992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34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34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4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34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4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根结线虫只能防治无法复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其技术方案在于:将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利用不同药剂间隔一个月进行轮换灌根处理后,经过追肥,使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复壮;其中,所述的轮换灌根处理中的药剂使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减退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具体使用的药剂依次为:40%辛硫磷乳油、3.2%阿维菌素乳油、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本发明步骤少,适合大田管理,在治疗根结线虫的同时可以保证感病土沉香苗木复壮率达到95%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沉香苗木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后复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别名白木香,俗称女儿香、莞香等,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也是我国生产中药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现已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土沉香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其中海南省是我国沉香的代表性产区。
土沉香根结线虫病是1994年吴影梅等人在调查粤、琼两省的南药根结线虫为害时首次发现。受害土沉香苗木根部会形成许多大小形状不定、表面粗糙的根结,有的连接成块,随着病情的加重,根部坏死表现为疏松多孔,大部分2年生的罹病大苗的根颈部会形成畸形的瘤块,有的瘤块处的直径是正常处2倍多,表皮纵裂。土沉香苗木感染根结线虫后会出现植株矮小,叶片黄化失绿,生长缓慢,甚至植株枯死的现象,且易患其他叶部病害,严重苗圃死亡率达40%~60%。
随着海南省沉香产业的发展,土沉香人工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同时,根结线虫造成的为害也在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害土沉香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了土沉香健康的经营与发展。经调查发现海南省部分市县的主要土沉香苗圃基地均受到根结线虫不同程度的为害,受害苗木若不能处理得当,常造成大量苗木的死亡或生长极为缓慢。
近年来,随着根结线虫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加重,被称为“植物癌症”,学界已经开展了大量根结线虫的研究,许多根结线虫的防治方法已经日趋成熟,尤其是利用高温闷棚、土壤消毒、化学农药等措施预防蔬菜或水果感染根结线虫的方法在农业生产实践上已经广泛使用,然而尽管如此,在林业上,对于感染根结线虫的作物该怎样处理才能达到治疗复壮的目的,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根结线虫造成的损失,仍然是生产实践上的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根结线虫只能防治无法复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本发明不但可以对感染根结线虫的土沉香苗木进行治愈,而且能够使感染根结线虫的土沉香苗木复壮,最大程度降低根结线虫造成的损失。
所述的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利用不同药剂间隔一个月进行轮换灌根处理后,经过追肥,使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复壮;其中,所述的轮换灌根处理中的药剂使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减退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具体使用的药剂依次为:40%辛硫磷乳油、3.2%阿维菌素乳油、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
所述的轮换灌根处理的过程是:
S1.将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在40%辛硫磷乳油稀释液中进行蘸根浸泡,蘸根浸泡前剪去长在基质袋外面的根结,不剥离原来的基质袋,将土沉香罹病苗木连土带根进行浸泡处理10~15min;将浸泡过的土沉香罹病苗木的基质袋用刀片划四道长度5cm的穿根小口,保证原基质袋不会脱落,然后转移至新的基质袋内,得到第一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
S2.一个月后,对S1步骤得到的第一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通过3.2%阿维菌素乳油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直到新的基质袋内的土壤湿润,得到第二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
S3.一个月后,对S2步骤得到的第二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通过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直到新的基质袋内的土壤湿润,得到第三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
S4.一个月后,对S3步骤得到的第三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通过0.5%苦参碱水剂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直到新的基质袋内的土壤湿润,得到第四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
所述的新基质袋的制备过程:选用30cm×50cm的无纺布袋,每个布袋内装入由河砂、红土以重量比为1:3~4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基质,基质在装袋之前经曝晒消毒处理;每袋装五分之四的量,将装好的基质袋整齐地摆放在可透水地膜覆盖的平整空地上,用清水浇透。
所述的40%辛硫磷乳油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将45%毒死蜱乳油溶解稀释成550倍液;
3.2%阿维菌素乳油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配制3.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
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配制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800倍液;
0.5%苦参碱水剂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0.5%苦参碱水剂500倍液。
所述的追肥过程为:轮换灌根处理后一个月,对新的基质袋中的土沉香苗施用20~30g的缓释型复合肥,此后每隔一个月追肥一次;至第四次追肥,此后将追肥周期改为每两个月一次。
优选的,缓释型复合肥是沃夫特缓释型复合肥。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感病土沉香袋装苗通过间隔相同时间进行轮换灌根处理,在轮换灌根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剂的顺序是使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减退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最大限度的杀死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避免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抗药性因素而导致的杀虫不彻底的问题。在杀虫的同时,轮换灌根处理所使用的药剂对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叶部黄化、落叶症状具有治疗效果,防止药剂影响植株复壮。本发明步骤少,适合大田管理,在治疗根结线虫的同时可以保证感病土沉香苗木复壮率达到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适用于1年生地上部分失绿黄化、地下部分长有根结的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其特征在于:将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利用不同药剂间隔一个月进行轮换灌根处理后,经过追肥,使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复壮;其中,所述的轮换灌根处理中的药剂使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减退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具体使用的药剂依次为:40%辛硫磷乳油、3.2%阿维菌素乳油、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
进一步的,轮换灌根处理的过程是:
S1.将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在40%辛硫磷乳油稀释液中进行蘸根浸泡,蘸根浸泡前剪去长在基质袋外面的根结,不剥离原来的基质袋,将土沉香罹病苗木连土带根进行浸泡处理10~15min;将浸泡过的土沉香罹病苗木的基质袋用刀片划四道长度5cm的穿根小口,保证原基质袋不会脱落,然后转移至新的基质袋内,得到第一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
S2.一个月后,对S1步骤得到的第一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通过3.2%阿维菌素乳油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直到新的基质袋内的土壤湿润,得到第二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优选选择不下雨的天气灌根,最好在上午7:00~9:00或下午16:00~18:00两个时间段进行;
S3.一个月后,对S2步骤得到的第二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通过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直到新的基质袋内的土壤湿润,得到第三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优选选择不下雨的天气灌根,最好在上午7:00~9:00或下午16:00~18:00两个时间段进行;
S4.一个月后,对S3步骤得到的第三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通过0.5%苦参碱水剂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直到新的基质袋内的土壤湿润,得到第四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优选选择不下雨的天气灌根,最好在上午7:00~9:00或下午16:00~18:00两个时间段进行。
所述的新基质袋的制备过程:选用30cm×50cm的无纺布袋,每个布袋内装入由河砂、红土以重量比为1:3~4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基质,基质在装袋之前经曝晒消毒处理;每袋装五分之四的量,将装好的基质袋整齐地摆放在可透水地膜覆盖的平整空地上,用清水浇透。
需要明确的是:将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在40%辛硫磷乳油稀释液中进行蘸根浸泡后,在放入浇透基质的新基质袋中,保证土沉香袋装苗的水分和生长。
进一步的,40%辛硫磷乳油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将45%毒死蜱乳油溶解稀释成550倍液;
3.2%阿维菌素乳油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配制3.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
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配制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800倍液;
0.5%苦参碱水剂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0.5%苦参碱水剂500倍液。
所述的追肥过程为:轮换灌根处理后一个月,对新的基质袋中的土沉香苗施用20~30g的缓释型复合肥,此后每隔一个月追肥一次;至第四次追肥,此后将追肥周期改为每两个月一次。
可以选择的,缓释型复合肥是沃夫特缓释型复合肥。
试验验证环节:取2014年4月培育的1.5年生感病土沉香。
1.药剂防治试验设计。
(1)清水对照(CK);
(2)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800倍液;
(3)5.2%阿维高氯乳油1500倍液;
(4)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
(5)45%毒死蜱乳油550倍液;
(6)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200倍液;
(7)0.5%苦参碱水剂500倍液;
(8)3.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
设定每个处理设四次重复,每个重复20株(1小垄)罹病袋装苗,共600株罹病袋装苗。
由于感染根结线虫的土沉香苗木通常会表现出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等特点以及落叶、叶片发黄等症状,我们可以在使用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减退率的同时结合苗木的生长情况、地上叶部症状变化来衡量不同药剂处理对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试验于2015年11月在某地的土沉香育苗区进行。施药之前,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将药剂按照预设好的浓度进行溶解稀释。试验过程中首先剪去长在基质袋外面的根结,继续使用原来的基质袋,因为罹病苗木比较脆弱,如果去掉原来的基质袋再换新的基质或基质袋,会加快苗木的枯死;然后配制不同的药剂溶液对土沉香苗木连土带根进行浸泡处理10~15min;再将浸泡过的土沉香苗木转移至经高温曝晒杀菌处理的新基质袋中,后续观察记录。
2.线虫密度调查。
在施药前和药液处理后15d、30d调查,每个重复处理混合取50g土样,按照改良的贝曼漏斗法分离,经12~24h,放出斗底部的少量水,置于24孔板中,在体视显微镜下统计各重复分理出的J2数量,再取平均值,代表该处理的J2数量。
3.苗木高生长量的调查。
在施药前和药液处理后每隔30d调查一次,调查每株供试苗木的株高、地径以及地上叶片的生长情况。地上叶片的生长情况通过叶片发黄、落叶两个主要症状的病情指数来表示。
单株苗木地上部分叶片发黄、落叶症状的等级划分:
1级,代表值0,苗木枝叶繁茂,叶片呈亮绿色,无明显的发黄或落叶症状;
2级,代表值1,苗木发黄或脱落的叶片数占全株的1/3以下;
3级,代表值2,苗木发黄或脱落的叶片数占全株的1/3以上,2/3以下;
4级,代表值3,苗木发黄或脱落的叶片数超过全株的2/3以上。
Figure BDA0001736725150000051
Figure BDA0001736725150000052
4.单一用药和轮换用药效果对比分析。
施药过程中,采用单一药剂进行间隔灌根与采用轮换灌根进行对比,间隔时间同为一个月,分别采集用药30d、用药后60d以及用药后90d的虫口减退率%、净高生长量、治疗效果%以及复壮率。
5.结果分析。
(1)各药剂单独使用时的杀虫效果对比:如表1,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2%阿维高氯乳油、40%辛硫磷乳油、0.5%苦参碱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对土沉香苗土中的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处理30d后,苗土中根结线虫侵染虫态二龄幼虫的数量都有明显降低,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1.72%、83.55%、66.46%、56.51%、64.02%,对照为12.72%,有显著差异,尤其以5.2%阿维高氯乳油处理效果最佳,高达83.55%;而45%毒死蜱、4.5%高效氯氰菊酯的效果一般,虫口减退率为21.63%、20.82%,与对照组差别不大。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数量也有所下降,是由于12月份气温相对偏低,不太适合根结线虫的生长繁殖所致。
表1药剂处理后苗土中根结线虫密度变化
Figure BDA0001736725150000061
(2)各药剂单独使用时对苗木生长的作用:处理90d以后,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辛硫磷乳油、0.5%苦参碱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90d以后的净高生长量为0.93cm、0.99cm、1.06cm、1.25cm,相对于对照组0.31cm有较大的增加,其中3.2%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增加最大为1.25cm,比对照组的3倍还多;而处理组5.2%阿维高氯乳油、45%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处理90d后,土沉香苗木的高度几乎不增加,净高生长量分别为0.24cm、0.30cm、0.25cm,与对照组CK的0.31差距不大;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土沉香苗木在处理90d后依然有0.31cm的增加,是因为根结线虫的侵染严重降低了土沉香的生长速率,并不是直接致死。
表2药剂处理后土沉香苗木高度调查
Figure BDA0001736725150000062
Figure BDA0001736725150000071
(3)各药剂单独使用时对叶部黄化、落叶症状的治疗效果:处理90d以后,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辛硫磷乳油、0.5%苦参碱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对叶部黄化、落叶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0.90%、81.82%、86.36%、95.46%,说明经处理90d以后,土沉香罹病苗木恢复了生长;而处理组5.2%阿维高氯乳油、45%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对叶部黄化、落叶症状几乎没有治疗效果,分别为-13.64%、2.26%、0,而5.2%阿维高氯乳油处理组的治疗效果为-13.64%,由于对根的刺激作用比较大,伤害了根组织,从而一定程度加剧了叶部症状的病情指数。
表3药剂处理后苗土90d后罹病苗木地上症状病情指数变化
Figure BDA0001736725150000072
(4)a.各药剂随着时间从30d向90d进行,虫口减退率%虽然都在逐步增加,但是,除了G+X+K+A组合下的灌根方法,其他单独使用一种药剂的虫口减退率%的在30d时虫口减退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再到90d时,虫口减退率%的增值缓慢,说明杀虫效果已经在减退。但G+X+K+A组合虽然在30d时虫口减退率%提升的值不大,但是,在30d到90d这个时间短内,虫口减退率%的增值持续上扬,说明说明杀虫效果在持续,后续会出现将根结线虫完全杀灭的情况。
b.各药剂随着时间从30d向90d进行,植株净高生长量都有很好的涨势,整体来说G+X+K+A组合下的植株生长长势最旺。
C.各药剂随着时间从30d向90d进行,治疗效果各组合对根结线虫的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G+X+K+A组合下的治疗效果最佳。
d.G+X+K+A组合下的植株的复壮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的复壮率。
表4:单一用药和轮换用药效果对比
Figure BDA0001736725150000081
G: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X:40%辛硫磷乳油;K:0.5%苦参碱水剂;A:3.2%阿维菌素乳油;CK:4次使用清水对照。
5.总结:
本发明首先剪去长在基质袋外面的根结,继续使用原来的基质袋,因为罹病苗木比较脆弱,如果去掉原来的基质袋再换新的基质或基质袋,会加快苗木的枯死;然后配制不同的药剂溶液对土沉香苗木连土带根进行浸泡处理;再将浸泡过的土沉香苗木转移至经高温曝晒杀菌处理的新基质袋中,后续观察记录。
通过表1~表4可以表明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2%阿维高氯乳油、40%辛硫磷乳油、0.5%苦参碱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对土沉香苗土中的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处理30d后,苗土中根结线虫侵染虫态二龄幼虫的数量都有明显降低,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1.72%、83.55%、66.46%、56.51%、64.02%,对照为12.72%,尤其以5.2%阿维高氯乳油处理效果最佳,高达83.55%,说明这几种化学药剂降低土沉香苗土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数量的效果明显;统计各处理组和对照组土沉香苗木的生长量数据,发现处理90d以后,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辛硫磷乳油、0.5%苦参碱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90d以后的净高生长量为0.93cm、0.99cm、1.06cm、1.25cm,相对于对照组0.31cm有较大的增加,其中3.2%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增加最大为1.25cm,比对照组的3倍还多,而5.2%阿维高氯乳油处理的高生长量仅为0.24cm与对照组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前4种药剂处理对土沉香高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进一步结合各处理对土沉香苗木叶部黄化、落叶症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处理90d以后,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辛硫磷乳油、0.5%苦参碱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对叶部黄化、落叶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0.90%、81.82%、86.36%、95.46%,而处理组5.2%阿维高氯乳油为-13.64%,说明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辛硫磷乳油、0.5%苦参碱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促进了罹病土沉香苗木恢复生长,而5.2%阿维高氯乳油虽能大幅度降低苗土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数量,但不能让罹病土沉香昂苗木恢复生长,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因而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辛硫磷乳油、0.5%苦参碱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4种药剂的处理可以治疗土沉香根结线虫病,使罹病土沉香苗木恢复生长。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感病土沉香苗木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获得复壮率。同时,本发明具有长效性,其他单一药剂的灌根处理在杀死根结线虫的趋势上呈现负增长率趋势,由于抗药性的存在,使得根结线虫无法彻底杀死而导致复发。而本发明杀虫效果稳定,复发可能性小。
具体应用方式如下:
(1)鉴于根结线虫的抗药性,选定四种药剂: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辛硫磷乳油、0.5%苦参碱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轮换灌根;并根据四种药剂使用后二龄幼虫减退率从高到低确定了轮换灌根的顺序为40%辛硫磷乳油、3.2%阿维菌素乳油、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
(2)预装大袋。选用30cm×50cm的无纺布袋,每个布袋内装入由河砂、红土以1:3~4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基质,基质在装袋之前经曝晒消毒处理;每袋装五分之四的量,将装好的基质袋整齐地摆放在可透水地膜覆盖的平整空地上,用清水浇透。
(3)初次药剂处理。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以去除去清水中的漂白粉,将45%毒死蜱乳油溶解稀释成550倍液,待用;蘸根浸泡前剪去长在基质袋外面的根结,不剥离原来的基质袋,将土沉香罹病苗木连土带根进行浸泡处理10~15min;将浸泡过的土沉香罹病苗木的基质袋用刀片划东西南北四方向上的四道5cm小口,但不能让原基质袋脱落,然后转移至已经准备好的新基质袋中。
(4)第二次药剂处理。一个月后,同(3)所述的方法配制3.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对大袋沉香苗进行灌根处理,以袋内土壤较为湿润为宜,选择不下雨的天气灌根,最好在上午7:00~9:00或下午16:00~18:00两个时间段进行。
(5)第三次药剂处理。第二次处理一个月后,同(3)所述的方法配制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800倍液,对大袋沉香苗进行灌根处理,处理方法同(4)所述。
(6)第四次药剂处理。第三次处理一个月后,同(3)所述的方法配制0.5%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对大袋沉香苗进行灌根处理,处理方法同(4)所述。
(7)施肥。第四次处理一个月后,对每株大袋沉香苗施用适量的缓释型复合肥,此后每隔一个月追肥一次。至第四次追肥,即10月份,此后将追肥周期改为每两个月一次。
(8)注意事项。在每次药剂处理后或者施肥后如果遇到连续不下雨的天气,在大袋苗土壤较干燥的时候应及时浇水。
具体实施例:于2016年3月对19845株罹病土沉香袋装苗进行治疗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2017年5月下旬:平均株高增加1.56m,平均胸径增加1.13cm,平均地径增加2.61cm;优势株平均株高增加2.34m,平均胸径增加2.47cm,平均地径增加4.68cm;处理后的土沉香大袋苗高共死亡246株,复壮率达98.76%,植株长势良好,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利用不同药剂间隔一个月进行轮换灌根处理后,经过追肥,使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复壮;其中,所述的轮换灌根处理中使用的药剂使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减退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具体轮换灌根处理中使用的药剂依次为:40%辛硫磷乳油、3.2%阿维菌素乳油、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
所述的轮换灌根处理的过程是:
S1.将感病土沉香袋装苗在40%辛硫磷乳油稀释液中进行蘸根浸泡,蘸根浸泡前剪去长在基质袋外面的根结,不剥离原来的基质袋,将土沉香罹病苗木连土带根进行浸泡处理10~15min;将浸泡过的土沉香罹病苗木的基质袋用刀片划四道长度5cm的穿根小口,保证原基质袋不会脱落,然后转移至新的基质袋内,得到第一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
S2.一个月后,对S1步骤得到的第一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通过3.2%阿维菌素乳油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直到新的基质袋内的土壤湿润,得到第二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
S3.一个月后,对S2步骤得到的第二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通过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直到新的基质袋内的土壤湿润,得到第三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
S4.一个月后,对S3步骤得到的第三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通过0.5%苦参碱水剂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直到新的基质袋内的土壤湿润,得到第四次治疗土沉香袋装苗;
追肥过程为:
轮换灌根处理后一个月,对新的基质袋中的土沉香苗施用20~30g的缓释型复合肥,此后每隔一个月追肥一次;至第四次追肥,此后将追肥周期改为每两个月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新基质袋的制备过程:选用30cm×50cm的无纺布袋,每个布袋内装入由河砂、红土以重量比为1:3~4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基质,基质在装袋之前经曝晒消毒处理;每袋装五分之四的量,将装好的基质袋整齐地摆放在可透水地膜覆盖的平整空地上,用清水浇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40%辛硫磷乳油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 以去除清水中的漂白粉,将45%毒死蜱乳油溶解稀释成550倍液;
3.2%阿维菌素乳油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 以去除清水中的漂白粉,配制3.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
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 以去除清水中的漂白粉,配制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800倍液;
0.5%苦参碱水剂稀释液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清水在太阳下曝晒2d 以去除清水中的漂白粉,配制0.5%苦参碱水剂500倍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缓释型复合肥是沃夫特缓释型复合肥。
CN201810799290.9A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 Active CN108834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9290.9A CN108834725B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9290.9A CN108834725B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4725A CN108834725A (zh) 2018-11-20
CN108834725B true CN108834725B (zh) 2021-03-02

Family

ID=6419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9290.9A Active CN108834725B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3472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7921B (zh) * 2013-10-14 2015-02-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盆栽榕树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CN105660282B (zh) * 2016-01-11 2018-06-29 海南科大林业有限公司 一种土沉香快速造林的方法
CN107173038A (zh) * 2017-07-12 2017-09-19 临汾市广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治理根结线虫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4725A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holte et al. Effects of potential trap crops and planting date on soil infestation with potato cyst nematodes and root‐knot nematodes
CN106856948B (zh) 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种植方法
CN108184529B (zh) 一种提高菜用桑树嫩芽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方法
KR101254754B1 (ko) 삽목을 이용한 호랑버들의 무성증식방법
CN103477921A (zh) 一种盆栽榕树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CN107087526A (zh) 金花茶圈枝繁殖方法
CN109329048A (zh) 一种金线莲种质的试管苗慢生长保存方法
CN107360840B (zh) 一种红景天在低海拔适应生长的驯化育苗方法
CN104145683A (zh) 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
CN108834725B (zh) 一种土沉香苗木根结线虫治疗复壮的方法
CN112262712A (zh) 一种两面针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03798044A (zh) 甘薯近缘野生种抗茎线虫病抗性鉴定方法
Mathew et al. Standardization of conventional propagation techniques for four medicinal species of genus Ficus Linn.
CN103053312B (zh) 一种枝江枫杨繁育方法
CN112119815B (zh) 一种红树林中三叶鱼藤的防治方法
CN109588181A (zh) 一种桃金娘育苗技术
CN108432533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种植方法
CN108651033A (zh) 一种嵌合体二乔碧桃的嫁接方法
CN108617298A (zh) 一种乌桕软枝扦插苗繁育方法
CN107318446A (zh) 一种降低丹参连作障碍的种植方法
CN102845235A (zh) 一种麻疯树劈接速生方法
Goss Infection experiments with spindle tuber and unmottled curly dwarf of the potato
CN107135818B (zh) 一种康定木兰的高桩芽接方法
CN101637083B (zh) 槲寄生的人工繁育技术
Manners Effects of rose mosaic disease on performance of hybrid tea roses in Florid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