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3556A - 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33556A
CN108833556A CN201810651019.0A CN201810651019A CN108833556A CN 108833556 A CN108833556 A CN 108833556A CN 201810651019 A CN201810651019 A CN 201810651019A CN 108833556 A CN108833556 A CN 108833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content
time update
data
conten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10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33556B (zh
Inventor
马书惠
郭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10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33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33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3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33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3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04L67/5682Policies or rules for updating, deleting or replacing the sto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控制器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并根据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所述控制器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将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实时更新存储空间;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将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返回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从而实现了动态更新边缘缓存。

Description

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运营商的内容点播中,目前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简称CDN)把内容部署在内容源服务器中,并进行内容的边缘分发。这样,内容的传输时间较长,并发量大的情况下,内容服务器的压力较大。
因此,在边缘缓存的概念被提出之后,人们提出把原来处于电信网核心网处的内容源服务器中的内容向边缘分散分布,一般是在基站设置缓存区域。
但是,目前边缘缓存还是通过由内容源服务器向基站缓存推送的方式实现,具体推送什么是由内容源服务器按照一个统一的策略来进行,各基站中存放的内容相同,并没有考虑到在不同的基站服务区域内的人群分布以及不同的动态变化的需求,从而无法实现动态更新边缘缓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用于实现动态更新边缘缓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包括:
控制器根据基站总容量和预先生成的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并根据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所述控制器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包括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将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包括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将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返回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根据基站总容量和预先生成的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数据表中的请求内容对用户数据表进行查重过滤处理,生成请求内容数据表;
所述控制器遍历所述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并根据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计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按照年龄阈值将用户数据表中的年龄划分为第一年龄组和第二年龄组,统计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以及第二年龄组的人数,并计算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和第二年龄组的人数的人数比值,其中,所述第一年龄组包括小于年龄阈值的年龄,所述第二年龄组包括大于或等于年龄阈值的年龄;
所述控制器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产生时间进行排序得出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以及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当前流行度进行排序得出第二内容源统计表;
所述控制器从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从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与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的比值为人数比值;
所述控制器根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生成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包括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和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将用户数据表中基站未存储有请求内容的用户统计数据按照基站数据表中的请求次数进行排序,生成非实时更新数据表,该非实时更新数据表包括基站内未存储的请求内容以及对应的请求次数;
所述控制器按照删除策略向基站发送删除指令,以供基站根据删除指令删除原有的内容数据。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数据表中的请求内容对用户数据表进行查重过滤处理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当前缓存调整周期开始时,向内容源服务器和控制范围内的基站发送调整指令;
所述基站根据调整指令,将前一个缓存调整周期与当前缓存调整周期之间的统计数据时间段内统计出的用户数据表和基站数据表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内容源服务器根据调整指令,将前一个缓存调整周期与当前缓存调整周期之间的统计数据时间段内统计出的内容源统计表发送至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遍历所述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并根据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计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包括:
所述控制器遍历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通过对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进行计算,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其中,f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Mj为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Aj(i)为m=1且n=1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Bj(i)为m=1且n=0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Cj(i)为m=0且n=1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Dj(i)为m=0且n=0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i=1至N,j=1至L。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缘缓存更新系统,包括:控制器、内容源服务器和基站;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基站总容量和预先生成的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并根据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包括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向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包括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所述内容源服务器,用于将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及将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将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实时更新存储空间;以及将返回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用户数据表中的请求内容对用户数据表进行查重过滤处理,生成请求内容数据表;遍历所述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并根据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计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按照年龄阈值将用户数据表中的年龄划分为第一年龄组和第二年龄组,统计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以及第二年龄组的人数,并计算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和第二年龄组的人数的人数比值,其中,所述第一年龄组包括小于年龄阈值的年龄,所述第二年龄组包括大于或等于年龄阈值的年龄;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产生时间进行排序得出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以及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当前流行度进行排序得出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从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从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与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的比值为人数比值;根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生成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包括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和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用户数据表中基站未存储有请求内容的用户统计数据按照基站数据表中的请求次数进行排序,生成非实时更新数据表,该非实时更新数据表包括基站内未存储的请求内容以及对应的请求次数;按照删除策略向基站发送删除指令,以供基站根据删除指令删除原有的内容数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的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基站将内容源服务器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并将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从而实现了动态更新边缘缓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边缘缓存更新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边缘缓存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边缘缓存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的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中边缘缓存更新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控制器、内容源服务器和多个基站。多个基站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内容源服务器连接。移动终端设备接入某个基站。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网接入临近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以无线方式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有线接入内容源服务器,基站通过有线接入内容源服务器。例如:多个基站可包括基站1至基站10。
如图1所示,多个基站围绕控制器设置,且多个基站呈环形围绕于控制器的周围,因此控制器管辖的范围是一个以环形排列的多个基站形成的范围,此种排列方式的传输效率高。
其中,内容源服务器用于存放内容源,具备庞大的存储系统;控制器具备较计算能力、缓存以及转发功能。基站具备缓存功能。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接入基站、发送内容请求以及接收返回的内容数据。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均是基于图1中的边缘缓存更新实现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边缘缓存更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控制器根据基站总容量和预先生成的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并根据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步骤102、所述控制器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包括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步骤103、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将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步骤104、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包括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步骤105、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将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返回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基站将内容源服务器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并将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从而实现了动态更新边缘缓存。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边缘缓存更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控制器在当前缓存调整周期开始时,向内容源服务器和控制范围内的基站发送调整指令。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向内容源服务器和基站发送调整指令,该调整指令用于指令内容源服务器和基站进行数据统计。
步骤202、基站根据调整指令,将前一个缓存调整周期与当前缓存调整周期之间的统计数据时间段内统计出的用户数据表和基站数据表发送至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两个缓存调整周期之间可具备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可以为统计数据时间段。例如:前一个缓存调整周期和当前缓存调整周期之间具备统计数据时间段。
基站在前一个缓存调整周期结束后和当前缓存调整周期开始前,即在统计数据时间段内,基站统计出用户数据表和基站数据表。
表1为用户数据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如上表1所示,用户数据表可包括多条用户统计数据。每条用户统计数据包括用户标识、年龄、请求内容、基站内是否存储有请求内容、内容是否实时更新和内容类型。进一步地,每条用户统计数据还可以包括性别和小区驻留时间,表中未具体示出。
表2为基站数据表。如下表2所示:
表2
基站内容目录 请求次数 请求用户标识 存储位置
如上表2所示,基站数据表包括多条内容请求统计数据。每条内容请求统计数据包括基站内容目录、请求次数、请求用户标识和存储位置。其中,基站内容目录中的内容目录用于标识请求内容。
步骤203、内容源服务器根据调整指令,将前一个缓存调整周期与当前缓存调整周期之间的统计数据时间段内统计出的内容源统计表发送至控制器。
内容源服务器在前一个缓存调整周期结束后和当前缓存调整周期开始前,即在统计数据时间段内,内容源服务器统计出内容源统计表。
表3为内容源统计表。如下表3所示:
表3
内容源目录 产生时间 当前流行度 存储容量
如上表3所示,内容源统计表包括多条内容源统计数据。每条内容源统计数据包括内容源目录、产生时间、当前流行度和存储容量。
步骤204、控制器根据用户数据表中的请求内容对用户数据表进行查重过滤处理,生成请求内容数据表。
表4为内容请求数据表。如下表4所示:
表4
如上表4所示,请求内容数据表包括多条请求内容数据。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包括请求内容、基站内是否存储有该请求内容、内容是否实时更新和内容类型。每条请求内容数据中的请求内容均不相同。例如:内容类型可包括资讯类、影视类、游戏类、程序类。
本步骤中,查重过滤是指将多个包括相同的请求内容的用户统计数据保留一个,并根据保留的用户统计数据中的请求内容、基站内是否存储有请求内容、内容是否实时更新以及内容类型生成一条请求内容数据。
步骤205、控制器遍历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并根据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计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
本实施例中,可预先为每种内容类型设置一对应的容量系数,例如:资讯类对应的容量系数、影视类对应的容量系数、游戏类对应的容量系数、程序类对应的容量系数。
控制器设置请求内容为F(i),其中,i为请求内容数据的条数,i=1至N,N为正整数。则F(i)表示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第i条请求内容数据中的请求内容。
控制器设置基站内是否存储有请求内容为m。例如:m可以为0或1,若m=0时表示基站内未存储有请求内容,若m=1时表示基站内存储有请求内容。
控制器设置内容是否实时更新为n。例如:n可以为0或1,若n=0时表示内容非实时更新,若n=1时表示内容实时更新。
控制器设置内容类型为j,j=1至L,N为正整数。例如:L=4,则j可以为1、2、3、4,其中,资讯类为1,影视类为2,游戏类为3,程序类为4。
图4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的计算示意图,如图4所示,F(i)=mnj,当遍历至第1条请求内容数据时,第1条请求内容数据中基站内存储有请求内容(即m=1),第1条请求内容数据中内容实时更新(n=1),第1条请求内容数据中内容类型为影视类(即j=2),即当遍历至第1条请求内容数据时,i=1,m=1,n=1,j=2,F(1)=112,则第1条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Aj(i)为A2(1)=1,以此类推。
本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器遍历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通过对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进行计算,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其中,f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Mj为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Aj(i)为m=1且n=1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Bj(i)为m=1且n=0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Cj(i)为m=0且n=1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Dj(i)为m=0且n=0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
在遍历请求内容数据的过程中,若遍历至第1条请求内容数据时,F(1)=112,则A2(1)=1,此时A1(1)=0、A3(1)=0且A4(1)=0,且其余的Bj(i)、Cj(i)和Dj(i)均等于0,以此类推。
步骤206、控制器根据基站总容量和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并根据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其中,实时更新存储空间的容量为实时更新容量,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的容量为非实时更新容量。
步骤207、控制器按照年龄阈值将用户数据表中的年龄划分为第一年龄组和第二年龄组,统计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以及第二年龄组的人数,并计算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和第二年龄组的人数的人数比值,其中,第一年龄组包括小于年龄阈值的年龄,第二年龄组包括大于或等于年龄阈值的年龄。
优选地,控制器可将用户数据表中的年龄按大小进行排序,并将小于年龄阈值的年龄放入第一年龄组以及将大于或等于年龄阈值的年龄放入第二年龄组。
例如:若年龄阈值为35岁,则第一年龄组包括小于35的年龄,第二年龄组包括大于或等于35的年龄。
步骤208、控制器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产生时间进行排序得出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以及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当前流行度进行排序得出第二内容源统计表。
优选地,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中按产生时间从最新至最早开始依次排序,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中按当前流行度从最高至最低依次排序。
步骤209、控制器从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从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与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的比值为人数比值。
例如:人数比值为3:1。
步骤210、控制器根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生成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该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包括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和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
一般来说,当前流行度按照产生时间呈现泊松分布,即最新出现的内容数据在泊松分布低谷一段时间后才流行起来,在当前流行度上呈现泊松分布的高峰,因此,产生时间最新和当前流行度最高的内容源统计数据的重合度很低,一般可认为不重合。所以,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中的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和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不重合。
步骤211、控制器将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该第一更新请求包括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步骤212、内容源服务器根据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将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中的内容源目录对应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基站将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本实施例中,可将缓存调整周期划分为若干个缓存调整子周期,则在每个缓存调整子周期中执行步骤208至步骤212,以实现多次重复执行步骤208至步骤212。
步骤213、控制器将用户数据表中基站未存储有请求内容的用户统计数据按照基站数据表中的请求次数进行排序,生成非实时更新数据表,该非实时更新数据表包括基站内未存储的请求内容以及对应的请求次数。
表5为非实时更新数据表,如下表5所示:
表5
基站内未存储的请求内容 请求次数
如上表5所示,控制器可按照请求次数从高至低进行排序。非实时更新数据表包括多条非实时更新数据,每条非实时更新数据包括基站内未存储的请求内容和对应的请求次数。
步骤214、控制器按照删除策略向基站发送删除指令,以供基站根据删除指令删除原有的内容数据。
例如:若删除策略为删除存储时间在设定时间点之间的内容数据,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的删除指令用于指令基站删除存储时间在设定时间点之间的内容数据,基站会根据删除指令删除存储时间在设定时间点之间的内容数据;若删除策略为删除前一个统计数据时间段中请求次数为0的内容数据,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的删除指令用于指令基站删除前一个统计数据时间段中请求次数为0的内容数据,基站会根据删除指令删除前一个统计数据时间段中请求次数为0的内容数据。
步骤215、控制器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该第二更新请求包括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该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包括非实时更新数据表中请求次数大于第一设定请求次数阈值的非实时更新数据对应的内容源目录。
步骤216、内容源服务器根据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将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中的内容源目录对应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基将存返回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进一地,在步骤216之后,若基站在缓存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之后,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还存在剩余缓存空间,则控制器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三更新请求,该第三更新请求包括内容非实时更新且请求次数大于第二请求次数阈值的内容类型。内容源服务器将内容非实时更新且请求次数大于第二请求次数阈值的内容类型下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返回的内容数据的容量小于或等于剩余缓存空间的容量。基站将返回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剩余缓存空间。
本实施例中,可在一个缓存调整周期中执行一次非实时更新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基站将内容源服务器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并将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从而实现了动态更新边缘缓存。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缘缓存更新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器、内容源服务器和基站。
本实施例中,基站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基站总容量和预先生成的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并根据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包括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向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包括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所述内容源服务器用于将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及将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将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实时更新存储空间;以及将返回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用户数据表中的请求内容对用户数据表进行查重过滤处理,生成请求内容数据表;遍历所述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并根据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计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按照年龄阈值将用户数据表中的年龄划分为第一年龄组和第二年龄组,统计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以及第二年龄组的人数,并计算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和第二年龄组的人数的人数比值,其中,所述第一年龄组包括小于年龄阈值的年龄,所述第二年龄组包括大于或等于年龄阈值的年龄;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产生时间进行排序得出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以及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当前流行度进行排序得出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从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从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与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的比值为人数比值;根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生成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包括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和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用户数据表中基站未存储有请求内容的用户统计数据按照基站数据表中的请求次数进行排序,生成非实时更新数据表,该非实时更新数据表包括基站内未存储的请求内容以及对应的请求次数;按照删除策略向基站发送删除指令,以供基站根据删除指令删除原有的内容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边缘缓存更新系统的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基站将内容源服务器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并将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从而实现了动态更新边缘缓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根据基站总容量和预先生成的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并根据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所述控制器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包括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将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包括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将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返回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基站总容量和预先生成的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数据表中的请求内容对用户数据表进行查重过滤处理,生成请求内容数据表;
所述控制器遍历所述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并根据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计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按照年龄阈值将用户数据表中的年龄划分为第一年龄组和第二年龄组,统计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以及第二年龄组的人数,并计算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和第二年龄组的人数的人数比值,其中,所述第一年龄组包括小于年龄阈值的年龄,所述第二年龄组包括大于或等于年龄阈值的年龄;
所述控制器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产生时间进行排序得出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以及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当前流行度进行排序得出第二内容源统计表;
所述控制器从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从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与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的比值为人数比值;
所述控制器根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生成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包括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和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将用户数据表中基站未存储有请求内容的用户统计数据按照基站数据表中的请求次数进行排序,生成非实时更新数据表,该非实时更新数据表包括基站内未存储的请求内容以及对应的请求次数;
所述控制器按照删除策略向基站发送删除指令,以供基站根据删除指令删除原有的内容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数据表中的请求内容对用户数据表进行查重过滤处理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当前缓存调整周期开始时,向内容源服务器和控制范围内的基站发送调整指令;
所述基站根据调整指令,将前一个缓存调整周期与当前缓存调整周期之间的统计数据时间段内统计出的用户数据表和基站数据表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内容源服务器根据调整指令,将前一个缓存调整周期与当前缓存调整周期之间的统计数据时间段内统计出的内容源统计表发送至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遍历所述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并根据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计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包括:
所述控制器遍历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通过对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进行计算,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其中,f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Mj为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Aj(i)为m=1且n=1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Bj(i)为m=1且n=0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Cj(i)为m=0且n=1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Dj(i)为m=0且n=0时请求内容数据对应的设定值,i=1至N,j=1至L。
7.一种边缘缓存更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内容源服务器和基站;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基站总容量和预先生成的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计算出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并根据实时更新容量和非实时更新容量将基站存储空间划分为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和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向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包括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向所述内容源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包括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
所述内容源服务器,用于将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以及将非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对应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返回至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将返回的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实时更新存储空间;以及将返回的非实时更新内容数据缓存至所述非实时更新存储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缘缓存更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用户数据表中的请求内容对用户数据表进行查重过滤处理,生成请求内容数据表;遍历所述请求内容数据表中的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并根据每条请求内容数据和预先设置的不同内容类型对应的容量系数计算出实时更新与非实时更新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缘缓存更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按照年龄阈值将用户数据表中的年龄划分为第一年龄组和第二年龄组,统计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以及第二年龄组的人数,并计算出第一年龄组的人数和第二年龄组的人数的人数比值,其中,所述第一年龄组包括小于年龄阈值的年龄,所述第二年龄组包括大于或等于年龄阈值的年龄;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产生时间进行排序得出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以及将内容源统计表中的内容源统计数据按照当前流行度进行排序得出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从第一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从第二内容源统计表中选取出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与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的存储容量之和的比值为人数比值;根据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以及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生成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所述实时更新内容目录表包括前第一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和前第二设定数量个内容源统计数据中的内容源目录。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用户数据表中基站未存储有请求内容的用户统计数据按照基站数据表中的请求次数进行排序,生成非实时更新数据表,该非实时更新数据表包括基站内未存储的请求内容以及对应的请求次数;按照删除策略向基站发送删除指令,以供基站根据删除指令删除原有的内容数据。
CN201810651019.0A 2018-06-22 2018-06-22 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833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1019.0A CN108833556B (zh) 2018-06-22 2018-06-22 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1019.0A CN108833556B (zh) 2018-06-22 2018-06-22 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3556A true CN108833556A (zh) 2018-11-16
CN108833556B CN108833556B (zh) 2021-04-27

Family

ID=64137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1019.0A Active CN108833556B (zh) 2018-06-22 2018-06-22 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335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7666A (zh) * 2020-02-21 2020-06-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新鲜度的在线协作缓存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213A (zh) * 2008-06-20 2008-10-29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多址系统无线资源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819426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工业以太网数控系统实时与非实时系统内核数据同步方法
CN102404327A (zh) * 2011-11-24 2012-04-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同步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20246206A1 (en) * 2011-03-22 2012-09-27 Hitachi, Ltd. File server system and storage control method
CN103875227B (zh) * 2012-09-12 2017-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缓存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798127A (zh) * 2017-11-14 2018-03-1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213A (zh) * 2008-06-20 2008-10-29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多址系统无线资源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819426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工业以太网数控系统实时与非实时系统内核数据同步方法
US20120246206A1 (en) * 2011-03-22 2012-09-27 Hitachi, Ltd. File server system and storage control method
CN102404327A (zh) * 2011-11-24 2012-04-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同步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75227B (zh) * 2012-09-12 2017-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缓存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798127A (zh) * 2017-11-14 2018-03-1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7666A (zh) * 2020-02-21 2020-06-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新鲜度的在线协作缓存方法
CN111277666B (zh) * 2020-02-21 2021-06-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新鲜度的在线协作缓存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3556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1156B (zh) 一种基于sd‑ran的全网协同内容缓存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072172B (zh) 一种基于内容分发网络的热点统计及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3295147B (zh) 投放广告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30953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存储的d2d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968835B (zh) 一种基于编码的无线异构网络视频缓存设施部署方法
CN105979274B (zh) 动态自适应视频流媒体的分布式缓存放置方法
CN106790324A (zh) 内容分发方法、虚拟服务器管理方法、云平台和系统
CN106959963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46458B (zh) 数据存储方法和存储设备
CN108881445A (zh) 一种雾计算中基于古诺博弈的协作缓存方法
CN108432337A (zh) 一种用于管理向用户设备分发多个文件的基站和方法
CN105245592B (zh) 基于相邻缓存协作的移动网络基站缓存内容放置方法
CN101742396B (zh) 基于位置的自助式信息发布方法
CN109151905A (zh) 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49154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012364A (zh) 主播推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174235A (zh) 一种视频上线方法和装置
CN102761572A (zh) 动态调整数据流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7872478A (zh) 一种内容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610941B (zh) 一种移动网络中基于节点分组的数据分片缓存方法
CN108833556A (zh) 边缘缓存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7465943A (zh) 一种iptv新媒体广告的多维度混合投放系统方法
CN108156218A (zh) 雾无线接入网的双层分布式缓存方法
CN104602035A (zh) 流媒体点播方法和流媒体点播系统
CN109657017A (zh) 地图中聚合点集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