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2413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32413A
CN108832413A CN201810547506.2A CN201810547506A CN108832413A CN 108832413 A CN108832413 A CN 108832413A CN 201810547506 A CN201810547506 A CN 201810547506A CN 108832413 A CN108832413 A CN 108832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lot
electric connector
rolled
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75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32413B (zh
Inventor
张文昌
戴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75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32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32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2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32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2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93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at the end of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zero insertion force or no fri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元件对接,包括:一本体,具有一插槽供对接元件插入;多个线缆,每一线缆具有至少一导体用于信号传输,每一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多个接触部显露于插槽的相对两侧,用以电性连接对接元件的相对两侧面;至少一接地件,每一接地件具有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一连接部,第一臂位于相邻的两个线缆之间,第一臂具有一第一导接部显露于插槽的一侧,用以电性连接对接元件的一侧面,第二臂位于另外的相邻两个线缆之间,第二臂具有一第二导接部显露于插槽的相对另一侧,用以电性连接对接元件的相对另一侧面,最大程度地增强接地件对于相邻两个线缆的导体与对接元件的对接部分之间的屏蔽作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00520053929.7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线缆和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弹性体和壳体,且线缆上设有导电体。
电路板的上下表面都设有导电区,绝缘本体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且主体间形成收容空间以收容电路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均设有通孔连通收容空间,导电体位于收容空间的上下两侧,且至少一部分导电体位于绝缘本体的通孔位置,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外枢接有同样的壳体,壳体各设有弹性体,当连接电路板时,将电路板插入收容空间中,再闭合壳体同时扣住绝缘本体,弹性体可穿过通孔且抵压导电体,导电体的接触部和电路板的导电区相接触,从而实现线缆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然而,由于该电连接器缺乏接地构件,当电连接器用于高频信号传输时,无法屏蔽相邻导电体之间的信号干扰,无法满足现今的电连接器对于高频信号传输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相邻线缆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相邻线缆之间信号传输质量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元件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具有一插槽供所述对接元件插入;多个线缆,每一所述线缆具有至少一导体用于信号传输,每一所述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多个所述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两侧面;至少一接地件,每一所述接地件具有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之间,所述第一臂具有一第一导接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臂位于另外的相邻两个所述线缆之间,所述第二臂具有一第二导接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相对另一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另一侧面。
进一步,每一所述线缆具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所述导体用以传输差分信号。
进一步,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每一所述接地件的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位于所述插槽的上下两侧,且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每一所述接地件还具有一固定部自所述连接部凸伸形成,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且固持于所述本体。
进一步,还包括一压制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以及多个弹性体位于所述导体与所述压制件之间,且每一所述弹性体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线缆设置,所述本体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插槽连通且向外贯穿所述本体,且每一所述弹性体对应收容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槽中,当所述压制件抵接所述弹性体时,所述弹性体受压形变并传导压力至所述导体,使所述导体抵接所述对接元件。
进一步,多个所述弹性体包括位于所述插槽上侧的多个第一弹性体和位于所述插槽下侧的多个第二弹性体,所述压制件包括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体上方的一第一压制件和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体下方的一第二压制件,所述第一压制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压制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压制件和所述第二压制件分开成型。
进一步,所述压制件具有多个压制部朝所述插槽凸伸形成且对应抵接多个所述弹性体。
进一步,所述压制件相对于所述本体定义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在所述对接元件插入所述插槽前,所述压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压制部与所述弹性体分离设置;在所述对接元件插入所述插槽后,所述压制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压制部抵接所述弹性体。
进一步,所述压制件沿所述对接元件的插入方向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所述接地件有多个,且每一所述线缆的相对两侧均分布有所述接地件。
进一步,所述本体自其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所述插槽,每一所述导体具有一线芯,每一所述线缆具有包覆于所述线芯外围的一绝缘层、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围的一屏蔽层,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屏蔽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后端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接地件。
进一步,所述屏蔽件与所述接地件分开成型且相互抵接。
进一步,所述屏蔽件包括位于多个所述线缆上方的一第一屏蔽件和位于多个所述线缆下方的一第二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分开成型且同时抵接所述屏蔽层和所述接地件。
进一步,所述插槽定义一中心线,每一所述接地件的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位于所述中心线的相对两侧,多个所述接触部成两排设置于所述中心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导接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相对于所述接触部更靠近所述中心线。
进一步,每一所述导体具有一线芯、以及接合于所述线芯的一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有所述接触部,且所述加强件的硬度大于所述线芯的硬度。
进一步,所述加强件具有一凹陷部用以收容所述线芯,所述凹陷部自所述加强件上背离所述接触部的表面朝向所述接触部凹陷形成。
进一步,所述加强件具有一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相对于接触部更靠近所述插槽的开口端,所述导引部具有一导斜面用以导引所述对接元件抵接所述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本体自其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所述插槽,多个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插槽的上下两侧,上下两侧的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在上下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对接元件上下两侧面之间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第一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之间,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臂位于另外的相邻两个所述线缆之间,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另一侧面,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夹持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两侧面,可保证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元件的可靠对接,且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最大程度地增强所述接地件对于相邻两个所述线缆的所述导体与所述对接元件的对接部分之间的屏蔽作用,有效降低相邻所述线缆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相邻所述线缆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对接前且所述压制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电连接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对接后且所述压制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9为图8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本体1 上壁11 下壁12
侧壁13 插槽14 限位块15 容纳槽16
第一容纳槽16A 第二容纳槽16B 扣合槽17 线缆2
第一线缆2A 第二线缆2B 导体21 线芯211
加强件212 接触部213 导引部214 导斜面215
凹陷部216 绝缘层22 屏蔽层23 接地件3
第一臂31 第一导接部311 第二臂32 第二导接部321
连接部33 固定部34 屏蔽件4 第一屏蔽件4A
第二屏蔽件4B 弹性体5 第一弹性体5A 第二弹性体5B
压制件6 第一压制件6A 第二压制件6B 主体部61
扣合部62 压制部63 中心线L 对接元件200
前后方向X 左右方向Y 上下方向Z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定义有相互垂直的一前后方向X、一左右方向Y和一上下方向Z。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用于与一对接元件200对接,主要包括一本体1、多个线缆2、多个接地件3、一屏蔽件4、多个弹性体5以及一压制件6。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本体1为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本体1具有一上壁11、一下壁12以及连接所述上壁11和所述下壁12且相对设置的二侧壁13,所述上壁11、所述下壁12和所述二侧壁13围成一插槽14,所述插槽14自所述本体1的前端向后凹设形成,用以供所述对接元件200可插拔地向后插入(辅助参看图8)。
如图5所示,所述插槽14沿所述左右方向Y定义一中心线L。
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本体1具有邻接所述插槽14后端的一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壁11、所述下壁12及所述侧壁13。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所述本体1设有多个容纳槽16与所述插槽14连通,多个所述容纳槽16包括设于所述上壁11的多个第一容纳槽16A和设于所述下壁12的多个第二容纳槽16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16A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6B均为八个。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容纳槽16A自所述上壁11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16A贯穿所述上壁11的后端且未贯穿所述上壁11的前端。所述第二容纳槽16B自所述下壁12的下表面向上凹设形成,所述第二容纳槽16B贯穿所述下壁12的后端且未贯穿所述下壁12的前端。所述第一容纳槽16A和所述第二容纳槽16B结构相同且相对于所述中心线L上下对称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壁11的前端向后凹设形成多个扣合槽17,且所述下壁12的前端向后凹设形成多个所述扣合槽17,且所述上壁11上的所述扣合槽17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6A在所述左右方向Y错位设置,所述下壁12上的所述扣合槽17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6B在所述左右方向Y错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壁11与所述下壁12设有的所述扣合槽17均为十个。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多个所述线缆2设于所述插槽14的上下两侧且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容纳槽16中,每一所述线缆2对应收容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槽16中。多个所述线缆2包括一一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第一容纳槽16A的多个第一线缆2A、以及一一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16B的多个第二线缆2B。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线缆2A和所述第二线缆2B结构相同且相对于所述中心线L上下对称设置。
如图3和图9所示,每一所述线缆2具有并列设置的二导体21用以传输差分信号,每一所述导体21具有一接触部213,所述第一线缆2A的所述接触部213显露于所述插槽14的上侧,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200的上侧面,所述第二线缆2B的所述接触部213显露于所述插槽14的下侧,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200的下侧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线缆2也可仅具有一个所述导体21用于信号传输。
如图3和图7所示,每一所述导体21具有一线芯211、以及接合于所述线芯211的一加强件212,所述第一线缆2A上的所述加强件212接合于所述第一线缆2A的所述线芯211的下方,所述第二线缆2B上的所述加强件212接合于所述第二线缆2B的所述线芯211的上方,所述加强件212设有所述接触部213,且所述加强件212的硬度大于所述线芯211的硬度,增强了所述接触部213的耐磨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有所述加强件212,此时所述接触部213设于所述线芯211。
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加强件212具有一导引部214,所述导引部214相对于接触部213更靠近所述插槽14的开口端,即所述导引部214位于所述接触部213的前方,所述导引部214具有一导斜面215用以导引所述对接元件200抵接所述接触部213。
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加强件212具有一凹陷部216用以收容所述线芯211,所述凹陷部216自所述加强件212上背离所述接触部213的表面朝向所述接触部213凹陷形成,所述凹陷部216向后贯穿所述加强件212的后端且未向前贯穿所述导引部214。
如图3所示,每一所述线缆2还具有包覆于所述线芯211外围的一绝缘层22、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层22外围的一屏蔽层23,所述绝缘层22朝前延伸出所述屏蔽层23,所述线芯211朝前延伸出所述绝缘层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23包覆在用以传输差分信号且并列设置的所述二导体21外。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多个所述接地件3固定于所述本体1中,且每一所述线缆2的左右两侧均分布有所述接地件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接地件3也可仅具有一个且设于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2之间。
如图3和图10所示,每一所述接地件3具有一第一臂31、一第二臂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31和所述第二臂32的一连接部33。所述第一臂31、所述第二臂32和所述连接部33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第一臂31和所述第二臂32相对于所述中心线L上下对称设置,方便所述接地件3的加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31、所述第二臂32和所述连接部33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且三者通过焊接相固定。
如图5、图6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臂31设于所述上壁11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线缆2A之间,所述第一臂31具有一第一导接部311朝所述插槽14凸伸,所述第一导接部311显露于所述插槽14的上侧,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200的上侧面,所述第二臂32设于所述下壁12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线缆2B之间,所述第二臂32具有一第二导接部321朝所述插槽14凸伸,所述第二导接部321显露于所述插槽14的下侧,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200的下侧面。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导接部311和所述第二导接部321相对于所述接触部213更靠近所述中心线L。
如图3和图10所示,每一所述接地件3还具有一固定部34自所述连接部33凸伸形成,所述固定部34位于所述第一臂31和所述第二臂32之间且固持于所述限位块15。
如图2、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屏蔽件4设于所述本体1的后端,所述屏蔽件4与所述接地件3分开成型,所述屏蔽件4包括设于所述限位块15上方的一第一屏蔽件4A和设于所述限位块15下方的一第二屏蔽件4B,所述第一屏蔽件4A和所述第二屏蔽件4B结构相同且相对于所述中心线L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屏蔽件4A设于所述第一线缆2A的所述屏蔽层23的正上方且同时抵接所述第一臂31和所述第一线缆2A的所述屏蔽层23,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缆2A的所述屏蔽层23和所述第一臂31。所述第二屏蔽件4B设于所述第二线缆2B的所述屏蔽层23的正下方且同时抵接所述第二臂32和所述第二线缆2B的所述屏蔽层23,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线缆2B的所述屏蔽层23和所述第二臂32。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屏蔽件4可以为一框体结构且套设于多个所述线缆2的外围。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屏蔽件4A分别与所述接地件3和所述第一线缆2A的所述屏蔽层23焊接固定,且所述第二屏蔽件4B分别与所述接地件3和所述第二线缆2B的所述屏蔽层23焊接固定。
如图2、图4和图7所示,多个所述弹性体5设于所述插槽14的上下两侧且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容纳槽16中,每一所述弹性体5对应收容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槽16中,且每一所述弹性体5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线缆2设置。
如图2图9所示,多个所述弹性体5包括位于所述插槽14上侧的多个第一弹性体5A和位于所述插槽14下侧的多个第二弹性体5B。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体5A一一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第一容纳槽16A中,且位于所述第一线缆2A的所述导体21的正上方;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体5B一一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16B,且位于所述第二线缆2B的所述导体21的正下方。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弹性体5A和所述第二弹性体5B结构相同且相对于所述中心线L上下对称设置。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压制件6设于所述本体1的外侧,所述压制件6包括设于所述上壁11的一第一压制件6A和设于所述下壁12的一第二压制件6B,所述第一压制件6A和所述第二压制件6B结构相同且相对于所述中心线L上下对称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压制件6可以为一框体结构且套设于所述本体1的外围。
如图4、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压制件6A与所述第二压制件6B结构相同,均具有呈平板状的一主体部61、自所述主体部61的前端向前弯折且向后延伸形成多个扣合部62、以及自所述主体部61的中部朝所述插槽14凸伸形成的多个压制部63。每一所述扣合部62对应扣合于其中一个所述扣合槽17。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压制件6A的所述主体部61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体5A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压制件6A的每一所述压制部63对应抵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体5A。
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压制件6B的所述主体部61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体5B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二压制件6B的每一所述压制部63对应抵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弹性体5B。
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压制件6相对于所述本体1定义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且所述压制件6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来回滑动。
如图1和图7所示,在所述对接元件200插入所述插槽14前,所述压制件6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压制件6A的所述压制部63抵接所述上壁11,所述第二压制件6B的所述压制部63抵接所述下壁12,所述导体21处于自然状态,位于所述插槽14上下两侧且正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接触部213前端在所述上下方向Z的距离大于所述对接元件200上下两侧面之间的厚度,当所述对接元件200插入所述插槽14时,所述第一臂31和所述第二臂32夹持所述对接元件200的上下两侧面,所述第一导接部311与所述第二导接部321电性接触所述对接元件200,所述导体21的所述接触部213与所述对接元件200的上下两侧面之间具有间距而互不接触。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所述对接元件200插入所述插槽14后,所述对接元件200向后抵接所述限位块15,所述第一臂31和所述第二臂32夹持于所述对接元件200的上下两侧面,所述压制件6沿所述对接元件200的插入方向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压制部63抵接所述弹性体5,所述弹性体5受压形变并传导压力至所述导体21,使位于所述插槽14上下两侧且正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接触部213相互靠近移动,直至多个所述接触部213抵接所述对接元件200的相对两侧面形成电性连接。
如图9和图7所示,若需将所述对接元件200自所述插槽14中拔出,需先将所述压制件6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然后再将所述对接元件200向前拔出。
如图1所示,所述对接元件200为一电路板。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元件200也可以是能够与所述电连接器100电性连接的其它电子元件,并不局限于此。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连接器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臂31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2之间,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200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臂32位于另外的相邻两个所述线缆2之间,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200的相对另一侧面,所述第一臂31和所述第二臂32夹持所述对接元件200的相对两侧面,可保证所述电连接器100与所述对接元件200的可靠对接,且所述连接部33连接所述第一臂31和所述第二臂32,最大程度地增强所述接地件3对于相邻两个所述线缆2的所述导体21与所述对接元件200的对接部分之间的屏蔽作用,有效降低相邻线缆2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相邻所述线缆2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
(2)当所述压制件6抵接所述弹性体5时,所述弹性体5受压形变并传导压力至所述导体21,使所述导体21抵接所述对接元件200,保证了所述导体21与所述对接元件200之间的稳定对接,并且同时可有效降低所述对接元件200对于所述导体21的磨损。
(3)所述屏蔽件4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屏蔽层23和所述接地件3,通过所述接地件3接地,可进一步降低相邻所述线缆2之间的信号干扰。
(4)所述第一导接部311和所述第二导接部321相对于所述接触部213更靠近所述中心线L,当所述对接元件200插入所述插槽14时,所述对接元件200的相对两侧面抵接所述第一导接部311和所述第二导接部321,且不抵接所述接触部213,可降低了所述对接元件200的插入难度。
(5)位于所述插槽14上下两侧的所述接触部213前端在所述上下方向Z的距离大于所述对接元件200上下两侧面之间的厚度,当所述对接元件200插入所述插槽14时,使得上下两侧的所述接触部213与所述对接元件200的上下两侧面之间具有间距而互不接触,可降低了所述对接元件200的插入难度。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元件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插槽供所述对接元件插入;
多个线缆,每一所述线缆具有至少一导体用于信号传输,每一所述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多个所述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两侧面;
至少一接地件,每一所述接地件具有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之间,所述第一臂具有一第一导接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臂位于另外的相邻两个所述线缆之间,所述第二臂具有一第二导接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相对另一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另一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线缆具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所述导体用以传输差分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地件的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位于所述插槽的上下两侧,且上下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地件还具有一固定部自所述连接部凸伸形成,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且固持于所述本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制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以及多个弹性体位于所述导体与所述压制件之间,且每一所述弹性体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线缆设置,所述本体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插槽连通且向外贯穿所述本体,且每一所述弹性体对应收容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槽中,当所述压制件抵接所述弹性体时,所述弹性体受压形变并传导压力至所述导体,使所述导体抵接所述对接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体包括位于所述插槽上侧的多个第一弹性体和位于所述插槽下侧的多个第二弹性体,所述压制件包括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体上方的一第一压制件和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体下方的一第二压制件,所述第一压制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压制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压制件和所述第二压制件分开成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件具有多个压制部朝所述插槽凸伸形成且对应抵接多个所述弹性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件相对于所述本体定义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在所述对接元件插入所述插槽前,所述压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压制部与所述弹性体分离设置;在所述对接元件插入所述插槽后,所述压制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压制部抵接所述弹性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件沿所述对接元件的插入方向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有多个,且每一所述线缆的相对两侧均分布有所述接地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自其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所述插槽,每一所述导体具有一线芯,每一所述线缆具有包覆于所述线芯外围的一绝缘层、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围的一屏蔽层,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屏蔽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后端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接地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与所述接地件分开成型且相互抵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包括位于多个所述线缆上方的一第一屏蔽件和位于多个所述线缆下方的一第二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分开成型且同时抵接所述屏蔽层和所述接地件。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定义一中心线,每一所述接地件的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位于所述中心线的相对两侧,多个所述接触部成两排设置于所述中心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导接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相对于所述接触部更靠近所述中心线。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体具有一线芯、以及接合于所述线芯的一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有所述接触部,且所述加强件的硬度大于所述线芯的硬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具有一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相对于接触部更靠近所述插槽的开口端,所述导引部具有一导斜面用以导引所述对接元件抵接所述接触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具有一凹陷部用以收容所述线芯,所述凹陷部自所述加强件上背离所述接触部的表面朝向所述接触部凹陷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自其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所述插槽,多个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插槽的上下两侧,上下两侧的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在上下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对接元件上下两侧面之间的厚度。
CN201810547506.2A 2018-05-31 2018-05-31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8832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7506.2A CN108832413B (zh) 2018-05-31 2018-05-31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7506.2A CN108832413B (zh) 2018-05-31 2018-05-31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2413A true CN108832413A (zh) 2018-11-16
CN108832413B CN108832413B (zh) 2020-02-21

Family

ID=64145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7506.2A Active CN108832413B (zh) 2018-05-31 2018-05-3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324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5840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件、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650Y (zh) * 2005-01-15 2006-05-1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825711A (zh) * 2005-02-23 2006-08-3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US20140322932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Donald T. Tran Interconnect cable with edge finger connector
CN105226410A (zh) * 2014-06-25 2016-01-06 泰科电子公司 电缆连接器组件
CN205303726U (zh) * 2015-12-04 2016-06-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650Y (zh) * 2005-01-15 2006-05-1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825711A (zh) * 2005-02-23 2006-08-3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US20140322932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Donald T. Tran Interconnect cable with edge finger connector
CN105226410A (zh) * 2014-06-25 2016-01-06 泰科电子公司 电缆连接器组件
CN205303726U (zh) * 2015-12-04 2016-06-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5840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件、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CN111435840B (zh) * 2019-01-11 2024-04-16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件、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2413B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4366A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430244Y (zh) 电连接器
CN107871987A (zh) 电连接器
CN201397899Y (zh) 电连接器
CN202957411U (zh) 电连接器插座
CN111430990B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US8672691B2 (en) Connector
CN106410517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9193193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2260010B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206595422U (zh) 电连接器
CN102195223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7658593B (zh) 电连接器
CN110994247B (zh) 电连接器
CN10481069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0884A (zh) 一种接触件模块及电连接器
CN210111092U (zh) 电连接器
CN205452701U (zh) 电连接器
CN109216980B (zh) 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CN107453079B (zh) 电连接器
CN206461138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8832413A (zh) 电连接器
CN105375203A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103671U (zh) 电连接器
CN209860271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