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蛟龙叶片式的土壤修复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蛟龙叶片式的修复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土壤热脱附往往直接采用火焰的方式对土壤热脱附腔中的土源进行强烈高温加热,这样容易造成土源中由于温度过高产生挥发脱附之外的额外的氧化、分解等化学反应,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在搅拌过程中均匀热脱附的一种空心蛟龙叶片式的修复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空心蛟龙叶片式的土壤修复设备,包括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所述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土壤热脱附腔,所述土壤热脱附腔内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蛟龙叶片轴,且所述蛟龙叶片轴两端分别从所述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两端壁体穿出,且所述蛟龙叶片轴的轴壁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轴承和第二密封轴承与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两端壁体转动设置;
位于所述土壤热脱附腔内的蛟龙叶片轴轴壁一体化盘旋设置有螺旋帯状的绞龙叶片,所述绞龙叶片为金属薄壁空心结构,所述绞龙叶片内的空心部分形成螺旋帯状的螺旋导液通道;
所述蛟龙叶片轴的两端分别同轴心设置有左通道和右通道,所述左通道和右通道分别连通所述螺旋导液通道的两端;
所述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的左端上侧竖向连通设置有土源进料管,所述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的右端下侧竖向连通设置有土源出料管,所述土源出料管内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蛟龙叶片轴的外壁同步设置有皮带轮,还包括皮带电机,所述皮带电机通过皮带单元驱动连接所述皮带轮;所述皮带电机带动蛟龙叶片轴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土源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上方同轴心设置有可上下位移的负压吸管,所述负压吸管下端设置有锥形接头,所述锥形接头可向下位移至连通所述土源进料管内部的进料通道;还包括竖立姿态的柱状导热油加热器,所述导热油加热器的内腔为柱形燃烧腔,所述燃烧腔的内壁呈螺旋状盘旋设置有导热油换热管,所述导热油换热管的螺旋上端连通进油管,所述导热油换热管的螺旋下端连通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连接土壤净化热脱附放热设备的热油进油端,所述土壤净化热脱附放热设备的冷油出油端连接所述进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还设置有循环泵;所述进油管的进油端通过第四密封轴承转动套接并连通所述右通道;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通过第三密封轴承转动套接连通所述左通道。
进一步的,一种空心蛟龙叶片式的修复设备的热脱附方法,先关闭土源出料管内的阀门,然后向进料漏斗连续下料待热脱附的土壤,进而土壤逐渐下料至土壤热脱附腔中,与此同时启动皮带电机,进而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内的绞龙叶片开始连续呈周期性间歇来回搅动,使土壤均匀分布在土壤热脱附腔中;与此同时启动导热油加热器和循环泵,进而被导热油加热器加热好的导热油通过出油管导入到左通道中,进而左通道中的高温导热油连续流进螺旋导液通道中,并从螺旋导液通道的另一端流入到进油管中,进油管冷却后的导热油重新被导热油加热器加热,进而使螺旋导液通道中充满流动的高温导热油,进而使绞龙叶片始终处于发热状态,进而绞龙叶片在连续搅动土壤热脱附腔中土壤的情况下还对土壤热脱附腔内翻滚的土壤进行较为温和的加热,进而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开始气化并脱离土壤,这种温和热脱附的方式具有土壤可再利用等优点,特别对PCBs这类含氯有机物,这种采用导热油非氧化燃烧的处理方式可以显著减少二恶英生成;与此同时驱动负压吸管向下位移,直至负压吸管下端设置有锥形接头向下位移至连通所述土源进料管内部的进料通道;进而使土壤热脱附腔中形成负压环境,进而促进土壤热脱附腔内的挥发物热脱附效率,与此同时便于尾气处理,还可以防止热脱附产生的挥发污染物污染空气;待土壤热脱附过程结束后,打开土源出料管内的阀门,然后驱动绞龙叶片做将土壤向右推进的旋转运动,进而使土壤热脱附腔内被热脱附好的土壤逐渐通过土源出料管出料;完成一个土壤热脱附修复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腔内还同轴心转动设置有离心喷火陀螺,所述离心喷火陀螺旋转过程中向导热油换热管连续喷射火焰;所述柱形燃烧腔内还设置有明火点火装置;还包括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进烟口连通所述燃烧腔。
所述离心喷火陀螺整体呈竖立姿态的陀螺形,所述离心喷火陀螺的陀螺上段为柱形壳体,所述离心喷火陀螺的陀螺下段呈实心圆锥体;所述陀螺下段的底端一体化设置有球顶结构,所述球顶的底端同轴心支撑接触所述柱形燃烧腔的水平腔底;
所述陀螺上段的内腔为柱状的空气蓄压腔,所述空气蓄压腔底部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空气蓄压腔内还同轴心设置有中轴管,所述中轴管的下端一体化连接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部,所述中轴管的上端向上同轴心伸出所述导热油加热器的顶壁,所述中轴管的外壁与所述陀螺上段的顶部壁体一体化连接,且所述中轴管的上端外壁还与所述导热油加热器的顶壁通过第一密封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中轴管的管内还同轴心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中轴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环柱状燃油竖向通道,所述燃油竖向通道的下端部封闭设置;所述内管内部形成助燃空气竖向通道;
所述陀螺下段的实心体内设置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助燃空气竖向通道的下端,所述空气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圆形凹槽底部;
所述导热油加热器的顶部上方同轴心设置有回转体状的燃油蓄液箱,所述燃油蓄液箱内腔为燃油腔;所述燃油蓄液箱底部一体化同步连接所述中轴管上端,且所述燃油腔底部连通所述燃油竖向通道的上端;
所述内管向上延伸至燃油蓄液箱顶部,并且内管上端外壁一体化连接所述燃油蓄液箱顶部壁体,所述燃油蓄液箱顶部壁体上还一体化同轴心连接有硬质进风管,所述硬质进风管的管内下端连通所述助燃空气竖向通道的上端;还包括助燃空气供给管,所述助燃空气供给管的出气口与所述硬质进风管的上端通过第二密封轴承转动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陀螺上段的圆柱壁体沿纵向方向一体化等距阵列有若干硬质风管,各所述硬质风管的外端沿所述陀螺上段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各所述硬质风管的根部共同导通所述空气蓄压腔,各所述硬质风管的末端一体化导通连接有沿水平偏折的弯头管,各所述弯头管末端喷口的喷射方向均相同,且各所述弯头管末端喷口喷出气体的反冲力驱动所述离心喷火陀螺旋转;
所述中轴管的外壁沿纵向方向一体化等距阵列有若干横向燃油导管,所述横向燃油导管内部沿轴线方向设置有燃油离心甩液通道,且各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靠近所述中轴管的一端均横向导通所述燃油竖向通道;各所述横向燃油导管的末端均同轴心伸入各所述硬质风管的管内,且硬质风管的内壁与所对应的横向燃油导管外壁之间形成环柱形导气通道,所述空气蓄压腔内的蓄压空气可通过环柱形导气通道喷出至弯头管的弯头腔中;
横向燃油导管伸入所述硬质风管管内的一段内部设置柱形甩液腔,所述甩液腔连通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的出口端,所述甩液腔远离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的一端封闭;所述甩液腔的圆柱壁体上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液体甩出口,甩液腔内的液体通过若干液体甩出口流出至环柱形导气通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甩液腔内远离燃油离心甩液通道的一侧同轴心设置有圆柱状阀芯限位座,所述阀芯限位座内同轴心设置有阀芯导向孔,所述阀芯导向孔内设置有回弹弹簧;还包括柱形活动阀芯,所述活动阀芯远离燃油离心甩液通道的一端同轴心伸入所述阀芯导向孔中,所述活动阀芯靠近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出口的一端设置有锥形阀嘴;自由状态下,锥形阀嘴在回弹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堵塞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的出口。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螺旋导液通道中充满流动的高温导热油,进而使绞龙叶片始终处于发热状态,进而绞龙叶片在连续搅动土壤热脱附腔中土壤的情况下还对土壤热脱附腔内翻滚的土壤进行较为温和的加热,进而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开始气化并脱离土壤,这种温和热脱附的方式具有土壤可再利用等优点,特别对PCBs这类含氯有机物,这种采用导热油非氧化燃烧的处理方式可以显著减少二恶英生成;负压吸管下端设置有锥形接头使土壤热脱附腔中形成负压环境,进而促进土壤热脱附腔内的挥发物热脱附效率,与此同时便于尾气处理,还可以防止热脱附产生的挥发污染物污染空气;具体的其他技术进步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有详细的介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整体系统示意图;
附图2为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的剖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绞龙叶片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导热油加热器立体剖视图;
附图6为导热油加热器纵切面示意图;
附图7为导热油加热器横切面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的标记29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6的标记22.2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6的标记21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6的标记22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2为附图6的标记20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12所示的一种空心蛟龙叶片式的土壤修复设备,包括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75,所述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75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土壤热脱附腔89,所述土壤热脱附腔89内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蛟龙叶片轴76,且所述蛟龙叶片轴76两端分别从所述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75两端壁体穿出,且所述蛟龙叶片轴76的轴壁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轴承84和第二密封轴承10与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75两端壁体转动设置;
位于所述土壤热脱附腔89内的蛟龙叶片轴76轴壁一体化盘旋设置有螺旋帯状的绞龙叶片87,所述绞龙叶片87为金属薄壁空心结构,所述绞龙叶片87内的空心部分形成螺旋帯状的螺旋导液通道86;
所述蛟龙叶片轴76的两端分别同轴心设置有左通道83和右通道101,所述左通道83和右通道101分别连通所述螺旋导液通道86的两端,如图3,其连通位置具体见附图标记85和90;
所述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75的左端上侧竖向连通设置有土源进料管109,所述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75的右端下侧竖向连通设置有土源出料管77,所述土源出料管77内设置有阀门88。
所述蛟龙叶片轴76的外壁同步设置有皮带轮80,还包括皮带电机78,所述皮带电机78通过皮带单元79驱动连接所述皮带轮80;所述皮带电机78带动蛟龙叶片轴76旋转。
所述土源进料管109上设置有进料漏斗72,所述进料漏斗72上方同轴心设置有可上下位移的负压吸管71,所述负压吸管71下端设置有锥形接头74,所述锥形接头74可向下位移至连通所述土源进料管109内部的进料通道81;还包括竖立姿态的柱状导热油加热器5,所述导热油加热器5的内腔为柱形燃烧腔12,所述燃烧腔12的内壁呈螺旋状盘旋设置有导热油换热管11,所述导热油换热管11的螺旋上端连通进油管2,所述导热油换热管11的螺旋下端连通出油管3,所述出油管3连接土壤净化热脱附放热设备的热油进油端,所述土壤净化热脱附放热设备的冷油出油端连接所述进油管2,所述出油管3上还设置有循环泵3.1;所述进油管2的进油端通过第四密封轴承102转动套接并连通所述右通道101;所述出油管3的出油端通过第三密封轴承82转动套接连通所述左通道83。
所述燃烧腔12内还同轴心转动设置有离心喷火陀螺10,所述离心喷火陀螺10旋转过程中向导热油换热管11连续喷射火焰;所述柱形燃烧腔12内还设置有明火点火装置;还包括排烟管6,所述排烟管6的进烟口连通所述燃烧腔12。
所述离心喷火陀螺10整体呈竖立姿态的陀螺形,所述离心喷火陀螺10的陀螺上段10.1为柱形壳体,所述离心喷火陀螺10的陀螺下段10.2呈实心圆锥体;所述陀螺下段10.2的底端一体化设置有球顶24结构,所述球顶24的底端同轴心支撑接触所述柱形燃烧腔12的水平腔底;
所述陀螺上段10.1的内腔为柱状的空气蓄压腔15,所述空气蓄压腔15底部设置有圆形凹槽25;所述空气蓄压腔15内还同轴心设置有中轴管13,所述中轴管13的下端一体化连接所述圆形凹槽25的底部,所述中轴管13的上端向上同轴心伸出所述导热油加热器5的顶壁5.1,所述中轴管13的外壁与所述陀螺上段10.1的顶部壁体一体化连接,且所述中轴管13的上端外壁还与所述导热油加热器5的顶壁5.1通过第一密封轴承19转动连接;
所述中轴管13的管内还同轴心设置有内管8,所述内管8的外壁与所述中轴管13的内壁之间形成环柱状燃油竖向通道17,所述燃油竖向通道17的下端部封闭设置;所述内管8内部形成助燃空气竖向通道16;
所述陀螺下段10.2的实心体内设置有空气通道23,所述空气通道23的一端连通所述助燃空气竖向通道16的下端,所述空气通道23另一端连通所述圆形凹槽25底部;
所述导热油加热器5的顶部上方同轴心设置有回转体状的燃油蓄液箱4,所述燃油蓄液箱4内腔为燃油腔7;所述燃油蓄液箱4底部一体化同步连接所述中轴管13上端,且所述燃油腔7底部连通所述燃油竖向通道17的上端;
所述内管8向上延伸至燃油蓄液箱4顶部,并且内管8上端外壁一体化连接所述燃油蓄液箱4顶部壁体,所述燃油蓄液箱4顶部壁体上还一体化同轴心连接有硬质进风管9,所述硬质进风管9的管内下端连通所述助燃空气竖向通道16的上端;还包括助燃空气供给管1,所述助燃空气供给管1的出气口与所述硬质进风管9的上端通过第二密封轴承30转动套接。
所述陀螺上段10.1的圆柱壁体沿纵向方向一体化等距阵列有若干硬质风管37,各所述硬质风管37的外端沿所述陀螺上段10.1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各所述硬质风管37的根部共同导通所述空气蓄压腔15,各所述硬质风管37的末端一体化导通连接有沿水平偏折的弯头管33,各所述弯头管33末端喷口33.1的喷射方向27均相同,且各所述弯头管33末端喷口33.1喷出气体的反冲力驱动所述离心喷火陀螺10旋转;
所述中轴管13的外壁沿纵向方向一体化等距阵列有若干横向燃油导管14,所述横向燃油导管14内部沿轴线方向设置有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且各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靠近所述中轴管13的一端均横向导通所述燃油竖向通道17;各所述横向燃油导管14的末端均同轴心伸入各所述硬质风管37的管内,且硬质风管37的内壁与所对应的横向燃油导管14外壁之间形成环柱形导气通道36,所述空气蓄压腔15内的蓄压空气可通过环柱形导气通道36喷出至弯头管33的弯头腔34中;
横向燃油导管14伸入所述硬质风管37管内的一段内部设置柱形甩液腔39,所述甩液腔39连通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的出口端,所述甩液腔39远离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的一端封闭;所述甩液腔39的圆柱壁体上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液体甩出口35,甩液腔39内的液体通过若干液体甩出口35流出至环柱形导气通道36中。
所述甩液腔39内远离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的一侧同轴心设置有圆柱状阀芯限位座40,所述阀芯限位座40内同轴心设置有阀芯导向孔40.1,所述阀芯导向孔40.1内设置有回弹弹簧41;还包括柱形活动阀芯32,所述活动阀芯32远离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的一端同轴心伸入所述阀芯导向孔40.1中,所述活动阀芯32靠近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出口的一端设置有锥形阀嘴31;自由状态下,锥形阀嘴31在回弹弹簧41的弹力作用下堵塞所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的出口。
本方案的热脱附方法以及技术进步整理如下:先关闭土源出料管77内的阀门88,然后向进料漏斗72连续下料待热脱附的土壤,进而土壤逐渐下料至土壤热脱附腔89中,与此同时启动皮带电机78,进而土壤热脱附传输壳体75内的绞龙叶片87开始连续呈周期性间歇来回搅动,使土壤均匀分布在土壤热脱附腔89中;与此同时启动导热油加热器5和循环泵3.1,进而被导热油加热器5加热好的导热油通过出油管3导入到左通道83中,进而左通道83中的高温导热油连续流进螺旋导液通道86中,并从螺旋导液通道86的另一端流入到进油管2中,进油管2冷却后的导热油重新被导热油加热器5加热,进而使螺旋导液通道86中充满流动的高温导热油,进而使绞龙叶片87始终处于发热状态,进而绞龙叶片87在连续搅动土壤热脱附腔89中土壤的情况下还对土壤热脱附腔89内翻滚的土壤进行较为温和的加热,进而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开始气化并脱离土壤,这种温和热脱附的方式具有土壤可再利用等优点,特别对PCBs这类含氯有机物,这种采用导热油非氧化燃烧的处理方式可以显著减少二恶英生成;与此同时驱动负压吸管71向下位移,直至负压吸管71下端设置有锥形接头74向下位移至连通所述土源进料管109内部的进料通道81;进而使土壤热脱附腔89中形成负压环境,进而促进土壤热脱附腔89内的挥发物热脱附效率,与此同时便于尾气处理,还可以防止热脱附产生的挥发污染物污染空气;待土壤热脱附过程结束后,打开土源出料管77内的阀门88,然后驱动绞龙叶片87做将土壤向右推进的旋转运动,进而使土壤热脱附腔89内被热脱附好的土壤逐渐通过土源出料管77出料;完成一个土壤热脱附修复周期。
具体对导热油换热管11加热的方法:
向燃油蓄液箱4的燃油腔7内注满乙醇、甲醇或汽油液体燃油,进而使燃油竖向通道17和各个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中均填充有燃油,在燃油腔7内燃油被注满且离心喷火陀螺10不旋转状态下,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出口处燃油对锥形阀嘴31的液压推力不足已克服回弹弹簧41的回弹弹力,进而使锥形阀嘴31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出口处于堵塞状态;此时启动助燃空气供给管1上的离心增压鼓风机,进而使高压的助燃空气通过助燃空气竖向通道16和空气通道23进入到空气蓄压腔15内,进而空气蓄压腔15内的气压逐渐增强,进而空气蓄压腔15内的蓄压空气通过各个环柱形导气通道36冲出至弯头管33的弯头腔34中,进而助燃空气从各个弯头管33的末端喷口33.1同时迅速喷出,从各个弯头管33的末端喷口33.1喷出气体的反冲力驱动离心喷火陀螺10开始做旋转运动,此时活动阀芯32受到向外的离心力,进而锥形阀嘴31受到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出口的液压推力与离心内的合力开始克服回弹弹簧41的回弹弹力,进而活动阀芯32开始做离心运动,进而锥形阀嘴31开始脱离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的出口,进而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内的燃油在液压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迅速导入到柱形甩液腔39中,柱形甩液腔39中的燃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各个呈圆周阵列均布的若干液体甩出口35甩挤出环柱形导气通道36,从各个液体甩出口35甩挤出的燃油液体在环柱形导气通道36遇到高速流动的助燃空气,燃油液珠在环柱形导气通道36中被高速助燃空气迅速撕裂雾化,迅速发生雾化现象并迅速混合助燃空气,最终燃油雾与助燃空气的混合物从弯头管33末端喷口33.1喷出至燃烧腔12中,与此同时启动燃烧腔12中的明火点火装置,进而使弯头管33末端喷口33.1喷出的燃油雾与助燃空气的混合物点燃,进而使各个弯头管33末端喷口33.1喷出猛烈的火焰,并喷向燃烧腔12的内壁呈螺旋状盘旋的导热油换热管11上;由于离心喷火陀螺10在火焰喷射的反冲作用下处于连续旋转状态,因而各个弯头管33末端喷口33.1喷出火焰会呈周期性连续扫过呈螺旋状盘旋的导热油换热管11一整圈,实现导热油换热管11整体性的受热均匀;最终燃烧腔12内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管6排出;需要停止燃烧腔12内的燃烧时,关闭助燃空气供给管1上的离心增压鼓风机,进而使空气蓄压腔15内逐渐恢复常压,进而各个弯头管33的末端喷口33.1的喷射力逐渐疲软,直至其反冲力不能维持离心喷火陀螺10的旋转状态,进而活动阀芯32失去离心力,而单独的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出口处燃油对锥形阀嘴31的液压推力不足已克服回弹弹簧41的回弹弹力,进而各个锥形阀嘴31重新在回弹弹簧41的作用下自动堵塞各个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的出口,进而终止燃烧腔12的燃烧状态;
该装置空气蓄压腔15内的助燃空气处于包覆中轴管13和各个横向燃油导管14的状态,空气蓄压腔15还起到热隔离作用,在装置运行过程中虽然空气蓄压腔15会受到燃烧腔12的烘烤加热,但空气蓄压腔15内始终处于连续补充外界的冷空气的状态,因而空气蓄压腔15内的温度始终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较低温度,因而使中轴管13和各个横向燃油导管14避免受到强烈加热,避免了环柱状燃油竖向通道17和各个燃油离心甩液通道28内的燃油过早受热气化;尤其是助燃空气竖向通道16内的新鲜助燃冷空气可以对包裹在外侧的燃油竖向通道17进行进一步的热交换,可以有效防止燃油竖向通道17受热迅速气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