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818A - 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10818A CN108810818A CN201810508830.3A CN201810508830A CN108810818A CN 108810818 A CN108810818 A CN 108810818A CN 201810508830 A CN201810508830 A CN 201810508830A CN 108810818 A CN108810818 A CN 1088108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target
- base station
- signaling
- pos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包括:记录终端向基站发送定位信息的时间,确定其在每天一定时间周期内停留时间最长的基站为目标基站,同时根据定位时间记录,确定在预设的夜间时间段之内停留时间最长的基站为中心基站,用于表示该终端用户的居住地,基于时间维度、以中心基站为中心按照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对每个目标基站的停留时间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最后根据预设的累加时长阈值划分对应的生活圈的大小,确定以中心基站为中心的生活圈半径,全面、精确的划分出居民生活圈的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发展,根据居民实际生活所涉及的区域,中心地区和周边区域之间根据自我发展意志、缔结协议形成了一定的圈域,即生活圈。生活圈内各项建设活动,特别是基于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的建设运营,是以地区合作为基础、以多方共赢为目标进行的。
现有技术中对生活圈结构的划分方式主要依据活动类型、出行方式及出行距离等空间维度要素,侧重对居民行为空间规律模式的总结,旨在了解居民活动需求,探讨居民对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不能全面、精确的划分出居民生活圈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全面、精确的划分出居民生活圈范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其中,所述中心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所述预设时间段用于标识居民在居住地处的时间段,所述中心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目标基站为在所述时间周期内所述停留时长最长的服务基站;
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所述基站编码与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关联,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编码获取。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包括:
信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中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其中,所述中心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所述预设时间段用于标识居民在居住地处的时间段,所述中心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
目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目标基站为在所述时间周期内所述停留时长最长的服务基站;
半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所述基站编码与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关联,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编码获取。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装置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基于时间维度,根据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时间确定居民居住地对应的中心基站和预设的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基站,最后根据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间确定以中心基站为中心的生活圈半径,全面、精确的划分出居民生活圈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可以为服务器、计算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具有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功能的装置,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装置。如图1所示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在传统的生活圈的定义方式中,学者大多从空间维度定义生活圈的范围,并以此展开研究,再根据居民居住地的城市区位划分研究单元。随着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对生活圈、建成影响居民时空间活动研究的深入,由于居民所处的居住地的城市区位不同,其周边的建成环境要素也不尽相同,加之经济属性的差异,使得居民为达到指定设施和活动空间所消耗的交通时间不同。而实时地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对于个体居民而言,时间和空间都是一种资源,二者不可分割。
每个人每天拥有的绝对时间资源是相同的,相同而有限的时间内,居民对不同活动类型的时间分配是相同影响甚至是互斥的,而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住地建成环境对于居民开展各类时空间活动的场所限定和交通条件制约。因此,本方案对日常生活圈的界定方式应用占据居民生活时间不同比重的方式,将时间这一维度引入,力图在相同时间限制的前提下关注不同居住地居民的生活圈分布情况,透过居民的活动时空分布探讨居民的生活圈大小与建成环境要素的关系,以及城市寄出设施及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情况。
现在手机等终端已经成为居民们随身携带的必备物品,终端通过向其对应的服务基站发送自身的定位信令,再由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获取这些定位信令。在本方案实施例中,终端可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这些设备可以被居民随身携带,以根据居民当前所处的位置,向对应的服务基站发送基站编码。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机等通讯设备的广泛普及,手机信令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应用数据类型,手机信令数据由移动运营商通过数量庞大的基站连续不断的追踪手机用户的空间位置和状态等该信息获得,实现对手机用户活动信息比较全面完整的记录。移动通信系统将服务区分割成许多小区,即每个基站对应一个具有特定识别码的空间范围,当手机与服务基站每隔特定时间进行联系时,服务基站会定时记录手机所在居住地对应的服务基站的识别码,以实现24小时位置同步,服务基站就可以对手机用户空间轨迹进行相对完整、精准地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向服务基站发送定位信令可以是实时发送,也可以是周期性的发送;同时,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获取定位信令可以是实时获取,也可以是周期性的获取;此处不做限定。
定位信令中包含的信息有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其中,终端标识用于区别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话号码、配置硬件编码等信息,还可以是用户自己设定的账号信息等;定位时间为终端产生该定位信令的时间;基站编码为终端所处的通信范围之内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向对应的服务基站发送基站编码时,若其通信范围内存在多个服务基站,则向最近的通信基站发送基站编码,若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距离相同的服务基站,则随机向其中一个发送基站编码。
定位信令数据可以便捷、低成本地获取长时段的大样本数据、应用范围可以由原来的社区、居委会等城市局部拓展到城市范围或区域范围,应用对象和数据量的增长可以为应用的普适性提供可靠保证。
在步骤S101执行完毕之后,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02和步骤S103,步骤S102和步骤S103之间为并列关系。
S102: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其中,所述中心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所述预设时间段用于标识居民在居住地处的时间段,所述中心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
传统的生活圈划分方式主要依据活动类型、出行方式及出行距离等空间维度要素,侧重对居民行为空间规律模式的总结,旨在了解活动需求,探讨居民对空间的使用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时间限制要素往往被忽略。生活圈概念是以居住地为中心,开展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空间范围或行为空间。本实施例在生活圈结构划分方式中引入时间维度,具体的界定方式是以居民居住地为中心,根据居民在居住地周围所处的时间的长短划分生活圈的大小。
在划分生活圈大小之前,需要先确定生活圈的中心位置,即居民的生活居住地。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居民在其居住地的时间往往是一天中最长的。因此,通过识别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时间,确定定位时长最长时的定位信令为中心定位信令,中心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中心基站编码对应的服务基站为居住地对应的中心基站。通过这种确定中心基站的方式,可以精确的确定居民的居住地的服务基站,以根据该服务基站为中心,划定生活圈。
S103: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目标基站为在所述时间周期内所述停留时长最长的服务基站。
由于居民的活动往往是移动的,其对应的位置和服务基站也会因为居民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所获取到的定位信令可能存在较多的基站编码,较多的基站编码则会对计算造成较多的干扰,影响计算效率。所以,在确定中心定位信令中的中心基站之后,根据所接收到的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及其对应的时长,确定预设的时间周期内的一个目标基站。
通过设定一个时间周期,用于在该时间周期内确定停留时间最长的基站为目标基站。示例性地,设定该时间周期为半小时,若在该半小时之内,获取到的定位信令有:基站编码1对应的停留时间为15分钟、基站编码2对应的停留时间为8分钟、基站编码3对应的停留时间为7分钟。则确定停留时间最长的15分钟对应的基站编码1的基站为这半小时内的目标基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目标基站,而删除停留时间较短的服务基站的信息,减少数据冗余,保证计算效率。
S104: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所述基站编码与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关联,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编码获取。
在确定了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之后,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居民的生活圈半径。
根据生活经验,居民在距离居住地较近的地方的停留时间会较长,例如,在居住地附近吃饭、散步,而在距离居住地较远的地方停留时间较短,例如只在周末或者假期时候出去购物或者游玩等。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以居住地对应的基站为中心,根据停留时间的长短划定居民在的生活圈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居民的生活圈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当某个居民的生活圈只有一个时,说明这个居民每天长时间待在家中;当居民的生活圈有很多个,且范围比较大时,说明该居民比较习惯远足。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居民居住地对应的基站为中心基站,而由于现代很多地方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很多人在居住地的停留时间往往没有在办公地的长,而其每天长时间待在工作处,因此也可以通过定位信令识别居民的工作地,将工作地对应的基站识别为中心基站。进而根据该工作地的中心基站划定基于工作地的生活圈。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基于时间维度,根据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时间确定居民居住地对应的中心基站和预设的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基站,最后根据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间确定以中心基站为中心的生活圈半径,全面、精确的划分出居民生活圈的范围。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可以为服务器、计算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具有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功能的装置,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装置。如图2所示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S201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S101的实现方式完全相同,具体可参考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S1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201之后,可以并列执行步骤S202-S203和步骤S204-S205。
S202: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终端根据自身当前位置处对应的基站编码向基站发送定位信令。在获取到终端的定位信令之后,根据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时间,确定基站编码保持不变的时长为其对应的停留时长。
示例性地,当获取到的第一定位信令中的第一定位时间为16:30,对应的基站编码为1;第二定位信令中的第二定位时间为16:50,对应的基站编码为1;第三定位信令中的第三定位时间为15:10,对应的基站编码为2;则确定在基站编码为1的服务基站处的停留时间为40分钟。
S203: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
在确定居民生活圈之前,需要先确定生活圈的中心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居民的居住地位置对应的服务基站位置确定为生活圈的中心位置。因此,需要确定居民的居住地位置对应的服务基站,即中心基站。
根据生活经验,人们在夜间会回到居住地休息,因此,根据作息时间,设定休息时段为预设时间段,用于识别当前的定位信令所对应的作息,以确定该定位信令是否在居住地发出。确定在该时间段之内停留时间最长,且每天的停留时间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其中,预设的时间阈值用于表示居民的休息时长,在这个时间阈值之内,居民处于休息状态,进而其发出的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是不变的。
示例性的,设定预设时段为每天的凌晨0点至6点,预设的时间阈值为5小时。在0点至6点的时间段之内检测基站编码的停留时长,若该停留时长最长,且每天该基站编码的停留时长都大于或者等于5小时,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计算一定天数内累计停留时长所占的比例确定居住地的基站。例如,在个体层面,记录较长时间段M天内(比如30天)个体每半个小时停留时间最长的基站,作为该个体在该时间段内的活动位置;通过该记录,汇总该个体在早上0点到6点停留的基站列表以及累计停留时间,取停留时间最长的基站,其累计停留时长为N小时,若N/(M*7)>=0.5,则认为该基站为该个体的居住地。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确定居民的工作地对应的中心基站,以根据工作地的位置确定基于工作地的工作圈。示例性地,设定预设时段为每天的8点至18点,预设的时间阈值为8小时。在8点至18点的时间段之内检测基站编码的停留时长,若该停留时长最长,且每天该基站编码的停留时长都大于或者等于8小时,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工作地的中心基站编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确地确定居民停留时间最长的基站编码,进而确定其居住地,以根据该基站作为中心基站划定生活圈。
S204: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S204与S202的实现方式完全相同,具体可参考S202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205: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S205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S103的实现方式完全相同,具体可参考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S1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206:以所述中心基站为圆心,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
在确定中心基站和目标基站之后,以中心基站为圆心,目标基站与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由于用于标识居民居住地的中心基站只有一个,而用于表示居民每个时间段的活动地址的目标基站存在很多个,按照目标基站与中心基站之间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对目标基站的位置进行排序。因此,目标基站是以中心基站为中心向远处辐射散点的趋势。通过建立圆形区域,以确定不同圆形区域中的终端在每个目标基站处总的停留时间。
S207: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对圆形区域内每个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
以中心基站为圆心,按照半径由小到大的趋势,即按照目标基站与中心基站之间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对圆形区域内每个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
S208:在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
通过预设一个时长阈值,来衡量当前的累加时长,若当前累加时长等于该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
进一步的,步骤S208可以包括: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一圈层半径;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二圈层半径;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三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三圈层半径;
所述第一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圈层半径;所述第二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圈层半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三个时长阈值,其中第一时长阈值小于第二时长阈值;所述第二时长阈值小于第三时长阈值,因此,对应的,通过这三个时长阈值确定的圈层半径也是第一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圈层半径;所述第二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圈层半径。在对停留时长进行累加的同时,检测当前的累加时长与时长阈值的大小关系,若等于对应的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
进一步的,由于累加得到的累加时长可能不是恰好就与时长阈值相等,考虑到这种因素,设定一个区间阈值,用于衡量累加时长与时长阈值之间的差距大小,若该累加时长在(时长阈值±区间阈值)的范围内,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
可选的,为了保证生活圈划分的客观性,设定百分比的方式划分生活圈的大小。示例性地,计算一天内获取到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总时长,累加时长达到总时长50%时,取中心基站到该目标基站的距离为该居民的生活圈第一圈层半径,其为基本生活圈半径,以居住地位为中心的基本生活圈半径覆盖的范围为基本生活圈;累加时长达到总时长80%时,取中心基站到该目标基站的距离为该居民的生活圈第二圈层半径,其为通勤生活圈半径,以居住地位为中心的通勤生活圈半径覆盖的范围为通勤生活圈;累加时长达到总时长95%时,取中心基站到该目标基站的距离为该居民的生活圈第三圈层半径,其为机会生活圈半径,以居住地位为中心的机会生活圈半径覆盖的范围为机会生活圈。按照以上的方式,实现对居民定位信令数据的筛选,识别处个居住地居民的生活圈个圈层边界对应的基站及其圈层半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时长阈值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时长阈值的数量与最后划定生活圈的数量相同。上述方法中的三个时长阈值也只是本实施例中的示例,本方案并不限制时长阈值的数量。
可选的,在确定居民的生活圈层半径之后,计算每个基站范围内的每个居民的平均生活半径,以此作为实证研究的因变量,按照各个基站的地理位置对该位置处的居民生活习惯做以研究和分析。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以所述中心基站为圆心,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对圆形区域内每个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在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通过根据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时间确定居民居住地对应的中心基站和预设的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基站,累加停留时间确定以中心基站为中心的各个生活圈的半径,全面、精确地划分出不同半径对应的不同居民生活圈范围。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的示意图。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可以为服务器、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及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信令获取单元301、中心确定单元302、目标确定单元303以及半径确定单元304,其中,中心确定单元302与目标确定单元303并列。
信令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中心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其中,所述中心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所述预设时间段用于标识居民在居住地处的时间段,所述中心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
目标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目标基站为在所述时间周期内所述停留时长最长的服务基站;
半径确定单元304,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所述基站编码与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关联,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编码获取。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基于时间维度,根据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时间确定居民居住地对应的中心基站和预设的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基站,最后根据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间确定以中心基站为中心的生活圈半径,全面、精确的划分出居民生活圈的范围。
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的示意图。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可以为服务器、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2及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信令获取单元401、第一时长单元402、目标识别单元403、第二时长单元404、中心识别单元405、区域建立单元406、时长累加单元407以及圈层划分单元408,其中,第一时长单元402、目标识别单元403两个单元与第二时长单元404、中心识别单元405两个单元并列。
信令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第一时长单元402,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目标识别单元403,用于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第二时长单元404,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中心识别单元405,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
区域建立单元406,用于以所述中心基站为圆心,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
时长累加单元407,用于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对圆形区域内每个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
圈层划分单元408,用于在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
进一步的,圈层划分单元408包括:
第一圈层单元,用于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一圈层半径;
第二圈层单元,用于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二圈层半径;
第三圈层单元,用于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三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三圈层半径;
所述第一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圈层半径;所述第二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圈层半径。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以所述中心基站为圆心,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对圆形区域内每个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在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通过根据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时间确定居民居住地对应的中心基站和预设的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基站,累加停留时间确定以中心基站为中心的各个生活圈的半径,全面、精确地划分出不同半径对应的不同居民生活圈范围。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的示意图,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可以为服务器、计算机或者平板电脑等装置,但不限于此。如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502中并可在处理器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03。处理器501执行计算机程序503时实现上述各个用于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存储器5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2存储的程序指令。其中,处理器501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处理器501用于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其中,所述中心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所述预设时间段用于标识居民在居住地处的时间段,所述中心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目标基站为在所述时间周期内所述停留时长最长的服务基站;
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所述基站编码与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关联,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编码获取。
进一步的,处理器501具体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进一步的,处理器501具体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
进一步的,处理器501具体用于以所述中心基站为圆心,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
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对圆形区域内每个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
在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
进一步的,处理器501具体用于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一圈层半径;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二圈层半径;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三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三圈层半径;
所述第一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圈层半径;所述第二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圈层半径。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以所述中心基站为圆心,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对圆形区域内每个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在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通过根据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时间确定居民居住地对应的中心基站和预设的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基站,累加停留时间确定以中心基站为中心的各个生活圈的半径,全面、精确地划分出不同半径对应的不同居民生活圈范围。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5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5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502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计算机程序503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其中,所述中心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所述预设时间段用于标识居民在居住地处的时间段,所述中心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目标基站为在所述时间周期内所述停留时长最长的服务基站;
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所述基站编码与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关联,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编码获取。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以所述中心基站为圆心,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
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对圆形区域内每个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
在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一圈层半径;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二圈层半径;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三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三圈层半径;
所述第一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圈层半径;所述第二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圈层半径。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以所述中心基站为圆心,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对圆形区域内每个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在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通过根据定位信令中的定位时间确定居民居住地对应的中心基站和预设的时间周期内的目标基站,累加停留时间确定以中心基站为中心的各个生活圈的半径,全面、精确地划分出不同半径对应的不同居民生活圈范围。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及所述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终端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其中,所述中心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所述预设时间段用于标识居民在居住地处的时间段,所述中心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目标基站为在所述时间周期内所述停留时长最长的服务基站;
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所述基站编码与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关联,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编码获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包括:
以所述中心基站为圆心,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建立圆形区域;
按照半径由小到大依次对圆形区域内每个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停留时长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长;
在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对应的圈层半径,包括: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一圈层半径;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二圈层半径;
若所述累加时长等于预设的第三时长阈值,则将当前累加时长对应的目标基站与所述中心基站之间的距离识别为第三圈层半径;
所述第一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圈层半径;所述第二圈层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圈层半径。
6.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定位信令;所述定位信令包括终端标识、定位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对应的服务基站的基站编码;
中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确定中心定位信令;其中,所述中心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所述预设时间段用于标识居民在居住地处的时间段,所述中心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为中心基站编码;
目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定位时间统计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每个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目标基站为在所述时间周期内所述停留时长最长的服务基站;
半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所述中心基站编码、每个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居民的生活圈半径;所述基站编码与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关联,所述服务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编码获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时长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目标识别单元,用于将每个所述时间周期内的最长停留时长对应的所述基站编码识别为目标基站编码,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时长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定位信令包含的所述定位时间,确定每个所述定位信令中的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
中心识别单元,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任一基站编码对应的停留时长最长,且该基站编码对应的日均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将该基站编码识别为中心基站编码,将包含所述中心基站编码的定位信令识别为中心定位信令。
9.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08830.3A CN108810818B (zh) | 2018-05-24 | 2018-05-24 | 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08830.3A CN108810818B (zh) | 2018-05-24 | 2018-05-24 | 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10818A true CN108810818A (zh) | 2018-11-13 |
CN108810818B CN108810818B (zh) | 2020-10-23 |
Family
ID=6409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0883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10818B (zh) | 2018-05-24 | 2018-05-24 | 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10818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2609A (zh) * | 2019-02-28 | 2019-07-19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定位数据的生活圈识别方法 |
CN110446161A (zh) * | 2019-07-12 | 2019-11-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626884A (zh) * | 2020-06-01 | 2020-09-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保险欺诈方法及装置 |
CN111966769A (zh) * | 2020-07-14 | 2020-11-20 |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生活圈的信息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13642928A (zh) * | 2021-08-31 | 2021-11-12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模拟测度与评价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7609201A (en) * | 2000-09-25 | 2002-03-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reating home zone list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281498A (zh) * | 2011-07-28 | 2011-12-14 | 北京大学 | 手机通话数据中用户通勤od的挖掘方法 |
CN102629297A (zh) * | 2012-03-06 | 2012-08-08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一种基于行程识别的出行者活动规律分析方法 |
CN105657666A (zh) * | 2016-03-31 | 2016-06-08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商务就业人群居住地识别方法 |
CN106714104A (zh) * | 2016-12-08 | 2017-05-24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用户活动区域基站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7547633A (zh) * | 2017-07-27 | 2018-01-0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常驻点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2018
- 2018-05-24 CN CN201810508830.3A patent/CN1088108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7609201A (en) * | 2000-09-25 | 2002-03-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reating home zone list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281498A (zh) * | 2011-07-28 | 2011-12-14 | 北京大学 | 手机通话数据中用户通勤od的挖掘方法 |
CN102629297A (zh) * | 2012-03-06 | 2012-08-08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一种基于行程识别的出行者活动规律分析方法 |
CN105657666A (zh) * | 2016-03-31 | 2016-06-08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商务就业人群居住地识别方法 |
CN106714104A (zh) * | 2016-12-08 | 2017-05-24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用户活动区域基站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7547633A (zh) * | 2017-07-27 | 2018-01-0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常驻点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2609A (zh) * | 2019-02-28 | 2019-07-19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定位数据的生活圈识别方法 |
CN110446161A (zh) * | 2019-07-12 | 2019-11-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446161B (zh) * | 2019-07-12 | 2022-05-1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626884A (zh) * | 2020-06-01 | 2020-09-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保险欺诈方法及装置 |
CN111966769A (zh) * | 2020-07-14 | 2020-11-20 |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生活圈的信息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11966769B (zh) * | 2020-07-14 | 2024-01-02 |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生活圈的信息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13642928A (zh) * | 2021-08-31 | 2021-11-12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模拟测度与评价方法 |
CN113642928B (zh) * | 2021-08-31 | 2022-04-01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模拟测度与评价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10818B (zh) | 2020-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10818A (zh) | 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 |
CN107547633B (zh) | 一种用户常驻点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6203890B (zh) | 基于cim模型的营配调一体化数据建模方法 | |
CN101159968B (zh) | Gsm移动网络扩容精算方法 | |
CN110930285A (zh) | 一种人口分布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5007171A (zh) | 基于通信领域大数据的用户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 |
CN112954603A (zh) | 一种特殊人群运动轨迹的预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8495254B (zh) | 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交通小区人口特征估计方法 | |
CN112001829B (zh) |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人口分布判断方法 | |
CN108391274A (zh) | 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 |
CN106603733B (zh) | 路由器地址类型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7624249A (zh) | 用于通过电信网络的聚合数据实时计数人群中的人数的方法和系统 | |
Sander et al. | Age, period, and cohort effects on migration of the baby boomers in Australia | |
CN111311193A (zh) | 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09672986A (zh) | 一种时空大数据分析系统 | |
CN114819745A (zh) | 地区传染病的风险测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07995594A (zh) | 一种确定lte网络覆盖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832600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428197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3207134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1582663A (zh) | Nqi质量服务的方法、平台、用户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166964A (zh) | 一种待扩容基站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7473594A (zh) | 机房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354825A (zh) | 基于区块定位的附近地点查询服务处理方法 | |
CN109950974B (zh) | 充电桩规划智能辅助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