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9866A -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9866A
CN108809866A CN201810509742.5A CN201810509742A CN108809866A CN 108809866 A CN108809866 A CN 108809866A CN 201810509742 A CN201810509742 A CN 201810509742A CN 108809866 A CN108809866 A CN 108809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network
business
power
network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097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9866B (zh
Inventor
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097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98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9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9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ower supply,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r back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板卡的下电顺序;所述下电顺序是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交换网板、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业务板、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交换网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三交换网板;在电源故障时,获取电源的实际输入功率以及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在预期使用功率大于实际输入功率时,按照所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尽可能保证当前业务的使用,提高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可以包括多个板卡,板卡类型可以为主控板、业务板和交换网板。当网络设备的实际输入功率不足时,可能无法支撑所有板卡工作,因此需要对部分板卡进行下电,以保证剩余板卡正常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主控板下电后,导致业务板和交换网板无法正常工作,交换网板下电后,会影响业务板的带宽,而业务板下电后,不会影响其余板卡的工作,因此,下电顺序可以是业务板、交换网板、主控板。因此,可以按照上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直到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小于实际输入功率。
但是,由于优先对业务板进行下电操作时,可能将处于工作状态的业务板下电,导致该业务板正在处理的业务中断,从而影响了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的板卡至少包括主控板、多个业务板和多个交换网板,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主控板,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板卡的下电顺序;其中,所述下电顺序是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交换网板、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业务板、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交换网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三交换网板;
在电源故障时,获取电源的实际输入功率以及所述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
在所述预期使用功率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时,则按照所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控制装置,网络设备的板卡至少包括主控板、多个业务板和多个交换网板,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主控板,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板卡的下电顺序;其中,所述下电顺序是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交换网板、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业务板、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交换网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三交换网板;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源故障时,获取所述电源的实际输入功率以及所述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预期使用功率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时,则按照所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下电顺序可以是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交换网板、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业务板、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交换网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三交换网板,因此,在预期使用功率大于实际输入功率时,按照上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基于此,优先对第一交换网板和第一业务板进行下电,尽量避免对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下电,从而避免正在处理的业务中断,尽可能保证当前业务的使用,提高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网络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业务板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电源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网络设备的主控板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电源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多个板卡,且网络设备的板卡至少包括主控板、多个业务板(也可以称为业务线卡)和多个交换网板。
参见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图1中,是以2个主控板、6个交换网板、8个业务板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主控板的数量还可以为其它数值,只要数量大于等于1个即可,对此不做限制。交换网板的数量还可以为其它数值,只要数量大于等于2个即可,对此不做限制。业务板的数量还可以为其它数值,只要数量大于等于2个即可,对此不做限制。
参见图1所示,只是示出了主控板、业务板和交换网板,图1中并未示出主控板、业务板和交换网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对此连接关系不做限制。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参见图2所示,为上述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的主控板,该电源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板卡的下电顺序;其中,所述下电顺序是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交换网板、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业务板、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交换网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三交换网板。
其中,所有交换网板,如交换网板131-交换网板136,可被分为第一交换网板、第二交换网板和第三交换网板;所有业务板,如业务板121-业务板128,可被分为第一业务板和第二业务板。以下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第一交换网板、第二交换网板、第三交换网板、第一业务板、第二业务板进行说明。
一、第一交换网板。若网络设备支持备份功能,在网络设备的所有交换网板(假设存在L个交换网板)中,存在M个非冗余交换网板,且(L-M)个交换网板是冗余交换网板,对(L-M)个冗余交换网板下电不会影响业务,只需要保留M个非冗余交换网板即可。基于此,可以从所有的L个交换网板中选择(L-M)个交换网板,而选择的(L-M)个交换网板就是第一交换网板。L为网络设备的所有交换网板的数量,M为网络设备支持的非冗余交换网板的数量。
其中,L大于等于M,当L等于M时,则第一交换网板为空。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以L大于M为例进行说明,即存在(L-M)个第一交换网板。
例如,假设网络设备共存在6个交换网板,且网络设备支持4+2备份功能,则在这6个交换网板中,存在4个非冗余交换网板和2个冗余交换网板。基于此,可以从交换网板131-交换网板136中选择2个交换网板,假设选择交换网板131和交换网板132,则交换网板131和交换网板132就是第一交换网板。
从交换网板131-交换网板136中选择2个交换网板时,可以随机选择2个交换网板,也可以按照交换网板的顺序选择2个交换网板(如选择交换网板标识最小的2个交换网板或交换网板标识最大的2个交换网板),对此不做限制。
二、第一业务板。在网络设备的所有业务板中,可以获取预设时间内的峰值速率小于预设阈值(可以根据经验配置,是一个较小值)的业务板,而获取的业务板就是第一业务板。其中,若不存在峰值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业务板,则第一业务板为空,若存在峰值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业务板,则第一业务板不为空。为方便描述,以存在峰值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第一业务板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可以统计每个业务板在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经验配置,对此不做限制)内的峰值速率,若该峰值速率小于预设阈值,则说明该业务板承载的业务比较少,对该业务板下电影响的业务较少,可以将该业务板确定为第一业务板。
例如,在业务板121-业务板128中,假设业务板121和业务板122在预设时间内的峰值速率小于预设阈值,而业务板123-业务板128在预设时间内的峰值速率大于预设阈值,则可以将业务板121和业务板122确定为第一业务板。
三、第二业务板。在网络设备的所有业务板中,将除第一业务板之外的其它业务板确定为第二业务板。例如,在业务板121-业务板128中,由于业务板121和业务板122是第一业务板,因此,第二业务板为业务板123-业务板128。
四、第二交换网板。在除第一交换网板之外的M个交换网板(即非冗余交换网板)中,可以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即存在N个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然后,从网络设备支持的M个非冗余交换网板中选择(M-N)个交换网板,而这(M-N)个交换网板就是第二交换网板。其中,M大于等于N,当M等于N时,则第二交换网板为空。为方便描述,以M大于N为例进行说明,即存在(M-N)个第二交换网板。
其中,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针对每个第二业务板,可以根据该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和交换网板为该第二业务板提供的带宽,确定该第二业务板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然后,可以从每个第二业务板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中选择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并将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确定为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
例如,第二业务板为业务板123-业务板128,假设业务板123的峰值速率是330G,交换网板为业务板123提供的带宽是120G,则业务板123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是3,也就是说,3个交换网板能够为业务板123传输360G的流量,而业务板123的峰值速率330G小于360G,因此,使用3个交换网板可以保证业务板123的传输需求。类似的,还可以确定业务板124-业务板128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然后,可以从业务板123-业务板128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中选择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假设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为3,则上述N可以为3。
综上所述,由于交换网板131和交换网板132是第一交换网板,因此,在剩下的4个非冗余交换网板(如交换网板133-换网板136)中,可以选择(4-3)个交换网板,假设选择交换网板133,则交换网板133就是第二交换网板。
从交换网板133-换网板136中选择1个交换网板时,可以随机选择1个交换网板,也可以按照交换网板的顺序选择1个交换网板(如选择交换网板标识最小的1个交换网板或交换网板标识最大的1个交换网板),对此不做限制。
五、第三交换网板。在网络设备的所有交换网板中,将除第一交换网板和第二交换网板之外的其它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三交换网板。例如,在交换网板131-换网板136中,由于交换网板131和交换网板132是第一交换网板,且交换网板133是第二交换网板,因此,第三交换网板为交换网板134-换网板136。
综上所述,下电顺序依次是第一交换网板(交换网板131和交换网板132)、第一业务板(业务板121和业务板122)、第二交换网板(交换网板133)、第二业务板(业务板123-业务板128)、第三交换网板(交换网板134-换网板136)。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所有第二业务板的下电顺序,还可以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每个第二业务板的下电顺序。例如,若业务板123的峰值速率>业务板124的峰值速率>业务板125的峰值速率>业务板126的峰值速率>业务板127的峰值速率>业务板128的峰值速率,则第二业务板的下电顺序是业务板128、业务板127、业务板126、业务板125、业务板124、业务板123。
步骤202,在电源故障时,获取电源的实际输入功率以及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其中,实际输入功率是指外部电源向所有板卡提供的功率;预期使用功率是指未下电的所有板卡(如主控板、业务板和交换网板等)的消耗功率之和。
步骤203,在该预期使用功率大于实际输入功率时,则按照所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
在一个例子中,按照所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
方式一、根据实际输入功率和每个板卡的消耗功率,确定待下电的板卡数量,并按照所述下电顺序对所述板卡数量个板卡进行下电,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例如,实际输入功率是2000瓦,每个板卡的消耗功率是200瓦时,则10个未下电的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是2000瓦,因此,板卡总数量是16个时,可以对6个板卡进行下电,剩余10个板卡未下电,维持在工作状态。
由于下电顺序是第一交换网板、第一业务板、第二交换网板、第二业务板、第三交换网板,则所有板卡的下电顺序示例为:交换网板131、交换网板132、业务板121、业务板122、交换网板133、业务板128、业务板127、业务板126、业务板125、业务板124、业务板123、交换网板134、交换网板135、交换网板136。在对6个板卡进行下电时,按照上述下电顺序对交换网板131、交换网板132、业务板121、业务板122、交换网板133、业务板128进行下电。
方式二、由于下电顺序是第一交换网板、第一业务板、第二交换网板、第二业务板、第三交换网板,因此,在预期使用功率大于实际输入功率时,对第一交换网板进行下电操作。若对第一交换网板进行下电操作后,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停止下电操作,若预期使用功率仍然大于实际输入功率,继续对第一业务板进行下电操作。若对第一业务板进行下电操作后,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停止下电操作,若预期使用功率仍然大于实际输入功率,继续对第二交换网板进行下电操作。若对第二交换网板进行下电操作后,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停止下电操作,若预期使用功率仍然大于实际输入功率,继续对第二业务板进行下电操作。若对第二业务板进行下电操作后,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停止下电操作,若预期使用功率仍然大于实际输入功率,继续对第三交换网板进行下电操作。若对第三交换网板进行下电操作后,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停止下电操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下电顺序可以是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交换网板、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业务板、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交换网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三交换网板,因此,在预期使用功率大于实际输入功率时,按照上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实际输入功率。基于此,优先对第一交换网板和第一业务板进行下电,尽量避免对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下电,从而避免正在处理的业务中断,尽可能保证当前业务的使用,提高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对第二业务板进行下电操作时,是按照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依次对每个第二业务板进行下电操作,也就是说,先对峰值速率小的第二业务板进行下电操作,后对峰值速率大的第二业务板进行下电操作,这样,可以尽量保留峰值速率大的第二业务板,从而尽可能保证用户的业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统计每个业务板的峰值速率,而为了统计每个业务板的峰值速率,则可以采用如下方式:针对每个业务板,统计该业务板的每个接口的峰值速率,并根据该业务板的每个接口的峰值速率确定该业务板的每个桥接芯片的峰值速率,并根据每个桥接芯片的峰值速率确定该业务板的峰值速率。具体的,桥接芯片的峰值速率可以为该桥接芯片的所有接口的峰值速率之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可以为峰值速率最大的桥接芯片的峰值速率。
参见图3所示,为业务板结构示意图,以业务板123为例进行说明,其它业务板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此外,以业务板123与交换网板131-交换网板133连接为例,业务板123可以与更多的交换网板连接,对此不做限制。
从图3看出,业务板123可以包括桥接芯片1231、桥接芯片1232、网络处理器1233、网络处理器1234和网络处理器1235,网络处理器1233和网络处理器1234连接到桥接芯片1231,网络处理器1235连接到桥接芯片1232。在网络处理器1233存在接口1236和接口1237,在网络处理器1234存在接口1238,在网络处理器1235存在接口1239和接口1240。实际应用中,桥接芯片的数量可以更多,网络处理器数量可以更多,接口数量可以更多,对此不做限制。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可以统计预设时间内接口1236的峰值速率、接口1237的峰值速率、接口1238的峰值速率、接口1239的峰值速率、接口1240的峰值速率,接口1236的峰值速率与接口1237的峰值速率之和,是网络处理器1233的峰值速率,接口1238的峰值速率是网络处理器1234的峰值速率,接口1239的峰值速率与接口1240的峰值速率之和,是网络处理器1235的峰值速率。
进一步的,网络处理器1233的峰值速率与网络处理器1234的峰值速率之和,就是桥接芯片1231的峰值速率。网络处理器1235的峰值速率就是桥接芯片1232的峰值速率。然后,若桥接芯片1231的峰值速率大于桥接芯片1232的峰值速率,则可以将桥接芯片1231的峰值速率确定为业务板123的峰值速率;或者,若桥接芯片1231的峰值速率小于桥接芯片1232的峰值速率,则可以将桥接芯片1232的峰值速率确定为业务板123的峰值速率。
其中,针对每个接口的峰值速率,可以统计该接口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流量,或者统计该接口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流量,或者统计该接口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流量与发送的流量之和。然后,可以利用统计的流量与预设时间确定该接口的峰值速率,即所述峰值速率可以是统计的流量与预设时间的商。
在上述实施例中,涉及根据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和交换网板为第二业务板提供的带宽,确定该第二业务板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以下对此进行说明。
参见图3所示,假设每个交换网板为业务板123提供的带宽是120G(即交换网板为业务板123的桥接芯片1231提供120G带宽,且为桥接芯片1232提供120G带宽),桥接芯片1231的峰值速率为330G,且桥接芯片1232的峰值速率为300G,则业务板123的峰值速率为桥接芯片1231的峰值速率330G。
在一个例子中,假设桥接芯片1231与各交换网板之间没有开销损耗,则交换网板为桥接芯片1231提供的带宽之和大于等于桥接芯片1231的峰值速率330G。由于3个交换网板为桥接芯片1231提供的带宽之和是360G(3*120G),因此,桥接芯片1231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是3,即3个交换网板能够满足330G的传输需求,也就是说,业务板123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是3。
在另一例子中,假设桥接芯片1231与各交换网板之间存在开销损耗,则交换网板为桥接芯片1231提供的带宽之和,大于等于桥接芯片1231的峰值速率330G*(1+开销损耗系数)。假设开销损耗系数为5%,由于3个交换网板为桥接芯片1231提供的带宽之和是360G,且360G大于346.5G(330G*1.05),因此,桥接芯片1231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是3,即3个交换网板能够满足346.5G的传输需求,也就是说,业务板123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是3。
其中,开销损耗是指:桥接芯片在接收到网络处理器发送的原始报文后,若将原始报文发送给交换网板,则说明没有开销损耗,也就是说,桥接芯片接收到的报文峰值速率与发送给交换网板的报文峰值速率相同。桥接芯片在接收到网络处理器发送的原始报文后,若为原始报文添加相关内容,对此添加过程不做限制,并将修改后的报文发送给交换网板,则说明存在开销损耗,也就是说,桥接芯片接收到的报文峰值速率与发送给交换网板的报文峰值速率不同。
而且,桥接芯片在原始报文中添加的内容大小与原始报文大小的比例,可以是开销损耗系数。实际应用中,可以预先在桥接芯片配置该开销损耗系数。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获知网络设备的预期使用功率是否大于实际输入功率(实际输入功率是已知的),则需要获知每个板卡(如主控板、业务板和交换网板等)的功率(即实际使用功率),这样,就可以将未下电板卡的功率之和确定为预期使用功率,然后,判断该预期使用功率是否大于实际输入功率。
其中,不同主控板的功率可以相同,不同业务板的功率可以相同,不同交换网板的功率可以相同。进一步的,主控板的功率与业务板的功率,二者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此外,主控板的功率与交换网板的功率,二者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此外,业务板的功率与交换网板的功率,二者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上述电源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主控板,且主控板配置每种类型的功率,如配置主控板的功率、业务板的功率、交换网板的功率。基于此,主控板可以获知交换网板的功率、业务板的功率、主控板的功率。进一步的,主控板可以利用交换网板的功率、业务板的功率、主控板的功率确定预期使用功率。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电源控制装置,网络设备的板卡至少包括主控板、多个业务板和多个交换网板,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主控板,参见图4所示,为所述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所述板卡的下电顺序;其中,所述下电顺序是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交换网板、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业务板、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交换网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三交换网板;
获取模块402,用于在电源故障时,获取所述电源的实际输入功率以及所述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
处理模块403,用于在所述预期使用功率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时,则按照所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
所述确定模块401,还用于:从所有交换网板中选择(L-M)个交换网板,并将选择的所述(L-M)个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一交换网板;其中,所述L为所述网络设备的所有交换网板的数量,所述M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非冗余交换网板的数量;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从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M个非冗余交换网板中选择(M-N)个交换网板,并将选择的所述(M-N)个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二交换网板;将第一交换网板和第二交换网板外的其它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三交换网板。
所述确定模块401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时具体用于:针对每个第二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和交换网板为所述第二业务板提供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二业务板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从每个第二业务板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中选择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并将所述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确定为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
所述确定模块401,还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的峰值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业务板,并将获取的业务板确定为第一业务板,将所述第一业务板外的其它业务板确定为第二业务板。
所述确定模块401,还用于: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每个第二业务板的下电顺序。
所述处理模块4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输入功率和每个板卡的消耗功率,确定待下电的板卡数量;按照所述下电顺序对所述板卡数量个板卡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主控板,从硬件层面而言,硬件架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5所示。包括: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代码。
处理器: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通信,读取和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代码,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电源控制操作。
这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的板卡至少包括主控板、多个业务板和多个交换网板,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主控板,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板卡的下电顺序;其中,所述下电顺序是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交换网板、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业务板、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交换网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三交换网板;
在电源故障时,获取电源的实际输入功率以及所述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
在所述预期使用功率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时,则按照所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有交换网板中选择(L-M)个交换网板,并将选择的所述(L-M)个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一交换网板;其中,所述L为所述网络设备的所有交换网板的数量,所述M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非冗余交换网板的数量;
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从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M个非冗余交换网板中选择(M-N)个交换网板,并将选择的所述(M-N)个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二交换网板;
将第一交换网板和第二交换网板外的其它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三交换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第二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和交换网板为所述第二业务板提供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二业务板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
从每个第二业务板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中选择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并将所述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确定为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内的峰值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业务板,并将获取的业务板确定为第一业务板,将所述第一业务板外的其它业务板确定为第二业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每个第二业务板的下电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输入功率和每个板卡的消耗功率,确定待下电的板卡数量;
按照所述下电顺序对所述板卡数量个板卡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
7.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的板卡至少包括主控板、多个业务板和多个交换网板,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主控板,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板卡的下电顺序;其中,所述下电顺序是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交换网板、处于冗余状态的第一业务板、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交换网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业务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三交换网板;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源故障时,获取所述电源的实际输入功率以及所述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预期使用功率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时,则按照所述下电顺序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从所有交换网板中选择(L-M)个交换网板,并将选择的所述(L-M)个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一交换网板;其中,所述L为所述网络设备的所有交换网板的数量,所述M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非冗余交换网板的数量;
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从所述网络设备支持的M个非冗余交换网板中选择(M-N)个交换网板,并将选择的所述(M-N)个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二交换网板;
将第一交换网板和第二交换网板外的其它交换网板确定为第三交换网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时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第二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和交换网板为所述第二业务板提供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二业务板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
从每个第二业务板需要的交换网板数量中选择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并将所述最大的交换网板数量确定为处于工作状态的交换网板数量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获取预设时间内的峰值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业务板,并将获取的业务板确定为第一业务板,将所述第一业务板外的其它业务板确定为第二业务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每个第二业务板的峰值速率确定每个第二业务板的下电顺序。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实际输入功率和每个板卡的消耗功率,确定待下电的板卡数量;
按照所述下电顺序对所述板卡数量个板卡进行下电操作,以使下电后的剩余板卡的预期使用功率不大于所述实际输入功率。
CN201810509742.5A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809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9742.5A CN108809866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9742.5A CN108809866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866A true CN108809866A (zh) 2018-11-13
CN108809866B CN108809866B (zh) 2021-01-26

Family

ID=64091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09742.5A Active CN108809866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986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180A (zh) * 2007-05-25 2007-10-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方法、系统及主控板和智能接口板
CN101908977A (zh) * 2010-08-06 2010-12-08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系统和网络设备
US20110153111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tandby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180A (zh) * 2007-05-25 2007-10-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方法、系统及主控板和智能接口板
US20110153111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tandby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908977A (zh) * 2010-08-06 2010-12-08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系统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3C: "H3C S12500 高级电源管理技术白皮书", 《百度网页 HTTPS://WENKU.BAIDU.COM/VIEW/1A1C461959EEF8C75FBFB380.HTML》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H3C 9500E系列交换机产品系统概述", 《百度网页HTTPS://WENKU.BAIDU.COM/VIEW/9F4772A07C1CFAD6185FA703.HTML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866B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1784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法及设备
CN106254281B (zh) 一种基于802.1br的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394777B2 (en) Reliable data storage for decentralized computer systems
EP2808778A1 (en) Capacity expan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418752B (zh) 一种聚合组的创建方法和装置
CN101808010B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和主控板
CN108390954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6547870A (zh) 数据库的分表方法及装置
CN108964964A (zh) 一种网络拓扑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0515728B (zh) 服务器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89327A (zh) 区块链数据的压缩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630419A (zh) 一种资源池的分区视图发送方法及管理节点
CN104267985A (zh) 一种软件加载方法和设备
CN106502841B (zh) 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3685084B (zh) 一种生成数据帧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54282B (zh) 链路聚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8809866A (zh)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933687A (zh)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587218A (zh) 一种集群选举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92061A (zh) 一种动态切换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51427A (zh) 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640572A (zh) 设备安装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355370A (zh) 以太网板级保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78873A (zh) 一种磁盘块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2751407A (zh) 一种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