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9537B - 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9537B
CN108809537B CN201710309597.1A CN201710309597A CN108809537B CN 108809537 B CN108809537 B CN 108809537B CN 201710309597 A CN201710309597 A CN 201710309597A CN 108809537 B CN108809537 B CN 108809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r
duration
time
data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95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9537A (zh
Inventor
吴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95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3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5353 priority patent/WO20182020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9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9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04L1/1851Time-out mechanisms using multiple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04L1/1883Time-out mechanisms using multiple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由于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和时长均是网络侧设备配置的,这样可以实现适应灵活的传输和反馈机制,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用户终端的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主要是通过定时器进行一些状态的转换,例如:对于下行数据接收,用户终端会在接收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指示的下行数据传输后,给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transmission,HARQ)进程启动下行回传定时器(HARQ RTT(Round Trip Time)Timer)。且在回传定时器超时后,该HARQ进程的数据没有成功解码,则用户终端可以启动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 Timer),并进入激活状态监听PDCCH,等待网路调度的传输。而对于上行数据发送,用户终端会在传输PDCCH指示的上行数据传输后,给对应的HARQ进程启动上行回传定时器。在该回传定时器超时后,则启动重传定时器,并进入激活状态监听PDCCH,等待网路调度的传输。
然而,目前通信系统中,无论哪个定时器的时长始终是按照协议约定的固定时长,但由于未来通信系统(例如:5G通信系统)可能会在引入灵活的传输和反馈机制,这样如果还采用始终是按照协议约定的固定时长的定时器,则用户终端的通信性能会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以解决用户终端的通信性能比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定时器配置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
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
第一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器配置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由于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和时长均是网络侧设备配置的,这样可以实现适应灵活的传输和反馈机制,从而提高用户终端的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定时器配置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器的启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时器的启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定时器配置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用户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用户终端11可以是UE(User Equipment),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用户终端11的具体类型。用户终端11可以与网络侧设备12建立通信,其中,附图中的网络可以表示用户终端11与网络侧设备12无线建立通信,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或者可以是基站,基站可以是宏站,如LTE eNB、5G NR NB等。或者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接入点(AP,access point)。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网络侧设备12的具体类型,用户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的具体功能将通过以下多个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
其中,上述第一定时器可以是非连续接收(DRX)定时器,例如:回传定时器,或者可以是重传定时器,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另外,上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可以指示用户终端启动第一定时器的具体时刻,而上述第一时长参数可以指示第一定时器的时长。且上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可以是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系统的传输和反馈机制,或者用户终端当前的业务进行灵活配置的。
步骤202、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当用户终端接收到上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后,就可以确定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和时长,进而在步骤202启动对应的第一定时器,从而实现灵活启动第一定时器,以适应灵活的传输和反馈机制,从而提高用户终端的通信性能。另外,由于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和定时是为网络侧设备配置给用户终端的,这样可以实现在引入灵活的传输和反馈机制后,保证用户终端激活时刻能够接收到网络侧的调度信息,避免调度信息的丢失。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由于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和时长均是网络侧设备配置的,这样可以实现适应灵活的传输和反馈机制,从而提高用户终端的通信性能。
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第二定时器相应的配置步骤和启动步骤,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步骤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
步骤302、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这样可以实现用户终端的回传定时器由网络侧设备灵活配置,从而适应更加灵活的传输和反馈机制,以提高用户终端的通信性能。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且该下行数据解码失败,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其中,上述接收到下行数据,可以是从网络资源获取到下行数据,例如: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从无线资源中接收到下行数据。另外,用户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会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该下行数据包括的具体内容。另外,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可以是,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无论下行数据解码成功或者失败,均可以在对应时刻启动第一定时器。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在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且该下行数据解码失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指示消息、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者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指示消息的情况下按照网络侧设备的配置启动相应的第一定时器,以提高用户终端的通信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其中,上述预先约定的时刻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与用户终端预先约定的,或者协议预先约定的,由于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为预先约定的,这样只需要发送的一个指示参数,可以实现定时器启动时刻的配置,以节约传输开销。另外,通过第二指示参数还可以实现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第一定时器,从而可以灵活调整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以适应灵活的通信系统。另外,上述目标偏移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偏移量。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时间单位可以是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皮秒(ps)或者飞秒(fs)等,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如接收下行数据的时刻为n,则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为n+x1。又例如: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如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刻为n,则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为n+y1。又例如: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如接收下行数据的时刻为n,协议约定的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为n+x2,第一目标偏移量为z1,则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为n+2+z1,其中z1的取值可以为0,且网络侧设备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偏移量。又例如: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如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为n,协议约定的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为n+y2,第二目标偏移量为z2,则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为n+y2+z2,其中z2的取值可以为0,且网络侧设备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偏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x1、x1、y1、y2、z1和z2可以为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值,且所述x1、x1、y1、y2、z1和z2的取值均可以为大于或者小于或者等于0的数值,具体可以由网络侧设备灵活配置,或者网络侧设备与用户终端预设协商,或者由协议约定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上述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与用户终端预先约定的,或者协议约定的,由于第一定时器的时长为预先约定的,这样只需要发送的一个指示参数,可以实现定时器时长的配置,以节约传输开销。与数据接收时刻,和/或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可以理解为,第二时长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或者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或者即与数据接收时刻,又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由于第一定时器的时长为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或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或者与数据接收时刻以及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从而可以灵活调整第一定时器的时长,以适应灵活的通信系统。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例如:如图4所示:网络侧设备在t1时刻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下行数据的发送时刻t2,网络侧设备在t2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其中,图4中以下行数据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进行发送举例。当然,上述PDCCH发送的指示还可以向用户终端指示下行数据反馈的发送时刻t3,用户终端在t3时刻向网络侧设备发送ACK或者NACK,其中,图4中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发送ACK或者NACK进行举例。这样第一定时器的时长可以为(t3–t2–x3)或者(t3–t2–x3+y3)。且上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可以为t2加x3。
又例如:如图5所示:网络侧设备在t1时刻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刻t2,用户终端在t2时刻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其中,图5中以下行数据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进行发送举例。当然,上述PDCCH发送的指示还可以向用户终端指示上行数据反馈的发送时刻t3,网络侧设备在t3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ACK或者NACK,以及上行调度(UL grant),其中,图5中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发送ACK或者NACK进行举例。这样第一定时器的时长可以为(t3–t2–x4)或者(t3–t2–x4–y4)。且上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可以为t2加x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x3、x4、y3和y4可以为网络侧设备预先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取值,且x3、x4、y3和y4均可以为大于、等于或者小于0的整数。
且上述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可以是数据接收时刻对应的第二时长,例如:预先获取的数据接收时刻与时长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第二时长。同理,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可以是数据发送时刻对应的第二时长,例如:预先获取的数据发送时刻与时长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第二时长。
步骤303、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
其中,上述第二定时器可以是DRX定时器,例如:重传定时器,或者可以是回传定时器,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另外,上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可以指示用户终端启动第二定时器的具体时刻,而上述第二时长参数可以指示第二定时器的时长。且上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可以是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系统的传输和反馈机制,或者用户终端当前的业务进行灵活配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步骤303与步骤301,以及与步骤302的执行顺序,步骤303可以是与步骤301同时执行,也可以是在步骤301之后执行,或者在步骤302之后执行的,其中,附图中以在步骤302之后执行进行举例。
步骤304、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当用户终端接收到上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后,就可以确定第二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和时长,进而在步骤202启动对应的第二定时器,并接入激活状态,以准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度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这样可以实现用户终端的重传定时器由网络侧设备灵活配置,以及及时接入激活状态,从而准确接收网络侧设备的调度消息。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其中,上述预先约定的时刻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与用户终端预先约定的,或者协议预先约定的,由于第二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为预先约定的,这样只需要发送的一个指示参数,可以实现定时器启动时刻的配置,以节约传输开销。另外,通过第二指示参数还可以实现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第二一定时器,从而可以灵活调整第二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以适应灵活的通信系统。另外,上述目标偏移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偏移量。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第二定时器在第一定时器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例如:如图4或者图5所示,第一定时器停止后,均等待一定时长才启动第二定时器,这里的等待时间可以是x5个时间单位,或者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x5、x6和第三目标偏移量可以为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值,例如:x5、x6和第三目标偏移量均可以为大于或者小于或者等于0的数值,具体可以由网络侧设备灵活配置,或者网络侧设备与用户终端预设协商,或者由协议约定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介绍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彼此可以相互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配置上述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可以让用户终端适应灵活的传输和反馈机制,且还可以准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度消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终端的通信性能。
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网络侧设备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可选的,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对应的网络侧设备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关说明,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了避免重复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用户终端7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
第一启动模块702,用于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启动模块702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702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且该下行数据解码失败,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702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702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可选的,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可选的,如图8所示,用户终端7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703,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
第二启动模块704,用于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用户终端7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用户终端7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如图9所示,网络侧设备9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901,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可选的,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可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网络侧设备9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902,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9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网络侧设备9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用户终端的结构图,如图11所示,用户终端1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4和用户接口1103。终端11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05。
其中,用户接口11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 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1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1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1021和应用程序11022。
其中,操作系统11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1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1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1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1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101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
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101中,或者由处理器1101实现。处理器11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1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102,处理器1101读取存储器11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
可选的,处理器1101执行的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且该下行数据解码失败,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可选的,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可选的,处理器1101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
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用户终端11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用户终端11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2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01、收发机1202、存储器1203、用户接口1204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201,用于读取存储器12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其中,收发机1202,用于在处理器12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2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2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03可以存储处理器12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可选的,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y1为大于或者小于或者等于0的数值;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可选的,处理器1201还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12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网络侧设备12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7)

1.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
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且该下行数据解码失败,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
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10.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且该下行数据解码失败,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19.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
第一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启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且该下行数据解码失败,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24.如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
第二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28.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定时器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一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为回传定时器;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且该下行数据解码失败,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指示消息,则在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对应的时刻,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一定时器。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一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二指示参数。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1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下行数据接收时刻之后的x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一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上行数据发送时刻之后的y2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二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包括:
预先约定的第一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或者
与数据接收时刻,且数据发送时刻关联的第二时长;
其中,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接收时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对于该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的发送时刻;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为触发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数据的发送时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为对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反馈数据的接收时刻。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包括: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减去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发送时刻与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差减去x3个时间单位,再加上y3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或者将所述数据接收时刻减去所述数据发送时刻的差减去x4个时间单位,再减去y4个时间单位,得到的时长。
33.如权利要求28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定时器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和第二时长参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对应的时刻,进入激活状态,并启动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参数对应的时长的所述第二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之前启动。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时器为重传定时器。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启动时刻参数包括: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三指示参数;或者
指示在预先约定的时刻偏移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四指示参数。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5个时间单位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或者
所述第四指示参数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之后的x6个时间单位偏移第三目标偏移量的时刻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
37.一种定时器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至27中任一项所述用户终端和如权利要求28至36中任一项所述网络侧设备。
CN201710309597.1A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8809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9597.1A CN108809537B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PCT/CN2018/085353 WO2018202045A1 (zh) 2017-05-04 2018-05-02 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9597.1A CN108809537B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537A CN108809537A (zh) 2018-11-13
CN108809537B true CN108809537B (zh) 2019-11-05

Family

ID=64016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9597.1A Active CN108809537B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9537B (zh)
WO (1) WO20182020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2674B (zh) * 2018-11-30 2022-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153748A (zh) * 2019-06-27 2020-12-2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移动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972965B (zh) * 2020-07-24 2023-08-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7156542A (zh) * 2021-01-14 2023-1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时器启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993A (zh) * 2011-01-30 2011-05-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定时器维护方法和设备
CN102781073A (zh) * 2011-05-11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非连续性接收的上行同步方法及系统、基站
CN103139920A (zh) * 2011-11-24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非连续接收配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325985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调整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6470436A (zh) * 2015-08-19 2017-03-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非激活定时器时长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685B (zh) * 2009-08-20 2015-03-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空分多址用户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115695A1 (en) * 2012-01-30 2013-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tting timers when using radio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695279B (zh) * 2012-06-06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终端休眠定时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82166B (zh) * 2012-08-09 2017-05-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终端配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993A (zh) * 2011-01-30 2011-05-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定时器维护方法和设备
CN102781073A (zh) * 2011-05-11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非连续性接收的上行同步方法及系统、基站
CN103139920A (zh) * 2011-11-24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非连续接收配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325985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调整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6470436A (zh) * 2015-08-19 2017-03-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非激活定时器时长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02045A1 (zh) 2018-11-08
CN108809537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9537B (zh) 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WO2021031934A1 (zh) 边链路非连续发送、接收方法与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035502A (zh)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0521346A (ja) ビーム構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RU2632250C1 (ru) Способ и абонент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постоянной диспетчеризации
CN110034892A (zh) Harq-ack反馈时间的确定方法、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I583215B (zh) 載波聚合之非連續接收
CN110214458A (zh) 授权频谱或非授权频谱中的自主用户设备切换
KR102425985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단말기, 기지국 및 저장 매체
CN11002260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89315A (zh) 一种基于多波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11530266A (ja) 異なるharqプロセスのオーバーラップがあるときに再伝送の不明点を解決するための異なる初期半永続的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に対する異なるharqプロセス識別子の割り当て
CN11095808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574952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08808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JP2019512896A (ja) 通信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WO201915426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22516899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9245866A (zh) 一种非连续接收drx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9309914A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获取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TWI771519B (zh) 傳輸數據的方法和設備
CN109392060A (zh) 一种rar的监听方法、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JP7086188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JP2024502169A (ja) データ受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8964832A (zh) 一种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