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9489A - 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09489A CN108809489A CN201710308962.7A CN201710308962A CN108809489A CN 108809489 A CN108809489 A CN 108809489A CN 201710308962 A CN201710308962 A CN 201710308962A CN 108809489 A CN108809489 A CN 1088094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at
- data packet
- packet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b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FVTCRASFADXXNN-SCRDCRAPSA-N flavin mononucleotide Chemical compound OP(=O)(O)OC[C@@H](O)[C@@H](O)[C@@H](O)CN1C=2C=C(C)C(C)=CC=2N=C2C1=NC(=O)NC2=O FVTCRASFADXXNN-SCRDCRAP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6—Go-back-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状态报告。本实施例可以节省状态报告的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在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e Control,RLC)协议中引入了自动请求的重传(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机制,即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后,接收端会自动向发送端反馈RLC层状态报告。
另外,当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所有数据,数据包存在丢失时,接收端返回的状态报告中不仅给出了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编号,还要给出所有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
然而,由于状态报告中包括每个丢失的数据包的序号,因此当出现大量数据包的丢失时,会产生大量的控制信令,从而导致占用过多的无线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以解决大量数据包丢失时,状态报告的信令开销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包括:
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状态报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并将所述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发送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端,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或网络侧设备,所述发送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状态报告。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所述接收端为终端或网络侧设备,所述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数据包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
数据包重传模块,用于将所述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发送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该方法通过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该丢包指示信息不需要指出每个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就可以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减少了状态报告中的上报比特数,节省了控制信令的开销,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状态报告,接收端根据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接收端将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发送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状态报告上报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面协议栈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状态报告上报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包括:网络侧设备01和终端02。
其中,网络侧设备01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新无线接入(New radio access technical,New RAT或NR)中的基站,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终端02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该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面协议栈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终端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媒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网络侧设备的协议栈包括PHY、MAC层、RLC层、PDCP层。
在通信系统中,接收端在接收到不正确的业务数据时,需要发送端重传。按照图2协议栈从高层到低层的顺序,业务数据的重传分为:服务器重传、RCL层重传和物理层重传。物理层重传的是物理帧,RCL层重传的是RL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服务器重传的是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TCP)数据包。
对于RLC层而言,有3种业务模式:透传模式(Transparent Mode,TM)、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和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只有确认模式的业务才有RLC层重传,其它模式的业务即使传输错误或丢失,也不会进行RLC层重传。
其中,AM以ARQ的方式为上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正确地按序到达对端,可以适用于对时延不敏感,对错误敏感的业务。由于ARQ所针对的状态报告中包括每个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当出现大量数据包的丢失时,会产生大量的控制信令,从而导致占用过多的无线资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状态报告中不需要携带每个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以减少控制信令所占用的无线资源。
在下述的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将发送状态报告的一端称为发送端,将接收状态报告的一端称为接收端。
在发送端为终端时,接收端为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端为网络侧设备时,接收端为终端等。即终端既可以作为发送端,也可以作为接收端,网络侧设备即可以作为发送端,也可以作为接收端,本实施例对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发送端(可以理解为数据的接收端,状态报告的发送端)接收接收端(可以理解为数据的发送端,状态报告的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包。每个接收到的数据包都对应一个编号,该编号可以为数据包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N)。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若接收到的数据包中不存在丢失的数据包,则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编号为连续的编号。若在接收数据包的过程中,存在数据包的丢失,则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编号为不连续的编号。
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编号,可以获知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发送端获取用于指示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的状态报告。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包为RLC PDU。其中,状态报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该状态报告也是一种RLC PDU,且属于RLC的控制PDU。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每一行的长度为8比特,即1字节。其中,D/C:用来指示该状态报告是控制PDU还是数据PDU。CPT:RLC控制PDU的类型指示,目前用于指示该状态报告是控制PDU。E1、E2、E3、E4在取值为第一预设值时,例如为1时,为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E1、E2、E3、E4的取值为第二预设值,例如为0时,则不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以E1为例,即E1可以指示下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是否为第一格式,若E1的取值为1,则是第一格式,若取值为0,则不是第一格式。状态报告中丢包指示信息可以采用的格式可以为协议预先约定的。
以E1和E2为例,E1的取值为1,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为第一格式,此时,E2、E3、E4的取值为0。当E2的取值为1时,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为第二格式,此时E1、E3、E4的取值为0。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该每个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占用10比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针对第一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之后的下一个丢包指示信息,不仅可以为图4所示的第二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还可以为E3或E4取值为1时所指示的丢包指示信息,或者还可以为E1所指示的丢包指示信息。对于下一个丢包指示信息所采用的格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做特别限制,只要该格式对应的格式指示位的取值为预设值即可。
其中,本实施例中每种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例如,当丢失的数据包为连续的数据包时,该丢包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即第一个丢失的数据包的序列号(First Missing SN,FMN)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即最后一个丢失的数据包的序列号(Last Missing SN,LMS)。或者,该丢包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丢失数据包得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再例如,当丢失的数据包不连续的数据包时,该丢包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其中,比特图(Bitmap)的每1个bit对应1个数据包的编号(如比特值0代表丢失,比特值1代表成功接收)。
对于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数据包的其它方式,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丢包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以起始编号、结束编号为例,例如每个编号占用10bit。在现有技术中,当丢失的数据包为4个时,则需要占用40bit,而本实施例只需要占用20比特,大大减少了需要状态报告的信令数。
S302、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状态报告。
S303、接收端根据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
S304、接收端将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发送端。
发送端在获取到状态报告之后,向接收端发送该状态报告。接收端根据该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
请继续参照图4,由于E1的取值为1,E2、E3、E4的取值为0,则接收端确定E1所代表的格式指示位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为E1所指示的格式。接收端在获取到丢包指示信息F1之后,根据该E1所指示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可以获取丢包指示信息F1的内容,例如,该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起始编号、结束编号均占10bit,则接收端可以根据前10比特获取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根据后10比特获取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从而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以确定丢失的数据包。
请继续参照图4,接收端在获取到丢包指示信息F1之后,由于E2的取值为1,E1、E3、E4的取值为0,则接收端确定E2所代表的格式指示位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为E2所指示的格式。接收端在获取到丢包指示信息F2之后,根据该E2所指示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可以获取丢包指示信息F2的内容。例如,该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数量,起始编号占用10bit,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占用10bit,则接收端可以根据前10bit获取起始编号,根据后10bit获取丢失数据包的数量,从而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以确定丢失的数据包。
接收端在确定丢失的数据包之后,将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发送端,从而保证发送端可以获取到所需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通过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该丢包指示信息不需要指出每个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就可以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减少了状态报告中的上报比特数,节省了控制信令的开销,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状态报告,接收端根据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接收端将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发送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下面结合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对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具体地,发送端根据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状态报告。其中,上述的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可以为协议预先约定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识别的格式。发送端可以在协议约定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选择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然后将该格式对应的格式指示位的取值设置为预设值,从而生成状态报告。例如,协议预先预定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识别的格式有10种,发送端在该10种格式中选择至少一种格式生成状态报告。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网络侧设备时,该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可以为网络侧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具体可参见图5所示。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接收端在所有可用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确定发送端的待发送的状态报告可用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S502、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预先配置该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S503、发送端根据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状态报告。
终端(发送端)与网络侧设备(接收端)可以根据协议预先约定的所有可用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网络侧设备在所有可用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确定终端的待发送的状态报告可用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例如,协议约定有10种格式,网络侧设备选择其中的5种格式。然后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预先配置该至少一种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即配置网络侧设备选中的5种格式。
发送端根据该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即网络侧设备选中的5种格式,生成状态报告。
在上述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在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选择至少一种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发送端可以每次都选择第一格式,也可以依次选择第一格式、第二格式等,本实施例对发送端选择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
本实施例此处给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发送端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并确定上报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所采用不同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对应的状态报告的比特数。
S602、发送端根据比特数最小的状态报告所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状态报告。
发送端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例如,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为1、2、3、4、6、7、8、11、13。该需要上报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可以对应多种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
例如,第一种方式:E1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包括:起始编号1,结束编号4;E2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包括:起始编号6,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3;E3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包括: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10,比特图010,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14。
第二种方式:E2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包括:起始编号1,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4;E3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包括:起始编号6,比特图001101,结束编号13。
第三种方式,E3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包括:起始编号1、比特图00010001101,结束编号13。
第四种方式……等等。对于其它的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再穷举。
由于比特图、丢失数据包的数量以及编号占用的比特数的数量存在不同,因此,在指示同一丢失的多个数据包时,状态报告有多种实现方式,不同的实现方式,对应不同的比特数。发送端确定不同的状态报告的比特数。
为了节省信令开销,发送端根据比特数最小的状态报告所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状态报告。
本实施例通过发送端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并确定上报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所采用不同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对应的状态报告的比特数,根据比特数最小的状态报告所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状态报告,可以使状态报告中上报的比特数最少,从而更好的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
下面采用详细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各种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给出13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具体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此处并不能穷举。凡是结合本实施例给出的13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对该13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推演,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实现方式,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为了便于说明,对需要用到的术语进行说明。
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第一个丢失的数据包的序列号(First Missing SN,FMS)。
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最后一个丢失的数据包的序列号(Last Missing SN,LMS)。
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第一个丢失的数据包的序列号的前一个序列号(First ACK SN,FACKS)。
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最后一个丢失的数据包的序列号的后一个序列号(Last ACK SN,LACKS)。
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可以理解为丢失的序列号的数量(Number of Missing SN,NMS)。
在格式为第一格式时,第一格式的第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则第一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SN)包括:FMS和LMS,以及FMS和LM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不包括FMS和LMS)。
在格式为第二格式时,第二格式的第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则第二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LMS,以及FACKS和LM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不包括FACKS和LMS)。
在格式为第三格式时,第三格式的第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则第三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FMS,以及FMS和LACK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不包括FMS和LACKS)。
在格式为第四格式时,第四格式的第四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则第四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FACKS和LACK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不包括FACKS和LACKS)。
在格式为第五格式时,第五格式的第五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则第五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FMS和(FMS+NMS-1),以及FMS和(FMS+NMS-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不包括FMS和(FMS+NMS-1))。
在格式为第六格式时,第六格式的第六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则第六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FACKS+NMS),以及FACKS和(FACKS+NM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不包括FACKS和(FACKS+NMS))。
在格式为第七格式时,第七格式的第七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则第七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LMS-NMS+1)和LMS,以及(LMS-NMS+1)和LM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不包括(LMS-NMS+1)和LMS)。
在格式为第八格式时,第八格式的第八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则第八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LACKS-NMS),以及(LACKS-NMS)和LACK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不包括(LACKS-NMS)和LACKS)。
在格式为第九格式时,第九格式的第九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第九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FMS和LMS,以及比特图(Bitmap)中指示的丢失数据包的编号。其中该Bitmap的每1个bit代表1个数据包的编号(如数值0代表丢失,数值1代表成功接收),该Bitmap的编号的范围可以是:从FMS到LM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MS+1)到(LMS-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MS+1)到LM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MS到(LMS-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本实施例的之间包括两个端点。
在格式为第十格式时,第十格式的第十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第十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LMS,和Bitmap中指示的丢失数据包的编号。其中该Bitmap的每1个bit代表1个数据包的编号(如数值0代表丢失,数值1代表成功接收),该Bitmap的编号的范围可以是:从FACKS到LM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ACKS+1)到(LMS-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ACKS+1)到LM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ACKS到(LMS-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本实施例的之间包括两个端点。
在格式为第十一格式时,第十一格式的第十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第十一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FMS,和Bitmap中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其中该Bitmap的每1个bit代表1个数据包的编号(如数值0代表丢失,数值1代表成功接收),该Bitmap的编号的范围可以是:从FMS到LACK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MS+1)到(LACKS-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MS+1)到LACK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MS到(LACKS-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本实施例的之间包括两个端点。
在格式为第十二格式时,第十二格式的第十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第十二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Bitmap)所指示的数据包的编号。其中该Bitmap的每1个bit代表1个数据包的编号(如数值0代表丢失,数值1代表成功接收),该Bitmap的编号的范围可以是:从FACKS到LACK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ACKS+1)到(LACKS-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ACKS+1)到LACKS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ACKS到(LACKS-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
在格式为第十三格式时,第十三格式的第十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下一个待接收的数据包的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第十三丢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Lost SN)包括:FMS和Bitmap中指示的丢失数据包的编号。其中该Bitmap的每1个bit代表1个数据包的编号(如数值0代表丢失,数值1代表成功接收),该Bitmap的编号的范围可以是:从FMS到ACK_SN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MS+1)到(ACK_SN-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MS+1)到ACK_SN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或从FMS到(ACK_SN-1)之间的数据包的编号。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给出了13种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协议可以预先约定终端和网络侧设备可以使用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协议可以在上述的13种格式中选择或者在上述13种格式衍生的格式中选择可以使用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例如,可以选择两种格式,再例如可以选择4种格式,对于协议选择的格式的类型和实现方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图4为例,协议规定了4种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则在状态报告中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有4个。则发送端每次在4种格式中选择使用的格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状态报告中还可以包括片段指示位,该片段指示位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丢失的片段。具体可参见图7所示。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以协议中规定两种格式的丢包指示信息为例进行说明。下面对各字段的含义进行说明。
D/C:来指示该状态报告是控制PDU还是数据PDU。
CPT:RLC控制PDU的类型指示,目前用于指示该状态报告是控制PDU。
ACK_SN:下一个待接收的数据包的编号。
E1:格式指示位,用于指示下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是否为第一格式,“0”代表不是,“1”代表是;
E2:格式指示位,用于指示下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是否为第二格式,“0”代表不是,“1”代表是;
E3:片段指示位,用于指示是否包含SOstart、SOend和NACK_SN,其中,“0”代表不包含,“1”代表包含;
F1:第一格式的指示信息;
F2:第二格式的指示信息;
SOstart:丢失的分段在原数据包中的起始位置;
SOend:丢失的分段在原数据包中的结束位置;
NACK_SN:片段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
如图7所示,图7中的状态报告所指示的内容为:E1=1、E2=0、E3=0,下一个丢包指示信息F1的格式为E1所指示的格式,在本实例中,F1占用20bit;E1=0、E1=0、E3=0,下一个丢包指示信息F2的格式为E2所指示的格式,F2占用20bit;E1=0、E2=0、E3=1,下一个格式包含SOstart、SOend和NACK_SN。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发送端可以为上述的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80包括获取模块801和发送模块802。其中
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802,用于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状态报告。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801,具体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其中,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为所述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801,具体用于:
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并确定上报所述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所采用不同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对应的状态报告的比特数;
所述发送端根据比特数最小的状态报告所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图8实施例的基础上,当发送端为终端时,还包括接收模块803;
所述接收模块803,用于在获取状态报告之前,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预先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针对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发送端的状态报告中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以及丢包指示信息中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格式至第十三格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接收端可以为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如图10所示,该接收端100包括接收模块1001、数据包确定模块1002以及数据包重传模块1003。其中,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数据包确定模块1002,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
数据包重传模块1003,用于将所述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发送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图10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接收端为网络侧设备时,所述接收端还包括:格式确定模块1004和配置信息发送模块1005;
所述格式确定模块1004,用于在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状态报告之前,在所有可用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确定所述发送端的待发送的状态报告可用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所述配置信息发送模块1005,用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预先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针对图10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发送端的状态报告中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以及丢包指示信息中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格式至第十三格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可以为终端或者网络侧设备,接收端可以为终端或者网络侧设备。下述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和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12所示的终端1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204和用户接口1203。终端12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2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2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2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205。
其中,用户接口12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2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2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2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2021和应用程序12022。
其中,操作系统12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2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2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2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2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201可以执行上述发送端所执行的方法,例如获取状态报告,通过网络接口1204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状态报告;或者,处理器1201可以执行上述接收端所执行的方法,例如根据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通过网络接口1204向网络侧设备重传丢失的数据包。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201中,或者由处理器1201实现。处理器12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2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2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1读取存储器12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具体地,处理器1201可以调用存储器12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端或接收端所执行的方法。
例如,在该终端为发送端时,处理器1201获取状态报告,处理器1201通过网络接口1204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状态报告。
可选地,处理器1201还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其中,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为所述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处理器1201还用于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并确定上报所述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所采用不同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对应的状态报告的比特数;
根据比特数最小的状态报告所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
可选地,处理器1201还用于通过网络接口1204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配置信息。
例如,在终端为接收端时,处理器1201可以通过网络接口1204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处理器1201根据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通过网络接口1204向网络侧设备重传丢失的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状态报告中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以及丢包指示信息中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格式至第十三格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该丢包指示信息不需要指出每个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就可以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减少了状态报告中的上报比特数,节省了控制信令的开销,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状态报告,接收端根据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接收端将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发送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300包括:天线1301、射频装置1302、基带装置1303。天线1301与射频装置13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302通过天线13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3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3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302,射频装置130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30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303中,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130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1303包括处理器13031和存储器13032。
基带装置13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2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13031,与存储器13032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3032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侧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130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3033,用于与射频装置13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可以是CPU,也可以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网络侧设备所执行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存储器1303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简称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简称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简称DRRAM)。本发明描述的存储器1303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具体地,处理器13031调用存储器13032中的程序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发送端或接收端所执行的方法。
例如,在网络侧设备为发送端时,处理器13031获取状态报告,处理器13031通过射频装置1302向终端发送状态报告。
可选地,处理器13031还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其中,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为所述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处理器13031还用于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并确定上报所述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所采用不同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对应的状态报告的比特数;
根据比特数最小的状态报告所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
例如,在网络侧设备为接收端时,处理器13031可以通过射频装置1302获取终端发送的状态报告,处理器13031根据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通过射频装置1302向终端重传丢失的数据包。
可选地,处理器13031还用于在所有可用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确定所述终端的待发送的状态报告可用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通过射频装置1302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预先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状态报告中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以及丢包指示信息中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格式至第十三格式,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该丢包指示信息不需要指出每个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就可以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减少了状态报告中的上报比特数,节省了控制信令的开销,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状态报告,接收端根据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接收端将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发送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4)
1.一种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状态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包括:
所述发送端根据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其中,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为所述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包括:
所述发送端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并确定上报所述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所采用不同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对应的状态报告的比特数;
所述发送端根据比特数最小的状态报告所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所述发送端获取状态报告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预先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一格式时,所述第一格式的第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二格式时,所述第二格式的第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三格式时,所述第三格式的第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四格式时,所述第四格式的第四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五格式时,所述第五格式的第五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六格式时,所述第六格式的第六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七格式时,所述第七格式的第七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八格式时,所述第八格式的第八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九格式时,所述第九格式的第九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1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格式时,所述第十格式的第十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一格式时,所述第十一格式的第十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1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二格式时,所述第十二格式的第十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1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三格式时,所述第十三格式的第十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下一个待接收的数据包的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18.一种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并将所述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发送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为网络侧设备,所述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状态报告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在所有可用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确定所述发送端的待发送的状态报告可用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预先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一格式时,所述第一格式的第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二格式时,所述第二格式的第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三格式时,所述第三格式的第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四格式时,所述第四格式的第四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
24.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五格式时,所述第五格式的第五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25.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六格式时,所述第六格式的第六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26.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七格式时,所述第七格式的第七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27.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八格式时,所述第八格式的第八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28.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九格式时,所述第九格式的第九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29.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格式时,所述第十格式的第十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3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一格式时,所述第十一格式的第十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3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二格式时,所述第十二格式的第十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3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三格式时,所述第十三格式的第十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下一个待接收的数据包的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33.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状态报告。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其中,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为所述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并确定上报所述丢失的数据包的编号所采用不同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对应的状态报告的比特数;
所述发送端根据比特数最小的状态报告所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生成所述状态报告。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时,所述发送端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获取状态报告之前,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预先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37.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一格式时,所述第一格式的第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
38.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二格式时,所述第二格式的第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
39.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三格式时,所述第三格式的第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
40.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四格式时,所述第四格式的第四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
41.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五格式时,所述第五格式的第五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42.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六格式时,所述第六格式的第六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43.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七格式时,所述第七格式的第七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44.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八格式时,所述第八格式的第八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45.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九格式时,所述第九格式的第九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46.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格式时,所述第十格式的第十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47.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一格式时,所述第十一格式的第十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48.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二格式时,所述第十二格式的第十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49.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三格式时,所述第十三格式的第十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下一个待接收的数据包的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50.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为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的格式指示位,以及所述格式指示位所指示的格式对应的丢包指示信息,所述丢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丢失的数据包;
数据包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报告,确定丢失的数据包;
数据包重传模块,用于将所述丢失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发送端。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为网络侧设备,所述接收端还包括:格式确定模块和配置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格式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状态报告之前,在所有可用的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中确定所述发送端的待发送的状态报告可用的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所述配置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预先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丢包指示信息的格式。
52.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一格式时,所述第一格式的第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
53.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二格式时,所述第二格式的第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
54.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三格式时,所述第三格式的第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
55.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四格式时,所述第四格式的第四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和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
56.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五格式时,所述第五格式的第五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57.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六格式时,所述第六格式的第六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58.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七格式时,所述第七格式的第七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59.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八格式时,所述第八格式的第八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60.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九格式时,所述第九格式的第九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61.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格式时,所述第十格式的第十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62.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一格式时,所述第十一格式的第十一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63.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二格式时,所述第十二格式的第十二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的前一个编号,丢失数据包的结束编号的后一个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64.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式为第十三格式时,所述第十三格式的第十三丢包指示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的起始编号,下一个待接收的数据包的编号,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比特图;
其中,所述比特位图中的比特排序对应数据包的接收顺序,比特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为第一比特值或第二比特值,所述第一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成功,所述第二比特值用于指示数据包接收失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08962.7A CN108809489B (zh) | 2017-05-04 | 2017-05-04 | 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PCT/CN2018/085355 WO2018202046A1 (zh) | 2017-05-04 | 2018-05-02 | 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08962.7A CN108809489B (zh) | 2017-05-04 | 2017-05-04 | 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09489A true CN108809489A (zh) | 2018-11-13 |
CN108809489B CN108809489B (zh) | 2020-01-31 |
Family
ID=64016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08962.7A Active CN108809489B (zh) | 2017-05-04 | 2017-05-04 | 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09489B (zh) |
WO (1) | WO2018202046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52031A1 (zh) * | 2020-09-11 | 2022-03-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丢包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2193105A1 (zh) * | 2021-03-15 | 2022-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2283A (zh) * | 2006-12-25 | 2008-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传输确认/非确认信息的方法 |
CN101951555A (zh) * | 2010-09-03 | 2011-01-1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增强型多媒体多播/广播业务中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
CN102595251A (zh) * | 2011-01-11 | 2012-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流媒体丢包重传实现方法和系统 |
JP5024003B2 (ja) * | 2007-12-03 | 2012-09-12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音声処理装置 |
CN104469888A (zh) * | 2015-01-04 | 2015-03-25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04518853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接收端及系统 |
CN104796235A (zh) * | 2015-04-13 | 2015-07-2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丢包率的卫星通信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 |
CN104821859A (zh) * | 2014-01-30 | 2015-08-0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N106330289A (zh) * | 2015-06-19 | 2017-01-11 | 中广联合移动电视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大数据卫星网络传输系统 |
US20170339430A1 (en) * | 2014-12-09 | 2017-11-23 | Gurulogic Microsystems Oy | Encoder, decoder, method of encoding data, method of decoding data, utilizing data format transformat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802185B1 (en) * | 2013-04-01 | 2019-11-13 |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ding Serving Ce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7
- 2017-05-04 CN CN201710308962.7A patent/CN108809489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02 WO PCT/CN2018/085355 patent/WO201820204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2283A (zh) * | 2006-12-25 | 2008-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传输确认/非确认信息的方法 |
JP5024003B2 (ja) * | 2007-12-03 | 2012-09-12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音声処理装置 |
CN101951555A (zh) * | 2010-09-03 | 2011-01-1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增强型多媒体多播/广播业务中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
CN102595251A (zh) * | 2011-01-11 | 2012-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流媒体丢包重传实现方法和系统 |
CN104518853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接收端及系统 |
CN104821859A (zh) * | 2014-01-30 | 2015-08-0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US20170339430A1 (en) * | 2014-12-09 | 2017-11-23 | Gurulogic Microsystems Oy | Encoder, decoder, method of encoding data, method of decoding data, utilizing data format transformations |
CN104469888A (zh) * | 2015-01-04 | 2015-03-25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04796235A (zh) * | 2015-04-13 | 2015-07-2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丢包率的卫星通信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 |
CN106330289A (zh) * | 2015-06-19 | 2017-01-11 | 中广联合移动电视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大数据卫星网络传输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52031A1 (zh) * | 2020-09-11 | 2022-03-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丢包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2193105A1 (zh) * | 2021-03-15 | 2022-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202046A1 (zh) | 2018-11-08 |
CN108809489B (zh) | 2020-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224013A1 (zh) | 波束失败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JP6833875B2 (ja) |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1373809B (zh) | 上行信号发送方法、上行信号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1483097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EP3644678B1 (en) | Ind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user equipment | |
US11405159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EP3584973A1 (en) |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0798296B (zh) | 下行信号指示、接收方法和设备 | |
CN110139383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JP6847260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 |
CN113412595B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19178854A1 (zh) | 重传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740587A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US20190319752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on multiple carrier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2187414A (zh) | 指示数据传输情况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809489B (zh) | 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WO2019028965A1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615100A (zh) | 第二小区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网络设备 | |
CN110121850B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 |
CN111757505B (zh)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EP3726764B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EP3749038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