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8585A - 抽汲防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抽汲防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8585A
CN108798585A CN201710310517.4A CN201710310517A CN108798585A CN 108798585 A CN108798585 A CN 108798585A CN 201710310517 A CN201710310517 A CN 201710310517A CN 108798585 A CN108798585 A CN 108798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device
piston
device shell
pumping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05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98585B (zh
Inventor
伏健
孙世茂
梁华歆
甘孝洪
赵三省
严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05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8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8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8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98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8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3/0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3/02Surface sealing or packing
    • E21B33/03Well heads; Setting-up thereof
    • E21B33/06Blow-out preventers, i.e. apparatus closing around a drill pipe, e.g. annular blow-out preven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汲防喷装置。该抽汲防喷装置,安装在井口,对抽汲钢丝绳进行密封,包括:抽汲接口部件、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第一活塞套、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锁帽、第一密封胶筒;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且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与抽汲接口部件连接;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与进气孔相对的侧面设有溢流口;第一密封胶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第一活塞锁帽和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连接,用于对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套进行限位;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套位于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且依次位于第一密封胶筒和第一活塞锁帽之间。本发明对环境污染较少,而且密封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抽汲防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试油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汲防喷装置。
背景技术
抽汲排液是低压油井试油作业的一项重要环节。当油井储层能量低,不足以顶出井内液体时,就需要采用抽汲排液的方法,将储层液体抽至地面。
抽汲排液是以通井机为动力,利用钢丝绳连接抽子和加重杆,依靠抽子上的胶皮与油管间的间隙密封,将井内液体排至地面。但是,上述方式在抽汲排液过程中,井口密封效果较差,容易喷出液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汲防喷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密封效果较差,容易喷出液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汲防喷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井口,对抽汲钢丝绳进行密封,所述装置包括:
抽汲接口部件、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
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第一活塞套、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锁帽、第一密封胶筒;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且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抽汲接口部件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孔相对的侧面设有溢流口,用于排出抽汲时带出的残液;
所述第一密封胶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
所述第一活塞锁帽和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套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套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且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胶筒和所述第一活塞锁帽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
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第二活塞套、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锁帽、第二密封胶筒;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且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胶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内;
所述第二活塞锁帽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套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套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内,且依次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胶筒和所述第二活塞锁帽之间。
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包括:抽汲接口部件、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其中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第一活塞套、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锁帽、第一密封胶筒;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且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抽汲接口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孔相对的侧面设有溢流口,用于排出抽汲时带出的残液;所述第一密封胶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所述第一活塞锁帽和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套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套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且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胶筒和所述第一活塞锁帽之间;第二密封装置结构与第一密封装置结构类似,通过第一密封装置阻挡井内液体,使液体从抽汲接口部件出口流至储罐,第二密封装置进一步处理抽汲钢丝绳带出的残液,使残液通过溢流口流至井口溢流桶,极大的降低了抽汲钢丝绳携液量,对环境污染较少,而且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采用气缸活塞轴向推动压缩密封胶筒,使密封胶筒径向膨胀,从而抱住抽汲钢丝绳,实现密封抽汲的目的,密封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装置的外观图;
图6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第二密封装置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安全拔脱装置结构图;
图9为图8所示的B处截面图;
图10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安全拔脱接头保护套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导引接头壳体结构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C处截面图;
图13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防磨开口套件结构图;
图14为图1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装置的剖面图。图6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第二密封装置的剖面图。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抽汲防喷装置,用于安装在井口,对抽汲钢丝绳进行密封,包括:
抽汲接口部件1、第一密封装置2、第二密封装置3;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2,包括:
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第一活塞套202、第一活塞203、第一活塞锁帽204、第一密封胶筒205;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206,且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的一端与所述抽汲接口部件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孔206相对的侧面设有溢流口207,用于排出抽汲时带出的残液;
所述第一密封胶筒20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内;
所述第一活塞锁帽204和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的一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活塞203和所述第一活塞套202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活塞203和所述第一活塞套202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内,且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胶筒205和所述第一活塞锁帽204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3,包括:
第二密封装置壳体301、第二活塞套302、第二活塞303、第二活塞锁帽304、第二密封胶筒305;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301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306,且第二密封装置壳体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胶筒30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301内;
所述第二活塞锁帽304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301的一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活塞303和所述第二活塞套302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活塞303和所述第二活塞套302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301内,且依次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胶筒305和所述第二活塞锁帽304之间。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与抽汲接口部件的第一接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连接,如图7所示,具体可以通过一个连接接头4连接;
抽汲接口部件的第二接口连接至井口,抽汲接口部件的第三接口连接至液体储罐;抽汲接口部件具体可以是四通。
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相比,只多了一个溢流口,其他结构相同。
以下仅以第一密封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用于与进气管线连接;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与进气孔相对的侧面设有溢流口,用于排出抽汲时带出的残液;具体的,进气孔可以设置在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套之间;
第一密封胶筒固定设置在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
第一活塞锁帽和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连接,用于对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套进行限位;
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套位于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且依次位于第一密封胶筒和第一活塞锁帽之间。
可选的,第一活塞为气缸活塞,第二活塞为气缸活塞。
可选的,如图2所示,第一活塞锁帽设有凸台用于对第一活塞的活塞杆进行限位,第二活塞锁帽也可以采用上述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第一密封胶筒通过第一活塞推动,产生径向膨胀变形,从而可以密封抽汲钢丝绳。
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进气孔,通气后推动第一活塞向上移动,从而压缩第一密封胶筒,使第一密封胶筒变形抱住抽汲钢丝绳。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溢流口,可以连接溢流弯头,从而将通过第一密封胶筒的残液排到井口溢流桶。
可选的,第一密封胶筒可以为左右两瓣式,方便从侧面取出更换。
以下对抽汲防喷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抽汲作业时,将抽汲钢丝绳穿过抽汲防喷装置,抽汲钢丝绳端部安装抽汲绳帽头、加重杆、抽子等井下抽汲工具,然后将抽汲防喷装置通过抽汲接口部件连接在井口。将抽汲防喷装置的进气孔连接修井设备气源,保证气源在0.7-0.8MPa之间。下放抽汲钢丝绳时,关闭进气管线并排空余气,使第一密封胶筒和第二密封胶筒恢复原较大通径,抽汲钢丝绳及井下抽汲工具靠自重下入到液面以下200-300m。抽汲时,使用抽汲动力设备快速上提抽汲钢丝绳,当抽汲防喷装置上部出液时,打开进气管线,分别推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压缩第一密封胶筒和第二密封胶筒,第一密封胶筒和第二密封胶筒变形抱紧抽汲钢丝绳,实现密封抽汲作业。
本实施例提供的抽汲防喷装置极大的降低了抽汲钢丝绳携液量,减小原油落地的概率,达到现场原油、污水不落地,实现了抽汲作业的“绿色施工”,杜绝了井场污染,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员工对井场、设备油污清理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抽汲防喷装置,包括:抽汲接口部件、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其中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第一活塞套、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锁帽、第一密封胶筒;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且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抽汲接口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孔相对的侧面设有溢流口,用于排出抽汲时带出的残液;所述第一密封胶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所述第一活塞锁帽和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套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套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且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胶筒和所述第一活塞锁帽之间;第二密封装置结构与第一密封装置结构类似,通过第一密封装置阻挡井内液体,使液体从抽汲接口部件出口流至储罐,第二密封装置进一步处理抽汲钢丝绳带出的残液,使残液通过溢流口流至井口溢流桶,极大的降低了抽汲钢丝绳携液量,对环境污染较少,而且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采用气缸活塞轴向推动压缩密封胶筒,使密封胶筒径向膨胀,从而抱住抽汲钢丝绳,实现密封抽汲的目的,密封效果较好。
图3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装置的剖面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抽汲防喷装置中,第一密封装置2,还包括:
位于第一密封胶筒205和第一活塞203之间的第一扶正套件208;
第二密封装置3,还包括:
位于第二密封胶筒305和第二活塞303之间的第二扶正套件308。
可选地,第一密封装置2,还包括:至少三个第一密封圈209;
其中,第一密封圈209位于第一活塞套202和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之间,所述第一活塞套202和所述第一活塞203之间,以及第一活塞203和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之间;
第二密封装置3,还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密封圈309;
其中,第二密封圈309位于第二活塞套302和第二密封装置壳体301之间,所述第二活塞套302和所述第二活塞303之间,以及第二活塞303和第二密封装置壳体301之间。
以下以第一密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第二密封装置类似。
具体的,第一扶正套件,用于对抽汲钢丝绳扶正,提高第一密封胶筒的密封效果,同时减缓第一密封胶筒的磨损程度。
可选地,第一扶正套件具体为铜套,且为左右两瓣式,方便从侧面取出更换。
上述装置,通过第一活塞推动第一扶正套件,从而第一密封胶筒,产生径向膨胀变形,从而可以密封抽汲钢丝绳。
可选地,还可以设置密封圈,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例如设置两个第一密封圈,一个位于第一活塞套和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之间,另一个位于第一活塞和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之间。
图4为图3所示的A处截面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抽汲防喷装置中,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
第一胶筒拆装体2010和第三密封圈2011;
其中,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用于将第一胶筒拆装体2010装入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内,第一胶筒拆装体2010位于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与第一密封胶筒205之间;
第三密封圈2011位于第一胶筒拆装体2010和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之间,用于防止井液从第一胶筒拆装体2010与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第二密封装置,还包括:
第二胶筒拆装体和第四密封圈;
其中,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用于将第二胶筒拆装体装入第二密封装置壳体内,第二胶筒拆装体位于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与第二密封胶筒之间;
第四密封圈位于第二胶筒拆装体和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之间,用于防止井液从第二胶筒拆装体与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具体的,在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中部两侧安装有第一胶筒拆装体。第一胶筒拆装体套设在第一胶筒外壁上,第一胶筒拆装体和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之间装有第三密封圈,阻止井液从第一胶筒拆装体与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可选地,第一胶筒拆装体为两瓣式结构。
图5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装置的外观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图5所示,可选地,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压条2012;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压条20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的两侧,用于将所述第一胶筒拆装体2010固定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201上;
所述第一压条2012上装有吊环螺丝2013,用于对所述第一胶筒拆装体2010进行拆装;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压条;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压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两侧,用于将所述第二胶筒拆装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上;
所述第二压条上装有吊环螺丝,用于对所述第二胶筒拆装体进行拆装。
具体的,至少两个第一压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两侧,通过螺丝2014将第一胶筒拆装体固定在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上,具体可以为内六方螺丝。通过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分别将第一胶筒拆装体固定在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上,将第二胶筒拆装体固定在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上。
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上分别装有吊环螺丝,方便对第一胶筒拆装体和第二胶筒拆装体的拆装。例如,拆下第一胶筒拆装体时,一瓣第一密封胶筒随第一胶筒拆装体带出。可选地,第一扶正套件上设有螺丝孔,使用丝杠可方便更换。
当抽汲防喷装置密封效果失效时,说明第一密封胶筒和/或第二密封胶筒已过度磨损。打开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和/或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开口,直接对第一密封胶筒和/或第二密封胶筒及扶正套件进行更换。
上述实施例中,抽汲防喷装置采用侧开式快速维护技术,可在井口直接更换密封胶筒和扶正铜套,极大节约维护时间。
图7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8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安全拔脱装置结构图。图9为图8所示的B处截面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抽汲防喷装置还可以包括:
安全拔脱装置5;
其中,安全拔脱装置包括:
导引接头501、拔脱接头502、活动内套503、内套锁帽504、锁定球505;
其中,所述导引接头50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抽汲接口部件1上;
所述拔脱接头502的一端插入所述导引接头501中,所述拔脱接头5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2连接;
所述导引接头501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凹槽;所述拔脱接头502位于所述导引接头501中的插入段设有孔;所述锁定球505位于所述孔中,用于在所述拔脱接头502插入所述导引接头501中时,卡入所述凹槽中;
所述活动内套503与所述拔脱接头502连接,所述活动内套503远离所述抽汲接口部件1一端的外径大于朝向所述抽汲接口部件1一端的外径;
所述内套锁帽504与所述拔脱接头502连接,位于所述活动内套503与所述导引接头501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活动内套503落井。
具体的,导引接头的一端可以通过油管螺纹连接在抽汲接口部件的第一接口上,拔脱接头的一端插入导引接头中,导引接头上端有较大内倒角,用于引导拔脱接头插入。拔脱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密封装置连接,具体可以通过一个连接接头6连接。如图9所示,导引接头的内腔中部沿圆周方向设有一道凹槽,拔脱接头的插入段均匀布设有至少3个孔,锁定球装入孔中,刚好对准导引接头内腔的凹槽处。活动内套上部外径大于下部外径,落下时,活动内套大头推动锁定球,使锁定球伸出,卡在导引接头内腔的凹槽处,此时将导引接头和拔脱接头连为一体。当活动内套被抬起时,小头部分处在锁定球位置,锁定球505回缩脱离导引接头内腔的凹槽,解除导引接头和拔脱接头锁定状态。拔脱接头的锁定球孔内大外小,防止锁定球从拔脱接头中掉落。内套锁帽防止活动内套落井。
可选地,锁定球为钢球。
可选地,如图8所示,安全拔脱装置还包括:
密封圈506、扶正套件507和套件锁帽508;
所述密封圈506设置在所述拔脱接头502与所述导引接头501之间,用于密封抽汲过程中的井液;
所述扶正套件507设置在所述拔脱接头502远离所述抽汲接口部件1一端的凹槽内,用于对抽汲钢丝绳进行扶正;
所述套件锁帽508用于将所述扶正套件507固定在所述拔脱接头502上,防止所述扶正套件507上下串动。
具体的,密封圈密封抽汲过程中井内流体。扶正套件放置在拔脱接头上端的凹槽内,扶正套件对抽汲钢丝绳扶正,减小对抽汲防喷装置内腔磨损。扶正套件具体可以为左右两瓣式,可在有抽汲钢丝绳时进行更换。铜套锁帽压住扶正铜套,防止扶正铜套上下串动。
在使用时,当井下抽汲工具起到井口时,抬起安全拔脱装置活动内套,使安全拔脱装置解锁,将整套抽汲防喷装置及井下抽汲工具提出井口,进行检查维护。井下抽汲工具维护完成后,下放抽汲防喷装置,抽汲防喷装置靠自重坐落并锁定在井口,进行下一趟抽汲作业。
上述实施例的安全拔脱装置使用钢珠锁定原理,井下抽汲工具起至井口时能自动拔脱,其他情况将抽汲防喷装置卡在井口,防止油管内压力突然过大(突发井喷、气体滑脱、抽汲过快),顶飞抽汲防喷装置。
图10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安全拔脱接头保护套结构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可选地,安全拔脱装置,还包括:
拔脱接头保护套509,用于在所述拔脱接头502和所述导引接头501拆开时,套设在所述拔脱接头502上,保护所述密封圈506和所述锁定球505。
具体的,拔脱接头的密封圈槽上部设有丝扣,在抽汲防喷装置待命时,可以装上拔脱接头保护套509,用于保护密封圈和锁定球。
图11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导引接头壳体结构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C处截面图。图13为本发明抽汲防喷装置一实施例的防磨开口套件结构图。图14为图1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抽汲防喷装置还可以包括:
扶正导向头7;
其中,扶正导向头7包括:
导引接头壳体701和防磨开口套件702;
其中,导引接头壳体7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3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导引接头壳体701的另一端与所述防磨开口套件702连接;
所述防磨开口套件702的一侧开设有一开口,用于通过所述抽汲钢丝绳。
具体的,防磨开口套件一侧设有开口,可通过抽汲钢丝绳。防磨开口套件通过丝扣连接在导引接头壳体的上部,在现场作业时,根据现场抽汲钢丝绳和井口居中情况,可以调整防磨开口套件开口方向背对抽汲钢丝绳偏移方向。防磨开口套件具体可以为铜套,可以使用软金属材质铜,在扶正抽汲钢丝绳的同时,消除摩擦产生火花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在导引接头壳体上部侧面设有6个螺丝孔,在作业时,在对准防磨开口套件开口方向处可以带上限位螺丝进行限位,防止防磨开口套件转动。可选地,防磨开口套件上端面开有2个螺丝孔,使用相应螺丝方便防磨开口套件的更换。
第一次安装需在地面穿抽汲钢丝绳,后期更换扶正套件和密封胶筒时,直接在井口进行,更换时间约10分钟,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扶正导向头上装有防磨开口套件,可以对抽汲钢丝绳的轻微偏移进行修正,同时具有防爆功能,消除摩擦产生火花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中抽汲防喷装置共装有包括扶正导向头在内的4套扶正结构,有效的保证在抽汲过程中对抽汲钢丝绳的扶正,减小抽汲钢丝绳对密封胶筒及抽汲防喷装置内腔的磨损,延长抽汲防喷装置使用、维护周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抽汲防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在井口,对抽汲钢丝绳进行密封,所述装置包括:
抽汲接口部件、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
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第一活塞套、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锁帽、第一密封胶筒;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且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抽汲接口部件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孔相对的侧面设有溢流口,用于排出抽汲时带出的残液;
所述第一密封胶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
所述第一活塞锁帽和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套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套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且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胶筒和所述第一活塞锁帽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
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第二活塞套、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锁帽、第二密封胶筒;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侧面设有进气孔,且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胶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内;
所述第二活塞锁帽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一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套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套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内,且依次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胶筒和所述第二活塞锁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胶筒和所述第一活塞之间的第一扶正套件;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胶筒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第二扶正套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
至少三个第一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活塞套和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之间,所述第一活塞套和所述第一活塞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之间;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还包括:
至少三个第二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活塞套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活塞套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
第一胶筒拆装体和第三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用于将所述第一胶筒拆装体装入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内,所述第一胶筒拆装体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与所述第一密封胶筒之间;
所述第三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胶筒拆装体和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之间,用于防止井液从所述第一胶筒拆装体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还包括:
第二胶筒拆装体和第四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用于将所述第二胶筒拆装体装入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内,所述第二胶筒拆装体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与所述第二密封胶筒之间;
所述第四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胶筒拆装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之间,用于防止井液从所述第二胶筒拆装体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压条;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压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的两侧,用于将所述第一胶筒拆装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壳体上;
所述第一压条上装有吊环螺丝,用于对所述第一胶筒拆装体进行拆装;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压条;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压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两侧,用于将所述第二胶筒拆装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上;
所述第二压条上装有吊环螺丝,用于对所述第二胶筒拆装体进行拆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全拔脱装置;
其中,所述安全拔脱装置包括:
导引接头、拔脱接头、活动内套、内套锁帽、锁定球;
其中,所述导引接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抽汲接口部件上;
所述拔脱接头的一端插入所述导引接头中,所述拔脱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连接;
所述导引接头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凹槽;所述拔脱接头位于所述导引接头中的插入段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孔;所述锁定球位于所述孔中,用于在所述拔脱接头插入所述导引接头中时,卡入所述凹槽中;
所述活动内套与所述拔脱接头连接,所述活动内套远离所述抽汲接口部件一端的外径大于朝向所述抽汲接口部件一端的外径;
所述内套锁帽与所述拔脱接头连接,位于所述活动内套与所述导引接头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活动内套落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拔脱装置还包括:
密封圈、扶正套件和套件锁帽;
其中,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拔脱接头与所述导引接头之间,用于密封抽汲过程中的井液;
所述扶正套件设置在所述拔脱接头远离所述抽汲接口部件一端的凹槽内,用于对抽汲钢丝绳进行扶正;
所述套件锁帽用于将所述扶正套件固定在所述拔脱接头上,防止所述扶正套件上下串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拔脱装置,还包括:
拔脱接头保护套,用于在所述拔脱接头和所述导引接头拆开时,套设在所述拔脱接头上,保护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锁定球。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扶正导向头;
其中,所述扶正导向头包括:
导引接头壳体和防磨开口套件;
其中,所述导引接头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壳体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导引接头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防磨开口套件连接;
所述防磨开口套件的一侧开设有一开口,用于通过所述抽汲钢丝绳。
CN201710310517.4A 2017-05-05 2017-05-05 抽汲防喷装置 Active CN108798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0517.4A CN108798585B (zh) 2017-05-05 2017-05-05 抽汲防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0517.4A CN108798585B (zh) 2017-05-05 2017-05-05 抽汲防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8585A true CN108798585A (zh) 2018-11-13
CN108798585B CN108798585B (zh) 2020-07-10

Family

ID=64054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0517.4A Active CN108798585B (zh) 2017-05-05 2017-05-05 抽汲防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858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3366Y (zh) * 2007-05-08 2008-08-20 卞宇伟 抽汲作业密封防喷装置
US20100152901A1 (en) * 2008-12-16 2010-06-17 Hydril Usa Manufacturing Llc Position Data Based Method, Interface and Device for Blowout Preventer
CN202047782U (zh) * 2011-05-25 2011-11-2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抽汲钢丝绳防喷装置
CN202165044U (zh) * 2011-08-01 2012-03-14 任雁 油田用抽汲钢丝绳防喷器
US20140299797A1 (en) * 2009-12-15 2014-10-09 Stream-Flo Industries Ltd. Blowout Preventer and Rams
CN205805488U (zh) * 2016-06-28 2016-12-1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自密封抽汲防喷盒
CN205876259U (zh) * 2016-08-15 2017-01-11 克拉玛依宏兴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套抽防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3366Y (zh) * 2007-05-08 2008-08-20 卞宇伟 抽汲作业密封防喷装置
US20100152901A1 (en) * 2008-12-16 2010-06-17 Hydril Usa Manufacturing Llc Position Data Based Method, Interface and Device for Blowout Preventer
US20140299797A1 (en) * 2009-12-15 2014-10-09 Stream-Flo Industries Ltd. Blowout Preventer and Rams
CN202047782U (zh) * 2011-05-25 2011-11-2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抽汲钢丝绳防喷装置
CN202165044U (zh) * 2011-08-01 2012-03-14 任雁 油田用抽汲钢丝绳防喷器
CN205805488U (zh) * 2016-06-28 2016-12-1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自密封抽汲防喷盒
CN205876259U (zh) * 2016-08-15 2017-01-11 克拉玛依宏兴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套抽防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8585B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80207U (zh) 一种油田隔采工艺管柱
CN205172507U (zh) 天然气注、采井电缆测井高压防喷系统
CN105804680B (zh) 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装置及方法
CN108019178B (zh) 一种对生产管柱进行管内带压封堵的施工方法
CN108119073A (zh) 一种反循环冲砂洗井管柱
CN107313737A (zh) 双胶芯环形防喷器
CN107859499A (zh) 一种带压作业装置
CN107355194A (zh) 一种环形防喷器
CN101984214A (zh) 补偿式环形防喷器
US7267179B1 (en) Method for rapid installation of a smaller diameter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usable on blow out preventers
CN209100004U (zh) 一种抽油杆环形防喷装置
CN205605156U (zh) 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装置
CN108798585A (zh) 抽汲防喷装置
CN201443338U (zh) 油田用抽汲防喷装置
CN115434665B (zh) 一种免压井起下作业的井筒开关工具及工艺方法
CN106761577A (zh) 一种油田隔采工艺管柱
RU12889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вода скважин, в том числе обводненных, на эксплуатацию по двум лифтовым колоннам
CN202745769U (zh) 连续管超长钻井工具的带压下入装置
CN111411914A (zh) 井筒防喷堵塞器
CN208184702U (zh) 一种新型液压注脂防喷系统
CN105019844B (zh) 一种页岩气井口主控阀带压更换装置
CN200968201Y (zh) 一种套管捞油抽子
CN204113205U (zh) 合页式可循环堵塞器
CN115012864A (zh) 气井空井筒不压井换井口的装置
RU1270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ссовки устья скважин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