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3068A - 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3068A
CN108793068A CN201810616454.XA CN201810616454A CN108793068A CN 108793068 A CN108793068 A CN 108793068A CN 201810616454 A CN201810616454 A CN 201810616454A CN 108793068 A CN108793068 A CN 108793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reparation
nanometer
nanometer layer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64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黎明
王红航
杨健君
迟锋
水玲玲
吐达洪·阿巴
张智
张中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06164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3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3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3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BNANOSTRUCTURES FORMED BY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ATOMS, MOLECULES, OR LIMITED COLLECTIONS OF ATOMS OR MOLECULES AS DISCRETE UNIT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 B82B3/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by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atoms or molecules, or limited collections of atoms or molecules as discrete units
    • B82B3/0009Forming specific nanostructures
    • B82B3/0019Forming specific nanostructures without movable or flexibl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BNANOSTRUCTURES FORMED BY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ATOMS, MOLECULES, OR LIMITED COLLECTIONS OF ATOMS OR MOLECULES AS DISCRETE UNIT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 B82B3/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by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atoms or molecules, or limited collections of atoms or molecules as discrete units
    • B82B3/008Processes for improv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5/00Nanobiotechnology or nanomedicine, e.g. protein engineering or drug deli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设计图形、准备基底、镀镍、镀金、镀介质层、镀金和轰击七个步骤,采用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利用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简称FIB)精确的进行矩形孔刻蚀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中由于技术和实验误差的限制,上下两层的矩形孔很难校准的问题,达到了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备难度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纳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手性分子在生物医药领域被广泛利用,但天然手性分子的信号非常弱,这就给天然手性分子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目前,天然手性分子的探测主要是通过该分子的非对称传输(Asymmetric Transmission,AT)信号来进行探测,但由于天然手性分子的手性很弱,故而其非对称传输信号也非常微弱,探测难度较大。目前解决的办法主要是通过制备非对称传输效应比较强烈的人造金属微纳结构与天然手性分子结合增加其手性信号。
人造金属微纳结构按照其结构分为平面结构、双层结构和多层结构,平面结构制备简单,但AT信号也最弱;双层和多层结构AT信号强,但制备复杂。单层孔缝结构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基本结构,但研究发现将两个矩形孔结构上下组合,利用两层间的耦合,可以达到级联放大的效果,尤其是当两层结构上的矩形孔正对时,该结构的AT信号可达到最大,AT=39%。由于目前的技术限制,该结构主要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主要是因为该结构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两个单层结构分别进行曝光,然后再将两层纳米结构进行精密组合,因该结构本身为纳米级别,在进行双层纳米结构组合时,由于仪器精度和实验误差的限制,上下两层的矩形孔很难完全校准,误差较大,很难达到该结构AT信号的理论值,这就给实际制备与应用造成了很大障碍,限制了对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中上下两层的矩形孔很难校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采用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利用FIB技术精确的进行矩形孔刻蚀,达到了降低制备难度、简化制备工艺和降低实验成本的效果。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计图形:用图形发生器设计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图形;
步骤2,准备基底:准备ITO玻璃基底并清洗吹干;
步骤3,镀镍:将步骤2吹干的基底放入电子束真空蒸发镀膜机中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金属镍,形成镍层;
步骤4,镀金:在步骤3形成的镍层上继续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金,形成第一纳米层;
步骤5,镀介质层:在形成的第一纳米层上继续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二氧化硅,形成第二纳米层;
步骤6,镀金:在形成的第二纳米层上继续蒸镀金,形成第三纳米层;
步骤7,轰击:调控离子束轰击形状为步骤1所述的矩形孔形状,利用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FIB)技术,得到所述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纳米层、第二纳米层和第三纳米层周期均相等:长度=宽度=560~720n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纳米层和第三纳米层厚度相等;所述第二纳米层的厚度=100~130nm;所述第二纳米层厚度大于第一纳米层厚度。
进一步地,步骤3中,蒸镀镍的厚度为5~10n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操作为:准备尺寸为20.0mm长×20.0mm宽×2.0mm厚的ITO玻璃,并将准备的ITO玻璃放入洗涤液中清洗,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和无水酒精各超声15min后,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5min,最后用氮气枪吹干后放入氮气柜中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离子束采用镓离子束。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可倾斜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了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利用FIB技术进行矩形孔刻蚀的方法,相比于传统工艺需要多次甩胶,且需要应用电子束曝光两次,尤其是在双层结构组合时,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和系统误差的制约,很难使得上下两层矩形孔完全对齐,制备工艺复杂,且对实验仪器和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本申请实施例将制备工艺简化,无需多次甩胶、两次曝光和精密的校准步骤,只需在蒸镀完各纳米层后利用FIB技术进行矩形孔刻蚀即可,对操作人员要求低,达到了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备难度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利用各FIB技术进行矩形孔刻蚀的制备工艺,减少实验对准时的系统误差,保证了上下两层矩形孔直接可以严格对齐,保证了制备结构的精密度,从而保证了该结构的强非对称传输效果。
(3)本申请实施例基底为玻璃基底,可方便倾斜,方便地制备不同倾斜角度的纳米孔洞结构,为日后研究入射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激发和不同倾斜角度的矩形孔对AT效应的影响提供结构基础,提升了该结构的实际应用宽度。
(4)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了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再利用FIB技术进行轰击穿孔的方法,将两次曝光曝光简化为一次,且在蒸镀纳米层时在蒸镀腔中可以一次完成,避免了将样品拿出曝光工序时污染样品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保证了样品的清洁度和制备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用图形发生器设计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图形;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准备的玻璃基底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6中蒸镀完各纳米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7中利用FIB轰击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玻璃基底;2、镍层;3、第一纳米层;4、第二纳米层;5、第三纳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中上下两层的矩形孔很难校准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采用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利用FIB技术精确的进行矩形孔刻蚀,达到了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备难度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图形、准备基底、镀镍、镀金、镀介质层、镀金和轰击。
具体而言:步骤1,设计图形:用图形发生器设计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图形;矩形孔为倾斜矩形孔,矩形孔长边与玻璃基底1同侧的一条边的夹角为22.5°。
步骤2,准备基底:准备ITO玻璃基底1并清洗吹干;
具体操作为:准备尺寸为20.0mm长×20.0mm宽×2.0mm厚的ITO玻璃,并将准备的ITO玻璃放入洗涤液中清洗,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和无水酒精各超声15min后,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5min,最后用氮气枪吹干后放入氮气柜中备用。
本实施例采用ITO玻璃,ITO玻璃为导电玻璃,可以在结构成型后增加电极使用时导通电流,为通过调节电场来调控非对称传输或圆二色性等提供必要条件。此外,在电子束曝光刻蚀的时候,离子束照射的仅为结构中矩形孔图形部分,能量比较集中,ITO玻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将电子束的能量分散开来,避免因局部电荷振动过激引起穿孔等造成实验失败等。
步骤3,镀镍:将步骤2吹干的基底放入电子束真空蒸发镀膜机中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金属镍,形成镍层2;
将步骤2吹干后的基底放入电子束真空蒸发镀膜机镀镍,镍可以增加蒸镀的纳米层金属与玻璃基底1的粘附性,本申请实施例蒸镀镍层2的厚度优选为5~10nm,保证增加粘附性的同时避免因镍层2过厚而影响该结构的光学特性,造成其非对称传输信号的减弱。
步骤4,镀金:在步骤3形成的镍层2上继续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金,形成第一纳米层3;
步骤5,镀介质层:在形成的第一纳米层3上继续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二氧化硅,形成第二纳米层4;
步骤6,镀金:在形成的第二纳米层4上继续蒸镀金,形成第三纳米层5;
具体而言:第一纳米层3、第二纳米层4和第三纳米层5周期均相等:长度=宽度=560~720nm,第一纳米层3和第三纳米层5厚度相等,第二纳米层4的厚度=100~130nm,所述第二纳米层4厚度大于第一纳米层3厚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第一纳米层3、第二纳米层4和第三纳米层5周期长度=宽度=620nm,第一纳米层3和第三纳米层5厚度相等为80nm,第二纳米层4的厚度=120nm。真空蒸发镀膜机的真空度不大于3×10-6torr。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了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利用FIB技术进行矩形孔刻蚀,相比于传统工艺需要多次甩胶,且需要应用电子束曝光两次,尤其是在双层结构组合时,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和实验误差的限制,很难使得上下两层矩形孔完全对齐,制备工艺复杂,且对实验仪器和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本申请实施例将制备工艺简化,无需多次甩胶、两次曝光和精密的校准步骤,只需在蒸镀完各纳米层后利用FIB技术进行矩形孔刻蚀即可,要操作人员要求低,达到了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备难度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步骤7,轰击:调控离子束轰击形状为步骤1所述的矩形孔形状,利用FIB技术,得到所述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离子束优选为镓离子束,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离子源增加外加电场,控制离子控制离子束轰击方向与位置,在负电场的作用下,离子束经静电透镜狭缝穿过,经过一系列孔径变化决定离子束的大小,最后聚焦至样品表面,利用步骤1设计好的图形,计算机控制系统严格控制轰击的能量与角度,通过物理碰撞将高能聚焦的离子束动能传递给轰击区域的原子分子,产生溅射效应,从而实现不断蚀刻,刻蚀掉矩形孔部分,即可得到所述的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
因离子相对于电子质量大,能量高,聚焦离子束技术具有精确的定位和控制能力,其轰击切割定位精度能达到5nm级别,具有超高的切割精度,精确控制轰击深度和广度,可以大大提高本结构的制备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利用各FIB技术进行矩形孔刻蚀的制备工艺,保证了上下两层矩形孔之间可以严格对齐,保证了制备结构的精密度,从而保证了该结构的强非对称传输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基底优选为玻璃基底1,基底可以倾斜放置。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基底为玻璃基底1,可方便倾斜,方便地制备不同倾斜角度的纳米孔洞,为日后研究入射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激发和不同倾斜角度的矩形孔对AT效应的影响提供结构基础,提升了该结构的实际应用宽度。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了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利用FIB技术进行矩形孔刻蚀,相比于传统工艺需要多次甩胶,且需要应用电子束曝光两次,尤其是在双层结构组合时,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和系统误差的制约,很难使得上下两层矩形孔完全对齐,制备工艺复杂,且对实验仪器和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本申请实施例将制备工艺简化,无需多次甩胶、两次曝光和精密的校准步骤,只需在蒸镀完各纳米层后利用FIB技术进行矩形孔刻蚀即可,要操作人员要求低,实现了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备难度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了先蒸镀各纳米层,然后再利用FIB技术进行轰击穿孔的方法,将两次曝光曝光简化为一次,且在蒸镀纳米层时在蒸镀腔中可以一次完成,避免了将样品拿出曝光工序时污染样品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保证了样品的清洁度和制备的精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计图形:用图形发生器设计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图形;
步骤2,准备基底:准备ITO玻璃基底并清洗吹干;
步骤3,镀镍:将步骤2吹干的基底放入电子束真空蒸发镀膜机中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金属镍,形成镍层;
步骤4,镀金:在步骤3形成的镍层上继续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金,形成第一纳米层;
步骤5,镀介质层:在形成的第一纳米层上继续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二氧化硅,形成第二纳米层;
步骤6,镀金:在形成的第二纳米层上继续蒸镀金,形成第三纳米层;
步骤7,轰击:调控离子束轰击形状为步骤1所述的矩形孔形状,利用FIB技术轰击矩形孔位置,得到所述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纳米层、第二纳米层和第三纳米层周期均相等:长度=宽度=560~7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纳米层和第三纳米层厚度相等;所述第二纳米层的厚度=100~130nm;所述第二纳米层厚度大于第一纳米层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蒸镀镍的厚度为5~1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操作为:准备尺寸为20.0mm长×20.0mm宽×2.0mm厚的ITO玻璃,并将准备的ITO玻璃放入洗涤液中清洗,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和无水酒精各超声15min后,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5min,最后用氮气枪吹干后放入氮气柜中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离子束采用镓离子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可倾斜放置。
CN201810616454.XA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793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6454.XA CN108793068A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6454.XA CN108793068A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3068A true CN108793068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86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6454.XA Pending CN108793068A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306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1509A (zh) * 2018-12-07 2019-03-26 中山科立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产生圆二色信号的平面微纳结构
CN110081965A (zh) * 2019-05-17 2019-08-0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驻波波节、波腹定位探测结构
CN113296381A (zh) * 2021-05-07 2021-08-24 武汉大学 可实现非对称传输的单层纳米结构超表面及其设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6039A (zh) * 2014-09-26 2014-12-17 东南大学 一种能够实现宽带不对称传输的光学特异材料
CN105911627A (zh) * 2016-05-25 2016-08-31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非对称传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7812A (zh) * 2017-03-09 2017-07-28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调控非对称透射的单层矩形孔金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4909A (zh) * 2017-04-06 2017-09-08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实现非对称传输的单层金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65450A (zh) * 2017-10-17 2018-03-0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超材料的宽带太赫兹线极化波非对称传输器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6039A (zh) * 2014-09-26 2014-12-17 东南大学 一种能够实现宽带不对称传输的光学特异材料
CN105911627A (zh) * 2016-05-25 2016-08-31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非对称传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7812A (zh) * 2017-03-09 2017-07-28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调控非对称透射的单层矩形孔金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4909A (zh) * 2017-04-06 2017-09-08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实现非对称传输的单层金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65450A (zh) * 2017-10-17 2018-03-0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超材料的宽带太赫兹线极化波非对称传输器件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UDAHONG ABA ET AL.: "Tunable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through tilted rectangular nanohole arrays in a square lattice.", 《OPTICS EXPRESS》 *
YU BAI ET TAL.: "Accurate regulation of circular dichroism signal in double-layer nanostructure.", 《OPTIK》 *
聂俊英等.: "多层膜金属狭缝阵列的光学异常透射特性.",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1509A (zh) * 2018-12-07 2019-03-26 中山科立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产生圆二色信号的平面微纳结构
CN110081965A (zh) * 2019-05-17 2019-08-0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驻波波节、波腹定位探测结构
CN113296381A (zh) * 2021-05-07 2021-08-24 武汉大学 可实现非对称传输的单层纳米结构超表面及其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3068A (zh) 一种产生非对称传输的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Xu et al. Fabrication of moth-eye structures on silicon by direct six-beam laser interference lithography
CN107144909B (zh) 一种实现非对称传输的单层金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97087B (zh) 一种可提高非对称传输的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2017B (zh) 一种等离激元结构衬底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356999A (zh) 一种实现长波段非对称传输的单层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62958B (zh) 一种平面金属纳米手性结构、制备方法和at效应调控方法
CN101295131A (zh) 一种在绝缘衬底上制备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08821228A (zh) 一种可实现非对称传输的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1986B (zh) 一种激光改性辅助制备碳化硅多级微结构的方法及一种加速度传感器
CN109920659B (zh) 一种基于电子动态调控高精度加工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方法
CN109490998A (zh) 一种双层手性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12643206A (zh) 基于铬膜辅助的飞秒激光诱导超规整纳米光栅的方法
CN116160121A (zh) 一种基于倍频贝塞尔激光选择性刻蚀的石英振梁加工方法
JP5750602B2 (ja) 偏光ビーム変換素子、偏光ビーム変換方法、電子銃、ビーム測定装置、及び電子発生方法
CN1758075A (zh) 制备纳米光栅的装置和方法
CN113049853A (zh) 尺寸、倾斜角可控的超大高宽比倾斜afm探针针尖制备方法
CN108828900A (zh) 一种双层矩形孔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KR20110103416A (ko) 저 에너지를 갖는 입자들에 의해 절연층을 형성하는 프로세스
CN110246926A (zh) 一种制备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磁控溅射方法
CN108415116A (zh) 一种强吸收圆二色性的单层三折孔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9126B (zh) 一种增强非对称传输的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1541A (zh) 一种实现圆二色性的平面微纳结构
CN103091692B (zh) 基于激光刻蚀方法的阻抗式镍薄膜量热计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64227B (zh) 一种正弦光栅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