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2436A - 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82436A CN108782436A CN201810502563.9A CN201810502563A CN108782436A CN 108782436 A CN108782436 A CN 108782436A CN 201810502563 A CN201810502563 A CN 201810502563A CN 108782436 A CN108782436 A CN 1087824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w
- bull
- breeding
- feeding
- 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后备公牛的选留;(2)母牛的选择;(3)公牛与母牛的饲养管理;(4)选择最佳配种时间;(5)配种;(6)受孕后母牛的饲养管理;(7)培育健康牛群;(8)产后母牛的护理;(9)产后母牛的饲养。后备公牛的选择通过3步进行筛选确保最后留下的公牛的各项体征都符合配种要求,同时对后备公牛的父辈及母背进行调查,避免遗传疾病;对幼母牛的选择及进行专业化的饲养,保证其健康成长,且在发情期通过人工授精保证其能受孕,且在取精时对公牛的DNA进行检验,防止近亲配种;母牛分娩后进行有效的处理,可防止伤口感染与其他疾病的发生,保证母牛的再次受孕几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牲畜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云南高峰牛是我国黄牛属中一个珍贵的畜种资源。由于它具有耐热、抗寄生虫和抗某些疾病的特点,近代已成为欧荚各国改良乳用或肉用牛的重要遗传资源。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后备公牛的选留:
半岁初选,选出体重在80kg-120kg的公牛;
一岁半再选,选出体重在260kg-320kg的公牛;
二岁半定选,选出体重在350kg-400kg的公牛,落选者一律阉割;
后备公牛来自选育群或核心群经产母牛的后代中,对其父的要求是:体高115cm-150cm、体长125cm-160cm、胸围170cm-200cm以及体重350kg-400kg,且其体格健壮,活重大,悍威强但不凶猛,额头、鼻镜、嘴、前胸、背腰、尻都要宽,颈粗短、厚实,肩峰高长,尾毛多,前肢挺立,后肢持续有力,肩峰高12-22厘米为佳;
(2)母牛的选择:
半岁初选,选出体重在120kg-160kg的母牛;
一岁半再选,选出体重在230kg-290kg的母牛;
二岁半定选,选出体重在260kg-320kg的母牛,且皮薄有弹性、全身被毛短而细密而有光泽和毛色统一的为佳;
(3)公牛与母牛的饲养管理:
公牛饲养:
A)以精料喂食为主;青贮料与青草料配合喂食;
B)喂食含有定量的蛋白质及磷的食物;
C)定时对公牛进行补钙;
D)公牛每天进行相对应的训练,提高其身体条件;
E)加强种公牛的刷拭工作、防止中暑以及种公牛性欲及精液质量降低
母牛饲养:
A)以青粗饲料为主,且同时补充含精蛋白质、磷含量高的饲料,同时注重补钙;
(4)选择最佳配种时间:
初配年龄母牛1.5~2岁,公牛2~2.5岁,当个体的体重达到成年的65%~70%、体高达90%、胸围达80%时为初配适龄;
(5)配种:
人工授精:
A)DNA检查:对公牛的DNA进行检查防止近配种;
B)精液检查:对人工采集的公牛精液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冷冻,不合格的统一处理;
C)冻精:取放时动作要迅速;
D)冷冻精液的运输:采用充满液氮的容器来运输,其容器外围应包上保护外套;
(6)受孕后母牛的饲养管理:
配种后(8周-12周)进行第一次妊娠检查,往后每个4周进行一次妊娠检查;
17周后仍未检查出怀孕的母牛,将进行详细的产科检查;
受孕后的母牛注意防流产,保持适宜体况,对其检查数据做记录并分析;
妊娠前期和中期以优质干草,青草,青贮饲料和牧草为主饲料,同时注重蛋白质、磷和钙的补充;
妊娠后期(27-38周)须补充精料,精料喂量:27-38周龄每日每头饲喂2.5-6千克;
38周始,每日每头饲喂1-1.5千克,每头饲喂3次;
(7)培育健康牛群:
对临产母牛进行临产观察;
母牛在分娩时顺产最佳;难产时通过技术人员指导进行助产;
(8)产后母牛的护理:
母牛分娩后的护理,对母牛的外阴部及其周围进行冲洗;
更换围栏或圈舍内被污染的垫草;
对母牛产后胎衣和恶露的排出情况进行观察;
(9)产后母牛的饲养:
母牛产后3天内,主要饲喂优质干草和少量混合精料,每天饮用1次温热的益母膏麦麸汤;
母牛产后至少1周内都供给温水饮用。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9中的饲喂日粮中添加如金养殖复合剂。
如金养殖复合剂具有增强畜禽类抗病力、免疫力,有效防治鸡白痢、球虫、大肠杆菌、肠毒综合症及呼吸系统疾病,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节省用药开支60%以上;除臭、驱蚊蝇,改善饲养环境,抑制消除氨气味,氨气浓度降低70%以上;减少药物残留。
优选的,在步骤(4)中的母牛达到初配适龄后,对其发情进行鉴定,掌握其发情和排卵规律。
在养殖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母牛发情的观察,掌握好母牛的发情鉴定,根据发情的间隔天数分布,准确的对牛的发情情况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间隔18-24天发情鉴定的效果比较好;因此在配种之前一定要做好发情期的鉴定。
优选的,在步骤(4)中的母牛达到初配适龄后,发情异常或者不发情的个体采取相应措施。
在鉴定过程中对于那些发情异常或者不发情的个体牛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的采取措施,必要时可以采用药物进行催情,提高母牛的受孕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后备公牛的选择通过3步进行筛选确保最后留下的公牛的各项体征都符合配种要求,同时对后备公牛的父辈及母背进行调查,避免遗传疾病;
(2)对幼母牛的选择及进行专业化的饲养,保证其健康成长,且在发情期通过人工授精保证其能受孕,且在取精时对公牛的DNA进行检验,防止近亲配种;
(3)孕后进行合理的饲养,防止其流产,同时注意母牛的营养,保证坯胎正常的发育;
(4)母牛分娩后进行有效的处理,可防止伤口感染与其他疾病的发生,保证母牛的再次受孕几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后备公牛的选留:
半岁初选,选出体重在80kg-120kg的公牛;
一岁半再选,选出体重在260kg-320kg的公牛;
二岁半定选,选出体重在350kg-400kg的公牛,落选者一律阉割;
后备公牛来自选育群或核心群经产母牛的后代中,对其父的要求是:体高115cm-150cm、体长125cm-160cm、胸围170cm-200cm以及体重350kg-400kg,且其体格健壮,活重大,悍威强但不凶猛,额头、鼻镜、嘴、前胸、背腰、尻都要宽,颈粗短、厚实,肩峰高长,尾毛多,前肢挺立,后肢持续有力,肩峰高12-22厘米为佳;
(2)母牛的选择:
半岁初选,选出体重在120kg-160kg的母牛;
一岁半再选,选出体重在230kg-290kg的母牛;
二岁半定选,选出体重在260kg-320kg的母牛,且皮薄有弹性、全身被毛短而细密而有光泽和毛色统一的为佳;
(3)公牛与母牛的饲养管理:
公牛饲养:
A)以精料喂食为主;青贮料与青草料配合喂食;
B)喂食含有定量的蛋白质及磷的食物;
C)定时对公牛进行补钙;
D)公牛每天进行相对应的训练,提高其身体条件;
E)加强种公牛的刷拭工作、防止中暑以及种公牛性欲及精液质量降低
母牛饲养:
A)以青粗饲料为主,且同时补充含精蛋白质、磷含量高的饲料,同时注重补钙;
(4)选择最佳配种时间:
初配年龄母牛1.5~2岁,公牛2~2.5岁,当个体的体重达到成年的65%~70%、体高达90%、胸围达80%时为初配适龄;
(5)配种:
人工授精:
A)DNA检查:对公牛的DNA进行检查防止近配种;
B)精液检查:对人工采集的公牛精液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冷冻,不合格的统一处理;
C)冻精:取放时动作要迅速;
D)冷冻精液的运输:采用充满液氮的容器来运输,其容器外围应包上保护外套;
(6)受孕后母牛的饲养管理:
配种后(8周-12周)进行第一次妊娠检查,往后每个4周进行一次妊娠检查;
17周后仍未检查出怀孕的母牛,将进行详细的产科检查;
受孕后的母牛注意防流产,保持适宜体况,对其检查数据做记录并分析;
妊娠前期和中期以优质干草,青草,青贮饲料和牧草为主饲料,同时注重蛋白质、磷和钙的补充;
妊娠后期(27-38周)须补充精料,精料喂量:27-38周龄每日每头饲喂2.5-6千克;
38周始,每日每头饲喂1-1.5千克,每头饲喂3次;
(7)培育健康牛群:
对临产母牛进行临产观察;
母牛在分娩时顺产最佳;难产时通过技术人员指导进行助产;
(8)产后母牛的护理:
母牛分娩后的护理,对母牛的外阴部及其周围进行冲洗;
更换围栏或圈舍内被污染的垫草;
对母牛产后胎衣和恶露的排出情况进行观察;
(9)产后母牛的饲养:
母牛产后3天内,主要饲喂优质干草和少量混合精料,每天饮用1次温热的益母膏麦麸汤;
母牛产后至少1周内都供给温水饮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步骤9中的饲喂日粮中添加如金养殖复合剂。
如金养殖复合剂具有增强畜禽类抗病力、免疫力,有效防治鸡白痢、球虫、大肠杆菌、肠毒综合症及呼吸系统疾病,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节省用药开支60%以上;除臭、驱蚊蝇,改善饲养环境,抑制消除氨气味,氨气浓度降低70%以上;减少药物残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4)中的母牛达到初配适龄后,对其发情进行鉴定,掌握其发情和排卵规律。
在养殖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母牛发情的观察,掌握好母牛的发情鉴定,根据发情的间隔天数分布,准确的对牛的发情情况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间隔18-24天发情鉴定的效果比较好;因此在配种之前一定要做好发情期的鉴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4)中的母牛达到初配适龄后,发情异常或者不发情的个体采取相应措施。
在鉴定过程中对于那些发情异常或者不发情的个体牛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的采取措施,必要时可以采用药物进行催情,提高母牛的受孕率。
实施例5:
云南高峰牛的饲养管理
1、饲养方式
(1)犊牛:随母牛哺乳,与成年母牛同栏饲养,适时补充犊牛料,母犊哺乳为6个月,公犊哺乳8个月。犊牛从出生后5日龄始,可在舍外运动场作自由运动,20日龄起可跟群放牧,运动量逐渐增大,夏天中午应赶至荫凉处放牧。
(2)育成牛:采用自然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自由休息,自由活动和饮水,舍内定期由专用车清粪。
(3)青年牛、成牛母牛:采用自然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每天自然放牧6个小时,晚上7时人工补饲。饲料由专用饲料车送料,舍内自由活动和饮水,定期由专用车清粪。
(4)育肥牛:淘汰牛或不作种用的牛采用全舍饲方式,每天饲喂2次,粗料不限量,精料每日给饲2kg。
2、饲养管理
(1)犊牛饲养管理
①犊牛生后1小时内(自然或人工哺乳)应吃到初乳,第一次初乳喂量不得低于1公斤。初乳期7天,日喂2次,喂量一般3.5公斤/日·头。
②犊牛在出生后15-20日龄应调教采食犊牛料及青绿饲料,两种饲料分开放置,任其自由采食。犊牛精料含蛋白质不少于16%,30日龄起可喂给多汁粗料,断奶后可适当补给一定量的精料,每头喂量为1-1.5公斤/日。
③犊牛从出生后5日龄始,可在舍外运动场作自由运动,20日龄起可跟群放牧,运动量逐渐增大,夏天中午应赶至荫凉处放牧。
(2)育成母牛饲养管理
①育成母牛饲养应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
②育成母牛的日粮按预计生长发育水平(即24月龄体重的要求)决定日粮营养水平。一般育成牛的精料喂量为1-2公斤/日·头。青、粗饲料尽量多样化,任其自由采食。
③育成母牛怀孕后期应增加精实的喂量,约比前期多30-40%,以满足母体及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3)成年母牛饲养管理
①妊娠母牛的饲养:前期在营养方面一般不需要特别增加,若妊娠母牛处于泌乳期,则按泌乳牛的标准饲养,若处于干奶期,则按干奶牛的饲养,基础日粮为1-1.5公斤。中期应充分给予青、粗饲料,而将精料用量减少。日粮粗蛋白水平应维持在原来所处的水平,即相应为泌乳或干乳的水平。但日粮其它各种营养物质要求平衡、全价,并注意补充钙、磷。后期是“攻胎”的最好时机,必须给予充分的营养,保证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能量、蛋白、钙、磷等均要比中期增加。
②泌乳期母牛的饲养:产后应及早补料,每天供给的日粮营养要比实际营养需要高2~3公斤。2个月后逐渐降至与实际营养需要量相适应。进入泌乳中期后,每10天视母牛体况适当补充精料。泌乳后期视牛的膘情进行增、减精料饲养。
(4)育成公牛饲养管理
①育成种公牛在1.5岁前仍可喂给适当数量的粗饲料,而在其后必须控制粗饲料的摄入量,特别不宜喂给容积大、质量差的青粗料。要防止过多采食粗料而造成“草腹”,影响配种。
②育成种公牛日粮营养要求粗蛋白20%左右,精饲料2公斤以上,占干物质采食量55-65%。
(5)成年公牛饲养管理
①成牛种公牛的饲养以精料为主,精料可占日粮干物质的55-65%,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1.4%,青贮料或青草料可与干草搭配使用,并以干草为主。不喂或少喂菜籽饼和棉籽饼。
②成年种公牛的饲养水平可略高于维持水平,切忌能量过剩。日粮粗蛋白20%。日粮中多种营养成分应完善,特别应补充优质的精蛋白、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矿物质。
(6)种公牛饲养管理
①注意人身安全、牵放种公牛出入厩时,要注意公牛神态,人要距离公牛2米以上。应固定饲养人员,设法使人畜亲和,禁止殴打、戏弄公牛等粗暴行为。
②种公牛应分群饲养,厩舍、围栏应牢固。种公牛每天必须运动,以增强其体质,提高精液品质。除自由运动外,每天要有2小时以上的强制运动。育成及休闲期种公牛还可适当增加运动量。
③加强种公牛的刷拭工作、炎热季节可采取相应防暑措施,防止种公牛性欲及精液质量降低。
④种公牛配种不宜过度,公母比例要合理,一般公母比例为1:20。
3、配种
(1)育成母牛应于18-24月龄,体重190公斤以上开始配种,产后第一次配种掌握在40-100天之间。
(2)配种前要进行直肠检查,对患有产科疾病的母牛不予配种,应及时治疗。
(3)配种方法:采取自然交配的方式进行。
4、妊娠和妊娠诊断
(1)母牛配种后,60-90天进行第一次妊娠检查,以后每隔30天检查一次,超过120天末孕母牛要进行较详细的产科检查,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检查记录。
(2)妊娠诊断采用直肠检查法。
(3)对流产和早产母牛,进行病因检查,及时处理,必要时做细菌学或血清学、病毒学检查,发生爆发性流产必须做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性流产应采取相应的卫生防疫措施。
5、分娩
(1)根据预产期或临产症状做好产前准备,对临产母牛进行临床观察。
(2)根据预产期或临产征状,待母牛出现尾根塌陷、阴唇肿胀、拉稀等临产征兆时,必须将母牛留栏饲养,不能再放出牧地,并注意做好产床和牛体消毒。
(3)分娩母牛在正常情况下,尽量让其自然分娩,如遇难产必须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产。
6、繁殖记录及统计报表
(1)建立发情、配种、妊娠、流产、分娩、产后监护及繁殖障碍检查、处理记录,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准确。
(2)建立科学的繁殖和生产统计报表制度。
7、兽医保健
为了保证人畜安全,减少疾病发生,牛饲养及繁育过程要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准则,结合原种场实际,采取如下安全及防疫措施:
(1)卫生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消毒并穿戴洁净工作服;尽量做到“谢绝参观”,特定情况下,参观人员在消毒后穿戴防护服方可进入牛舍参观。
(2)免疫防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3)疫病监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原种场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对高致病性牛结核、布氏杆菌病、牛流行热、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进行监测。
(4)疫病控制和扑灭:原种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采取以下措施:驻场兽医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确诊发生高致病性病情时,配合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牛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原种场发生结核病等疫病时,对牛群实施隔离和净化措施;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牛的尸体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T 16569-1996)进行。
(5)记录:详细记录牛病及治疗等情况,包括:牛的来源,饲料消耗情况,发病率、死亡率及发病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所有记录保存两年以上。
具有的优点:
(1)后备公牛的选择通过3步进行筛选确保最后留下的公牛的各项体征都符合配种要求,同时对后备公牛的父辈及母背进行调查,避免遗传疾病;
(2)对幼母牛的选择及进行专业化的饲养,保证其健康成长,且在发情期通过人工授精保证其能受孕,且在取精时对公牛的DNA进行检验,防止近亲配种;
(3)孕后进行合理的饲养,防止其流产,同时注意母牛的营养,保证坯胎正常的发育;
(4)母牛分娩后进行有效的处理,可防止伤口感染与其他疾病的发生,保证母牛的再次受孕几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后备公牛的选留:
半岁初选,选出体重在80kg-120kg的公牛;
一岁半再选,选出体重在260kg-320kg的公牛;
二岁半定选,选出体重在350kg-400kg的公牛,落选者一律阉割;
后备公牛来自选育群或核心群经产母牛的后代中,对其父的要求是:体高115cm-150cm、体长125cm-160cm、胸围170cm-200cm以及体重350kg-400kg,且其体格健壮,活重大,悍威强但不凶猛,额头、鼻镜、嘴、前胸、背腰、尻都要宽,颈粗短、厚实,肩峰高长,尾毛多,前肢挺立,后肢持续有力,肩峰高12-22厘米为佳;
(2)母牛的选择:
半岁初选,选出体重在120kg-160kg的母牛;
一岁半再选,选出体重在230kg-290kg的母牛;
二岁半定选,选出体重在260kg-320kg的母牛,且皮薄有弹性、全身被毛短而细密而有光泽和毛色统一的为佳;
(3)公牛与母牛的饲养管理:
公牛饲养:
A)以精料喂食为主;青贮料与青草料配合喂食;
B)喂食含有定量的蛋白质及磷的食物;
C)定时对公牛进行补钙;
D)公牛每天进行相对应的训练,提高其身体条件;
E)加强种公牛的刷拭工作、防止中暑以及种公牛性欲及精液质量降低
母牛饲养:
A)以青粗饲料为主,且同时补充含精蛋白质、磷含量高的饲料,同时注重补钙;
(4)选择最佳配种时间:
初配年龄母牛1.5~2岁,公牛2~2.5岁,当个体的体重达到成年的65%~70%、体高达90%、胸围达80%时为初配适龄;
(5)配种:
人工授精:
A)DNA检查:对公牛的DNA进行检查防止近配种;
B)精液检查:对人工采集的公牛精液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冷冻,不合格的统一处理;
C)冻精:取放时动作要迅速;
D)冷冻精液的运输:采用充满液氮的容器来运输,其容器外围应包上保护外套;
(6)受孕后母牛的饲养管理:
配种后(8周-12周)进行第一次妊娠检查,往后每个4周进行一次妊娠检查;
17周后仍未检查出怀孕的母牛,将进行详细的产科检查;
受孕后的母牛注意防流产,保持适宜体况,对其检查数据做记录并分析;
妊娠前期和中期以优质干草,青草,青贮饲料和牧草为主饲料,同时注重蛋白质、磷和钙的补充;
妊娠后期(27-38周)须补充精料,精料喂量:27-38周龄每日每头饲喂2.5-6千克;
38周始,每日每头饲喂1-1.5千克,每头饲喂3次;
(7)培育健康牛群:
对临产母牛进行临产观察;
母牛在分娩时顺产最佳;难产时通过技术人员指导进行助产;
(8)产后母牛的护理:
母牛分娩后的护理,对母牛的外阴部及其周围进行冲洗;
更换围栏或圈舍内被污染的垫草;
对母牛产后胎衣和恶露的排出情况进行观察;
(9)产后母牛的饲养:
母牛产后3天内,主要饲喂优质干草和少量混合精料,每天饮用1次温热的益母膏麦麸汤;
母牛产后至少1周内都供给温水饮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9)中的饲喂日粮中添加如金养殖复合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的母牛达到初配适龄后,对其发情进行鉴定,掌握其发情和排卵规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的母牛达到初配适龄后,发情异常或者不发情的个体采取相应措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02563.9A CN108782436A (zh) | 2018-05-23 | 2018-05-23 | 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02563.9A CN108782436A (zh) | 2018-05-23 | 2018-05-23 | 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82436A true CN108782436A (zh) | 2018-11-13 |
Family
ID=64091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02563.9A Pending CN108782436A (zh) | 2018-05-23 | 2018-05-23 | 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8243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9950A (zh) * | 2019-07-02 | 2019-09-06 | 凤台雁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繁殖用种公牛饲养方法 |
CN111937812A (zh) * | 2020-09-15 | 2020-11-17 | 广西华胥水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水牛繁育效率的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3090A (zh) * | 2014-09-29 | 2015-01-14 | 丁家科 | 一种能繁母牛的养殖方法 |
CN104322450A (zh) * | 2014-11-24 | 2015-02-04 | 李文才 | 一种奶肉牛快速繁育杂交方法 |
CN104720928A (zh) * | 2015-04-08 | 2015-06-24 | 王守祥 | 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方法 |
CN107047448A (zh) * | 2016-12-20 | 2017-08-18 | 柳州市香柳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鲁西黄牛的养殖方法 |
CN107279036A (zh) * | 2016-03-31 | 2017-10-24 | 罗清龙 | 一种科学有效的牦牛繁育方法 |
CN107306881A (zh) * | 2017-06-22 | 2017-11-03 | 赖永雄 | 一种优质高档肉牛新品种楼利黄牛的杂交育种方法 |
-
2018
- 2018-05-23 CN CN201810502563.9A patent/CN10878243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3090A (zh) * | 2014-09-29 | 2015-01-14 | 丁家科 | 一种能繁母牛的养殖方法 |
CN104322450A (zh) * | 2014-11-24 | 2015-02-04 | 李文才 | 一种奶肉牛快速繁育杂交方法 |
CN104720928A (zh) * | 2015-04-08 | 2015-06-24 | 王守祥 | 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方法 |
CN107279036A (zh) * | 2016-03-31 | 2017-10-24 | 罗清龙 | 一种科学有效的牦牛繁育方法 |
CN107047448A (zh) * | 2016-12-20 | 2017-08-18 | 柳州市香柳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鲁西黄牛的养殖方法 |
CN107306881A (zh) * | 2017-06-22 | 2017-11-03 | 赖永雄 | 一种优质高档肉牛新品种楼利黄牛的杂交育种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9950A (zh) * | 2019-07-02 | 2019-09-06 | 凤台雁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繁殖用种公牛饲养方法 |
CN111937812A (zh) * | 2020-09-15 | 2020-11-17 | 广西华胥水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水牛繁育效率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han et al. |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amels | |
CN105052833A (zh) | 一种生产犏牛的方法 | |
Ivemeyer et al. | Impact of enhanced compared to restricted milk feeding on the behaviour and health of organic dairy calves | |
CN111011298A (zh) | 一种高品质肉猪的杂交生产方法 | |
CN108782436A (zh) | 一种提高云南高峰牛繁育水平的方法 | |
Mady et al. | Effect of Season on New Zealand White (NZW) Rabbits' Behaviorand Reproductive and productivePerformance | |
Hughes | The Importance of Vitamin A and Vitamin C in the Ration of Swine: Concerning Especially Their Effect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 |
CN109197780A (zh) | 一种减少仔猪生病的养殖方法 | |
CN109673586A (zh) | 一种提高迪庆藏猪繁殖性能的培育方法 | |
Ndung’u et al. | Mortality rates among improved boran beef cattle and their crosses from birth to two years under ranching conditions in Kenya | |
Gopakumar et al. |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managing pig breeding farms | |
Monaheng | Assessment of productive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dairy cows in the agro-ecoogical zones of Lesotho | |
Ducro |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 selection of horses of the KWPN on their dressage and showjumping performance results | |
Huang | How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Milk Calves | |
Thedford | Identificat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 |
Faye et al. |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a Camel Farm with a Focus on Dairy: Breeding and Young Animal Rearing, Milking, and Feeding | |
CN112715472A (zh) | 一种安全猪肉的生产工艺供应系统 | |
XAYALATH et al. |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INDIGENOUS PIG BREEDS IN SOUTHEAST ASIA-A REVIEW. | |
Hull | An Online Animal Science Curriculum for Secondary Students | |
Joshi et al. | Role of Co-Operative Network For the Management of Bovine Female Infertility Disorders in Gujarat. | |
Bojkovski et al. | Retrospective of Clinical Pathology of Herd Pigs in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Breeding | |
Pichlmann | The physiology and complications of heat in sows. | |
CN114514908A (zh) | 雪花牦牛的良种繁育方法 | |
Ghodasara et al. | Effects of suckling versus weaning on performance of primiparous gir (Bos indicus) cows and on growth rate of their calves | |
Wilcox et al. | Farmer's cyclopedia of live stoc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