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1477B -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1477B
CN108781477B CN201780019265.8A CN201780019265A CN108781477B CN 108781477 B CN108781477 B CN 108781477B CN 201780019265 A CN201780019265 A CN 201780019265A CN 108781477 B CN108781477 B CN 108781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ging
remote
central aggregation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92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1477A (zh
Inventor
清岛耕平
大久保尚人
安尼尔·尤密斯
内野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781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1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1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1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MAC调度器等上层的功能与无线物理层的功能分离安装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针对用户装置的恰当的控制的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本发明的通信控制方法在包括远端装置(260)和中央聚合装置(210),并在执行与用户装置(300)的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200)中执行。该通信方法具有如下步骤:中央聚合装置(210)将用于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寻呼的执行的信息即寻呼信息向远端装置(260)进行发送;以及远端装置(260)基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接收到的寻呼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执行寻呼。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并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进一步高速化为目的,对LTE-Advanced(以下,包含LTE-Advanced在内称为LTE)进行了标准化。此外,在3GPP中,正在进一步研究称为5G(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等的LTE的后继系统的规格。
在LTE中,使用包括具有MAC层中的调度器(Scheduler)功能(MAC调度器)等的中央聚合装置、以及从中央聚合装置的设置场所延伸而远程配置的远端装置的所谓C-RAN型无线基站。远端装置具有PA(Power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无线发送或接收模块以及调制解调模块等无线部(RF部)。
此外,中央聚合装置与远端装置通过称为前传(Front haul)的有线传输路径而连接。作为这种中央聚合装置与远端装置的接口,例如已知有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于是,当进行上述的5G的规格研究时,提倡将迄今为止安装于中央聚合装置的无线物理层(层1)的功能安装到远端装置(例如,非专利文献1)。基于这种安装,能够削减前传所需的传输带域。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RWS-150051(3GPP RAN workshop on 5G),"5G Vision for2020and Beyond"、3GPP、2015年9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将迄今为止安装于中央聚合装置的无线物理层的功能安装到远端装置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即,MAC调度器等上层(层2等)的功能如迄今为止的那样安装于中央聚合装置。因此,例如,为了通过远端装置进行无线物理层的处理,需要向远端装置通知中央聚合装置中的无线资源分配或用户装置的控制信息,具体来说,需要向远端装置通知与寻呼和随机接入过程(RA过程)相关的控制信息。
然而,在MAC调度器等的上层的功能如迄今为止的那样安装于中央聚合装置,且无线物理层的功能分离安装到远端装置的情况下,要进行无线物理层与无线物理层的上层的协作有困难。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MAC调度器等上层的功能与无线物理层的功能分离安装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针对用户装置的恰当的控制的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无线基站,其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其中,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具有:寻呼控制部,其基于寻呼请求的内容,生成用于控制针对所述用户装置执行的寻呼的信息即寻呼信息;以及信息发送部,其将由所述寻呼控制部生成的所述寻呼信息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所述远端装置具有:信息接收部,其接收所述寻呼信息;以及寻呼执行部,其基于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寻呼信息,执行所述寻呼。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无线基站,其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具有信息发送部,该信息发送部将用于针对所述用户装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发送的信息即随机接入信息向所述远端装置进行发送,所述远端装置具有:信息接收部,其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以及响应发送部,其基于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并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向所述用户装置进行发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无线基站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该无线基站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基于寻呼请求的内容,生成用于控制针对所述用户装置执行的寻呼的信息即寻呼信息,将生成的所述寻呼信息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以及所述远端装置基于从所述中央聚合装置接收到的所述寻呼信息,执行所述寻呼。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无线基站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该无线基站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执行与用户装置无线通信,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将用于发送针对所述用户装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信息即随机接入信息向所述远端装置进行发送;所述远端装置基于从所述中央聚合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并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向所述用户装置进行发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图。
图2是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方框图。
图3是中央聚合装置210的功能方框图。
图4是远端装置260的功能方框图。
图5是由中央聚合装置210、远端装置260以及用户装置300进行的寻呼和随机接入过程的概略说明图。
图6是表示由中央聚合装置210、远端装置260以及用户装置300进行的寻呼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经由PDSCH发送的寻呼信息的传输块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示出由中央聚合装置210、远端装置260以及用户装置300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9的(a)和(b)是示出经由PDSCH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相同的功能或结构,赋予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适当省略其说明。
(1)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概略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图。无线通信系统10为遵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以及LTE的后继系统即5G的无线通信系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支持5G的观点出发,将LTE(包括LTE-Advanced在内)适当称呼为“4G”。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导入了5G之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5G实现对4G进行补充的LTE辅助操作(LTE assisted operation)。
无线通信系统10包括核心网络20、无线基站100、无线基站200以及用户装置300。
核心网络20也称为演进型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由移动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以及PDN网关(P-GW)等构成。
无线基站100是遵循4G的无线基站,也称为eNodeB。无线基站100经由S1-MME或S1-U接口与构成核心网络20的装置(节点)连接。
无线基站200是遵循5G的无线基站。无线基站200经由X2接口(在此,为了便于说明,称为X2-AP’,X2-U’)与无线基站100连接。
用户装置300能够执行与无线基站100和无线基站200的无线通信。用户装置300也可以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或者移动站。无线基站200和用户装置300对从多个天线元件发送的无线信号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应对生成指向性更高的波束的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C)的载波聚合(CA)以及在多个无线基站与用户装置300之间同时发送分量载波的双重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等。
图2是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方框图。如图2所示,无线基站100由中央聚合装置110和远端装置160构成。同样,无线基站200由中央聚合装置210和远端装置260构成。另外,无线基站100和无线基站200也可以包括中央聚合装置和远端装置以外的其它装置。
中央聚合装置110具有无线物理层(L1)、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DCP)。此外,中央聚合装置110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作为PDCP的上层。
远端装置160能够从中央聚合装置110的设置场所延伸而远程配置。远端装置160具有PA(Power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无线发送或接收模块以及调制解调模块等无线部(RF)。
中央聚合装置110也称为数字处理部(Digital Unit(DU)),远端装置160也称为无线处理部(Radio Unit(RU))。中央聚合装置110与远端装置160通过称为前传的有线传输路径而连接。作为这种中央聚合装置110与远端装置160的接口,例如,使用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中央聚合装置210和远端装置260分别与上述的中央聚合装置110和远端装置160对应,但层结构不同。
具体来说,中央聚合装置210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远端装置260具有无线物理层(L1)和无线部(RF)。
另外,如上所述,中央聚合装置210经由X2-AP’、X2-U’接口与中央聚合装置110连接。
(2)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块结构
对中央聚合装置210和远端装置260的功能块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
(2.1)中央聚合装置210
图3是中央聚合装置210的功能方框图。如图3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具有信息发送部211、信息接收部213、寻呼控制部215、RA过程控制部217、调度功能部219以及X2 IF部221。
另外,如图3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的各功能块通过处理器(包括存储器)、功能模块(外部连接IF等)以及电源等硬件元素实现。
信息发送部211将执行与用户装置300的无线通信所需的控制信息等发送给远端装置260。具体来说,信息发送部211将包括从用户装置300到无线基站200的上行链路用的无线资源(各种信道等)的调度信息即UL许可(UL Grant)等的调度信息等发送给远端装置260。
如3GPP TS36.213 6.2章等中所规定的那样,UL许可中包括有跳频标记(Hoppingflag)(表示是否存在Msg3的跳频)、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Fixed size resource blockassignment)(表示Msg3的发送RB位置、RB数量)、截断调制和编码方案(Truncated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表示Msg3的MCS)、用于调度PUSCH的TPC命令(TPCcommand for scheduled PUSCH)(UL的发送功率调整用命令)、UL延迟(UL delay)(用于Msg3的发送定时调整)以及CSI请求(CSI request)(表示在Msg3中有无DL质量(Channel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的通知)。
此外,信息发送部211将用于执行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寻呼(呼叫)的信息即寻呼信息发送到远端装置260。具体来说,信息发送部211能够将通过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的寻呼信息的传输块(TB)本身作为寻呼信息进行发送。
或者,信息发送部211能够将经由该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的寻呼信息的传输块中所包含的寻呼消息的内容作为寻呼信息进行发送。另外,关于经由PDSCH发送的寻呼信息的传输块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此外,信息发送部211将用于发送针对用户装置300的随机接入响应(RAR)的信息即随机接入信息发送到远端装置260。具体来说,信息发送部211能够将通过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DSCH)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本身作为随机接入信息进行发送。
或者,信息发送部211也能够将构成经由该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的信息元素的内容作为随机接入信息进行发送。另外,关于经由PDSCH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信息接收部213接收从远端装置260发送的信息。具体来说,信息接收部213能够接收从用户装置300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TPC)所需的信息以及信道质量信息(具体来说,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等。
寻呼控制部215控制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寻呼。具体来说,寻呼控制部215为了通知针对空闲状态的用户装置300的呼入,或者通知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广播信息的变更,控制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寻呼(呼叫)。
更具体来说,寻呼控制部215基于寻呼请求的内容,生成由信息发送部211发送的寻呼信息。
RA过程控制部217控制与用户装置300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具体来说,RA过程控制部217执行从用户装置300接收RA前导码(RA Preamble),将针对RA前导码(RA Preamble)的响应即RA响应(RA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朝用户装置300发送的控制。
更具体来说,RA过程控制部217基于RA前导码(RA Preamble),生成由信息发送部211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
RA前导码(RA Preamble)是经由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送、被随机选择的前导码。RA响应(RA Response)是针对RA前导码(RA Preamble)的接收的响应,包括临时(Temporary)C-RNTI、UL许可(UL Grant)(用于上行发送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以及发送定时信息(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命令)等。当用户装置300接收到RA响应(RAResponse)时,基于RA响应(RA Response)中所包含的该信息,将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Request)发送给无线基站200。
调度功能部219基于与无线基站200连接的多个用户装置300的状况以及来自各用户装置300的请求等,执行对用户装置300的无线资源的调度(分配)。
X2 IF部221提供用于实现与中央聚合装置110的通信的接口。具体来说,X2 IF部221是使用MAC和RLC直接连接中央聚合装置110与中央聚合装置210的接口,优先为现有的开放接口(Open interface)。用户装置300的发送或接收数据经由X2 IF部221被中继到无线基站100。
(2.2)远端装置260
图4是远端装置260的功能方框图。如图4所示,远端装置260具有无线通信部261、信息取得部263、信息发送部265、信息接收部267、寻呼执行部269以及RA过程执行部271。
另外,如图4所示,远端装置260的各功能块通过双工器、PA(Power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无线发送或接收模块(RF转换)、功能模块(正交调制解调等)以及电源等的硬件元素实现。
无线通信部261执行与用户装置300的无线通信。具体来说,无线通信部261遵循5G的规格来执行与用户装置300的无线通信。如上所述,无线通信部261能够支持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载波聚合(CA)以及双重连接(DC)等。
信息取得部263取得由用户装置300发送的信息。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取得部263取得由用户装置300发送的RA前导码(RA Preamble)以及连接请求(RRCConnection Request)的内容等。此外,信息取得部263取得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寻呼的响应的内容等。信息发送部265将信息取得部263取得的该信息发送到中央聚合装置210。
信息接收部267接收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的信息。具体来说,信息接收部267接收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的寻呼信息。此外,信息接收部267接收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
寻呼执行部269执行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寻呼。具体来说,寻呼执行部269基于信息接收部267接收到的寻呼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DSCH),并执行寻呼。
RA过程执行部271基于信息接收部267接收到的随机接入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DSCH),并将RA响应(RA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发送到用户装置300。在本实施方式中,RA过程执行部271构成响应发送部。
(3)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
接着,对无线通信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具体来说,对由无线基站200进行的用户装置300的寻呼动作以及由无线基站200和用户装置300进行的随机接入(RA)过程的执行动作进行说明。
(3.1)概略动作
图5是由中央聚合装置210、远端装置260以及用户装置300进行的寻呼和随机接入过程的概略说明图。
如图5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将寻呼或RA响应(RA Response)的发送所需的信息发送到远端装置260。具体来说,如上所述,中央聚合装置210将寻呼信息D1或随机接入信息D2发送给远端装置260。
寻呼信息D1包括寻呼消息和填充位。此外,随机接入信息D2包括MAC报头、多个用户装置(UE)的RA响应(RA Response)(RAR)以及填充位。另外,后面将进一步叙述寻呼信息D1和随机接入信息D2的详细内容。
远端装置260基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接收到的寻呼信息D1或随机接入信息D2,发送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PDSCH。
(3.2)寻呼动作
图6示出由中央聚合装置210、远端装置260以及用户装置300进行的寻呼的时序。如图6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决定执行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寻呼(S10)。具体来说,中央聚合装置210基于来自核心网络20的请求,为了通知针对空闲状态的用户装置300的呼入,或者通知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广播信息的变更,决定执行该寻呼。
中央聚合装置210伴随决定了执行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寻呼,而将寻呼信息发送给远端装置260(S20)。后面将进一步叙述寻呼信息的内容。
远端装置260基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接收到的寻呼信息,执行寻呼的执行所需的PDCCH和PDSCH的设定(S30)。
另外,远端装置260发送包含表示针对对应的用户装置300存在寻呼的信息的PDCCH(S40)。此外,远端装置260发送包含针对对应的用户装置300的寻呼消息的PDSCH(S50)。
接收到该PDCCH和PDSCH的寻呼对象即用户装置300基于接收到的寻呼消息,执行接收设定(S60)。
图7示出经由PDSCH发送的寻呼信息的传输块的结构例。另外,在3GPP TS36.331等中规定有图7所示的传输块的结构。
如图7所示,该传输块包含寻呼消息(具体来说是RRC消息)和填充位。为了与作为3GPP的标准规格而规定的传输块大小(size)(TBS)匹配,基于寻呼消息的大小(size)来插入填充位。
寻呼消息包含寻呼记录的列表。该列表可以由多个寻呼记录构成,与多个用户装置300对应。由此,能够针对多个用户装置300同时统一执行寻呼。
寻呼记录包含用户装置300的识别符(UEID)和域(domain)(例如,电路交换(CS)和分组交换(PS))等信息。作为用户装置300的识别符,可以使用S-TMSI(SAE-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AE-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或IMSI(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等。
(3.2.1)实施例1
关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将图7所示的寻呼信息的传输块中的哪个部分通知给远端装置260,可以考虑几个格式。
例如,可以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将寻呼信息的传输块(TB)本身通知给远端装置260。具体来说,中央聚合装置210可以将用于发送寻呼消息的PDSCH的资源位置、发送格式以及寻呼信息的传输块本身通知到远端装置260。
在该情况下,远端装置260对该传输块的内容执行编码以及RF转换等处理,并将寻呼消息发送给用户装置300。
另外,具体来说,PDSCH的资源位置、发送格式包括如下的参数。
·控制信道(PDCCH等)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
·资源块(RB)的分配信息(资源位置)
·调制方式
·传输块大小(TBS)
·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识别)
·重复(Repetition)信息
·发送功率
(3.2.2)实施例2
或者,可以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将寻呼消息内的各信息元素通知给远端装置260。具体来说,中央聚合装置210可以将用于发送寻呼消息的PDSCH的资源位置、发送格式以及寻呼消息内的信息元素单独通知给远端装置260(见图7)。此外,中央聚合装置210可以将多个信息元素分组化并通知给远端装置260。
在该情况下,远端装置260基于由中央聚合装置210通知的该信息,在组装了寻呼信息的传输块之后,对该传输块的内容执行编码和RF转换等处理,并将寻呼消息发送给用户装置300。
(3.2.3)变更例
另外,对于基于3GPP的标准规格唯一地决定的参数或者始终以相同的值来运用的参数(例如,各种报头的内容),可以省略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向远端装置260的通知。或者,可以在远端装置260的设定时等,预先通知该参数。
此外,对于PDSCH的资源位置和发送格式,为了发送PDCCH,可以沿用从中央聚合装置210通知给远端装置260的信息。
(3.3)随机接入过程的执行动作
图8示出由中央聚合装置210、远端装置260以及用户装置300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时序。如图8所示,用户装置300为了开始与无线基站200的无线通信,而将RA前导码(RAPreamble)向远端装置260进行发送(S110)。
远端装置260将从用户装置300接收到的RA前导码(RA Preamble)向中央聚合装置210进行转发(S120)。
中央聚合装置210基于从远端装置260转发的RA前导码(RA Preamble),决定对用户装置300发送RA响应(RA Response)(RAR)(S130)。具体来说,中央聚合装置210决定临时(Temporary)C-RNTI、UL许可(UL Grant)、发送定时信息(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命令)以及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等。
中央聚合装置210将包含RA响应(RA Response)的内容的随机接入信息向远端装置260进行发送(S140)。
远端装置260基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接收到的随机接入信息,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所需的PDCCH和PDSCH的设定(S150)。另外,远端装置260将包含表示存在RA响应(RAResponse)的信息的PDCCH向用户装置300进行发送(S160)。此外,远端装置260发送包含针对用户装置300的RA响应(RA Response)的PDSCH(S170)。
接收到该PDCCH和PDSCH的用户装置300基于接收到的RA响应(RA Response),执行连接(RRC连接)的设定(S180)。
图9的(a)和(b)示出经由PDSCH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的结构例。具体来说,图9的(a)示出RA响应(RA Response)(RAR)的传输块的结构,图9的(b)示出RA响应(RAResponse)(RAR)的有效载荷部分的结构。另外,在3GPP TS36.321等中规定有图9的(a)和(b)所示的传输块的结构。
如图9的(a)所示,该传输块包括MAC报头、多个MAC RAR(RA响应(RA Response))和填充位。为了与作为3GPP的标准规格而规定的传输块大小(size)(TBS)匹配,基于MAC RAR(MAC有效载荷(payload))的大小(size)来插入填充位。
如图9的(b)所示,MAC RAR包含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命令、UL许可(ULGrant)以及临时(Temporary)C-RNTI。
(3.3.1)实施例1
对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将图9的(a)所示的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中的哪个部分向远端装置260进行通知,可以考虑几个格式。
例如,与上述寻呼信息同样地,可以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将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TB)本身向远端装置260进行通知。具体来说,中央聚合装置210将用于发送RA响应(RAResponse)的PDSCH的资源位置、发送格式以及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见图9的(a))本身向远端装置260进行通知。
在该情况下,远端装置260对该传输块的内容执行编码和RF转换等处理,并将RA响应(RAResponse)向用户装置300进行发送。
另外,具体来说,PDSCH的资源位置、发送格式包括如下的参数。
·控制信道(PDCCH等)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
·资源块(RB)的分配信息(资源位置)
·调制方式
·传输块大小(TBS)
·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识别)
·Repetition(重复)信息
·发送功率
(3.3.2)实施例2
或者,可以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将RA响应(RA Response)(MAC RAR)内的各信息元素(见图9的(b))通知给远端装置260。此外,中央聚合装置210可以将多个信息元素分组化,并通知给远端装置260。
在该情况下,远端装置260基于由中央聚合装置210通知的该信息,在组装了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之后,对该传输块的内容执行编码和RF转换等处理,并将RA响应(RAResponse)发送给用户装置300。
(3.3.3)变更例
上述的参数中的一部分,远端装置260可以基于为了PDCCH发送而通知的信息进行运算。特别是,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命令和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的值,远端装置260可以进行测量,并运算设定值。
具体来说,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远端装置260将由远端装置260运算出的设定值来变更(覆写)从中央聚合装置210通知的该参数。此外,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中央聚合装置210省略向远端装置260通知该参数。
此外,对于基于3GPP的标准规格唯一地决定的参数或者始终以相同的值来运用的参数,可以省略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向远端装置260的通知。或者,可以在远端装置260的设定时等,预先通知该参数。
另外,对于PDSCH的资源位置和发送格式,为了发送PDCCH,可以沿用从中央聚合装置210通知给远端装置260的信息。
(4)作用·效果
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具体来说,中央聚合装置210具有将寻呼信息向远端装置260进行发送的信息发送部211。此外,远端装置260基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接收到的寻呼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DSCH),并执行针对用户装置300的寻呼。
另外,中央聚合装置210具有将随机接入信息向远端装置260进行发送的信息发送部211。此外,远端装置260基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接收到的随机接入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DSCH),并将随机接入响应(RA Response)发送给用户装置300。
因此,即使在MAC调度器等上层的功能和无线物理层的功能分离地安装在中央聚合装置210和远端装置260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针对用户装置300的恰当的控制,即可以实现寻呼或随机接入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发送部211可以将寻呼信息的传输块本身作为寻呼信息而发送给远端装置260,或者将该传输块中所包含的寻呼消息的内容作为寻呼信息而发送给远端装置260。
同样地,信息发送部211可以将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本身作为随机接入信息而发送给远端装置260,或者将构成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的信息元素的内容作为随机接入信息而进行发送。
在发送寻呼信息和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本身的情况下,能够减小中央聚合装置210和远端装置260中的处理负载。此外,在发送寻呼消息的内容或构成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的信息元素的内容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在中央聚合装置210与远端装置260之间发送或接收的信息量,能够减小中央聚合装置210与远端装置260之间的必要传输带域。
(5)其它的实施方式
上面沿着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包含填充位的传输块本身作为寻呼信息D1或随机接入信息D2(参照图5、图7和图9的(a))而进行发送,但可以不一定包含填充位。特别是,在能够唯一地决定填充位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将除了填充位以外的传输块的内容发送给远端装置260。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发送了寻呼信息和随机接入信息双方,当然也可以是在无线通信系统10中发送任意一方的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全体中,主要使用在3GPP中规定的术语进行了说明,但该术语可以置换为其它的术语。例如,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用户装置可以称为无线通信终端、移动站或者用户终端等,无线基站可以称为节点或者无线通信装置或者系统等。
并且,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时序图和流程图等,只要不矛盾,其顺序是可以更换的。
此外,另外,对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术语和/或理解本说明书所需的术语,可以与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意思的术语进行替换。例如,信道和/或码元(symbol)可以是信号(signal)。此外,信号可以是消息。此外,“系统”和“网络”的术语可以互换地使用。
并且,上述参数等可以用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用来自规定值的相对值来表示,还可以用对应的其它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可以通过索引来指示。
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200,以下称为基站)能够收容1个或多个(例如,3个)小区(也称为扇区)。当基站收容多个小区时,可以将基站的覆盖区域整体划分成多个更小的区域。
“小区”或者“扇区”这样的术语是指在该覆盖范围内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或基站子系统的覆盖区域的一部分或者整体。并且,“基站”、“eNB”、“小区”和“扇区”这样的术语在本说明书中可以互换使用。基站有时也用固定站(fixed 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毫微微小区、小型小区等术语来称呼。
关于用户装置300,本领域技术人员有时也用下述术语来称呼:用户站、移动单元(mobile unit)、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useragent)、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一些其它恰当的术语来称呼的情况。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基于”这一表述,除非另有说明,不是“仅基于”的意思。换而言之,“基于”这一表述的意思是“仅基于”和“至少基于”这两者。
并且,“包括(including)”、“包含(comprising)”以及它们的变形术语与“具有”同样,意味着包括性的。并且,在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者(or)”意味着不是逻辑异或。
对使用了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1”、“第2”等称呼的元素的任何参照也并非全部限定这些元素的量或者顺序。这些称呼在本说明书中可以作为对2个以上的元素间进行区別的便利方法来使用。因此,对第1元素和第2元素的参照并不意味着在此仅能够采用2个元素、或者必须以某些形式使第1元素先于第2元素。
在整个本说明书中,在例如英语中的a、an和the那样因翻译而追加了冠词的情况下,如果不是从上下文中明确示出并非如此,则这些冠词包含多个。
此外,本发明可以进行如下表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无线基站(无线基站200),其包括远端装置(远端装置260)和中央聚合装置(中央聚合装置210),执行与用户装置(用户装置300)的无线通信,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具有信息发送部(信息发送部211),其将用于执行针对所述用户装置的寻呼的信息即寻呼信息向所述远端装置进行发送,所述远端装置具有:信息接收部(信息接收部267),其接收所述寻呼信息;以及寻呼执行部(寻呼执行部269),其基于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寻呼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并执行所述寻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是所述信息发送部将经由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的所述寻呼信息的传输块本身作为所述寻呼信息进行发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是所述信息发送部将经由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的所述寻呼信息的传输块中所包含的寻呼消息的内容作为所述寻呼信息进行发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无线基站,其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具有:信息发送部(信息发送部211),其将用于针对所述用户装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发送的信息即随机接入信息向所述远端装置进行发送,所述远端装置具有:信息接收部,其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以及响应发送部(RA过程执行部271),其基于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DSCH),并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是所述信息发送部将经由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本身作为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进行发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是所述信息发送部将构成传输块的信息元素的内容作为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进行发送,所述传输块是经由所述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的传输块。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无线基站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该无线基站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将用于执行针对所述用户装置的寻呼的信息即寻呼信息向所述远端装置进行发送;以及所述远端装置基于从所述中央聚合装置接收到的所述寻呼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并执行所述寻呼。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无线基站中的通信控制方法,该无线基站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将用于发送针对所述用户装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信息即随机接入信息向所述远端装置进行发送;所述远端装置基于从所述中央聚合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设定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并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如上所述,虽然记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构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及附图不应该理解为对该发明进行限定。基于该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和运用技术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2016-060449号(2016年3月24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而被并入到本申请的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基于上述的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即使在MAC调度器等上层的功能与无线物理层的功能被分离安装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针对用户装置的恰当的控制。
标号说明
10 无线通信系统
20 核心网络
100 无线基站
110 中央聚合装置
160 远端装置
200 无线基站
210 中央聚合装置
211 信息发送部
213 信息接收部
215 寻呼控制部
217 RA过程控制部
219 调度功能部
221 X2 IF部
260 远端装置
261 无线通信部
263 信息取得部
265 信息发送部
267 信息接收部
269 寻呼执行部
271 RA过程执行部
300 用户装置
D1 寻呼信息
D2 随机接入信息

Claims (4)

1.一种无线基站,其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具有:
寻呼控制部,其基于寻呼请求的内容,生成用于控制针对所述用户装置执行的寻呼的信息即寻呼信息;以及
信息发送部,其将由所述寻呼控制部生成的所述寻呼信息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
所述远端装置具有:
信息接收部,其接收所述寻呼信息;以及
寻呼执行部,其基于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寻呼信息,执行所述寻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
所述信息发送部将经由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的所述寻呼信息的传输块本身作为所述寻呼信息进行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
所述信息发送部将经由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的所述寻呼信息的传输块中所包含的寻呼消息的内容作为所述寻呼信息进行发送。
4.一种无线基站中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无线基站包括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基于寻呼请求的内容,生成用于控制针对所述用户装置执行的寻呼的信息即寻呼信息,
将生成的所述寻呼信息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以及
所述远端装置基于从所述中央聚合装置接收到的所述寻呼信息,执行所述寻呼。
CN201780019265.8A 2016-03-24 2017-02-28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781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0449 2016-03-24
JP2016060449 2016-03-24
PCT/JP2017/007776 WO2017163784A1 (ja) 2016-03-24 2017-02-28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1477A CN108781477A (zh) 2018-11-09
CN108781477B true CN108781477B (zh) 2022-09-27

Family

ID=59901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9265.8A Active CN108781477B (zh) 2016-03-24 2017-02-28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0321B2 (zh)
EP (1) EP3435732B1 (zh)
JP (1) JP7169874B2 (zh)
CN (1) CN108781477B (zh)
DK (1) DK3435732T3 (zh)
WO (1) WO2017163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9963A1 (ja) 2018-02-15 2019-08-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6867A (zh) * 2007-06-22 2010-08-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CN103583069A (zh) * 2011-02-16 2014-02-1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基站,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358212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2160B2 (en) * 2006-07-14 2014-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terminals in an OFDM system for achieving both fast paging response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by utilizing a multi-step paging process
KR102309346B1 (ko) * 2010-02-12 2021-10-08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셀-에지 사용자 성능을 향상시키고 하향링크 협력 컴포넌트 캐리어를 통해 무선 링크 실패 조건을 시그널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817641B2 (en) * 2011-02-16 2014-08-2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detecting and avoiding in-device interference
JP5833683B2 (ja) * 2011-03-14 2015-12-1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GB2489221A (en) * 2011-03-18 2012-09-26 Ip Wireless Inc Establishing preconfigured shared logical communications bearers and preconfigured shared radio bearers to provide a predefined quality of service
US9544761B2 (en) * 2013-01-28 2017-01-10 Spidercloud Wireless, Inc. Use of a common physical cell identity in a small cell network
EP2957141B1 (en) * 2013-02-12 2019-01-02 Altiostar Networks, Inc. Long term evolu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US9451466B2 (en) 2013-03-15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 employing shared resources among antenna units
US10039099B2 (en) * 2014-06-30 2018-07-31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346835B2 (ja) 2014-09-22 2018-06-20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プラグドア開閉装置およびプラグド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6867A (zh) * 2007-06-22 2010-08-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CN103583069A (zh) * 2011-02-16 2014-02-1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基站,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358212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2-061899 Paging control and Paging Channels".《3GPP tsg_ran\WG2_RL2》.2006, *
RWS-150051 "5G Vision for 2020 and Beyond";NTT DOCOMO等;《3GPP workshop\2015-09-17_18_RAN_5G》;20150903;全文 *
TD-SCDMA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分析与过程实现;曹翔;《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20111215;全文 *
Vehicular paging procedure for relay cell selection in LTE system;IEEE;《 2012 IEEE 2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PIMRC)》;2012112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9874B2 (ja) 2022-11-11
WO2017163784A1 (ja) 2017-09-28
US11540321B2 (en) 2022-12-27
US20210204325A1 (en) 2021-07-01
DK3435732T3 (da) 2022-02-07
CN108781477A (zh) 2018-11-09
EP3435732A4 (en) 2020-02-26
EP3435732A1 (en) 2019-01-30
EP3435732B1 (en) 2021-12-29
JPWO2017163784A1 (ja)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0609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RU2675592C1 (ru) Улучшенное сообщение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стоянии канала на лицензируемых и нелицензируемых несущих
US20210007169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s
EP3404964B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499995B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scheduler,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system
KR101951210B1 (ko) 머신 타입 통신을 위한 사용자 장비 및 진화된 노드 b 및 랜덤 액세스 방법들
WO2015199932A1 (en) Lte-u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periodic beacon an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N109076610B (zh)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及系统
WO2017195848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4513862A (zh) 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4270754A (zh) 针对侧链路通信的配置的许可
EP2829119B1 (en) Home base station management using extended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access
CN112335331A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435703B1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remot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7211396B (zh)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156004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0870376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90021060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90110275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8781477B (zh)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US20190124629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7397347A (zh)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