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1397A - 用于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执行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执行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1397A
CN108781397A CN201680083544.6A CN201680083544A CN108781397A CN 108781397 A CN108781397 A CN 108781397A CN 201680083544 A CN201680083544 A CN 201680083544A CN 108781397 A CN108781397 A CN 108781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wave beam
telecom equipment
wireless telecom
nc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35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1397B (zh
Inventor
朱源
张旭
黄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81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1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1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1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73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constraints in layer or codeword to antenna mapping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Abstract

在一个示例中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命令来测量相邻小区的波束;以及一个或多个发送器,被配置为向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报告基于所测量的波束的波束的信息,并且该信息被并入到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中。可以描述和/或要求保护其他实施例。

Description

用于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执行切换的设备和 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总体涉及用于在大规模MIMO通信中执行切换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IMO)广泛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用于长期演进(LTE)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超出LTE的系统(例如,第五代(5G)无线通信系统)。在MIMO通信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处均使用多个天线。此外,MIMO通信系统使得可以同时在同一无线电信道上发送和接收不止一个数据信号。对于先进的无线通信,大规模MIMO技术正在开发中。在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中,大量天线、发送器、和接收器用于各种频率载波。这样的系统极大地增加了系统容量,扩展了小区的覆盖范围,并降低了干扰水平。可能期望增强的切换过程来用于小区边缘处的用户设备(UE)的高性能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以及用于避免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内的切换延迟或切换失败。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在不同的视图中通常指代相同的部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通常将重点放在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上。在以下描述中,参考以下附图描述了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无线通信系统或5G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MIMO系统内的小区中的示例性切换场景。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大规模MIMO系统内的小区中的示例性切换场景。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
图5示出了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和利用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和利用BS-NCR的第二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和利用BS-NCR的第三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和利用BS-NCR的第四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和利用BS-NCR的第五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和利用BS-NCR的第六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附图通过图示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本公开的具体细节和方面。可以利用其他方面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的、逻辑的、和电方面的变化。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因为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方面相组合以形成新的方面。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例如,LTE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超出LTE的系统(例如,5G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100(例如,LTE或5G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101。无线电接入网络101可以包括基站120-122(例如,根据LTE的eNodeB、eNB)。每个基站(例如,基站120)可以为无线电接入网络101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无线电小区(例如,移动无线电小区110)提供无线电覆盖。
多个无线通信设备130-132(也被称为移动终端、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移动设备、接收器、发送器、或收发器)可以位于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移动无线电小区110中。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130)可以经由基站(例如,基站120)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131或132)通信,从而为移动无线电小区(例如,移动无线电小区110)提供覆盖(换言之,操作移动无线电小区)。
对于经由空中接口信道(例如,信道140)的无线电通信,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130)可以包括射频(RF)的链、多个天线、和基带处理器。RF的链(也可被称为RF链)可以包括RF接收器、RF发送器、或RF收发器。多个天线可以形成多个天线阵列。基带处理器可以包括例如提供模拟信号处理的模拟基带、用于提供模拟域和数字域之间的转换的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以及用于提供数字信号处理的数字基带。RF链也可以是可以处理多个并行信号的物理RF块。
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130)可以在可以根据相同RAT(无线电接入技术)或根据不同RAT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内。
无线电接入网络101可以支持根据各种通信技术(例如,移动通信标准)的通信。每个基站(例如,120)可以根据5G、LTE、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用于GSM演进的增强数据速率(EDGE)无线电接入来经由空中接口信道(例如,信道140)提供基站120和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130)之间的无线电通信连接。
术语切换通常在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之类的各种国际组织中使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切换通常意味着正在进行的无线通信设备从其当前小区(被称为源小区)重定向到相邻小区(被称为目标小区)。通常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是不同的小区时进行切换,这被称为小区间切换。当订户移出源小区所覆盖的区域并进入目标小区的区域时,小区间切换用于维持诸如正在进行的呼叫或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之类的通信。切换也可以在例如源小区和目标小区是同一个小区并且仅使用的空中接口信道改变时进行,这被称为小区内切换。小区内切换用于将可能受到干扰或正在衰落的一个空中接口信道变更为新的更空闲的或更少衰落的空中接口信道。
图2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无线通信系统或5G无线通信系统)内的示例性切换场景200。LTE无线通信系统根据3GPP应用例如MIMO。例如,存在为小区210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基站220、为小区211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基站221、为小区212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基站222、以及在该系统内的无线通信设备230。如图所示,无线通信设备230正从小区210移动到小区211(换言之,从当前小区210移动到相邻小区211,从源小区210移动到目标小区211),或者无线通信设备230处于小区边缘。相邻小区或目标小区(例如,相邻小区211)是位于源小区(例如,源小区210)附近的用于切换的小区。对于每个小区(例如,小区210、211、和212),当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的切换或者针对切换进行测量时,相对应的基站220、221、和222被触发以建立和维护相邻小区关系(NCR)表。NCR可以包含从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切换关系,并且还可以包含小区特定的切换参数,包括小区个体偏移(CIO)和触发时间(TTT)。源小区(例如,源小区210)的源基站(例如,源基站220)可以向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230)指示这样的NCR并且可以通知用于相邻小区测量的优先的目标小区候选者,以便减少测量时间并提高准确性。
表1中示出了NCR表的示例。它还可以被称为小区特定的NCR,是来自LTE的传统(legacy)项。
表1:传统小区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NCR)的示例
在诸如5G无线通信系统之类的先进无线通信系统中,小区的数目可以急剧增加(例如,增加10倍或超过10倍)。在先进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使用各种小小区和载波频率,并且异构网络中的小区的数目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增加。随着小区数目的增加,系统容量会增加,无线覆盖范围会改善,并且基础设施的成本会下降。这也可能意味着,每个源小区的目标小区的数目急剧增加,在找到最佳小区作为目标小区之前,每个源小区的基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相邻小区测量。
此外,诸如5G无线通信系统之类的先进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些小区或大多数小区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采用多个天线、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的小区被称为具有大规模MIMO的小区。包括具有大规模MIMO的多个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被称为大规模MIMO系统。大规模MIMO系统可以覆盖各种频率载波,例如,从诸如低于6GHz频率载波之类的低频载波到诸如6GHz-100GHz频率载波之类的高频载波。大规模MIMO系统也可以覆盖高于100GHz的频率载波。大规模MIMO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容量,扩展了小区覆盖范围,并降低了干扰水平。
然而,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例如,随着小区数目的增加和采用大规模MIMO的小区的数目的增加,目标小区的基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获得用于切换过程的合适的波束的信息。为了获得合适波束的信息,根据由3GPP定义的用于LTE的当前切换过程,目标小区的基站需要等待无线通信设备在切换后发送测量报告或者等待无线通信设备在目标小区处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然后计算合适的波束。合适的波束可以例如适合于下行链路信道,或者在存在大于例如预定阈值的信道互易性的情况下应用于上行链路信道。这还可以使得针对将要执行切换的无线通信设备而传送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信号具有更好的性能。更好的性能可以包括例如更大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更好的性能还可以包括其他改进的度量。它还可以减少对其他并发信号的干扰。如果小区的数目和具有大量MIMO的小区的数目增加,则用于获得合适波束的信息的两个步骤可能导致严重的切换延迟或甚至导致切换失败。
如上所述,根据3GPP定义的LTE的当前切换过程,目标小区的基站没有关于任何进入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道空间信息的先验知识,直到无线通信设备报告波束测量结果或将SRS发送到目标小区的基站。为了增强具有增加的小区数目和大规模MIMO小区数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性能,可能期望发送和接收的一致性。这可能意味着,目标小区预先知道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道空间信息。因此,可能需要增强的切换过程来用于高性能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从而避免切换延迟或切换失败。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大规模MIMO系统(例如,LTE无线通信系统或5G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小区中的示例性切换场景300。例如,存在为小区310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基站320、为小区311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基站321、为小区312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基站322、为小区313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基站323,以及无线通信系统内的无线通信设备330、331、332、和333。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示例小区中,小区310和311应用大规模MIMO,而小区312和313不应用大规模MIMO。如图所示,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正从小区310移动到小区311,无线通信设备332正从小区310移动到小区312,并且无线通信设备333正在从小区313移动到小区311移动。换言之,无线通信设备330、331、332、和333正从当前小区移动到相邻小区,从源小区移动到目标小区,或者无线通信设备330、331、332、和333位于小区边缘。
在大规模MIMO小区(例如,小区310或小区311)中,来自小区310的基站320的天线的辐射能量和来自小区311的基站321的天线的辐射能量可以集中到一组波束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两个辐射能量可以集中到一组波束{1,2,3,4,5,6}中。这两个辐射能量也可以集中到其他组波束中,或者每个辐射能量也可以集中到不同组的波束中。如图所示,小区310或小区311的覆盖范围可以被波束1、2、3、4、5、和6划分为小片的覆盖范围。在不应用大规模MIMO的MIMO小区(例如,小区312或者小区313)中,来自小区312的基站322的天线的辐射能量和来自小区313的基站323的天线的辐射能量可以分别集中在一个单波束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区312的覆盖范围可以是波束3,小区313的覆盖范围可以是波束4。也可以应用其他单独的波束。
如图所示,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针对每个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选择专用波束变得比在不应用大规模MIMO的MIMO系统中更重要。根据3GPP定义的LTE的当前切换过程在切换之前不采取动作。相反,只在切换之后采取动作。切换后的动作可以包括:例如,目标小区的基站向每个可用波束分配专用参考信号、在其小区上进行广播、以及无线通信设备测量参考信号、报告回最适合的那个波束。切换后的动作还可以包括:例如,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向目标小区的基站(被称为目标基站)发送SRS,并且目标基站扫描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不同波束并选择一个波束(例如,具有最大增益的波束)。当前的切换过程对于大规模MIMO系统来说不够有效。可能期望在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系统内用于增强的切换性能的更有效的波束选择。
在下文中,描述了用于更好地利用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增强的切换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强的过程可以包括建立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并利用BS-NCR。为了建立BS-NCR,源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源小区310)的源基站320向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330)发信号,以测量相邻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小区311)处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此外,源基站320可以基于经历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某些天线权重来向无线通信设备330发信号通知由相邻小区311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形成的空间波形。源基站320也可以将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的相关位置和序列提供给无线通信设备330。无线通信设备330响应于源基站320而进行测量和报告测量结果。这样的测量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330测量相邻小区311的用于切换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之前或与之同时进行。诸如RSRP和RSRQ之类的参数(包括相邻小区311(也被称为目标小区311)中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绝对或相对信号强度)属于3GPP的LTE系统的传统切换过程,而没有考虑用于大规模MIMO小区或大规模MIMO系统的专用波束。
在无线通信设备330测量相邻小区311的用于切换的相关参数之前进行的测量可以例如由小的A3事件阈值(例如,0dB阈值)触发。小的A3事件阈值可以被配置为触发对相邻小区311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的测量。根据3GPP TS36.331,A3事件是指相邻小区变得比服务小区(也被称为当前小区或源小区)更好地偏移的情形。如所描述的,测量足够早于切换触发,并且因此不会对源小区310中的切换执行时间产生影响。此外,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330)也可以能够在无需执行切换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保留测量结果以用于将来的切换或统计分析。
在无线通信设备330测量相邻小区311的用于切换的相关参数的同时进行的测量可以是例如相邻小区311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两种测量结果都记录在同一测量报告中。可以根据传统切换的需要将报告发信号通知给无线通信系统。以这种方式,只有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要执行切换的无线通信设备330)进行这样的测量。
源小区310的基站320(也被称为源基站320)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报告而将所使用的用于当前小区(也被称为源小区310)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的信息以及所报告的用于相邻小区311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的信息并入到NCR中。NCR指示小区关系以及当前小区310和相邻小区311之间的波束特定的关系。因此,基于NCR生成BS-NCR。可以以统计方式维护BS-NCR,或者以即时的方式更新BS-NCR。它可以被视为增强的自动相邻关系(eANR)功能,并因此可以属于一种自优化网络(SON)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任何其他后续切换或测量结果指示源小区中的当前波束对应于另一目标小区和/或另一目标波束,则可以响应于稍后的切换或接收到测量结果而相应地更新包含在BS-NCR中的相关信息。
为了利用BS-NCR,源小区310的基站320可以获取经历切换的无线通信设备330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的信息。然后,源小区310的基站320(也被称为源基站320)可以搜索BS-NCR中所指示的相邻小区311的相邻波束的信息。这是为了找到可以在相邻小区311内使用的目标波束。
之后,源小区310的基站320可以经由诸如X2接口中的消息之类的基站间消息向相邻小区311(也被称为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指示(一个或多个)相邻波束的信息。例如,X2接口是LTE中的标准化基站间接口。其他基站间消息也可以是适用的。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可以利用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波束的信息并且针对处于切换过程下的无线通信设备330(例如,针对正在从源小区310移动到目标小区311的无线通信设备330)执行数据传输。这样,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可能不需要在无线通信设备330实际到达目标小区311之后等待获得(一个或多个)合适波束的信息。因此,可以减少切换等待时间并且可以减少切换失败率。
此外,源基站320可以经由诸如X2接口中的消息之类的基站间消息向目标基站321指示(一个或多个)相邻波束的信息。源基站320还可以指示无线通信设备330开始切换或移动到目标小区311。然后,无线通信设备330可以执行切换或移动。目标基站321可以利用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波束的信息,并且针对切换下的无线通信设备330(例如,针对正在从源小区310移动到目标小区311的无线通信设备330)执行数据传输。
此外,增强的切换过程还可以包括基站将波束的信息并入到BS-NCR中。波束的信息可以包括当前在源小区中以及所有相邻小区中使用的波束。将波束信息并入到BS-NCR中可以在触发即将进行的切换(例如,通过切换请求或无线通信设备物理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进行。即使在短时间内都没有切换,也可以进行将波束信息并入到BS-NCR中。写入到BS-NCR中的波束信息可以被保持用于一次切换或者可以被保持用于仅预定义的时间段内的切换。或者,写入到BS-NCR的波束信息可以仅出于记录的目的而被保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保持信息用于数据分析,以便跟踪某些网络的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保持信息用于统计计算,以便预测某些网络的数据趋势。
诸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330、331、332、和333之类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其耦合到多个收发器、发送器、接收器并且还耦合到用于信号处理的多个基带处理器。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测量的一个或多个专用或共享接收器,以及用于报告的一个或多个专用或共享发送器。此外,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执行切换,例如,终止在源小区内接收和发送信号以及开始在目标小区内接收和发送信号。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目标小区的所配置的专用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序列和位置)。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所配置的目标小区标识的其他存储器。此外,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计算测量值,用于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报告事件,用于确定要报告哪个目标小区和/或目标波束,以及用于生成相应的报告消息。报告事件可以包括例如A3事件。根据3GPP TS36.331,A3事件可以是指相邻小区变得比服务小区(也被称为当前小区或源小区)更好地偏移的情形。如所描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UE、移动设备、接收器、发送器、收发器、或MS。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经历从大规模MIMO小区310到大规模MIMO小区311的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大规模MIMO小区310和311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用于专用波束成形的一组波束,例如,波束{1,2,3,4,5,6}。大规模MIMO小区311的基站(例如,基站321)可以仅知道在无线通信设备330或者无线通信设备331在切换时连接到大规模MIMO小区311之后哪些波束要用于这些无线通信设备。大规模MIMO小区311的基站321可能花费一定时间来进行以下操作:配置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的测量,从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接收报告,或扫描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的SRS(或其他等同)信号。这可能导致切换延迟或失败,甚至信号和/或数据传输的中断。在增强的切换过程中,可以向经历切换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源小区(例如,源小区310)中的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指示目标小区(例如,目标小区311)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可以在接近目标小区311的同时测量目标小区311中的波束。基于测量结果(例如,基于期望的接收功率),无线通信设备330可以在使用源小区310中的波束6的同时报告关于目标小区311中的波束6的信息,并且无线通信设备331可以在使用源小区310中的波束5的同时报告关于目标小区311中的波束5的信息。当接收到报告时,源小区310的基站320(也被称为源基站320)可以发送波束信息到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也被称为目标基站321)。然后,目标基站321可以能够分别利用给定的波束信息来适应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的切换。
利用波束信息,目标基站321可以能够将发送和接收天线引导到所指示的波束,以用于下行链路信号传输和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只要新的合适波束在另一数据传输或另一信号传输或另一数据和信号传输中被更新,则用所指示的波束进行的传输就可以继续。以这种方式,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连接到目标小区311时改进链路稳健性。此外,当在大规模MIMO环境中由大量物理发送和接收天线来形成波束时,小区覆盖大小可能比通过少量天线进行传统波束成形的小区的大小宽得多。因此,在没有正确的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可能变弱,并且其数据速率或甚至连接可能受损。
同时,波束信息由源基站320写入到NCR中,并且制作如表2所示的BS-NCR。BS-NCR中包含的信息可用于任何即将到来的无线通信设备在源小区310和目标小区311之间的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在切换时分别在目标小区311中继续使用波束6和波束5,则源基站320可能不需要命令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测量目标小区311的波束。替代地,源基站320可以搜索现有BS-NCR以在目标小区311中找到用于每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合适波束(例如,用于无线通信设备330的波束6和用于无线通信设备331的波束5)。
表2: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的示例
此外,由于源小区310和目标小区311都应用大规模MIMO,所以源基站320还可以直接将无线通信设备330和331在源小区310内所使用的波束成形指示给目标基站321。这样,源基站320和目标基站321可以都知道彼此内的波束成形使用情况,并且因此它们可以建立双向BS-NCR。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333经历从非大规模MIMO小区313到大规模MIMO小区311的切换。这意味着无线通信设备333进入具有数目增加的小小区的小区。这种情况导致更高的发生概率。大规模MIMO小区311可以具有用于专用波束成形的一组波束(例如,波束{1,2,3,4,5,6}),而非大规模MIMO小区313可能不具有这样的一组波束。一旦无线通信设备333在切换时连接到大规模MIMO小区311,大规模MIMO小区311的基站321可能不知道哪个波束要用于无线通信设备333。此外,可能没有当前小区内使用的波束信息(例如,表2中所示的BS-NCR中的源小区313)。在增强的切换过程中,在源小区313内并且在源小区313的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333可以响应于源小区313的基站323(也被称为源基站323)而将目标小区311内的波束3报告作为目标波束测量的结果。然后源基站323可以将波束信息并入到BS-NCR中并且将该信息指示给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也被称为目标基站321)。利用目标波束信息,无线通信设备333从源小区313到目标小区311的切换可以有效地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作为优先的BS-NCR中的波束信息并且只要无线通信设备经历从非大规模MIMO小区313到大规模MIMO小区311的切换,则默认目标波束就可以是波束3。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332经历从大规模MIMO小区310到非大规模MIMO小区312的切换。大规模MIMO小区310可以具有用于专用波束成形的一组波束(例如,波束{1,2,3,4,5,6}),而非大规模MIMO小区312可能没有这样的一组波束。由于非大规模MIMO小区312(也被称为目标小区312)不应用大规模MIMO,因此不需要确定目标小区312的波束。然而,例如对于确定用于切换的优先的目标小区,增强的切换过程可能是有益的。如表2所示,当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332)成功地执行从大规模MIMO小区(例如,小区310)到非大规模MIMO小区(例如,小区312)的切换时,相关波束信息可以由源基站320写入到BS-NCR中。利用波束信息,在大规模MIMO小区310内使用波束3的无线通信设备可能主要被期望切换到非大规模MIMO小区31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使用波束3的任何无线通信设备接近大规模MIMO小区310的边缘时,小区310的基站320可以将无线通信设备配置为优先测量非大规模MIMO小区312并且在测量报告显示结果符合期望的情况下将无线通信设备切换到非大规模MIMO小区312。
此外,当来自大规模MIMO小区(例如,小区310)的波束(例如,波束3)指向如下特定区域时,在该特定区域中,相邻小区根据BS-NCR是唯一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使用波束3并且接近大规模MIMO小区310的边缘的无线通信设备332)可以直接被切换到该相邻小区(例如,相邻小区312,也被称为目标小区312)而无需进行目标小区测量。
无线通信设备的组件(例如,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天线、RF链、和基带处理器)可以例如由一个或多个电路来实现。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可以指、属于或包括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处理器(共享、专用或群组)、和/或存储器(共享、专用或群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述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硬件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中实现,或者与电路相关联的功能可以由这些软件或固件模块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可在硬件中操作的逻辑。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使用任何适当配置的硬件和/或软件被实现到系统中。图4示出了针对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400的示例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400可以包括至少如图所示耦合在一起的应用电路402、基带电路404、无线电频率(RF)电路406、前端模块(FEM)电路408和一个或多个天线410。
应用电路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例如,应用电路402可以包括电路,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任意组合。处理器可以与存储器/存储装置相耦合和/或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装置,并且可以被配置为运行在存储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和/或操作系统能够在系统上运行。
基带电路404可以包括电路,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基带电路4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和/或控制逻辑,以处理从RF电路406的接收信号路径接收的基带信号,并生成用于RF电路406的发送信号路径的基带信号。基带处理电路404可以与应用电路1102相接口,以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并且控制RF电路406的操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404可以包括第二代(2G)基带处理器404a、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404b、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404c、和/或用于其他现有代、在开发中或未来将要开发的代(例如,第五代(5G)、6G等)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基带处理器404d。基带电路404(例如,基带处理器404a-404d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处理支持经由RF电路406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进行通信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无线电控制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无线电频移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404的调制/解调电路可以包括快速傅立叶变换(FFT)、预编码、和/或星座映射/解映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404的编码/解码电路可以包括卷积、咬尾(tail-biting)卷积、turbo、维特比(Viterbi)和/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解码器功能。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实施例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适当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404可以包括协议栈的要素,例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协议的要素,例如,包括:物理(PHY)、介质接入控制(MAC)、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和/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要素。基带电路404的中央处理单元(CPU)404e可以被配置为运行协议栈的用于PHY、MAC、RLC、PDCP、和/或RRC层的信令的要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SP)404f。一个或多个音频DSP 404f可以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声消除的元件,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适当的处理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的组件可以被适当地组合在单个芯片、单个芯片组中、或者被布置在同一电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404和应用电路402的一些或全部组成组件可例如在片上系统(SOC)上被一起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404可以提供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404可以支持与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和/或其他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的通信。其中基带电路404被配置为支持多个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实施例可以被称为多模基带电路。
RF电路406可支持通过非固态介质使用经调制的电磁辐射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RF电路406可以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以辅助与无线网络的通信。RF电路406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对从FEM电路408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将基带信号提供给基带电路404的电路。RF电路406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可以包括对基带电路404所提供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并将RF输出信号提供给FEM电路408以用于传输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406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RF电路406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混频器电路406a、放大器电路406b、以及滤波器电路406c。RF电路406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滤波器电路406c和混频器电路406a。RF电路406还可以包括合成器电路406d,该合成器电路用于合成供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使用的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电路406d所提供的合成频率来对从FEM电路408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放大器电路406b可以被配置为放大经下变频的信号,以及滤波器电路406c可以是被配置为从经下变频的信号移除不想要的信号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的低通滤波器(LPF)或带通滤波器(BPF)。输出基带信号可被提供给基带电路404以供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可以是零频率基带信号,但这不是必需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可以包括无源混频器,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合成器电路406d所提供的合成频率对输入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以生成用于FEM电路408的RF输出信号。基带信号可以由基带电路404提供,并且可以由滤波器电路406c滤波。滤波器电路406c可以包括低通滤波器(LPF),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被布置为分别用于正交下变频和/或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被布置用于镜像抑制(例如,Hartley镜像抑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和混频器电路406a可以被布置为分别用于直接下变频和/或直接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406a可以被配置用于超外差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在这些替代实施例中,RF电路406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电路,并且基带电路404可以包括数字基带接口以与RF电路406进行通信。
在一些双模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单独的无线电IC电路来处理每个频谱的信号,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406d可以是分数N合成器或分数N/N+1合成器,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因为其他类型的频率合成器可能是合适的。例如,合成器电路406d可以是Δ-Σ合成器、倍频器、或包括具有分频器的锁相环的合成器。
合成器电路406d可以被配置为基于频率输入和分频器控制输入来合成供RF电路406的混频器电路406a使用的输出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406d可以是分数N/N+1合成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率输入可以由压控振荡器(VCO)提供,但这不是必需的。分频器控制输入可以由基带电路404或应用处理器402根据所需的输出频率来提供。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应用处理器402所指示的信道从查找表确定分频器控制输入(例如,N)。
RF电路406的合成器电路406d可以包括分频器、延迟锁定环(DLL)、复用器、以及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频器可以是双模分频器(DMD),并且相位累加器可以是数字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实施例中,DMD可以被配置为将输入信号除以N或N+1(例如,基于进位输出)以提供分数除法比。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DLL可以包括一组级联的可调谐的延迟元件、相位检测器、电荷泵、以及D型触发器。在这些实施例中,延迟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将VCO周期最多分解成Nd个相等的相位分组,其中,Nd是延迟线中的延迟元件的数目。以这种方式,DLL提供负反馈以帮助确保通过延迟线的总延迟是一个VCO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406d可以被配置为生成作为输出频率的载波频率,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的倍数(例如,载波频率的两倍、载波频率的四倍)并与正交发生器和分频器电路一起使用,以在载波频率处生成具有多个彼此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本地振荡器(LO)频率(fLO)。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406可以包括正交(IQ)/极性转换器。
FEM电路408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天线410接收到的RF信号、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RF电路406以供进一步处理的电路。FEM电路408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放大RF电路406所提供的用于传输的信号以由一个或多个天线410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传输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FEM电路408可以包括发送/接收(TX/RX)开关,以在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FEM电路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FEM电路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以放大接收到的RF信号,并且提供经放大的接收到的RF信号作为(例如,到RF电路406的)输出。FEM电路408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用于放大输入RF信号(例如,由RF电路406提供)的功率放大器(PA)以及用于生成用于后续传输(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410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的RF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滤波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400可以包括诸如存储器/存储装置、显示器、摄像头、传感器和/或输入/输出(I/O)接口之类的附加元件。
无线通信设备位于诸如LTE或5G无线通信系统之类的先进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设备在无线通信系统内执行增强的切换过程。如所描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UE、移动设备、接收器、发送器、收发器、或MS。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个小区可以应用大规模MIMO。
图5示出了流程图500,其示出了描绘用于建立和利用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在510中,源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源小区310)的源基站320向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330)发信号以测量相邻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小区311)处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源基站320基于经历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某些天线权重,向无线通信设备330发信号通知由相邻小区311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形成的空间波形。在切换的情境中,相邻小区311也被称为目标小区。源基站320在发信号通知时也向无线通信设备330提供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的相关位置和序列。
在520中,无线通信设备330响应于源小区310的源基站320而进行测量并报告测量结果。这样的测量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330针对切换测量相邻小区311的RSRP或RSRQ之前或与之同时进行。诸如RSRP和RSRQ之类的参数(包括相邻小区311(也被称为目标小区311)中的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的绝对或相对信号强度)属于用于3GPP的LTE系统的传统切换过程,而没有考虑用于大规模MIMO的专用波束。
在530中,源小区310的基站320将波束信息并入到NCR中以建立如表2所示的BS-NCR。
在540中,源小区310的基站320基于BS-NCR中的波束信息向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指示波束信息。
在550中,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然后使用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波束的信息,并针对经历切换过程的无线通信设备330执行数据传送。
如所描述的,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可以提前获得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以用于无线通信设备330的切换。可以减少切换等待时间并且可以减少切换失败率。
图6示出了流程图600,其示出了描绘用于建立和利用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的第二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在610中,源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源小区310)的源基站320用信号通知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330)测量相邻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小区311)处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源基站320基于经历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某些天线权重,向无线通信设备330发信号通知由相邻小区311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形成的空间波形。在切换的上下文中,相邻小区311也被称为目标小区。源基站320在发信号通知时也向无线通信设备330提供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的相关位置和序列。
在620中,无线通信设备330响应于源基站320而进行测量并报告测量结果。这样的测量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330针对切换测量相邻小区311的RSRP或RSRQ之前或与之同时进行。诸如RSRP和RSRQ之类的参数(包括相邻小区311(也被称为目标小区311)中的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的绝对或相对信号强度)属于用于LTE系统的传统切换过程,而没有考虑用于大规模MIMO的专用波束。
在630中,源小区310的基站320将从无线通信设备330的测量报告导出的波束信息指示给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
在640中,目标小区311的基站321然后利用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波束的信息并针对经历切换过程的无线通信设备330执行数据传送。
图7示出了流程图700,其示出了描绘用于建立和利用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的第三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在710中,源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源小区310)的源基站320发信号通知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330)测量相邻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小区311)处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源基站320基于经历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某些天线权重,向无线通信设备330发信号通知由相邻小区311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形成的空间波形。在切换的上下文中,相邻小区311也被称为目标小区。源基站320在发信号通知时也向无线通信设备330提供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的相关位置和序列。
在720中,无线通信设备330响应于源基站320而进行测量并报告测量结果。这样的测量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330针对切换测量相邻小区311的RSRP或RSRQ之前或与之同时进行。诸如RSRP和RSRQ之类的参数(包括相邻小区311(也被称为目标小区311)中的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的绝对或相对信号强度)属于用于LTE系统的传统切换过程,而没有考虑用于大规模MIMO的专用波束。
在730中,源小区310的基站320将波束信息并入到NCR中以建立如表2所示的BS-NCR。
图8示出了流程图800,其示出了描绘用于建立和利用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的第四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在810中,基站(例如,源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小区310)的源基站320)搜索现有的BS-NCR以找出目标小区(例如,小区311)以及作为目标小区311内的目标波束的合适的波束。这是为了找到要在目标小区311中使用的目标波束。搜索的方式是用于找出目标小区,包括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330)的切换的与源小区310中所使用的当前波束相对应的目标小区的目标波束。现有的BS-NCR包含所使用的波束的信息,其中该BS-NCR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进入具有大规模MIMO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时建立或在无线通信设备按优先权成功切换时建立。
在820中,源小区310的源基站320基于BS-NCR中的波束信息向目标小区311的目标基站321指示合适的波束。合适的波束可以例如适合于下行链路信道或者在存在大于例如预定阈值的信道互易性的情况下应用于上行链路信道。它可以针对要执行切换的无线通信设备而传送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信号产生更好的性能。更好的性能可以包括例如更大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更好的性能还可以包括其他改进的度量。它还可以减少对其他并发信号的干扰。
在830中,源基站320指示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330)关于目标小区311的标识,因此无线通信设备330继续进行到目标小区311的切换。
在840中,无线通信设备330执行到所指示的目标小区311的切换。
在850中,目标小区311的目标基站321然后利用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波束的信息,并且针对经历切换过程的无线通信设备330执行数据传送。
图9示出了流程图900,其示出了描绘用于建立和利用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的第五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在910中,基站(例如,源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小区310)的源基站320)搜索现有的BS-NCR以找出目标小区(例如,小区311)以及作为目标小区311内的目标波束的合适的波束。这是为了找到要在目标小区311中使用的目标波束。搜索的方式是用于找出目标小区,包括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330)的切换的与源小区310中所使用的当前波束相对应的目标小区的目标波束。现有的BS-NCR包含所使用的波束的信息,其中该BS-NCR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进入具有大规模MIMO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时建立或在无线通信设备按优先权成功切换时建立。
在920中,源基站320指示小区边缘处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330)关于目标小区311的标识,因此无线通信设备330继续进行到目标小区311的切换。
在930中,无线通信设备330执行到所指示的目标小区311的切换。
图10示出了流程图1000,其示出了描绘用于建立和利用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的第六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在1010中,基站(例如,源小区(例如,小区310)的源基站320)接收针对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330的切换的触发。触发可以包括例如在无线通信设备330进行从源小区310到另一个小区的切换或者针对切换进行测量时建立和维护相邻小区关系(NCR)表。触发还可以包括例如搜索源小区310的现有的BS-NCR以找出目标小区以及目标小区内的合适波束。
在1020中,基站(例如,源小区(例如,图3所示的小区310)的源基站320)搜索现有的BS-NCR以找出目标小区(例如,小区311)以及作为目标小区311内的目标波束的合适波束。这是为了找到要在目标小区311中使用的目标波束。搜索的方式是用于找出目标小区,包括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330)的切换的与源小区310中所使用的当前波束相对应的目标小区的目标波束。现有的BS-NCR包含所使用的波束的信息,其中该BS-NCR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进入具有大规模MIMO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时建立或在无线通信设备按优先权成功切换时建立。
除了如上所述的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切换改进的目的之外,所提出的BS-NCR可以用于各种其他目的,例如,干扰协调、负载平衡、或移动优化。在那些应用中,两个小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取决于当前小区波束和相邻小区波束对。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BS-NCR中,当前小区中的一个波束可以与相邻小区中的一组波束具有关系。可以以统计的方式获得并维护实际使用该组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可能性。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每次需要在它们中选择最合适的波束,并且这些可能性的信息可以帮助加速处理。例如,源基站可以将无线通信设备配置为优先测量具有高使用可能性的波束,或者目标基站可以优先扫描具有高使用可能性的波束。
以下示例涉及其他实施例。
示例1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命令来测量相邻小区的波束,并且可以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发送器,被配置为基于所测量的波束向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报告波束的信息,并且该信息被并入在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中。
在示例2中,示例1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相邻小区的基站来执行切换。
在示例3中,示例1-2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无线通信设备所在的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当前小区的基站来执行切换。
在示例4中,示例1-3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相邻小区的波束的信息。
在示例5中,示例4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存储相邻小区的标识。
在示例6中,示例1-5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计算相邻小区的波束的信息。
在示例7中,示例6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是否以及何时向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报告波束的信息。
在示例8中,示例7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该确定是根据包括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的A3事件的触发事件进行的。
在示例9中,示例6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要报告相邻小区的哪个波束的信息。
在示例10中,示例6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生成相应的报告消息。
在示例11中,示例1-10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BS-NCR是基于由3GPP定义的相邻小区关系(NCR)以及波束的信息来生成的。
示例12是用于在图7所示的用于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内执行切换的方法。
在示例13中,示例12的主题还可以可选地包括:执行从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切换。
在示例14中,示例13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对切换的执行是响应于源小区的源基站。
在示例15中,示例13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对切换的执行是响应于目标小区的目标基站。
在示例16中,示例12-15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命令包括相邻小区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的相关位置和序列。
在示例17中,示例16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相邻小区的波束包括由相邻小区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基于经历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某些天线权重而形成的空间波形。
在示例18中,示例12-17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对波束的测量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所定义的A3事件触发的。
在示例19中,示例12-18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对波束的测量在不需要执行切换的情况下进行。
在示例20中,示例12-19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对波束的信息的报告被进行以用于统计分析。
在示例21中,示例12-20中任一个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BS-NCR是基于由3GPP定义的相邻小区关系(NCR)与波束的信息来生成的。
示例22是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记录有的指令,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根据示例12至21中任一项的用于在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内执行切换的方法。
示例23是用于图7所示的用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方法。
在示例24中,示例23的主题还可以可选地包括:向相邻小区的相邻基站指示BS-NCR的波束信息以将波束信息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切换。
在示例25中,示例23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测量的波束的结果而将所测量的波束的结果的波束信息指示给相邻小区的相邻基站而非将所测量的波束的结果的波束信息并入到相邻小区关系(NCR)中,以将波束信息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切换。
在示例26中,示例23-25中任一项的主题还可以可选地包括:将波束信息用于来自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相邻小区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切换。
在示例27中,示例24-26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波束信息指示适合于下行链路信道或具有大于预定阈值的信道互易性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波束。
在示例28中,示例24-26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波束信息指示具有较大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的波束。
在示例29中,示例24-26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波束信息指示减少对其他并发信号的干扰的波束。
在示例30中,示例23-29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相邻小区被称为目标小区。
在示例31中,示例23-30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NCR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
示例32是图10所示的利用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的方法。
在示例33中,示例32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向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相邻小区的相邻基站指示波束信息以将该波束信息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切换。
在示例34中,示例32-33中任一项的主题还可以可选地包括:根据波束信息向无线通信设备指示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相邻小区,以执行到系统的相邻小区的切换。
在示例35中,示例32-34中任一项的主题还可以可选地包括:将波束信息用于来自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相邻小区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切换。
在示例36中,示例32-35中任一项的主题还可以可选地包括:将波束信息用于干扰协调、负载均衡、或移动性优化。
在示例37中,示例32-36中任一项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包含采用大规模MIMO的多个小区。
应注意的是,上述任何示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与任何一个其他示例相组合。
虽然已经描述了特定方面,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方面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因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并且因此旨在涵盖落入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这些过程被示为逻辑流程图中的框的集合,其表示可以仅在机构中实现或者与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相组合地实现的操作序列。在软件/固件的情境中,框表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所记载的操作。
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是非暂态的。例如,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和磁条)、光盘(例如,光碟(CD)和数字通用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拇指驱动器、杆、密钥驱动器、和SD卡)、以及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Claims (25)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接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命令来测量相邻小区的波束;以及
一个或多个发送器,被配置为基于所测量的波束向所述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报告所述波束的信息,其中所述信息被并入到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和所述发送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所述相邻小区的基站来执行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和所述发送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所位于的当前小区的基站来执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相邻小区的所述波束的所述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相邻小区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相邻小区的所述波束的所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是否以及何时向所述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报告所述波束的所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确定是根据包括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的A3事件的触发事件进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要报告所述相邻小区的哪个波束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生成相应的报告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BS-NCR是基于由3GPP定义的相邻小区关系(NCR)以及所述波束的所述信息来生成的。
12.一种用于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内执行切换的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命令来测量相邻小区的波束;以及
将所述波束的信息作为测量的结果报告给所述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所述信息被并入到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执行从所述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切换的执行是响应于所述源小区的源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切换的执行是响应于所述目标小区的目标基站。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所述命令包括所述相邻小区的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和相关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邻小区的所述波束包括由所述相邻小区的所述经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基于经历无线电传播信道的某些天线权重而形成的空间波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波束的测量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所定义的A3事件触发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波束的测量在不需要执行切换的情况下进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波束的所述信息的报告被进行以用于统计分析。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S-NCR是基于由3GPP定义的相邻小区关系(NCR)与所述波束的所述信息来生成的。
2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记录有的指令,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内执行切换的方法。
23.一种用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
命令无线通信设备测量所述系统的相邻小区的波束;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所测量的波束的结果而将所测量的波束的所述结果的波束信息并入到相邻小区关系(NCR)中以生成波束特定的相邻小区关系(BS-NCR)。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相邻小区的相邻基站指示所述BS-NCR的波束信息以将所述波束信息用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切换。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测量的波束的结果而将所测量的波束的所述结果的波束信息指示给所述相邻小区的相邻基站而非将所测量的波束的所述结果的波束信息并入到相邻小区关系(NCR)中,以将所述波束信息用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切换。
CN201680083544.6A 2016-04-14 2016-04-14 用于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执行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8781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9295 WO2017177421A1 (en) 2016-04-14 2016-04-14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massive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1397A true CN108781397A (zh) 2018-11-09
CN108781397B CN108781397B (zh) 2021-08-20

Family

ID=60042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3544.6A Active CN108781397B (zh) 2016-04-14 2016-04-14 用于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执行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9995B2 (zh)
CN (1) CN108781397B (zh)
DE (1) DE112016006738T5 (zh)
WO (1) WO20171774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5111A1 (zh) * 2020-03-16 2021-09-23 索尼集团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2093B2 (en) * 2016-08-12 2019-11-26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device of sending measurement report
BR112019004433A2 (pt) * 2016-09-13 2019-05-28 Qualcomm Inc lista de células vizinhas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por satélite
WO2018204863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Beam-based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US9967115B1 (en) 2017-06-08 2018-05-08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spatial equalization of in-band signals in MIMO receivers
US10727929B2 (en) 2018-06-04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 beam selection for measuring a reference signal
US11115884B1 (en) 2019-07-19 2021-09-07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Adjusting handover parameters for massive MIMO wireless devices
CN111818660B (zh) * 2019-08-05 2023-04-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信息更新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477664B2 (en) * 2019-11-27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beam sweep procedur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4839A (ja) * 2007-09-19 2009-04-09 Nec Corp クラッタ判別方法およびレーダ装置
US20120178451A1 (en) * 2011-01-07 2012-07-12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 Neighbor Cell Relation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96372A (zh) * 2011-11-02 2013-05-0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切换过程中计算波束成形因子的方法与设备
CN103491553A (zh) * 2012-06-08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4115419A (zh) * 2011-12-16 2014-10-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毫米波宽带通信中增强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101029A1 (zh) * 2013-12-30 2015-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小区切换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20150312776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nhancement of access points to suppor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160007261A1 (en) * 2014-07-01 2016-01-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0289C (zh) 2005-06-29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的方法
US9007263B2 (en) * 2010-09-09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 rotation techniques in a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02572887B (zh) * 2010-12-22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小区关系测量结果的上报方法和装置
US9112648B2 (en) * 2011-10-17 2015-08-18 Golba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ntralized distributed transceiver management
KR101890419B1 (ko) * 2012-01-16 2018-08-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준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073337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millimeter-wave frequency band
EP2709396A1 (en) * 2012-09-13 2014-03-19 Alcatel-Lucent Multi-beam radio base station
US9730134B2 (en) * 2013-03-08 2017-08-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0512008B2 (en) * 2014-01-17 2019-12-17 Idac Holdings, Inc. 3GPP MMW access link system architecture
US9813203B2 (en) * 2014-06-12 2017-11-07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Generation of a pilot signal in a base station
KR102363547B1 (ko) * 2014-11-26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JP6717854B2 (ja) * 2015-06-12 2020-07-0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システムのモビリティ
JP2018531540A (ja) * 2015-09-02 2018-10-2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異なる複数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からのビーム間のモビリティ手続
JP2017050758A (ja) * 2015-09-03 2017-03-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10135512B2 (en) * 2016-04-06 2018-11-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4839A (ja) * 2007-09-19 2009-04-09 Nec Corp クラッタ判別方法およびレーダ装置
US20120178451A1 (en) * 2011-01-07 2012-07-12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 Neighbor Cell Relation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96372A (zh) * 2011-11-02 2013-05-0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切换过程中计算波束成形因子的方法与设备
CN104115419A (zh) * 2011-12-16 2014-10-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毫米波宽带通信中增强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91553A (zh) * 2012-06-08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和设备
WO2015101029A1 (zh) * 2013-12-30 2015-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小区切换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20150312776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nhancement of access points to suppor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160007261A1 (en) * 2014-07-01 2016-01-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NY: "Beamformed CSI-RS implementation for FD-MIMO", 《3GPP TSG RAN WG1 #8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5111A1 (zh) * 2020-03-16 2021-09-23 索尼集团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6006738T5 (de) 2019-01-10
CN108781397B (zh) 2021-08-20
US11159995B2 (en) 2021-10-26
WO2017177421A1 (en) 2017-10-19
US20190075496A1 (en)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1397B (zh) 用于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执行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US10516461B2 (en) Beam management for dual transmission point hybrid beamforming systems in 5G
CN114640433B (zh) 基于每个分量载波的增强的测量间隙配置的信令
US10499272B2 (en) Measurement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TWI735480B (zh) 於毫米波致能小型胞元中的胞元搜尋及同步化技術
US10826661B2 (en) Enhanc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uplink beam tracking
US1108874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BRRS configuration
CN110089043B (zh) 新无线电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测量报告
CN107852213B (zh) 用于波束小区操作的网络发现和波束获取
CN107409027B (zh) 用户设备的装置和演进节点b的装置
CN111918303B (zh) 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1971907A (zh) 用于波束成形无线通信的波束分配技术
CN111372293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356861B2 (en) User equipment (UE)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millimeter wave pencil cell communication
US20180132124A1 (en) Measurement gap enhancement for incmon (increased number of carriers for monitoring)
CN111756426A (zh) 一种选择接收波束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58286A1 (en)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7111642A1 (en) Beam discovery reporting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US11711792B2 (en) Two-tier sector RF beamforming adaptation
EP3456077A1 (en) Lte-assisted beam acquisition for 60 ghz wlan access
WO2018106260A1 (en) Shared-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 beamforming architecture
WO2018031133A1 (en) Initial access and hando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