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0871B - 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及电池连接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及电池连接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0871B
CN108780871B CN201780017267.3A CN201780017267A CN108780871B CN 108780871 B CN108780871 B CN 108780871B CN 201780017267 A CN201780017267 A CN 201780017267A CN 108780871 B CN108780871 B CN 108780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connection
protector
connection bus
storage elem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72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0871A (zh
Inventor
福岛直树
中山治
宫崎克司
木村成志
森田光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1008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163995A1/ja
Publication of CN108780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0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0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0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28End pieces consisting of a ferrule or sleeve
    • H01R11/281End pieces consisting of a ferrule or sleeve for connections to batteries
    • H01R11/283Bolt, screw or threaded ferrule parallel to the battery po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al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7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具备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第2外部连接总线(50)、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1电极连接部(40A)的第1保护器部(10)、与第1保护器部(10)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1外部连接部(40B)的第2保护器部(20)、以及中间保护器部(30)。中间保护器部(30)位于第1保护器部(10)与第2保护器部(20)之间,并在第1保护器部(10)与第2保护器部(20)之间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40C)。

Description

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及电池连接模块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及具备该保持模块的电池连接模块,详细地讲,涉及对与用于向蓄电元件组的外部输出电力的一对输出电极端子连接的外部连接总线进行保持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蓄电元件组的输出电极端子连接的外部连接总线,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外部连接总线。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外部连接总线19B:在一对输出电极端子设为蓄电元件组两端的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的结构的电池模块(蓄电模块)M1中,外部连接总线19B与两端的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连接。与此,各外部连接总线19B与对各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进行连接的总线19一起由树脂保护器20来保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72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蓄电元件组的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与上述专利文献1 相同的情况下,换言之,在呈厚度较薄的长方体形状的蓄电元件在厚度方向排列的情况下,有时经由外部连接总线从蓄电元件组向外部设备的电力供给从蓄电元件组的同一端侧进行。在该情况下,需要将与一对输出电极端子中的一方连接的外部连接总线遍及直至蓄电元件组的另一端为止的长距离 而配设。在该情况下,需要形状不同的两种外部连接总线,从而需要与其对应的两种外部连接总线用绝缘保护器(保持模块)。此时,需要将绝缘保护器单独地安装到蓄电元件组,从而绝缘保护器的安装作业费事。因此,期望如下技术:能与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并且在对形状不同的多个外部连接总线进行保持的情况下,可简单地进行绝缘保护器向蓄电元件组的安装。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本发明提供能够与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并且可简单地进行向蓄电元件组的安装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及具备该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电池连接模块。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其安装于蓄电元件组,该蓄电元件组由具有正极的电极端子及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构成,其中,所述蓄电元件组包括将一方极性的电力输出的第1输出电极端子和将另一方极性的电力输出的第2输出电极端子,该模块具备:第1外部连接总线,其包括与所述第1输出电极端子连接的第1电极连接部、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第1外部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1电极连接部与第1外部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第 2外部连接总线,其包括与所述第2输出电极端子连接的第2电极连接部和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第2外部连接部;第1保护器部,其保持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所述第1电极连接部;第2保护器部,其与所述第1保护器部隔开间隔地配置,保持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所述第1外部连接部;以及中间保护器部,其位于所述第 1保护器部与所述第2保护器部之间,在所述第1保护器部与所述第2保护器部之间保持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所述中间部。
根据本结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由第1保护器部、第2保护器部以及中间保护器部这三个保护器部构成。因此,例如通过使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中间部的长度(形状)及中间保护器部的长度 (形状)与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位置对应,从而能够使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与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另外,通过设为将第1保护器部和第2保护器部利用中间保护器部结合的结构,从而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一体化。因此,可简单地进行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向蓄电元件组的安装作业。即,根据本结构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能够与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并且可简单地进行向蓄电元件组的安装。
在上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中,也可以为,所述中间保护器部与所述第1保护器部及所述第2保护器部独立地形成,所述中间保护器部的一端部由所述第1保护器部保持,另一端部由所述第2 保护器部保持。
根据本结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由第1保护器部、第2保护器部以及中间保护器部这三个单独的保护器部构成。因此,例如在使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中间部的长度与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位置对应时,第1保护器部及第2保护器部能够原样地利用,仅仅对中间保护器部的长度进行设计变更就能对应。
另外,在上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中,也可以为,所述中间保护器部由挤压成形的合成树脂构成。
根据本结构,因为中间保护器部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所以在形成中间保护器部时不论中间保护器部的长度怎样,用一个模具就可完成。另外,能够根据蓄电元件组的蓄电元件数量简单地变更中间保护器部的长度。即,通过变更第1保护器部、第2保护器部以及中间保护器部这三个保护器中仅中间保护器部的长度,从而能够与蓄电元件数量不同的各种蓄电元件组对应。因此,在使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与各种蓄电元件组对应时,不必另外制作进一步的模具,能够削减费用。
另外,在上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中,也可以为,所述中间保护器部与所述第1保护器部或者所述第2保护器部形成为一体,所述中间保护器部的一端部由未一体化的所述第1保护器部或者所述第2保护器部保持。
根据本结构,中间保护器部与第1保护器部或者第2保护器部一体化。因此,能够简化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结构,并且能够简化作为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中,也可以为,所述中间保护器部与所述第1保护器部及所述第2保护器部形成为一体。
根据本结构,中间保护器部与第1保护器部及第2保护器部一体化。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结构,并且能够进一步简化作为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结构。
在上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输出电极端子由位于所述蓄电元件组中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的一端的蓄电元件的一方极性的电极端子构成,第2输出电极端子由位于所述蓄电元件组中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另一端的蓄电元件的另一方极性的电极端子构成,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所述中间部具有从所述第1电极连接部延伸到所述第1外部连接部的形状,所述第2保护器部保持所述第2外部连接总线。
根据本结构,在第1输出电极端子和第2输出电极端子分开地配置于蓄电元件组中的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的情况下,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第1外部连接部的位置及第2外部连接总线的第2外部连接部的位置设为蓄电元件组中的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另一端侧(相同的一端侧)。因此,在第1输出电极端子和第2输出电极端子分开地配置于蓄电元件组的两端部的情况下,能够容易且正确地实现将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位置设为蓄电元件组中的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的任一端侧。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连接模块,安装于所述蓄电元件组的上部,其中,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具备:上述任一方案记载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多个总线,其对相邻的所述蓄电元件的所述正极的电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的电极端子进行连接;以及绝缘保护器,其保持所述多个总线,所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配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器的上方。
根据本结构,在具备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电池连接模块中,能够与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并且可简单地进行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向蓄电元件组的安装。
在上述电池连接模块中,也可以为,进一步具备盖,该盖至少对将所述第1外部连接部除外的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将所述第 2外部连接部除外的所述第2外部连接总线、以及所述多个总线进行覆盖。
根据本结构,电池连接模块具备盖,该盖对将第1外部连接部除外的第1外部连接总线、将第2外部连接部除外的第2外部连接总线、以及总线进行覆盖。因此,能够防止邻接的两个总线、或者第1外部连接总线和第2外部连接总线由于外部金属等而短路。另外,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到电池连接模块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能够与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并且可简单地进行向蓄电元件组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俯视图。
图2是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侧视图。
图3是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蓄电模块的俯视图。
图5是蓄电模块的侧视图。
图6是蓄电元件组的俯视图。
图7是电池连接模块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在蓄电元件组载置有电池连接模块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其他方式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蓄电模块的其他方式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蓄电模块的俯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蓄电模块的侧视图。
图13是盖的俯视图。
图14是沿图11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其他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俯视图。
图16是从图15中将各外部连接总线去除的俯视图。
图17是沿图15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8是其他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俯视图。
图19是从图18中将各外部连接总线去除的俯视图。
图20是沿图18的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一边参照图1至图8一边说明实施方式1。此外,图3是沿图 1的A-A线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蓄电模块100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未图示),作为用于驱动车辆的动力源而使用。另外,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 1安装于蓄电模块100的上部(参照图4)。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及图4的箭头X所示的方向作为左侧、将图5的箭头Y 所示的方向作为上方来进行说明。另外,对多个相同部件标注一个附图标记,对其他的部件有时省略附图标记。
1.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结构
如图1所示,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具备第1保护器部10、第2保护器部20、中间保护器部30、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以及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
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与蓄电元件组60的、用于向外部输出电力的一对输出电极端子(OUTP、OUTN)中的负极输出端子OUTN 连接(参照图4)。
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形成薄板状的形状(参照图3)。详细地讲,如图1所示,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包括与蓄电元件组60的负极输出端子OUTN连接的第1电极连接部40A、与被从蓄电元件组 60供给电力的外部设备连接的第1外部连接部40B、以及位于第1 电极连接部40A与第1外部连接部40B之间的中间部40C。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是“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一例。在此,中间部40C 例如相当于图1的箭头W所示的范围,第1电极连接部40A相当于比中间部40C靠左侧的部分,第1外部连接部40B相当于比中间部40C靠右侧的部分。如图1所示,中间部40C具有从第1电极连接部40A延伸到第1外部连接部40B的形状。
在第1电极连接部40A形成有贯穿孔41,贯穿孔41用于将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连接到负极输出端子OUTN。另外,在第1外部连接部40B形成有第1连接端子部42,第1连接端子部42用于将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连接到外部设备。
如图1所示,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包括与蓄电元件组60的正极输出端子OUTP连接的第2电极连接部50A、以及与被从蓄电元件组60供给电力的外部设备连接的第2外部连接部50B。在第2 电极连接部50A形成有贯穿孔51,贯穿孔51用于将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连接到正极输出端子OUTP。
另外,在第2外部连接部50B形成有第2连接端子部52,第2 连接端子部52用于将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连接到外部设备。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是“第2外部连接总线”的一例。此外,不限于此,反之也可以为,“第1外部连接总线”设为正极外部连接总线,且“第 2外部连接总线”设为负极外部连接总线。即,也可以为,根据蓄电元件组60的蓄电元件61的配置,外部连接总线40设为正极外部连接总线,且外部连接总线50设为负极外部连接总线。
第1保护器部10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部件形成,如图1所示,包括总线保持部11、第1卡止部12、延设部14以及卡止片15等。
总线保持部11对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1电极连接部40A 进行绝缘保持。详细地讲,介由后述的中间保护器部30的第1被保持部31也保持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40C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第1卡止部12与中间保护器部30的宽度对应地设置有一对,介由中间保护器部30的第1被保持部31将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卡止(参照图3)。此外,图3示出后述的第2保护器部20所涉及的、第2被保持部32的截面,但是因为结构相同,所以也示出第1保护器部10所涉及的、第1被保持部31的截面。
延设部14从总线保持部11向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 30C的宽度方向延设,在其顶端部形成有卡止片15。卡止片15通过与形成于后述的蓄电元件61的卡止槽66(参照图6)卡合,从而使第1保护器部10、换言之使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与蓄电元件组60结合。
第2保护器部20与第1保护器部10同样,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部件形成,如图1所示,包括第1总线保持部21、第2卡止部 22、第2总线保持部23、延设部24、以及两个卡止片25A、25B 等。如图1所示,第2保护器部20以与第1保护器部10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
第1总线保持部21对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1外部连接部 40B进行绝缘保持。详细地讲,介由后述的中间保护器部30的第2 被保持部32也保持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40C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第2卡止部22与中间保护器部30的宽度对应地设置有一对,介由中间保护器部30的第2被保持部32将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卡止(参照图3)。此外,第1卡止部12及第2卡止部22的形状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截面为锥形的钩型形状。
第2总线保持部23保持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延设部24从第 1总线保持部21向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30C的宽度方向延设,在其两端部形成有卡止片25A、25B。各卡止片25A、25B 通过与形成于后述的蓄电元件61的卡止槽66(参照图6)卡合,从而使第2保护器部20、换言之使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与蓄电元件组60结合。
中间保护器部30由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等的绝缘部件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中间保护器部30形成对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下表面40R、在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部40S、换言之为宽度方向(图3的箭头Y所示的方向)的两侧部40S、以及在上表面40U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端部40UE、换言之为宽度方向的两端部40UE进行覆盖的形状(参照图3)。
如用图1的虚线包围示出的那样,中间保护器部30包括保持于第1保护器部10的第1被保持部31(“一端部”的一例)和保持于第2保护器部20的第2被保持部32(“另一端部”的一例)。如图3所示,在第2被保持部32中,对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上表面40U进行覆盖的中间保护器部30的端部30T由第2保护器部20 的第2卡止部22卡止。
具体地讲,通过在第2保护器部20的底部与第2卡止部22之间的空间插入中间保护器部30的端部30T,从而中间保护器部30 卡止于第2卡止部22。由此,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卡止于第2保护器部20。此外,这样的第2被保持部32中的中间保护器部30和第2保护器部20的卡止结构没有图示,但是在第1被保持部31中的中间保护器部30和第1保护器部10中也是同样的卡止结构。
中间保护器部30在第1被保持部31和第2被保持部32中、及在第1保护器部10与第2保护器部20之间保持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即,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以在第1被保持部31中与第1保护器部10重合、另外在第2被保持部32中与第2保护器部20重合的方式分别被保持。
2.蓄电模块的结构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大体由将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个)蓄电元件61排列而构成的蓄电元件组 60(参照图6)、安装于蓄电元件组60上的电池连接模块70(参照图7)、以及上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构成。以下,对蓄电元件组60及电池连接模块70简单地进行说明。
2-1.蓄电元件组及蓄电元件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61例如是二次电池。如图6所示,多个蓄电元件61排成一列而构成蓄电元件组60。
各蓄电元件61呈外形扁平的长方体状,如图6所示,具有垂直于与邻接的蓄电元件61相对的面的电极配置面62。在电极配置面62的靠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位置配置有一对电极端子63。电极端子63中的一方是正极端子63A,另一方是负极端子63B。各电极端子63为金属制,从电极配置面62呈方筒状突出(参照图5)。在各电极端子63形成有用于结合螺栓82(参照图4)的螺纹孔64。
在各蓄电元件61的电极配置面62中、且在一对电极端子63 的附近设置有卡止槽66,卡止槽66用于卡合上述第1保护器部10 的卡止片15及第2保护器部20的卡止片25A、25B。卡止槽66具有矩形的开口,形成从电极配置面62呈凹状凹陷的形态(参照图5 及图6)。卡止槽66具有将各卡止片15、25A、25B卡止的卡止部 66A。通过各卡止片15、25A、25B被卡止部66A卡止,从而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组装到蓄电元件组60的上部。
多个蓄电元件61在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61中以不同极性的电极端子63相互相邻的方式(即,以1个蓄电元件61的正极端子63A 和与其邻接的其他的蓄电元件61的负极端子63B相互相邻的方式) 排列。并且,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左端的蓄电元件61 的负极端子63B设为负极输出端子OUTN,右端的蓄电元件61的正极端子63A设为正极输出端子OUTP。
2-2.电池连接模块
电池连接模块70是在蓄电元件组60中组装到由各蓄电元件61 的电极配置面62构成的面上的部件。如图7所示,电池连接模块 70具备两个绝缘保护器71、保持于各绝缘保护器71并对相邻的蓄电元件61的正极端子63A和负极端子63B进行连接的多个总线80、与总线80重叠地配置并电连接的电压探测端子(未图示)、以及连接到电压探测端子的探测电线(未图示)等。另外,电池连接模块70在绝缘保护器71的上方具备上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此外,不限于此,电池连接模块70也可以不具备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即,电池连接模块70和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也可以设为独立的结构。
总线80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如图7所示,是四角切成扁平的长方形状的、在整体上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部件。在总线80形成有用使螺栓82(参照图4)与蓄电元件61的螺纹孔 64结合的两个连接孔81。作为总线80的材质,例如可举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SUS)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绝缘保护器71沿着多个蓄电元件61的排列方向排列。绝缘保护器71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部件构成。如图7所示,各绝缘保护器71具备在上下方向开口并且收纳保持总线80的一对总线保持部72、以及用于使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 的各卡止片15、25A、25B与蓄电元件61的卡止槽66卡合的开口部74等。
总线保持部72具有方筒状的收纳壁73,收纳壁73在其内侧保持总线80而使其与相邻的总线80保持为绝缘状态,该收纳壁73 也作为邻接的电极端子63的保护壁发挥作用。另外,在绝缘保护器71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的绝缘保护器71连结的卡合部78及卡合接受部79。
3.蓄电模块的组装方法
在组装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时,首先,利用卡合部78及卡合接受部79将两个绝缘保护器71相互连结。接着,将总线80收纳于各绝缘保护器71的总线保持部72内。
这样组装的电池连接模块70载置于蓄电元件组60的电极配置面62。将该状态在图8中示出。接着,使螺栓82经由总线80的连接孔81与蓄电元件61的螺纹孔64结合。由此,相邻的蓄电元件 61的正极端子63A和负极端子63B连接,并且电池连接模块70安装到蓄电元件组60。
接着,将安装有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及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 的状态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从电池连接模块70的上方安装到蓄电元件组60。此时,使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的各卡止片 15、25A、25B经由电池连接模块70的开口部74与蓄电元件61的卡止槽66卡合。
此外,在将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安装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之前,在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40C安装中间保护器部30。即,在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安装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 1时,中间保护器部30的第1被保持部31保持于第1保护器部10,且中间保护器部30的第2被保持部32保持于第2保护器部20。因此,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40C不会直接与第1保护器部 10的第1卡止部12及第2保护器部20的第2卡止部22接触。
另外,使螺栓82经由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贯穿孔41与蓄电元件组60的负极输出端子OUTN的螺纹孔64结合,并且使螺栓 82经由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的贯穿孔51与蓄电元件组60的正极输出端子OUTP的螺纹孔64结合。由此,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以及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从电池连接模块 70的上方安装到蓄电元件组60。这样,如图4所示的蓄电模块100 完成。
4.实施方式1的效果
在实施方式1中,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由第1保护器部10、第2保护器部20以及中间保护器部30这三个独立的保护器部构成。因此,例如通过使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40C的长度(形状)及中间保护器部30的长度(形状)与蓄电元件组60的电力取出位置对应,从而能够使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与蓄电元件组60 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另外,在使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40C的长度及中间保护器部30的长度与蓄电元件组60的电力取出位置对应时,能够原样地利用第1保护器部10及第2保护器部20,仅仅对中间保护器部30的长度进行设计变更就能对应。
另外,通过第1保护器部10和第2保护器部20利用中间保护器部30结合,从而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一体化。因此,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向蓄电元件组60安装的安装作业以一次安装工序就可简单地进行。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能够与蓄电元件组60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并且可简单地进行向蓄电元件组60的安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蓄电元件组60的负极输出端子(第 1输出电极端子)OUTN和正极输出端子(第2输出电极端子)OUTP 分开地配置于蓄电元件组60中的多个蓄电元件61的排列方向(图 6的箭头X方向)的两端部的情况下,负极外部连接总线(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1外部连接部40B的位置及正极外部连接总线(第2外部连接总线)50的第2外部连接部50B的位置如图4 所示设为蓄电元件组60中的多个蓄电元件61的排列方向的右端侧 (相同的一端侧)。即,在负极输出端子OUTN和正极输出端子 OUTP分开地配置于蓄电元件组60的两端部的情况下,能够容易且正确地实现将第1外部连接部40B(第1连接端子部42)及第2外部连接部50B(第2连接端子部52)的位置(蓄电元件组的电力取出位置)设为蓄电元件组60中的多个蓄电元件61的排列方向的任一端侧。
另外,中间保护器部30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因此在形成中间保护器部30时,根据中间保护器部30的长度L,用一个模具就可完成。另外,能够根据蓄电元件组60的蓄电元件数量简单地变更中间保护器部30的长度L。例如,通过如图9所示那样将中间保护器部30的长度L变更为L2,从而如图10所示,能够容易地适用于蓄电元件数量为13个的蓄电元件组60A。
即,通过在挤压成形时对第1保护器部10、第2保护器部20 以及中间保护器部30这三个保护器中仅中间保护器部30的长度进行变更,从而能够容易地与蓄电元件数量不同的各种蓄电元件组60 对应。因此,在与各种蓄电元件组60对应时,不必另外制造进一步的模具,能够削减使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与各种蓄电元件组 60对应时的费用。
另外,在具备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的电池连接模块70中,能够与蓄电元件组60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并且可简单地进行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向蓄电元件组60的安装。
<实施方式2>
接着,一边参照图11至图14一边说明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 2的电池连接模块70A具有盖90这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因此,以下仅说明该不同点,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元件编号,省略其说明。
即,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2的电池连接模块70A在其上部具备对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以及蓄电元件组60进行覆盖的盖90。
详细地讲,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1外部连接部40B及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的第2外部连接部50B为了与外部连接而从盖 90露出。另外,如图11所示,蓄电元件组60的一部分从盖90露出。即,盖9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图13所示的形状,总之,只要是至少从上方对将第1外部连接部40B除外的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将第2外部连接部50B除外的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以及各总线 80进行覆盖的形状即可。
如图12及图13所示,盖90包括平坦部90A、鼓起部90B以及壁部90C。如图14所示,鼓起部90B为了对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的中间保护器部30进行覆盖而从平坦部90A鼓起预定的高度。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从盖90的平坦部90A到壁部90C的边界部(折弯部)形成有用于将盖90安装到绝缘保护器71的四个卡止孔91。在将盖90安装到绝缘保护器71时,将形成于绝缘保护器71的卡止爪75插入到四个卡止孔91中,并使卡止孔91的端部91A卡止于卡止爪75,从而盖90固定于绝缘保护器71。此外,卡止爪75及卡止孔91的个数及形状为任意。
另外,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盖90的鼓起部90B形成有使第1保护器部10的第1卡止部12及第2保护器部20的第2卡止部22贯穿的四个贯穿孔92。此外,贯穿孔92的平面形状为任意。另外,贯穿孔92在第1卡止部12及第2卡止部22的高度低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贯穿孔92,或者,也可以将对应的部分的鼓起部90B 的厚度减薄以使第1卡止部12及第2卡止部22不抵接。
此外,将实施方式1中的如图9所示的中间保护器部30的长度L变更为L2的结构也能够适用于实施方式2。
5.实施方式2的效果
在实施方式2中,电池连接模块70A具备盖90,盖90从上方对将第1外部连接部40B除外的负极外部连接总线(第1外部连接总线)40、将第2外部连接部50B除外的正极外部连接总线(第2 外部连接总线)50、以及各总线80进行覆盖。因此,能够防止邻接的两个总线80、或者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和正极外部连接总线 50由于外部金属等而短路。另外,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到电池连接模块70A内。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 1外部连接部40B的位置及第2外部连接总线50的第2外部连接部50B的位置如图4所示那样设为蓄电元件组60中的多个蓄电元件61的排列方向的右端侧(相同的一端侧)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1外部连接部40B的位置也可以设为与蓄电元件组60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侧(图4 的箭头Y方向的一端侧)的、该排列方向的中间位置。此时,中间保护器部30和第2保护器部20的平面形状及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 的平面形状也可根据第1外部连接部40B的位置适当变更。另外,即使是第1外部连接部40B及第2外部连接部50B的位置设为多个蓄电元件61的排列方向的右端侧的情况,也不限于图4所示的位置,例如也可以设为与右端的蓄电元件61的上端部邻接的位置。
另外,图4中示出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1电极连接部40A 与左端的蓄电元件61的负极端子63B(OUTN:82)连接、第2外部连接总线50的第2电极连接部50A与右端的蓄电元件61的正极端子63A(OUTP:82)连接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即,不限于第1电极连接部40A及第2电极连接部50A与蓄电元件组60的两端的蓄电元件61的电极端子63(82)连接。例如,也可以是第1 外部连接总线40的第1电极连接部40A与从左端起第三个蓄电元件61的负极端子63B(OUTN)连接。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中间保护器部30由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的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构成的例子,但不必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不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构成,还可以不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另外,中间保护器部30的平面形状也不限于如图1 等所示的形状、即向蓄电元件61的排列方向(图1的箭头X方向) 延伸的直线状的形状。中间保护器部30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与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40C的平面形状对应地适当变更。例如,如果负极外部连接总线40的中间部40C是在中途折弯的平面形状,则中间保护器部30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与其相应地是在中途折弯的平面形状。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2保护器部20设为包括保持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的第2总线保持部23的结构,但不限于此,第 2保护器部20也可以不包括第2总线保持部23。即,第2保护器部20也可以不保持正极外部连接总线50。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1保护器部10及第2保护器部 2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图1所示的形状。例如,设为第1保护器部 10具有第1卡止部12、第2保护器部20具有第2卡止部22的结构,但是第1卡止部12及第2卡止部22也可以省略。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结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由第1保护器部10、第2保护器部20以及中间保护器部 30这三个保护器构成,第1保护器部10和第2保护器部20利用中间保护器部30结合,从而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一体化,但是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的结构不限于该结构。
总之,只要是如下结构即可: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具备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第1电极连接部的第1保护器部、与第1保护器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第1外部连接部的第2保护器部、以及位于第1保护器部与第2保护器部之间并在第 1保护器与第2保护器部之间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中间部的中间保护器部。
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如图15-图17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A所示那样,中间保护器部30A与第2保护器部20A形成为一体,且中间保护器部30A的一端部26B由未一体化的第1保护器部10A来保持。此时,例如也可以如图17所示,在第1保护器部 10A中、且与中间保护器部的一端部26B对应的位置形成保持一端部26的保持凹部16。另外,也可以为,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第1保护器部10A设置与中间保护器部30A的侧壁26A的上部卡合、将一端部26B卡止的一对卡止部12A,并在第2保护器部20A 设置将第1外部连接总线40卡止的一对卡止部22A。
此外,也可以与该结构相反,是如下结构:中间保护器部30A 与第1保护器部10A形成为一体,中间保护器部30A的一端部由未一体化的第2保护器部20A来保持。
在这些情况下,中间保护器部30A与第1保护器部10A或者第2保护器部20A一体化。因此,能够简化用于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结构,即,能够在第1保护器部10A或者第2保护器部 20A中省略保持中间保护器部30A的结构。伴随于此,能够简化作为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A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如图18-图20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B所示那样,中间保护器部30B与第1保护器部10B及第2 保护器部20B形成为一体。即,也可以由图1所示的平面形状的第 1保护器部10、第2保护器部20以及中间保护器部30一体化的一个合成树脂制的保护器5构成。此时,例如,如图19及图20所示,也可以在第1保护器部10B设置将第1外部连接总线40卡止的一对卡止部12B。
在该情况下,中间保护器部30B与第1保护器部10B及第2 保护器部20B一体化。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用于保持第1外部连接总线40的结构,即,能够将保持中间保护器部30B的结构省略。伴随于此,能够进一步简化作为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1B的结构。
另外,即使是使上述中间保护器部30A的一部分与其他的保护器部一体化的情况、或者使中间保护器部30B整体与其他的保护器部一体化的情况,通过变更相当于中间保护器部的部分的长度(形状),从而能够与蓄电元件组60的电力取出的任意位置对应,并且可简单地进行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向蓄电元件组60的安装。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
10、10A、10B:第1保护器部
20、20A、20B:第2保护器部
30、30A、30B:中间保护器部
31:第1被保持部(一端部)
32:第2被保持部(另一端部)
40:负极外部连接总线(第1外部连接总线)
40A:第1电极连接部
40B:第1外部连接部
50:正极外部连接总线(第2外部连接总线)
50A:第2电极连接部
50B:第2外部连接部
60:蓄电元件组
61:蓄电元件
70、70A:电池连接模块
71:绝缘保护器
80:总线
90:盖
OUTN:负极输出端子(第1输出电极端子)
OUTP:正极输出端子(第2输出电极端子)。

Claims (4)

1.一种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其安装于蓄电元件组,该蓄电元件组由具有正极的电极端子及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构成,其中,
所述蓄电元件组包括将一方极性的电力输出的第1输出电极端子和将另一方极性的电力输出的第2输出电极端子,
该模块具备:
第1外部连接总线,其包括与所述第1输出电极端子连接的第1电极连接部、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第1外部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1电极连接部与第1外部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
第2外部连接总线,其包括与所述第2输出电极端子连接的第2电极连接部和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第2外部连接部;
第1保护器部,其保持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所述第1电极连接部;
第2保护器部,其与所述第1保护器部隔开间隔地配置,保持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所述第1外部连接部;以及
中间保护器部,其位于所述第1保护器部与所述第2保护器部之间,在所述第1保护器部与所述第2保护器部之间保持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所述中间部,
所述中间保护器部与所述第1保护器部或者所述第2保护器部形成为一体,
所述中间保护器部的一端部由未一体化的所述第1保护器部或者所述第2保护器部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其中,
所述第1输出电极端子由位于所述蓄电元件组中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的一端的蓄电元件的一方极性的电极端子构成,
第2输出电极端子由位于所述蓄电元件组中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另一端的蓄电元件的另一方极性的电极端子构成,
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的所述中间部具有从所述第1电极连接部延伸到所述第1外部连接部的形状,
所述第2保护器部保持所述第2外部连接总线。
3.一种电池连接模块,安装于所述蓄电元件组的上部,其中,
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具备: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
多个总线,其对相邻的所述蓄电元件的所述正极的电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的电极端子进行连接;以及
绝缘保护器,其保持所述多个总线,
所述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配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连接模块,其中,
进一步具备盖,该盖至少对将所述第1外部连接部除外的所述第1外部连接总线、将所述第2外部连接部除外的所述第2外部连接总线、以及所述多个总线进行覆盖。
CN201780017267.3A 2016-03-25 2017-03-14 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及电池连接模块 Active CN1087808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1585 2016-03-25
JP2016061585 2016-03-25
JP2016173325 2016-09-06
JP2016-173325 2016-09-06
JP2016243194A JP6332428B2 (ja) 2016-03-25 2016-12-15 外部接続バスバー保持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接続モジュール
JP2016-243194 2016-12-15
PCT/JP2017/010088 WO2017163995A1 (ja) 2016-03-25 2017-03-14 外部接続バスバー保持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接続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0871A CN108780871A (zh) 2018-11-09
CN108780871B true CN108780871B (zh) 2021-06-22

Family

ID=61626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7267.3A Active CN108780871B (zh) 2016-03-25 2017-03-14 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及电池连接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0627B2 (zh)
JP (1) JP6332428B2 (zh)
CN (1) CN1087808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9917B1 (ja) 2017-08-09 2018-03-2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JP6414361B1 (ja) * 2018-03-30 2018-10-3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JP6439892B1 (ja) * 2018-05-21 2018-12-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JP6631681B2 (ja) * 2018-11-20 2020-01-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JP7147701B2 (ja) * 2019-07-05 2022-10-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パック、および外部接続モジュール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3367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Yazaki Corporation Battery connection plate
CN104247092A (zh) * 2012-06-26 2014-12-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0960B2 (ja) * 2002-08-30 2007-10-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取付構造
JP4237553B2 (ja) * 2003-06-05 2009-03-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
JP2013016381A (ja) * 2011-07-05 2013-01-2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910487B2 (ja) 2012-12-25 2016-04-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用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3367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Yazaki Corporation Battery connection plate
CN104247092A (zh) * 2012-06-26 2014-12-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41713A (ja) 2018-03-15
CN108780871A (zh) 2018-11-09
US20190051883A1 (en) 2019-02-14
JP6332428B2 (ja) 2018-05-30
US10720627B2 (en) 202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0871B (zh) 外部连接总线保持模块及电池连接模块
CN109075300B (zh) 外部连接母线保持结构
US9780351B2 (en) Wiring module
CN107871838B (zh) 汇流条模块
EP2481109B1 (en) Wiring apparatus
CN109792028B (zh) 连接模块
WO2014014000A1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US20140370342A1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US9686877B2 (en) Locking structure between member to be supported and supporting body
KR101798717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구동 배터리, 및 상응하는 전기 자동차
CN108140799B (zh) 蓄电模块和电池连接模块
CN109390542B (zh) 连接模块
US9905832B2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CN109690825B (zh) 连接模块
CN104241580A (zh) 汇流条模块和电源装置
US10131296B2 (en) Insert bus bar pl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70294640A1 (en) Wiring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wiring module
CN108475754B (zh) 布线模块
JP2013106400A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CN108780872B (zh) 电池和用于制造电池的方法
WO2017195546A1 (ja) 接続モジュール
CN104184004A (zh) 汇流条模块
US9991495B2 (en) Wiring module
WO2017163995A1 (ja) 外部接続バスバー保持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接続モジュール
CN110518180B (zh) 布线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