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6631A - 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6631A
CN108776631A CN201810549427.5A CN201810549427A CN108776631A CN 108776631 A CN108776631 A CN 108776631A CN 201810549427 A CN201810549427 A CN 201810549427A CN 108776631 A CN108776631 A CN 108776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equipment
test
mobile device
device paramet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94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6631B (zh
Inventor
张薇
周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 K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 K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 K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 K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94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6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6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6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6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6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4Environments for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使用用户的数量获取移动设备作为原始适配设备;将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的设备参数进行匹配,获取第一批测试设备;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根据缺陷权重总和获取第二批测试设备;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获取新机型的移动设备预定的测试设备或者相似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三批测试设备;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精简版的测试设备。本发明能够选出精简且有代表性的测试设备,减少移动设备兼容性测试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设备要经常进行兼容性测试,例如,在移动设备新版本上线时进行兼容性测试。移动设备碎片化比较严重,存在不同的厂商、操作系统及版本、设备型号及屏幕分辨率等等;同时,用于测试移动设备的测试设备也存在很多种。如果对不同设备参数的移动终端都进行兼容性测试,那么兼容性测试将需要较大的工作量,且选择哪种测试设备对哪款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并没有统一的依据,无法全面地对移动终端进行兼容性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旨在选出精简且有代表性的测试设备,减少移动设备兼容性测试的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定时统计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按照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进行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第一数量的机型的移动设备作为原始适配设备;
将原始适配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与多个测试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进行匹配,获取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测试设备,将该测试设备作为第一批测试设备,在剩余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中,获取两者有预设个数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作为相似设备;
定时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预定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按照该缺陷权重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测试设备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的第二数量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二批测试设备;
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获取新机型的移动设备及该移动设备的特征信息,将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预定的测试设备或者基于该特征信息得到的相似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三批测试设备;
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以作为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
优选地,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及分辨率,所述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统计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并分别统计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及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计算各设备参数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比重,以作为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
优选地,所述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具体包括:
在相似设备中,将分别对应相同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进行累加,得到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
优选地,所述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先后排序,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
分析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是否达到该第三数量;
若否,则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直至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达到该第三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所述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包括:
S1,定时统计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按照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进行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第一数量的机型的移动设备作为原始适配设备;
S2,将原始适配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与多个测试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进行匹配,获取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测试设备,将该测试设备作为第一批测试设备,在剩余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中,获取两者有预设个数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作为相似设备;
S3,定时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预定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按照该缺陷权重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测试设备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的第二数量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二批测试设备;
S4,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获取新机型的移动设备及该移动设备的特征信息,将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预定的测试设备或者基于该特征信息得到的相似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三批测试设备;
S5,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以作为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
优选地,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及分辨率,所述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统计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并分别统计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及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计算各设备参数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比重,以作为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
优选地,所述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相似设备中,将分别对应相同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进行累加,得到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
优选地,所述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先后排序,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
分析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是否达到该第三数量;
若否,则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直至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达到该第三数量。
优选地,还包括:获取项目需求信息,根据该项目需求信息对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进行精简或新增,以得到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兼顾移动设备与测试设备的设备参数的相似程度、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及市场新发布的新机型,从三个维度选出精简且有代表性的测试设备,使用这些测试设备进行兼容性测试能够减少测试工作量,且能够全面地对移动终端进行兼容性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服务器一实施例的硬件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服务器一实施例的硬件架构的示意图,服务器1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者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所述服务器1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者基于云计算的由大量主机或者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存储器11、处理器12、网络接口13,存储器11存储有可在处理器12上运行的处理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图1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3的服务器1,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其中,存储器11包括内存及至少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内存为服务器1的运行提供缓存;可读存储介质可为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服务器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服务器1的硬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服务器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服务器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1的可读存储介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服务器1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存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系统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1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所述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12通常用于控制所述服务器1的总体操作,例如执行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或者通信相关的控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处理系统等。
所述网络接口13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3通常用于在所述服务器1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系统存储在存储器11中,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在存储器11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器12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方法;以及,该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指令依据其各部分所实现的功能不同,可被划为不同的逻辑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处理系统被所述处理器12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定时统计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按照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进行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第一数量的机型的移动设备作为原始适配设备;
其中,在移动设备的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4个设备参数中,只要有一个设备参数不相同,即可以作为待统计的机型,例如,两款移动设备的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均相同,但是分辨率分别为2560*1440、1280*720,则这两款移动设备都纳入统计中。
其中,可以每月对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进行统计,按照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进行排序,即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按照使用活跃度进行排序,第一数量例如为50。
将原始适配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与多个测试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进行匹配,获取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测试设备,将该测试设备作为第一批测试设备,在剩余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中,获取两者有预设个数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作为相似设备;
其中,测试设备本身也是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其也有对应的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测试设备的数量也较多,例如100台。本实施例预定的各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在将原始适配设备与多个测试设备进行匹配的过程中,按照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匹配,即首先以使用用户的数量最多的移动设备与多个测试设备进行匹配,如果两者的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4个设备参数均分别对应相同,则该测试设备纳入第一批测试设备中;如果4个设备参数中至少有一个不同,则不能纳入第一批适配机型中。然后,以使用用户的数量排名第二的移动设备与多个测试设备匹配,如果两者4个设备参数均分别对应相同,可纳入第一批测试设备中,反之则不能纳入第一批适配机型中,以此类推,直至将第一数量的移动设备均与测试设备匹配完。其中,第一批测试设备的数量可以是5、10、20等。最后,将第一批测试设备的匹配过程中,即剩余的未能匹配上的移动设备与及测试设备中,获取两者有预设个数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作为相似设备,其中,预设个数小于设备参数的总个数,例如上述的设备参数包括4个,那么预设个数为3个,或者为3个、2个。例如,一个原始适配设备与一个测试设备,两者的设备型号不相同,但两者的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均对应相同。
定时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预定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按照该缺陷权重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测试设备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的第二数量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二批测试设备;
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即兼容性测试bug。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预定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包括:统计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并分别统计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及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计算各设备参数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比重,以作为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
例如,兼容性测试bug共有100个,其中有40个兼容性测试bug明确标明是属于分辨率问题,则分辨率的缺陷权重为40/100=0.4;有30个兼容性测试bug明确标明是属于操作系统问题,则操作系统的缺陷权重为30/100=0.3。
进一步地,由于每天都有大量的兼容性测试bug产生,因此定时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例如每天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且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每隔预定时间计算一次,例如每天计算一次,在使用缺陷权重时,可以使用最新计算得到的缺陷权重,以保持数据的实时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具体包括:在相似设备中,将分别对应相同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进行累加,得到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
例如,若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及分辨率的缺陷权重分别为0.1、0.2、0.3、0.4,有一台原始适配设备与一台测试设备,这2台设备的设备型号及操作系统不一致,但设备厂商及分辨率一致,则缺陷权重总和为0.2+0.4=0.6;如果设备型号不一致,但其他的都一致,则缺陷权重总和为0.9=0.2+0.3+0.4。
按照该缺陷权重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测试设备排序,每一缺陷权重总和可能有多个测试设备,获取排序在前的第二数量(例如,20)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二批测试设备。
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获取新机型的移动设备及该移动设备的特征信息,将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预定的测试设备或者基于该特征信息得到的相似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三批测试设备;
其中,市场信息例如为“某厂商计划发布某款新机型或有新的操作系统发布”,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是厂商提供的未在市面上流通的移动设备,那么新机型的移动设备一般有其相应的特征信息,例如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为曲面屏,且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一般有相应的新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则将该新的测试设备纳入第三批测试设备,如果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没有相应的新的测试设备,则可以基于该特征信息从现有的测试设备中选择一台相似机型作为其测试设备,例如,新机型的移动设备的特征是曲面屏,那就首先获取多款曲面屏的测试设备,然后,再综合考虑,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及分辨率,可以使用上述基于缺陷权重总和一样的方法在多款曲面屏的测试设备中选择一款作为测试设备。其中,市场信息进行维护时,包括:关注各大移动设备厂商的动态,并线下沟通的操作。
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以作为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
其中,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包括:
按照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先后排序,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分析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是否达到该第三数量;若否,则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直至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达到该第三数量。
其中,例如分辨率、操作系统、设备厂商、设备型号的缺陷权重分别为0.4、0.3、0.2、0.1,则首先基于缺陷权重最高的分辨率方面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的全量机型中选择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例如,先根据分辨率选出4款测试设备(其中,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的分辨率比较固定,一般为1920*1080、845*480、2560*1440、1280*720,可以每个分辨率选择一款);再根据操作系统版本维度,在剩余的全量机型中选出8款测试设备(由于操作系统碎片化比较多,因此可以根据此维度选出8款测试设备);再根据设备厂商在剩余的全量机型中选出4款测试设备(例如为华为、小米、三星、vivo的测试设备);再根据设备型号在最后剩余的全量机型中选择剩余的4款测试设备。如果通过一轮的精简版机型算法选择测试设备后,测试设备的总数量未达到第三数量(例如,20),则再执行一轮该精简版机型算法,以在最后剩余的全量机型中选择测试设备进行补充,即按照上述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的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直至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达到该第三数量。
其中,如果本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的项目是第一次发版,则建议不使用精简版机型算法,而是将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构成的全量机型的测试设备均作为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如果是一般小需求建议使用精简版,例如移动设备的版本升级、更新操作等。
进一步地,在选择出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后,还可以对其进行精简或新增,其依据是人工经验或者具体项目需求,比如某个项目经常在分辨率上出现问题,可以着重分辨率这个维度,增加一款或多款不同分辨率的测试设备,等,以选出全面且有代表性的测试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选择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时,首先根据使用用户的数量得到活跃使用的移动设备,以该活跃使用的移动设备为基础,首先匹配出设备参数完全相同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一批测试设备,然后根据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在第一批测试设备匹配后剩余的移动设备及测试设备中,计算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根据缺陷权重总和选出测试设备作为第二批测试设备;根据市场信息获得新机型的移动设备的测试设备或者与该移动设备相似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三批测试设备,最后,基于精简版机型算法在三批测试设备选出最后作为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本发明兼顾移动设备与测试设备的设备参数的相似程度、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及市场新发布的新机型,从三个维度选出精简且有代表性的测试设备,使用这些测试设备进行兼容性测试能够减少测试工作量,且能够全面地对移动终端进行兼容性测试。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定时统计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按照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进行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第一数量的机型的移动设备作为原始适配设备;
其中,在移动设备的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4个设备参数中,只要有一个设备参数不相同,即可以作为待统计的机型,例如,两款移动设备的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均相同,但是分辨率分别为2560*1440、1280*720,则这两款移动设备都纳入统计中。
其中,可以每月对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进行统计,按照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进行排序,即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按照使用活跃度进行排序,第一数量例如为50。
步骤S2,将原始适配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与多个测试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进行匹配,获取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测试设备,将该测试设备作为第一批测试设备,在剩余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中,获取两者有预设个数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作为相似设备;
其中,测试设备本身也是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其也有对应的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测试设备的数量也较多,例如100台。本实施例预定的各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在将原始适配设备与多个测试设备进行匹配的过程中,按照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匹配,即首先以使用用户的数量最多的移动设备与多个测试设备进行匹配,如果两者的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4个设备参数均分别对应相同,则该测试设备纳入第一批测试设备中;如果4个设备参数中至少有一个不同,则不能纳入第一批适配机型中。然后,以使用用户的数量排名第二的移动设备与多个测试设备匹配,如果两者4个设备参数均分别对应相同,可纳入第一批测试设备中,反之则不能纳入第一批适配机型中,以此类推,直至将第一数量的移动设备均与测试设备匹配完。其中,第一批测试设备的数量可以是5、10、20等。最后,将第一批测试设备的匹配过程中,即剩余的未能匹配上的移动设备与及测试设备中,获取两者有预设个数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作为相似设备,其中,预设个数小于设备参数的总个数,例如上述的设备参数包括4个,那么预设个数为3个,或者为3个、2个。例如,一个原始适配设备与一个测试设备,两者的设备型号不相同,但两者的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分辨率均对应相同。
步骤S3,定时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预定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按照该缺陷权重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测试设备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的第二数量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二批测试设备;
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即兼容性测试bug。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预定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包括:统计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并分别统计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及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计算各设备参数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比重,以作为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
例如,兼容性测试bug共有100个,其中有40个兼容性测试bug明确标明是属于分辨率问题,则分辨率的缺陷权重为40/100=0.4;有30个兼容性测试bug明确标明是属于操作系统问题,则操作系统的缺陷权重为30/100=0.3。
进一步地,由于每天都有大量的兼容性测试bug产生,因此定时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例如每天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且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每隔预定时间计算一次,例如每天计算一次,在使用缺陷权重时,可以使用最新计算得到的缺陷权重,以保持数据的实时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具体包括:在相似设备中,将分别对应相同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进行累加,得到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
例如,若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及分辨率的缺陷权重分别为0.1、0.2、0.3、0.4,有一台原始适配设备与一台测试设备,这2台设备的设备型号及操作系统不一致,但设备厂商及分辨率一致,则缺陷权重总和为0.2+0.4=0.6;如果设备型号不一致,但其他的都一致,则缺陷权重总和为0.9=0.2+0.3+0.4。
按照该缺陷权重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测试设备排序,每一缺陷权重总和可能有多个测试设备,获取排序在前的第二数量(例如,20)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二批测试设备。
步骤S4,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获取新机型的移动设备及该移动设备的特征信息,将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预定的测试设备或者基于该特征信息得到的相似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三批测试设备;
其中,市场信息例如为“某厂商计划发布某款新机型或有新的操作系统发布”,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是厂商提供的未在市面上流通的移动设备,那么新机型的移动设备一般有其相应的特征信息,例如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为曲面屏,且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一般有相应的新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则将该新的测试设备纳入第三批测试设备,如果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没有相应的新的测试设备,则可以基于该特征信息从现有的测试设备中选择一台相似机型作为其测试设备,例如,新机型的移动设备的特征是曲面屏,那就首先获取多款曲面屏的测试设备,然后,再综合考虑,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及分辨率,可以使用上述基于缺陷权重总和一样的方法在多款曲面屏的测试设备中选择一款作为测试设备。其中,市场信息进行维护时,包括:关注各大移动设备厂商的动态,并线下沟通的操作。
步骤S5,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以作为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包括:
步骤S51,按照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先后排序,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步骤S52,分析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是否达到该第三数量;步骤S53,若否,则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直至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达到该第三数量。
其中,例如分辨率、操作系统、设备厂商、设备型号的缺陷权重分别为0.4、0.3、0.2、0.1,则首先基于缺陷权重最高的分辨率方面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的全量机型中选择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例如,先根据分辨率选出4款测试设备(其中,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的分辨率比较固定,一般为1920*1080、845*480、2560*1440、1280*720,可以每个分辨率选择一款);再根据操作系统版本维度,在剩余的全量机型中选出8款测试设备(由于操作系统碎片化比较多,因此可以根据此维度选出8款测试设备);再根据设备厂商在剩余的全量机型中选出4款测试设备(例如为华为、小米、三星、vivo的测试设备);再根据设备型号在最后剩余的全量机型中选择剩余的4款测试设备。如果通过一轮的精简版机型算法选择测试设备后,测试设备的总数量未达到第三数量(例如,20),则再执行一轮该精简版机型算法,以在最后剩余的全量机型中选择测试设备进行补充,即按照上述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的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直至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达到该第三数量。
其中,如果本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的项目是第一次发版,则建议不使用精简版机型算法,而是将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构成的全量机型的测试设备均作为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如果是一般小需求建议使用精简版,例如移动设备的版本升级、更新操作等。
进一步地,在选择出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后,还可以对其进行精简或新增,其依据是人工经验或者具体项目需求,比如某个项目经常在分辨率上出现问题,可以着重分辨率这个维度,增加一款或多款不同分辨率的测试设备,等,以选出全面且有代表性的测试设备。
本发明兼顾移动设备与测试设备的设备参数的相似程度、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及市场新发布的新机型,从三个维度选出精简且有代表性的测试设备,使用这些测试设备进行兼容性测试能够减少测试工作量,且能够全面地对移动终端进行兼容性测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定时统计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按照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进行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第一数量的机型的移动设备作为原始适配设备;
将原始适配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与多个测试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进行匹配,获取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测试设备,将该测试设备作为第一批测试设备,在剩余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中,获取两者有预设个数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作为相似设备;
定时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预定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按照该缺陷权重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测试设备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的第二数量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二批测试设备;
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获取新机型的移动设备及该移动设备的特征信息,将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预定的测试设备或者基于该特征信息得到的相似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三批测试设备;
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以作为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及分辨率,所述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统计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并分别统计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及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计算各设备参数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比重,以作为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具体包括:
在相似设备中,将分别对应相同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进行累加,得到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先后排序,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
分析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是否达到该第三数量;
若否,则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直至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达到该第三数量。
5.一种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包括:
S1,定时统计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的使用用户的数量,按照使用用户的数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各种机型的移动设备进行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第一数量的机型的移动设备作为原始适配设备;
S2,将原始适配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与多个测试设备预定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进行匹配,获取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的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测试设备,将该测试设备作为第一批测试设备,在剩余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中,获取两者有预设个数的设备参数分别对应相同的原始适配设备与测试设备作为相似设备;
S3,定时获取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的历史缺陷问题,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预定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按照该缺陷权重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测试设备排序,获取排序在前的第二数量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二批测试设备;
S4,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获取新机型的移动设备及该移动设备的特征信息,将该新机型的移动设备预定的测试设备或者基于该特征信息得到的相似的测试设备作为第三批测试设备;
S5,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以作为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型号、设备厂商、操作系统及分辨率,所述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计算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统计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并分别统计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基于该历史缺陷问题的总数及各设备参数下对应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数量计算各设备参数的历史缺陷问题的比重,以作为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该缺陷权重及预定的相似度算法计算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相似设备中,将分别对应相同的各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进行累加,得到该相似设备中各测试设备的缺陷权重总和。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定的精简版机型算法从第一批测试设备、第二批测试设备及第三批测试设备中选择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设备参数的缺陷权重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先后排序,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
分析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是否达到该第三数量;
若否,则按照该先后顺序,在每一设备参数下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设备,直至所获取的测试设备的总数量达到该第三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项目需求信息,根据该项目需求信息对第三数量的测试设备进行精简或新增,以得到兼容性测试的测试设备。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549427.5A 2018-05-31 2018-05-31 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776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9427.5A CN108776631B (zh) 2018-05-31 2018-05-31 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9427.5A CN108776631B (zh) 2018-05-31 2018-05-31 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6631A true CN108776631A (zh) 2018-11-09
CN108776631B CN108776631B (zh) 2023-06-09

Family

ID=6402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9427.5A Active CN108776631B (zh) 2018-05-31 2018-05-31 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663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0443A (zh) * 2019-09-06 2020-02-04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网页测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79962A (zh) * 2020-05-07 2020-08-25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测控设备自主可控性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2286808A (zh) * 2020-10-29 2021-01-29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311581A (zh) * 2023-03-21 2023-06-23 深圳市英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的参数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5678A (zh) * 2014-01-08 2015-07-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22007A (zh) * 2016-07-14 2018-01-2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7844424A (zh) * 2017-11-15 2018-03-27 杭州杉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模型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5678A (zh) * 2014-01-08 2015-07-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22007A (zh) * 2016-07-14 2018-01-2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7844424A (zh) * 2017-11-15 2018-03-27 杭州杉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模型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0443A (zh) * 2019-09-06 2020-02-04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网页测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79962A (zh) * 2020-05-07 2020-08-25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测控设备自主可控性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2286808A (zh) * 2020-10-29 2021-01-29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286808B (zh) * 2020-10-29 2023-08-11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311581A (zh) * 2023-03-21 2023-06-23 深圳市英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的参数测试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6631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6631A (zh) 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681504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测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28042A (zh) 电子装置、信用卡催收案件自动分案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138688A (zh) 动态调整业务接口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29783A (zh) 电子装置、配置文件推送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243254B (zh) 电子装置、应用升级版本发布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870980A (zh) 电子装置、账单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247665A (zh) 一种c接口函数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833592A (zh) 云主机调度器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10251886A1 (en) Promotional placement of applications in a marketplace
CN108021482A (zh) 一种Boot Loader下检测内存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96934B (zh) 任务下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083506A (zh) 集群资源量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5113A (zh) 基于Jmeter平台的测试方法及服务器
CN109857655B (zh) 一种检测美术资源动态性能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80992B (zh) 一种云计算平台优化部署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36455B (zh) 芯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465604A (zh) 一种分发订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2676A (zh) 一种软件测试的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97688B (zh) 测试标的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543897A (zh) 一种内存条归类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27620A (zh) 嵌入式系统的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9828884A (zh) 加挂服务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61018B (zh) 一种业务系统造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71764B (zh) 一种系统信息快速读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