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6373A - 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6373A
CN108776373A CN201810645059.4A CN201810645059A CN108776373A CN 108776373 A CN108776373 A CN 108776373A CN 201810645059 A CN201810645059 A CN 201810645059A CN 108776373 A CN108776373 A CN 108776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re ribbon
lens
speculum
optic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450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贲仕建
刘旭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450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6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6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6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 having redirecting reflective means, e.g. mirrors, prisms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ion from horizontal to down- or upward direction toward a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PCB板、设置在PCB板上方的光接收器、激光器、透镜组件和光纤带,透镜组件包括透光的本体,沿着接收光路方向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准直透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一聚光透镜,沿着发射光路方向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准直透镜、第二反射镜、滤波片和第二聚光透镜,第一聚光透镜设置在光接收器的正上方,第二准直透镜设置在激光器的正上方;第一反射镜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二反射镜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进而增大第一聚光透镜与光纤带接头之间的竖直距离,这样使用标准厚度的光纤带接头,进而降低了光纤带接头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光纤带接头与透镜组件的连接可靠性。

Description

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电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并行光模块主要是基于多模光纤的光互联技术,具有高带宽、低损耗、无串扰和匹配及电磁兼容问题等优势,已逐渐取代基于铜线的电互联产品而应用于机柜间、板架间的高速互连,连接距离在OM3光纤下长达300米。
并行光模块与光纤通过光纤带接头连接,但是,现有的具有收发一体功能的并行光模块,其中包括了接收光模块的各器件和发送光模块的各器件,其包括的器件数量多,而光模块壳体的体积是固定的,这样使得光模块中容纳光纤带接头的位置小。此时,则需要定制薄的光纤带接头,这不仅增加了光纤带接头的制作成本,同时,薄的光纤带接头的强度低,无法实现光纤与光模块的可靠连接,会降低光模块的光耦合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以解决现有的光模块光耦合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印制电路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方的光接收器、激光器、透镜组件和光纤带,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光的本体,沿着接收光路方向所述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准直透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一聚光透镜,沿着发射光路方向所述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准直透镜、第二反射镜、滤波片和第二聚光透镜,所述第一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激光器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反射镜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反射镜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通过设置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方的光接收器、激光器、透镜组件和光纤带,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光的本体,沿着接收光路方向所述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准直透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一聚光透镜,沿着发射光路方向所述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准直透镜、第二反射镜、滤波片和第二聚光透镜,所述第一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激光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反射镜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反射镜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即本实施例,缩短第一反射镜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漏光现象,提升光的耦合效率。同时,可以增大第一聚光透镜与光纤带接头之间的竖直距离,可以使用标准厚度的光纤带接头,进而降低了光纤带接头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光纤带接头与透镜组件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已有的光模块中透镜组件上各透镜的分布示意图;
图2为已有的光模块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已有的光模块的发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光模块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光模块的发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一涉及的透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涉及的透镜组件中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涉及的透镜组件中接收光路的模拟示意图;
图10为已有的透镜组件中接收光路的模拟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透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透镜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光纤带;
13:背光透镜;
14:光纤带接头;
15:接收芯片;
16:发射芯片;
110:光纤带的光纤端面;
100:透镜组件;
17:本体;
18:壳体;
19:第一准直透镜;
20:第一反射镜;
21:第一聚光透镜;
22:第二准直透镜;
23:第二反射镜;
24:滤波片;
25:第二聚光透镜;
170:卡槽;
171:第一凹槽;
172:第二凹槽;
173:第三凹槽;
174:定位柱;
26:PCB板;
27:激光器;
28:第三聚光透镜;
29:光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所述的光模块为具有接收功能和发射功能的收发一体光模块。
图1为已有的光模块中透镜组件上各透镜的分布示意图,图2为已有的光模块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已有的光模块的发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透镜组件100上设置有第一聚光透镜21(即接收透镜)、第二准直透镜22(即发射透镜)和背光透镜13。如图1和图2所示已有的光模块,第一聚光透镜21与第二准直透镜22在同一直线上,即接收端的第一反射镜20和发射端的第二反射镜23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方便芯片Die Bond(贴片)与PCB板26的走线设计。但是,如图2所示,由于第二反射镜23与光纤带接头14之间需要设置滤波片24,使得第二准直透镜22与光纤带接头14之间的距离变长。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反射镜20和第二反射镜23位于同一直线上,而为防止漏光,则第一反射镜20与光纤带接头14的距离L与第一反射镜20与光接收器29的距离L’的和小于预定值,即L+L’≤C,C为常数。这样,当第二反射镜23与光纤带接头14之间的距离增大,即L增大时,对应的L’减小,如图2所示,此时会限制光纤带接头14的厚度,需要定制很薄的光纤带接头14。但是,定制薄的光纤带接头14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光纤带接头14的可靠性存在风险,容易发生形变导致光纤10偏移最佳光路耦合位置,降低光耦合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组件,通过将第一反射镜(即接收端的反射镜)设置在较靠近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位置处,使得第一反射镜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二反射镜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进而缩短了第一反射镜与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距离L,对应可以增大了第一反射镜与光接收器的距离L’,进而使得与透镜组件配合的光纤带接头可以使用标准厚度的光纤带接头,进而降低了光纤带接头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光纤带接头与透镜组件的连接可靠性。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光模块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光模块的发射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一涉及的透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涉及的透镜组件中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的位置示意图。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模块包括:印制电路PCB板26、设置在所述PCB板26上方的光接收器29、激光器27、透镜组件100和光纤带10,透镜组件100可以包括:透光的本体17,沿着接收光路方向所述本体17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反射镜20和第一聚光透镜21,沿着发射光路方向所述本体17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准直透镜22、第二反射镜23、滤波片24和第二聚光透镜25;所述第一聚光透镜21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29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准直透镜22设置在所述激光器27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反射镜20到所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反射镜23到所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水平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为光纤带10与透镜组件100连接的一端的光纤所在的端面。
在光接收过程中,如图5所示,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输出的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准直透镜19和第一反射镜20后,射入所述第一聚光透镜21上,入射到第一聚光透镜21上的平行光通过第一聚光透镜21的会聚后,入射到光接收器29上,进而实现光的接收。
在光发射过程中,如图6所示,激光器27发出的光入射到所述第二准直透镜22,经过第二准直透镜22准直后,形成平行光,并将平行光依次射入第二反射镜23、滤波片24和第二聚光透镜25后,射入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中,通过所述光纤带10发射出去。
具体的,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透镜组件100包括透光的本体17、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反射镜20、第一聚光透镜21、第二准直透镜22、第二反射镜23、滤波片24和第二聚光透镜25。其中,本体17为透光材质制成,具有透光性,例如使用塑料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的透镜组件100包括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
对于接收部分,沿着接收光路方向(即图中的箭头方向),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反射镜20和第一聚光透镜21依次设置在本体17上。这样,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上的光纤输出的光射入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准直透镜19将光纤10射入的光转换成平行光出射到第一反射镜20上。第一反射镜20将射入到第一反射镜20的平行光反射到第一聚光透镜21上。第一聚光透镜21对射入的平行光进行会聚,形成会聚光射入透镜组件100正下方的光接收器29上,实现光信号的接收。
本实施例对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反射镜20和第一聚光透镜21在本体17上的固定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当本体17具有中空的腔体时,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反射镜20和第一聚光透镜21可以设置在腔体中。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本体17是透光的,因此,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反射镜20和第一聚光透镜21还可以镶嵌在本体17中。或者,在本体17上设置多个凹槽,将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反射镜20和第一聚光透镜2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凹槽中。
对于发射部分,沿着发射光路方向(即图中的箭头方向),第二准直透镜22、第二反射镜23、滤波片24、第二聚光透镜25依次设置在本体17上。这样,位于第二准直透镜22正下方的激光器27发射的光入射到第二准直透镜22,第二准直透镜22将射入的光转换成平行光出射到第二反射镜23上。第二反射镜23将射入到第二反射镜23的平行光反射到滤波片24上。滤波片24对入射的平行光进行滤波,将滤波后的平行光入射到第二聚光透镜25上。第二聚光透镜25对射入的平行光进行会聚,形成会聚光射入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上的光纤中,实现光信号的发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聚光透镜21、第二准直透镜22和第二聚光透镜25,各自可以只包括一个透镜,也可以是透镜阵列
本实施例对第二准直透镜22、第二反射镜23、滤波片24和第二聚光透镜25在本体17上的固定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当本体17具有中空的腔体时,第二准直透镜22、第二反射镜23、滤波片24和第二聚光透镜25可以设置在腔体中。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本体17是透光的,因此,第二准直透镜22、第二反射镜23、滤波片24和第二聚光透镜25还可以镶嵌在本体17中。或者,在本体17上设置多个凹槽,将第二准直透镜22、第二反射镜23、滤波片24和第二聚光透镜25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凹槽中。
图9为本实施例涉及的透镜组件中接收光路的模拟示意图,图10为已有的透镜组件中接收光路的模拟示意图。图10所示,已有的透镜组件100中,第一反射镜20与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之间的距离大,漏光现象明显。相比于图10,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透镜组件100,缩短了第一反射镜20到所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水平距离,可以大大降低漏光现象,提升光的耦合效率。
同时,参照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20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二反射镜23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水平距离。
即第一反射镜20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水平距离L1缩短,而L1+L’≤C,对应的第一聚光透镜21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垂直距离L’增大,此时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处的光纤带接头14可以选用标准厚度的光纤带接头,进而提高透镜组件100与光纤带接头14的连接可靠性,选用标准光纤带接头14还可以降低光纤带接头14的制造成本。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光纤带10与所述透镜组件100连接的一端的光纤带接头14(即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处的光纤带接头)可以为MT光纤带接头14。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到所述光接收器29的接收光路的长度小于所述激光器27到所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发射光路的长度。
继续参照图5和图6所示,如图5所示,在光接收端,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到所述光接收器29的接收光路的长度L接收等于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到第一反射镜20的光路长度L1与第一反射镜20到光接收器29的光路长度L’之和,即L接收=L1+L’。
如图6所示,在光发射端,激光器27到所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发射光路的长度L发射等于激光器27到第二反射镜20的光路长度L’与第二反射镜20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光路长度L2之和,即L发射=L2+L’。其中,L接收<L发射,即本实施例通过缩短整个接收光路的长度,减少接收过程中光的损耗,进而提高光模块的光的接收率。
可选的,本实施例对透镜组件100与光纤带接头14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在本体17的端部设置连接柱,对应的光纤带接头14上设置有与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当光纤带接头14与透镜组件100连接时,可以将光纤带接头14上的连接孔与透镜组件100上的连接柱连接。
可选的,本体17的端部设置卡扣,对应的光纤带接头14上设置有卡槽170,当光纤带接头14与透镜组件100连接时,可以将光纤带接头14上的卡槽170与透镜组件100上的卡扣连接。或者,本体17的端部设置卡槽,对应的光纤带接头14上设置有卡扣,当光纤带接头14与透镜组件100连接时,可以将光纤带接头14上的卡扣与透镜组件100上的卡槽连接。
可选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模块还包括壳体18。
可选的,光接收器29可以是PD(Photo Diode光电二极管)。
可选的,当本实施例的光模块200为并行光模块时,对应的激光器27为VCSEL整列,对应的PD也为PD阵列,第一准直透镜19、第一聚光透镜21、第二聚光透镜25、第二准直透镜22均为透镜整列。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PCB板26上还设置有接收芯片15、发射芯片16和MPD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通过设置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方的光接收器、激光器、透镜组件和光纤带,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光的本体,沿着接收光路方向所述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准直透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一聚光透镜,沿着发射光路方向所述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准直透镜、第二反射镜、滤波片和第二聚光透镜,所述第一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激光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反射镜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反射镜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即本实施例,缩短第一反射镜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漏光现象,提升光的耦合效率。同时,可以增大第一聚光透镜与光纤带接头之间的竖直距离,可以使用标准厚度的光纤带接头,进而降低了光纤带接头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光纤带接头与透镜组件的连接可靠性。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透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透镜组件的剖视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本体17靠近所述光纤带接头14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光纤带接头14适配的卡槽170。
具体的,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本体17靠近所述光纤带接头14的端部设置有卡槽170,该卡槽170的形状和尺寸与光纤带接头14的形状和尺寸适配。
可选的,卡槽170的高度可以大于光纤带接头14的高度,或者小于光纤带接头14的高度。
在一种示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卡槽170与光纤带接头14的连接稳定性,则本实施例的卡槽170的高度与光纤带接头14的高度一致。
可选的,为了提高光纤带接头14和卡槽170的定位精度,则在卡槽170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柱174,该定位柱174与光纤带接头14上的定位孔适配。
继续参照图11和图12,在本体17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171和第二凹槽172,所述第一反射镜2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71中,所述第二反射镜23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72中,所述第一聚光透镜21设置在所述本体17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20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准直透镜22设置在所述本体17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23的正下方。
具体的,为了便于第一反射镜20和第二反射镜23的设置,则如图10所示,在本体17的顶部设置第一凹槽171和第二凹槽172,这样可以直接将第一反射镜20设置在第一凹槽171中,将第二反射镜23直接设置在第二凹槽172中。在本体17顶部上直接开槽,加工工艺简单,将第一反射镜20固定在第一凹槽171中,将第二反射镜23固定在第二凹槽172,其固定过程简单,操作空间大,可以提高对第一反射镜20和第二反射镜23的固定可靠性。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准直透镜19和第二聚光透镜25设置在本体17靠近卡槽170的一端处。当光纤带接头14卡设在卡槽170中时,第一准直透镜19与光纤带10中接收光纤正对,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使得接收光纤中传输的光可以有效地射入第一准直透镜19上。同理,第二聚光透镜25与光纤带10中发射光纤正对,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使得第二聚光透镜25可以将会聚光有效地射入发射光纤中。
其中发射光纤和接收光纤可以是同一根光纤,当接收光纤和发射光纤不是同一根光纤,接收光纤与发射光纤可以水平排列,对应的第一准直透镜19和第二聚光透镜25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可选的,接收光纤与发射光纤可以在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对应的第一准直透镜19和第二聚光透镜25也在竖直方向并排设置。
其中,第一凹槽171的深度与第一准直透镜19的设置位置相关,优选的,第一准直透镜19的中心与设置在第一凹槽171的第一反射镜20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对应的,第二凹槽172的深度与第二准直透镜22的设置位置相关,优选的,第二准直透镜22的中心与设置在第二凹槽172的第二反射镜23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聚光透镜21(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本体17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反射镜20的正下方,第二准直透镜22设置在本体17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反射镜23的正下方,其安装空间大,方便对第一聚光透镜21和第二准直透镜22在本体17上的固定,且固定可靠。同时,也方便第一聚光透镜21对PCB板上光接收器29对准,以及方便第二准直透镜22对PCB板上激光器27对准。
本实施例对第一凹槽171和第二凹槽172的形状不做限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第一凹槽171可以与第二凹槽172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或者第一凹槽171较第二凹槽172靠近光纤带接头14。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71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可以理解为第一凹槽171到卡槽17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凹槽172到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可以理解为第二凹槽172到卡槽170)的距离,这样可以使得固定在第一凹槽171中的第一反射镜20较固定在第二凹槽172中的第二反射镜23靠近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进而实现位于第一反射镜20正下方的第一聚光透镜21较位于第二反射镜23正下方的第二准直透镜22靠近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
本实施例第一反射镜20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在第一凹槽171中,也可以粘接在第一凹槽171中,本实施例对第一反射镜20在第一凹槽171中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制。同理,本实施例第二反射镜23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在第二凹槽172中,也可以粘接在第二凹槽172中,本实施例对第二反射镜23在第二凹槽172中的设置方式也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171和第二凹槽172靠近光纤带10的光纤端面110的一面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一凹槽171的倾斜面构成第一反射镜20,所述第二凹槽172的倾斜面构成所述第二反射镜23。
继续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本体17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72与所述第二聚光透镜25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凹槽173,所述滤波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173中,进而方便对滤波件的固定。
继续参照图6和图12所示,当PCB板上还设置有MPD时,则本实施例在本体17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聚光透镜28,该第三聚光透镜28设置在滤波片24的正下方,用于将滤波片24滤除的平行光进行会聚,形成会聚光入射到MPD上。MPD用于对激光器27的背光进行检测,并生成检测电信号,发送给发射芯片16,以使发射芯片16根据MPD发送的检测电信号来控制激光器27的驱动电流,进而实现对激光器27的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组件,通过在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将第一反射镜设置在第一凹槽中,将第二反射镜设置在第二凹槽中,将第一聚光透镜设置在本体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反射镜的正下方,将第二准直透镜设置在本体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反射镜的正下方,简化了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与本体的固定方式,以及简化了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与本体的固定方式,固定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制电路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方的光接收器、激光器、透镜组件和光纤带,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光的本体,沿着接收光路方向所述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准直透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一聚光透镜,沿着发射光路方向所述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准直透镜、第二反射镜、滤波片和第二聚光透镜,所述第一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激光器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反射镜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反射镜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水平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到所述光接收器的接收光路的长度小于所述激光器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发射光路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与所述透镜组件连接的一端的光纤带接头为MT光纤带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光纤带接头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光纤带接头适配的卡槽,所述光纤带接头卡设在所述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高度与所述光纤带接头的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凹槽到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光纤带的光纤端面的一面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一凹槽的倾斜面构成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二凹槽的倾斜面构成所述第二反射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聚光透镜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滤波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二准直透镜均为透镜整列。
CN201810645059.4A 2018-06-21 2018-06-21 光模块 Pending CN108776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5059.4A CN108776373A (zh) 2018-06-21 2018-06-21 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5059.4A CN108776373A (zh) 2018-06-21 2018-06-21 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6373A true CN108776373A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25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45059.4A Pending CN108776373A (zh) 2018-06-21 2018-06-21 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637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1027A (zh) * 2019-01-08 2019-03-19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光模块
WO2020181969A1 (zh) * 2019-03-13 2020-09-1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
CN112230347A (zh) * 2020-10-23 2021-01-1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2904493A (zh) * 2019-12-03 2021-06-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2904494A (zh) * 2019-12-03 2021-06-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WO2021109645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WO2022052541A1 (zh) * 2020-09-08 2022-03-1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6047679A (zh) * 2023-01-30 2023-05-02 讯芸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200g光模块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9101A (zh) * 2012-08-21 2014-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纖耦合透鏡及光纖連接器
TW201439628A (zh) * 2013-04-01 2014-10-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光學模組及光收發模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9101A (zh) * 2012-08-21 2014-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纖耦合透鏡及光纖連接器
TW201439628A (zh) * 2013-04-01 2014-10-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光學模組及光收發模組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1027A (zh) * 2019-01-08 2019-03-19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光模块
WO2020181969A1 (zh) * 2019-03-13 2020-09-1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
CN112904493A (zh) * 2019-12-03 2021-06-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2904494A (zh) * 2019-12-03 2021-06-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WO2021109776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WO2021109645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2904494B (zh) * 2019-12-03 2023-08-0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WO2022052541A1 (zh) * 2020-09-08 2022-03-17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2230347A (zh) * 2020-10-23 2021-01-1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6047679A (zh) * 2023-01-30 2023-05-02 讯芸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200g光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6373A (zh) 光模块
CN107065083B (zh) 一种多通道光收发一体模块
US690122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optical elements for vertical PCB fiber optic modules
EP0982610B1 (en) Optical subassembly for use in fiber optic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0368842C (zh) 用于半导体器件与光纤的无源光学对准的集成平台
EP2790048A1 (en) Optical module
EP0938007B1 (en) LD/PD module and LED/PD module
JP2001203419A (ja) 発光装置
CN111355533B (zh) 基于vcsel的自由空间有源光学收发组件
CN107966773A (zh) 光发射次模块及光模块
CN111736277B (zh) 双向耦合光学器件
CN107153236B (zh) 光模块
CN106443907B (zh) 一种收发同侧光器件
CN211348748U (zh) 一种光模块结构
KR101068219B1 (ko) 광송신 장치 및 광수신 장치
US20130016981A1 (en) Photoelectrci cover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transceive module
CN103217756B (zh) 光学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213934310U (zh) 一种垂直耦合光收发结构
US6845211B2 (en) Method of attenuating an optical signal
CN103217755A (zh) 光学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206584081U (zh) 一种收发同侧光器件
CN110764201A (zh) 一种高度可控收发同侧光组件
CN101276027A (zh) 光学模块
CN220381323U (zh) 一种单纤双向bosa结构及光器件
US20230393353A1 (en) Opto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ttenuating lens block and source monito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