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9853B - 一种智能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9853B
CN108769853B CN201810575025.2A CN201810575025A CN108769853B CN 108769853 B CN108769853 B CN 108769853B CN 201810575025 A CN201810575025 A CN 201810575025A CN 108769853 B CN108769853 B CN 108769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set
wearing
microphone
telescopic device
process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50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9853A (zh
Inventor
王建波
石绍伟
王永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5750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9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9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9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耳机,包括:伸缩装置,其上设有麦克风;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耳机的佩戴状态并输出佩戴状态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佩戴状态信号输出驱动信号;驱动模块,根据来自所述处理模块的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伸缩装置伸缩运动。该智能耳机,通过设置伸缩装置、检测模块以及处理模块等,使该智能耳机可以自动调节麦克风的位置,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脸型的用户,能够根据实际状态进行调节,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不需要多方向反复调试,调节简单,调试时间少。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耳机。
背景技术
有线耳机包括可调式和固定式,对于可调的耳机,麦克风(MIC)设置于耳机的柔性杆上,通过弯曲柔性杆使麦克风的位置调节至用户需要的位置。但是对于例如无线耳机、蓝牙耳机等,需要考虑耳机的便携性,采用有线耳机中的柔性杆大大降低了耳机的便携性。因此,对于上述耳机,麦克风一般位置固定。这种麦克风无法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调节,影响了用户体验,对于偏胖或偏瘦的用户来说,体检不佳,造成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耳机无法对麦克风的位置进行自动调节,并且考虑到耳机的便携性无法设置调节杆,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耳机,包括:
伸缩装置,其上设有麦克风;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耳机的佩戴状态并输出佩戴状态信号;
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佩戴状态信号输出驱动信号;
驱动模块,根据来自所述处理模块的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伸缩装置伸缩运动。
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佩戴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耳机的佩戴并输出佩戴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响应于来自佩戴感应单元的佩戴信号输出使所述伸缩装置伸展的驱动信号。
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红外收发单元,位于所述伸缩装置上,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光,并根据接收的红外光输出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来自红外收发单元的红外光信号输出驱动信号以便控制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位置。
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
红外收发单元,位于所述伸缩装置上,发射和接收红外光,并根据接收的红外光输出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响应于所述红外收发单元的信号的变化输出驱动信号以便控制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位置。
优选地,所述麦克风在所述伸缩装置上远离所述耳机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红外收发单元靠近所述麦克风设置。
优选地,所述红外收发单元在所述麦克风远离耳机一侧设置。
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开关模块,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耳机。
优选地,所述耳机上设有扬声器,所述佩戴感应单元邻近所述扬声器设置。
优选地,所述佩戴感应单元为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或者感光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耳机,通过设置伸缩装置、检测模块以及处理模块等,使该智能耳机可以自动调节麦克风的位置,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脸型的用户,能够根据实际状态进行调节,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不需要多方向反复调试,调节简单,调试时间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耳机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耳机模块结构示意图,包括:伸缩装置1,其上设有麦克风;检测模块2,用于检测耳机的佩戴状态并输出佩戴状态信号;处理模块3,根据佩戴状态信号输出驱动信号;驱动模块4,根据来自处理模块的驱动信号驱动伸缩装置伸缩运动。该智能耳机可根据检测模块输出的佩戴状态信号自动调节伸缩装置上麦克风的位置,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脸型的用户。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包括具有开口11(开口朝向图示中的“左”的方向)的容纳腔,在该容纳腔内设置有可以沿着图示中的水平方向伸缩的伸缩装置1。本实施例中伸缩装置1可以为伸缩杆,其一端与驱动模块4连接,驱动模块4可以是电机等,通过转动使伸缩杆向图中“左”的方向伸展。耳机内部设置有处理模块3和驱动模块4,处理模块3基于耳机的佩戴状态输出控制指令至驱动模块4,驱动模块4接收后驱动伸缩装置1沿开口11的轴线方向伸展或者收缩,耳机上的麦克风6固定在伸缩装置1上,因此在伸缩装置1的带动下暴露出壳体10或者收缩至容纳腔内,从而调节麦克风6与用户脸部在伸缩装置1伸缩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该耳机可以自动对麦克风6的位置调节,当用户佩戴时,可以自动或手动打开,麦克风自动调节至需要的位置,无需手动调节,根据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伸缩量,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脸型的用户,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由于伸缩装置1可以收缩至容纳腔内部,因此,在不需要使用麦克风时,可以通过收缩的方式将伸缩装置1收缩,从而不影响耳机的便携性。
耳机的佩戴状态包含耳机是否被用户佩戴的佩戴情况,或者耳机与用户脸部的相对位置情况。
本实施例中,麦克风6设于伸缩装置1的使用或佩戴耳机时靠近用户的一侧,以靠近用户脸部。即图示中的麦克风在伸缩装置上远离耳机的端部。
驱动模块4和处理模块3等通过设于耳机中的电源模块7,例如存储电池或者一次性电池提供电能。
在一些可实现的实施例中,伸缩装置1的伸缩量可以为预设的多级调节量,例如耳机中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中存储有多个不同差距的调节量(例如1级调节、2级调节、3级调节及4级调节)。处理模块3基于用户的选择或者检测耳机的佩戴状态,调取1-4级中最合适的调节量。
通过设置多级调节,虽然能够针对不同用户调取不同调节量,但调节量固定,针对性较差。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根据用户的脸部进行针对性调节,提高适用性,伸缩装置的调节量通过耳机的检测模块2反馈计算得到,处理模块可以是微处理器等。当然,在更优先的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包括红外收发单元(包括一个红外发射器51和与红外发射器51齐平设置的红外接收器52,在图2的视角中,红外接收器52被红外发射器51遮挡),位于伸缩装置上,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光,并根据接收的红外光输出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来自红外收发单元的红外光信号输出驱动信号以便控制伸缩装置的伸缩位置。红外收发单元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可被用户脸部反射至红外接收器,当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红外光时,此时说明伸缩装置上的红外收发单元的位置已经超过用户脸部外,此时,处理模块根据该反馈信息确认不需要继续伸展,从而停止伸展。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仅仅需要确认接收的红外光输出信号不同,即可输出停止伸展指令。因此大大降低了处理模块的计算能力,从而可以设置简单的处理器即可,从而降低了成本。
优选的,红外收发单元靠近麦克风设置,或者红外收发单元在麦克风远离耳机一侧设置。该些优选实施例中,红外收发单元和麦克风之间有一定距离,处理模块根据红外收发单元的输出信号确认停止伸展,因此,麦克风此时不一定处于最佳位置。可以通过调试得到红外收发单元与麦克风位置偏差带来的影响,得出一个预调节量,处理模块接收到不同红外光输出信号时,发出停止伸展并收缩预调节量的控制指令,使麦克风位于最佳位置。这样消除了麦克风与红外收发单元的位置偏差影响。
采用红外收发单元,通过红外光反馈确认佩戴位置是否合适,具有实时、反馈快速的优点,当伸缩装置伸展到最佳位置时,由于红外收发单元的及时反馈,处理单元可以迅速停止伸展,从而不需要反复伸缩调节,节约时间,调节简单,提高了用户体验。
此外,为了检测耳机是否被佩戴,可以通过佩戴感应单元感应耳机的佩戴并输出佩戴信号。具体的,佩戴感应单元可以如图1中的所示的设于扬声器8的使用或佩戴耳机时靠近用户的一侧,或者佩戴感应单元邻近扬声器设置。佩戴感应单元53可以为距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者感光传感器等,以距离传感器为例,当用户佩戴耳机时,距离传感器与耳机的位置距离相对固定。因此可以判断用户是否佩戴耳机;再比如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是否与用户脸部接触产生压力而判断用户是否佩戴耳机,本发明不限于此。
当然,用户是否被佩戴也可以通过手动开关得到,不通过佩戴感应单元自动获取,本发明不予赘述。
进一步的,耳机上还可以设置用于打开或关闭耳机的开关模块。当不需要使用耳机时,可以关闭耳机以节约用电。
通过上述列举的实施例,可以知晓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耳机,通过设置伸缩装置、检测模块以及处理模块等,使该智能耳机可以自动调节麦克风的位置,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脸型的用户,能够根据实际状态进行调节,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不需要多方向反复调试,调节简单,调试时间少。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8)

1.一种智能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装置,其上设有麦克风;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耳机的佩戴状态并输出佩戴状态信号;
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佩戴状态信号输出驱动信号;
驱动模块,根据来自所述处理模块的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伸缩装置伸缩运动;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红外收发单元,位于所述伸缩装置上,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光,并根据接收的红外光输出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来自红外收发单元的红外光信号输出驱动信号以便控制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佩戴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耳机的佩戴并输出佩戴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响应于来自佩戴感应单元的佩戴信号输出使所述伸缩装置伸展的驱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在所述伸缩装置上远离所述耳机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收发单元靠近所述麦克风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收发单元在所述麦克风远离耳机一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开关模块,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耳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上设有扬声器,所述佩戴感应单元邻近所述扬声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感应单元为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或者感光传感器。
CN201810575025.2A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智能耳机 Active CN108769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5025.2A CN108769853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智能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5025.2A CN108769853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智能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853A CN108769853A (zh) 2018-11-06
CN108769853B true CN108769853B (zh) 2020-06-02

Family

ID=63999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5025.2A Active CN108769853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智能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98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208682A1 (de) 2020-07-10 2022-01-13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eines Tragezustands eines Ohrhörers und Ohrhörersyste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84439U (zh) * 2016-04-25 2016-09-14 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距离感应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39493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Chao Mark Kuang Y Mobile video headset
CN204761685U (zh) * 2015-05-31 2015-11-11 蒋正坤 智能耳机切换器
CN206672297U (zh) * 2017-05-05 2017-11-24 李洁 一种景区安全智能防护栏
CN107635174A (zh) * 2017-11-13 2018-01-26 上海贤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伸缩、自动升降的蓝牙耳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84439U (zh) * 2016-04-25 2016-09-14 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距离感应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853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1197B2 (en) Multifunctional earphone system for sports activities
US10972598B2 (en) Bone conduction headset
US20160316290A1 (en) Dual-battery cell bluetooth earphone set
TWI432347B (zh) 可自動調整方位的支架裝置,及該支架裝置與電子裝置的組合
US728976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lasses
EP3121706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for working mode of mobile device
CN107041169A (zh) 具有光学传感器的耳机设备
US9986323B2 (en) Earphones with attachable expansion pack
CN108769853B (zh) 一种智能耳机
WO2018006839A1 (zh) 一种坐姿监测设备及照明设备
EP2934071A1 (en) Ligh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70293287A1 (en) Earphone device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with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140013540A1 (en) Cleaning apparatus
JP2018538098A (ja) 皮膚トリートメント装置
US2019018795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31126B (zh) 颈椎状态实时监控装置
CN107996027B (zh) 耳机的控制装置和有线耳机
JP5899465B2 (ja) 可視光通信端末
CN212212345U (zh) 母猪可穿戴设备
CN205351650U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穿戴式设备及控制系统
CN210298008U (zh) 具有功率自调节功能的耳机
CN209046834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KR102470136B1 (ko) 스마트 인공후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20067339A1 (en)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CN111658482A (zh) 枕头及枕头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