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7895A -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7895A
CN108767895A CN201810514489.2A CN201810514489A CN108767895A CN 108767895 A CN108767895 A CN 108767895A CN 201810514489 A CN201810514489 A CN 201810514489A CN 108767895 A CN108767895 A CN 108767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water
season
sending
y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44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7895B (zh
Inventor
叶希
李婷
唐权
陈谦
王云玲
欧阳雪彤
朱觅
胥威汀
李奥
苏韵掣
邓盈盈
刘莹
沈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144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7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7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7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7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7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3/382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送受端系统需求制定两种直流送电曲线拟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和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考虑资源约束对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求解。其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电、风电和光伏配套电源的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水电机组的调节特性,且适应多种直流外送模式,能有效解决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Description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截止201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6.5亿千瓦,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6.6%。在中国某些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省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达到80%以上。但由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富集区域大多位于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西部地区,省内消纳市场十分有限,必须通过远距离输电线路外送到省外负荷中心消纳。
可再生能源跨省外送主要有如下三种模式:一是纯水电/风电/光伏外送,适用于由单一可再生能源大型发电基地;二是可再生能源与火电打捆外送;三是多类型可再生能源打捆外送,适用于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均较为丰富的区域。特高压直流是可再生能源跨省外送的主要输电技术。为提升直流输电线路的利用率、安全稳定性及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需对通过特高压直流打捆外送的可再生能源配套电源优化配置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提出了相关方法,但这些方法未充分考虑多类型可再生能源打捆外送时,缺乏对某些影响因素的考虑,将无法保证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如四川、云南等的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送受端系统需求制定两种直流送电曲线拟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和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
B、考虑资源约束对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进行优化;
C、计算求解。
现有方法中,缺乏对径流式、日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出力特性对配套电源配置的影响,以及不同直流外送模式例如是否参与受端地区调峰对配套电源配置的影响,无法保证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本方案考虑资源约束的送 端系统水电、风电和光伏配套电源的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水电机组的调节特性,且适应多种直流外送模式,能有效解决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时,时段t外送功率Pdc,m为:
Pdc,m(t)=Qdc,m/NT
其中,NT为时段数,Qdc,m为第m条直流日外送电量;
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时,
承担基荷的外送电量Q1dc,m为:Q1dc,m=(1-k)Qdc,m
其对应的时段t送电功率P1dc,m(t)为:P1dc,m(t)=Q1dc,m/NT
其中,k为外送调峰电量系数;
参与调峰的外送电量Q2dc,m为:Q2dc,m=kQdc,m
丰、枯水期各时段参与调峰的直流送电功率分别为:
P2dc,m(t)=PNdc,m-P1dc,m(t),t∈Nh,wet season,
P2dc,m(t)=βPNdc,m-P1dc,m(t),t∈Nh,dry season,
P2dc,m(t)=(Q2dc,m-PNdc,mNh)/(NT-Nh),
t∈NT-Nh
Pdc,m(t)=P1dc,m(t)+P2dc,m(t),
其中,pload(t)为受端系统时段t负荷相对于该日最大负荷的标幺值,a为大负荷时段参考值,PNdc,m为第m条直流额定送电功率,P2dc,m(t)为时段t第m条特高压直流调峰功率。
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为:
其中,D为仿真总天数;T为每日仿真的总时段数;ΔT为每个仿真时段的长度;Ch,d(t),Cpv,d(t),Cw,d(t)分别为第d日时段t径流式水电弃水功率、弃光功率和弃风功率,Qhs,s为季调节水电季度s的总弃水电量,Qha为年调节水电年度总弃水电量。αpvwhhsha分别为弃 光、弃风惩罚费用,以及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的弃水惩罚费用。Mth,d(t)为第d日时段t火电机组发电费用;
所述资源约束包括径流式水电出力约束、季调节水电出力约束、年调节水电出力约束、风电出力约束、光伏出力约束、火电出力约束、功率平衡约束。
所述径流式水电出力约束为:
Mh≤mh≤Mh,max
Ph,d(t)≥0,Ch,d(t)≥0,
其中,mh为径流式水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h,Mh,max分别为径流式水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h,d(t)为第d日时段t径流式水电发电功率;为径流式水电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
所述季调节水电出力约束为:
Mhs≤mhs≤Mhs,max
0≤Phs,d(t)≤mhs
其中,mhs为季调节水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hs,Mhs,max分别为季调节水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hs,d(t)为第d日时段t季调节水电发电功率;为第k个季度单位装机的季调节水电可发电量,由其月平均出力特性决定;Qhs,k为季调节水电第k个季度弃水电量;Sk为第k个季度的天数集合;
所述年调节水电出力约束为:
Mha≤mha≤Mha,max
0≤Pha,d(t)≤mha
其中,mha为年调节水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ha,Mha,max分别为年调节水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ha,d(t)为第d日时段t年调节水电发电功率;为 单位装机的年调节水电年度可发电量,由其月平均出力特性决定;Qha为年调节水电弃水电量;
所述风电出力约束为:
Mw≤mw≤Mw,max
Pw,d(t)≥0,Cw,d(t)≥0,
其中,mw为风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w,Mw,max分别为风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w,d(t)为第d日时段t风电发电功率;为风电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
所述光伏出力约束为:
Mpv≤mpv≤Mpv,max
Ppv,d(t)≥0,Cpv,d(t)≥0,
其中,mpv为光伏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pv,Mpv,max分别为光伏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pv,d(t)为第d日时段t光伏发电功率;为光伏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
所述火电出力约束为:
Pth,min,i≤Pth,d,i(t)≤Pth,max,ii∈Gth
Pth,d,i(t)-Pth,d,i(t-1)≤Ru,iΔT,i∈Gth
Pth,d,i(t)-Pth,d,i(t-1)≥-Rd,iΔT,i∈Gth
其中,Pth,d,i(t)为第d日时段t火电机组i发电功率;Pth,min,i,Pth,max,i为火电机组i最小、最大发电功率;Gth为火电机组最小开机方式集合;Ru,i,Rd,i为火电机组i上、下爬坡率;
所述功率平衡约束为:
其中,Pload(t)为第d日时段t送端系统负荷功率;Pac,d(t)为第d日时段t交流断面总外送功率;Pdc,d,i(t)为第d日时段t第m条直流外送功率,由第2节中直流外送功率曲线决定;Ndc为送端系统总直流外送线路数目。
所述步骤C具体为:
C1、根据直流运行模式,确定不同运行模式下直流输电线路的年送电功率曲线;
C2、根据水电、风电和光伏实测运行数据,计算得到算例地区径流式水电、风电和光伏年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季调节水电各季度单位装机容量对应的可发电量 年调节水电年度单位装机容量对应的可发电量
C3、初始化优化模型中相关典型参数:弃光、弃风惩罚费用αpvw,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的弃水惩罚费用αhhsha,资源约束下风电、光伏、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最大装机容量
Mw,max,Mpv,max,Mh,max,Mhs,max,Mha,max
及已建装机容量
Mw,Mpv,Mh,Mhs,Mha
火电机组最小开机方式集合Gth,火电机组上、下爬坡率Ru,i,Rd,i,火电机组最小、最大发电功率Pth,min,i,Pth,max,i
C4、调用Cplex优化包辅助求解优化模型;
C5、校核收敛条件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则终止迭代过程,所求结果即为最优解;否则,返回C4重新求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电、风电和光伏配套电源的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水电机组的调节特性,且适应多种直流外送模式,能有效解决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水电/风电/光伏打捆外送的运行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系统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丰水期某日可再生能源出力曲线,此时送端不参与调峰。
图4为实施例2丰水期某日可再生能源出力曲线,此时送端参与调峰。
图5为本发明的优化模型求解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送受端系统需求制定两种直流送电曲线拟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和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
B、考虑资源约束对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进行优化;
C、计算求解。
结合图1、图5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通常由水电、火电机组共同参与调峰,共同平抑风电、光伏出力及本地负荷波动,使特高压直流送出功率保持稳定。如图1所示为水电/风电/光伏打捆外送的运行原理,其中,A部分为火电发电量,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丰水期火电通常按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小开机容量运行;B、C和D部分分别为光伏、风电和水电发电量,曲线E为送端系统本地负荷曲线,曲线F为水电发电曲线。水电发电曲线和本地负荷曲线之间的阴影部分为送端系统富余电量,需通过特高压直流外送到负荷中心消纳。
设可通过特高压直流外送的电量为Pdc1和Pdc2所示,则剩下的富余电量即为弃水/风/光电量。本文研究目的即合理优化水电、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以及径流式、季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装机配比,在满足多直流外送需求条件下最小化弃水/风/光电量。
根据上述原理,综合送受端系统需求,提出考虑不同运行模式的直流外送曲线拟定方法,提出考虑资源约束的水电/风电/光伏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水电机组的调节特性,且适应多种直流外送模式,能有效解决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直流外送曲线对送端系统配套电源配置有着显著影响。一般而言,为尽可能多输送可再生能源,减小在直流小负荷运行方式时送端系统的弃水/风/光电量,直流小负荷方式运行功率不宜过低,但直流小负荷方式运行功率太高又会增加受端系统调峰压力。因此,综合考虑送受端系统需求,提出如下两种直流送电曲线制定方法。
具体的,特高压直流日内各时段均按一条直线送电,设第m条直流日外送电量为Qdc,m,其根据丰枯期外送电量协议确定,则各时段外送功率Pdc,m如式(1)所示,其中NT为时段数:
Pdc,m(t)=Qdc,m/NT (1)
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时,将直流日外送电量Qdc,m分为Q1dc,m和Q2dc,m两部分。
其中,Q1dc,m为承担基荷的外送电量,其对应的时段t送电功率P1dc,m(t)在日内各时段均相等,
承担基荷的外送电量Q1dc,m为:Q1dc,m=(1-k)Qdc,m (2)
其对应的时段t送电功率P1dc,m(t)为:P1dc,m(t)=Q1dc,m/NT (3)
其中,k为外送调峰电量系数;
参与调峰的外送电量Q2dc,m为:Q2dc,m=kQdc,m (4)
基于Q2dc,m可计算得到丰、枯水期各时段参与调峰的直流送电功率。丰水期受端大负荷运行方式下,直流按额定功率送电;枯水期受端大负荷运行方式下降功率运行,占额定功率的比例为β,则丰、枯水期受端大负荷方式下参与调峰的送电功率分别满足式(5)、(6)。设受端小负荷运行方式下降功率运行,且送电功率小于大负荷运行方式,则全年受端小负荷方式下参与调峰的送电功率满足式(7)。
P2dc,m(t)=PNdc,m-P1dc,m(t),t∈Nh,wet season, (5)
P2dc,m(t)=βPNdc,m-P1dc,m(t),t∈Nh,dry season, (6)
P2dc,m(t)=(Q2dc,m-PNdc,mNh)/(NT-Nh),
t∈NT-Nh, (7)
其中,pload(t)为受端系统时段t负荷相对于该日最大负荷的标幺值,a为大负荷时段参考值。当pload(t)≥a时视为大负荷运行方式,总时段数为Nh;当pload(t)<a时视为小负荷运行方式(总时段数为NT-Nh)。PNdc,m为第m条直流额定送电功率,P2dc,m(t)为时段t第m条特高压直流调峰功率。
该模式下时段t第m条直流总外送功率Pdc,m(t)如式(8)所示。
Pdc,m(t)=P1dc,m(t)+P2dc,m(t) (8)
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如式(9)为最小化送端系统一年的弃风、弃光和弃水电量,以及火电机组发电费用。其中,D为仿真总天数;T为每日仿真的总时段数;ΔT为每个仿真时段的长度,单位为小时。Ch,d(t),Cpv,d(t),Cw,d(t)分别为第d日时段t径流式水电弃水功率、弃光功率和弃风功率,单位为MW;Qhs,s为季调节水电季度s的总弃水电量,单位为MWh;Qha为年调节水电年度总弃水电量,单位为MWh。αpvwhhsha分别为弃光、弃风惩罚费用,以及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的弃水惩罚费 用,单位为CNY/MWh。Mth,d(t)为第d日时段t火电机组发电费用,单位为CNY。
所述资源约束包括径流式水电出力约束、季调节水电出力约束、年调节水电出力约束、风电出力约束、光伏出力约束、火电出力约束、功率平衡约束。
所述径流式水电出力约束为:
Mh≤mh≤Mh,max
Ph,d(t)≥0,Ch,d(t)≥0,
其中,mh为径流式水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单位为MW;Mh,Mh,max分别为径流式水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单位为MW;Ph,d(t)为第d日时段t径流式水电发电功率,单位为MW;为径流式水电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
所述季调节水电出力约束为:
Mhs≤mhs≤Mhs,max
0≤Phs,d(t)≤mhs
其中,mhs为季调节水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单位为MW;Mhs,Mhs,max分别为季调节水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单位为MW;Phs,d(t)为第d日时段t季调节水电发电功率,单位为MW;为第k个季度单位装机的季调节水电可发电量,单位为MWh,由其月平均出力特性决定;Qhs,k为季调节水电第k个季度弃水电量,单位为MWh;Sk为第k个季度的天数集合;
所述年调节水电出力约束为:
Mha≤mha≤Mha,max
0≤Pha,d(t)≤mha
其中,mha为年调节水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单位为MW;Mha,Mha,max分别为年调节水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单位为MWh;Pha,d(t)为第d日时段t年调节水电发电功率,单位为MWh;为单位装机的年调节水电年度可发电量,由其月平均出力特性决定,单位为MWh;Qha为年调节水电弃水电量,单位为MWh;
所述风电出力约束为:
Mw≤mw≤Mw,max
Pw,d(t)≥0,Cw,d(t)≥0,
其中,mw为风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单位为MW;Mw,Mw,max分别为风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单位为MW;Pw,d(t)为第d日时段t风电发电功率,单位为MW;为风电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
所述光伏出力约束为:
Mpv≤mpv≤Mpv,max
Ppv,d(t)≥0,Cpv,d(t)≥0,
其中,mpv为光伏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单位为MW;Mpv,Mpv,max分别为光伏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单位为MW;Ppv,d(t)为第d日时段t光伏发电功率,单位为MW;为光伏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
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设火电机组始终采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小开机方式运行,暂不考虑火电机组开机方式变化。此时火电机组的出力约束为:
Pth,min,i≤Pth,d,i(t)≤Pth,max,ii∈Gth
Pth,d,i(t)-Pth,d,i(t-1)≤Ru,iΔT,i∈Gth
Pth,d,i(t)-Pth,d,i(t-1)≥-Rd,iΔT,i∈Gth
其中,Pth,d,i(t)为第d日时段t火电机组i发电功率,单位为MW;Pth,min,i,Pth,max,i为火电机组i最小、最大发电功率,单位为MW;Gth为火电机组最小开机方式集合;Ru,i,Rd,i为火电机组i上、下爬坡率,单位为MW/min;
所述功率平衡约束为:
其中,Pload(t)为第d日时段t送端系统负荷功率,单位为MW;Pac,d(t)为第d日时段t交流断面总外送功率,单位为MW;Pdc,d,i(t)为第d日时段t第m条直流外送功率,单位为MW,由第2节中直流外送功率曲线决定;Ndc为送端系统总直流外送线路数目。
所述步骤C具体为:
C1、根据直流运行模式,确定不同运行模式下直流输电线路的年送电功率曲线;
C2、根据水电、风电和光伏实测运行数据,计算得到算例地区径流式水电、风电和光伏年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季调节水电各季度单位装机容量对应的可发电量 年调节水电年度单位装机容量对应的可发电量
C3、初始化优化模型中相关典型参数:弃光、弃风惩罚费用αpvw,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的弃水惩罚费用αhhsha,资源约束下风电、光伏、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最大装机容量
Mw,max,Mpv,max,Mh,max,Mhs,max,Mha,max
及已建装机容量
Mw,Mpv,Mh,Mhs,Mha
火电机组最小开机方式集合Gth,火电机组上、下爬坡率Ru,i,Rd,i,火电机组最小、最大发电功率Pth,min,i,Pth,max,i
C4、调用Cplex优化包辅助求解优化模型;
C5、校核收敛条件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则终止迭代过程,所求结果即为最优解;否则,返回C4重新求解。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送端系统水电、风电和光伏配套电源的容量优化方法,该模型可充分考虑不同电源资源特性约束以及径流式、季调节和年调节水电调节能力差异,且可适应多种直流外送模式。基于实际规划电网的分析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直流外送配套电源的规划分析中,可提升电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直流输电线路的利用率及可再生能源的送电能力,从 而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结合一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详见图2至图4。
如图2所示,西南某可再生能源富集省份2025年规划网架图,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应用分析具体步骤如下所示。在该算例系统中,交流断面外送能力约6000MW,超高压直流外送线路额定功率为3000MW(丰水期向西北送电,枯水期西北向该省份受电),7条特高压直流外送线路总额定功率为59600MW(各条直流额定功率分别为7200、8000、6400、10000、10000、10000和8000MW)
1)确定直流外送曲线
根据本专利所提直流外送曲线拟定方法及系统网络结构,确定在送端系统参与受端系统调峰、送端系统不参与受端系统调峰两种模式下,丰、枯水期算例系统内超高压、特高压直流典型外送曲线。
2)拟定水电、风电、光伏出力特性曲线及可发电量
根据算例系统内水电、风电、光伏实测历史运行数据,拟定径流式水电、风电、光伏年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单位装机容量季调节水电对应的可发电量,单位装机容量年调节水电对应的可发电量。
3)初始化相关参数典型值
初始化优化模型中相关典型参数:弃光、弃风惩罚费用αpvw(CNY/MWh),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的弃水惩罚费用αhhsha(CNY/MWh),资源约束下风电、光伏、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最大装机容量Mw,max,Mpv,max,Mh,max,Mhs,max,Mha,max(MW)及已建装机容量Mw,Mpv,Mh,Mhs,Mha(MW);火电机组最小开机方式集合Gth,火电机组上、下爬坡率Ru,i,Rd,i(MW/min),火电机组最小、最大发电功率Pth,min,i,Pth,max,i(MW)。
4)建立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模型
以算例系统一年的弃风、弃光和弃水电量,以及火电机组发电费用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约束条件包括径流式、季调节和年调节水电出力约束,风电、光伏和火电出力约束,功率平衡约束。
5)模型求解
运用Matlab平台编写基于Cplex优化求解器的优化程序。校核收敛条件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则终止迭代过程,所求结果即为最优解。
6)结果展示
采用本文所提模型,分别计算不同直流进行模式下送端系统配套电源容量,如表1所示。由结果可知,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时,水电、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132114、9238和5170MW(其中,径流式、季调节和年调节水电装机容量分别为78800、22656和30658MW);送端参与受端调峰时,水电、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132201、8865和4303(其中,径流式、季调节和年调节水电装机容量分别为78576、22722和30903MW)。由此可见,与不参与受端调峰模式相比,送端系统参与受端调峰后对调节性能较好的配套电源需求有所增加,季调节、年调节水电装机容量共增加约311MW;对出力波动较强的电源接纳能力有所降低,径流式水电、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共减少约1464MW。
表1直流运行模式对配套电源容量的影响
相应地,在上述两种直流运行模式下对送端系统进行年运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模型得到的直流配套电源,可充分利用调节型水电及火电机组的调节能力来满足直流送电曲线及送受端调峰需求,无弃风、弃光电量。同时,由结果可知,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时,由于对新能源接纳能力提升,风电、光伏年发电量将分别增加854GWh和1430GWh,水电年总发电量将降低约2280GWh。
在两种直流运行模式下,丰水期某典型日送端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曲线分别如图4、5所示。由结果可知,送端系统参与受端调峰后,由于系统等效净负荷曲线丰谷差增加,为匹配净负荷曲线出力波动,季调节、年调节水电日出力曲线日内出力调整更加频繁。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的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可求解得到送端系统各类配套电源的合理装机容量;当送端系统通过直流输电线参与受端调峰后,对调节性能较好的配套电源需求将有所增加。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送受端系统需求制定两种直流送电曲线拟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和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
B、考虑资源约束对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进行优化;
C、计算求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时,时段t外送功率Pdc,m为:
Pdc,m(t)=Qdc,m/NT,
其中,NT为时段数,Qdc,m为第m条直流日外送电量;
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时,
承担基荷的外送电量Q1dc,m为:Q1dc,m=(1-k)Qdc,m,
其对应的时段t送电功率P1dc,m(t)为:P1dc,m(t)=Q1dc,m/NT
其中,k为外送调峰电量系数;
参与调峰的外送电量Q2dc,m为:Q2dc,m=kQdc,m,
丰、枯水期各时段参与调峰的直流送电功率分别为:
P2dc,m(t)=PNdc,m-P1dc,m(t),t∈Nh,wet season,
P2dc,m(t)=βPNdc,m-P1dc,m(t),t∈Nh,dry season,
Pdc,m(t)=P1dc,m(t)+P2dc,m(t),
其中,pload(t)为受端系统时段t负荷相对于该日最大负荷的标幺值,a为大负荷时段参考值,PNdc,m为第m条直流额定送电功率,P2dc,m(t)为时段t第m条特高压直流调峰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为:
其中,D为仿真总天数;T为每日仿真的总时段数;ΔT为每个仿真时段的长度;Ch,d(t),Cpv,d(t),Cw,d(t)分别为第d日时段t径流式水电弃水功率、弃光功率和弃风功率,Qhs,s为季调节水电季度s的总弃水电量,Qha为年调节水电年度总弃水电量。αpvwhhsha分别为弃光、弃风惩罚费用,以及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的弃水惩罚费用。Mth,d(t)为第d日时段t火电机组发电费用;
所述资源约束包括径流式水电出力约束、季调节水电出力约束、年调节水电出力约束、风电出力约束、光伏出力约束、火电出力约束、功率平衡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流式水电出力约束为:
Mh≤mh≤Mh,max
Ph,d(t)≥0,Ch,d(t)≥0,
其中,mh为径流式水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h,Mh,max分别为径流式水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h,d(t)为第d日时段t径流式水电发电功率;为径流式水电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
所述季调节水电出力约束为:
Mhs≤mhs≤Mhs,max
0≤Phs,d(t)≤mhs
其中,mhs为季调节水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hs,Mhs,max分别为季调节水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hs,d(t)为第d日时段t季调节水电发电功率;第k个季度单位装机的季调节水电可发电量,由其月平均出力特性决定;Qhs,k为季调节水电第k个季度弃水电量;Sk为第k个季度的天数集合;
所述年调节水电出力约束为:
Mha≤mha≤Mha,max
0≤Pha,d(t)≤mha
其中,mha为年调节水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ha,Mha,max分别为年调节水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ha,d(t)为第d日时段t年调节水电发电功率;为单位装机的年调节水电年度可发电量,由其月平均出力特性决定;Qha为年调节水电弃水电量;
所述风电出力约束为:
Mw≤mw≤Mw,max
其中,mw为风电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w,Mw,max分别为风电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w,d(t)为第d日时段t风电发电功率;为风电出力特性幺值曲线:所述光伏出力约束为:
Mpv≤mpv≤Mpv,max
Ppv,d(t)≥0,Cpv,d(t)≥0,
其中,mpv为光伏总装机容量,为优化变量;Mpv,Mpv,max分别为光伏已建成装机容量和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装机容量;Ppv,d(t)为第d日时段t光伏发电功率;为光伏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
所述火电出力约束为:
Pth,min,i≤Pth,d,i(t)≤Pth,max,ii∈Gth
Pth,d,i(t)-Pth,d,i(t-1)≤Ru,iΔT,i∈Gth
Pth,d,i(t)-Pth,d,i(t-1)≥-Rd,iΔT,i∈Gth
其中,Pth,d,i(t)为第d日时段t火电机组i发电功率;Pth,min,i,Pth,max,i为火电机组i最小、最大发电功率;Gth为火电机组最小开机方式集合;Ru,i,Rd,i为火电机组i上、下爬坡率;
所述功率平衡约束为:
其中,Pload(t)为第d日时段t送端系统负荷功率;Pac,d(t)为第d日时段t交流断面总外送功率;Pdc,d,i(t)为第d日时段t第m条直流外送功率,由第2节中直流外送功率曲线决定;Ndc为送端系统总直流外送线路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
C1、根据直流运行模式,确定不同运行模式下直流输电线路的年送电功率曲线;
C2、根据水电、风电和光伏实测运行数据,计算得到算例地区径流式水电、风电和光伏年出力特性标幺值曲线季调节水电各季度单位装机容量对应的可发电量年调节水电年度单位装机容量对应的可发电量
C3、初始化优化模型中相关典型参数:弃光、弃风惩罚费用αpvw,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的弃水惩罚费用αhhsha,资源约束下风电、光伏、径流式水电、季调节水电、年调节水电最大装机容量Mw,max,Mpv,max,Mh,max,Mh,smax,Mh,amax及已建装机容量Mw,Mpv,Mh,Mhs,Mha;火电机组最小开机方式集合Gth,火电机组上、下爬坡率Ru,i,Rd,i,火电机组最小、最大发电功率Pth,min,i,Pth,max,i
C4、调用Cplex优化包辅助求解优化模型;
C5、校核收敛条件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则终止迭代过程,所求结果即为最优解;
否则,返回C4重新求解。
CN201810514489.2A 2018-05-25 2018-05-25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Active CN108767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4489.2A CN108767895B (zh) 2018-05-25 2018-05-25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4489.2A CN108767895B (zh) 2018-05-25 2018-05-25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7895A true CN108767895A (zh) 2018-11-06
CN108767895B CN108767895B (zh) 2021-05-18

Family

ID=64006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4489.2A Active CN108767895B (zh) 2018-05-25 2018-05-25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7895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2158A (zh) * 2018-11-30 2019-03-01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一种考虑弃能成本约束的送端电网机组组合运行控制方法
CN110336329A (zh) * 2019-05-28 2019-10-15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特高压直流以及新能源参与后的受端电网调峰控制方法
CN110417004A (zh) * 2019-07-12 2019-11-05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特高压交直流送端电网多源协调调峰潜力计算模型
CN110474338A (zh) * 2019-08-06 2019-11-1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
CN110707754A (zh) * 2019-08-28 2020-01-17 广东工业大学 微电网中水风光电源容量配置的优化方法
CN111340295A (zh) * 2020-02-27 2020-06-2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包络线模型的绿色电源发展路线优化及评估方法
CN111525598A (zh) * 2020-05-12 2020-08-1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抑制送端电网高频问题的优化切机容量获取方法
CN111612263A (zh) * 2020-05-28 2020-09-01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考虑水资源利用需求的龙头水库水电群交易优化方法
CN111815176A (zh) * 2020-07-10 2020-10-2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水电富集电网中长期电量多通道互补协调送出方法及系统
CN112909932A (zh) * 2021-01-31 2021-06-04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调峰型虚拟电厂的优化方法及终端
CN113285483A (zh) * 2021-06-25 2021-08-20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清洁能源基地水光日内互补的光伏消纳率计算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287A (zh) * 2013-05-17 2013-12-18 湖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风电场的多端vsc-hvdc并网传输系统控制方法
CN103986193A (zh) * 2014-05-30 2014-08-13 广西大学 一种最大风电并网容量获取的方法
WO2014205089A1 (en) * 2013-06-20 2014-12-24 Abb Research Ltd. Converter station power set point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US20150333525A1 (en) * 2014-05-13 2015-11-19 Lsis Co., Lt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control device
CN105976055A (zh) * 2016-05-04 2016-09-28 东北电力大学 计及功率损耗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出力优化及容量配置方法
CN105990845A (zh) * 2015-02-15 2016-10-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风电基地外送系统的直流功率曲线确定方法
CN106856333A (zh) * 2015-12-09 2017-06-1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调峰容量分配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287A (zh) * 2013-05-17 2013-12-18 湖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风电场的多端vsc-hvdc并网传输系统控制方法
WO2014205089A1 (en) * 2013-06-20 2014-12-24 Abb Research Ltd. Converter station power set point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US20150333525A1 (en) * 2014-05-13 2015-11-19 Lsis Co., Lt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control device
CN103986193A (zh) * 2014-05-30 2014-08-13 广西大学 一种最大风电并网容量获取的方法
CN105990845A (zh) * 2015-02-15 2016-10-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风电基地外送系统的直流功率曲线确定方法
CN106856333A (zh) * 2015-12-09 2017-06-1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调峰容量分配确定方法
CN105976055A (zh) * 2016-05-04 2016-09-28 东北电力大学 计及功率损耗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出力优化及容量配置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AN DAI,ET AL.: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capacity configuration of wind & hydropower & coal for the energy base delivering to the load center"", 《2016 IEEE PES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PPEEC)》 *
YE XI,ET AL.: ""Optimal Capacity Proportion and Distribution Planning of Wind, Photovoltaic and Hydro Power inBundled Transmission System"", 《2ND ASIA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CPEE) 》 *
吴雄,等: ""考虑风电外送的省级系统调峰分析模型"", 《电网技术》 *
王亮,等: ""含水电的区域风光容量优化配置"", 《现代电力》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2158A (zh) * 2018-11-30 2019-03-01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一种考虑弃能成本约束的送端电网机组组合运行控制方法
CN109412158B (zh) * 2018-11-30 2022-05-27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一种考虑弃能成本约束的送端电网机组组合运行控制方法
CN110336329A (zh) * 2019-05-28 2019-10-15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特高压直流以及新能源参与后的受端电网调峰控制方法
CN110417004A (zh) * 2019-07-12 2019-11-05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特高压交直流送端电网多源协调调峰潜力计算模型
CN110417004B (zh) * 2019-07-12 2022-08-05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特高压交直流送端电网多源协调调峰潜力计算模型
CN110474338A (zh) * 2019-08-06 2019-11-1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
CN110707754A (zh) * 2019-08-28 2020-01-17 广东工业大学 微电网中水风光电源容量配置的优化方法
CN110707754B (zh) * 2019-08-28 2022-11-22 广东工业大学 微电网中水风光电源容量配置的优化方法
CN111340295B (zh) * 2020-02-27 2024-03-2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包络线模型的绿色电源发展路线优化及评估方法
CN111340295A (zh) * 2020-02-27 2020-06-2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包络线模型的绿色电源发展路线优化及评估方法
CN111525598B (zh) * 2020-05-12 2023-04-1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抑制送端电网高频问题的优化切机容量获取方法
CN111525598A (zh) * 2020-05-12 2020-08-1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抑制送端电网高频问题的优化切机容量获取方法
CN111612263A (zh) * 2020-05-28 2020-09-01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考虑水资源利用需求的龙头水库水电群交易优化方法
CN111612263B (zh) * 2020-05-28 2022-02-18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考虑水资源利用需求的龙头水库水电群交易优化方法
CN111815176A (zh) * 2020-07-10 2020-10-2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水电富集电网中长期电量多通道互补协调送出方法及系统
CN111815176B (zh) * 2020-07-10 2022-04-1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水电富集电网中长期电量多通道互补协调送出方法及系统
CN112909932A (zh) * 2021-01-31 2021-06-04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调峰型虚拟电厂的优化方法及终端
CN113285483A (zh) * 2021-06-25 2021-08-20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清洁能源基地水光日内互补的光伏消纳率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7895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7895A (zh)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CN107276096B (zh) 一种光伏与空调负荷协调优化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
CN105976055B (zh) 计及功率损耗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出力优化及容量配置方法
CN104467030B (zh) 一种基于风电与火电联合发电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5184426B (zh) 一种基于随机连续寻优策略的梯级电站调峰方法
CN104578176A (zh) 一种计及直流互动的发电计划编制方法
CN104362671A (zh) 一种大规模风电和抽水蓄能联合送出多目标优化协调方法
CN106385048A (zh) 一种风光蓄一体化调度策略
CN106340893B (zh) 一种基于虚拟发电厂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控制方法
CN108988356A (zh) 基于虚拟储能的电热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方法
CN105244922B (zh) 限风情况下双馈型风电场群有功出力优化分配方法
CN109088427A (zh) 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内常规机组最小开机方案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8599277A (zh) 一种提升运行安全的智能配电网鲁棒优化方法
CN107330551A (zh) 一种优化安排能源基地外送通道的送电方法
CN108695875A (zh) 智能软开关和储能装置联合接入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
CN108767891A (zh) 中压配电网单条中压馈线光伏消纳模型
CN109615125B (zh) 一种考虑特高压调峰的多区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及应用
CN103441494B (zh) 基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的智能电网系统
CN109921459A (zh) 一种光伏高占比送端电网直流闭锁后的有功频率控制方法
CN106911134B (zh) 一种平抑配电网负荷母线电压波动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28321A (zh) 互联电网交直流并联输电通道功率随机优化分配方法
Wang et al.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control schemes applied on offshore wind farm active power regulation
CN104573878A (zh) 一种新能源调度计划的协调方法
CN113962827A (zh) 基于主辅能量市场出清结果的输电网双层扩展规划方法
CN113869793A (zh) 一种基于需求响应和经济运行的多能微网调控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