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7883A - 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7883A
CN108767883A CN201810682438.0A CN201810682438A CN108767883A CN 108767883 A CN108767883 A CN 108767883A CN 201810682438 A CN201810682438 A CN 201810682438A CN 108767883 A CN108767883 A CN 108767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trol circuit
consuming device
energy storage
power consu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24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7883B (zh
Inventor
郑熙
商金来
郭子健
吴俊阳
门锟
戴楚铭
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bo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ubo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ubo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ubo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24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78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7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7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7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7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5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 H02J2310/56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 upon which the selective controlling is based
    • H02J2310/62The condition being non-electrical, e.g. temperature
    • H02J2310/64The condition being economic, e.g. tariff based load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3Load forecast, e.g. methods or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future load dema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用电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识别出负荷异常点;对去除负荷异常点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计费周期内的平均用电数据;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为自变量、以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为自变量、以可控功耗设备的预设工作周期的总能耗为约束条件、以储能设备的容量为约束条件,以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与所述平均用电数据之间的差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对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工业电费计费,并不是完全根据用电量的多少来进行计费,而是涉及到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和附加电费等多种电费,对于企业来说,所缴纳的电费并没有完全转变成电能进行工业生产。
为了更合理的利用企业所缴纳的电费,需要控制企业用电的波动,一般企业会通过增加储能设备来对电能消耗进行削峰等处理,而这种处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储能设备和企业的一些可控功率设备的作用,如空调设备的控制等。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平稳企业用电,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减少电网的波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用户用电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
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识别出负荷异常点;
对去除负荷异常点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计费周期内的平均用电数据;
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为自变量、以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为自变量、以可控功耗设备的预设工作周期的总能耗为约束条件、以储能设备的容量为约束条件,以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与所述平均用电数据之间的差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优化;
根据优化结果对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以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耗,为对预设工作周期内的功耗的预计,具体为:
根据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预测下一工作周期内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
将所述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储能设备的充电功率在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值作为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耗。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识别出负荷异常点,具体为:
设置统计周期,所述统计周期不低于14天且不高于60天;
在每个统计周期内分别对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进行统计;
所述统计为对每天的同一时间点的功率进行统计;
通过基于正态分布的一元离群点检测方法对分别对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进行检测;
当某一时间点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耗或可控功耗设备的功耗被检测为异常时,将该时间点作为负荷异常点。
优选的,对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进行优化时,还以可控功耗设备的预设工作周期的最小功率作为约束条件。
优选的,对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进行优化时,还以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的极值作为约束条件。
优选的,对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进行优化时,还以可控功耗设备的最大功率改变量作为约束条件。
优选的,所述根据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预测下一工作周期内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还包括通过获取天气情况对所述预测进行修正,所述修正方法为通过统计天气情况与固定功耗设备的相关关系,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对下一工作周期内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修正。
优选的,所述根据优化结果对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进行处理,还包括:
获取用户可用的外部储能设备的状态,所述外部储能设备的状态包括:每个外部储能设备的电池容量、充电功率、放电功率以及当前电池剩余能量与电池容量的比值;
根据所述外部储能设备的信息构建外部储能设备的自动需求响应计划,具体为:
获得使用户可用的外部储能设备收益最大的外部储能设备初始充放电计划P1;其中,P1为充放电计划,F(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的放电量,μF为放电效率,C(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的充电量,μC为充电效率,JF(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对应的放电电价,JC(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对应的充电电价,Q1(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对应的硬件成本损耗;
获得使用户从电网的所需的最大负荷最小的外部储能设备充放电计划P2;P2=argmin∑((max(L(P2)-T,0))n+k1×(L(P2)-T)-k2×F(P2)×μF×JF(P2))
,其中,L(P2)为为充放电计划P2下对应的用户从电网的所需的最大负荷,T为预设的负荷常数,n为预设的正常数,作为成本的惩罚项指数,其值大于1,k1、k2为预设的正常数,分别表征与(L(P2)-T)相关的收益系数和电费支出相关的成本系数,F(P2)为充放电计划P2下的放电量,μF为放电效率,JF(P2)为充放电计划P2下对应的放电电价;
计算自动需求响应计划P3,使得P3满足:∑((max(L(P3)-T,0))n+k1×(L(P3)-T)-k2×F(P3)×μF×JF(P3))<0,且,为最大值;
根据所述自动需求响应计划P3进行用户可用的外部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操作。
优选的,所述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还包括:
对固定功耗设备进行处理,具体为:
在对固定功耗设备进行供电的用户供电线路上均设有电能采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
每个电能采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均通过数据集中器和控制终端连接;
根据用户的供电线路上的用电设备的突然断电对用户的影响以及断电时长对用户的影响将供电线路分成不同级别,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由所述供电线路供电的固定功耗设备和可控功耗设备;
将每个设置有电能采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的供电线路作为一个控制线路;
按照供电线路的级别进行分类,设定每一级别的控制线路的可断电时长;
电能采集终端采集其所在供电线路的供电负荷信息,并将供电负荷信息发送给所述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对接收到的供电线路的供电负荷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位于远端的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收集当前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信息,当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或小于第二预设比例时,控制终端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其中,第一预设比例大于第二预设比例,且第一预设比例和第二预设比例均为小于1的正实数;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切断选定的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发送切断指令给所述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将所述切断指令转发给相应控制线路的智能断路器,智能断路器根据所述切断指令切断其所在的供电线路的供电开关;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连接选定的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发送连接指令给所述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将所述连接指令转发给相应控制线路的智能断路器,智能断路器根据所述连接指令连接其所在的供电线路的供电开关;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切断选定的多个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按照控制线路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由长到短分步发送切断指令给所述控制线路的数据集中器,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切断操作;具体为:
控制终端选择待切断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长的控制线路,并向所述线路上的数据集中器发送切断指令,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切断操作;
智能断路器将切断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数据集中器反馈给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接收到切断操作完成的反馈后,选择剩下的待切断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长的控制线路,执行切断操作,继续以上执行步骤直到所有要切断的多个控制线路全部成功切断;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连接选定的多个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按照控制线路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由短到长分步发送连接指令给所述控制线路的数据集中器,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连接操作;具体为:
控制终端选择待连接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短的控制线路,并向所述线路上的数据集中器发送连接指令,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连接操作;
智能断路器将连接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数据集中器反馈给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接收到连接操作完成的反馈后,选择剩下的待连接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短的控制线路,执行连接操作,继续以上执行步骤直到所有要连接的多个控制线路全部成功连接;
所述控制终端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具体为:
当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时,选择使突然断电对用户的影响最小且断电后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不大于第一预设比例的控制线路作为选定的待切断的控制线路;
当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小于第二预设比例时,选择使断电时长对用户的影响最大且连接后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不大于第一预设比例的控制线路作为选定的待连接的控制线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能够同时对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现有设备在平稳企业用电的作用,降低了企业成本的同时还减轻了电网的波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S101、获取用户用电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
S102、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识别出负荷异常点;
S103、对去除负荷异常点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计费周期内的平均用电数据;
S104、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为自变量、以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为自变量、以可控功耗设备的预设工作周期的总能耗为约束条件、以储能设备的容量为约束条件,以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与所述平均用电数据之间的差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优化;
S105、根据优化结果对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进行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能够同时对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现有设备在平稳企业用电的作用,降低了企业成本的同时还减轻了电网的波动。
为了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功耗进行预计,从而优化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的使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耗,为对预设工作周期内的功耗的预计,具体为:
根据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预测下一工作周期内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
将所述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储能设备的充电功率在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值作为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耗。
为了在统计的时候去除异常值的影响(同时,去除这种异常值后的响应处理是以正常数据为基础,因此可以避免异常值的再次出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识别出负荷异常点,具体为:
设置统计周期,所述统计周期不低于14天且不高于60天;
在每个统计周期内分别对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进行统计;
所述统计为对每天的同一时间点的功率进行统计;
通过基于正态分布的一元离群点检测方法对分别对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进行检测;
当某一时间点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耗或可控功耗设备的功耗被检测为异常时,将该时间点作为负荷异常点。
由于在生产状态下可控功耗设备并不能完全停止工作,因此需要以此作为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进行优化时,还以可控功耗设备的预设工作周期的最小功率作为约束条件。
由于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有最大功率限制以避免危险的出现,因此需要对充放电的功率进行约束,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进行优化时,还以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的极值作为约束条件。
为了避免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急剧变化对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的寿命或生产安全性产生影响,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进行优化时,还以可控功耗设备的最大功率改变量作为约束条件。
由于有些企业的耗电受到天气的影响较为明显,为了考虑这种情况,避免对企业的耗电的预计和控制出现较大的误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预测下一工作周期内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还包括通过获取天气情况对所述预测进行修正,所述修正方法为通过统计天气情况与固定功耗设备的相关关系,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对下一工作周期内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修正。
一般企业多聚集在工业园等,而往往多个企业都有储能设备以备不时之需,然而企业之间的用电高峰并不完全相同,而不同企业之间也难以统一进行实时调度,但是可以通过计划性的电力充放来实现企业间的电力调配,为了实现电力调配的过程中,企业有足够的动力对其他企业进行供电,需要在设定充放电计划时充放考虑外部储能设备所有人的利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优化结果对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进行处理,还包括:
获取用户可用的外部储能设备的状态,所述外部储能设备的状态包括:每个外部储能设备的电池容量、充电功率、放电功率以及当前电池剩余能量与电池容量的比值;
根据所述外部储能设备的信息构建外部储能设备的自动需求响应计划,具体为:
获得使用户可用的外部储能设备收益最大的外部储能设备初始充放电计划P1,其中,计划一般以在哪些具体的时段进行充电或放电,以及充电功率或放电功率是多少来反映(如早上8点到10点进行充电,10点到下午4点放电等);其中,P1为充放电计划,F(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的放电量,μF为放电效率,C(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的充电量,μC为充电效率,JF(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对应的放电电价,JC(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对应的充电电价,Q1(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对应的硬件成本损耗;
获得使用户从电网的所需的最大负荷最小的外部储能设备充放电计划P2;P2=argmin∑((max(L(P2)-T,0))n+k1×(L(P2)-T)-k2×F(P2)×μF×JF(P2))
,其中,L(P2)为为充放电计划P2下对应的用户从电网的所需的最大负荷,T为预设的负荷常数,n为预设的正常数,作为成本的惩罚项指数,其值大于1,k1、k2为预设的正常数,分别表征与(L(P2)-T)相关的收益系数和电费支出相关的成本系数,F(P2)为充放电计划P2下的放电量,μF为放电效率,JF(P2)为充放电计划P2下对应的放电电价;
计算自动需求响应计划P3,使得P3满足:∑((max(L(P3)-T,0))n+k1×(L(P3)-T)-k2×F(P3)×μF×JF(P3))<0,且,为最大值;
根据所述自动需求响应计划P3进行用户可用的外部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操作。通过对电力调配过程中的利润进行调配,使得企业有动力去分享储能设备。
由于存在紧急用电的情况,而有时又难以及时通过储能设备的供电补充所需的电力,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还可以对固定功耗设备所在的线路进行紧急断电处理以保障紧急用电,为了能够使得对某些线路的紧急断电处理对用户的损失更小,同时在紧急用电完毕后及时恢复对切断的线路的供电,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还包括:
对固定功耗设备进行处理,具体为:
在对固定功耗设备进行供电的用户供电线路上均设有电能采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
每个电能采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均通过数据集中器和控制终端连接;
根据用户的供电线路上的用电设备的突然断电对用户的影响以及断电时长对用户的影响将供电线路分成不同级别,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由所述供电线路供电的固定功耗设备和可控功耗设备;
将每个设置有电能采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的供电线路作为一个控制线路;
按照供电线路的级别进行分类,设定每一级别的控制线路的可断电时长;
电能采集终端采集其所在供电线路的供电负荷信息,并将供电负荷信息发送给所述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对接收到的供电线路的供电负荷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位于远端的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收集当前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信息,当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或小于第二预设比例时,控制终端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其中,第一预设比例大于第二预设比例,且第一预设比例和第二预设比例均为小于1的正实数;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切断选定的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发送切断指令给所述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将所述切断指令转发给相应控制线路的智能断路器,智能断路器根据所述切断指令切断其所在的供电线路的供电开关;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连接选定的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发送连接指令给所述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将所述连接指令转发给相应控制线路的智能断路器,智能断路器根据所述连接指令连接其所在的供电线路的供电开关;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切断选定的多个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按照控制线路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由长到短分步发送切断指令给所述控制线路的数据集中器,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切断操作;具体为:
控制终端选择待切断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长的控制线路,并向所述线路上的数据集中器发送切断指令,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切断操作;
智能断路器将切断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数据集中器反馈给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接收到切断操作完成的反馈后,选择剩下的待切断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长的控制线路,执行切断操作,继续以上执行步骤直到所有要切断的多个控制线路全部成功切断;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连接选定的多个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按照控制线路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由短到长分步发送连接指令给所述控制线路的数据集中器,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连接操作;具体为:
控制终端选择待连接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短的控制线路,并向所述线路上的数据集中器发送连接指令,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连接操作;
智能断路器将连接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数据集中器反馈给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接收到连接操作完成的反馈后,选择剩下的待连接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短的控制线路,执行连接操作,继续以上执行步骤直到所有要连接的多个控制线路全部成功连接;
所述控制终端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具体为:
当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时,选择使突然断电对用户的影响最小且断电后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不大于第一预设比例的控制线路作为选定的待切断的控制线路;
当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小于第二预设比例时,选择使断电时长对用户的影响最大且连接后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不大于第一预设比例的控制线路作为选定的待连接的控制线路。
本发明提供的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能够同时对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现有设备在平稳企业用电的作用,降低了企业成本的同时还减轻了电网的波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用户用电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
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识别出负荷异常点;
对去除负荷异常点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计费周期内的平均用电数据;
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为自变量、以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为自变量、以可控功耗设备的预设工作周期的总能耗为约束条件、以储能设备的容量为约束条件,以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与所述平均用电数据之间的差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优化;
根据优化结果对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耗,为对预设工作周期内的功耗的预计,具体为:
根据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预测下一工作周期内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
将所述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储能设备的充电功率在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值作为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识别出负荷异常点,具体为:
设置统计周期,所述统计周期不低于14天且不高于60天;
在每个统计周期内分别对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进行统计;
所述统计为对每天的同一时间点的功率进行统计;
通过基于正态分布的一元离群点检测方法对分别对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和可控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进行检测;
当某一时间点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耗或可控功耗设备的功耗被检测为异常时,将该时间点作为负荷异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进行优化时,还以可控功耗设备的预设工作周期的最小功率作为约束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进行优化时,还以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的极值作为约束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以可控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进行优化时,还以可控功耗设备的最大功率改变量作为约束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固定功耗设备的用电历史数据预测下一工作周期内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还包括通过获取天气情况对所述预测进行修正,所述修正方法为通过统计天气情况与固定功耗设备的相关关系,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对下一工作周期内的固定功耗设备的功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优化结果对可控功耗设备和储能设备进行处理,还包括:
获取用户可用的外部储能设备的状态,所述外部储能设备的状态包括:每个外部储能设备的电池容量、充电功率、放电功率以及当前电池剩余能量与电池容量的比值;
根据所述外部储能设备的信息构建外部储能设备的自动需求响应计划,具体为:
获得使用户可用的外部储能设备收益最大的外部储能设备初始充放电计划P1;其中,P1为充放电计划,F(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的放电量,μF为放电效率,C(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的充电量,μC为充电效率,JF(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对应的放电电价,JC(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对应的充电电价,Q1(P1)为充放电计划P1下对应的硬件成本损耗;
获得使用户从电网的所需的最大负荷最小的外部储能设备充放电计划P2;P2=argmin∑((max(L(P2)-T,0))n+k1×(L(P2)-T)-k2×F(P2)×μF×JF(P2)),
其中,L(P2)为为充放电计划P2下对应的用户从电网的所需的最大负荷,T为预设的负荷常数,n为预设的正常数,作为成本的惩罚项指数,其值大于1,k1、k2为预设的正常数,分别表征与(L(P2)-T)相关的收益系数和电费支出相关的成本系数,F(P2)为充放电计划P2下的放电量,μF为放电效率,JF(P2)为充放电计划P2下对应的放电电价;
计算自动需求响应计划P3,使得P3满足:∑((max(L(P3)-T,0))n+k1×(L(P3)-T)-k2×F(P3)×μF×JF(P3))<0,且,为最大值;
根据所述自动需求响应计划P3进行用户可用的外部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固定功耗设备进行处理,具体为:
在对固定功耗设备进行供电的用户供电线路上均设有电能采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
每个电能采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均通过数据集中器和控制终端连接;
根据用户的供电线路上的用电设备的突然断电对用户的影响以及断电时长对用户的影响将供电线路分成不同级别,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由所述供电线路供电的固定功耗设备和可控功耗设备;
将每个设置有电能采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的供电线路作为一个控制线路;
按照供电线路的级别进行分类,设定每一级别的控制线路的可断电时长;
电能采集终端采集其所在供电线路的供电负荷信息,并将供电负荷信息发送给所述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对接收到的供电线路的供电负荷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位于远端的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收集当前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信息,当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或小于第二预设比例时,控制终端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其中,第一预设比例大于第二预设比例,且第一预设比例和第二预设比例均为小于1的正实数;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切断选定的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发送切断指令给所述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将所述切断指令转发给相应控制线路的智能断路器,智能断路器根据所述切断指令切断其所在的供电线路的供电开关;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连接选定的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发送连接指令给所述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将所述连接指令转发给相应控制线路的智能断路器,智能断路器根据所述连接指令连接其所在的供电线路的供电开关;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切断选定的多个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按照控制线路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由长到短分步发送切断指令给所述控制线路的数据集中器,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切断操作;具体为:
控制终端选择待切断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长的控制线路,并向所述线路上的数据集中器发送切断指令,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切断操作;
智能断路器将切断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数据集中器反馈给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接收到切断操作完成的反馈后,选择剩下的待切断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长的控制线路,执行切断操作,继续以上执行步骤直到所有要切断的多个控制线路全部成功切断;
当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为连接选定的多个控制线路时,控制终端按照控制线路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由短到长分步发送连接指令给所述控制线路的数据集中器,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连接操作;具体为:
控制终端选择待连接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短的控制线路,并向所述线路上的数据集中器发送连接指令,并由数据集中器转发给智能断路器,由智能断路器进行连接操作;
智能断路器将连接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数据集中器反馈给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接收到连接操作完成的反馈后,选择剩下的待连接的控制线路中所在的级别的可断电时长最短的控制线路,执行连接操作,继续以上执行步骤直到所有要连接的多个控制线路全部成功连接;
所述控制终端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智能断路器的工作方案,具体为:
当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时,选择使突然断电对用户的影响最小且断电后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不大于第一预设比例的控制线路作为选定的待切断的控制线路;
当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小于第二预设比例时,选择使断电时长对用户的影响最大且连接后各控制线路的供电负荷之和与预设工作周期内的最大功率的优化结果之比不大于第一预设比例的控制线路作为选定的待连接的控制线路。
CN201810682438.0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Active CN108767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2438.0A CN108767883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2438.0A CN108767883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7883A true CN108767883A (zh) 2018-11-06
CN108767883B CN108767883B (zh) 2021-05-04

Family

ID=63974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2438.0A Active CN108767883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788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8302A (zh) * 2020-12-18 2021-04-20 无锡泓大恒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43055A1 (zh) * 2020-01-19 2021-07-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化的数据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8479A2 (en) * 2008-06-25 2010-01-21 Versify Solutions, Llc Aggregator, monitor, and manager of distributed demand response
EP2728521A1 (en) * 2012-11-05 2014-05-07 Hitachi Ltd. Demand plan management system
US20140245071A1 (en) * 2009-06-22 2014-08-2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utomated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in a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O2015126000A1 (ko) * 2014-02-19 2015-08-27 벽산파워 주식회사 하·폐수 처리장의 수요반응 서비스 시스템
CN105449671A (zh) * 2015-12-14 2016-03-30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一种电力用户电能质量经济性评价系统
CN106208122A (zh) * 2016-08-07 2016-12-07 深圳库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smm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CN106408183A (zh) * 2016-09-09 2017-02-15 国家电网公司 供电指标调控方法
CN106920014A (zh) * 2017-03-16 2017-07-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短时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8479A2 (en) * 2008-06-25 2010-01-21 Versify Solutions, Llc Aggregator, monitor, and manager of distributed demand response
US20140245071A1 (en) * 2009-06-22 2014-08-2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utomated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in a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EP2728521A1 (en) * 2012-11-05 2014-05-07 Hitachi Ltd. Demand plan management system
WO2015126000A1 (ko) * 2014-02-19 2015-08-27 벽산파워 주식회사 하·폐수 처리장의 수요반응 서비스 시스템
CN105449671A (zh) * 2015-12-14 2016-03-30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一种电力用户电能质量经济性评价系统
CN106208122A (zh) * 2016-08-07 2016-12-07 深圳库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smm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CN106408183A (zh) * 2016-09-09 2017-02-15 国家电网公司 供电指标调控方法
CN106920014A (zh) * 2017-03-16 2017-07-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短时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OANNIS LAMPROPOULOS等: "History of demand side manag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demand response control schemes", 《2013 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
沈运帷等: "需求响应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3055A1 (zh) * 2020-01-19 2021-07-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化的数据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8302A (zh) * 2020-12-18 2021-04-20 无锡泓大恒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8302B (zh) * 2020-12-18 2023-12-26 无锡泓大恒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7883B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2000C (zh) 移动远程通信网络节点用的自适应电源管理
US86005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ld load pickup using demand response
EP272170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nergy services based on market data
CN105703475B (zh) 一种atm设备不间断智能供电方法和系统
US10033214B2 (en) Power supply-demand adjusting apparatus, power system and power supply-demand adjusting method
US10680455B2 (en) Demand charge minimization in behind-the-mete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TW201815000A (zh) 充放電控制裝置及方法
CN115833087A (zh) 储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储能设备
CN111903027A (zh) 电力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程序、电力信息管理服务器、通信终端以及电力系统
CN108767883A (zh) 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KR20200109112A (ko) 피크 전력 저감을 위한 ess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598350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便携式储能设备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8988371A (zh) 用户侧储能系统的能量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5800339A (zh) 一种带多个子系统的储能输出方法及储能系统
CN115051344A (zh) 一种自主限功率直流负荷控制设备及直流微电网
Jeddi et al. Network impact of multiple HEMUs with PVs and BESS in a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feeder
CN112655127B (zh) 电力控制装置和电力系统
CN108879676B (zh) 一种售电控制系统
CN114326600A (zh) 一种能源调度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2448402A (zh) 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JPWO2020080284A1 (ja)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JP2002271994A (ja) 電力ピークカット電源装置
CN111539619B (zh) 提供辅助服务的储能电站运营方法及系统
KR20180113089A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관리 방법
WO2017010052A1 (ja) 蓄電池制御システム、蓄電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2nd Floor, Building 2, Tongchan New Materials Industrial Park, No. 28 Langshan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ubo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nd floor, building 2, TONGCHAN new materials Industrial Park, 28 Langshan Road, Shahe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UBO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