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3111A - 模组驱动方法、模组驱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模组驱动方法、模组驱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3111A
CN108763111A CN201810565434.4A CN201810565434A CN108763111A CN 108763111 A CN108763111 A CN 108763111A CN 201810565434 A CN201810565434 A CN 201810565434A CN 108763111 A CN108763111 A CN 108763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rive
type
driving chip
ident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54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3111B (zh
Inventor
李路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54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3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3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3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3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3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terfacing function, e.g. device dr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组驱动方法、模组驱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模组驱动方法包括:判断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模组及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种类型的模组;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占用硬件端口的数量。

Description

模组驱动方法、模组驱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组驱动方法及模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个电子产品开发而言,由于显示屏的产能有限,通常一个模组资源需要多个厂家共同完成,不同厂家的设计是不同的。目前针对模组和驱动方式都是通过硬件识别位来区分,但是随着模组以及驱动方式的增加,占用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eneralPurpose Input Output,GPIO)也会增加,这样就导致硬件无法支持更多模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组驱动方法,所述模组驱动方法包括:
判断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模组及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种类型的模组;
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
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模组驱动方法,首先判断同种类型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接着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由于硬件识别位只用于区分同种类型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针对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的驱动方式利用的是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内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的,不占用硬件识别位,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占用硬件端口的数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模组驱动装置,所述模组驱动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模组及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种类型的模组;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模组驱动装置,所述模组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收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模组驱动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模组驱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模组驱动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的时候执行如上所述的模组驱动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模组驱动方法对应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300对应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310对应的一种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310对应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310对应的又一种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模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模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匹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匹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匹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模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模组驱动方法对应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模组驱动方法包括但并不限于步骤S100、S200和S300,关于步骤S100、S200和S300的详细介绍如下。
S100:判断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模组及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种类型的模组。
S200: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
具体的,针对同种类型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首先判断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以电子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电子装置一般包括显示模组,对于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根据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标识信息等等,确定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经过判断确定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时,对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从而通过采用硬件识别位对生产商的信息进行标识,有助于实现对显示模组的分类。
S300: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
其中,身份信息是表明驱动芯片的相对唯一的编码,相当于是一种“身份证”,身份信息一般是保持不变的。具有的,身份信息可以是系列号、机器码或者是其他账号等。
其中,第一模组包括第一功能器件,第二模组包括第二功能器件,所述第一驱动方式用于驱动第一功能器件,所述第二驱动方式用于驱动第二功能器件。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表明此时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同种类型的模组,接着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于是,就可以采用第一驱动方式对第一模组内的第一功能器件进行驱动,采用第二驱动方式对第二模组内的第二功能器件进行驱动。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300对应的流程图。具体的,“S300: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10和S320,关于S310和S320的详细介绍如下。
S310: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身份信息发送至编码数据库,并与所述编码数据库中的第一存储信息进行比对,当第一身份信息与第一存储信息比对相同时,表明匹配成功,说明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驱动方式。若第一身份信息与编码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比对均不相同时,表明编码数据库中并未存储有第一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此时,需要更新编码数据库。
同样,将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身份信息发送至编码数据库,并与所述编码数据库中的第二存储信息进行比对,当第二身份信息与第二存储信息比对相同时,表明匹配成功,说明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驱动方式。若第二身份信息与编码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比对均不相同时,表明编码数据库中并未存储有第二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此时,需要更新编码数据库。
请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310对应的一种流程图。具体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310: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11、S312和S313,关于步骤S311、S312和S313的详细介绍如下。
S311:分别对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段,以得到多个第一分段信息和多个第二分段信息。
可选的,将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划分为M段,将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划分为N段,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M与N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可选的,将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和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进行划分,可以是均分,也可以不是均分。
具体的,以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为序列号来进行说明。假设第一驱动芯片的序列号为:66669696969,将序列号划分为多段,例如划分为两段,第一段序列号为66669,第二段序列号为696969。
S312:依次对所述第一分段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分段信息与所述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
S313:当所述第一分段信息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且所述第二分段信息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时,停止比对,并根据所述第一分段信息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分段信息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具体的,首先将第一段序列号66669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当第一段序列号66669对应唯一的驱动方式时,可以认为该驱动方式即为第一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此时就可以停止比对,不需要将第二段序列号696969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了。于是,就可以根据第一段序列号66669找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驱动方式。当第一段序列号66669对应有多个驱动方式时,此时仍然不能确定第一驱动芯片对应何种驱动方式,需要将第二段序列号696969继续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当第二段序列号696969对应唯一的驱动方式时,可以认为该驱动方式即为第一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此时,就可以根据第二段序列号696969找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驱动方式。
本技术方案通过对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段,依次将分段后的身份信息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并检测每一次比对之后的结果。当检测到分段后的身份信息对应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唯一时,可以认为该驱动方式即为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此时就可以停止比对,有助于节省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身份信息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的效率,从而可以快速的获取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和第二驱动方式。
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310对应的另一种流程图。具体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S310: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14、S315和S316,关于步骤S314、S315和S316的详细介绍如下。
S314:分别提取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一关键词和第二关键词。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键词是表明驱动芯片的身份的主要信息。其中,关键词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字母,还可以是其他图案或者是颜色等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以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为序列号来进行说明。假设第一驱动芯片的序列号为:66669696969,提取序列号66669696969中的关键词,例如序列号66669696969中包含有七个6和四个9。于是,就可以将七个6或者是四个9作为序列号66669696969的关键词进行比对。
S315:对所述第一关键词以及所述第二关键词与所述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
S316:当所述第一关键词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且所述第二关键词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时,根据所述第一关键词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具体的,先将七个6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当七个6对应编码数据库中唯一的驱动方式时,可以认为该驱动方式即为第一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此时就可以停止比对,不需要将四个9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了。于是,就可以根据七个6找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驱动方式。当七个6对应有多个驱动方式时,此时仍然不能确定第一驱动芯片对应何种驱动方式,需要将四个9继续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当四个9对应唯一的驱动方式时,可以认为该驱动方式即为第一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此时,就可以根据四个9找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驱动方式。
本技术方案通过提取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中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当提取的关键词对应编码数据库中唯一的驱动方式时,可以认为该驱动方式即为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此时就可以停止比对,有助于节省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关键词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的效率,从而可以快速的获取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和第二驱动方式。
请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310对应的又一种流程图。具体的,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S310: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17、S318和S319,关于步骤S317、S318和S319的详细介绍如下。
S317:分别计算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占用的第一内存和第二内存。
具体的,以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为序列号来进行说明。在二进制中,每个数字或者字母占用的字节数是确定的,即每个数字或者字母占用的内存是确定的。举例而言,在二进制中,一个英文字母占用1个字节,一个中文汉字占用2个字节等等。因此,当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为序列号时,该序列号占用的内心就是确定的,于是,就可以根据该序列号计算出它所占用的计算机内存。
S318:对所述第一内存与所述编码数据库中的第一编码占用的内存进行比对,对所述第二内存与所述编码数据库中的第二编码占用的内存进行比对。
S319:当所述第一内存与所述第一编码占用的内存相同,且所述第二内存与所述第二编码占用的内存相同时,根据所述第一内存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内存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具体的,由于第一编码在编码数据库中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储的,因此,很容易获得第一编码对应的二进制代码占用的内存,当所述第一内存与所述第一编码占用的内存相同时,可以认为第一编码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即为第一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于是,就可以通过第一内存找到第一驱动方式。
本技术方案通过计算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中在计算机中占用的内存,通过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占用的内存与编码数据库中编码占用的内存进行比对,当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占用的内存与编码数据库中编码占用的内存相同时,可以认为第一编码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即为第一驱动芯片的驱动方式,无需先将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转换为二进制代码,再进行二进制代码之间的比对,从而有助于节省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关键词与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的效率,从而可以快速的获取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和第二驱动方式。
S320:根据所述匹配结果,输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方式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驱动方式。
具体的,当第一身份信息与第一存储信息比对相同时,表明匹配成功,说明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驱动方式。当第二身份信息与第二存储信息比对相同时,表明匹配成功,说明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驱动方式。此时,将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进行输出,将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进行输出。
请参照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模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实施例二的模组驱动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模组驱动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模组驱动方法还包括但并不限于步骤S400,关于步骤S400的详细介绍如下。
S400: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不同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设置第一硬件识别位,对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第二硬件识别位,其中,所述第一硬件识别位不同于所述第二硬件识别位。
具体的,针对同种类型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以电子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电子装置一般包括显示模组,对于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根据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标识信息等等,确定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经过判断确定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属于不同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显示模组设置第一硬件识别位,对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设置第二硬件识别位,从而通过采用不同的硬件识别位对来自不同生产商的同种类型的模组信息进行标识,有助于快速获取来自不同生产商的同种类型的模组的信息。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模组驱动方法,首先判断同种类型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接着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由于硬件识别位只用于区分同种类型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针对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的驱动方式利用的是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内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的,不占用硬件识别位,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占用硬件端口的数量。
请参照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模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模组驱动装置10包括但不限于判断模块100、第一设置模块210和第一获取模块310,关于判断模块100、第一设置模块210和第一获取模块310的详细介绍如下。
判断模块100,用于判断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模组及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种类型的模组。
第一设置模块210,用于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
第一获取模块310,用于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310,用于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匹配模块311和输出模块312,关于匹配模块311和输出模块312的详细介绍如下。
匹配模块311,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匹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匹配模块311,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分段模块3111、第一比对模块3112和第二获取模块3113,关于分段模块3111、第一比对模块3112和第二获取模块3113的详细介绍如下。
分段模块3111,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段,以得到多个第一分段信息和多个第二分段信息。
第一比对模块3112,用于依次对所述第一分段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分段信息与所述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
第二获取模块3113,用于当所述第一分段信息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且所述第二分段信息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时,停止比对,并根据所述第一分段信息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分段信息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匹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匹配模块311,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包括但不限于提取模块3114、第二比对模块3115和第三获取模块3116,关于提取模块3114、第二比对模块3115和第三获取模块3116的详细介绍如下。
提取模块3114,用于分别提取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一关键词和第二关键词。
第二比对模块3115,用于对所述第一关键词以及所述第二关键词与所述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
第三获取模块3116,用于当所述第一关键词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且所述第二关键词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时,根据所述第一关键词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输出模块312,用于根据所述匹配结果,输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方式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驱动方式。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匹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匹配模块311,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模块3117、第三比对模块3118和第四获取模块3119,关于计算模块3117、第三比对模块3118和第四获取模块3119的详细介绍如下。
计算模块3117: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占用的第一内存和第二内存。
第三比对模块3118:用于对所述第一内存与所述编码数据库中的第一编码占用的内存进行比对,对所述第二内存与所述编码数据库中的第二编码占用的内存进行比对。
第四获取模块3119:用于当所述第一内存与所述第一编码占用的内存相同,且所述第二内存与所述第二编码占用的内存相同时,根据所述第一内存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内存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请参照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模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的模组驱动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模组驱动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模组驱动装置10还包括但不限于第二设置模块220,关于第二设置模块220的详细介绍如下。
第二设置模块220,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不同生产商生产的模组时,对所述第一模组设置第一硬件识别位,对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第二硬件识别位,其中,所述第一硬件识别位不同于所述第二硬件识别位。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模组驱动装置,首先判断同种类型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接着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由于硬件识别位只用于区分同种类型的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针对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的驱动方式利用的是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内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的,不占用硬件识别位,因此,本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占用硬件端口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组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收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模组驱动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模组驱动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模组驱动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计算机包括模组驱动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模组驱动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所述计算机包括模组驱动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模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驱动方法包括:
判断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模组及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种类型的模组;
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
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驱动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不同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设置第一硬件识别位,对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第二硬件识别位,其中,所述第一硬件识别位不同于所述第二硬件识别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输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方式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驱动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包括:
分别对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段,以得到多个第一分段信息和多个第二分段信息;
依次对所述第一分段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分段信息与所述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
当所述第一分段信息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且所述第二分段信息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时,停止比对,并根据所述第一分段信息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分段信息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包括:
分别提取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一关键词和第二关键词;
对所述第一关键词以及所述第二关键词与所述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
当所述第一关键词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且所述第二关键词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时,根据所述第一关键词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6.一种模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驱动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的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模组及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种类型的模组;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同一生产商生产时,对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相同的硬件识别位;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驱动装置还包括:
第二设置模块,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属于不同生产商生产的模组时,对所述第一模组设置第一硬件识别位,对所述第二模组设置第二硬件识别位,其中,所述第一硬件识别位不同于所述第二硬件识别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具有相同硬件识别位时,根据所述第一模组内的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模组内的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方式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编码数据库中存储有身份信息和驱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结果,输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方式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驱动方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包括:
分段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进行分段,以得到多个第一分段信息和多个第二分段信息;
第一比对模块,用于依次对所述第一分段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分段信息与所述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分段信息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且所述第二分段信息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时,停止比对,并根据所述第一分段信息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分段信息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分别与编码数据库中的驱动方式进行匹配,以获得匹配结果包括:
提取模块,用于分别提取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及第二驱动芯片的身份信息中的第一关键词和第二关键词;
第二比对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关键词以及所述第二关键词与所述编码数据库进行比对;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关键词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且所述第二关键词对应的驱动方式唯一时,根据所述第一关键词获取第一驱动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获取第二驱动方式。
11.一种模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收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模组驱动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用于模组驱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模组驱动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的时候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模组驱动方法。
CN201810565434.4A 2018-06-04 2018-06-04 模组驱动方法、模组驱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763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5434.4A CN108763111B (zh) 2018-06-04 2018-06-04 模组驱动方法、模组驱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5434.4A CN108763111B (zh) 2018-06-04 2018-06-04 模组驱动方法、模组驱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3111A true CN108763111A (zh) 2018-11-06
CN108763111B CN108763111B (zh) 2020-05-19

Family

ID=6400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5434.4A Active CN108763111B (zh) 2018-06-04 2018-06-04 模组驱动方法、模组驱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311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38859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Martin Vecer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s
CN104778135A (zh) * 2015-04-15 2015-07-15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器件兼容方法及系统
CN105045732A (zh) * 2015-06-29 2015-11-11 深圳警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型采集工作站
CN105975408A (zh) * 2016-04-27 2016-09-28 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38859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Martin Vecer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s
CN104778135A (zh) * 2015-04-15 2015-07-15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器件兼容方法及系统
CN105045732A (zh) * 2015-06-29 2015-11-11 深圳警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型采集工作站
CN105975408A (zh) * 2016-04-27 2016-09-28 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3111B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3597B (zh) 声纹认证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232594A1 (zh) 语音情绪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05179A1 (zh) 生物特征图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7189A (zh) 语音事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733778A (zh) 对象的行业类型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2541745A (zh) 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76225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车内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885597A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分群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12233700A (zh) 基于音频的用户状态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11162A (zh) 科室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05462A (zh)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31417A (zh) 数据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60768A (zh) 基于用户画像的产品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35521A (zh) 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3531B (zh) 一种服务器PCIe端口自动配置的系统、方法
CN113704474A (zh) 银行网点设备操作指引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08461A (zh) 基于多模态学习模型的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58002A (zh) 基于决策树的交易结果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8763111A (zh) 模组驱动方法、模组驱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29666A (zh)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41867A1 (zh) 语音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35308B (zh) 文本多标签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25753B (zh) 文件追加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0388A (zh)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6958A (zh) 基于级联分类的病理数据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