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2652B - 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2652B
CN108762652B CN201810258318.8A CN201810258318A CN108762652B CN 108762652 B CN108762652 B CN 108762652B CN 201810258318 A CN201810258318 A CN 201810258318A CN 108762652 B CN108762652 B CN 108762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preset
parameter
display effec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83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2652A (zh
Inventor
冷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583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2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2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2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2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2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通过触摸操作的相关参数动态调整屏幕参数,以根据触摸频率调整显示屏的节能程度,且节能程度越高,显示屏越省电。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功率节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因其在处理能力及功能上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及娱乐的必需品。
然而,随着智能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增加,在运行这些应用程序时的功耗成为影响智能终端的续航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游戏应用程序,其耗电量通常高于其它应用程序,相关技术中在智能终端运行游戏应用时,往往采用降低特效及解析度等方式来降低游戏功耗。但是,此种方式会对游戏应用包含的各帧图像的干预较多,可能对画面品质产生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可以优化智能终端的节能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
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
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触摸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
图像绘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在该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该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开始执行统计预设时间内的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该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目标图像。通过触摸操作的相关参数动态调整屏幕参数,以根据触摸频率调整显示屏的节能程度,且节能程度越高,显示屏越省电。同时,尽量少的干预每一帧图像的绘制,可以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兼顾显示效果,从而避免发生因降功耗对显示屏中显示的图像造成较大的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绘制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绘制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机制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机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控制机制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效果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三种参数:基于保真优化信号缩放FOSS技术的参数,基于能源智能屏ESS技术的参数,以及基于内容适应背光控制CABC技术的参数。
其中,FOSS(Fidelity Optimized Signal Scaling,保真优化信号缩放)技术是通过优化基于HVS(Human Visual System人类视觉系统)域的图像显示效果,来降低OLED屏幕的功耗,从而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一定的色阶达到降功耗的目的。也就是说,FOSS技术可以理解为将待显示的目标图像的灰阶值按照预设策略映射到省电程度区间的技术。按照基于保真优化信号缩放FOSS技术的参数中的省电程度动态调整显示屏的色阶,显示目标图像。需要说明的是,省电程度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至255,其中,1代表采用预设算法调整色阶,以达到最省电的效果,255代表不采用预设算法调整色阶,不省电。例如,基于保真优化信号缩放FOSS技术的参数可以是预设节电步长为4,节电输入参数为32,48,700和788,节电输出参数为255,204,204和192。获取目标图像中各个像素的灰阶值,分别以32,48,700和788为边界,将灰阶值范围为0-1023的目标图像划分为多个区间。将第一区间[0,32]内的灰阶值映射为省电程度255(即待显示图像中灰阶值0对应的省电程度为255,……,灰阶值10对应的省电程度为255,……灰阶值32对应的省电程度为255),将第二区间[33,48]内的灰阶值映射为省电程度204,将第三区间[48,700]内的灰阶值映射为省电程度204,将第四区间[701,788]内的灰阶值映射为省电程度204。
可选的,可以预先设置至少两个FOSS节能等级,且关联存储各个FOSS节能等级及基于保真优化信号缩放FOSS技术的参数,不同FOSS节能等级具有不同的参数和省电程度,且随着省电程度逐渐增加,显示效果会逐渐变差。例如,设置两个FOSS节能等级,标记为等级0和等级1。其中,等级0表示FOSS功能关闭,显示屏按照预先设置的屏幕参数进行显示;等级1表示FOSS功能开启,等级1对应的基于FOSS技术的参数可以是预设节电步长为4,节电输入参数为32,48,700和788,节电输出参数为255,204,204和192,显示屏可以采用较小的灰阶值显示目标图像中相同位置的像素。由于FOSS技术主要应用于OLED等自发光的显示屏,灰阶值降低,功耗也会降低。
其中,ESS(EnergySmart Screen,能源智能屏)技术是根据不同的显示内容及环境亮度来智能动态调整屏幕参数。该技术由联发科MTK发布可适用于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或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
其中,CABC(Content Adaptive Brightness Control,内容适应背光控制)技术是通过对目标图像(input image)的图像进行统计分析,对目标图像的亮度进行调整,同时降低背光亮度,使显示屏采用降低后的背光亮度显示调整后的待显示图片。从而,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了功耗。CABC技术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驱动IC中提供的一种背光驱动节电技术。其可以与SRE(Sunlight Readable Enhancement,阳光下视角增强技术,用于强光下提高显示对比度,增强可见度)协同使用。
在某些场景下,用户对游戏应用的画面质量要求较低,然而比较关注操作响应速度,例如,某些游戏应用中的团战场景。在此类场景下,若按照游戏的默认帧率进行绘制,可能因GPU渲染时间过长导致游戏卡顿等影响操作响应的问题,并且游戏功耗较高,影响智能终端的续航时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案,可以根据触摸频率对屏幕参数进行调整,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的效果。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装置来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掌上游戏机等智能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以认为是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屏中显示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作用于显示屏(此处为触控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以及,通过体感技术检测到的触摸操作。
在检测到应用程序启动时,获取该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并根据该应用标识查询预设白名单,以确定是否监控该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其中,应用标识是一个应用程序区别与其它应用程序的唯一标识,例如,应用标识可以是应用包名或进程名等。预设白名单用于存储需要监控触摸操作的应用程序。也就是说,若查询到当前启动的应用程序属于预设白名单,则确定监控该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否则,无需监控该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
步骤120、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第一频率可以为一默认频率值,可以在触摸频率超过该预设第一频率时,确定用户对操作响应速度的关注度高于画面质量。该默认频率值可以通过统计并分析设定数量的用户群体的历史操作习惯确定,并在智能终端出厂前预置于其中。可选的,还可以向用户开放频率调整功能,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适应性的调整预设第一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帧率可以是小于应用程序的默认绘制帧率的默认值,该值在智能终端出厂前被预置于其中。可选的,该预设帧率还可以是根据相邻两帧图像之间的画面变化情况进行绘制决策后的实时帧率。
例如,若检测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则调用图像处理模块(例如GPU)按照预设帧率对待绘制的图像数据进行绘制(或渲染),得到目标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待绘制的图像数据由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推送。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绘制流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准备待绘制的帧数据,在准备好一帧该帧数据时,主动推送至CPU,CPU根据预设帧率确定调用GPU的周期,并通过OpenGL ES API及EGL调用GPU根据待绘制的帧数据绘制一帧目标图像,GPU将该目标图像送至显示屏的显存(Frame Buffer),按照预设刷新机制将该目标图像刷新至显示屏进行显示。Android系统在显示刷新的过程中引入了同步(Vsync)刷新机制。具体地,Vsync刷新机制其实就是在整个显示流程中,插入“心跳”即垂直同步(Vsync)信号,由显示控制器发送给CPU,用于产生Vsync中断,以控制每次图层绘制操作和图层合成操作都需要按照心跳来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帧率与垂直同步(Vsync)信号的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预设帧率小于Vsync信号时,调动GPU的周期大于显示屏发送Vsync信号的周期,从而,导致CPU在接收到Vsync信号还不到调用GPU的时机,此时,可以通知显示屏保持当前画面,等待一定时间,以待达到调用周期。
又如,若检测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则获取前台应用程序发送的待绘制的图像数据,并获取前一帧图像的图像数据,比较相邻两帧的图像数据确定画面变化情况,根据画面变化情况匹配绘制决策。也就是说,画面变化程度较小时,丢弃待绘制的图像数据,仍将前一帧图像刷新至显示屏进行显示。画面变化程度较大时,对待绘制的图像数据进行绘制,得到目标图像,并将目标图像刷新至显示屏进行显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绘制流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准备待绘制的帧数据,在准备好一帧该帧数据时,主动推送至CPU。在CPU中内置GIFT(Graphics Frame RateTuner)模块,或者在CPU与GPU之间增加GIFT(Graphics Frame Rate Tuner)模块。该模块通过判断相邻两帧之间的变化量多少来判断场景为静态还是动态,从而使GPU自适应的调整帧率。在CPU接收到帧数据时,调用GIFT模块判断该帧数据与相邻的上一帧数据之间的变化量是否均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丢弃该帧数据,并将相邻的上一帧数据刷新至显示屏进行显示。否则,通过OpenGL ES API及EGL调用GPU根据待绘制的帧数据绘制一帧目标图像,GPU将该目标图像送至显示屏的显存(Frame Buffer),按照预设刷新机制将该目标图像刷新至显示屏进行显示。
步骤130、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该触摸操作的频率可以是每一秒的频率构成的频率集合,还可以是一段时间内触摸操作的频率的平均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效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基于保真优化信号缩放FOSS技术的参数,基于能源智能屏ESS技术的参数,以及基于内容适应背光控制CABC技术的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屏幕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色阶及背光亮度。
示例性的,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开始记录针对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触摸操作,统计在预设时间区间内每一秒钟该触摸操作的频率,得到频率与时间关联的频率集合。
例如,以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为起点,获取下一秒内检测到的触摸操作的次数,进而,得到该触摸操作在第一秒的第一频率。然后,获取第二秒内检测到的触摸操作的次数,进而,得到该触摸操作在第二秒的第二频率。然后,获取第三秒内检测到的触摸操作的次数,进而,得到该触摸操作在第三秒的第三频率。综合第一频率、第二频率和第三频率确定频率取值区间。例如第一频率是18次/秒,第二频率是15次/秒,第三频率是20次/秒,则频率取值区间为[15,20]。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以预设第二频率为边界,将大于或等于该预设第二频率的数值区间记为预设第一频率区间,同时,将小于该预设第二频率的数值区间记为预设第二频率区间。关联存储预设第一频率区间与显示效果调整参数,并关联存储预设第二频率区间与显示效果默认参数。其中,显示效果默认参数包括基于FOSS技术的参数的取值为默认值,基于ESS技术的参数的取值为默认值,以及基于CABC技术的参数的取值也为默认值,表示无需调整显示屏的色阶及背光亮度。
若该频率集合中的所有频率均属于预设第一频率区间,则获取该第一频率区间对应的显示效果调整参数。可选的,若该频率集合中属于预设第一频率区间的频率数量超过设定数量,则可以获取该第一频率区间对应的显示效果调整参数。
可替换的,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开始记录针对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触摸操作,统计在预设时间区间内检测到该触摸操作的次数,得到预设时间区间内该触摸操作的频率(即平均频率)。若该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频率,则确定其属于预设第一频率区间,获取该第一频率区间对应的显示效果调整参数。若该频率小于预设第二频率,则确定其属于预设第二频率区间,获取该第二频率区间对应的显示效果默认参数。
例如,若该显示效果调整参数为基于保真优化信号缩放FOSS技术的参数,则根据该显示效果调整参数调低显示屏的色阶。若该显示效果调整参数为基于内容适应背光控制CABC技术的参数,则根据该显示效果调整参数调低显示屏的背光亮度。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综合上述几种显示效果调整参数对显示屏的参数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将预设第一频率区间划分为多个子区间,不同区间对应不同节能程度下的显示效果调整参数,可以实现操作越频繁,越省电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在该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该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还开始执行统计预设时间内的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该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调整后的屏幕显示目标图像。通过触摸操作的相关参数动态调整屏幕参数,以根据触摸频率调整显示屏的节能程度,且节能程度越高,显示屏越省电。同时,尽量少的干预每一帧图像的绘制,可以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兼顾显示效果,从而避免发生因降功耗对显示屏中显示的图像造成较大的影响的问题。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
步骤402、确定该触摸操作的频率。
该频率可以是触摸操作持续时间段内的平均频率。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开始记录针对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触摸操作。分别计算自开始记录时刻起,有触摸操作发生时的第一秒的第一频率,随后,计算第二秒的第二频率,以及第三秒的第三频率。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考察前3秒中每秒对应的触摸操作的频率,也可以考察更长时间段内每秒对应的触摸操作的频率。
可选的,还可以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开始记录针对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触摸操作。记录3秒内检测到的触摸操作的次数,确定3秒内触摸操作的平均频率。
步骤403、判断该触摸操作的频率是否超过预设第一频率,若是,则分别执行步骤404及步骤407,否则,执行步骤410。
示例性的,若该频率为预设时间区间内的平均频率,则将该平均频率与预设第一频率进行比较。在该平均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频率时,分别执行步骤404及步骤407。在该平均频率小于预设第一频率时,执行步骤410。
步骤404、获取一帧待绘制的图像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待绘制的图像数据由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输出。
步骤405、确定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当前图像与相邻的上一帧图像的几何体差异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几何体差异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三个维度:几何体变化量、位移量及缩放量。
其中,几何体变化量(Geometry),简称G-Value,包括几何体信息的变化量,例如,增加或减少顶点,以及增加或减少拓扑边界等。几何体信息存储于几何体类中,是点(0维)、线(1维)、面(2维)、体(3维)等维数(dim)不同的基本形状的集合。几何体类包括两个数组,一个存储顶点序号,另一个存储拓扑边界序号。位移量(Motion),简称M-Value,包括几何体坐标的变化量。缩放量(Scale),简称S-Value,包括几何体在显示屏上投影的大小的变化量。
示例性的,读取该图像数据包含的几何体信息。其中,所述几何体信息包括顶点信息和拓扑边界信息。对该几何体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二几何体参数。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几何体信息可以确定几何体大小、坐标和形状。可以由图像数据中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几何体。例如,可以将游戏中玩家角色和非玩家角色对应的几何体标记为目标几何体。从而,读取图像数据包含的几何体信息可以是读取图像数据中玩家角色对应的第一几何体信息,以及非玩家角色对应的第二几何体信息。
以第一几何体信息为例,说明对几何体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的方式。根据第一几何体信息包括的顶点信息和拓扑边界信息确定玩家角色对应的几何体的分辨率,即横纵像素的数量。将玩家角色对应的几何体的分辨率除以该图像数据对应的目标图像的分辨率,实现对几何体信息G的归一化。类似的,根据第一几何体信息包括的顶点信息和拓扑边界信息确定玩家角色对应的几何体的分辨率,即横纵像素的数量。将玩家角色对应的几何体的分辨率除以显示屏的分辨率,实现对缩放数据S的归一化。将显示屏的左下角作为坐标原点,将显示区域在横向上的最远点标记为1得到横轴,并将显示区域在纵向上的最远点标记为1得到纵轴。根据第一几何体信息对应的玩家角色在目标图像中的位置将该玩家角色投影至显示屏中显示区域对应的坐标系中,使玩家角色对应的几何体的坐标取值在0至1之间,实现对位移数据M的归一化。将归一化后的G、M和S记为第二几何体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若几何体为非规则图形,则分别计算纵向平均长度和横向平均长度,并以该纵向平均长度为长边,该横向平均长度为短边,构建该非规则图形的几何体的内接矩形。以该内接矩形的分辨率代表游戏玩家对应的几何体的分辨率,采用上述类似方式执行归一化。
采用相邻两帧图像数据中几何体信息的归一化结果做差,得到几何体变化量G-Value。相似的,采用相邻两帧图像数据中位移数据的归一化结果做差,得到位移量M-Value。相似的,采用相邻两帧图像数据中缩放数据的归一化结果做差,得到缩放量S-Value。由于在获取待绘制的图像数据时,系统已经完成对相邻的上一帧图像包含的几何体信息的归一化处理,所以,可以由预设缓存内获取该相邻的上一帧图像对应的第一几何体参数。其中,第一几何体参数包括几何体信息的归一化结果、位移数据的归一化结果和缩放数据的归一化结果。计算该第二几何体参数与该第一几何体参数的差值,作为几何体差异信息。
步骤406、根据所述几何体差异信息匹配绘制决策,根据所述绘制决策判断是否调用图像处理模块执行绘制操作。
其中,绘制决策包括若几何体差异信息的各个维度的数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放弃调用图像处理模块对待绘制的图像数据进行绘制;若几何体差异信息的各个维度的数值中至少一个超过预设阈值,则调用图像处理模块对待绘制的图像数据进行绘制。图像处理模块可以是GPU。预设阈值包括如下至少三个维度:几何体变化量阈值、位移量阈值和缩放量阈值。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阈值越大代表用户对相邻两帧之间的几何体变化量、物体移动变化量以及物体大小变化量的接受度越大,越容易丢弃帧数据。
示例性的,可以将几何体变化量阈值记为预设第一阈值,将位移量阈值记为预设第二阈值,以及,将缩放量阈值记为预设第三阈值。若几何体变化量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位移量小于预设第二阈值且缩放量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放弃调用图像处理模块对该图像数据进行绘制;否则,调用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对该图像数据进行绘制。
例如,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准备待绘制的帧数据,在准备好一帧该帧数据时,主动推送至CPU。CPU调用GIFT模块判断该帧数据与相邻的上一帧数据的几何体变化量G-Value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若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则通过OpenGL ES API及EGL调用GPU根据待绘制的帧数据绘制一帧目标图像,GPU将该目标图像送至显示屏的显存(Frame Buffer)。若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进一步判断该帧数据与相邻的上一帧数据的位移量M-Value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若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通过OpenGL ES API及EGL调用GPU根据待绘制的帧数据绘制一帧目标图像,GPU将该目标图像送至显示屏的显存(Frame Buffer)。若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进一步判断该帧数据与相邻的上一帧数据的缩放量S-Value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若大于预设第三阈值,则通过OpenGL ES API及EGL调用GPU根据待绘制的帧数据绘制一帧目标图像,GPU将该目标图像送至显示屏的显存(Frame Buffer)。若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放弃调用GPU对该帧数据进行绘制,也就是说丢弃该帧数据,并控制GPU休眠一帧时间,以等待下一帧数据。实现休眠一帧的时间的方式可以是在eglSwapBuffer中休眠一帧的时间(即等待1个垂直同步信号Vsync时间)。由于eglSwapBuffer的接口实现是利用双缓冲进行Swap的时候,Front Display和Back Surface进行实际意义上的地址交换,下次屏幕刷新时,Front Display的内容会显示到触摸显示屏上。eglSwapBuffer中休眠一帧的时间也意味着,在丢弃一帧数据时,若检测到Vsync,暂不进行Swap操作,而在下一个Vsync到来时,执行Swap操作,交换Front Display和Back Surface的地址。其中,Back Surface是绘制目的地,可以看成是属于Frame Buffer上的一个内存块,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本地窗口提供的显示内存块。
可选的,在丢弃该帧数据之前,还可以增加判断相邻的上一帧数据是否被绘制的步骤,以避免连续丢弃多帧而影响画面的流畅性。例如,若相邻的上一帧数据被正常绘制,则丢弃该帧数据;若相邻的上一帧数据被丢弃,则调用GPU对该帧数据进行绘制。
步骤407、记录预设时间区间内检测到的所述触摸操作的次数,确定预设时间区间内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
以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为起点,记录预设时间区间内检测到的触摸操作的次数。例如,在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20次/秒时,启动计数器记录未来3秒内发生的触摸操作的次数。根据3秒内检测到的触摸操作的次数,可以计算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频率平均值,记为3秒内该触摸操作的频率。
步骤408、判断该触摸操作的频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频率,若是,则执行步骤409,否则,执行步骤410。
步骤409、获取显示效果调整参数。
步骤410、获取显示效果默认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效果调整参数的节能程度高于显示效果默认参数,且显示效果调整参数及显示效果默认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三种参数:基于保真优化信号缩放FOSS技术的参数,基于能源智能屏ESS技术的参数,以及基于内容适应背光控制CABC技术的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效果调整参数与显示效果默认参数均与对应的频率关联存储于相应的配置文件中。例如,基于FOSS技术的显示效果调整参数与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频率的频率区间关联存储于FOSS配置文件中。相似的,基于FOSS技术的显示效果默认参数与小于预设第二频率的频率区间关联存储于FOSS配置文件中。又如,基于ESS技术的显示效果调整参数与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频率的频率区间关联存储于ESS配置文件中。相似的,基于ESS技术的显示效果默认参数与小于预设第二频率的频率区间关联存储于ESS配置文件中。又如,基于CABC技术的显示效果调整参数与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频率的频率区间关联存储于CABC配置文件中。相似的,基于CABC技术的显示效果默认参数与小于预设第二频率的频率区间关联存储于CABC配置文件中。
其中,显示效果默认参数可以是显示屏的默认参数,也可以是节能程度低于显示效果调整参数的一组参数。
步骤411、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显示屏的色阶和/或背光亮度。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机制示意图。如图5所示,GPU510将目标图像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屏540中驱动芯片530的图像分析器531,CPU520将显示效果参数发送至FOSS算法设置模块532,进行存储。需要说明的是,若该显示效果参数为默认参数,则输入默认数值(例如0)至驱动芯片530,驱动芯片530在接收到该默认数值时,不对显示屏540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图像分析器531接收到GPU510发送的目标图像的数据之后,可以进行分析,从而获知该图像的颜色、对比度、灰阶值等信息,以供后续处理。图像分析器531完成对目标图像的数据的分析后,会将分析后的数据发送至FOSS模块533,由FOSS模块533采用设定的算法及FOSS算法设置模块532中存储的显示效果参数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对于颜色及灰阶值符合调整要求的像素点,进行灰阶值调整,其余像素点可以不作灰阶值调整。同时,驱动芯片530根据目标图像中像素点的灰阶值可以调整输出至显示屏540中电极的电流,进而调整显示屏的色阶(即像素点的灰阶值)。FOSS模块533可以将处理后的目标图像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屏540。其中,显示屏540为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OLED)或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屏幕。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机制示意图。如图6所示,GPU610将目标图像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屏640中驱动芯片630的图像分析器631,CPU620将显示效果参数发送至ESS算法设置模块632,进行存储。图像分析器631接收到GPU610发送的目标图像的数据之后,可以进行分析,从而获知该图像的颜色、对比度、灰阶值等信息,以供后续处理。图像分析器631完成对目标图像的数据的分析后,会将分析后的数据发送至ESS模块633,由ESS模块633采用设定的算法及ESS算法设置模块632中存储的显示效果参数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处理。驱动芯片630根据显示效果调整参数调整显示屏的色阶(即像素点的灰阶值)。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控制机制示意图。如图7所示,GPU710将目标图像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屏740中驱动芯片730的图像分析器731,CPU720将显示效果参数发送至CABC算法设置模块732,进行存储。图像分析器731接收到GPU发送的目标图像的数据之后,可以进行分析,从而获知该图像的颜色、对比度、灰阶值等信息,以供后续处理。图像分析器731完成对目标图像的数据的分析后,会将分析后的数据发送至CABC模块733,由CABC模块733采用设定的算法及CABC算法设置模块732中存储的显示效果参数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可以是对待显示画面的灰阶亮度进行调整等。同时,CABC模块733输出脉冲信号给电源管理芯片750,电源管理芯片750通过预设的驱动算法控制背光灯驱动模块的输出波形;通过该输出波形控制作为显示屏的背光源的发光二极管760的亮度。例如,当GPU710传送一帧目标图像的数据到驱动芯片730,图像分析器731在计算并分析目标图像的数据后,通过CABC模块733依据设定的算法自动的将该目标图像的灰阶值提高30%(此时图片变亮),再通过电源管理芯片750将背光亮度降低30%(此时图片变暗)。对于使用者来说,该图片的显示效果与未经过CABC模块733调整的图片的显示效果相差无几,但减少了30%的背光功耗。
步骤412、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相邻两帧图像数据的几何体差异信息匹配绘制决策;根据该绘制决策调用图像处理模块执行绘制操作,可以有效地减少送往图像处理模块的数据量,降低GPU的功耗。同时,通过触摸操作的相关参数动态调整屏幕参数,以根据触摸频率调整显示屏的节能程度,且节能程度越高,显示屏越省电,达到进一步降低智能终端功耗的效果。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可被集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掌上游戏机等智能终端中,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触摸获取模块810,用于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
图像绘制模块820,用于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
参数调整模块830,用于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装置,通过触摸操作的相关参数动态调整屏幕参数,以根据触摸频率调整显示屏的节能程度,且节能程度越高,显示屏越省电。同时,尽量少的干预每一帧图像的绘制,可以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兼顾显示效果,从而避免发生因降功耗对显示屏中显示的图像造成较大的影响的问题。
可选的,图像绘制模块820具体用于:
调用图像处理模块按照预设帧率对待绘制的图像数据进行绘制,其中,预设帧率小于所述应用程序的默认绘制帧率。
可选的,图像绘制模块820包括:
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一帧待绘制的图像数据,其中,待绘制的图像数据由所述应用程序输出;
差异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当前图像与相邻的上一帧图像的几何体差异信息,其中,几何体差异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三个维度:几何体变化量、位移量及缩放量;
决策匹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几何体差异信息匹配绘制决策,根据所述绘制决策判断是否调用图像处理模块执行绘制操作。
进一步的,差异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包含的几何体信息,其中,所述几何体信息包括顶点信息和拓扑边界信息;
对所述几何体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二几何体参数;
获取所述上一帧图像对应的第一几何体参数;
计算所述第二几何体参数与所述第一几何体参数的差值,作为几何体差异信息。
进一步的,决策匹配子模块具体用于:
若几何体变化量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位移量小于预设第二阈值且缩放量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放弃调用图像处理模块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绘制;
否则,调用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绘制。
可选的,参数调整模块830具体用于:
记录预设时间区间内检测到的所述触摸操作的次数,确定预设时间区间内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
在所述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频率时,获取显示效果调整参数;
在所述频率小于预设第二频率时,获取显示效果默认参数;
其中,所述显示效果调整参数的节能程度高于所述显示效果默认参数,所述显示效果调整参数及显示效果默认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三种参数:
基于保真优化信号缩放FOSS技术的参数,基于能源智能屏ESS技术的参数,以及基于内容适应背光控制CABC技术的参数。
可选的,参数调整模块83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显示屏的色阶和/或背光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
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
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显示控制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内可以具有安卓操作系统,该智能终端中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智能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PAD(平板电脑)及掌上游戏机等。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910、及处理器920。所述存储器91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触摸操作的频率、预设第一频率、目标图像及显示效果参数等;所述处理器920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91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920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可选的,处理器包括CPU和GPU,其中,CPU用于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判断该触摸操作的频率是否超过预设第一频率,若是,则调用GPU按照预设帧率绘制该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GPU用于按照预设帧率绘制该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
上述示例中列举的存储器及处理器均为智能终端的部分元器件,所述智能终端还可以包括其它元器件。以智能手机为例,说明上述智能终端可能的结构。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智能手机可以包括:存储器10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002(又称处理器,以下简称CPU)、图像处理模块(如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1013、外设接口1003、RF(RadioFrequency,射频)电路1005、音频电路1006、扬声器1010、触摸显示屏1012、电源管理芯片10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1009、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以及外部端口10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10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智能手机1000仅仅是智能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智能手机10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有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装置的智能手机进行详细的描述。
存储器1001,所述存储器1001可以被CPU1002、GPU1013、外设接口10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10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存储器1001中存储计算机程序,还可以存储触摸操作的频率、预设第一频率、目标图像及显示效果参数等等。
外设接口1003,所述外设接口10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1002和存储器1001。
I/O子系统1009,所述I/O子系统10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显示屏10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连接到外设接口1003。I/O子系统10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10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0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0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10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显示屏1012,所述触摸显示屏10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GPU1013,用于在CPU1002的调用下,由存储器1001中获取待绘制的图形数据,并根据待绘制的图像数据绘制目标图像,将目标图像送至触摸显示屏1012的显存(FrameBuffer)以及触摸显示屏1012的驱动芯片的图像分析器。
I/O子系统1009中的显示控制器10091从触摸显示屏10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显示屏1012发送电信号。触摸显示屏1012检测触摸显示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10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显示屏10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显示屏10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显示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10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10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10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10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10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10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1011。
扬声器10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10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1008,用于为CPU10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通过触摸操作的相关参数动态调整屏幕参数,以根据触摸频率调整显示屏的节能程度,且节能程度越高,显示屏越省电。同时,尽量少的干预每一帧图像的绘制,可以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兼顾显示效果,从而避免发生因降功耗对显示屏中显示的图像造成较大的影响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
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为通过统计并分析设定数量的用户群体的历史操作习惯确定并在智能终端出厂前预置于所述智能终端;
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包括:
调用图像处理模块按照预设帧率对待绘制的图像数据进行绘制,其中,预设帧率小于所述应用程序的默认绘制帧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包括:
获取一帧待绘制的图像数据,其中,待绘制的图像数据由所述应用程序输出;
确定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当前图像与相邻的上一帧图像的几何体差异信息,其中,几何体差异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三个维度:几何体变化量、位移量及缩放量;
根据所述几何体差异信息匹配绘制决策,根据所述绘制决策判断是否调用图像处理模块执行绘制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当前图像与相邻的上一帧图像的几何体差异信息,包括:
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包含的几何体信息,其中,所述几何体信息包括顶点信息和拓扑边界信息;
对所述几何体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二几何体参数;
获取所述上一帧图像对应的第一几何体参数;
计算所述第二几何体参数与所述第一几何体参数的差值,作为几何体差异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几何体差异信息匹配绘制决策,包括:
若几何体变化量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位移量小于预设第二阈值且缩放量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放弃调用图像处理模块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绘制;
否则,调用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绘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包括:
记录预设时间区间内检测到的所述触摸操作的次数,确定预设时间区间内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
在所述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频率时,获取显示效果调整参数;
在所述频率小于预设第二频率时,获取显示效果默认参数;
其中,所述显示效果调整参数的节能程度高于所述显示效果默认参数,所述显示效果调整参数及显示效果默认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三种参数:
基于保真优化信号缩放FOSS技术的参数,基于能源智能屏ESS技术的参数,以及基于内容适应背光控制CABC技术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显示屏的色阶和/或背光亮度。
8.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摸操作;
图像绘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超过预设第一频率时,按照预设帧率绘制所述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得到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为通过统计并分析设定数量的用户群体的历史操作习惯确定并在智能终端出厂前预置于所述智能终端;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统计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触摸操作的频率,确定与所述频率对应的显示效果参数,并根据所述显示效果参数调整屏幕参数,采用参数调整后的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
10.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
CN201810258318.8A 2018-03-27 2018-03-27 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ctive CN108762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8318.8A CN108762652B (zh) 2018-03-27 2018-03-27 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8318.8A CN108762652B (zh) 2018-03-27 2018-03-27 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2652A CN108762652A (zh) 2018-11-06
CN108762652B true CN108762652B (zh) 2020-08-21

Family

ID=63980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8318.8A Active CN108762652B (zh) 2018-03-27 2018-03-27 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26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8817A (zh) * 2019-10-31 2021-05-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1083417B (zh) * 2019-12-10 2021-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240517B (zh) * 2020-01-09 2023-02-2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46084B (zh) * 2020-01-09 2023-08-01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帧率方法和装置
CN111309232B (zh) * 2020-02-24 2021-04-27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区域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625134B (zh) * 2020-05-18 2023-03-1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刷新率的同步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WO2021232328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ickless pre-rendering
CN111813489A (zh) * 2020-08-11 2020-10-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保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22030B (zh) * 2021-06-10 2022-12-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016869B (zh) * 2021-10-22 2023-04-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帧率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及帧率调整系统
CN114691278A (zh) * 2022-06-01 2022-07-0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79924A (zh) * 2022-06-29 2022-09-20 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7079588B (zh) * 2023-10-17 2023-12-22 深圳蓝普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icro-LED显示屏节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691A (zh) * 2017-03-10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19358A (zh) * 2017-03-10 2017-07-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19243A (zh) * 2017-03-10 2017-07-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33329A (zh) * 2017-03-10 2017-07-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适配节能等级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1994B2 (en) * 2010-04-07 2013-05-28 Apple Inc. Switching cameras during a video conference of a multi-camera mobi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691A (zh) * 2017-03-10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19358A (zh) * 2017-03-10 2017-07-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19243A (zh) * 2017-03-10 2017-07-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33329A (zh) * 2017-03-10 2017-07-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适配节能等级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2652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2652B (zh) 智能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8710478B (zh)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US10952146B2 (e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energy-saving grade of terminal,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CN108646906B (zh) 帧率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US104754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backlight brightness of 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6658691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19401B (zh) 一种动态调节分辨率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648259B (zh) 图像绘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3608713B (zh) 变频显示方法、ddic、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US917753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for display partial update
WO2015143966A1 (zh) 一种终端显示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817753B (zh) 一种切换背景灰阶进行省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762465B (zh) 帧率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4071047B (zh) 帧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781949B (zh) 图像显示方法、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US11736653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 display frame fetch
WO2023065807A1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33193A (zh) 智能调整帧率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4119431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37371B (zh) 一种切换背景灰阶进行省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33329B (zh) 一种移动终端适配节能等级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1015853A1 (en) Adaptive low power touch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198954B (zh) 帧率设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20210280156A1 (en) Dynamic refresh rate adjustment
CN114038433A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