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2531A - 一种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2531A
CN108762531A CN201810325763.1A CN201810325763A CN108762531A CN 108762531 A CN108762531 A CN 108762531A CN 201810325763 A CN201810325763 A CN 201810325763A CN 108762531 A CN108762531 A CN 108762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put
user
client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57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2531B (zh
Inventor
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257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2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2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2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2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2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的方法: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对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文字输出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输入的方法: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并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展示文字输出结果;根据用户对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本发明降低用户输入门槛,简化用户输入步骤,提升用户输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进行工作与娱乐。现有的在电脑上进行输入的方式一般包括:使用键盘输入、使用鼠标输入或者使用手写板输入。对于使用键盘输入来说,在输入汉字时一般使用拼音输入法或五笔输入法进行输入,但对于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用户来说,在键盘上使用拼音或五笔进行输入的学习成本较大;对于使用鼠标输入来说,即把鼠标当做笔进行笔画的输入,但该种输入方式存在输入速度较慢、识别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对于使用手写板输入来说,用户需要额外购买手写板,且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因此存在成本较高、携带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降低输入门槛,简化输入步骤,提升输入速度。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输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包括:直接将对应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和/或,获取对应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的文字联想结果,将所述文字联想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包括:直接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或者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对应的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之前,还包括: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展示包含第二终端连接信息的信息码,以供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扫描;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包括:用户在第一终端屏幕上的书写轨迹或用户的语音数据。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输入的装置,该装置位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上屏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时,具体执行:直接将对应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和/或,获取对应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的文字联想结果,将所述文字联想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时,具体执行:直接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或者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对应的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输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并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展示所述文字输出结果;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扫描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展示的包含第二终端连接信息的信息码;根据所述信息码中包含的第二终端的连接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包括:用户在屏幕上的书写轨迹或用户的语音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包括:将用户实时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或者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在用户输入完成后,将用户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包括:依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确认或选择,将用户确认或选择的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输入的装置,该装置位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并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展示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确认单元,用于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在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时,具体执行:将用户实时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或者在用户输入完成后,将用户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确认单元在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时,具体执行:依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确认或选择,将用户确认或选择的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的交互进行输入的方式,能够降低用户的输入门槛,简化用户的输入步骤,提升用户的输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过程的交互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中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在101中,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优选地为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第二终端优选地为电子计算机,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其中,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为用于输入的客户端,可以为相同的输入客户端,例如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为手机版本的A输入应用,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为电脑版本的A输入应用。因此,本实施例所实现的是当电子计算机需要输入时,不需要通过键盘、鼠标或是手写板,而是由智能移动终端控制电子计算机进行输入。
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之前,第一终端的客户端需建立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利用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通过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在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进行输入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可以以有线连接的方式建立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例如,第一终端通过USB数据线与第二终端连接,第二终端中的USB驱动模块与第一终端中的USB驱动模块之间实现通信,从而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即利用USB数据线,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通过第一终端的USB驱动模块向第二终端的USB驱动模块发送数据,进而由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从第二终端的USB驱动模块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发送的数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也可以以无线连接的方式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例如,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通过扫描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提供的信息码,例如二维码,根据信息码中所包含的第二终端的连接信息,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在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一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终端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之间实现通信。即利用无线网络连接,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通过第一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向第二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发送数据,进而由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从第二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对建立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通信连接的方式不进行限定。
在本步骤中,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获取的用户的输入数据包括用户在屏幕上的手写轨迹或者用户的声音数据。在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时,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的屏幕获取用户的手写轨迹,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的麦克风获取用户的声音数据。
在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所获取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以便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对应该输入数据的文字输出结果。其中,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可以在用户的输入过程中,实时地将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例如实时地将用户当前手写内容所对应的轨迹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也可以在用户的输入完成后,将用户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例如将用户完整的手写轨迹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也就是说,由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即用户想要通过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进行上屏的内容。
在102中,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并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并展示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在本步骤中,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在将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后,进一步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对应用户输入数据的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文字输出结果进行展示。也就是说,由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识别得到的文字输出结果进行展示,以供用户进行确认。
在103中,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
在本步骤中,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接收文字输出结果并进行展示后,根据用户对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也就是说,由用户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确认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进行上屏的内容。其中,用户对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包括点击、滑动或长按文字输出结果,或点击对应的功能按钮等。
具体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依据用户对文字输出结果的确认或选择,将用户确认或选择的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用户对文字输出结果的确认或选择,可以为将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也可以为将文字输出结果进行部分上屏,还可以为不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
其中,若用户确认或选择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例如用户通过点击确认按钮或者滑动文字输出结果的方式,则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确认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以及用户所要上屏的文字输出结果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以用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用户所要上屏的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若用户选择不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例如用户点击取消按钮或不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任何操作的方式,则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取消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包含在上屏取消信息中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以用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不将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若用户选择在第二终端上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部分上屏,例如用户通过长按文字输出结果中部分文字的方式,则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部分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与用户所要上屏的文字输出结果部分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由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用户所选择的部分进行上屏。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中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在201中,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接收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
在本步骤之前,在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通信连接: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展示包含第二终端连接信息的信息码,以供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进行扫描;接收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利用无线网络连接协议,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也可以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即通过USB数据线建立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本发明对此不进行赘述。
在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后,利用所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接收由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
在202中,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在本步骤中,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首先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使用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识别,以得到对应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输出结果。其中,若用户的输入数据为手写数据,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调用手写识别对其进行处理,以得到手写识别结果;若用户的输入数据为语音数据,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调用语音识别对其进行处理,以得到语音识别结果。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实时将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通过识别当前已接收到的输入数据,便能够快速识别出用户想要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进行上屏的内容。例如用户要在第二终端输入“你”,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用户所输入的“丿”跟“丨”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便能够确定文字识别结果为“你”。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根据所得到的文字识别结果,进一步获取对应用户输入数据的文字输出结果。
其中,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可以直接将对应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其中,文字识别结果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获取对应的文字联想结果,然后将所获取的文字联想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例如,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调用第二终端输入法的词库,获取对应文字识别结果的的热词作为文字联想结果。本发明对获取文字联想结果的方式不进行限定。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还可以将文字识别结果以及文字识别结果对应的文字联想结果共同作为文字输出结果。
在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向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文字输出结果时,可以直接将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也可以将文字输出结果对应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例如各文字输出结果对应的序号。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直接选择要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进行上屏的文字或者文字对应的序号。
在203中,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在本步骤中,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文字输出结果。其中,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为用户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所要进行输入的位置,例如浏览器的搜索框中、word中等。
若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由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接收的为确认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上屏确认信息时,则对用户所选择或确认的文字输出结果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进行上屏;若接收的为取消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上屏取消信息时,则不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该文字输出结果;若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由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或上屏取消信息,则不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该文字输出结果;若接收的为部分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上屏确认信息时,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用户从文字输出结果中所选择的文字部分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进行上屏。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的交互图,如图3中所示,对上述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建立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由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所获取的输入数据实时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由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实时接收的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对应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输出结果;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所得到的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接收并展示由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根据用户的选择,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上屏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接收上屏确认信息,若上屏确认信息为确认上屏文字输出结果,则将文字输出结果在第二终端的光标处进行上屏。
因此,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当用户需要在电脑上进行输入时,无需用户学习拼音或五笔等输入法,也无需用户额外购买手写板设备,用户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上,利用手写或语音的方式,便能够在电脑上进行输入。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的结构图,如图4中所示,所述装置位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该装置包括:第二获取单元41、第二处理单元42以及确认单元43。
第二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在第二获取单元41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之前,第二获取单元41还执行在第一终端的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操作。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利用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通过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在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进行输入的目的。
具体地,第二获取单元41可以以有线连接的方式建立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也可以以无线连接的方式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例如,第二获取单元41通过扫描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提供的信息码,例如二维码,根据信息码中所包含的第二终端的连接信息,第二获取单元41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利用无线网络连接协议,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获取单元41所获取的用户的输入数据包括用户在屏幕上的手写轨迹或者用户的声音数据。在第二获取单元41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时,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的屏幕获取用户的手写轨迹,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的麦克风获取用户的声音数据。
在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后,第二获取单元41将所获取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以便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对应该输入数据的文字输出结果。其中,第二获取单元41可以在用户的输入过程中,实时地将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例如实时地将用户当前手写内容所对应的轨迹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第二获取单元41也可以在用户的输入完成后,将用户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例如将用户完整的手写轨迹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第二处理单元42,用于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并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并展示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第二获取单元41在将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后,由第二处理单元42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对应用户输入数据的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文字输出结果进行展示。也就是说,由第二处理单元32将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识别得到的文字输出结果进行展示,以供用户进行确认。
确认单元43,用于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42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接收文字输出结果并进行展示后,确认单元43根据用户对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其中,用户对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包括点击、滑动或长按文字输出结果,或点击对应的功能按钮等。
具体地,确认单元43依据用户对文字输出结果的确认或选择,将用户确认或选择的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用户对文字输出结果的确认或选择,可以为将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也可以为将文字输出结果进行部分上屏,还可以为不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
其中,若用户确认或选择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例如用户点击确认按钮或者滑动文字输出结果的方式,则确认单元43将确认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以及用户所要上屏的文字输出结果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以用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用户所要上屏的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若用户选择不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例如用户点击取消按钮或不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任何操作的方式,则确认单元43将取消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包含在上屏取消信息中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以用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不将文字输出结果进行上屏。若用户选择在第二终端上对文字输出结果进行部分上屏,例如用户通过长按文字输出结果中部分文字的方式,则确认单元43将部分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与用户所要上屏的文字输出结果部分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由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用户所选择的部分进行上屏。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中所示,所述装置位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51、第一处理单元52以及上屏单元53。
第一获取单元5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
在第一获取单元51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输入数据之前,第一获取单元51还执行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操作。第一获取单元51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通信连接:第一获取单元51展示包含第二终端连接信息的信息码,以供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进行扫描;接收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利用无线网络连接协议,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也可以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即第一获取单元51通过USB数据线建立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本发明对此不进行赘述。
在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后,第一获取单元51利用所建立的通信连接接收由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52,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第一处理单元52首先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使用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识别,以得到对应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输出结果。其中,若用户的输入数据为手写数据,则第一处理单元52调用手写识别对其进行处理,以得到手写识别结果;若用户的输入数据为语音数据,则第一处理单元52调用语音识别对其进行处理,以得到语音识别结果。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实时将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时,第一处理单元52通过识别当前已接收到的输入数据,便能够快速识别出用户想要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进行上屏的内容。例如用户要在第二终端输入“你”,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用户所输入的“丿”跟“丨”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后,第一处理单元52便能够确定文字识别结果为“你”。第一处理单元52根据所得到的文字识别结果,进一步获取对应用户输入数据的文字输出结果。
其中,第一处理单元52可以直接将对应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其中,文字识别结果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一处理单元52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获取对应的文字联想结果,然后将所获取的文字联想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第一处理单元52还可以将文字识别结果以及文字识别结果对应的文字联想结果共同作为文字输出结果。
在第一处理单元52向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文字输出结果时,可以直接将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也可以将文字输出结果对应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例如各文字输出结果对应的序号。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直接选择要在第二终端的屏幕上进行上屏的文字或者文字对应的序号。
上屏单元53,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上屏单元53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文字输出结果。其中,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为用户在第二终端屏幕上所要进行输入的位置,例如浏览器的搜索框中、word中等。
若上屏单元53接收的为确认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上屏确认信息时,则对用户所选择或确认的文字输出结果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进行上屏;若上屏单元53接收的为取消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上屏取消信息时,则不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该文字输出结果;若上屏单元53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由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或上屏取消信息,则不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该文字输出结果;若上屏单元53接收的为部分上屏文字输出结果的上屏确认信息时,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将用户从文字输出结果中所选择的文字部分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进行上屏。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016,系统存储器0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028和处理单元016)的总线018。
总线0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0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0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032。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0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018相连。存储器0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042的程序/实用工具0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0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0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0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0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024等)通信,在本发明中,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与外部雷达设备进行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022进行。并且,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0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020通过总线018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系统/服务器0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0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0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一种在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进行输入的方法,可以包括:
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
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例如实现一种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进行输入的方法,可以包括:
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并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展示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
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设置于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即该计算机存储介质被编码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流程和/或装置操作。例如,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方法流程,可以包括:
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
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还可以包括:
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并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展示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
随着时间、技术的发展,介质含义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程序的传播途径不再受限于有形介质,还可以直接从网络下载等。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之间的交互进行输入的方式,能够降低用户的输入门槛,简化用户的输入步骤,提升用户的输入效率。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输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
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包括:
直接将对应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和/或,
获取对应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的文字联想结果,将所述文字联想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包括:
直接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或者
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对应的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之前,还包括:
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展示包含第二终端连接信息的信息码,以供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扫描;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包括:用户在第一终端屏幕上的书写轨迹或用户的语音数据。
7.一种输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并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展示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之前还包括:
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扫描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展示的包含第二终端连接信息的信息码;
根据所述信息码中包含的第二终端的连接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包括:用户在屏幕上的书写轨迹或用户的语音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包括:
将用户实时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或者
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在用户输入完成后,将用户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包括:
依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确认或选择,将用户确认或选择的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13.一种输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位于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输入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并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上屏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返回的上屏确认信息,在第二终端屏幕的光标处上屏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对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以得到文字输出结果时,具体执行:
直接将对应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和/或,
获取对应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的文字识别结果的文字联想结果,将所述文字联想结果作为文字输出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时,具体执行:
直接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或者
将所述文字输出结果对应的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16.一种输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位于第一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并发送的文字输出结果,展示所述文字输出结果;
确认单元,用于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在将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时,具体执行:
将用户实时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或者
在用户输入完成后,将用户输入的输入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单元在根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操作,向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发送上屏确认信息时,具体执行:
依据用户对所述文字输出结果的确认或选择,将用户确认或选择的文字输出结果的信息包含在上屏确认信息中发送给第二终端的输入客户端。
1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325763.1A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762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5763.1A CN108762531B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5763.1A CN108762531B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2531A true CN108762531A (zh) 2018-11-06
CN108762531B CN108762531B (zh) 2022-07-22

Family

ID=63981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5763.1A Active CN108762531B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输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2531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2653A (zh) * 2001-10-19 2003-04-23 陈永康 一种上屏方式
CN103428068A (zh) * 2012-05-14 2013-1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745009A (zh) * 2014-01-27 2014-04-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US8892782B1 (en) * 2012-05-25 2014-11-18 hopTo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translating motion-based user input between a client device and an application host computer
CN105912137A (zh) * 2015-12-14 2016-08-3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字符输入方法及设备
CN105988808A (zh) * 2015-02-15 2016-10-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88704A (zh) * 2015-03-03 2016-10-05 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的触摸屏文本输入系统及方法
CN106201733A (zh) * 2015-05-29 2016-12-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装置之间的输入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6201027A (zh) * 2016-06-30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输入/输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54462A (zh) * 2016-08-05 2016-12-2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的远程协助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6598267A (zh) * 2016-11-04 2017-04-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文字输入及其文字远程输入的装置和方法
EP3173906A2 (en) * 2015-11-24 2017-05-31 Citrix Systems Inc. Remote-session keyboard and mouse input via generic device redirection
US20170329571A1 (en) * 2016-05-16 2017-11-1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2653A (zh) * 2001-10-19 2003-04-23 陈永康 一种上屏方式
CN103428068A (zh) * 2012-05-14 2013-1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8892782B1 (en) * 2012-05-25 2014-11-18 hopTo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translating motion-based user input between a client device and an application host computer
CN103745009A (zh) * 2014-01-27 2014-04-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CN105988808A (zh) * 2015-02-15 2016-10-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88704A (zh) * 2015-03-03 2016-10-05 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的触摸屏文本输入系统及方法
CN106201733A (zh) * 2015-05-29 2016-12-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装置之间的输入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EP3173906A2 (en) * 2015-11-24 2017-05-31 Citrix Systems Inc. Remote-session keyboard and mouse input via generic device redirection
CN105912137A (zh) * 2015-12-14 2016-08-3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字符输入方法及设备
US20170329571A1 (en) * 2016-05-16 2017-11-1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6201027A (zh) * 2016-06-30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输入/输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54462A (zh) * 2016-08-05 2016-12-2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的远程协助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6598267A (zh) * 2016-11-04 2017-04-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文字输入及其文字远程输入的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OKI,R等: "《A New Text Input Method for TV Remotes Using Tilt Sensor》", 《2010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ICCE)》 *
陈昆伟等: "《基于手势识别的文字输入系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2531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9608B (zh) 一种语音交互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63556A (zh) 一种基于语音与增强现实环境交互的方法和系统
CN107908641A (zh) 一种获取图片标注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9960541A (zh) 启动小程序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090127A (zh) 建立问答文本评价模型与评价问答文本的方法、装置
CN109933269A (zh) 小程序推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246225A (zh) 一种资源分配、发放及领取方法
CN108416744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43560A (zh) 一种视频中人物的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681870A (zh) 在登录时自动执行动作
CN109446907A (zh) 一种视频聊天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93125A (zh) 即时通信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3055A (zh) 适配终端设备分辨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95549A (zh) 一种应用拉活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0648161B1 (ko) 협력적인 수기 입력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083418A (zh) 信息流中图片的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11856A (zh) 即时通信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4869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463929A (zh) 语音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10236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33254A (zh) 展示阅读内容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16077B (zh) 一种基于滑动轨迹模拟的页面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800410A (zh) 一种基于在线聊天记录的表单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07818538A (zh) 水印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61203B (zh) 手势三维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