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2376B - 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2376B
CN108762376B CN201810292768.9A CN201810292768A CN108762376B CN 108762376 B CN108762376 B CN 108762376B CN 201810292768 A CN201810292768 A CN 201810292768A CN 108762376 B CN108762376 B CN 108762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limiting
latch
rotating shaf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27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2376A (zh
Inventor
仇广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Ruiq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Rui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Ruiq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Rui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927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2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2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2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2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2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包括执行部和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用于在电脑灭屏且开盖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后向执行部发送合盖信号;执行部用于在接收到合盖信号后控制上盖与机体之间的转轴转动至合盖位置。在电脑处于灭屏且开盖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后,执行部通过对转轴的控制实现合盖操作,由于是灭屏后才进行的盒盖操作,可以确保合盖操作是在使用者长时间不使用时进行的,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可以避免电脑始终处于灭屏且开盖的状态,能够对电脑屏幕起到防护作用,可以提高电脑的安全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能够更好地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中,通常由转轴连接上盖和机体。将上盖盖合于机体的合盖操作均是由人工完成的。而在用户不使用笔记本的状态下,如果用户忘记进行合盖操作,则电脑的屏幕完全暴露在外边,一旦出现跌落或是被其他物品击中等意外情况,屏幕可能会被破坏。
因此,如何提高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的保护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能够更好地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进行保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能够更好地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进行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包括执行部和微控制器;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电脑灭屏且开盖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后向所述执行部发送合盖信号;
所述执行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合盖信号后控制上盖与机体之间的转轴转动至合盖位置。
优选地,所述执行部包括弹性件、用于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进行周向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和用于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进行周向限位的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合盖信号后解除对所述弹性件的周向限位,以使所述弹性件能够通过复位运动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至所述合盖位置。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转轴沿开盖方向转动且所述弹性件的形变程度小于预设形变程度时向所述第一限位件发送限位解除信号,以及用于在所述弹性件停止随所述转轴动作时向所述第一限位件发送限位恢复信号;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限位解除信号时解除对所述弹性件的周向限位,以使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转轴的转动进行形变运动以增加形变程度;
所述第一限位件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限位恢复信号时恢复对所述弹性件的周向限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发条轴和发条轴控制件;
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发条轴的轴向上的一侧,所述发条轴周向固定,所述弹性件为卷绕于所述发条轴上的发条,所述发条的外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转轴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发条的内端与所述发条轴固定连接且外端能够由所述第一限位件进行周向限位;
所述发条轴控制件能够驱动所述发条轴进行轴向移动至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或分离,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轴相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件解除对所述发条的周向限位。
优选地,所述发条轴控制件包括电磁线圈和设于所述发条轴上的磁体,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电磁线圈中的电流以控制所述发条轴的轴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在合盖状态下所述发条存在形变时向所述第一限位件发送第一调节信号,以及用于所述发条在所述合盖状态下的复位运动结束后向所述第一限位件发送第二调节信号;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时解除对所述发条的外端的周向限位以使所述发条进行复位运功,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调节信号时恢复对所述发条的外端的周向限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卡座、卡齿和卡齿调节件;
所述卡座呈筒状且套设于所述发条轴外侧,所述发条轴的轴向端部能够伸出于所述卡座之外且所述发条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卡座轴向移动;
若干个所述卡齿绕周向依次设于所述卡座的内周壁上;
所述发条的外端设有卡针;
所述卡齿调节件能够通过控制所述卡齿的位置使所述卡针能够相对于所述卡齿运动或使所述卡针被所述卡齿卡住。
优选地,各所述卡齿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卡齿调节件,所述卡齿调节件为连接于所述卡齿根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通过伸缩来控制所述卡齿摆动以改变所述卡齿的偏移方向。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器,用于判断电脑的操作系统是否进入睡眠状态或停机状态,若是,驱动第二判断器;
所述第二判断器,用于判断是否开盖,若是,驱动第三判断器;
所述第三判断器,用于判断开盖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是,驱动发送装置;
所述发送装置,用于向所述执行部发送所述合盖信号。
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包括执行部和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用于在电脑灭屏且开盖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后向执行部发送合盖信号;执行部用于在接收到合盖信号后控制上盖与机体之间的转轴转动至合盖位置。
在电脑处于灭屏且开盖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后,执行部通过对转轴的控制实现合盖操作,由于是灭屏后才进行的盒盖操作,可以确保合盖操作是在使用者长时间不使用时进行的,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可以避免电脑始终处于灭屏且开盖的状态,能够对电脑屏幕起到防护作用,可以提高电脑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包括上述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能够更好地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合盖系统中执行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合盖系统中执行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合盖系统中执行部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合盖系统中执行部的内部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合盖系统中卡齿卡住卡针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合盖系统中卡齿解除对卡针限位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至图6中,1-电磁线圈,2-卡座,3-中心轴,4-转轴,5-发条,6-卡针,7-卡齿,8-凹槽,9-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能够更好地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进行保护。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能够更好地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进行保护。
本发明所提供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执行部和微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EC)。其中,微控制器用于在电脑灭屏且开盖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后向执行部发送合盖信号。执行部用于在接收到合盖信号后控制上盖与机体之间的转轴4转动至合盖位置。
其中,电脑的灭屏状态指的是电脑的显示屏关闭的状态。另外,电脑是否处于开盖状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获知,例如,可以在转轴4上设置编码器,通过编码器对转轴4角度的监测获知电脑是否处于开盖的状态;又或者,上盖与机体之间可以对应设置对射式光电传感器,通过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获知电脑是否开盖。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人为更改与设置,具体可以为不小于0的任一时长值。
本实施例中,在电脑处于灭屏且开盖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后,执行部则通过对转轴4的控制实现合盖操作,可以避免电脑始终处于灭屏且开盖的状态,能够对电脑屏幕起到防护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和图2,执行部具体可以包括弹性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用于对弹性件的第一端进行周向限位,第二限位件用于对弹性件的第二端进行周向限位。同时,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接收到合盖信号后解除对弹性件的周向限位,以使弹性件能够通过复位运动带动转轴4转动至合盖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对弹性件的周向限位可以限制弹性件在周向上的形变运动和复位运动,使弹性件能够根据需要保存或释放弹性势能,形变运动指的是弹性势能增加的运动,复位运动指的是弹性势能减小的运动。在第一限位件解除对弹性件的周向限位后,弹性件的弹性势能或该弹性势能的一部分可以转化为转轴4的动能,从而带动转轴4进行合盖方向上的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合盖系统的合盖过程中,由于直接利用了弹性件的弹性势能实现合盖,无需再外接动力源使转轴4转动,有利于节约能源并降低使用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微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转轴4沿开盖方向转动且弹性件的形变程度小于预设形变程度时向第一限位件发送限位解除信号,且微控制器可以用于在弹性件停止随转轴4动作时向第一限位件发送限位恢复信号。相应地,第一限位件可以用于在接收到限位解除信号时解除对弹性件的周向限位,以使连接于转轴4的弹性件通过转轴4的转动进行形变运动以增加形变程度,同时,第一限位件还用于在接收到限位恢复信号时恢复对弹性件的周向限位。
其中,预设形变程度对应于需要弹性件形变到的最大程度。具体地,该预设形变程度可以与转轴4的最大开盖角度相对应,转轴4转至最大开盖角度时,上盖处于与机体之间张角最大的打开状态,此时,当弹性件形变至该预设形变程度时,弹性件的复位运动能够使与机体间张角最大的上盖运动至合盖状态。
其中,弹性件停止随转轴4动作的情况具体可以包括在连接于转轴4的弹性件形变至预设形变程度而无需继续形变的情况、以及连接于转轴4的弹性件未随转轴4的转动形变至预设形变程度但转轴4停止开盖动作的情况。在弹性件停止随转轴4动作时,第一限位件恢复对弹性件的周向限位,可以及时保存住弹性件储存的弹性势能,且可以避免弹性件发生过度形变。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随转轴4在开盖过程中的转动进行形变运动从而储存弹性势能,无需外接动力源进行储能操作,能够进一步节约能源消耗并降低使用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限位件可以包括发条轴和发条轴控制件。其中,转轴4设于发条轴轴向上的一侧,发条轴周向固定,即发条轴不能进行周向转动。弹性件为卷绕于发条轴上的发条5,发条5的外端设有用于与转轴4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固定部,该固定部与转轴4固定连接时,发条5的外端与转轴4可以同步转动。具体地,该固定部可以通过卡接、粘接或者其他方式实现与转轴4的固定连接。发条5的内端与发条轴固定连接且外端能够由第一限位件进行周向限位。发条轴控制件能够驱动发条轴进行轴向移动至固定部与转轴4相连接或分离,且固定部与转轴4相连接的状态下,第一限位件解除对发条5的周向限位。
其中,发条轴的周向固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该合盖系统中可以设有与机体相固定连接的中心轴3,该中心轴3具体可以与转轴4的轴心线共线设置,发条轴可轴向滑动地可以套设在该中心轴3上,发条轴与中心轴3之间具体可以通过键连接实现周向固定。另外,中心轴3远离转轴的端部可以设置凸块以与发条轴上设置的凹槽进行配合,以限制发条轴轴向移动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发条5外端相对于发条5内端的转动可以改变发条5的形变程度。发条轴控制件可以根据微控制器的信号控制发条轴的轴向移动。具体地,发条轴控制件在接收到合盖信号或限位解除信号后,发条轴控制件驱动发条轴运动至与转轴4相固定连接且第一限位件解除对发条5的周向限位,以使发条5的外端与转轴4能够同步转动;发条轴控制件在接收到限位恢复信号后,发条轴控制部驱动发条轴运动至与转轴4相分离,第一限位件恢复对发条5外端的周向限位,转轴4与发条5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本实施例中,通过发条轴控制件对发条轴的控制以及发条5外端与转轴4之间的连接,可以实现转轴4与发条5外端之间的同步转动或者转轴4与发条5之间的分离,进而可以实现在手动进行合盖动作的过程中,弹性件不会对转轴4的转动产生限制,无论是手动合盖还是自动合盖均能够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和图4,发条轴控制件具体可以包括电磁线圈1和设置在发条轴上的磁体9,具体地,磁体9可以粘附在发条轴上。微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线圈1中的电流以控制发条轴的轴向运动,即,微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线圈1中电流的流向,可以使电磁线圈1产生与磁体9的同性磁极或异性磁极。从而与磁体9之间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以驱动发条轴运动,本实施例中,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盖控制,软件层由微控制器进行控制,硬件层由发条5和电磁设备配合控制,控制方便。
当然,发条轴控制件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1与磁体9相配合的方式,例如,发条轴控制件还可以设置为直线电机等伸缩机构,通过直线电机控制发条轴的轴向运动。
在上述设有发条5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微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合盖状态下发条5存在形变时向第一限位件发送第一调节信号,以及用于发条5在合盖状态下的复位运动结束后向第一限位件发送第二调节信号。相应地,第一限位件可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调节信号时解除对发条5的外端的周向限位以使发条5进行复位运动,且第一限位件可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调节信号时恢复对发条5的外端的周向限位。
由于发条5随转轴4转动储存了弹性势能,但是合盖过程可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此种情况下,发条5储存的弹性势能并未得到释放。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在合盖状态下,第一限位件可以解除对发条5外端的周向限位,使发条5复位运动从而释放弹性势能,在恢复对发条5外端的周向限位后,发条5可以在下次开盖后进行形变运动以储能,从而可以消除一次人工合盖操作后对下次开盖操作以及合盖操作的影响。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至图4,第一限位件具体可以包括卡座2、卡齿7和卡齿调节件。卡座2呈筒状且套设在发条轴外侧,发条轴的轴向端部能够伸出于卡座2之外且发条轴能够相对于卡座2轴向移动,发条轴控制件能够驱动发条轴相对于卡座2轴向运动。若干个卡齿7绕周向依次设置在卡座2的内周壁上,卡齿7与卡座2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发条5的外端设有用于与卡齿7相卡接的卡针6。卡齿调节件能够通过控制卡齿7的位置使卡针6能够相对于卡齿7运动或使卡针6被卡齿7卡住。
具体地,卡齿调节件可以在接收到第一调节信号或限位解除信号或合盖信号时控制卡齿7偏移,使卡针6能够相对于卡齿7运动;卡齿调节件可以在接收到第二调节信号或限位恢复信号时控制卡齿7反向偏移,使卡针6能够被卡齿7卡住。
其中,根据卡针6在发条5上位置的设置,对于轴向移动至与转轴4相连接的发条5,也可以通过卡针6脱出卡座2之外来解除对发条5的外端的周向限位,此时,也可以不必由卡齿调节件调节卡齿7的位置。
在具体使用时,以上盖旋转的最大角度时对应的发条5形变程度为预设形变程度为例,形变至该预设形变程度的发条5可称为处于满弦状态。在人工开盖过程中,发条轴连接于转轴4,发条5随转轴4转动,开始上弦,当发条5停止转动时,微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1中的电流方向,使电磁线圈1吸引磁体9,发条5与转轴4相脱离并回到卡座2中,卡针6被卡齿7固定;当发条5没有被上满弦时,用户进一步开盖时,电磁线圈1通电并使发条5与转轴4相连接,发条5继续被上弦,直到上满,发条5与转轴4相脱离,发条5被卡齿7卡住并维持形变状态。在用户旋转上盖进行人工合盖时,发条5与转轴4相脱离,发条5不受转轴4控制。而在人工合盖后,通过卡齿调节件调节卡齿7的位置即可使发条5释放弹性势能。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合盖系统中,通过对卡齿7偏移方向的控制即可以实现对发条5外端的限位或解除限位,能够方便地实现对发条5弹性势能的释放。具体可以参见图5和图6,发条5的外端复位运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在图5中,所有卡齿7相对于与卡座2的连接处朝向逆时针方向倾斜,卡齿7的自由端能够卡住卡针6,以避免卡针6顺时针转动;在图6中,所有卡齿7相对于与卡座2的连接处朝向顺时针方向倾斜,卡齿7的自由端不会阻挡卡针6的运动。
进一步地,各卡齿7可以分别对应有一个卡齿调节件,且卡齿调节件为连接在卡齿7根部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通过伸缩来控制卡齿7摆动以改变卡齿7的偏移方向。伸缩机构在伸出状态时,卡齿7被伸缩机构推动,使卡齿7能够改变偏移方向,伸缩机构在缩回状态下,卡齿7被伸缩机构拉动,使卡齿7能够回复到之前的偏移方向之下。具体地,该伸缩机构具体可以为伸缩杆、直线电机或者其他可伸缩的机构。该伸缩机构具体可以由微控制器控制其伸缩,卡齿7可以受到统一控制进行统一偏移。本实施例中,通过伸缩机构的控制可以方便地对卡齿7的偏移方向进行控制。
优选地,卡座2的内周壁上可以设置凹槽8,卡齿7的根部与伸缩机构均设置在对应的凹槽8中。
其中,卡齿7可以设置为相对质软的齿,以便在卡针6与卡齿7进行相对运动时,即使卡针6与卡齿7发生撞击,卡齿7也能够在卡针6的推动下发生一定的弯折,使卡针6能够顺利通过。
当然,弹性件的设置不限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式,例如,弹性件也可以设置为扭簧或者其他弹性件。
另外,执行部的设置也不限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式,例如,执行部也可以通过设置为机械手或者旋转电机等部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微控制器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器,用于判断电脑的操作系统是否进入睡眠状态或停机状态,若是,驱动第二判断器;
第二判断器,用于判断是否开盖,若是,驱动第三判断器;
第三判断器,用于判断开盖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是,驱动发送装置;
发送装置,用于向执行部发送合盖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判断器通过对操作系统的状态判断来确定电脑是否灭屏,能够对灭屏与否进行较准确地判断。
其中,第一判断器、第二判断器、第三判断器与发送装置依次信号连接。
其中,睡眠状态对应操作系统(OS)的S3(Sleep)状态,停机状态对应操作系统的S5(Shutdown)状态。
其中,微控制器具体可以通过与电脑之间的信号传输获知电脑的状态,微控制器具体可以有独立的电源以避免随电脑的电源断电。
其中,对于第一判断器、第二判断器与第三判断器中任意一个判断器的判断条件不满足时,则合盖系统可以不执行任何操作。
在一种以预设时长为3分钟的实施例中,在电脑的操作系统(OS)进入S3状态或S5状态之后,微控制器会判断电脑是否开盖,如果是合盖状态,则不做任何操作;如果判断电脑为开盖状态,则微控制器开始计时,如果计时的时间达到了3分钟,则微控制器向执行器发送合盖信号,进行自动合盖。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对屏幕的亮度检测、通过摄像头对屏幕的拍摄并进行图像对比等方式实现对屏幕灭屏与否的判断。
除了上述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由于采用了上述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能够更好地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进行保护。该笔记本电脑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部和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电脑灭屏且开盖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后向所述执行部发送合盖信号;所述执行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合盖信号后控制上盖与机体之间的转轴(4)转动至合盖位置;
其中,所述执行部包括弹性件、用于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进行周向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和用于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进行周向限位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合盖信号后解除对所述弹性件的周向限位,以使所述弹性件能够通过复位运动带动所述转轴(4)转动至所述合盖位置;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转轴(4)沿开盖方向转动且所述弹性件的形变程度小于预设形变程度时向所述第一限位件发送限位解除信号,以及用于在所述弹性件停止随所述转轴(4)动作时向所述第一限位件发送限位恢复信号;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限位解除信号时解除对所述弹性件的周向限位,以使连接于所述转轴(4)的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转轴(4)的转动进行形变运动以增加形变程度;所述第一限位件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限位恢复信号时恢复对所述弹性件的周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发条轴和发条轴控制件;
所述转轴(4)设于所述发条轴的轴向上的一侧,所述发条轴周向固定,所述弹性件为卷绕于所述发条轴上的发条(5),所述发条(5)的外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转轴(4)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发条(5)的内端与所述发条轴固定连接且外端能够由所述第一限位件进行周向限位;
所述发条轴控制件能够驱动所述发条轴进行轴向移动至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轴(4)相连接或分离,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轴(4)相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件解除对所述发条(5)的周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轴控制件包括电磁线圈(1)和设于所述发条轴上的磁体(9),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电磁线圈(1)中的电流以控制所述发条轴的轴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在合盖状态下所述发条(5)存在形变时向所述第一限位件发送第一调节信号,以及用于所述发条(5)在所述合盖状态下的复位运动结束后向所述第一限位件发送第二调节信号;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时解除对所述发条(5)的外端的周向限位以使所述发条(5)进行复位运功,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调节信号时恢复对所述发条(5)的外端的周向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卡座(2)、卡齿(7)和卡齿调节件;
所述卡座(2)呈筒状且套设于所述发条轴外侧,所述发条轴的轴向端部能够伸出于所述卡座(2)之外且所述发条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卡座(2)轴向移动;
若干个所述卡齿(7)绕周向依次设于所述卡座(2)的内周壁上;
所述发条(5)的外端设有卡针(6);
所述卡齿调节件能够通过控制所述卡齿(7)的位置使所述卡针(6)能够相对于所述卡齿(7)运动或使所述卡针(6)被所述卡齿(7)卡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齿(7)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卡齿调节件,所述卡齿调节件为连接于所述卡齿(7)根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通过伸缩来控制所述卡齿(7)摆动以改变所述卡齿(7)的偏移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器,用于判断电脑的操作系统是否进入睡眠状态或停机状态,若是,驱动第二判断器;
所述第二判断器,用于判断是否开盖,若是,驱动第三判断器;
所述第三判断器,用于判断开盖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是,驱动发送装置;
所述发送装置,用于向所述执行部发送所述合盖信号。
8.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CN201810292768.9A 2018-03-30 2018-03-30 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Active CN108762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768.9A CN108762376B (zh) 2018-03-30 2018-03-30 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768.9A CN108762376B (zh) 2018-03-30 2018-03-30 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2376A CN108762376A (zh) 2018-11-06
CN108762376B true CN108762376B (zh) 2020-07-31

Family

ID=63981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2768.9A Active CN108762376B (zh) 2018-03-30 2018-03-30 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2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1972B (zh) * 2018-11-29 2020-03-27 广州奥丁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灰的音箱前盖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582A (zh) * 2005-11-25 2007-05-30 苏州宇达电通有限公司 自动开合系统
CN104033485A (zh) * 2014-06-17 2014-09-10 仲杏英 自动关闭铰链
CN106020343A (zh) * 2013-04-25 2016-10-12 高燕妮 一种笔记本电脑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5200A (zh) * 2012-10-15 2014-04-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筆記型電腦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582A (zh) * 2005-11-25 2007-05-30 苏州宇达电通有限公司 自动开合系统
CN106020343A (zh) * 2013-04-25 2016-10-12 高燕妮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104033485A (zh) * 2014-06-17 2014-09-10 仲杏英 自动关闭铰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2376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5005B2 (en) Automatic switch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08762376B (zh) 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合盖系统
JP4871666B2 (ja) レンズ鏡筒
JPH0561619B2 (zh)
JP4185729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カメラ
EP3147431A1 (en) Safety locking mechanism for lockset
US8506184B2 (en) Shutter apparatus,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shutter control method
CN106125844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开合机构
US11292666B2 (en) Cover turning mechanism and garbage can thereof
CN206753431U (zh) 便于安装卷筒和调整卷筒长度的卷帘门
CN213145965U (zh) 一种升降摄像头装置
CN206369917U (zh) 一种处理盒
JP2005084545A5 (zh)
JP2010167119A (ja) 電動開閉カーテンレール保護装置
JP6484798B2 (ja) シャッタ駆動装置
CN207939622U (zh) 一种安防监控镜头
CN216556227U (zh) 一种基于安防监控用可调式支架
RU2011112216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CN204721432U (zh) 带有保护装置的手机摄像头
JP2005018035A5 (zh)
CN109267881A (zh) 一种自然通风控制窗
CN111768531B (zh) 一种学生管理用智能终端
JP2020060700A (ja) カメラユニット駆動装置
CN109015688A (zh) 一种头部可摇摆的机器人
KR101511755B1 (ko) 미닫이도어의 자동복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