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1675A - 一种光纤布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布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1675A
CN108761675A CN201810300256.2A CN201810300256A CN108761675A CN 108761675 A CN108761675 A CN 108761675A CN 201810300256 A CN201810300256 A CN 201810300256A CN 108761675 A CN108761675 A CN 108761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device
hole
device group
connection component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02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清
罗元国
杨仲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ight Remot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ight Remot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ight Remot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ight Remot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02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16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1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1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71Terminating devices ; Cable c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布置方法,包括容器,容器一端部设有通孔Ⅰ和通孔Ⅱ,通孔Ⅰ和通孔Ⅱ设有连接组件Ⅰ和连接组件Ⅱ;在通孔Ⅰ和通孔Ⅱ开口方向上排列多个耦合装置组,每个耦合装置组包括多个耦合件,每个耦合件连有光纤;包括以下步骤:a.将通孔Ⅰ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设为第一列组耦合装置,将通孔Ⅱ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设为第二列耦合装置组;b.连接组件Ⅰ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的光纤间隔连接,连接组件Ⅱ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的光纤间隔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使得光输出效率高,且外观美观,方便安装和更换,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电击伤人、封闭环境下的发热起火或易燃易爆气体、液体与电的接触等现象的产生,人们采用了光电分离技术。光电分离,即利用光纤将光束传输至需要的密闭黑暗或者放有易燃易爆物质等的地方使用,而其产生热量的带电装置在光纤的入光端。
可见,光纤在整个光电分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光束在光纤传输的过程中存在光衰,因而,光纤在安装过程中,其弯曲半径不能小于10倍光纤直径,一般建议为25倍光纤直径以上,不然会产生明显的宏弯损耗,甚至会因为光能在弯折处积聚而烧毁光纤。
综上可知,在有限空间内,如何将较多、排列紧凑的光纤进行合理的布置,保证光损失最少,且方便安装、更换的问题便成为一大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布置方法,它不仅使得光输出效率高,且外观美观,方便安装和更换,操作简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纤布置方法,包括容器,容器一端部设有通孔Ⅰ和通孔Ⅱ,通孔Ⅰ和通孔Ⅱ设有连接组件Ⅰ和连接组件Ⅱ;在通孔Ⅰ和通孔Ⅱ开口方向上排列多个耦合装置组,每个耦合装置组包括多个耦合件,每个耦合件连有光纤;包括以下步骤:a.将通孔Ⅰ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设为第一列组耦合装置,将通孔Ⅱ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设为第二列耦合装置组;b.连接组件Ⅰ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的光纤间隔连接,连接组件Ⅱ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的光纤间隔连接。
本发明一种光纤布置方法,包括容器,容器一端部设有通孔Ⅰ和通孔Ⅱ,通孔Ⅰ和通孔Ⅱ设有连接组件Ⅰ和连接组件Ⅱ,容器主要是起到载体的作用,通孔Ⅰ和通孔Ⅱ设在容器的端部,其内设有连接组件Ⅰ和连接组件Ⅱ,用来固定和连接光纤;在通孔Ⅰ和通孔Ⅱ开口方向上排列多个耦合装置组,每个耦合装置组包括多个耦合件,每个耦合件均连有光纤;耦合装置组是将发光体的发出的光能耦合进光纤的装置,其包含耦合件,与耦合件连接的光纤与连接组件Ⅰ和连接组件Ⅱ连接固定,将光能通过光纤直接传出并使用;光纤在容器内的布置方法为:a.将通孔Ⅰ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设为第一列耦合装置组,将通孔Ⅱ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设为第二列耦合装置组;b.连接组件Ⅰ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间隔连接,连接组件Ⅱ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的光纤间隔连接。此方法可以避免通孔Ⅰ或通孔Ⅱ处对应的耦合装置组连接的光纤直接对应连接通孔Ⅰ或通孔Ⅱ,从而避免了因为光纤弯折角度过大产生过多的光能损耗;避免了光纤折弯半径小而产生折弯受力,耦合进光纤的光能就会在受力折弯点聚集,长时间以后受力折弯点会产生烧熔折断;同时,由于相互间隔连接,在安装和检修的过程中,避免了因为线路过多难以分辨而增加安装和检修难度;此外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使得内部光纤排列整体有序,美观大方。
本发明中,之所以没有将连接组件Ⅰ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的奇数组连接或连接组件Ⅱ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的奇数组连接来节约能量,是因为:1、增加的距离产生的损耗微乎其微;2、相互间隔连接,在安装和检修的过程中,避免了因为线路过多难以分辨而增加安装和检修难度;3、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使得内部光纤排列整体有序,美观大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不仅使得光输出效率高,且外观美观,方便安装和更换,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纤布置方法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纤布置方法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2.通孔Ⅰ;3.通孔Ⅱ;4.连接组件Ⅰ;5.连接组件Ⅱ;6.耦合装置组;7.耦合件;8.光纤;9.第一列耦合装置组;10.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1.固定件;12.横杆;13.固定孔;14.安装孔;15.孔洞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纤布置方法,包括容器1,容器1一端部设有通孔Ⅰ2和通孔Ⅱ3,通孔Ⅰ2和通孔Ⅱ3设有连接组件Ⅰ4和连接组件Ⅱ5;在通孔Ⅰ2和通孔Ⅱ3开口方向上排列多个耦合装置组6,每个耦合装置组6包括多个耦合件7,每个耦合件7连有光纤8;包括以下步骤:a.将通孔Ⅰ2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6设为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将通孔Ⅱ3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6设为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b.连接组件Ⅰ4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的光纤8间隔连接,连接组件Ⅱ5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的光纤8间隔连接。
本发明一种光纤布置方法,包括容器1,容器一端部设有通孔Ⅰ2和通孔Ⅱ3,通孔Ⅰ2和通孔Ⅱ3设有连接组件Ⅰ4和连接组件Ⅱ5,容器1主要是起到载体的作用,通孔Ⅰ2和通孔Ⅱ3设在容器1的端部,其内设有连接组件Ⅰ4和连接组件Ⅱ5,用来固定和连接光纤;在通孔Ⅰ2和通孔Ⅱ3开口方向上排列多个耦合装置组6,每个耦合装置组6包括多个耦合件7,每个耦合件7均连有光纤8;耦合装置组6是将发光体的发出的光能耦合进光纤8的装置,其包含耦合件7,与耦合件7连接的光纤8与连接组件Ⅰ4和连接组件Ⅱ5连接固定,将光能通过光纤8直接传出并使用;光纤8在容器1内的布置方法为:a.将通孔Ⅰ2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6设为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将通孔Ⅱ3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6设为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b.连接组件Ⅰ4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间隔连接,连接组件Ⅱ5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的光纤8间隔连接。此方法可以避免通孔Ⅰ2或通孔Ⅱ3处的耦合装置组6连接的光纤9直接对应连接通孔Ⅰ或通孔Ⅱ,从而避免了因为光纤8弯折角度过大产生过多的光能损耗;避免了光纤8折弯半径小而产生折弯受力,耦合进光纤8的光能就会在受力折弯点聚集,长时间以后受力折弯点会产生烧熔折断;同时,由于相互间隔连接,在安装和检修的过程中,避免了因为线路过多难以分辨而增加安装和检修难度;此外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使得内部光纤8排列整体有序,美观大方。
本发明中,耦合装置6的具体结构在申请号2017210769809专利名称为一种LED与光纤的耦合装置或申请号201721082726X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光纤照明的准直耦合系统中有详细记载。此外,本发明中的光纤8的使用,要预留出一端长度,保证在光纤8出现问题对其粘贴、固定或者维修时,具有一定的余量。例如,在需要对光纤8换耦合件7时,只需剪短光纤8,然后插入另一可用的耦合件7即可,降低了维修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组件Ⅰ4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中距离通孔Ⅱ3的第偶数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且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中距离通孔Ⅰ2的第奇数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连接组件Ⅱ5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中距离通孔Ⅰ2的第偶数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且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中距离通孔Ⅰ的第奇数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之所以没有将连接组件Ⅰ4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的奇数组连接或连接组件Ⅱ5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的奇数组连接是因为:1、增加的距离产生的损耗微乎其微;2、相互间隔连接,在安装和检修的过程中,避免了因为线路过多难以分辨而增加安装和检修难度;3、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使得内部光纤8排列整体有序,美观大方;4、增大折弯半径,减少能量聚集。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和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均设有4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组件Ⅰ4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中距离通孔Ⅱ3的第2、4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且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中距离通孔Ⅰ的第1、3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连接组件Ⅱ5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中距离通孔Ⅰ的第2、4耦合装置组6连接,且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中距离通孔Ⅰ的第1、3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容器1内在垂直于通孔Ⅰ2或通孔Ⅱ3开口方向上还设有多组位置相对应的固定件11,两个固定件11之间设有横杆12;光纤8可固定在横杆12上。实施例中,使用了三组固定件11,固定件11之间设有横杆12,横杆12用来固定光纤8,保证光纤8整齐有序的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件11呈“Z”字形,下端部设有固定孔13,上端部设有预留安装孔14,中部设有孔洞结构15,横杆12两端固定在孔洞结构15中。下端部、上端部可与中部垂直,也可以呈一定角度设置;孔洞结构15将横杆12两端固定,安装孔14用来预留安装驱动、控制器或者电源等装置。
进一步地,光纤8通过扎带固定在横杆12上;固定件11通过螺钉穿过固定孔13固定在容器1上;保证横杆12和固定件11可以得到更好的稳固性,确保其较长的使用寿命。
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任何各种改动和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制。

Claims (7)

1.一种光纤布置方法,包括容器(1),容器(1)一端部设有通孔Ⅰ(2)和通孔Ⅱ(3),通孔Ⅰ(2)和通孔Ⅱ(3)设有连接组件Ⅰ(4)和连接组件Ⅱ(5);在通孔Ⅰ(2)和通孔Ⅱ(3)开口方向上排列多个耦合装置组(6),每个耦合装置组(6)包括多个耦合件(7),每个耦合件(7)连有光纤(8);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通孔Ⅰ(2)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6)设为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将通孔Ⅱ(3)开口方向上的多个耦合装置组(6)设为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b.连接组件Ⅰ(4)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的光纤(8)间隔连接,连接组件Ⅱ(5)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的光纤(8)间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Ⅰ(4)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中距离通孔Ⅱ(3)的第偶数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且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中距离通孔Ⅰ(2)的第奇数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连接组件Ⅱ(5)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中距离通孔Ⅰ(2)的第偶数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且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中距离通孔Ⅰ的第奇数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和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均设有4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组件Ⅰ(4)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中距离通孔Ⅱ(3)的第2、4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且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中距离通孔Ⅰ的第1、3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连接组件Ⅱ(5)与第一列耦合装置组(9)中距离通孔Ⅰ的第2、4耦合装置组(6)连接,且与第二列耦合装置组(10)中距离通孔Ⅰ的第1、3个耦合装置组(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容器(1)内在垂直于通孔Ⅰ(2)或通孔Ⅱ(3)开口方向上还设有多组位置相对应的固定件(11),两个固定件(11)之间设有横杆(12);光纤(8)可固定在横杆(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容器(1)内在垂直于通孔Ⅰ(2)或通孔Ⅱ(3)开口方向上还设有多组位置相对应的固定件(11),两个固定件(11)之间设有横杆(12);光纤(8)可固定在横杆(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件(11)呈“Z”字形,下端部设有固定孔(13),上端部设有预留安装孔(14),中部设有孔洞结构(15),横杆(12)两端固定在孔洞结构(15)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件(11)成“Z”字形,下端部设有固定孔(13),上端部设有预留安装孔(14),中部设有孔洞结构(15),横杆(12)两端固定在孔洞结构(15)中。
CN201810300256.2A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光纤布置方法 Pending CN108761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0256.2A CN108761675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光纤布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0256.2A CN108761675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光纤布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1675A true CN108761675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0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0256.2A Pending CN108761675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光纤布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167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1035A (ja) * 1998-07-24 2003-08-2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及びこれを利用する集合型光ファイバコード
US6980725B1 (en) * 2002-04-30 2005-12-27 Calix Networks, Inc. Space reuse during technology upgrade in a protection area of an outdoor enclosure
CN1768287A (zh) * 2003-03-31 2006-05-03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光缆配线架
US20070104448A1 (en) * 2005-10-24 2007-05-1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lips, random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clip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CN102089692A (zh) * 2008-07-04 2011-06-08 泰科电子瑞侃有限公司 带储存卷筒和组织器的光纤分配模块
CN102369468A (zh) * 2009-01-30 2012-03-07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光纤互连装置和使用所述光纤互连装置的系统
CN102460255A (zh) * 2009-06-17 2012-05-16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高速数据率传输系统的光学互连
US20130209049A1 (en) * 2011-12-22 2013-08-1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ini Rapid Delivery Spool
US20160085042A1 (en) * 2014-09-24 2016-03-24 Champion Optical Network Engineering, Llc High-density modular wdm system - high density passive fiber module (pfm), tray and chassis interchangeable solution
CN105629395A (zh) * 2013-04-07 2016-06-0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到户的光纤连接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1035A (ja) * 1998-07-24 2003-08-2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及びこれを利用する集合型光ファイバコード
US6980725B1 (en) * 2002-04-30 2005-12-27 Calix Networks, Inc. Space reuse during technology upgrade in a protection area of an outdoor enclosure
CN1768287A (zh) * 2003-03-31 2006-05-03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光缆配线架
US20070104448A1 (en) * 2005-10-24 2007-05-1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lips, random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clip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CN102089692A (zh) * 2008-07-04 2011-06-08 泰科电子瑞侃有限公司 带储存卷筒和组织器的光纤分配模块
CN102369468A (zh) * 2009-01-30 2012-03-07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光纤互连装置和使用所述光纤互连装置的系统
CN102460255A (zh) * 2009-06-17 2012-05-16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高速数据率传输系统的光学互连
US20130209049A1 (en) * 2011-12-22 2013-08-1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ini Rapid Delivery Spool
CN105629395A (zh) * 2013-04-07 2016-06-0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到户的光纤连接组件
US20160085042A1 (en) * 2014-09-24 2016-03-24 Champion Optical Network Engineering, Llc High-density modular wdm system - high density passive fiber module (pfm), tray and chassis interchangeable solu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S.SHAHABUDDIN: "Spacing-Switchable Multiwavelength Fiber", 《IEEE PHOTONICS JOURNAL》 *
曹超: "移波光纤转换屏光纤排布的优化分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85876U (zh) 一种led日光灯
CN207051538U (zh) 一种用于roadm系统的mpo光纤重组板
CN108761675A (zh) 一种光纤布置方法
FR2811771B1 (fr) Boitier de raccordement de fibres optiques a des postes de travail, pour immeubles
CN201351863Y (zh) 反射型光纤照明装置
CN207830862U (zh) 摄像模组的安装座和摄像模组安装机构
CN205746188U (zh) 一种led灯管
CN204719284U (zh) 一种多用分光分纤盒
CN208794173U (zh) 一种可拼接组合灯具
CN104932068A (zh) 一种分光分纤盒
CN104153504A (zh) 幕墙单元及幕墙
CN202629620U (zh) 一种拼接式led照明灯具及其连接件
EP1579045B1 (en) A woven fabric with lightguides, and a light supply holder
CN208271572U (zh) 一种铠装多芯分支电缆
CN204719285U (zh) 一种分光分纤盒
CN206575420U (zh) Onu面板
CN205539934U (zh) 阻焊曝光系统光纤耦合式光源模组
CN205941975U (zh) 一种改进型熔接盘
CN217156866U (zh) 一种光导照明光缆快接结构
CN214948647U (zh) 一种可拼接的电子蜡烛
CN209622723U (zh) 一种拼接灯具的拼接结构
CN208283600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20526037U (zh) 一种双面熔纤一体化托盘
CN202472083U (zh) 带信号指示面板的光纤熔接/配线一体化盘
CN205014192U (zh) 一体化格栅灯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