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9660B - 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9660B
CN108759660B CN201810184751.1A CN201810184751A CN108759660B CN 108759660 B CN108759660 B CN 108759660B CN 201810184751 A CN201810184751 A CN 201810184751A CN 108759660 B CN108759660 B CN 108759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amount
tailing
sand
accum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47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59660A (zh
Inventor
郑学鑫
胡祥群
唐雅婧
焦云乔
陈琴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1847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9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9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9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59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9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18Making embankments, e.g. dikes, d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由所述堆坝当前的所述建筑参数确定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配套软件确定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以及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以及通过日均粗砂量、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确定下阶段粗砂排放计划。本申请公开的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能够对后续尾矿分级和筑坝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出现分级粗尾砂的浪费或不足、子坝堆筑过早或滞后的现象。

Description

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尾矿库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建筑物,用于堆置矿产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石、废渣、废水等废物。尾矿库能否正常运营不仅关系到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到库区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周围生态环境的稳定。尾矿坝是尾矿库的主体工程,它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的危险,因此尾矿坝的稳定性是关系尾矿库能否正常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根据堆积子坝的坝顶轴线推移方向,可以将尾矿坝的建筑方法分为上游式尾矿筑坝法、下游式尾矿筑坝法和中线式尾矿筑坝法。
(1)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上游方向充填堆积尾矿,使坝顶逐渐向上游方向推进加高的筑坝方式。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基建投资少,经营费低等优点,是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尾矿坝建筑方法。但是,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容易形成复杂的、混合的坝体结构,坝体内易形成细颗粒透晶体、浸润线较高,从而容易引起坝体渗透破坏或滑坡,尤其是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液化破坏。
(2)下游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用旋流分级粗尾砂冲积尾矿,使坝顶逐渐向下游方向移动升高的筑坝方式。下游式尾矿筑坝法具有粗砂筑坝、渗透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需要使用大量的粗粒尾矿,容易出现粗粒尾矿量不足的问题。
(3)中线式尾矿筑坝法:在初期坝轴线处用旋流分级粗砂堆积坝体,使坝顶垂直升高的筑坝方式。中线式尾矿筑坝法所建筑的坝体,其坝型介于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和下游式尾矿筑坝法之间,其坝体的抗震稳定性也介于上游式与下游式尾矿筑坝法之间,但其坝体上升所需的粗颗粒尾矿要比下游式尾矿筑坝少,筑坝费用也比下游式尾矿筑坝法低。
中线式尾矿筑坝管理的关键是砂量平衡的管理,即排往坝外坡的旋流器分离的粗尾砂与排往库内的细尾砂两者需平衡,使得尾矿坝各阶段坝顶上升速度满足库内尾砂沉积滩面的上升速度。目前,尚没有一种成熟的管理方法用来实时监测和指导中线式尾矿筑坝,使得中线式尾矿筑坝管理过程中容易混乱,容易出现分级粗尾砂过多不经济或分级粗尾砂不足而影响筑坝安全、坝外坡局部欠砂不利于局部边坡的稳定、子坝堆筑过早不利于边坡稳定、子坝堆筑滞后影响尾矿库防洪安全的不良后果。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对后续尾矿分级和筑坝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出现分级粗尾砂的浪费或不足、子坝堆筑过早或滞后的现象。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由所述堆坝当前的所述建筑参数确定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配套软件确定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确定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根据堆坝当前的建筑参数和预定建筑参数确定实际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以及由所述日均粗砂量、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确定下阶段粗砂排放计划。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日均粗砂量确定分离粗砂设备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粗砂设备,包括:旋流器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日均粗砂量确定尾矿分级计划。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尾矿分级筑坝计划图确定所述预定建筑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包括: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中线式尾矿筑坝中堆坝的所述建筑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包括:
Figure BDA0001589940250000031
其中,m1为所述日均粗砂量,W1为所述预定建筑参数中粗砂量,W0为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t1为所述预定建筑参数中排放尾矿时间,t0为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尾矿筑坝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扫描模块,用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时间估计模块,用于由所述堆坝当前的所述建筑参数确定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粗砂估计模块,用于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配套软件确定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日用量模块,用于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下游估计模块,用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以及计划模块,用于通过日均粗砂量、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确定下阶段粗砂排放计划。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文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中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对后续尾矿分级和筑坝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出现分级粗尾砂的浪费或不足、子坝堆筑过早或滞后的现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中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中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S102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中线式尾矿筑坝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①用土、石等材料修建初期坝;初期坝所形成的库容一般能满足0.5~1.0年的尾矿堆存需要,以此初期坝作为尾矿堆积坝的排渗和支撑体。
②待初期坝完成后,将旋流器立于坝顶之上,开始往尾矿库排入尾矿:粗粒尾矿排往下游,从而使粗粒尾矿堆筑的下游坝体逐渐升高,细粒尾矿排入尾矿库内,从而使细粒尾矿堆积的上游坝体逐渐升高,这可以实现整个堆积坝坝顶垂直升高。上游坝体的升高速度要低于下游坝体的升高速度,并且上游坝体的高度始终要低于下游坝体的高度,从而可以提高中线式尾矿筑坝法的安全系数。
中线式尾矿筑坝管理的关键是砂量平衡的管理,即排往坝外坡的旋流器分离的粗尾砂与排往库内的细尾砂两者需平衡,使得尾矿坝各阶段坝顶上升速度满足库内尾砂沉积滩面的上升速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中线式尾矿筑坝中堆坝的所述建筑参数。建筑参数可例如为,实际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
在S104中,由所述堆坝当前的所述建筑参数确定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可例如,根据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H0,通过实际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H0再由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计划示意实际累积排放尾矿时间t0。
在S106中,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配套软件确定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可例如,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堆坝下游坝面的点云数据,将数据导入配套软件,软件再结合该数据和原地形点云数据,经过三维建模,计算得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W0。
在S108中,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包括:
Figure BDA0001589940250000071
其中,m1为所述日均粗砂量,W1为所述预定建筑参数中粗砂量,W0为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t1为所述预定建筑参数中排放尾矿时间,t0为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日均粗砂量确定分离粗砂设备数量。所述分离粗砂设备,包括:旋流器设备。还包括:根据所述日均粗砂量确定尾矿分级计划。根据三维激光扫描仪测算的实际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和查得的实际累积尾矿排放时间,对照尾矿分级筑坝计划图,查算出目前堆坝坝顶标高下,尚需下游粗砂量和允许的排放尾矿时间,从而得到需要的日均粗砂产量,据此确定后续尾矿分级计划,并调整旋流器设备的运行数量。其间,根据下一级子坝施工工期,可反推出堆筑下一级子坝的起始时间。
在S110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可例如,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堆坝下游坝面的点云数据,将数据导入配套软件,软件再结合该数据和原地形点云数据,经过三维建模,获得堆坝实时的三维模型。由堆坝预定的建筑参数结合原地形点云数据,导入配套软件,同样可获得堆坝预定的三维模型。将所述堆坝实时的三维模型与所述堆坝预定的三维模型比较,计算出堆坝的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
在S112中,通过日均粗砂量、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确定下阶段粗砂排放计划。可例如,通过S110获得了下游有两个欠砂区域A和B,以及各自的欠缺砂量mA和mB,通过S108确定了下阶段需要的日均粗砂量m1以及旋流器设备的运行数量n,则可以确定针对欠砂区域A和B分别需要配备的旋流器设备运行数量为nA和nB:
Figure BDA0001589940250000081
Figure BDA0001589940250000082
为了弥补现有中线式尾矿筑坝管理容易混乱,易出现分级粗尾砂量过多不经济或分级粗尾砂量不足而影响筑坝安全、坝外坡局部区域易出现欠砂不利于局部边坡的稳定、子坝堆筑过早不利于边坡稳定、子坝堆筑滞后影响尾矿库防洪安全的缺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该方法以三维激光扫描仪为测量手段,参照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计划,对后续尾矿分级和筑坝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出现分级粗尾砂的浪费或不足、子坝堆筑过早或滞后的现象。
图2,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中的示意图。图2与图3是对尾矿分级筑坝计划图的示例性描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尾矿分级筑坝计划图确定所述预定建筑参数。根据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砂量平衡原理,制作尾矿分级筑坝计划图,从该图上能查出任意堆坝坝顶标高时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下游累积需要粗砂量和对应的累积排放尾矿时间,这个计划图作为中线式尾矿筑坝管理的准绳。
图2与图3中,1为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线,2为设计堆坝坝顶标高线,3为下游累积需要粗砂量曲线;t0为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累积排放尾矿时间,t1为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最终累积排放尾矿时间;H为某堆坝坝顶标高,H0为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H1为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最终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W0为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W1为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最终需要下游累积粗砂量,△W为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尚需粗砂量;m0为实际每日生产粗砂量,m1为调整后的每日生产粗砂量。
应清楚地理解,本发明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发明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对图1中的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的示例性说明。图4中,ta为堆筑下一级子坝的起始时间。
在S402中,制作中线式分级尾矿筑坝计划图。
在S404中,确定W1,H1,t1。
在S406中,计算得到ta。
在S408中,根据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H0,确定t0。
在S410中,根据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配套软件计算得W0。
在S412中,计算获取m1。
在S414中,调整投入运行的旋流器数量。
根据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砂量平衡原理,制作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计划示意图,故此查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最终需要下游累积粗砂量W1、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最终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H1、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最终累积排放尾矿时间t1。根据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H0,再由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计划示意图查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累积排放尾矿时间t0。根据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配套软件测算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W0,即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堆坝下游坝面的点云数据,将数据导入配套软件,软件再结合该数据和原地形点云数据,经过三维建模,计算得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W0。。按下式计算调整后的每日生产粗砂量m1:
Figure BDA0001589940250000091
将调整后的每日生产粗砂量m1与实际每日生产粗砂量m0对比,调整日后旋流器设备的运行数量。
根据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砂量平衡原理,制作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计划示意图1,故此查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最终需要下游累积粗砂量W1、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最终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H1、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最终累积排放尾矿时间t1,这部分与管理尾矿分级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致。再根据堆筑下一级子坝的施工工期t,按下式计算出堆筑下一级子坝的起始时间ta:
ta=t1-t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在中线式尾砂筑坝管理过程中,实时、精准、快捷地测算出实际粗砂量与设计所需粗砂量之间的差距,再结合排放尾矿时间,指导和调整后续尾矿分级和子坝堆筑,该管理方法贯穿于中线式尾砂筑坝的整个生命周期,使得中线式尾矿筑坝管理有章可循,避免了出现分级粗尾砂量的浪费或不足、子坝堆筑过早或滞后的不良现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中线式尾砂筑坝提供了安全保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所限定的上述功能。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尾矿筑坝的装置的框图。用于尾矿筑坝的装置50包括扫描模块502,时间估计模块504,粗砂估计模块506,以及计算模块508。
扫描模块502用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
时间估计模块504用于由所述堆坝当前的所述建筑参数确定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可例如,根据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H0,通过实际库内尾矿沉积滩标高H0再由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计划示意实际累积排放尾矿时间t0。
粗砂估计模块506用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配套软件测算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W0,即,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堆坝下游坝面的点云数据,将数据导入配套软件,软件再结合该数据和原地形点云数据,经过三维建模,计算得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W0。
日用量模块508用于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包括:
Figure BDA0001589940250000111
其中,m1为所述日均粗砂量,W1为所述预定建筑参数中粗砂量,W0为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t1为所述预定建筑参数中排放尾矿时间,t0为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
下游估计模块510用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可例如,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某堆坝坝顶标高H下实际堆坝下游坝面的点云数据,将数据导入配套软件,软件再结合该数据和原地形点云数据,经过三维建模,获得堆坝实时的三维模型。由堆坝预定的建筑参数结合原地形点云数据,导入配套软件,同样可获得堆坝预定的三维模型。将所述堆坝实时的三维模型与所述堆坝预定的三维模型比较,计算出堆坝的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
计划模块512用于通过日均粗砂量、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确定下阶段粗砂排放计划。可例如,获得了下游有两个欠砂区域A和B,以及各自的欠缺砂量mA和mB,通过S108确定了下阶段需要的日均粗砂量m1以及旋流器设备的运行数量n,则可以确定针对欠砂区域A和B分别需要配备的旋流器设备运行数量为nA和nB:
Figure BDA0001589940250000121
Figure BDA0001589940250000122
为了弥补现有中线式尾矿筑坝管理混乱,易出现分级粗尾砂量过多不经济或分级粗尾砂量不足而影响筑坝安全、子坝堆筑过早不利于边坡稳定、子坝堆筑滞后影响尾矿库防洪安全的缺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该方法以三维激光扫描仪为测量手段,参照中线式尾矿分级筑坝计划,对后续尾矿分级和筑坝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出现分级粗尾砂的浪费或不足、子坝堆筑过早或滞后的现象。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200。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2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2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2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2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2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220和处理单元210)的总线230、显示单元2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2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2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210可以执行如图1,图4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2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2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2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2203。
所述存储单元2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205的程序/实用工具2204,这样的程序模块2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3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260可以通过总线230与电子设备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
参考图7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4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下功能: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由所述堆坝当前的所述建筑参数确定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由所述堆坝当前的所述建筑参数确定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以及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唯一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发明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此外,本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所示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公开所能产生的技术效果及所能实现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公开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第一”、“第二”及“一”等的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公开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也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
由所述堆坝当前的所述建筑参数确定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
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配套软件确定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
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以及
通过日均粗砂量、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确定下阶段粗砂排放计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日均粗砂量确定分离粗砂设备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粗砂设备,包括:
旋流器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日均粗砂量确定尾矿分级计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分级尾矿分级筑坝计划图确定所述预定建筑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包括: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中线式尾矿筑坝中堆坝的所述建筑参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包括:
Figure FDA0001589940240000011
其中,m1为所述日均粗砂量,W1为所述预定建筑参数中粗砂量,W0为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t1为所述预定建筑参数中排放尾矿时间,t0为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
8.一种用于尾矿筑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
时间估计模块,用于由所述堆坝当前的所述建筑参数确定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
粗砂估计模块,用于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配套软件确定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
日用量模块,用于通过实际累计排放尾矿时间、实际下游累积粗砂量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日均粗砂量;
下游估计模块,用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堆坝建筑参数与预定建筑参数确定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以及
计划模块,用于通过日均粗砂量、下游欠砂区域和欠缺砂量确定下阶段粗砂排放计划。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0184751.1A 2018-03-06 2018-03-06 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08759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4751.1A CN108759660B (zh) 2018-03-06 2018-03-06 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4751.1A CN108759660B (zh) 2018-03-06 2018-03-06 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9660A CN108759660A (zh) 2018-11-06
CN108759660B true CN108759660B (zh) 2020-04-28

Family

ID=6398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4751.1A Active CN108759660B (zh) 2018-03-06 2018-03-06 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596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8176B (zh) * 2019-01-16 2022-12-1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尾矿坝安全评价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482313B (zh) * 2020-11-17 2022-07-22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尾矿中线法筑坝长距离高浓度尾矿排放工艺
CN113218310B (zh) * 2021-04-16 2022-08-12 华中师范大学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尾矿库干滩重要参数提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475A (zh) * 1997-04-15 1998-10-21 董伟 拱坝三维变形全自动追迹监测方法
CN201181945Y (zh) * 2008-02-29 2009-01-14 北京矿咨信矿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系统
CN101493680A (zh) * 2009-03-09 2009-07-29 株洲广义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尾矿库数字化安全监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KR100955598B1 (ko) * 2009-08-12 2010-05-03 (주)명성지오시스템 연약지반 개량에 따른 토층 침하량 자동계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DE102010045465A1 (de) * 2010-09-14 2011-09-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der strukturellen Integrität eines Bauwerks oder eines Geländes
CN107402001A (zh) * 2017-06-30 2017-11-28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3d扫描的超高层建筑施工偏差数字化检验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475A (zh) * 1997-04-15 1998-10-21 董伟 拱坝三维变形全自动追迹监测方法
CN201181945Y (zh) * 2008-02-29 2009-01-14 北京矿咨信矿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系统
CN101493680A (zh) * 2009-03-09 2009-07-29 株洲广义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尾矿库数字化安全监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KR100955598B1 (ko) * 2009-08-12 2010-05-03 (주)명성지오시스템 연약지반 개량에 따른 토층 침하량 자동계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DE102010045465A1 (de) * 2010-09-14 2011-09-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der strukturellen Integrität eines Bauwerks oder eines Geländes
CN107402001A (zh) * 2017-06-30 2017-11-28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3d扫描的超高层建筑施工偏差数字化检验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9660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9660B (zh) 用于中线式尾矿筑坝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455711A (zh) 一种基于机理分析的小流域地区滑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CN114218840B (zh) 河口航道水沙运动及其地形演变整体建模及可视化系统
CN103886135B (zh) 基于二维非恒定流数值模型的电力工程选址方法
CN102855806A (zh) 一种物理模型快速搭建系统和方法
Bao et al. Debris flow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in reservoir area based on finite volume type shallow-water model: a case study of pumped-storage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site in Yi County, Hebei, China
CN103278115A (zh) 一种基于dem计算淤地坝淤积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68573A (zh) 基于摄影测量和颗粒接触理论的爆破块度测量方法
Guzy et al. Land subsidence estimation for aquifer drainage induc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CN106096796A (zh) 一种基于坐标复合指数映射的软土地基沉降过程预测方法
Cao et al. Coastal erosion vulnerability in mainland China based on fuzzy evaluation of cloud models
CN104123454A (zh) 单节理硬岩地下开挖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Morsy et al. Impact of geospatial data enhancements for regional-scale 2D hydrodynamic flood modeling: Case study for the Coastal Plain of Virginia
Hu et al. Slope excav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nd excavated volume calculation in hydraulic projects based on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CN106875382A (zh) 尾矿库规模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
Brydsten et al. A coupled regolith-lake development model applied to the Forsmark site
Ma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olid waste dumping calculation method in criminal cas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illegal dumping of solid waste based on Arcgis
Xi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method for monitoring overall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based on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Qian et al.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n Stability of Tailings Dam Body
Li et al. Parallel Calculation Method for Urban Two-Dimensional Rainfall Flood Model Based on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Knutsson Tailings dam performance: Modeling and safety analysis of a tailings dam
Brydsten Sediment dynamics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Forsmark and Laxemar during an interglacial
Willis et al. Uncertainty with friction parameters and impact on risk analysis
Xie et al. Safety evaluation technology for waste dump landslide of open-pit mine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
Tellez et al. Tailings Dam Break Analysis Performed for the PFS Study of a Downstream Raised TSF in South Americ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