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6465A -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6465A
CN108756465A CN201810780173.8A CN201810780173A CN108756465A CN 108756465 A CN108756465 A CN 108756465A CN 201810780173 A CN201810780173 A CN 201810780173A CN 108756465 A CN108756465 A CN 108756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axis
pin
door handle
commutator segment
suppor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01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庆朗
汤湛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o Hantian
Original Assignee
Cao Hanti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o Hantian filed Critical Cao Hantian
Priority to CN2018107801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6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6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6465A/zh
Priority to CN201910281715.1A priority patent/CN109826494B/zh
Priority to CN201920471345.3U priority patent/CN210032911U/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00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 E05B3/04Fastening the knob or the handle shank to the spindle by screws, springs or snap bo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4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for alternative use on the right-hand or left-hand side of w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Dc Machiner (AREA)

Abstract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前、后端支撑部,在它们之间具有容纳空间,转动轴通转动设置在前、后端支撑部上;换向片、扭簧布置在容纳空间内并依次套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上具有支撑住扭簧两个自由臂端的挡位,换向片上设置有延伸脚,延伸脚位于挡位的侧边并让挡位和延伸脚同时位于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所夹持的范围内;销钉的尾端结合在后端支撑部上但在轴向上能弹性移动,在前端支撑部上设置有轴向销钉孔,销钉的顶端部能伸入到轴向销钉孔;在换向片上还设置有两个卡位。这样,当销钉处于自由状态,转动轴能够相对于换向片转动;当销钉被顶压脱离换向片时,转动轴能够带着扭簧、换向片一起旋转180°。

Description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特别涉及门锁用的门把手及其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涉及门把手的换向结构比较多,在最近几年中申请人也先后申请提出了多项涉及把手换向的结构。在其它申请方案中,申请人关注到申请号为201510230938.7,名称为一种电子锁的专利方案,其说明书中说明了一种换向机构,参见该专利说明书及其附图12-18,所述手柄换向组件6 包括一安装在前面板1 的外表面安装有一可绕其转动的前手柄601,所述前手柄601 位于前面板1 内表面的端面上安装有与其联动的换向卡盘607,所述换向卡盘607 上设有位设两侧的第一卡点608 和第二卡点609,所述前面板1 的内表面在换向卡盘607 的一侧安装有可朝着前面板1 里外方向移动的换向压块602,所述换向压块602 靠近换向卡盘607 的一侧上设有凸块605,当换向压块602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605 可与第一卡点608 或第二卡点609 卡牢,所述前手柄601 处于右开状态或左开状态,当换向压块602 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凸块605 与第一卡点608 和第二卡点609均脱离,所述前手柄601 可进行右开状态和左开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的通过换向卡盘607和换向压块602 的配合实现前手柄601 左右开换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高,而且换向卡盘607 和换向压块602 的安装位置是在前面板1 内前手柄601 旁的空余部位,以及换向压块602 的移动方向的设置,均不占用其他结构部件的空间,使得占用空间小。所述前面板1 的内表面上设有安装换向压块602 的安装槽611,所述安装槽611 内设有换向压块602沿着移动的导轨612,使换向压块602 朝前面板里外方向稳定移动,不会左右摇晃。所述换向压块602 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可沿导轨612 移动的导向凸点606,方便换向压块602 移动。所述换向压块602 的内端开有圆孔604,所述圆孔604 与前面板1 之间安装有弹簧(图中未标示)。换向压块602 通过弹簧(图中未标示)的弹力来复位,该弹簧(图中未标示)的长度根据换向卡盘607 的高度和圆孔604 的深度来决定,并且使用适合的强度。本实施例所述换向压块602 的外端设有可供按压的圆柱形凸起603,方便操作换向压块602。安装时,先将换向卡盘607 固定在前手柄601 上与前手柄601 联动,将合适的弹簧(图中未标示)放入到换向压块602 里端的圆孔604 中,并将换向压块602 放入到前面板1上的安装槽611 中,此时换向压块602 上两个对称的导向凸点606 在安装槽611 内的导轨612 内作为导向,使得换向压块602 可朝着前面板1 的里外方向移动。前手柄601 为左开状态时,安装完成后,由于换向压块602 内安装的弹簧(图中未标示)的存在,换向压块602上的凸块605 与换向卡盘607 上的第二卡点609 卡牢,此时前手柄601 可正常的向下按压开门,松开后复位到水平位置,参见图15。在需要前手柄601 换向时,朝着前面板1 的方向向里按压换向压块602 上的圆柱形凸起603,换向压块602 内安装的弹簧(图中未标示)受到挤压,换向压块602 朝着面板方向向里滑动,此时换向压块602 上的凸块605 与换向卡盘607 上的第二卡点609 脱离,见图16,此时前手柄601 可向上转动,见图17。将前手柄601转动180 度后,此时前手柄601 已经变为右开状态,松开换向压块602 上的圆柱形凸起603,换向压块602 内安装的弹簧(图中未标示)恢复,换向压块602 朝着前面板1 相反的方向滑动外移,使得换向压块602上的凸块605 与换向卡盘607 上的第一卡点608 卡牢,此时前手柄601 可正常的向下按压开门,松开后复位到水平位置,见图18,前手柄601 换向就完成,操作非常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并未进一步披露所述换向卡盘与所述前手柄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换向联动关系,而且其换向压块只是定位在安装槽中,导致所述换向压块的顶端不能承受任何径向的力矩而发生偏转。为此上述方案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使其更加稳固并且简单好用。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转动轴、换向片、扭簧、销钉和门把手;其中,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转动轴前轴端的前端支撑部和用于支撑所述转动轴后轴端的后端支撑部,所述前端支撑部、后端支撑部前后布置并且它们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转动轴通过其前轴端和后轴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前端支撑部和所述后端支撑部上,所述转动轴的后轴端连接所述门把手;
所述换向片、扭簧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依次套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扭簧具有圈簧主体和从所述圈簧主体上延伸出的两个自由臂端,所述转动轴上具有支撑住所述两个自由臂端的挡位,所述换向片上设置有延伸脚,所述延伸脚位于所述挡位的侧边并让所述挡位和所述延伸脚同时位于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所夹持的范围内;
所述销钉呈柱状,所述销钉的尾端结合在所述后端支撑部上的一个偏心位置但在轴向上能够弹性移动,在所述前端支撑部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销钉的轴向销钉孔,所述销钉的顶端部能够伸入到所述轴向销钉孔,所述轴向销钉孔贯通所述前端支撑部的外表面但能够压制住所述销钉不会从所述轴向销钉孔中弹出;
在所述换向片上还设置有两个适配于所述销钉并能够让所述销钉穿过的卡位,当所述销钉处于自由状态时其不仅能够伸入至少其中的一个所述卡位进而卡住所述换向片而且所述销钉的顶端部也伸入到所述轴向销钉孔中,此时所述转动轴能够相对于所述换向片转动;当所述销钉被顶压脱离所述换向片时,借助于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夹持所述延伸脚的结构,转动的所述转动轴能够带着所述扭簧、所述换向片一起旋转,并当所述转动轴及所述换向片旋转180°时所述销钉弹出复位,复位的所述销钉能够伸入至少其中的另外一个所述卡位进而卡住所述换向片。
其中,所述转动轴的后轴端连接所述门把手,定义了所述转动轴的后轴端与所述门把手相连接,既可以是所述转动轴的后轴端伸出所述后端支撑部后连接所述门把手,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门把手上的轴端伸入到所述后端支撑部后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后轴端,还可以是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门把手本身就是一体化的结构。
其中,所述转动轴上具有支撑住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的挡位,所述换向片上设置有延伸脚,所述延伸脚位于所述挡位的侧边并让所述挡位和所述延伸脚同时位于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所夹持的范围内,首先定义了所述挡位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而且支撑住所述两个自由臂端,也即所述两个自由臂端因弹性力而夹持在所述挡位的两侧位置;其次定义了所述延伸脚的位置,其不仅位于所述挡位的侧边而且也位于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所夹持的范围内,这样当所述换向片被卡住不能旋转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转动轴进而带着所述扭簧转动时,所述转动轴能够相对于所述换向片转动,所述扭簧的左端自由端顶靠在所述延伸脚的左端侧而不能移动,而所述扭簧右端的自由端被所述挡位带着随所述转动轴旋转而离开所述延伸脚的右端侧,反之亦然;当停止转动所述转动轴时所述扭簧让所述转动轴复位。由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门把手,为此转动所述门把手就能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另外,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所夹持的范围,是指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的回复弹力所包容夹持的范围。
其中,如果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之间的夹口范围比较小例如小于45°,所述挡位及所述延伸脚都可以分别是一个凸出的构件,如果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之间的夹口范围比较大例如大于90°,所述挡位及所述延伸脚可以分别是一个凸出的构件,也可以分别是左右分置的两个凸出构件。
其中,所述销钉呈柱状,所述销钉的尾端结合在所述后端支撑部上的一个偏心位置但在轴向上能够弹性移动,定义了所述销钉的尾端是径向定位并定位在所述后端支撑部上的结构,为此其可以因弹性力而在轴向上移动。实现径向定位的方案可以是与现有技术一样限制在轴向凹槽中不能径向移动但能轴向移动,也可以是通过一个芯柱插入到所述销钉的轴向中心孔中而让所述销钉不能径向移动但能轴向移动。
其中,所述轴向销钉孔贯通所述前端支撑部的外表面但能够压制住所述销钉不会从所述轴向销钉孔中弹出,定义了所述销钉的顶端部能够被限定在所述轴向销钉孔中,但又能从所述前端支撑部的外表面顶压所述销钉向内端方向轴向移动脱离所述前端支撑部及所述换向片。
其中,所述卡位,用于与所述销钉结合卡住所述换向片,所述卡位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换向片侧边位置的呈孔状的定位孔,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换向片周边的呈槽状的定位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 所述门把手的换向机构不仅能够借助于所述销钉实现对所述换向片的换向定位,而且能够借助于所述前端支撑部和所述后端支撑部共同对所述销钉上下两端予以径向定位从而在换向完成后并转动所述门把手和转动轴时,所述销钉不会出现径向倾斜,所述换向片也不会出现偏移;
(2)由于所述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具有所述轴向销钉孔贯通所述前端支撑部的外表面但能够压制住所述销钉不会从所述轴向销钉孔中弹出的结构,为此在工程现场实施把手换向工作时仅仅只需在所述前端支撑部的外表面按压所述销钉即可,非常简便。
(3)由于所述换向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前端支撑部或后端支撑部还能在轴向方向上压制住所述换向片,让所述换向片在换向转动时平稳,减少其轴向跳动或晃动。
(4)所述门把手的换向机构还能借助于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夹持所述换向片的延伸脚的结构,当所述换向片被所述销钉解除卡定后,借助于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能够实现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换向片之间的换向联动。
(5)所述门把手的换向机构还能借助于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夹持所述换向片的延伸脚和所述挡位的结构,当所述换向片被所述销钉卡定后,所述延伸脚又能成为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的定位基准和所述转动轴的径向转动范围的限位基准。
(6)在锁具产品的日常使用中,还能借助于所述扭簧实现所述门把手的自动复位(始终处于水平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前后布置的上盖和底座,所述前端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后端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起来。这样,通过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加强布置在所述前端支撑部、后端支撑部之间的容纳空间内的构件例如所述换向片、扭簧在轴向方向上的安装稳定性。另外,还可以使得所述上盖、所述底座以及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构件组装成具有独立结构关系的集成模块,便于门把手产品的模块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门把手换向机构中还设置有锁用面板,所述底座与锁用面板之间可以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锁用面板,所述底座与所述锁用面板一体化成型。这样可以简化锁具的结构和安装操作。
第二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锁用面板,所述底座与所述锁用面板分置设置,所述底座通过螺丝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锁用面板的内侧,所述锁用面板上设置对应于所述转动轴的面板孔。这样,所述锁用面板与所述底座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造,例如所述底座采用金属材质制造而能够为所述转动轴提供相对稳定的定位,而出于节省成本方面考虑,所述锁用面板可以采用塑料、树脂等非金属材质制造。另外,所述锁用面板还可以采用不同于所述底座的表面处理工艺而富有不同的色彩、纹理。所述底座与所述锁用面板之间的分体结构,使得它们在结构、外观上的设置都更为灵活和多样化。
为了丰富锁具的外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锁用面板和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位于所述锁用面板的外侧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锁用面板上,所述锁用面板、装饰盖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于所述转动轴的贯通孔,并且所述锁用面板上的贯通孔与所述装饰盖上的贯通孔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所述装饰盖与所述锁用面板之间为分体结构,这样所述装饰盖可以配置与所述锁用面板不同的色彩、材质从而能够丰富锁具外观。
为了使所述扭簧能够在所述转动轴轴上具有相对稳定的轴向定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转动轴包括主轴体、在所述主轴体上沿径向凸出的凸出边,所述挡位沿轴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凸出边上,所述挡位和凸出边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前轴端和后轴端之间,所述挡位与所述主轴体之间具有径向避让空间,所述扭簧的圈簧主体布置到所述径向避让空间中。
其中,所述凸出边可以是一体成形于所述主轴体上的构造体或者是独立于所述主轴体并穿套在所述主轴体上的独立构件。另外,沿径向凸出的凸出边,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凸出边的结构特征,所述凸出边是沿垂直所述主轴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立体,所述凸出边不仅具有轴向厚度,还具有径向宽度。
其中,所述挡位和凸出边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前轴端和后轴端之间。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挡位和凸出边的设置位置,所述挡位和凸出边可以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前轴端和后轴端之间的任意位置,但并不会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前轴端和后轴端上,从而能够为所述前端支撑部和后端支撑部分别与所述主轴体的配合腾出安装空间。
其中,所述扭簧的圈簧主体布置到所述径向避让空间中。这样,所述径向避让空间成为所述扭簧的圈簧主体的布置空间,能够对所述扭簧进行轴向定位。所述扭簧稳定地定位在所述转动轴上与所述转动轴一起组装为独立模块,便于锁具的组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挡位包括分置的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所述延伸脚包括分置的第一延伸脚和第二延伸脚,所述第一延伸脚位于所述第一挡位的侧边,所述第二延伸脚位于所述第二挡位的侧边,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中心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的夹持圆心角大于90°。
为了能够对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行程予以限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转动轴还包括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当所述转动轴相对于所述换向片旋转时,所述限位凸起能够顶靠到所述换向片上设置的所述延伸脚上进而能够对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行程予以限制。其中,沿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限位凸起的结构特征,所述限位凸起是沿垂直所述主轴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立体,所述限位凸起不仅具有轴向厚度,还具有径向宽度。这样,当所述换向片被固定而不能旋转时,所述换向片上的延伸脚限制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行程,所述转动轴只能在特定的转动行程中自由旋转,而不能旋转180°换向。
为了使得所述转动轴转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顺滑,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转动轴的前轴端与所述支撑组件的前端支撑部之间、所述转动轴的后轴端与所述支撑组件的后端支撑部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连接起来。这样,前后分置的所述轴承能够对所述转动轴提供前支撑点和后支撑点,从而减少或避免所述门把手以所述转动轴为支点在前后方向上摆动时出现明显的晃动(虚位)。另外,所述轴承的设置能够减少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前端支撑部、后端支撑部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得所述转动轴转动时更加顺滑。
为了使所述销钉能够在轴向上弹性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后端支撑部上的一个偏心位置还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轴向弹簧孔,销钉复位弹簧容纳到所述轴向弹簧孔中,所述销钉能够压入所述轴向弹簧孔并顶压在所述销钉复位弹簧上。这样,所述销钉能够在所述销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轴向弹性移动,并借助所述销钉复位弹簧复位伸入所述卡位内卡住所述换向片。另外,所述轴向弹簧孔不仅能够对所述销钉进行径向定位,还能够为所述销钉后退脱离所述换向片的卡位提供后退空间。
为了简化门把手的安装操作以及保证所述门把手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分置设置,所述门把手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中心设置有轴向通孔,螺栓穿过所述转动轴的轴向通孔连接到所述门把手的螺纹孔从而将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可拆卸地连接起来。这样,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大大地简便了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撑组件、换向片等构件之间的安装,而且还能够通过所述螺栓的紧固连接作用消除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门把手之间的轴向虚位,使得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连接稳固,提高使用者的使用安全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花键型配合结构。这样,通过所述花键型配合结构不仅能够减少或避免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之间出现径向打滑,还能够减少它们在径向方向上的虚位,使得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安全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所述门把手的换向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转动轴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所述换向片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转动轴2、换向片5和扭簧7组装一起后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 是所述转动轴2、换向片5和扭簧7组装一起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转动轴2、换向片5、扭簧7、销钉6和门把手1;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转动轴前轴端20a的前端支撑部30和用于支撑所述转动轴后轴端20b的后端支撑部40,所述前端支撑部30、后端支撑部40前后布置并且它们之间具有容纳空间a,所述转动轴2通过其前轴端20a和后轴端20b转动设置在所述前端支撑部30和所述后端支撑部40上,所述转动轴2的后轴端20b连接所述门把手1;所述换向片5、扭簧7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a内并依次套装在所述转动轴2上,所述扭簧7具有圈簧主体71和从所述圈簧主体71上延伸出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所述转动轴2上具有支撑住所述两个自由臂端(72、73)的挡位22,所述换向片5上设置有延伸脚(52、52a),所述延伸脚(52、52a)位于所述挡位22的侧边并让所述挡位22和所述延伸脚(52、52a)同时位于所述扭簧7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所夹持的范围内;所述销钉6呈柱状,所述销钉6的尾端结合在所述后端支撑部40上的一个偏心位置但在轴向上能够弹性移动,在所述前端支撑部30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销钉6的轴向销钉孔31,所述销钉6的顶端部能够伸入到所述轴向销钉孔31,所述轴向销钉孔31贯通所述前端支撑部30的外表面但能够压制住所述销钉6不会从所述轴向销钉孔31中弹出;在所述换向片5上还设置有两个适配于所述销钉6并能够让所述销钉6穿过的卡位(51、51a),当所述销钉6处于自由状态时其不仅能够伸入至少其中的一个所述卡位(51或51a)进而卡住所述换向片5而且所述销钉6的顶端部也伸入到所述轴向销钉孔31中,此时所述转动轴2能够相对于所述换向片5转动;当所述销钉6被顶压脱离所述换向片5时,借助于所述扭簧7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夹持所述延伸脚(52、52a)的结构,转动的所述转动轴2能够带着所述扭簧7、所述换向片5一起旋转,并当所述转动轴2及所述换向片5旋转180°时所述销钉6弹出复位,复位的所述销钉6能够伸入至少其中的另外一个所述卡位(51a 或51)进而卡住所述换向片5。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详细的论述。
如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所述转动轴2包括主轴体20、在所述主轴体20上沿径向凸出的凸出边21,所述挡位22沿轴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凸出边21上,所述挡位22和凸出边21位于所述转动轴2的前轴端20a和后轴端20b之间。其中,所述凸出边21可以是一体成形于所述主轴体20上的构造体或者是独立于所述主轴体20并穿套在所述主轴体20上的独立构件。另外,沿径向凸出的凸出边21,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凸出边21的结构特征,所述凸出边21是沿垂直所述主轴体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立体,所述凸出边21不仅具有轴向厚度,还具有径向宽度。所述挡位22与所述主轴体20之间具有径向避让空间24,所述扭簧7的圈簧主体71穿套在所述主轴体20上并布置到所述径向避让空间24中。这样,所述径向避让空间24成为所述扭簧7的圈簧主体71的布置空间,能够对所述扭簧7进行轴向定位。所述扭簧7稳定地定位在所述转动轴2上与所述转动轴2一起组装为独立模块,便于锁具的组装。所述扭簧7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延伸到所述避让空间24之外并因弹性力而夹持在所述挡位22的两侧位置。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换向片5包括片主体50,在所述片主体50的中央区域设置有避让所述主轴体20的片通孔53,在所述片主体50上还设置有一对轴向延伸的延伸脚(52、52a)和两个适配于所述销钉6并能够让所述销钉6穿过的卡位(51、51a)。所述卡位(51、51a)是设置在所述换向片5的片主体50周边的呈槽状的定位槽。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位还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换向片5侧边位置的呈孔状的定位孔。其中所述延伸脚(52、52a)、所述卡位(51、51a)分别分置于所述片通孔53的左、右两侧。所述换向片5通过片通孔53套装于所述主轴体20的前轴端20a上并靠在所述凸出边21上。所述延伸脚(52、52a)位于所述径向避让空间24之外并位于所述挡位22的侧边并让所述挡位22和所述延伸脚(52、52a)同时位于所述扭簧7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所夹持的范围内。相对于所述转动轴2的转动中心所述扭簧7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的夹持圆心角Q大于90°。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当所述扭簧7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之间的夹口范围比较小例如小于45°时,所述挡位22及所述延伸脚都可以分别是一个凸出的构件。如果所述扭簧7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之间的夹口范围比较大例如大于90°,所述挡位22及所述延伸脚可以分别是一个凸出的构件,也可以分别是左右分置的两个凸出构件。例如,所述挡位22包括分置的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图中未画出),所述延伸脚包括分置的第一延伸脚52和第二延伸脚52a,所述第一延伸脚52位于所述第一挡位22的侧边,所述第二延伸脚52a位于所述第二挡位的侧边。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前后布置的上盖3和底座4,所述前端支撑部30设置在所述上盖3上,所述后端支撑部40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所述上盖3与所述底座4之间通过螺钉6连接起来。在所述上盖3和底座4之间具有容纳空间a,所述转动轴2通过其前轴端20a和后轴端20b转动设置在所述上盖3和所述底座4上,所述转动轴2的后轴端20b连接所述门把手1;所述换向片5、扭簧7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a内并依次套装在所述转动轴2上。这样,通过所述上盖3与所述底座4之间的连接结构,加强所述换向片5、扭簧7在轴向方向上的安装稳定性。另外,还可以使得所述上盖3、所述底座4以及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a内的构件组装成具有独立结构关系的集成模块,便于门把手产品的模块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在所述前端支撑部30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销钉6的轴向销钉孔31,所述销钉6的顶端部能够伸入到所述轴向销钉孔31,所述轴向销钉孔31贯通所述前端支撑部30的外表面但能够压制住所述销钉6不会从所述轴向销钉孔31中弹出。在所述后端支撑部40上的一个偏心位置还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轴向弹簧孔41,销钉复位弹簧60容纳到所述轴向弹簧孔41中,所述销钉6能够压入所述轴向弹簧孔41并顶压在所述销钉复位弹簧60上。这样,所述销钉6能够在所述销钉复位弹簧60的作用下轴向弹性移动,并借助所述销钉复位弹簧60复位伸入所述卡位(51或51a)内卡住所述换向片5。另外,所述轴向弹簧孔41不仅能够对所述销钉6进行径向定位,还能够为所述销钉6后退脱离所述换向片5的卡位(51或51a)提供后退空间。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借助于所述前端支撑部30和所述后端支撑部40共同对所述销钉6上下两端予以径向定位从而在换向完成后并转动所述门把手1和转动轴2时,所述销钉6不会出现径向倾斜,所述换向片5也不会出现偏移。另外,由于所述换向片5位于所述容纳空间a内,所述前端支撑部30能在轴向方向上压制住所述换向片5,让所述换向片5在换向转动时平稳,减少其轴向跳动或晃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门把手的换向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所述销钉6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销钉6伸入到其中一个卡位例如卡位51中,而且所述销钉6的顶端部伸入到所述轴向销钉孔31中,所述销钉6的尾端压入所述轴向弹簧孔41并顶压在所述销钉复位弹簧60上。此时,所述换向片5被卡住不能旋转,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转动轴2进而带着所述扭簧7转动时,所述转动轴2能够相对于所述换向片5转动,所述扭簧7的左端自由端72顶靠在所述左端延伸脚52a上而不能移动,而所述扭簧7右端的自由端73被所述挡位22带着随所述转动轴2旋转而离开所述右端延伸脚52,反之亦然。所述延伸脚(52、52a)能成为所述扭簧7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的定位基准和所述转动轴2的径向转动范围的限位基准。当停止转动所述转动轴2时所述扭簧7让所述转动轴2复位,同时也实现所述门把手的自动复位(始终处于水平位置)。
工程现场实施把手换向工作时,仅仅只需在所述前端支撑部30的外表面按压所述销钉6,所述销钉6向所述轴向弹簧孔41内后退并让其顶端部脱离所述换向片5的卡位51的时,借助于所述扭簧7的两个自由臂端(72、73)夹持所述延伸脚(52、52a)的结构,转动的所述转动轴2能够带着所述扭簧7、所述换向片5一起旋转,并当所述转动轴2及所述换向片5旋转180°时所述销钉6弹出复位,复位的所述销钉6伸入另外一个所述卡位51a进而卡住所述换向片5。至此完成所述门把手1的换向操作,非常简便。
为了能够对所述转动轴2的转动行程予以限制,如图5、图7和图8所示,所述转动轴2还包括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23,所述限位凸起23设置在所述挡位22上。这样,当所述换向片5被所述销钉6卡住不能旋转,而所述转动轴2相对于所述换向片5旋转时,所述限位凸起23能够顶靠到所述换向片5上设置的所述延伸脚(52、52a)上进而能够对所述转动轴2的转动行程予以限制。此时所述转动轴2只能在特定的转动行程中自由旋转,而不能旋转180°换向。
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轴2的前轴端20a与所述上盖3之间、所述转动轴2的后轴端20b与所述底座4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8、8a)并通过所述轴承(8、8a)连接起来。所述轴承(8、8a)是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这样,前后分置的所述轴承(8、8a)能够对所述转动轴2提供前支撑点和后支撑点,从而减少或避免所述门把手1以所述转动轴2为支点在前后方向上摆动时出现明显的晃动(虚位)。另外,所述轴承(8、8a)的设置能够减少所述转动轴2与所述上盖3、底座4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得所述转动轴2转动时更加顺滑。
至于所述转动轴2的后轴端20b与所述门把手1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是所述转动轴2与所述门把手1本身就是一体化的结构。又或者,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门把手1与所述转动轴2分置设置,所述门把手1的轴端10上设置有螺纹孔100,所述转动轴2的轴向中心设置有轴向通孔25,螺栓102穿过所述转动轴2的轴向通孔25连接到所述门把手1的螺纹孔100从而将所述门把手1与所述转动轴2可拆卸地连接起来。这样,安装时可以先把所述转动轴2与换向片5、扭簧7装配后再安装到所述上盖3和底座4之间并让所述转动轴2的后轴端20b伸出所述底座4后连接所述门把手1。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设置在所述门把手1上的轴端100伸入到所述底座4后连接所述转动轴2的后轴端20b也是可行的。如此分体的结构大大地简便了所述转动轴2与所述支撑组件、换向片5等构件之间的安装,而且还能够通过所述螺栓102的紧固连接作用消除所述转动轴2与所述门把手1之间的轴向虚位,使得所述门把手1与所述转动轴2之间连接稳固,提高使用者的使用安全感。另外,所述门把手1的轴端10与所述转动轴2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花键型配合结构。这样,通过所述花键型配合结构不仅能够减少或避免所述门把手1与所述转动轴2之间出现径向打滑,还能够减少它们在径向方向上的虚位,使得所述门把手1与所述转动轴2之间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安全感。由于所述转动轴2连接所述门把手1,为此转动所述门把手1就能带动所述转动轴2转动。
所述门把手换向机构中还设置有锁用面板9,所述底座4与锁用面板9之间可以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底座4与所述锁用面板9一体化成型。这样可以简化锁具的结构和安装操作。
第二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是,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底座4与所述锁用面板9分置设置,所述底座4通过螺丝6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锁用面板9的内侧,所述锁用面板9上设置对应于所述转动轴2的面板孔90。这样,所述锁用面板9与所述底座4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造,例如所述底座4采用金属材质制造而能够为所述转动轴2提供相对稳定的定位,而出于节省成本方面考虑,所述锁用面板9可以采用塑料、树脂等非金属材质制造。另外,所述锁用面板9还可以采用不同于所述底座4的表面处理工艺而富有不同的色彩、纹理。所述底座4与所述锁用面板9之间的分体结构,使得它们在结构、外观上的设置都更为灵活和多样化。
在所述锁用面板9的外侧还设置有装饰盖91,所述装饰盖9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锁用面板9上,所述装饰盖91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于所述转动轴2的贯通孔910,并且所述锁用面板9上的面板孔90与所述装饰盖91上的贯通孔910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装饰盖91与所述锁用面板9之间设置有止口定位结构,所述止口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饰盖91上的凹坑911和设置在所述锁用面板9上的环形凸起901,定位时所述环形凸起901插入到所述凹坑911中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径向定位。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坑911和所述环形凸起901还可以互换位置,即所述凹坑911设置在所述锁用面板9上,所述环形凸起901设置在所述装饰盖91上。这样所述装饰盖91可以配置与所述锁用面板9不同的色彩、材质从而能够丰富锁具外观。

Claims (12)

1.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转动轴、换向片、扭簧、销钉和门把手;其中,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转动轴前轴端的前端支撑部和用于支撑所述转动轴后轴端的后端支撑部,所述前端支撑部、后端支撑部前后布置并且它们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转动轴通过其前轴端和后轴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前端支撑部和所述后端支撑部上,所述转动轴的后轴端连接所述门把手;
所述换向片、扭簧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依次套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扭簧具有圈簧主体和从所述圈簧主体上延伸出的两个自由臂端,所述转动轴上具有支撑住所述两个自由臂端的挡位,所述换向片上设置有延伸脚,所述延伸脚位于所述挡位的侧边并让所述挡位和所述延伸脚同时位于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所夹持的范围内;
所述销钉呈柱状,所述销钉的尾端结合在所述后端支撑部上的一个偏心位置但在轴向上能够弹性移动,在所述前端支撑部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销钉的轴向销钉孔,所述销钉的顶端部能够伸入到所述轴向销钉孔,所述轴向销钉孔贯通所述前端支撑部的外表面但能够压制住所述销钉不会从所述轴向销钉孔中弹出;
在所述换向片上还设置有两个适配于所述销钉并能够让所述销钉穿过的卡位,当所述销钉处于自由状态时其不仅能够伸入至少其中的一个所述卡位进而卡住所述换向片而且所述销钉的顶端部也伸入到所述轴向销钉孔中,此时所述转动轴能够相对于所述换向片转动;当所述销钉被顶压脱离所述换向片时,借助于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夹持所述延伸脚的结构,转动的所述转动轴能够带着所述扭簧、所述换向片一起旋转,并当所述转动轴及所述换向片旋转180°时所述销钉弹出复位,复位的所述销钉能够伸入至少其中的另外一个所述卡位进而卡住所述换向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前后布置的上盖和底座,所述前端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后端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用面板,所述底座与所述锁用面板一体化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用面板,所述底座与所述锁用面板分置设置,所述底座通过螺丝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锁用面板的内侧,所述锁用面板上设置对应于所述转动轴的面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用面板和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位于所述锁用面板的外侧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锁用面板上,所述锁用面板、装饰盖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于所述转动轴的贯通孔,并且所述锁用面板上的贯通孔与所述装饰盖上的贯通孔位于同一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包括主轴体、在所述主轴体上沿径向凸出的凸出边,所述挡位沿轴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凸出边上,所述挡位和凸出边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前轴端和后轴端之间,所述挡位与所述主轴体之间具有径向避让空间,所述扭簧的圈簧主体布置到所述径向避让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包括分置的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所述延伸脚包括分置的第一延伸脚和第二延伸脚,所述第一延伸脚位于所述第一挡位的侧边,所述第二延伸脚位于所述第二挡位的侧边,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中心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臂端的夹持圆心角大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还包括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当所述转动轴相对于所述换向片旋转时,所述限位凸起能够顶靠到所述换向片上设置的所述延伸脚上进而能够对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行程予以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前轴端与所述支撑组件的前端支撑部之间、所述转动轴的后轴端与所述支撑组件的后端支撑部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连接起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端支撑部上的一个偏心位置还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轴向弹簧孔,销钉复位弹簧容纳到所述轴向弹簧孔中,所述销钉能够压入所述轴向弹簧孔并顶压在所述销钉复位弹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任一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分置设置,所述门把手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中心设置有轴向通孔,螺栓穿过所述转动轴的轴向通孔连接到所述门把手的螺纹孔从而将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可拆卸地连接起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把手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与所述转动轴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花键型配合结构。
CN201810780173.8A 2018-07-16 2018-07-16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Withdrawn CN108756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0173.8A CN108756465A (zh) 2018-07-16 2018-07-16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CN201910281715.1A CN109826494B (zh) 2018-07-16 2019-04-09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CN201920471345.3U CN210032911U (zh) 2018-07-16 2019-04-09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0173.8A CN108756465A (zh) 2018-07-16 2018-07-16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6465A true CN108756465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7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0173.8A Withdrawn CN108756465A (zh) 2018-07-16 2018-07-16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CN201910281715.1A Active CN109826494B (zh) 2018-07-16 2019-04-09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CN20192047134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32911U (zh) 2018-07-16 2019-04-09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1715.1A Active CN109826494B (zh) 2018-07-16 2019-04-09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CN20192047134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32911U (zh) 2018-07-16 2019-04-09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87564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606A (zh) * 2019-01-30 2019-04-19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把手换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6465A (zh) * 2018-07-16 2018-11-06 曹汉添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12535U (zh) * 2014-10-14 2015-03-18 佛山市汇泰龙五金卫浴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把手换向装置
CN107675942A (zh) * 2017-11-09 2018-02-09 曹汉添 能实现把手换向的装置
CN108756465A (zh) * 2018-07-16 2018-11-06 曹汉添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606A (zh) * 2019-01-30 2019-04-19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把手换向装置
CN109653606B (zh) * 2019-01-30 2023-08-29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把手换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6494A (zh) 2019-05-31
CN109826494B (zh) 2023-10-10
CN210032911U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6465A (zh) 门把手的换向机构
CN108748068A (zh) 一种改进型的山地机器人
CN112809504B (zh) 一种刨花板制造自动化加工系统
CN108655776B (zh) 一种用于加工圆形零件的工业机床
CN107675942A (zh) 能实现把手换向的装置
CN112144184A (zh) 一种高端装备制造高效的缝制衣服装置
CN103963025A (zh) 动力工具
CN208132642U (zh) 一种注塑手机壳用打磨装置
CN105270172B (zh) 一种换挡装置
CN107042547B (zh) 一种建材家具木板打孔装置
CN109263291A (zh) 杂志封面或附页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81342A (zh) 一种珠宝加工设备
CN205291172U (zh) 一种用于装饰木板的钻孔装置
CN209683308U (zh) 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
CN115716228A (zh) 一种换向打磨装置的打磨方法
CN108749454B (zh) 一种皮雕装饰板预处理加工平台
CN215789124U (zh) 一种u型锁具加工夹具
CN215141692U (zh) 一种可调节淋涂治具
CN220994774U (zh) 一种家具加工用木质板件夹持装置
CN216370517U (zh) 一种稳定型齿轮磨削机床加工用紧固装置
CN214326742U (zh) 一种带磨毛功能的针织大圆机卷布装置
CN213561467U (zh) 一种钻头生产用打磨设备
CN208929334U (zh) 一种用于电圆锯的定位销触发结构
CN221290536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磨削装置
CN214742442U (zh) 一种简易的气缸驱动旋转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