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42522A -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42522A
CN108742522A CN201810317404.1A CN201810317404A CN108742522A CN 108742522 A CN108742522 A CN 108742522A CN 201810317404 A CN201810317404 A CN 201810317404A CN 108742522 A CN108742522 A CN 108742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ame
safety bar
guid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74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42522B (zh
Inventor
王斌哲
潘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Medicine Branch (t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Medicine Branch (t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Medicine Branch (t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ese Medicine Branch (t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174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42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42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42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42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42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0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sensory system
    • A61B5/4023Evaluating sense of bal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01Apparatus for applying movements to the whol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包括机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座椅,所述座椅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二框架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框架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发明的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座椅结构简单,操作时非常方便,安全效果也较为理想。

Description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属于眩晕症诊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前庭是人体平衡的主要器官,前庭中感受人体姿势变换的重要结构是半规管,半规管分为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规管,三者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感应不同平面人体的变化姿势。当人体姿势发生变化时,不同半规管所受的刺激强度不同,双侧刺激不平衡时,会出现眼震,眼震方向朝向所受强刺激一侧。所以通过对不同半规管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可以刺激相应的半规管,故在进行不同方向、不同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时,通过对眼震的检查,可以知道双侧前庭功能的平衡状况以及相应的半规管功能情况。另外,通过医学临床研究,已经发现位置性眩晕与前庭耳石脱落有直接关系,将人体摆放到某一特定体位可以诱发位置性眩晕,经采用特定的体位姿态复位脱落的耳石后,可以使绝大部分病人的位置性眩晕症状得到临床治愈,使用的设备基本上都是通过病人在三个维度上的体位旋转进行诊疗,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779948B公开的一种体位旋转装置和系统,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193389A所公开的一种齿轮式眩晕症诊疗系统,或者中国专利文献CN 1901869B所公开的一种检查椅。诸如此类的诸多体位旋转设备中,基本上都是将固定病人的安全椅安装在能够沿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框架上,再将第一框架安装在能够沿与第一轴线相垂直的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框架上,通过两个电机分别带动两个框架各自转动。现有的诊疗装置中安全椅为了保证病人在旋转中不掉落,会使用安全带将病人固定住,这种方式不是特别方便,并且安全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包括机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座椅,所述座椅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二框架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框架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分别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座椅包括头枕部、背板部、座板部、小腿板部以及脚踩部;所述座椅还包括用于固定病人上身躯干的安全杠,所述安全杠包括V形部、分别连接于V形部两端并垂直于所述V形部所在平面的横杆部、连接于两个所述横杆部之间的连接杆部;在所述背板部与所述头枕部的后侧固定有加强板,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位于所述头枕部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安全杠轴座,在所述横杆部上设置有安全杠轴,所述安全杠轴插入到所述安全杠轴座上的安全杠轴孔内;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位于所述背板部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平行的两个导轨,每个所述导轨包括固定于所述背板部上的固定板部以及垂直于所述固定板部的垂直板部,两个所述垂直板部相对设置从而使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形成有导槽,在所述导槽内设置有一导板,所述导板能够沿着所述导槽移动从而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安全杠轴座;在所述连接杆部上设置有一轴套,所述轴套上固定有一连板,所述连板的远离所述轴套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导板;在所述连板的靠近所述安全杠轴座的一侧设置有一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V字形的板簧,所述第一板部固定于所述连板上,所述第二板部端部设置有弯折的卡板部,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板部的卡槽;在所述加强板内还设置有一直线滑槽,所述直线滑槽连通与所述卡槽,在所述直线滑槽内设置有一滑杆,所述滑杆的靠近所述卡槽的一端为第一楔形面,另一端为第二楔形面;在所述直线滑槽内还设置有一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楔形面相配合的第三楔形面;在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挡块伸出的窗孔,在所述导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挡块插入的限位孔。
所述限位挡块包括底板部以及位于所述底板部上并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块部,与之相对应地,所述窗孔和所述限位孔分别为多个。
所述限位挡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侧板部,在所述侧板部的靠近所述导板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
在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复位弹簧的容纳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通过在座椅上设置安全杠,能够有效将病人的上半身躯干夹持住,从而有效保障在治疗或诊断过程中病人的安全。本发明的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座椅结构简单,操作时非常方便,安全效果也较为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板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强板与导板、连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向剖视图。
图8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包括机架1、第一框架101、第二框架102以及座椅103,所述座椅103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102上,所述第二框架102通过第二转轴102a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101上,所述第一框架101通过第一转轴101a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转轴101a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102a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框架101与第二框架102分别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旋转。
所述座椅103包括头枕部91、背板部92、座板部93、小腿板部94以及脚踩部95。
所述座椅103还包括用于固定病人上身躯干的安全杠96,所述安全杠96包括V形部961、分别连接于V形部961两端并垂直于所述V形部961所在平面的横杆部962、连接于两个所述横杆部962之间的连接杆部963。
在所述背板部92与所述头枕部91的后侧固定有加强板97,在所述加强板97上并位于所述头枕部91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安全杠轴座971,在所述横杆部962上设置有安全杠轴964,所述安全杠轴964插入到所述安全杠轴座971上的安全杠轴孔971a内。
在所述加强板97上并位于所述背板部92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平行的两个导轨972,每个所述导轨972包括固定于所述背板部92上的固定板部972a以及垂直于所述固定板部972a的垂直板部972b,两个所述垂直板部972b相对设置从而使两个所述导轨972之间形成有导槽972c,在所述导槽972c内设置有一导板98,所述导板98能够沿着所述导槽972c移动从而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安全杠轴座971。
在所述连接杆部963上设置有一轴套965,所述轴套965上固定有一连板966,所述连板966的远离所述轴套965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导板98。当将安全杠96抬起或扣下时,安全杠96绕安全杠轴964的轴线转动,从而使轴套965和连板966移动并带动导板98移动。
在所述连板966的靠近所述安全杠轴座971的一侧设置有一包括第一板部991和第二板部992的V字形的板簧99,所述第一板部991固定于所述连板966上,所述第二板部992端部设置有弯折的卡板部993,在所述加强板97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板部993的卡槽973。当安全杠96抬起状态时,卡板部993位于卡槽973外侧并且手板簧99的弹力作用而压在加强板97上;当开始转动安全杠96使其下扣时,导板98向靠近安全杠轴座97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板部993也同向移动;当安全杠96完全扣下后,此时卡板部993移动至卡槽973内并被卡在卡槽973内,从而使安全杠无法抬起。当诊断或治疗完毕后,需要将安全杠96抬起时,手动将卡板部993在卡槽973内取出,即可将安全杠96抬起。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安全杠96在扣下后不会意外或受力张开,在所述加强板97内还设置有一直线滑槽974,所述直线滑槽974连通与所述卡槽973,在所述直线滑槽974内设置有一滑杆975,所述滑杆975的靠近所述卡槽973的一端为第一楔形面975a,另一端为第二楔形面975b;在所述直线滑槽974内还设置有一限位挡块976,所述限位挡块97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楔形面975b相配合的第三楔形面976a;在所述加强板97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挡块976伸出的窗孔97a,在所述导板98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挡块976插入的限位孔98a。
所述限位挡块976包括底板部976b以及位于所述底板部976b上并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块部976c,与之相对应地,所述窗孔97a和所述限位孔98a分别为多个,从而在进行限位时能够使多个凸块部976c均能够对导板98构成阻挡。
所述限位挡块97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侧板部976d,在所述侧板部976d的靠近所述导板98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977。
在所述加强板97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复位弹簧977的容纳槽97b。
采用上述改进结构,当卡板部993移动至卡槽973内时,卡板部993的端部受板簧99的弹力而对所述第一楔形面975a进行挤压,从而使滑杆975向远离所述安全杠轴座971的方向移动,由于所述第二楔形面975b与第三楔形面976a相配合,因此当滑杆975移动时所述第二楔形面975b施力于第三楔形面976a,使限位挡块976向靠近所述导板的方向移动,进而穿过所述窗孔97a后插入到所述限位孔98a内,对导板进行限位,也就是说限位挡块976与卡板部993对导板构成双重限位,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在诊疗过程中安全杠96意外张开。
在所述座板部9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病人大腿部的大腿部安全带931。
在所述小腿板部9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病人小腿部的小腿部安全带941。
所述座椅103还包括扶手部9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通过在座椅上设置安全杠,能够有效将病人的上半身躯干夹持住,从而有效保障在治疗或诊断过程中病人的安全。本发明的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座椅结构简单,操作时非常方便,安全效果也较为理想。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

1.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机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座椅,所述座椅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二框架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框架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分别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座椅包括头枕部、背板部、座板部、小腿板部以及脚踩部;所述座椅还包括用于固定病人上身躯干的安全杠,所述安全杠包括V形部、分别连接于V形部两端并垂直于所述V形部所在平面的横杆部、连接于两个所述横杆部之间的连接杆部;在所述背板部与所述头枕部的后侧固定有加强板,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位于所述头枕部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安全杠轴座,在所述横杆部上设置有安全杠轴,所述安全杠轴插入到所述安全杠轴座上的安全杠轴孔内;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位于所述背板部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平行的两个导轨,每个所述导轨包括固定于所述背板部上的固定板部以及垂直于所述固定板部的垂直板部,两个所述垂直板部相对设置从而使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形成有导槽,在所述导槽内设置有一导板,所述导板能够沿着所述导槽移动从而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安全杠轴座;在所述连接杆部上设置有一轴套,所述轴套上固定有一连板,所述连板的远离所述轴套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导板;在所述连板的靠近所述安全杠轴座的一侧设置有一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V字形的板簧,所述第一板部固定于所述连板上,所述第二板部端部设置有弯折的卡板部,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板部的卡槽;在所述加强板内还设置有一直线滑槽,所述直线滑槽连通与所述卡槽,在所述直线滑槽内设置有一滑杆,所述滑杆的靠近所述卡槽的一端为第一楔形面,另一端为第二楔形面;在所述直线滑槽内还设置有一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楔形面相配合的第三楔形面;在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挡块伸出的窗孔,在所述导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挡块插入的限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块包括底板部以及位于所述底板部上并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块部,与之相对应地,所述窗孔和所述限位孔分别为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侧板部,在所述侧板部的靠近所述导板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复位弹簧的容纳槽。
CN201810317404.1A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Active CN108742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7404.1A CN108742522B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7404.1A CN108742522B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42522A true CN108742522A (zh) 2018-11-06
CN108742522B CN108742522B (zh) 2024-04-09

Family

ID=6398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17404.1A Active CN108742522B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4252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30385A (ko) * 2012-05-22 2013-12-02 김상식 귀 진단치료용 회전의자
CN205234454U (zh) * 2015-09-24 2016-05-18 屈寅弘 一种齿轮式眩晕症诊疗系统自转装置
CN205458599U (zh) * 2016-01-29 2016-08-17 上海威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眩晕症综合诊疗系统
CN107440689A (zh) * 2017-08-21 2017-12-08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一种眩晕症诊疗系统
CN207640630U (zh) * 2018-04-10 2018-07-24 国医华科(天津)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30385A (ko) * 2012-05-22 2013-12-02 김상식 귀 진단치료용 회전의자
CN205234454U (zh) * 2015-09-24 2016-05-18 屈寅弘 一种齿轮式眩晕症诊疗系统自转装置
CN205458599U (zh) * 2016-01-29 2016-08-17 上海威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眩晕症综合诊疗系统
CN107440689A (zh) * 2017-08-21 2017-12-08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一种眩晕症诊疗系统
CN207640630U (zh) * 2018-04-10 2018-07-24 国医华科(天津)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42522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53121A1 (ko) 물리치료 기능을 구비한 마사지장치
CN106361486B (zh) 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
CN209075963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腿部锻炼设备
KR20140078716A (ko) 3차원 척추 교정 로봇
JP3459999B2 (ja) 三次元脊椎矯正装置
CN207640630U (zh)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CN108670698B (zh) 用于眩晕症诊疗的检查椅
CN109846667A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的康复训练装置
US8066651B2 (en) Examination chair
CN207640390U (zh) 一种眩晕症诊疗座椅
CN207640391U (zh) 一种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装置
CN108742523A (zh) 一种齿带式眩晕症诊疗系统
CN207640626U (zh) 一种用于眩晕症诊疗的系统
CN207640388U (zh) 一种齿带式眩晕症诊疗系统
CN108742522A (zh) 一种眩晕症诊疗的体位旋转系统
CN207950045U (zh) 一种精神病患者的固定医疗床
CN210991667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按摩床
CN207640386U (zh) 一种用于前庭功能诊断治疗的体位固定装置
CN111166610B (zh) 一种神经偏瘫护理装置
CN108685667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中风病人康复用手臂活动装置
CN108403138A (zh) 一种ct机人体固定装置
CN108703743A (zh) 一种眩晕症诊疗座椅
CN208893087U (zh) 一种手泵治疗装置
CN110946739A (zh) 一种神经偏瘫康复日常锻炼辅助装置
CN108742521A (zh) 一种用于眩晕症诊疗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