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41401A -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41401A
CN108741401A CN201810661310.6A CN201810661310A CN108741401A CN 108741401 A CN108741401 A CN 108741401A CN 201810661310 A CN201810661310 A CN 201810661310A CN 108741401 A CN108741401 A CN 108741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element
frame
sole construction
footwear sole
stru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13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运启
张移帆
王志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6613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414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4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414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1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e

Abstract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底、中底和下底,中底后跟处为凹槽结构,凹槽中设置有多个减震元件,减震元件的上端与上底的下部固定连接,减震元件的底部设置在下底中且减震元件的一部分能沿着所述下底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减震和回弹,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不仅能提供很好的吸震性和反弹力,而且对于运动鞋的稳定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两侧的三角形结构提供了稳定性,圆形的排列方式使受力更加均匀,中间镂空结构对于空气的流通增加了缓震效果,半圆形的弹性材料及扭力弹簧提供了很好的反弹力,从安全性和舒适性两方面出发,此结构满足了运动鞋所需要的减震与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鞋子作为人们的日常必需品,具有保护、保暖、美观等功能。在竞技体育领域中,鞋子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减震功能以及稳定性,以满足人们对于自身安全的需要。一双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且平衡稳定性好的鞋子不仅能保护运动员的双脚,更能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具有减震结构的鞋子有以下两种:
1、NIKE SHOX科技
在NIKE SHOX科技中,连接SHOX圆柱上面的是TPU后跟,它在SHOX圆柱分散击力的同时提供了对后跟的支撑。NIKE SHOX是利用高密度的PU发泡柱取代了真正的弹簧,它可以吸收冲击力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动能。
2、Adidas bounce
Adidas Bounce是一种“日”字型结构的减震系统,它由若干个“日”字型结构的模块组成,有全掌形式的,也有半掌形式的,在受到压力是,每一个模块都会产生形变来吸收冲击力。
但是,现有的结构减震具有如下缺点:(1)减震元件因为结构的原因普遍较大,离地距离较高,导致运动时的稳定性较差。(2)减震元件在发生形变时产生垂直向下的压力,但是由于减震元件的结构,使得力的方向发生变化,使运动鞋的稳定性下降,对运动过程中脚部与腿部的保护性下降。
因此,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具有提高减震效果,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底7、中底2和下底12,所述的中底2后跟处为凹槽结构,凹槽中设置有多个减震元件3,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与上底7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元件3的底部设置在下底12中且减震元件3的一部分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减震和回弹。
所述减震元件3包括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的顶角通过圆柱筒17可转动地连接形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所述圆柱筒17上套设有扭力弹簧6,所述扭力弹簧6与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角10,所述小三角支架5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角9,所述第一支撑角10固定在所述下底12中,所述第二支撑角9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
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滑槽13,所述第二支撑角9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二支撑角9的外侧包裹有弹性材料11,所述第二支撑角9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滑槽13中从而能够在所述滑槽13中来回滑动。
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支撑角10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4中。
所述的多个所述减震元件3在所述中底2内呈环形排列。
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中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
所述上底7的下部设有第二凹槽8,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8中。
所述上底7和下底12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中底2由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下底12下面的橡胶大底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其在运动过程对于各个方向上的力都会有很好的控制与反馈,提高了鞋子的稳定性,对于运动员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提升。
2、其保证了鞋子的减震与反弹效果,保证了运动的完成,并且对不同的人群没有任何限制。
3、其不仅能提供很好的吸震性和反弹力,而且对于运动鞋的稳定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两侧的三角形结构提供了稳定性,圆形的排列方式使受力更加均匀,中间镂空结构对于空气的流通增加了缓震效果,弹性材质及扭力弹簧提供了很好的反弹力,从安全性和舒适性两方面出发,满足了运动鞋所需要的减震与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后掌部分去除掉上底之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后掌部分去除掉上底之后的轴测图。
图4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减震元件与滑道的结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减震元件的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减震元件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上图是受冲击力之前减震元件处于原始状态的示意图,下图是受冲击力之后减震元件处于压缩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1包括上底7、中底2和下底12。其中,优选地,所述上底7和下底12由TPU材料,也就是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中底2由橡胶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所述上底7和中底2之间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所述中底2和所述下底12之间也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这样,可以将所述上底7和中底2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并将所述中底2和所述下底12牢固地粘结在一起。
在本发明中,所述中底2中设有多个减震元件3。其中,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与所述上底7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元件3的底部设置在所述下底12中且所述减震元件3的一部分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减震和回弹。这样,当受到运动冲击时,通过所述上底7将压力传递给所述减震元件3,从而通过所述减震元件3实现鞋子的减震效果。
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1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底12下面的橡胶大底16。其中,所述下底12与所述橡胶大底16通过胶粘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1进一步包括包边15。所述包边15包裹在所述上底7的周围。并且,所述包括15与所述上底7通过胶粘固定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多个所述减震元件3在所述中底2内呈环形排列。也就是,在所述中底2内形成一个圆形空心18,多个所述减震元件2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圆形空心18中。更优选地,共有五个所述减震元件3。由于多个所述减震元件3呈环形排列,从而可以使受力更加均匀,避免了鞋受力不均匀使得鞋稳定性下降。
在本发明中,多个所述减震元件3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并且,如图4和5所示,在本发明中,所述减震元件3包括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其中,大和小是相对的,只要使得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尺寸大于所述小三角支架5的尺寸即可,对于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的具体尺寸则不做限制。
如图5所示,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顶角和小三角支架5的顶角通过圆柱筒17可转动地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并且,如图6所示,所述圆柱筒17上套设有扭力弹簧6。所述扭力弹簧6与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固定连接,例如,所述扭力弹簧6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上。
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角10。每个所述第一支撑角10都固定在所述下底12中。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支撑角10都包裹有弹性材料11。更优选地,所述弹性材料11只包裹所述第一支撑角10的一半。由于所述第一支撑角10固定在所述下底12中,因此,当受到运动冲击时其能够提供支撑及稳定的效果。
所述小三角支架5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角9。所述第二支撑角9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
如图3和4所示,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滑槽13。其中,所述滑槽13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支撑角9的数量相同。例如,在具有五个所述减震元件3的情况下,共有十个所述第二支撑角9,因此,所述下底12中设有十个所述滑槽13。所述第二支撑角9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二支撑角9的外侧包裹有弹性材料11。更优选地,所述弹性材料11包裹所述圆柱形的第二支撑角9的外侧面的一半。所述第二支撑角9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滑槽13中从而能够在所述滑槽13中来回滑动。
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支撑角10的数量相同。例如,在具有五个所述减震元件3的情况下,共有十个所述第一支撑角10,因此,所述下底12中设有十个所述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支撑角10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4中,也就是每个所述第一凹槽14中固定有一个所述第一支撑角10。
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中设有镂空结构。更优选地,所述镂空结构可以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由于设有所述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对于空气的流通增加了缓震效果。
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上底7的下部设有多个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的数量与所述减震元件3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都固定在一个所述第二凹槽8中,从而实现所述减震元件3与所述上底7之间的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当受到运动冲击时,脚部的力通过所述上底7将压力传递给所述减震元件3。所述减震元件3随之发生形变,也就是,所述第二支撑角9沿着所述滑道13设计的方向进行滑动,直到所述第二支撑角9表面包裹的半圆形的所述弹性材料11接触到所述滑道13的最顶端内壁。当所述弹性材料11接触到所述滑道13的最顶端内壁时,其会产生回弹力,实现鞋子的回弹性能。并且通过所述扭力弹簧6自身的弹性势能带动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的收缩。也就是,当所述小三角支架5受压力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撑角9沿着所述滑道13设计的方向进行滑动,当接触到所述滑道13最顶端内壁时停止滑动,进而通过半圆形的所述弹性材料11接触所述滑道13最顶端内壁时产生的弹力与所述扭力弹簧6自身的弹力使所述减震元件3的恢复,从而实现鞋子的减震与回弹性能。在此过程。所述第一支撑角10位置固定不变,在后掌的外圈形成稳定的支撑力,实现鞋子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不仅能提供很好的吸震性和反弹力,而且对于运动鞋的稳定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两侧的三角形结构提供了稳定性,圆形的排列方式使受力更加均匀,中间镂空结构对于空气的流通增加了缓震效果,半圆形的弹性材料及扭力弹簧提供了很好的反弹力,从安全性和舒适性两方面出发,此结构满足了运动鞋所需要的减震与稳定性。

Claims (9)

1.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底(7)、中底(2)和下底(12),所述的中底(2)后跟处为凹槽结构,凹槽中设置有多个减震元件(3),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与上底(7)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元件(3)的底部设置在下底(12)中且减震元件(3)的一部分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减震和回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元件(3)包括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的顶角通过圆柱筒(17)可转动地连接形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所述圆柱筒(17)上套设有扭力弹簧(6),所述扭力弹簧(6)与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大三角支架(4)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角(10),所述小三角支架(5)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角(9),所述第一支撑角(10)固定在所述下底(12)中,所述第二支撑角(9)能沿着所述下底(12)来回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滑槽(13),所述第二支撑角(9)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二支撑角(9)的外侧包裹有弹性材料(11),所述第二支撑角(9)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滑槽(13)中从而能够在所述滑槽(13)中来回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12)中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支撑角(10)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4)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三角支架(4)和小三角支架(5)中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减震元件(3)在所述中底(2)内呈环形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7)的下部设有第二凹槽(8),所述减震元件(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8)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7)和下底(12)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中底(2)由橡胶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12)下面的橡胶大底(16)。
CN201810661310.6A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Pending CN108741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1310.6A CN108741401A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1310.6A CN108741401A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41401A true CN108741401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7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1310.6A Pending CN108741401A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4140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9802A1 (de) * 1987-03-25 1988-10-13 Heinz Giljohann Stossdaempfer fuer skier
US6553692B1 (en) * 1998-07-08 2003-04-29 Gary G. Pipenger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for shoes
CN103704942A (zh) * 2014-01-02 2014-04-09 福州市台江区振斌高效电磁聚能科技研究所 变跟鞋底结构
CN105105410A (zh) * 2015-09-19 2015-12-02 温州碧戈之都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休闲鞋
CN105495851A (zh) * 2016-01-26 2016-04-20 孙昊 减震结构、具有该种减震结构的鞋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9802A1 (de) * 1987-03-25 1988-10-13 Heinz Giljohann Stossdaempfer fuer skier
US6553692B1 (en) * 1998-07-08 2003-04-29 Gary G. Pipenger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for shoes
CN103704942A (zh) * 2014-01-02 2014-04-09 福州市台江区振斌高效电磁聚能科技研究所 变跟鞋底结构
CN105105410A (zh) * 2015-09-19 2015-12-02 温州碧戈之都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休闲鞋
CN105495851A (zh) * 2016-01-26 2016-04-20 孙昊 减震结构、具有该种减震结构的鞋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7273B2 (en) Spring cushioned shoe with encapsulated spring
US20140259785A1 (en) Energy return sole
CN203467787U (zh) 一种减震鞋底以及鞋
JP2019525783A (ja) 弾性のある表面下構造を有する衝撃吸収安全マットシステム
CN209073622U (zh) 一种带减震装置的鞋底结构
CN108741401A (zh) 一种具有减震元件的鞋底结构
CN102349726B (zh) 减震防扭伤鞋底
JP5985070B2 (ja) 緩衝構造体 並びにこれを適用したシューズ
CN204335983U (zh) 分段式减震装置
CN207285376U (zh) 一种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及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
CN206791800U (zh) 一种运动鞋仿生缓震中底
CN105620579B (zh) 仿人机器人四自由度混联抗冲击机械足
CN106213662A (zh) 一种缓冲结构、采用该缓冲结构制备的减震鞋底和运动鞋
JP3205416U (ja) 靴の中の底部の防振減圧緩衝構造
KR20010007846A (ko) 탄력을 갖는 신발
CN102429397A (zh) 一种鞋底的减震平衡部件
CN209769166U (zh) 一种运动鞋中底以及外底结构
CN205390521U (zh) 轻盈减震鞋底及采用该鞋底的鞋
CN205250511U (zh) 一种新式减震跑鞋
CN205432352U (zh) 一种具有循环减震功能的鞋底和鞋
CN205321379U (zh) 一种减震跑鞋
CN211241912U (zh) 一种缓震鞋底
CN202722693U (zh) 一种改良的运动鞋的吸震结构
CN211241911U (zh) 一种减少脚部受力的鞋底
CN210783110U (zh) 一种新型运动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