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7484B - 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7484B
CN108737484B CN201710273459.2A CN201710273459A CN108737484B CN 108737484 B CN108737484 B CN 108737484B CN 201710273459 A CN201710273459 A CN 201710273459A CN 108737484 B CN108737484 B CN 108737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network address
storage node
media data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34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7484A (zh
Inventor
汪渭春
王伟
林起芊
李丹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734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7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7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7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ticket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when the policy decisions are valid for a limited amount of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第一网络地址,向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当请求成功时,基于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目标云存储系统;其中,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目标存储节点;当请求失败时,确定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第二网络地址,向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本方案可以在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具有一定容错性。

Description

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作用凸显。而图像采集设备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遍布大街小巷。对于视频监控领域而言,图像采集设备本身质量的好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对于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媒体数据的存储也是视频监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中,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媒体数据包括但不局限于图片。
现有技术中,具体的媒体数据存储过程为:图像采集设备向负责管理图像采集设备的平台服务器注册完成后,该平台服务器主动收集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媒体数据,然后,该平台服务器向云存储系统请求存储资源,并在请求得到存储资源后,将从图像采集设备处所收集的媒体数据写入云存储系统中,进而完成媒体数据的存储。
但是,由于媒体数据存储过程需要平台服务器进行中转,因此,媒体数据存储过程两个阶段(即平台服务器从图像采集设备中收集媒体数据,以及平台服务器将所收集的媒体数据写入云存储系统)均需要占用网络带宽资源,这样导致网络带宽资源消耗较多;同时,对于图像采集设备中海量的媒体数据而言,无疑上传效率不高。
另外,由于云存储系统异常会导致媒体数据积压,因此,云端具有一定的容错性,是保证媒体数据有效存储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如何在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具有一定容错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在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具有一定容错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预先存储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多云域系统中的一个云存储系统,所述多云域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云存储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当请求失败时,确定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为: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不同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的一个云存储系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和多云域系统,所述多云域系统包括多云域管理节点、目标云存储系统和备用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预先存储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当请求失败时,确定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其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其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为: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一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且,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二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用于当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时,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且,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以执行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其中,所述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可以包括:
基于第一网络地址,向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地址预先存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多云域系统中的一个云存储系统,所述多云域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云存储系统;
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当请求失败时,确定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为: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不同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的一个云存储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方案中,图像采集设备主动向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得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成功时,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存储媒体数据至该目标存储节点;而在请求失败时,向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在请求成功时,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存储媒体数据至该备用存储节点。可见,本方案通过直存方式以及备用机制来存储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不但避免了由平台服务器转存至目标云存储系统,而且避免了由于目标云存储系统异常而导致的媒体数据积压的问题,因此,可以在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具有一定容错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媒体数据存储方法的时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从图像采集设备的角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
其中,所谓图像采集设备具体指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设备。其中,在具体应用中,可选地,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抓拍机,也可以为网络摄像机,当然并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抓拍机具体指可以在瞬间启动,完成摄影参数设定并进行高速拍摄的摄影器材,其镜头多为定焦镜头或变焦范围较小的中焦段镜头。并且,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媒体数据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图片。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云端来存储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媒体数据,并且,在存储过程中,图像采集设备将媒体数据直存至云端中,即在媒体数据存储过程中不通过任何中转设备来中转媒体数据;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云端为多云域系统,该多云域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云存储系统,而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负责管理各个云存储系统;并且,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优先考虑存储于目标云存储系统,而为了具有一定的容错性,当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无法存储于目标云存储系统中时,将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存储在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其他云存储系统中,其中,目标云存储系统为该多云域系统中的一个云存储系统。基于该种处理思想,为了实现图像采集设备与目标云存储系统的通信,该图像采集设备中预先存储有第一网络地址,该第一网络地址为该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可以理解的是,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管理节点和至少一个存储节点,其中,管理节点用于对存储节点进行管理,而存储节点用于存储数据,其中,存储节点的具体物理形态可以为服务器形态。
具体的,该第一网络地址可以为IP地址和端口。而由于目标云存储系统可以具有若干节点,为了对外提供服务,可选地,该第一网络地址可以为虚拟网络地址,也可以为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中提供对外访问的节点的实际的网络地址。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的WEB配置将第一网络地址保存在图像采集设备的配置文件中;当然,也可以直接后台登录到该图像采集设备,手动修改图像采集设备的配置文件以记录该第一网络地址。
需要强调的是,在具体应用中,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内部通常由多个节点通过集群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此时,第一网络地址为虚拟网络地址,并且,虚拟网络地址可以通过集群技术来提供。举例而言:由3台服务器A、B、C组建的集群;假设服务器A的实际IP是192.168.1.10,服务器B的实际IP是192.168.1.11,服务器C的实际IP是10.192.1.12,那么,通过集群技术,提供一个虚拟IP和端口对外提供服务,如虚拟IP是10.192.1.100,端口是6021;这样,图像采集设备只需要将该虚拟IP和端口通过图像采集设备的WEB配置,配置到图像采集设备中保存即可,而图像采集设备在需要使用该虚拟IP和端口时就从配置文件读取;当然,也可以不通过图像采集设备WEB设置来配置虚拟IP和端口,而是可以直接后台登录到图像采集设备,手动修改图像采集设备的配置文件以记录该虚拟IP和端口。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图像采集设备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其中,该目标存储节点为: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为该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该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本实施例中,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实时或定时地将自身的媒体数据存储至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中,而由于图像采集设备中仅仅存储有该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因此,无论实时还是定时,均需要首先请求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为该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目标存储节点。
为了请求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为该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目标存储节点,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与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后,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发送存储节点分配请求;进而,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可以从该目标云存储系统所包括的存储节点中选取出目标存储节点,并向该图像采集设备反馈该目标存储节点的实际的网络地址,其中,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包括IP地址和端口。并且,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在选取目标存储节点时,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策略进行选取,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请求到的目标存储节点通常的存储容量较大,因此,目标存储节点一旦确定,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向该目标存储节点多次上传媒体数据。而基于该种多次向同一节点上传数据的思想,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来设定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得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触发时机,例如:图像采集设备每次启动,或者,达到预定时间点,等等。
S102,当请求成功时,图像采集设备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其中,该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该目标存储节点;
当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成功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时,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实时或定时地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并且,该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该目标存储节点。其中,所谓实时存储,具体指该图像采集设备在采集到媒体数据后,立即执行存储;而所谓定时存储,具体指该图像采集设备在采集到媒体数据后,并非立即执行存储,而是达到预定时间点时,将当前未存储的所有媒体数据进行存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目标媒体数据为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且待存储的媒体数据。其中,该目标存储节点存储图像采集设备上传的媒体数据的具体存储形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103,当请求失败时,图像采集设备确定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该第二网络地址,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其中,该备用存储节点为:该备用云存储系统为该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该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其中,该备用云存储系统为该多云域系统中的不同于该目标云存储系统的一个云存储系统。
当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成功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时,为了保证数据存储具有一定的容错性,可以通过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以外的云存储系统来存储该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具体的,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确定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该第二网络地址,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其中,该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该备用存储节点。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得本地预先存储的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在该种实现方式中,该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可以预先配置在图像采集设备中,该第二网络地址为IP地址和端口;可以理解的是,具体的配置方式可以类似于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的配置方式,在此不做赘述。当然,该图像采集设备预先存储的该第二网络地址可以为该图像采集设备预先向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得到的,具体的请求方式参见下述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得到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在该种实现方式,该目标存储系统中可以预先存储有该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进而在接收到该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关于该第二网络地址的请求时,直接反馈该图像采集设备。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优先考虑向目标云存储系统上传媒体数据,因此,每次需要请求新的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时,首先考虑向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失败时,才去向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方案中,图像采集设备主动向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得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成功时,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存储媒体数据至该目标存储节点;而在请求失败时,向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在请求成功时,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存储媒体数据至该备用存储节点。可见,本方案通过直存方式以及备用机制来存储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不但避免了由平台服务器转存至目标云存储系统,而且避免了由于目标云存储系统异常而导致的媒体数据积压的问题,因此,可以在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具有一定容错性。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避免由于长期向某一存储节点存储媒体数据而导致的多个存储节点间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加入会话令牌token机制,该token机制表示图像采集设备与存储节点建立租约关系,其中,与该图像采集设备建立租约关系的存储节点负责存储该图像采集设备上传的媒体数据,且租约关系中的存储节点为基于负载均衡策略所确定出的;而该租约关系为具有时效性的关系,一旦租约到期,图像采集设备需要建立新的租约关系,以此保证存储节点的负载均衡。基于该处理思想,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请求可以采用token机制。
其中,对于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请求采用token机制而言,所述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步骤,包括:
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token;其中,第一token用于记录目标存储节点以及第一租期信息,该目标存储节点具体为:该目标云存储系统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为该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与该图像采集设备建立租约以存储该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在申请得到第一token后,确定该第一token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相应的,所述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该目标云存储系统的步骤,包括:判断该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否则,返回执行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token的步骤。
其中,图像采集设备在申请得到第一token后,可以确定该第一token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进而在获得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可以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存储媒体数据,具体的,在存储媒体数据时,由于该第一token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可以首先判断该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否则,返回执行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token的步骤,即申请新的第一token。其中,该负载均衡策略所参考的标准包括但不局限于: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占用率,或者,存储节点的当前负载量,等等。
并且,该第一租期信息可以为第一租期起始时间,也可以由第一租期起始时间与预定位数的随机数组建而成,其中,该预定位数可以为两位、三位、四位、五位等等,且随机数的生成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可选地,由于目标云存储系统为图像采集设备发放第一token,该第一租期起始时间可以为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为图像采集设备产生第一token时的系统时间,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租期信息为第一租期起始时间时,图像采集设备可以直接将第一token所记录的第一租期信息确定为第一租期起始时间;而当第一租期信息由第一租期起始时间和预定位数的随机数组成时,图像采集设备需要从第一token所记录的第一租期信息中解析得到第一租期起始时间,解析方式与组成方式相对应,其中,第一租期起始时间和预定位数的随机数的组成方式可以例如:第一租期起始时间+随机数,或者,随机数+第一租期起始时间,等等。
可选地,所述判断该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未过期的步骤,包括:判断该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符合第一预定条件,如果是,表明该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未过期,否则,表明该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过期;其中,该第一预定条件为:所对应第一租期起始时间与该图像采集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第一预定时长,其中,该第一token所对应的第一租期起始时间为基于该第一token所记录的第一租期信息所确定的。
其中,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可以预先设定第一token的过期时间,例如:20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等等。具体的,该第一预定时长可以为该过期时间,也可以小于该过期时间;需要强调的是,在具体应用时,该第一预定时长通常设定为小于该过期时间的时长,这样,图像采集设备可以提前主动更换新的第一token,以在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存在token检测机制的情况下,避免图像采集设备上传媒体数据时,该目标云存储系统检测到第一token过期而导致媒体数据上传失败。
进一步的,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请求采用token机制的同时,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请求也可以采用token机制,这样,所述基于该第二网络地址,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步骤,包括:
基于该第二网络地址,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申请第二token;其中,该第二token用于记录备用存储节点以及第二租期信息,该备用存储节点具体为:备用云存储系统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为该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与该图像采集设备建立租约以存储该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在申请得到第二token后,确定该第二token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相应的,所述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的步骤,包括:判断该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二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否则,返回执行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token的步骤。
其中,图像采集设备在申请得到第二token后,可以确定该第二token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进而在获得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可以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存储媒体数据,具体的,在存储媒体数据时,由于该第二token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可以首先判断该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二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该备用云存储系统;否则,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向该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token,以保证优先向目标云存储系统存储媒体数据。其中,该负载均衡策略所参考的标准包括但不局限于: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占用率,或者,存储节点的当前负载量,等等。
并且,该第二租期信息可以为第二租期起始时间,也可以由第二租期起始时间与预定位数的随机数组建而成,其中,该预定位数可以为两位、三位、四位、五位等等,且随机数的生成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可选地,由于多云域管理节点为图像采集设备发放第二token,该第二租期起始时间可以为该多云域管理节点为图像采集设备产生第二token时的系统时间,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租期信息为第二租期起始时间时,图像采集设备可以直接将第二token所记录的第一租期信息确定为第二租期起始时间;而当第二租期信息由第二租期起始时间和预定位数的随机数组成时,图像采集设备需要从第二token所记录的第二租期信息中解析得到第二租期起始时间,解析方式与组成方式相对应,其中,第二租期起始时间和预定位数的随机数的组成方式可以例如:第二租期起始时间+随机数,或者,随机数+第二租期起始时间,等等。
可选地,所述判断该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二token是否未过期的步骤,包括:判断该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二token是否符合第二预定条件,如果是,表明该备用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二token未过期,否则,表明该备用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二token过期;其中,该第二预定条件为:所对应第二租期起始时间与该图像采集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第二预定时长,其中,该第二token所对应的第二租期起始时间为基于该第二token所记录的第二租期信息所确定的。
其中,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可以预先设定第二token的过期时间,例如:20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等等。具体的,该第二预定时长可以为该过期时间,也可以小于该过期时间;需要强调的是,在具体应用时,该第二预定时长通常设定为小于该过期时间的时长,这样,图像采集设备可以提前主动更换新的第一token或第二token,以在该目标云存储系统或备用云存储系统存在token检测机制的情况下,避免图像采集设备上传媒体数据时,该目标云存储系统检测到第一token过期而导致媒体数据上传失败,或者,该备用云存储系统检测到第二token过期而导致媒体数据上传失败。
可选地,所述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该云存储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反馈的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其中,该第一目标存储信息为基于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所确定的信息;
将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一目标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保存至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其中,该第一目标URL为基于该第一目标存储信息所确定的信息。
其中,目标媒体数据被存储后,为了用户通过平台服务器或浏览器后续访问该目标媒体数据,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可以基于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来确定第一目标存储信息,进而将该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反馈至该图像采集设备,以使得该图像采集设备将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一目标URL保存至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这样,后续平台服务器或浏览器可以通过该第一目标URL访问该目标媒体数据,其中,访问方式可以包括:下载、删除或锁定等方式。
具体的,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可以为该目标媒体数据所在磁盘的磁盘标识和磁盘偏移,以及该目标媒体数据的标识等;而该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可以为该第一目标URL,或者,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其中,当该第一目标存储信息为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时,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直接将该存储位置发送至该平台服务器,进而由该平台服务器基于该存储位置生成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一目标URL并保存;当然,该图像采集设备也可以基于该存储位置生成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一目标URL,进而该图像采集设备将该第一目标URL发送至该平台服务器,以使得该平台服务器直接存储该第一目标URL。另外,当该第一目标存储信息为该第一目标URL,也就是,该目标云存储系统自行基于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生成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一目标URL,这样,图像采集设备在收到该第一目标URL后,可以将该第一目标URL转发至该平台服务器,进而由该平台服务器存储该第一目标URL。
举例而言:抓拍机向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目标存储节点上传图片后,该目标存储节点向该抓拍机反馈该图片所在的磁盘位置信息,如所在磁盘UUID、磁盘逻辑数据块ID和图片ID,该抓拍机在获取到该磁盘位置信息后,可以追加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对外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图片时间戳、图片size等属性后,通知给平台服务器,而平台服务器可以基于抓拍机所通知的信息生成该图片对应的URL并将该URL记录在数据库中,后续通过该URL向目标云存储系统进行下载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将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组装成目标URL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做限定,而为了有效访问,该第一目标URL中还包括该第一网络地址。并且,通过该平台服务器所存储的该第一目标URL,作为访问端的浏览器或该平台服务器可以访问该目标媒体数据,关于具体的访问过程,后续介绍媒体数据存储系统时进行介绍。
可选地,所述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该备用云存储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该备用云存储系统反馈的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其中,该第二目标存储信息为基于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所确定的信息;
将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二目标URL保存至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其中,该第二目标URL为基于该第二目标存储信息所确定的信息。
其中,目标媒体数据被存储后,为了用户通过平台服务器或浏览器后续访问该目标媒体数据,该备用云存储系统可以基于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来确定第二目标存储信息,进而将该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反馈至该图像采集设备,以使得该图像采集设备将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二目标URL保存至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这样,后续平台服务器或浏览器可以通过该第二目标URL访问该目标媒体数据,其中,访问方式可以包括:下载、删除或锁定等方式。
具体的,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可以为该目标媒体数据所在磁盘的磁盘标识和磁盘偏移,以及该目标媒体数据的标识等;而该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可以为该第二目标URL,或者,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其中,当该第二目标存储信息为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时,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直接将该存储位置发送至该平台服务器,进而由该平台服务器基于该存储位置生成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二目标URL并保存;当然,该图像采集设备也可以基于该存储位置生成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二目标URL,进而该图像采集设备将该第二目标URL发送至该平台服务器,以使得该平台服务器直接存储该第二目标URL。另外,当该第二目标存储信息为该第二目标URL,也就是,该备用云存储系统自行基于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生成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二目标URL,这样,图像采集设备在收到该第二目标URL后,可以将该第二目标URL转发至该平台服务器,进而由该平台服务器存储该第二目标URL。
举例而言:抓拍机向备用云存储系统中的备用存储节点上传图片后,该备用存储节点向该抓拍机反馈该图片所在的磁盘位置信息,如所在磁盘UUID、磁盘逻辑数据块ID和图片ID,该抓拍机在获取到该磁盘位置信息后,可以追加该多云域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图片时间戳、图片size等属性后,通知给平台服务器,而平台服务器可以基于抓拍机所通知的信息生成该图片对应的URL并将该URL记录在数据库中,后续通过该URL向备用云存储系统进行下载图片。其中,UUID是指在一台机器上生成的数字,它保证对在同一时空中的所有机器都是唯一的。
需要说明的是,将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组装成目标URL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做限定,而为了有效访问,该第二目标URL中还包括该第二网络地址。并且,通过该平台服务器所存储的该第二目标URL,作为访问端的浏览器或该平台服务器可以访问该目标媒体数据,关于具体的访问过程,后续介绍媒体数据存储系统时进行介绍。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进行介绍。
其中,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管理节点和至少一个存储节点,其中,该管理节点用于管理各个存储节点,各个存储节点用于存储数据。并且,该图像采集设备中预先配置有第一网络地址,该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其中,关于第一网络地址的具体形式以及具体配置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可选地,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抓拍机,也可以为网络摄像机,当然并不限于此。并且,该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媒体数据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图片。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图像采集设备在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与该目标管理节点建立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后,向该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一http请求消息,以使得:该目标管理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后,确定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并在确定出该目标存储节点后,向该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一http回复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图像采集设备向该目标管理节点请求分配目标存储节点时,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首先检测当前是否与该目标管理节点建立了tcp连接,并在检测到当前未与该目标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时,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与该目标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进而在tcp连接建立后,向该目标管理节点发送请求报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因此,图像采集设备与该目标管理节点所建立的tcp连接为采用三次握手建立的连接,其中,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tcp连接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做赘述。其中,TCP/IP协议为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进而,在该图像采集设备与该目标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后,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向该目标管理节点发起http请求,也就是,向该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一http请求消息;进而,该目标管理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后,确定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并在确定出该目标存储节点后,向该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一http回复消息。
其中,该目标管理节点可以从若干存储节点中,确定出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并且,该目标管理节点在选取目标存储节点时,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策略,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其中,该负载均衡策略所参考的标准包括但不局限于: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占用率,或者,存储节点的当前负载量,等等。并且,第一http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有图像采集设备的编码器ID、图像采集设备的系统时间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图像采集设备的系统时间能够体现第一http请求消息的时效性,当该目标管理节点接收到第一http请求消息后,可以通过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中的系统时间检测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是否已超时,如果超时,则可以不对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进行响应。
可选地,由于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节点可以有若干个,且目标云存储系统不仅仅用于存储各个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因此,可以构建多个虚拟资源池,每个虚拟资源池用于存储特定类型的数据内容。基于该处理思想,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节点属于至少一个虚拟资源池,该图像采集设备中还预先存储有目标虚拟资源池的目标ID信息,该目标虚拟资源池为用于存储该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虚拟资源池;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携带该目标ID信息;相应的,该目标管理节点确定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的步骤,包括:
从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该目标ID信息;
从具有该目标ID信息的该目标虚拟资源池对应的存储节点中,选取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
需要强调的是,该目标管理节点在选取目标存储节点时,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策略进行选取,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虚拟资源池的ID信息在目标云存储系统中具有唯一性。并且,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虚拟资源池和存储节点之间可以属于多对多关系,即一个虚拟资源池可以属于多个存储节点,而一个存储节点的不同存储空间可以属于不同的虚拟资源池。而在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虚拟资源池和存储节点可以属于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一个存储节点可以唯一对应一个虚拟资源池。
其中,对于虚拟资源池和存储节点之间可以属于多对多关系的情况,举例而言:假设目标云存储系统包括3个存储节点,且每个存储节点所具有存储空间的大小为500G,其中,各个存储节点的存储看空间均被划分至虚拟资源池,具体的,虚拟资源池A包括存储节点1中的500G的存储空间、存储节点2中的100G的存储空间和存储节点3中的100G的存储空间,虚拟资源池B包括存储节点2中的400G的存储空间和存储节点3中的200G的存储空间,虚拟资源池C包括存储节点3中的200G的存储空间;并且,所设定的数据存储关系为:虚拟资源池A与图像采集设备1-100对应,虚拟资源池B与图像采集设备101-200对应,虚拟资源池C与图像采集设备201-300对应。基于这样的对应关系,对于图像采集设备100而言,其预先配置有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即第一网络地址,并且,预先配置有该虚拟资源池A的ID信息,进而,当图像采集设备100向目标管理节点请求目标存储节点时,向该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虚拟资源池A的ID信息,而该目标管理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后,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从该虚拟资源池A所包括的存储节点1-3中,选择该图像采集设备100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
其中,对于虚拟资源池和存储节点可以属于一一对应关系的情况,举例而言:假设目标云存储系统包括10个存储节点,其中,存储节点1-3被划分至一个虚拟资源池中,该虚拟资源池被命名为虚拟资源池A;存储节点4-6被划分至一个虚拟资源池中,该虚拟资源池被命名为虚拟资源池B;存储节点7-10被划分至一个虚拟资源池中,该虚拟资源池被命名为虚拟资源池C;并且,所设定的数据存储关系为:虚拟资源池A与图像采集设备1-100对应,虚拟资源池B与图像采集设备101-200对应,虚拟资源池C与图像采集设备201-300对应。基于这样的对应关系,对于图像采集设备100而言,其预先配置有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即第一网络地址,并且,预先配置有该虚拟资源池A的ID信息,进而,当图像采集设备100向目标管理节点请求目标存储节点时,向该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http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虚拟资源池A的ID信息,而该目标管理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后,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从该虚拟资源池A所包括的存储节点中,选择该图像采集设备100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
S202,当接收到第一http回复消息时,图像采集设备从该第一http回复消息中提取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其中,该第一http回复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该目标管理节点的系统时间,该目标管理节点的系统时间能够体现第一http回复消息的时效性,当该图像采集设备接收到第一http回复消息后,可以通过该第一http回复消息中的系统时间检测该第一http回复消息是否已超时,如果超时,则可以丢弃该第一http回复消息,并重新执行向该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一http请求消息的步骤。
S203,图像采集设备在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该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二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该目标存储节点,以使得:该目标存储节点从该第二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该目标媒体数据,并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到第一http回复消息即成功获得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情况下,当该图像采集设备向该目标存储节点上传媒体数据时,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首先检测当前是否与该目标存储节点建立了tcp连接,并在检测到当前未与该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时,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该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进而在tcp连接建立后,向该目标存储节点上传媒体数据。
其中,第二http请求消息中不但可以携带目标媒体数据,还可以携带图像采集设备的编码器ID、目标虚拟资源池的目标ID信息、目标媒体数据的时间戳、图像采集设备的系统时间等等。具体的,图像采集设备的编码器ID用于标识图像采集设备;而对于目标资源池的目标ID信息而言,在虚拟资源池和存储节点之间属于多对多关系的情况下,该目标存储节点可以基于目标虚拟资源池的目标ID信息来确定目标媒体数据需要写入哪个存储空间;该目标媒体数据的时间戳可以用于标识该目标媒体数据,而该图像采集设备的系统时间可以校验该第二http请求消息是否超时。其中,由于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因此,图像采集设备与该目标存储节点所建立的tcp连接为采用三次握手建立的连接,其中,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tcp连接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该目标存储节点在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后,可以基于该目标媒体数据的存储位置确定第一目标存储信息,进而构建携带有该第一目标存储信息的第二http回复消息,并发送给图像采集设备;相应的,该图像采集设备接收该目标存储节点反馈的第二http回复消息后,可以从该第二http回复消息中提取该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并将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一目标URL保存至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其中,关于第一目标存储信息与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的具体内容及关系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其中,该第二http回复消息还可以包括:目标媒体数据的时间戳信息,进而,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将该目标媒体数据的时间戳信息发送该平台服务器,该平台服务器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的时间戳信息与第一目标URL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为了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该第二http请求消息可以为长连接类型,即设置HTTP协议中connection:keep-alive,这样,上传完成目标媒体数据后,图像采集设备不需要关闭tcp连接,下一次媒体数据的上传直接复用该tcp连接。可见,HTT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本质上是TCP长连接和短连接。也就是,在请求得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在第一次上传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时,需要首先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该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进而,在tcp连接建立后,向该目标存储节点上传数据;而第二上传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时,由于上一次上传过程结束后未断开tcp连接,因此,可以直接向该目标存储节点上传数据。
S204,当未接收到第一http回复消息时,图像采集设备确定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其中,确定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205,图像采集设备在基于该第二网络地址与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三http请求消息,以使得: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三http请求消息后,向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该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三http回复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图像采集设备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分配备用存储节点时,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首先检测当前是否与该目标管理节点建立了tcp连接,并在检测到未与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时,基于该第二网络地址,与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进而在tcp连接建立后,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三http请求消息。
其中,向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指:向备用云存储系统中的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http请求消息,进而,该备用云存储系统中的管理节点可以从该备用云存储系统所包括的存储节点中,选取一个存储节点作为备用存储节点,并将所选取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反馈给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其中,该备用云存储系统中的管理节点在选取备用存储节点时,也可以根据负载均衡策略,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另外,第三http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有图像采集设备的编码器ID、图像采集设备的系统时间等信息。
可选地,由于备用云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节点可以有若干个,且备用云存储系统不仅仅用于存储各个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因此,也可以构建多个虚拟资源池,每个虚拟资源池用于存储特定类型的数据内容。而在具体应用时,目标云存储系统的某些存储节点和备用云存储系统的某些存储节点可以划分到一个虚拟资源池中,这样通过虚拟资源池的ID,既可以在目标云存储系统中找到相应的存储节点,又可以在备用云存储系统中找到相应的存储节点。基于该种处理思想,在该第一http请求消息携带该目标ID信息时,该第三http请求消息也可以携带该目标ID信息,相应的,该备用云存储系统中的管理节点可以从具有该目标ID信息的该目标虚拟资源池对应的、且属于该备用云存储系统的存储节点中,选取一个存储节点作为备用存储节点。需要强调的是,该备用云存储系统中的管理节点在选取备用存储节点时,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策略进行选取,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S206,当接收到该第三http回复消息时,图像采集设备从该第三http回复消息中提取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其中,该第三http回复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该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系统时间,该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系统时间能够体现第三http回复消息的时效性,当该图像采集设备接收到第三http回复消息后,可以通过该第三http回复消息中的系统时间检测该第三http回复消息是否已超时,如果超时,则可以丢弃该第三http回复消息,并重新执行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三http请求消息的步骤。
S207,图像采集设备在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该备用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四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该备用存储节点,以使得:该备用存储节点从该第四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该目标媒体数据,并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到第四http回复消息即成功获得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情况下,当该图像采集设备向该备用存储节点上传媒体数据时,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首先检测当前是否与该备用存储节点建立了tcp连接,并在检测到当前未与该备用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时,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该备用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进而在tcp连接建立后,向该备用存储节点上传媒体数据。其中,第四http请求消息中不但可以携带目标媒体数据,还可以携带图像采集设备的编码器ID、目标虚拟资源池的目标ID信息、目标媒体数据的时间戳、图像采集设备的系统时间等等。
其中,由于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因此,图像采集设备与该备用存储节点所建立的tcp连接为采用三次握手建立的连接,其中,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tcp连接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该备用存储节点在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后,可以基于该目标媒体数据的存储位置确定第二目标存储信息,进而构建携带有该第二目标存储信息的第四http回复消息,并发送给图像采集设备;相应的,该图像采集设备接收该备用存储节点反馈的第四http回复消息后,可以从该第四http回复消息中提取该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并将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二目标URL保存至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其中,关于第二目标存储信息与该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的具体内容及关系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其中,该第四http回复消息还可以包括:目标媒体数据的时间戳信息,进而,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将该目标媒体数据的时间戳信息发送该平台服务器,该平台服务器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的时间戳信息与第二目标URL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为了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该第四http请求消息可以为长连接类型,即设置HTTP协议中connection:keep-alive,这样,上传完成目标媒体数据后,图像采集设备不需要关闭tcp连接,下一次媒体数据的上传直接复用该tcp连接。
可见,本方案通过直存方式以及备用机制来存储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不但避免了由平台服务器转存至目标云存储系统,而且避免了由于目标云存储系统异常而导致的媒体数据积压的问题,因此,可以在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具有一定容错性。
下面结合另一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进行介绍。
其中,该目标云存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管理节点和至少一个存储节点,其中,该管理节点用于管理各个存储节点,各个存储节点用于存储数据。并且,该图像采集设备中预先配置有第一网络地址,该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其中,关于第一网络地址的具体形式以及具体配置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图像采集设备在基于该第一网络地址与该目标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该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第一会话令牌token的第五http请求消息,以使得:该目标管理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五http请求消息后,根据负载均衡策略,确定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生成携带有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和第一租期信息的第一token,向该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所生成的第一token的第五http回复消息;
本实施例中,S301与上述实施例的S201类似,区别在于:向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为用于请求第一token的请求消息,相应的,该目标管理节点根据负载均衡策略确定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并向该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所生成的第一token的第五http回复消息,其中,该第一token携带有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和第一租期信息。
可选地,该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节点属于至少一个虚拟资源池,该图像采集设备中还预先存储有目标虚拟资源池的目标ID信息,该目标虚拟资源池为用于存储该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虚拟资源池;
该第五http请求消息携带该目标ID信息;
相应的,该目标管理节点根据负载均衡策略,确定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的步骤,包括:
从该第五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该目标ID信息;
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从具有该目标ID信息的该目标虚拟资源池对应的存储节点中,选取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
S302,当接收到第五http回复消息时,图像采集设备从该第五http回复消息中提取第一token,并确定该第一token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其中,该第五http回复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该目标管理节点的系统时间,该目标管理节点的系统时间能够体现第五http回复消息的时效性,当该图像采集设备接收到第五http回复消息后,可以通过该第五http回复消息中的系统时间检测该第五http回复消息是否已超时,如果超时,则可以丢弃该第五http回复消息,并重新执行向该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第五http请求消息的步骤。
S303,图像采集设备在获得该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网络地址后,判断该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在基于该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该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六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该目标存储节点,以使得:该目标存储节点从该第六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该目标媒体数据,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
其中,S303与上述实施例的S203类似,区别在于:在获得该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网络地址后,如果需要存储媒体数据,首先需要判断该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未过期,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向该目标存储节点上述目标媒体数据。可选地,该第六http请求消息还携带有该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
该目标存储节点在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之前,从该第六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该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并在判断出该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未过期时,执行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的步骤。
S304,当未接收到第五http回复消息时,图像采集设备确定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其中,确定该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的具体实现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S305,图像采集设备在基于该第二网络地址与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第二token的第七http请求消息,以使得: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在接收到该第七http请求消息后,向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该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生成携带有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和第二租期信息的第二token,向该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该第二token的第七http回复消息;其中,备用云存储系统根据负载均衡策略选择备用存储节点。
其中,S305与上述实施例的S205类似,区别在于:向多云域管理节点发送请求消息为用于请求第二token的请求消息,相应的,备用云存储系统根据负载均衡策略选择备用存储节点,而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向该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第二token的第七http回复消息,其中,该第二token携带有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和第二租期信息。
S306,图像采集设备当接收到该第七http回复消息时,从该第七http回复消息中提取该第二token,确定该第二token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其中,该第七http回复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该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系统时间,该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系统时间能够体现第七http回复消息的时效性,当该图像采集设备接收到第七http回复消息后,可以通过该第七http回复消息中的系统时间检测该第七http回复消息是否已超时,如果超时,则可以丢弃该第七http回复消息,并重新执行向该多云域管理节点发送第七http请求消息的步骤。
S307,图像采集设备在获得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判断该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二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在基于该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该备用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八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该备用存储节点,以使得:该备用存储节点从该第八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该目标媒体数据,并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
其中,S307与上述实施例的S207类似,区别在于:在获得该备用存储节点对应的网络地址后,如果需要存储媒体数据,首先需要判断该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二token是否未过期,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向该备用存储节点上述目标媒体数据。可选地,该第八http请求消息还携带有该备用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二token;
该备用存储节点在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之前,从该第八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该备用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二token,并在判断出该备用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二token未过期时,执行存储该目标媒体数据的步骤。
可见,本方案通过直存方式以及备用机制来存储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不但避免了由平台服务器转存至目标云存储系统,而且避免了由于目标云存储系统异常而导致的媒体数据积压的问题,因此,可以在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具有一定容错性。另外,由于采用token机制,可以避免长期向某一存储节点写入数据而导致的存储节点间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方案,从抓拍机、目标管理节点、目标存储节点、多云域管理节点、备用管理节点和备用存储节点六者的交互角度,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媒体数据存储方法的一种时序图,如图4所示,其中,该媒体数据为抓拍机所抓拍的图片。
第二方面,相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如图5所示,该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包括:图像采集设备510和多云域系统520,所述多云域系统520包括多云域管理节点521、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和备用云存储系统523;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中预先存储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目标云存储系统522的对外访问地址;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当请求失败时,确定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其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其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为: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发送的第一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且,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发送的第二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用于当多云域管理节点521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时,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且,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可见,本方案通过直存方式以及备用机制来存储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不但避免了由平台服务器转存至目标云存储系统,而且避免了由于目标云存储系统异常而导致的媒体数据积压的问题,因此,可以在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具有一定容错性。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确定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的第二网络地址,具体为:获得本地预先存储的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的第二网络地址;或者,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请求得到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的第二网络地址。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1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在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后,向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一http请求消息;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发送的第一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当接收到所述第一http请求消息时,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并在确定出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一http回复消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中的存储节点属于至少一个虚拟资源池,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中还预先存储有目标虚拟资源池的目标ID信息,所述目标虚拟资源池为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的媒体数据的虚拟资源池;
所述第一http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ID信息;
相应的,所述目标管理节点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具体为:
从所述第一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ID信息;
从具有所述目标ID信息的所述目标虚拟资源池对应的存储节点中,选取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具体为:
在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二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具体为:
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当接收到所述第二http请求消息时,从所述第二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并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在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与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三http请求消息;
相应的,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发送的第二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当接收到所述第三http请求消息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携带有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三http回复消息。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具体为:
在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四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备用存储节点;
相应的,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具体为:
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当接收到所述第四http请求消息时,从所述第四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并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申请第一会话令牌token;其中,第一token用于记录目标存储节点以及第一租期信息,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分配的、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建立租约以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在申请得到第一token后,确定所述第一token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发送的第一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发送的第一token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所述第一token;
相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具体为:
判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否则,返回执行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申请第一token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申请第二token;其中,所述第二token用于记录备用存储节点以及第二租期信息,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具体为: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分配的、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建立租约以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在申请得到第二token后,确定所述第二token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发送的第二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发送的第二token请求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所述第二token;相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二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否则,返回执行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申请第一会话令牌token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申请第一会话令牌token,具体为:在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第一会话令牌token的第五http请求消息;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发送的第一token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所述第一token,具体为:
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五http请求消息后,根据负载均衡策略,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生成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和第一租期信息的第一token,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携带有所生成的第一token的第五http回复消息。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利用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具体为:在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六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具体为: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从所述第六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六http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
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在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之前,从所述第六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并在判断出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未过期时,执行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媒体数据存储系统还包括: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平台服务器;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还用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之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第一目标存储信息;相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一目标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保存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或者,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发送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平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后,保存所述第一目标URL;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为基于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所确定的信息,所述第一目标URL为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所确定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媒体数据存储系统还包括: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平台服务器;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还用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之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反馈第二目标存储信息;相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二目标URL保存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平台服务器;或者,
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523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发送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10对应的平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后,保存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URL;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为基于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所确定的信息,所述第二目标URL为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所确定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还用于接收访问端基于第三目标URL发送的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其中,所述访问端为所述平台服务器或浏览器,所述第三目标URL基于所述第一目标URL所确定,所述浏览器所基于的所述第一目标URL从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得;
重定向所述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以由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执行与所述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相对应的处理操作。
由于目标媒体数据存储在该目标存储节点中,因此,目标云存储系统在接收到访问端基于该第三目标URL发送的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后,需要重定向该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至该目标存储节点,以由该目标存储节点执行与该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相对应的处理操作。
其中,当该访问端为浏览器时,用户可以将该第三目标URL拷贝到该浏览器的地址输入框中,从而使得该浏览器发出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而当该访问端为平台服务器时,由于平台服务器可以存储有该第三目标URL,因此,当需要访问该目标媒体数据时,该平台服务器可以直接基于该第三目标URL发出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
具体的,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所述第三目标URL中包含所述第一网络地址;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接收访问端基于所述第三目标URL发送的媒体数据处理请求,具体为: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在与所述访问端建立tcp连接后,接收所述访问端发送的用于处理媒体数据的第九http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九http请求消息基于所述第三目标URL所形成;所述目标管理节点与所述访问端间的tcp连接为:所述访问端基于所述第三目标URL中的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管理节点请求建立的;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522重定向所述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以由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执行与所述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相对应的处理操作,具体为:所述目标管理节点解析所述第九http请求消息,得到所述第三目标URL;
确定所述第三目标URL所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确定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网络地址;
将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九http回复消息反馈至所述访问端,以使得:所述访问端基于所述第九http回复消息中的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发送所述第九http请求消息,进而,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所述目标媒体数据执行与所述第九http请求消息相对应的处理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该目标管理节点中可以预先建立存储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存储节点所包括磁盘的磁盘标识的对应关系,这样,当该目标管理节点解析得到该第三目标URL时,从该第三目标URL中确定出第一目标URL,可以基于该对应关系,确定出该第一目标URL所包括磁盘标识对应的节点标识,而所确定出的节点标识即为该目标存储节点的节点标识,从而确定出该第三目标URL所对应的该目标存储节点。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URL为所述第一目标URL,或者,所述第三目标URL由所述第一目标URL和预设扩展字段构成,其中,所述预设扩展字段包括:操作类型act字段和/或缩放字段组合,该缩放字段组合包括:缩放类型ztype字段和缩放比例zvalue字段。
具体的,以图片为例,介绍下扩展字段的具体含义:
act表示操作类型(act=get表示提取图片,act=del表示删除图片,act=lock表示锁定图片),如URL中没有这个act扩展字段,默认当做图片提取操作类型来处理;
ztype表示缩放类型,zvalue表示缩放比例(也可以命名为裁剪参数),其中,ztype=0时表示不缩放,这种情况zvalue取任何值都没有意义;举例而言:
1、ztype=1时,表示按图片尺寸比例缩放,这种情况zvalue取值范围为1~99,表示按百分比缩放,该方式会改变图片尺寸,适用于需要匹配多种不同规格的显示屏等应用场景;
2、ztype=2时,表示质量压缩图片,这种情况zvalue取值范围为1~99,表示按图片质量压缩,该方式不会改变图片尺寸,通过修改图片压缩比(zvalue越小,表示压缩更多,图片失真越严重)来改变图片大小(图片占用字节数),适用于节省网络带宽以及存储空间等应用场景;
3、ztype=3时,表示按自定义宽高缩放图片,这种情况zvalue赋值格式为W:H,W表示宽度,H表示高度,若高度为0则按照宽的缩放比重重新计算高度,该方式根据用户自定义宽高对图片进行裁剪;
4、ztype=4时,表示裁剪指定区域的图片,这种情况value格式为x:y:W:H,x和y分别表示为截图区域左上角的x坐标,y坐标,W表示裁剪区域宽度,H表示裁剪区域高度;
5、ztype=5时表示在图片指定区域打马赛克,这种情况value格式为x:y:W:H,x和y分别表示为截图区域左上角的x坐标,y坐标,W表示裁剪区域宽度,H表示裁剪区域高度。
为了方案清楚,下面举例介绍下第三目标URL的格式:
http://vmip:port/pic?did=xxx&bid=xxx&pid=xxx&ptime=xxx&size=xxx&act=get&ztype=xx&zvalue=xx
各字段说明:
vmip: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的IP地址;port: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的端口;did:磁盘UUID编号;bid:磁盘逻辑图片数据块ID号;pid:图片id;ptime:图片存储时间戳,后三位为毫秒;size:图片大小;ztype:缩放类型ztype=1取值1-99;zvalue:缩放值;
其中,UUID是指在一台机器上生成的数字,它保证对在同一时空中的所有机器都是唯一的。上述第三目标URL中,http://vmip:port/pic?did=xxx&bid=xxx&pid=xxx&ptime=xxx&size=xxx为第一目标URL,该第一目标URL为原始未加密格式的URL,在云存储端组建第一目标URL时,可以在原始URL基础上进行加密,具体加密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举例而言,第三目标URL可以如下:
http://10.192.70.62:6120/pic?3dda992d6-74eb111i91*ipd1=*ipd4=*4s8i9d6=*fb97bb17e-6060d4f-t8023m4-28=4887=8i02&act=get&ztype=1&zvalue=80
具体的,该示例URL中,3dda992d6-74eb111i91*ipd1=*ipd4=*4s8i9d6=*fb97bb17e-6060d4f-t8023m4-28=4887=8i02为加密的字符串,加密的URL字符串后面可以接用户自定义的扩展字段,以&符号连接区分。
可选地,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还用于接收访问端基于第四目标URL发送的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其中,所述访问端为所述平台服务器或浏览器,所述第四目标URL基于所述第二目标URL所确定,所述浏览器所基于的所述第二目标URL从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得;
重定向所述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以由所述备用存储节点执行与所述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相对应的处理操作。
由于目标媒体数据可以存储在该备用存储节点中,因此,该多云域管理节点521在接收到访问端基于该第四目标URL发送的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后,需要重定向该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至该备用存储节点,以由该备用存储节点执行与该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相对应的处理操作。
其中,当该访问端为浏览器时,用户可以将该第四目标URL拷贝到该浏览器的地址输入框中,从而使得该浏览器发出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而当该访问端为平台服务器时,由于平台服务器可以存储有该第四目标URL,因此,当需要访问该目标媒体数据时,该平台服务器可以直接基于该第四目标URL发出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
具体的,所述第四目标URL中包含所述第二网络地址;
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接收访问端基于第四目标URL发送的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具体为:
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在与所述访问端建立tcp连接后,接收所述访问端发送的用于处理媒体数据的第十http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十http请求消息基于所述第四目标URL所形成;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与所述访问端间的tcp连接为:所述访问端基于所述第四目标URL中的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建立的;
相应的,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重定向所述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以由所述备用存储节点执行与所述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相对应的处理操作,具体为:
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521解析所述第十http请求消息,得到所述第四目标URL;
确定所述第四目标URL所对应的所述备用存储节点;
确定所述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网络地址;
将携带有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十http回复消息反馈至所述访问端,以使得:所述访问端基于所述第十http回复消息中的网络地址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发送所述第十http请求消息,进而,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对所述目标媒体数据执行与所述第十http请求消息相对应的处理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该多云域管理节点中可以预先建立备用云存储系统中存储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存储节点所包括磁盘的磁盘标识的对应关系,这样,当该多云域管理节点521解析得到该第四目标URL时,从该第四目标URL中确定出第二目标URL,可以基于该对应关系,确定出该第二目标URL所包括磁盘标识对应的节点标识,而所确定出的节点标识即为该备用存储节点的节点标识,从而确定出该第四目标URL所对应的该备用存储节点。
可选地,所述第四目标URL为所述第二目标URL,或者,所述第四目标URL由所述第二目标URL和预设扩展字段构成,其中,所述预设扩展字段包括:操作类型act字段和/或缩放字段组合,该缩放字段组合包括:缩放类型ztype字段和缩放比例zvalue字段。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访问端可以批量处理媒体数据,如:批量下载、批量删除、批量锁定等,此时,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发出媒体数据批量处理请求,该媒体数据批量处理请求可以携带有图像采集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时间段信息,这样云端可以批量处理某一图像采集设备在某一时间段内所采集的媒体数据,提高处理效率。其中,关于批量处理媒体数据的处理过程与上述的URL下载类似,区别点在于:根据图像采集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所需重定向的存储节点,所确定出的存储节点通过时间段信息确定媒体数据批量处理请求所对应的媒体数据。当然,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批量下载,或者,选择利用URL下载,这都是合理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所涉及的方法内容基于相似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如图6所示,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包括:壳体610、处理器620、存储器630、电路板640和电源电路650,其中,电路板640安置在壳体610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620和存储器630设置在电路板640上;电源电路650,用于为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630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620通过运行存储器630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具体的,该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可以包括:
基于第一网络地址,向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地址预先存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多云域系统中的一个云存储系统,所述多云域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云存储系统;
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当请求失败时,确定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为: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不同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的一个云存储系统。
其中,该图像采集设备为具有拍照功能的设备,在具体应用中,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抓拍机或网络摄像机,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并且,该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媒体数据包括但不局限于图片。
可见,本方案通过直存方式以及备用机制来存储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不但避免了由平台服务器转存至目标云存储系统,而且避免了由于目标云存储系统异常而导致的媒体数据积压的问题,因此,可以在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媒体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具有一定容错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的实施例,其所涉及方法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前述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预先存储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多云域系统中的一个云存储系统,所述多云域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云存储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当请求失败时,确定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为: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不同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的一个云存储系统;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的步骤,包括:
获得本地预先存储的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或者,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得到所述多云域系统中的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步骤,包括:
在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后,向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一http请求消息,以使得: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http请求消息后,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并在确定出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一http回复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节点属于至少一个虚拟资源池,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还预先存储有目标虚拟资源池的目标ID信息,所述目标虚拟资源池为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虚拟资源池;所述第一http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ID信息;
相应的,所述目标管理节点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第一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ID信息;
从具有所述目标ID信息的所述目标虚拟资源池对应的存储节点中,选取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的步骤,包括:
在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二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以使得: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从所述第二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并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步骤,包括:
在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与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三http请求消息,以使得: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三http请求消息后,向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三http回复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的步骤,包括:
在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四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以使得: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从所述第四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并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会话令牌token;其中,第一token用于记录目标存储节点以及第一租期信息,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建立租约以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在申请得到第一token后,确定所述第一token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否则,返回执行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token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申请第二token;其中,所述第二token用于记录备用存储节点以及第二租期信息,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具体为:备用云存储系统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建立租约以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在申请得到第二token后,确定所述第二token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二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备用云存储系统;否则,返回执行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会话令牌token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该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未过期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符合第一预定条件,如果是,表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未过期,否则,表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过期;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条件为:所对应第一租期起始时间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第一预定时长,其中,所述第一token所对应的第一租期起始时间为基于所述第一token所记录的第一租期信息所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会话令牌token的步骤,包括:
在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第一会话令牌token的第五http请求消息,以使得: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五http请求消息后,根据负载均衡策略,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生成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和第一租期信息的第一token,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所生成的第一token的第五http回复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五http回复消息,从所接收到第五http回复消息中提取所述第一token。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的步骤,包括:
在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六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以使得: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从所述第六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http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
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在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之前,从所述第六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并在判断出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未过期时,执行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反馈的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为基于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所确定的信息;
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一目标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保存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目标URL为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所确定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反馈的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为基于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所确定的信息;
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二目标URL保存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目标URL为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所确定的信息。
15.一种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和多云域系统,所述多云域系统包括多云域管理节点、目标云存储系统和备用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预先存储有第一网络地址,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目标云存储系统的对外访问地址;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当请求失败时,确定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当请求成功时,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其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其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为: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一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且,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二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用于当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时,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并且,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确定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具体为:
获得本地预先存储的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或者,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得到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在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后,向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一http请求消息;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一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当接收到所述第一http请求消息时,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并在确定出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一http回复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节点属于至少一个虚拟资源池,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还预先存储有目标虚拟资源池的目标ID信息,所述目标虚拟资源池为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虚拟资源池;所述第一http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ID信息;
相应的,所述目标管理节点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具体为:从所述第一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ID信息;
从具有所述目标ID信息的所述目标虚拟资源池对应的存储节点中,选取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具体为:
在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二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具体为:
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当接收到所述第二http请求消息时,从所述第二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并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在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与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存储节点的第三http请求消息;
相应的,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二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当接收到所述第三http请求消息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三http回复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具体为:
在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四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备用存储节点;
相应的,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具体为:
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当接收到所述第四http请求消息时,从所述第四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并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请求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会话令牌token;其中,第一token用于记录目标存储节点以及第一租期信息,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建立租约以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在申请得到第一token后,确定所述第一token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一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一token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所述第一token;
相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具体为:判断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一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否则,返回执行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token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请求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向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申请第二token;其中,所述第二token用于记录备用存储节点以及第二租期信息,所述备用存储节点具体为: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为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分配的、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建立租约以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媒体数据的存储节点;
在申请得到第二token后,确定所述第二token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
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二存储节点分配请求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具体为:
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二token请求时,向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在请求得到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所述第二token;相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备用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第二token是否未过期,如果是,利用所述备用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否则,返回执行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会话令牌token的步骤。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申请第一会话令牌token,具体为:在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第一会话令牌token的第五http请求消息;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一token请求时,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所述第一token,具体为:
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五http请求消息后,根据负载均衡策略,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目标存储节点,生成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和第一租期信息的第一token,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携带有所生成的第一token的第五http回复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利用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将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具体为:
在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将携带有待存储的目标媒体数据的第六http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上传的目标媒体数据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具体为:
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从所述第六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http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在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之前,从所述第六http请求消息中提取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并在判断出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应的第一token未过期时,执行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的步骤。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数据存储系统还包括: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还用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之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第一目标存储信息;相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一目标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保存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
或者,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发送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后,保存所述第一目标URL;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为基于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所确定的信息,所述第一目标URL为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存储信息所确定的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数据存储系统还包括: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
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还用于存储所述目标媒体数据之后,向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反馈第二目标存储信息;相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第二目标URL保存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
或者,
所述备用云存储系统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发送至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应的平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后,保存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URL;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为基于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对应的存储位置所确定的信息,所述第二目标URL为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存储信息所确定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还用于接收访问端基于第三目标URL发送的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其中,所述访问端为所述平台服务器或浏览器,所述第三目标URL基于所述第一目标URL所确定,所述浏览器所基于的所述第一目标URL从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得;
重定向所述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以由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执行与所述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相对应的处理操作。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具体为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中目标管理节点的对外访问地址;所述第三目标URL中包含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接收访问端基于所述第三目标URL发送的媒体数据处理请求,具体为:
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在与所述访问端建立tcp连接后,接收所述访问端发送的用于处理媒体数据的第九http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九http请求消息基于所述第三目标URL所形成;所述目标管理节点与所述访问端间的tcp连接为:所述访问端基于所述第三目标URL中的第一网络地址向所述目标管理节点请求建立的;
相应的,所述目标云存储系统重定向第一所述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目标存储节点,以由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执行与所述第一媒体数据处理请求相对应的处理操作,具体为:
所述目标管理节点解析所述第九http请求消息,得到所述第三目标URL;
确定所述第三目标URL所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节点;
确定所述目标存储节点所对应的网络地址;
将携带有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的网络地址的第九http回复消息反馈至所述访问端,以使得:所述访问端基于所述第九http回复消息中的网络地址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发送所述第九http请求消息,进而,所述目标存储节点对所述目标媒体数据执行与所述第九http请求消息相对应的处理操作。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媒体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云域管理节点还用于接收访问端基于第四目标URL发送的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其中,所述访问端为所述平台服务器或浏览器,所述第四目标URL基于所述第二目标URL所确定,所述浏览器所基于的所述第二目标URL从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得;
重定向所述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备用存储节点,以由所述备用存储节点执行与所述第二媒体数据处理请求相对应的处理操作。
CN201710273459.2A 2017-04-21 2017-04-21 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737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3459.2A CN108737484B (zh) 2017-04-21 2017-04-21 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3459.2A CN108737484B (zh) 2017-04-21 2017-04-21 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484A CN108737484A (zh) 2018-11-02
CN108737484B true CN108737484B (zh) 2021-02-05

Family

ID=6393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3459.2A Active CN108737484B (zh) 2017-04-21 2017-04-21 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7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4461B (zh) * 2019-05-22 2024-02-27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读取的方法、装置及云存储系统
CN111404978B (zh) * 2019-09-06 2023-05-02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云存储系统
CN110990129A (zh) * 2019-10-17 2020-04-10 上海海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启发式算法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调度方法
CA3103795A1 (en) * 2019-12-19 2021-06-19 ShinyDoc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bust local cache handling
CN115086617A (zh) * 2022-06-17 2022-09-20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流存储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053A (zh) * 2012-12-18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云存储方法、资源调度系统、云存储节点及系统
CN103856509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北京智慧风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云存储卡传输图像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08028A (zh) * 2014-05-22 2014-08-27 北京大学 基于多云存储的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存储备份方法与系统
CN105025053A (zh) * 2014-04-24 2015-11-04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技术的分布式文件的上传方法及其系统
CN106162219A (zh) * 2015-04-21 2016-11-23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云存储方法及系统、预览云存储的视频的方法及系统
CN106161516A (zh) * 2015-03-31 2016-11-23 西门子公司 用于存储数据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6155A1 (en) * 2013-06-11 2014-12-1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storage services in multiple public cloud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6509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北京智慧风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云存储卡传输图像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24053A (zh) * 2012-12-18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云存储方法、资源调度系统、云存储节点及系统
CN105025053A (zh) * 2014-04-24 2015-11-04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技术的分布式文件的上传方法及其系统
CN104008028A (zh) * 2014-05-22 2014-08-27 北京大学 基于多云存储的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存储备份方法与系统
CN106161516A (zh) * 2015-03-31 2016-11-23 西门子公司 用于存储数据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6162219A (zh) * 2015-04-21 2016-11-23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云存储方法及系统、预览云存储的视频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484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7484B (zh) 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8737476B (zh) 云存储系统、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8632305B (zh) 云存储系统、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8600281B (zh) 一种云存储系统、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1132120B (zh) 识别房间局域网中的摄像装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9432672B2 (en) Image compression method and system with image compression time information
CN108337333B (zh) Ip地址管理方法、管理设备、网络录像机及存储介质
EP3032838A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gateway, set-top box and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system
JP6562085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10620889B (zh) 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硬盘录像机及数据传送方法
US921529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ata distribution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KR20140052355A (ko) Ip 카메라를 이용하는 클라우드 환경의 영상 감시 시스템 및 영상 감시 방법
CN108924609A (zh) 流媒体数据传输的方法、电子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49219B (zh) 一种拍摄设备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8737477B (zh) 云存储系统、媒体数据均衡存储方法及系统
JP3817313B2 (ja) カメラ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13949631B (zh) 客户端容灾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996031B (zh) 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3114704B (zh) 基于设备属性选择的视频结构化数据单向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612811B (zh) 一种在多通道中客户端挂载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143616A (zh) 目标视频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191346B (zh) 云端的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3607B (zh)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5634810B (zh) 一种访问通用即插即用设备的方法和系统、访问设备
CN102801813B (zh) 一种从终端设备自动上传影音文件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