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3430B - 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3430B
CN108713430B CN201810367617.5A CN201810367617A CN108713430B CN 108713430 B CN108713430 B CN 108713430B CN 201810367617 A CN201810367617 A CN 201810367617A CN 108713430 B CN108713430 B CN 108713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manthus
branches
tree
pruning
y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76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13430A (zh
Inventor
范进顺
蒋柏生
范翠婷
朱淑芳
周运鸿
黄东
赵志国
文桂喜
龙永泰
李晶光
林新强
李清新
翟爱军
粟新政
蒙杨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ILIN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03676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13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13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3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13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34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属于桂花培植技术领域。所述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既有桂花种植园的选择;步骤2:优良桂花单株的确定;步骤3:修剪;步骤4:抚育施肥管理;步骤5:病虫害防治。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和改造既有的低产、低效的桂花树种植园,对现有不加修剪的自然生长的桂花树进行半球形的树型培植,培植过的桂花活立木更受市场欢迎,价格也高出普通树型数倍,极具经济效益和观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属于桂花培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桂花是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学名: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身,观赏与实用兼备,仲秋花开时节,花香扑鼻,为休闲旅游增添了不少卖点。
以桂花为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可养颜美容、舒缓喉咙,改善多痰、咳嗽症状,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荨麻疹、胃寒胃疼、口臭、视觉不明等病症。
用桂花提取的芳香油,可制成桂花浸膏,用于食品、化妆品、糕点、糖果、酿酒。桂花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
桂花味辛,花、果、根可以入药。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桂花适生于亚热带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3℃,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高温会影响或推迟花期,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因此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桂花喜湿润,怕积水,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生长良好,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抗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绿化。
桂花适宜栽植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喜欢洁净通风的环境,不耐长期烟尘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开花;怕积水,若遇涝渍危害,则根系发黑腐烂,叶片先是叶尖焦枯,随后全叶枯黄脱落,进而导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对其它常绿阔叶树种,还是一个比较耐寒的树种。
桂花原产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段,在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国西南部、四川、陕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长,现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上述生长地区水热条件好,降水量适宜,土壤多为黄棕壤或黄褐土,植被则以亚热带阔叶林类型为主。在上述条件的孕育和影响下,桂花生长良好,并形成了安徽六安、湖北咸宁、湖南桃源、江苏苏州、广西桂林、湖北武汉、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几大全国有名的桂花商品生产基地。
正因为桂花的适生范围很广,花香沁人心脾,观赏和经济价值很高,自古以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大众无不喜爱有加,加上繁殖容易,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生态环境建设,桂花绿化苗木见缝插针,漫山遍野,造成市场产能过剩,价贱伤农,常规树型米径10cm的桂花活立木由巅盛时期的1200元下降到现在的30元仍少有问津,农民含泪砍伐改植果树者众。而树冠丰满圆润的同规格活立木仍能以300元/株左右的地苗价格成交,并交易活跃。足见质量是生存的唯一法则,培植改造既有苗圃可以大大节省成材时间,减少维护成本,提高苗圃运行效益。
鉴于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市场欢迎的桂花树形,来弥补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和改造既有的低产、低效的桂花树种植园,对现有不加修剪的自然生长的桂花树进行半球形的树型培植,培植过的桂花活立木更受市场欢迎,价格也高出普通树型数倍,极具经济效益和观赏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既有桂花种植园的选择
选择坡度小于15°,土壤pH值为5.5-6.5,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桂花树种植的株距和行距相同、郁闭度为0.7-0.8的既有桂花种植园;
步骤2:优良桂花单株的确定
在步骤1的既有桂花种植园里,选择无枯枝、干直、分枝点为1.2-1.8m、无病虫害、葱花枝、无籽的桂花树,作为优良单株;
将既有桂花种植园里剩余的桂花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一种是干形弯曲、分枝低矮的桂花树,直接从地面锯除;
步骤3:修剪
对优良单株,进行修剪,即按照半球形的形状进行压壮放弱,修剪时间为每年的11月到翌年1月,其中第一次修剪是剪除树冠上部的粗度小于1cm的当年生或者两年生徙长枝条,第一次修剪的强度最大,以后修剪的强度逐次减小;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对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进行重新修剪,其中,第一次修剪,对于分枝角度大于50°的主枝,从分枝的基部剪除,伤口涂抹愈合剂;对于分枝角度小于等于50°的主枝,从3级分枝或4级分枝处截枝,保留剪口到主干的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留高度分别为:分枝角度小于15°的主枝,在2.6m-2.5m处截枝,使之成顶;分枝角度在15°-30°的主枝,在2.5m-2.4m处截枝;分枝角度在30°-50°的主枝,在2.4m-2.3m处截枝;第二次修剪,对新形成的半球形树冠轻剪,然后再将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除;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步骤4:抚育施肥管理
对修剪过的优良单株,每年1月每株沟施三元复合肥2kg,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再追施三元复合肥1kg;
对重新修剪过的桂花树,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1kg;在第一次修剪的第二年,分别于1月和5月,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25kg和0.15kg;以后施肥量逐年增加;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和第二年的7月-11月干旱少雨季节,均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0%;
在杂草开花前铲草除根,以后见草除草;
步骤5:病虫害防治。
本发明的步骤1中,选择的既有桂花种植园,交通便利、园区路网通达、方便吊车起吊。桂花树的株距和行距相同,是便于后期培育的桂花树的冠形方正圆润,不偏不倚。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在一般情况下常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样点测定法,即在林分调查中,机械设置100个样点,在各样点位置上抬头垂直昂视的方法,判断该样点是否被树冠覆盖,统计被覆盖的样点数。
利用下列公式计算林分的郁闭度:
郁闭度=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
郁闭度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简单的说,郁闭度就是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0.70(含0.70)以上的郁闭林为密林,0.20-0.69为中度郁闭,小于等于0.1-0.20(不含0.20)以下为疏林。
本发明的既有桂花种植园的郁闭度为0.7-0.8,林冠交接,透光度差,出现自然整枝、林冠上移、空脚的现象,即将完全郁闭。
步骤2中,葱花枝是指桂花枝条与其中轴线(主干)的夹角小于50°的枝条,这样的枝条长成的树形圆润饱满,容易缩枝,可减少运输和移植成本。
步骤2中,筛选出优良单株后,按照其它任何单株都不能与优良单株抢水抢肥抢光为原则。
步骤3中,修剪的原则是保持树冠圆润对称、冠幅不偏不倚。
对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干形通直的桂花树,第一次修剪,保留剪口到主干的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是为了植株的蒸腾需要,防止根部丧失吸收和向叶片输送水分的能力。
本发明的愈合剂购自深圳八方纵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商品名称为“锯口康”,或者购自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称为“糊涂”。在使用时,将“锯口康”或者“糊涂”直接涂抹在伤口上,无需稀释。采用愈合剂,可以防止伤口失水和病菌侵入,促进伤口愈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三元复合肥中氮的含量为18wt%、磷的含量为23wt%和钾的含量为7wt%,或者氮的含量为15wt%、磷的含量为15wt%和钾的含量为15wt%。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三元复合肥的氮和磷的含量高,钾的含量少。氮含量高,可以催苗,磷含量高,可以促根,这两者结合,可以明显促进桂花树的生长。钾含量少,可以降低成本。对于旱地生长的桂花树,则尽可能使用不含氯的三元复合肥,否则会因为使用不当造成伤根落叶。
本发明的三元复合肥购自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称为“惠利富复合肥”。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沟施均指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沟,并在施肥后覆土。
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是:在枝条木质化前,每隔10天-15天喷施啶虫脒1000倍液防治螟虫和叶甲,喷施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蝽蟓。
本发明的啶虫脒1000倍液,购自广州市飘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商品名称为“蚜虱马”。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购自广州市飘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商品名称为“飘绿地丛1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和改造既有的低产、低效的桂花树种植园,对现有不加修剪的自然生长的桂花树进行半球形的树型培植,培植过的桂花活立木更受市场欢迎,价格也高出普通树型数倍,极具经济效益和观赏效果。
(2)本发明的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操作简单,市场前景广阔,可在我国淮河以南的相关种植省区大力推广。
(3)本发明的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优质的绿化苗木,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既有桂花种植园的选择
既有桂花种植园位于广西桂林灵川县灵川镇,经纬度为E 110° 21′ 22.50″,N25° 22′ 01.01″,海拔为163m,坡度小于5°,交通便利、园区路网通达、方便吊车起吊。土壤pH值为5.8-6.7,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该种植园于2004年3月种植,面积46亩,定植苗木规格为米径1-2cm丹桂小苗,苗木来源为广西桂林荔浦县马岭镇丹桂嫁接苗,裸根种植,高度为150-180cm。当年种植的株距和行距相同,为1m×1m,亩植667株,共种植30682株。每当销售苗木时基本成行成列销售,到2015年春变成株行距4m×4m,存留1900株。2015年11月测定时,桂花树平均树高5m,平均胸径为14cm,胸径分布范围为13-16cm,郁闭度为0.8,同样因市场变化,走货不畅,出现林冠交接和空脚现象。
步骤2:优良桂花单株的确定
在步骤1的既有桂花种植园里,选择无枯枝、干直、分枝点为1.2-1.8m、无病虫害、葱花枝的桂花树,作为优良单株;共筛选出420株优良桂花单株,筛选出优良单株后,按照其它任何单株都不能与优良单株抢水抢肥抢光为原则。
将既有桂花种植园里剩余的桂花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一种是干形弯曲、分枝低矮的桂花树,直接从地面锯除。
步骤3:修剪
对优良单株,进行修剪,即按照半球形的形状进行压壮放弱,修剪时间为每年的11月到翌年1月,其中第一次修剪是剪除树冠上部的粗度小于1cm的当年生或者两年生徙长枝条,第一次修剪的强度最大,以后修剪的强度逐次减小;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对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进行重新修剪,其中,第一次修剪,对于分枝角度大于50°的主枝,从分枝的基部剪除,伤口涂抹愈合剂。愈合剂购自深圳八方纵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型号为“锯口康”。对于分枝角度小于等于50°的主枝,从3级分枝或4级分枝处截枝,保留剪口到主干的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留高度分别为:分枝角度小于15°的主枝,在2.6m-2.5m处截枝,使之成顶;分枝角度在15°-30°的主枝,在2.5m-2.4m处截枝;分枝角度在30°-50°的主枝,在2.4m-2.3m处截枝;第二次修剪,对新形成的半球形树冠轻剪,然后再将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除;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步骤4:抚育施肥管理
对修剪过的优良单株,每年1月每株沟施三元复合肥2kg,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再追施三元复合肥1kg,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沟,施后覆土。所述三元复合肥中氮的含量为18wt%、磷的含量为23wt%和钾的含量为7wt%,或者氮的含量为15wt%、磷的含量为15wt%和钾的含量为15wt%。
对重新修剪过的桂花树,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1kg,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沟,施后覆土;在第一次修剪的第二年,分别于1月和5月,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25kg和0.15kg;以后施肥量逐年增加;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和第二年的7月-11月干旱少雨季节,均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0%。
在杂草开花前铲草除根,以后见草除草。
步骤5:病虫害防治
在枝条木质化前,每隔10天-15天喷施蚜虱马溶液1000倍液防治螟虫和叶甲,喷施飘绿地丛1号1000倍液防治蝽蟓。
生长量测定
2017年12月16日,对优良桂花单株和重新修剪桂花单株,分别测定生长量,结果如下:
优良桂花单株的生长情况: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0.4m,平均胸径生长量为1.7cm,冠幅平均生长量为0.6m,郁闭度保持在0.70,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半球形树冠形成。
重新修剪桂花单株: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0.4m,平均胸径生长量为0.6cm,冠幅平均生长量为0.6m,郁闭度保持在0.40,植株生长逐渐健壮恢复,无病虫危害,半球形树冠逐步形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既有桂花种植园的选择
既有桂花种植园位于广西桂林灌阳县新街镇,经纬度为E 111° 06′ 45.41″,N25° 25′ 57.50″,海拔为270m,坡度小于5°,交通便利、园区路网通达、方便吊车起吊。土壤pH值为5.5-6.5,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该既有桂花种植园于2009年2月种植,面积20亩,定植苗木规格为米径4-5cm,苗木来源为广西桂林临桂区中庸乡本地实生地苗,带土球为30cm,截冠高度为100cm,树高为2.3m。桂花树种植的株距和行距相同,为3.0m×3.0m,亩植74株,共种植1480株。2015年12月测定时,桂花树平均树高4.5m,平均胸径为10.6cm,胸径分布范围为9-13cm,郁闭度为0.8,因市场价格大跌,走货不畅,林冠交接,透光度差,出现自然整枝、林冠上移、空脚现象。
步骤2:优良桂花单株的确定
在步骤1的既有桂花种植园里,选择无枯枝、干直、分枝点为1.2-1.8m、无病虫害、葱花枝、无籽的桂花树,作为优良单株;共筛选出330株优良桂花单株,筛选出优良单株后,按照其它任何单株都不能与优良单株抢水抢肥抢光为原则。
将既有桂花种植园里剩余的桂花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一种是干形弯曲、分枝低矮的桂花树,直接从地面锯除。
步骤3:修剪
对优良单株,进行修剪,即按照半球形的形状进行压壮放弱,修剪时间为每年的11月到翌年1月,其中第一次修剪是剪除树冠上部的粗度小于1cm的当年生或者两年生徙长枝条,第一次修剪的强度最大,以后修剪的强度逐次减小;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对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进行重新修剪,其中,第一次修剪,对于分枝角度大于50°的主枝,从分枝的基部剪除,伤口涂抹愈合剂。愈合剂购自深圳八方纵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型号为“锯口康”。对于分枝角度小于等于50°的主枝,从3级分枝或4级分枝处截枝,保留剪口到主干的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留高度分别为:分枝角度小于15°的主枝,在2.6m-2.5m处截枝,使之成顶;分枝角度在15°-30°的主枝,在2.5m-2.4m处截枝;分枝角度在30°-50°的主枝,在2.4m-2.3m处截枝;第二次修剪,对新形成的半球形树冠轻剪,然后再将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除;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步骤4:抚育施肥管理
对修剪过的优良单株,每年1月每株沟施三元复合肥2kg,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再追施三元复合肥1kg,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沟,施后覆土。所述三元复合肥中氮的含量为18wt%、磷的含量为23wt%和钾的含量为7wt%,或者氮的含量为15wt%、磷的含量为15wt%和钾的含量为15wt%。
对重新修剪过的桂花树,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1kg,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沟,施后覆土;在第一次修剪的第二年,分别于1月和5月,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25kg和0.15kg;以后施肥量逐年增加;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和第二年的7月-11月干旱少雨季节,均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0%。
在杂草开花前铲草除根,以后见草除草。
步骤5:病虫害防治
在枝条木质化前,每隔10天-15天喷施蚜虱马溶液1000倍液防治螟虫和叶甲,喷施飘绿地丛1号1000倍液防治蝽蟓。
生长量测定
2017年12月22日,对优良桂花单株和重新修剪桂花单株,分别测定生长量,结果如下:
优良桂花单株的生长情况: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0.4m,平均胸径生长量为1.8cm,冠幅平均生长量为0.7m,郁闭度保持在0.70,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半球形树冠形成。
重新修剪桂花单株: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0.4m,平均胸径生长量为0.5cm,冠幅平均生长量为0.6m,郁闭度保持在0.40,植株生长逐渐健壮恢复,无病虫危害,半球形树冠逐步形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既有桂花种植园的选择
既有桂花种植园位于广西桂林灌阳县文市镇,经纬度为E 111° 14′ 08.65″,N25° 42′ 04.25″,海拔为228m,坡度小于10°,交通便利、园区路网通达、方便吊车起吊。土壤pH值为5.7-6.9,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该既有桂花种植园于2008年3月种植,面积11亩,定植苗木规格为米径3-4cm,苗木来源为广西桂林灵川县潭下镇本地实生地苗,带土球为25cm,截冠高度为90cm,树高为2.4m。桂花树种植的株距和行距相同,为3.5m×3.5m,亩植54株,共种植594株。2015年11月测定时,桂花树平均树高4.7m,平均胸径为11.5cm,胸径分布范围为9-13cm,郁闭度为0.8,因市场销售不畅,林冠交接,透光度差,出现自然整枝、林冠上移、空脚现象。
步骤2:优良桂花单株的确定
在步骤1的既有桂花种植园里,选择无枯枝、干直、分枝点为1.2-1.8m、无病虫害、葱花枝、无籽的桂花树,作为优良单株;共筛选出150株优良桂花单株,筛选出优良单株后,按照其它任何单株都不能与优良单株抢水抢肥抢光为原则。
将既有桂花种植园里剩余的桂花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一种是干形弯曲、分枝低矮的桂花树,直接从地面锯除。
步骤3:修剪
对优良单株,进行修剪,即按照半球形的形状进行压壮放弱,修剪时间为每年的11月到翌年1月,其中第一次修剪是剪除树冠上部的粗度小于1cm的当年生或者两年生徙长枝条,第一次修剪的强度最大,以后修剪的强度逐次减小;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对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进行重新修剪,其中,第一次修剪,对于分枝角度大于50°的主枝,从分枝的基部剪除,伤口涂抹愈合剂。愈合剂购自深圳八方纵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型号为“锯口康”。对于分枝角度小于等于50°的主枝,从3级分枝或4级分枝处截枝,保留剪口到主干的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留高度分别为:分枝角度小于15°的主枝,在2.6m-2.5m处截枝,使之成顶;分枝角度在15°-30°的主枝,在2.5m-2.4m处截枝;分枝角度在30°-50°的主枝,在2.4m-2.3m处截枝;第二次修剪,对新形成的半球形树冠轻剪,然后再将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除;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步骤4:抚育施肥管理
对修剪过的优良单株,每年1月每株沟施三元复合肥2kg,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再追施三元复合肥1kg,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沟,施后覆土。所述三元复合肥中氮的含量为18wt%、磷的含量为23wt%和钾的含量为7wt%,或者氮的含量为15wt%、磷的含量为15wt%和钾的含量为15wt%。
对重新修剪过的桂花树,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1kg,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沟,施后覆土;在第一次修剪的第二年,分别于1月和5月,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25kg和0.15kg;以后施肥量逐年增加;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和第二年的7月-11月干旱少雨季节,均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0%。
在杂草开花前铲草除根,以后见草除草。
步骤5:病虫害防治
在枝条木质化前,每隔10天-15天喷施蚜虱马溶液1000倍液防治螟虫和叶甲,喷施飘绿地丛1号1000倍液防治蝽蟓。
生长量测定
2018年1月11日,对优良桂花单株和重新修剪桂花单株,分别测定生长量,结果如下:
优良桂花单株的生长情况: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0.4m,平均胸径生长量为1.8cm,冠幅平均生长量为0.6m,郁闭度保持在0.70,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半球形树冠形成。
重新修剪桂花单株: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0.4m,平均胸径生长量为0.5cm,冠幅平均生长量为0.6m,郁闭度保持在0.40,植株生长逐渐健壮恢复,无病虫危害,半球形树冠逐步形成。
对比例
以实施例3所选择的既有桂花种植园附近的一个现有桂花种植园为对比例。经纬度为E 111° 14′ 08.66″,N 25° 42′ 04.24″,海拔为235m,坡度19°,交通不便、车不通达,土壤pH值为5.7-6.8,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该既有桂花种植园于2009年1月种植,面积15亩,定植苗木规格为米径4-5cm,苗木来源同样为广西桂林灵川县潭下镇本地实生地苗,带土球为35cm,截冠高度为110cm,树高为2.4m。桂花树种植的株距和行距相同,为3m×3m,亩植74株,共种植1110株。2015年11月测定时,桂花树平均树高4.7m,平均胸径为12cm,胸径分布范围为10-14cm,郁闭度为0.8,因市场销售不畅,林冠交接,透光度差,出现自然整枝、林冠上移、空脚现象。
业主考虑因交通不便、车不通达,人工成本高,投入产出率低,因而放任管理。到2017年12月16日调查时,平均树高为6.4m,平均胸径14cm,郁闭度接近1.0,植株下部枯枝空脚,自然整枝现象严重,无观赏价值。销售商甚至于不屑问津。
由此可见,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和改造既有的低产、低效的桂花树种植园,对现有不加修剪的自然生长的桂花树进行半球形的树型培植,培植过的桂花活立木更受市场欢迎,价格也高出普通树型数倍,极具经济效益和观赏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既有桂花种植园的选择
选择坡度小于15°,土壤pH值为5.5-6.5,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桂花树种植的株距和行距相同、郁闭度为0.7-0.8的既有桂花种植园;
步骤2:优良桂花单株的确定
在步骤1的既有桂花种植园里,选择无枯枝、干直、分枝点为1.2-1.8m、无病虫害、葱花枝、无籽的桂花树,作为优良单株;其中,所述葱花枝是指桂花枝条与其主干的夹角小于50°的枝条;
将既有桂花种植园里剩余的桂花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一种是干形弯曲、分枝低矮的桂花树,直接从地面锯除;
步骤3:修剪
对优良单株,进行修剪,即按照半球形的形状进行压壮放弱,修剪时间为每年的11月到翌年1月,其中第一次修剪是剪除树冠上部的粗度小于1cm的当年生或者两年生徙长枝条,第一次修剪的强度最大,以后修剪的强度逐次减小;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对枯枝空脚、树冠上移和干形通直的桂花树,进行重新修剪,其中,第一次修剪,对于分枝角度大于50°的主枝,从分枝的基部剪除,伤口涂抹愈合剂;对于分枝角度小于等于50°的主枝,从3级分枝或4级分枝处截枝,保留剪口到主干的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留高度分别为:分枝角度小于15°的主枝,在2.6m-2.5m处截枝,使之成顶;分枝角度在15°-30°的主枝,在2.5m-2.4m处截枝;分枝角度在30°-50°的主枝,在2.4m-2.3m处截枝;第二次修剪,对新形成的半球形树冠轻剪,然后再将内膛枝、下垂枝和弱枝剪除;经过3-4年的修剪,形成半球形树冠;
步骤4:抚育施肥管理
对修剪过的优良单株,每年1月每株沟施三元复合肥2kg,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再追施三元复合肥1kg;
对重新修剪过的桂花树,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5月初新梢木质化后,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1kg;在第一次修剪的第二年,分别于1月和5月,每株追施三元复合肥0.25kg和0.15kg;以后施肥量逐年增加;在第一次修剪的当年和第二年的7月-11月干旱少雨季节,均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0%;
在杂草开花前铲草除根,以后见草除草;
步骤5:病虫害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三元复合肥中氮的含量为18wt%、磷的含量为23wt%和钾的含量为7wt%,或者氮的含量为15wt%、磷的含量为15wt%和钾的含量为1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沟施均指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沟,并在施肥后覆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是:在枝条木质化前,每隔10天-15天喷施啶虫脒1000倍液防治螟虫和叶甲,喷施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蝽蟓。
CN201810367617.5A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13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7617.5A CN108713430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7617.5A CN108713430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3430A CN108713430A (zh) 2018-10-30
CN108713430B true CN108713430B (zh) 2020-04-17

Family

ID=63899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761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13430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134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9900A (zh) * 2020-06-12 2020-09-25 桂林市林业和园林综合服务中心 一种多杆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89641A1 (ru) * 1987-03-24 1989-06-30 Boris V Busygin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КРОНЫ ПЛОДОВЫХ ДЕРЕВЬЕВ "ПАЛЬМЕТТА БУСЫГИНА"
CN100569064C (zh) * 2007-04-04 2009-12-16 李国华 果树的整形修剪方法
CN104542162A (zh) * 2015-01-23 2015-04-29 周正洪 桂花栽培技术
CN204560343U (zh) * 2015-01-28 2015-08-19 兰希园 桂花树修剪造型机
CN105325236A (zh) * 2015-10-28 2016-02-17 浏阳市瑞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桂花树的培育方法
CN105638200A (zh) * 2016-01-02 2016-06-08 刘芹洲 一种桂花树的栽培方法
CN107047208A (zh) * 2017-05-07 2017-08-18 韦昌仕 一种桂花树的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3430A (zh) 201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8270B (zh) 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
CN105684739B (zh) 一种湖南山核桃做砧木嫁接山核桃的培育方法
CN104838935B (zh) 南方温暖地区种植甜樱桃早期管理方法
CN104920134B (zh) 南方温暖地区种植甜樱桃成年树管理方法
CN104920051B (zh) 一种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
CN101258812B (zh) 三宝桂花树扦插苗引种栽培技术
CN103858897B (zh) 一种秋发素及促使浅休眠牡丹国庆开花的方法
King et al. Within‐vineyard variability in vine vegetative growth, yield, and fruit and wine composition of C abernet S auvignon in H awke's B ay, N ew Z ealand
CN103109661A (zh) 一种石斛林下仿野生培育方法
CN110771421B (zh) 一种太极形葡萄景观化种植方法
CN104335792A (zh) 金银花集药用和观赏功能的盆栽方法
CN105900936B (zh) 一种林下动植物混养方法
CN108713430B (zh) 一种半球形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CN106386366A (zh) 一种中高山地区三叶木通仿野生栽培中清林的方法
CN103503700B (zh) 一种多瓣浓香型茉莉花的培育方法
CN106034710A (zh) 一种茉莉花的栽培方法
CN109328699A (zh) 一种高海拔寒冷地区的甜樱桃育苗方法
CN105284565A (zh) 石斛原生态挂树种植方法
Nihad et al. Light use efficiency and flower quality of Heliconia stricta in coconut based cropping system
CN105766301B (zh) 一种耐寒延绿型景天的选育及栽培方法
CN109964714A (zh) 一种用于遮阴与观赏的银杏树形的培养方法
CN107960277A (zh) 北方地区乡土地被景观种植方法及节水种植方法
CN111699900A (zh) 一种多杆桂花树的培植方法
CN107466823A (zh) 一种红果金丝桃盆栽方法
Plugatar et al. Collection of Magnolia L. genus in the Arboretum of the Nikita Botanical Garde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an Jinshun

Inventor after: Li Jingguang

Inventor after: Lin Xinqiang

Inventor after: Li Qingxin

Inventor after: Zhai Aijun

Inventor after: Xin Zheng Su

Inventor after: Meng Yangyang

Inventor after: Jiang Baisheng

Inventor after: Fan Cuiting

Inventor after: Zhu Shufang

Inventor after: Zhou Yunhong

Inventor after: Huang Dong

Inventor after: Zhao Zhiguo

Inventor after: Wen Guixi

Inventor after: Long Yongtai

Inventor before: Fan Jinshun

Inventor before: Long Yongtai

Inventor before: Li Jingguang

Inventor before: Lin Xinqiang

Inventor before: Li Qingxin

Inventor before: Jiang Baisheng

Inventor before: Fan Cuiting

Inventor before: Zhu Shuf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Yunho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Dong

Inventor before: Deng Yinwei

Inventor before: Zhao Zhiguo

Inventor before: Wen Guix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3

Address after: 541004 1 Yao Shan Road, Diecai District, Guili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after: GUILIN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41004 1 Yao Shan Road, Diecai District, Guili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GUILIN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Applicant before: GUILIN FORESTRY WORK ST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