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2727A - 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2727A
CN108712727A CN201810411138.9A CN201810411138A CN108712727A CN 108712727 A CN108712727 A CN 108712727A CN 201810411138 A CN201810411138 A CN 201810411138A CN 108712727 A CN108712727 A CN 108712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lling
dynamic
virtual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11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12727B (zh
Inventor
牛燕菲
丁建文
孙斌
李鵾
蒋文怡
钟章队
林思雨
王晴晴
黄静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Corp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4111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12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12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2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12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2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用户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为同一类型的动态组呼分配虚拟组号,标识不同的组呼以及组呼成员,实现与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根据虚拟组号的匹配查找相同组内的业务用户,依据功能号使用场景确定性在GCR中预先配置组呼信息,通过查询GCR配置信息建立动态组呼,组呼区域可随组呼成员位置的变化而实时更新,避免了组呼成员因列车高速移动接受不到组呼消息的现象发生;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上的信令,突破组呼区域和在组ID限制的缺陷,实现可以不受组呼区域的限制和灵活的组呼成员的动态组呼;有效克服了基于短消息动态组呼实时性差和基于USSD动态组呼易造成无线网络拥塞的弊端。

Description

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系统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语音组呼业务是铁路数字通信系统GSM-R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先在组呼寄存器GCR预定义语音组呼业务组呼区域和组ID,主叫业务用户通过拨打组ID 来发起语音组呼,移动交换中心MSC通过查询组呼寄存器GCR和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得到被叫用户的MSISDN号,并根据被叫业务用户的MSISDN号,呼叫组内的所有在组呼寄存器GCR预定义语音组呼业务组呼区域内的成员。
上述静态语音组呼业务由于受组呼区域和组ID的限制,当用户脱离组呼区域时就无法再继续进行组呼业务,无法完全满足铁路调度通信的特殊需求。而GSM-R系统中智能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依据智能网业务交换与控制分离特性,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各种业务的添加、修改以及删除。
在《TB/T 3362-2015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智能网技术条件》标准中,提供了动态组呼通信的解决方案,满足铁路组呼通信的基本功能要求。目前有基于短消息实现动态组呼和基于非对称化数据补充业务USSD 实现动态组呼两种方案。
基于短消息实现动态组呼实现过程为:业务用户通过发送短消息进行动态组呼的请求,移动交换中心MSC接收到短消息,发送至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进行存储转发,业务控制点SCP接收组呼请求,分配一个临时组ID给该组呼,并将组ID发送至业务发起者和其他组成员,并向其请求位置信息,组成员接收到组ID之后,写入SIM卡,并将位置信息上报网络,当确定用户位置有效性后,建立动态组呼。该种方法须在网络中加入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设备,基于存储转发机制,传输时延大,实时性较差,并不能很好满足需求。另外,其建立动态组呼信令过程复杂,更增加了建立难度。
基于非对称化数据补充业务USSD实现动态组呼的实现过程为:业务用户通过USSD字符串发起动态组呼,并将组呼的各成员功能号发送到网络,移动交换中心MSC接收到字符串,向业务控制点SCP发送USSD字符串请求组呼,业务控制点SCP接收到该组呼请求,分配一个临时组ID给该组呼,并通过USSD字符串将组ID发送至业务发起者和其他组成员,并向其请求位置信息。组成员接收到组ID之后,写入SIM卡,并将位置信息通过USSD字符串上报网络,当确定用户位置有效性后,组呼寄存器GCR建立动态组呼。USSD是基于会话机制,在会话过程中需一直保持无线连接,在无线网络部分,用户不断与网络进行 USSD会话,这样会造成无线网络的拥塞(铁路上频带较窄),易导致动态组呼建立失败。且每次动态组呼的发起得申请临时组ID,然后写入SIM卡,耗时长,比较麻烦;且要不断申请、注销组ID。流程复杂、操作重复度高,对紧急组呼支持度不高。虽然对网络现有设备改动不大,但需要创建多个接口间的信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在SIM卡中配置组ID,对现有网络配置改动程度小,方便配置、修改和管理业务,可实时更新组呼成员信息的基于功能号的组呼业务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传输时延大、实时性差,流程复杂、操作重复度高,信令使用量大,易发生网络堵塞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业务控制点SCP为动态组呼分配虚拟组号,并将所述虚拟组号配置在组呼寄存器GCR中,建立所述虚拟组号与业务用户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虚拟功能号;
步骤S120:业务用户通过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请求,移动交换中心 MSC接收到所述动态组呼请求,检测所述业务用户是否符合权限要求,所述业务控制点SCP根据符合权限要求的动态组呼请求判断所述动态组呼是否进行,若否,则指示组呼参考和主叫用户的虚拟功能号;
步骤S130:所述移动交换中心MSC根据组呼参考和所述主叫用户的虚拟功能号向组呼寄存器GCR查询对应的组呼成员信息,并将所述组呼成员信息发送至业务控制点SCP;
步骤S140:所述业务控制点SCP根据所述组呼成员信息查询相应的被叫用户的MSISDN号码,并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查询对应的被叫用户的位置信息;
步骤S150:移动交换中心根据所述MSISDN号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建立动态组呼。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控制点SCP为动态组呼分配虚拟组号,并将所述虚拟组号配置在组呼寄存器GCR中,建立所述虚拟组号与所述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虚拟功能号包括:
当业务用户进行功能号注册时,SCP检查其是否是该组呼内的第一个注册成员,若是,则分配虚拟组号给该组呼,并建立虚拟组号和对应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虚拟功能号;若否,则表明该组呼已经有成员注册过,并且已经分配过虚拟组号,建立虚拟组号和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虚拟功能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0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根据符合权限要求的动态组呼请求向业务控制点SCP发送启动检测点InitialDP操作;所述业务控制点SCP根据所述启动检测点InitialDP判断所述动态组呼是否进行,若未进行,所述业务控制点SCP将组呼参考和所述主叫用户的虚拟功能号发送至移动交换中心MSC。
进一步的,所述组呼参考包括虚拟组号和组ID;所述虚拟功能号包括虚拟组号和功能码。
进一步的,依据注册功能号的使用场景,预先在GCR中配置组呼信息,业务用户提前注册动态组呼。
进一步的,所述组呼信息包括呼叫类型、虚拟组号、组成员功能号的对应关系以及包含的组成员。
本发明有益效果: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上的信令,突破原有语音组呼有组呼区域和在组ID限制的缺陷,实现可以不受组呼区域和组ID限制的,可实时灵活更新组呼成员位置信息的动态组呼;有效克服了基于短消息动态组呼实时性较差和基于USSD动态组呼中易造成无线网络拥塞的弊端。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功能号的动态组呼业务实现方法实现动态组呼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功能号的动态组呼实现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功能号的动态组呼实现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业务用户虚拟功能号构建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基于功能号实现动态组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基于功能号实现动态组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基于功能号实现动态组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的基于功能号实现动态组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述的基于功能号实现动态组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述的基于功能号实现动态组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所述的基于功能号实现动态组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模块。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模块,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模块和/或它们的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具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 (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部件或装置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动态组呼实现方法,该方法在如图1所示的网络结构系统中实现,该网络结构系统包括:
业务控制点SCP:用于存储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集中智能网所有业务控制功能。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用于提供归属用户数据和用户鉴权信息。
移动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业务处理点SSP:用于提供电路域业务,本发明电路域业务是指组呼业务。
其中该模块内涵盖组呼寄存器实体。
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机BTS:用于提供无线覆盖,属于基站子系统。
MS、SIM卡:用于配合组呼实现,其中MS可以代指已注册组呼业务的终端或手持台。
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下实现基于功能号的动态组呼业务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业务控制点SCP为动态组呼分配虚拟组号,并将所述虚拟组号配置在组呼寄存器GCR中,建立所述虚拟组号与业务用户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虚拟功能号;
步骤S120:业务用户通过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请求,移动交换中心 MSC接收到所述动态组呼请求,检测所述业务用户是否符合权限要求,所述业务控制点SCP根据符合权限要求的动态组呼请求判断所述动态组呼是否进行,若否,则指示组呼参考和主叫用户的虚拟功能号;
步骤S130:所述移动交换中心MSC根据组呼参考和所述主叫用户的虚拟功能号向组呼寄存器GCR查询对应的组呼成员信息,并将所述组呼成员信息发送至业务控制点SCP;
步骤S140:所述业务控制点SCP根据所述组呼成员信息查询相应的被叫用户的MSISDN号码,并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查询对应的被叫用户的位置信息;
步骤S150:移动交换中心根据所述MSISDN号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建立动态组呼。
如图3所示,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下实现基于功能号的动态组呼业务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1:业务用户MS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不同类型的基于功能号的动态组呼采用不同的短号码。
步骤2: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接收到业务用户的呼叫请求,向业务控制点发送启动检测点Initial DP操作,启用智能呼叫流程。
步骤3:启动检测点Initial DP携带主叫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功能号参数,业务控制点SCP根据功能号判断组呼是否进行,若未进行,返回“请求报告BCSM事件”操作、“连接”操作。“请求报告BCSM事件”操作指示用户的呼叫状态,“连接”操作指示组呼参考和主叫用户虚拟功能号。
步骤4: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组呼寄存器GCR查询该组呼参考对应的组成员信息,包括呼叫类型、虚拟组号、功能码等,并向业务控制点SCP返回相应信息。
步骤5:业务控制点SCP根据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发来的被叫业务用户的虚拟功能号,查找对应的MSISDN号码,并向归属位置寄存器 HLR查询对应的被叫业务用户的位置信息。
步骤6:业务控制点SCP若判断被叫业务用户都在主叫业务用户的管辖区域内,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请求报告BCSM事件”、“连接”操作,“连接”操作指示对应被叫业务用户的MSISDN号和用户虚拟功能号。
步骤7: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根据从业务控制点SCP收到的 MSISDN号,建立呼叫。
在发起组呼之前,业务用户首先进行功能号注册,得到虚拟组号和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虚拟功能号。注册功能号的流程如图4所示。
业务用户MS1进行功能号注册,业务控制点SCP收到注册消息后,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是否为该动态组呼首个注册用户,若为首个注册用户,且有智能动态组呼呼叫权限,则分配一个虚拟组号给该动态组呼,并建立虚拟组号和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注册消息后还会包含该动态组呼其他成员MS2、 MS3、MS4、MS5的功能号,并将注册成果结果返回至业务用户MS1(也有可能因业务用户功能号格式不正确或非智能用户等原因而注册失败,这里不考虑特殊情况)。
业务用户MS2进行功能号注册,业务控制点SCP收到注册消息后,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该注册业务用户并不是动态组呼中首个注册用户,已经为该动态组呼分配过虚拟组号,则直接建立虚拟组号和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并将注册成功结果返回至业务用户MS2。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在正常情况下业务用户MS1通过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组呼建立成功,组呼成员进行通话的方法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业务用户已经在业务控制点SCP中开户,参与组呼的业务用户MS1、MS2、MS3、MS4、MS5完成功能号注册,业务控制点SCP中存在虚拟组号和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组呼寄存器GCR中无需包含具体的组呼区域,但需配置基于功能号的动态组呼的呼叫类型、虚拟组号、组成员功能码的对应关系。被叫业务用户在主叫业务用户的管辖范围内,并能够成功接收到组呼消息。
业务用户MS1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组呼建立成功,包含五个业务用户MS1、MS2、MS3、MS4、MS5;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业务控制点SCP发送启动检测点Initial DP,启动智能呼叫流程。启动检测点 Initial DP包含主要参数有业务键,取值为10,长度为1字节,业务控制点根据业务键找到相应的业务逻辑,并根据业务逻辑来进行相应的呼叫流程;主叫用户号码;被叫用户号码;用户识别码IMSI,指示为之调度业务的业务用户的用户识别码;位置信息,指示主叫用户的位置信息,包含位置区码和小区识别码;用户信息,包括主叫用户MS1的功能号等。
业务控制点SCP根据启动检测点Initial DP用户信息中的主叫用户信息的功能号,查找对应的虚拟组号,判断该虚拟组号对应的组呼并未正在进行,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请求报告BCSM事件”,要求得知移动交换中心MSC本次组呼的相关BCSM相关事件,移动交换中心将本次需上报的BCSM事件记录下来,当要求的BCSM事件发生时,通过“BCSM事件报告”通知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控制点SCP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连接”操作,包含参数为Destination Routing Address和Generic Number,Destination Routing Address指示组呼参考,包含移动交换中心MSC/ 业务处理点SSP此次组呼的目的地,将要接续到的被叫业务用户号码,用于完成呼叫连接;Generic Number指示发起用户MS1虚拟功能号。
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组呼寄存器GCR查询该组呼参考对应的组成员信息,包括呼叫类型、虚拟组号、功能码等,判断主叫用户MS1 在调度员列表中,MS2、MS3、MS4、MS5依次向SCP发送启动检测点Initial DP操作,被叫号码为组呼寄存器GCR中配置的除主叫用户之外的其他调度员号码。
业务控制点SCP根据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发来的被叫号码,查找对应的MSISDN号,依次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送Any Time Interrogation消息,查询被叫业务用户的位置信息,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向拜访位置寄存器VLR查询到被叫用户的位置信息后,向业务控制点SCP返回Any Time Interrogation消息,告知业务控制点SCP被叫业务用户位置信息。
业务控制点SCP判断MS2、MS3、MS4、MS5的位置,均在主叫用户MS1 的管辖范围内,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请求报告BCSM事件”,要求得知移动交换中心MSC本次组呼的相关BCSM相关事件,移动交换中心将本次需上报的BCSM事件记录下来,当要求的BCSM事件发生时,通过“BCSM事件报告”通知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控制点SCP向移动交换中心 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连接”操作,指示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 SSP此次组呼的目的地,主要参数值为MSISDN和用户的虚拟功能号。
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根据收到的MSISDN号,分别建立MS2、MS3、MS4、MS5的呼叫。
业务控制点SCP设置动态组呼最大通话时长,超出后由业务控制点SCP通知移动交换中心MSC发起呼叫释放;最大通话时长超出前,由参与动态组呼的任何一个成员发送双音多频信号DTMF“***”发起动态组呼释放。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其中一个被叫业务用户未注册功能号的情形下实现基于功能号的动态组呼的方法,本实施例中,参与组呼的业务用户MS1、MS2、MS3、MS4完成功能号注册,MS5未完成功能号注册,业务控制点SCP中存在虚拟组号和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
业务用户MS1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组呼建立成功,包含业务用户 MS1、MS2、MS3、MS4;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业务控制点 SCP发送启动检测点InitialDP,启动智能呼叫流程。
业务控制点SCP判断MS2、MS3、MS4的位置,均在主叫用户MS1的管辖范围内,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请求报告BCSM事件”,要求得知移动交换中心MSC本次组呼的相关BCSM相关事件,移动交换中心将本次需上报的BCSM事件记录下来,当要求的BCSM事件发生时,通过“BCSM事件报告”通知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控制点SCP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连接”操作,指示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 SSP此次组呼的目的地,主要参数值为MSISDN和用户的虚拟功能号。
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根据收到的MSISDN号,分别建立 MS2、MS3、MS4的呼叫。
业务控制点SCP设置动态组呼最大通话时长,超出后由业务控制点SCP通知移动交换中心MSC发起呼叫释放;最大通话时长超出前,由参与动态组呼的任何一个成员发送双音多频信号DTMF“***”发起动态组呼释放。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仅主叫业务用户注册功能号的动态组呼的建立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参与组呼的业务用户仅MS1完成功能号注册,MS2、 MS3、MS4、MS5未完成功能号注册,业务用户MS1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组呼建立失败。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业务控制点SCP发送启动检测点Initial DP,启动智能呼叫流程。
业务控制点SCP判断仅主叫业务用户注册了功能号,符合通知音播放触发条件,指示智能外设IP向主叫业务用户播放录音通知,录音播放完毕,业务控制点SCP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释放”操作,包含释放原因值。
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其中一个被叫业务用户不在管辖范围内的动态组呼的建立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参与组呼的业务用户MS1、MS2、MS3、MS4、MS5完成功能号注册,其中一个被叫业务用户不在管辖范围内,其余被叫业务用户在主叫业务用户的管辖范围内,并能够成功接收到组呼消息。
业务用户MS1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组呼建立成功,包含业务用户 MS1、MS2、MS3、MS4;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业务控制点 SCP发送启动检测点InitialDP,启动智能呼叫流程。
业务控制点SCP根据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发来的被叫号码,查找对应的MSISDN号,依次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送Any Time Interrogation消息,查询被叫业务用户的位置信息,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向拜访位置寄存器VLR查询到被叫用户的位置信息后,向业务控制点SCP返回Any Time Interrogation消息,告知业务控制点SCP被叫业务用户位置信息。
业务控制点SCP判断MS2、MS3、MS4、MS5的位置,MS2、MS3、MS4、在主叫用户MS1的管辖范围内,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 返回“请求报告BCSM事件”,通过“BCSM事件报告”通知业务控制点 SCP。业务控制点SCP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连接”操作。判断MS5在主叫用户MS1的管辖范围外,业务控制点SCP向移动交换中心 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释放”操作,包含释放原因值。
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根据收到的MSISDN号,分别建立 MS2、MS3、MS4的呼叫。
业务控制点SCP设置动态组呼最大通话时长,超出后由业务控制点SCP通知移动交换中心MSC发起呼叫释放;最大通话时长超出前,由参与动态组呼的任何一个成员发送双音多频信号DTMF“***”发起动态组呼释放。
实施例六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所有被叫业务用户均不在管辖区域内的动态组呼建立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所有被叫业务用户均在管辖区域外,参与组呼的业务用户MS1、MS2、MS3、MS4、MS5完成功能号注册,业务用户MS1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组呼建立失败。
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业务控制点SCP发送启动检测点 InitialDP,启动智能呼叫流程。
业务控制点SCP根据启动检测点Initial DP用户信息中的主叫用户信息的功能号,查找对应的虚拟组号,判断该虚拟组号对应的组呼并未正在进行,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请求报告BCSM事件”,通过“BCSM事件报告”通知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控制点SCP向移动交换中心 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连接”操作。
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组呼寄存器GCR查询该组呼参考对应的组成员信息,判断主叫用户MS1在调度员列表中,MS2、MS3、MS4、MS5依次向SCP发送启动检测点Initial DP操作,被叫号码为组呼寄存器GCR中所配置的除主叫用户之外的其他调度员号码。
业务控制点SCP根据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发来的被叫号码,查找对应的MSISDN号,依次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送Any Time Interrogation消息,查询被叫业务用户的位置信息,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向拜访位置寄存器VLR查询到被叫用户的位置信息后,向业务控制点SCP返回Any Time Interrogation消息,告知业务控制点SCP被叫业务用户位置信息。
业务控制点SCP判断MS2、MS3、MS4、MS5的位置,MS2、MS3、 MS4、MS5均在主叫用户MS1的管辖范围外,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释放”操作,包含释放原因值。
实施例七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一种当被叫业务用户主动退出动态组呼时的组呼实现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被叫业务用户主动退出动态组呼,参与组呼的业务用户 MS1、MS2、MS3、MS4、MS5完成功能号注册,被叫业务用户在主叫业务用户的管辖范围内,并能够成功接收到组呼消息。主叫业务用户MS1已成功建立起动态组呼。
被叫业务用户MS2挂机,主动退出动态组呼,原有动态组呼仍存在。
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发送给业务控制点SCP“BCSM事件报告”,通知业务控制点SCP检测到的需上报的BCSM事件。
业务控制点SCP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释放操作,包含释放原因值。
实施例八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一种被叫业务用户退出动态组呼又重新加入动态组呼的组呼实现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被叫业务用户主动退出动态组呼,参与组呼的业务用户 MS1、MS2、MS3、MS4、MS5完成功能号注册,被叫业务用户在主叫业务用户的管辖范围内,并能够成功接收到组呼消息,主叫业务用户MS1已成功建立起动态组呼,被叫业务用户MS2已退出动态组呼。
MS2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重新加入到已经建立的组呼中。
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业务控制点SCP发送启动检测点 InitialDP,启动智能呼叫流程。
业务控制点SCP根据启动检测点Initial DP用户信息中的主叫用户信息的功能号,查找对应的虚拟组号,判断对应的组呼正在进行,业务控制点根据主叫用户MS2功能号的用户识别号部分,查找动态组呼其他身份的功能号,并利用功能号查找对应的MSISDN号,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送Any Time Interrogation消息,查询被叫业务用户的位置信息,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向拜访位置寄存器VLR查询到被叫用户的位置信息后,向业务控制点SCP返回Any Time Interrogation消息,告知业务控制点SCP被叫业务用户位置信息。
业务控制点SCP判断MS1、MS3、MS4、MS5的位置,MS1、MS3、 MS4、MS5均在主叫用户MS2的管辖范围内,且原动态组呼中用户并未达到上限5个,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请求报告BCSM事件”,要求得知移动交换中心MSC本次组呼的相关BCSM相关事件,当要求的BCSM 事件发生时,通过“BCSM事件报告”通知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控制点SCP向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返回“连接”操作,指示移动交换中心 MSC/业务处理点SSP此次组呼的目的地,主要参数值有组呼参考和发起用户 MS2虚拟功能号。
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处理点SSP向组呼寄存器GCR查询该组呼参考对应的组成员信息,包括呼叫类型、虚拟组号、功能码等,判断主叫用户MS2 在调度员列表中,且该组呼已经存在,直接将MS2加入组呼。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只需对业务控制点SCP进行业务配置,充分利用现网中已有的信令,在网络层利用CAP和MAP协议下定义的信令进行交互,配置增加动态组呼业务,灵活性更高,减少了无线网络部分的拥塞;通过建立虚拟功能号实现了组呼成员位置的实时更新,避免了组呼成员因列车高速移动造成的接受不到组呼消息的现象;组呼成员终端SIM卡无需配置组ID,无需不断写入临时分配的组ID号,利用虚拟组号实现业务用户呼叫流程,降低业务复杂度;基于CAP信令交互实现动态组呼,对智能网原有信令改动小,操作流程简单,建立时间短;通过预配置成员信息,信令交互简单,支持性好,克服了静态组呼组呼属性不灵活的弊端,克服了短消息实现组呼的时延较大和USSD实现组呼拥塞、对紧急事件支持性较差的弊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业务控制点SCP为动态组呼分配虚拟组号,并将所述虚拟组号配置在组呼寄存器GCR中,建立所述虚拟组号与业务用户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虚拟功能号;
步骤S120:业务用户通过拨打短号码发起动态组呼请求,移动交换中心MSC接收到所述动态组呼请求,检测所述业务用户是否符合权限要求,所述业务控制点SCP根据符合权限要求的动态组呼请求判断所述动态组呼是否进行,若否,则指示组呼参考和主叫用户的虚拟功能号;
步骤S130:所述移动交换中心MSC根据组呼参考和所述主叫用户的虚拟功能号向组呼寄存器GCR查询对应的组呼成员信息,并将所述组呼成员信息发送至业务控制点SCP;
步骤S140:所述业务控制点SCP根据所述组呼成员信息查询相应的被叫用户的MSISDN号码,并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查询对应的被叫用户的位置信息;
步骤S150:移动交换中心根据所述MSISDN号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建立动态组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点SCP为动态组呼分配虚拟组号,并将所述虚拟组号配置在组呼寄存器GCR中,建立所述虚拟组号与所述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虚拟功能号包括:
当业务用户进行功能号注册时,SCP检查其是否是该组呼内的第一个注册成员,若是,则分配虚拟组号给该组呼,并建立虚拟组号和对应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虚拟功能号;若否,则表明该组呼已经有成员注册过,并且已经分配过虚拟组号,建立虚拟组号和注册功能号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虚拟功能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0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根据符合权限要求的动态组呼请求向业务控制点SCP发送启动检测点InitialDP操作;所述业务控制点SCP根据所述启动检测点InitialDP判断所述动态组呼是否进行,若未进行,所述业务控制点SCP将组呼参考和所述主叫用户的虚拟功能号发送至移动交换中心MS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参考包括虚拟组号和组ID;所述虚拟功能号包括虚拟组号和功能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注册功能号的使用场景,预先在GCR中配置组呼信息,业务用户提前注册动态组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信息包括呼叫类型、虚拟组号、组成员功能号的对应关系以及包含的组成员。
CN201810411138.9A 2018-05-02 2018-05-02 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 Active CN108712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1138.9A CN108712727B (zh) 2018-05-02 2018-05-02 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1138.9A CN108712727B (zh) 2018-05-02 2018-05-02 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2727A true CN108712727A (zh) 2018-10-26
CN108712727B CN108712727B (zh) 2021-05-18

Family

ID=63867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1138.9A Active CN108712727B (zh) 2018-05-02 2018-05-02 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1272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647A (zh) * 2006-01-24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终端动态编组、编组注销的方法及系统
US20090170488A1 (en) * 2007-12-28 2009-07-02 Joerg Becker Group Call Management
CN101489204A (zh) * 2009-02-10 2009-07-2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核心网的位置寻址解决不唯一车次号的方法
CN102291689A (zh) * 2011-09-13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组呼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150215356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Motorola Solutions,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an operation of multiple mobile devices in a group cal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647A (zh) * 2006-01-24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终端动态编组、编组注销的方法及系统
US20090170488A1 (en) * 2007-12-28 2009-07-02 Joerg Becker Group Call Management
CN101489204A (zh) * 2009-02-10 2009-07-2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核心网的位置寻址解决不唯一车次号的方法
CN102291689A (zh) * 2011-09-13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组呼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150215356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Motorola Solutions,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an operation of multiple mobile devices in a group call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EKSANDER SNIADY: "《VoLTE Performance in Railway Scenarios: Investigating VoLTE as a Viable Replacement for GSM-R》",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MAGAZINE 》 *
柴金川: "基于智能网与OTA的动态组呼业务", 《铁道通信信号》 *
龚骁猷: "铁路GSM_R网络编号方案关键问题研究", 《铁道标准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2727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0719B2 (en) Group call management
US6564049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group calls with reduced setup times
FI92787B (fi) Ryhmäpuhelumenetelmä, järjestelmäohjain ja tilaaja-asema radiojärjestelmässä
US6577874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mporary identification numbers for mobile terminals
EP1560456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all barge-in
CN109151807A (zh) 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主副卡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JPH07509594A (ja) 移動機電話システム内の未登録移動機加入者に対する呼び出し取扱い方法
US20010014614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all routing and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O2001031964A1 (en) Dynamically controlled group call services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6455060A (zh) 一种呼叫方法、装置、终端及核心网系统
CN108696828A (zh) 无线调度台的漫游处理方法
CN101146266A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47413A (zh)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基于业务的移动性限制的方法
CN100407618C (zh) 一种集群业务鉴权接口及集群业务鉴权实现方法
USH1941H1 (en) Agent interworking protocol and cal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31260B1 (en) Method of routing calls to peripheral devices
KR20040100927A (ko) 이동 피호출 가입자가 이용 가능하게 될 때 호출 가입자가받는 통지
CN108712727A (zh) 智能网条件下基于功能号的铁路系统动态组呼实现方法
CN106982422A (zh) 在电路域回落下获取2g/3g位置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6532362B1 (en) Over the air service provisioning (OTASP)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65173A (zh) 一种当前使用号码通知方法、系统和号码通知服务器
FI107427B (fi) Puheluinformaation tulostaminen telekommunikaatioverkossa
CN100441033C (zh) 移动双模系统提供跨网呼叫失败放音的方法
KR100727752B1 (ko) 착신 제한 번호 입력 방법
CN101835104B (zh) 销户移动终端的群组信息更新方法及集群调度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