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3033A - 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3033A
CN108703033A CN201810572264.2A CN201810572264A CN108703033A CN 108703033 A CN108703033 A CN 108703033A CN 201810572264 A CN201810572264 A CN 201810572264A CN 108703033 A CN108703033 A CN 108703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mulch
parts
sowing
y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22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3033B (zh
Inventor
陈国栋
万素梅
翟云龙
吴全忠
胡守林
高山
罗新宁
魏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ri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ri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ri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ri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5722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03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03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3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3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30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50Cot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4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hole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02Dibble see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6/00Picking of fruits, vegetables, hops, or the like; Devices for shaking trees or shrubs
    • A01D46/08Picking of fruits, vegetables, hops, or the like; Devices for shaking trees or shrubs of cotton
    • A01D46/14Picking of fruits, vegetables, hops, or the like; Devices for shaking trees or shrubs of cotton using lint-from-plant pic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87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ground cove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Protection Of Plants (AREA)
  • Sowing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此种植方法中,第一年在土地上敷设的地膜与地漏管,在第一年收获棉花的时候是不需要清理的,第二年直接在上面重新种植即可,使用专为此方法设计的播采一体机能收获与播种时尽可能的保护地膜不被破坏;一般棉花的种植规模较大,如果能将地膜、地漏管的用量控制在两年一次,那么就能节约一笔巨大的成本开支;此方法采用第一年与第二年交叉种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土壤的肥力。

Description

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种植领域,具体涉及到棉花种植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棉花、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
棉花是一种一年一熟的农作物,现在的一般采用覆膜以及滴灌带技术来进行种植,在每年的年初将地膜与滴管带敷于地面之上,然后在年末的时候将棉花收割,第二年又需要重新敷设;而我们知道一般棉花的种植规模,面积巨大,而敷设地膜每年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因此需要一种新兴的种植方式来控制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第一年棉花收获后地膜、滴灌带不回收,第二年继续使用,一次覆膜、铺滴灌带两次使用,同时还采取免耕、秸秆还田方式。本发明一次覆膜、铺滴灌带两年使用,提高了地膜和滴灌带的利用率,降低了植棉成本,同时减少了地膜残留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地膜与滴灌带带第二年免耕播种,减少了冬春棉田水分无效蒸发,减少风蚀,减少农耗时间,提高植棉产投比,是一种可持续的机采棉轻简化种植方法;秸秆还田不仅具有减少棉田风蚀,降低沙尘暴危害的作用,而且具有协调土壤三相比,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耕地用养结合的目的,符合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四月初播种之前对待种植土地进行翻耕,并对翻耕完成后的土地施以肥料;
步骤二、采用播采一体机进行棉花播种,播种完毕后覆盖上地膜并敷设滴灌带;
步骤三、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
步骤四、在十一月前采用播采一体机对棉花进行收获,所述地膜和滴灌带不需要更换,将棉花秸秆平铺在地膜上,并覆盖在原棉花种植部位;滴灌带两边地膜不覆盖;
步骤五、第二年四月初播种前对覆盖在地膜上的秸秆喷施化学农药以消除虫卵和杂草,并在前一年的地膜上采用播采一体机直接种植棉花;
步骤六、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
步骤七、在十一月前进行收获,收获后剩下的秸秆还入土地内,然后进行冬灌,再在来年进行春翻,以准备进行下一个两年周期的种植。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二中提到的棉花播种,其方式为:
采用幅宽2~2.05m的地膜,将每一地膜分为三行种植,并在每两行之间铺设有一根滴灌带,形成一膜三行两带的种植模式;其中每一行内种植有两列棉花。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两列棉花之间的间距保持在10~12cm之间;在每两行棉花种植区域之间的距离保持在64~68cm之间;播种密度22.88~25.06万株/hm2,收获密度为19.5~21.0万株/hm2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五中提到的在前一年的地膜上采用播采一体机直接种植棉花,其方式为:
每一地膜上种植四列棉花,并分别种植与两根滴灌带左右两侧,每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的距离为10~12c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提到的播种前的肥料,按一下重量份:磷酸铵10-20份、硝酸钾12-15份、聚磷酸铵15-20份、尿素10-30份、氯化钾10-20份、草木灰2-8份、豆饼粉10-20份、棉籽仁饼粉5-10份、新月藻粉5-10份、硝酸铵钙2-3;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提到的播种前的肥料,按一下重量份:磷酸铵10份、硝酸钾12份、聚磷酸铵15份、尿素10份、氯化钾11份、草木灰2份、豆饼粉10份、棉籽仁饼粉5份、新月藻粉10份、硝酸铵钙2份。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播采一体机包括:
车体,
设置在所述车体前端的设有地膜敷设装置,其包括:
敷设架,其中部安装有卷筒状的地膜,所述敷设架的下部设有地膜引导轮,所述地膜引导轮后部安装有用于将地膜压入土地内的第一碾压轮;所述地膜引导轮由安装在敷设架上的电机驱动;
设置在所述车体后端的设有播采装置,其包括:
承载架,其中部设有一根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设置有5套播采单元,每套播采单元之间的距离为35-40cm,所述播采单元包括:
V字型结构架,其一端为播种臂,另一端为收割臂;所述V字型结构架与所述横杆可旋转连接,并与安装在承载架上的电动气缸相连接,所述电动气缸控制V字型结构架的转动用以选择播采装置的播种功能或是收割功能;
所述播种臂的前端设有齿轮,其侧壁设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上连接用于刺破地膜并在土地内留下一个种植坑的播种手,所述播种手的上部为排种腔,其上部与安装在承载架上的种子箱相连通,所述排种腔顶部铰接有翻盖;所述播种手上端有一顶杆用于顶开翻盖使种子箱内的种子能顺着排种腔掉入种植坑中;
所述承载架上横向设有一根与车体的转动轴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轴,当播采一体机处于播种功能时,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齿轮与播种臂前端的齿轮相连接以驱动播种臂工作。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地膜均采用具有可降解性的黑色地膜。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收割臂上部的承载架上设有棉花箱用于收集棉花,所述收割臂与棉花箱之间安装有运输皮带。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承载架的下部设有用于压紧地膜的第二碾压轮。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两年种植棉花的过程中只敷设一次膜和铺滴灌带的方法,因为棉花种植的规模相对巨大,在前期地膜用量上也较为大,,而此发明能成倍提高了地膜和滴灌带的利用率,降低了植棉成本,同时减少了地膜残留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第二年免耕种植,减少了冬春棉田水分无效蒸发,减少风蚀,减少农耗时间,提高植棉产投比,是一种可持续的机采棉轻简化种植方法;同时将头一年收割所留下的秸秆直接还田不仅具有减少棉田风蚀,降低沙尘暴危害的作用,而且具有协调土壤三相比的优点;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特制的采播一体机,专门配合此种种植方法,以简化其种植步骤。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棉花种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播采一体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播采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四月初播种之前对待种植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的土地要达到墒、平、松、碎、齐、净的程度,并对翻耕完成后的土地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5份、硝酸钾12份、聚磷酸铵20份、尿素20份、氯化钾15份、草木灰3份、豆饼粉20份、棉籽仁饼粉10份、新月藻粉10份、硝酸铵钙3,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二、采用播采一体机进行棉花播种,采用最大宽度2.05m宽的地膜,头一年将地膜分种三行,每两行之间预留的空间为下一年的种植宽度,两列棉花之间的距离为10cm,每两行棉花种植区域之间的距离保持在65cm,播种完毕后覆盖上地膜并敷设滴灌带;
步骤三、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3份、硝酸钾11份、聚磷酸铵10份、尿素30份、氯化钾15份、草木灰3份、豆饼粉20份、棉籽仁饼粉10份、新月藻粉8份、硝酸铵钙3,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四、在十一月前采用播采一体机对棉花进行收获,所述地膜1和滴灌带2不需要更换,将棉花秸秆平铺在地膜1上,并覆盖在原棉花种植部位;滴灌带2两边地膜不覆盖,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2cm的距离;
步骤五、第二年四月初播种前对覆盖在地膜上的秸秆喷施化学农药以消除虫卵和杂草,并在前一年的地膜上采用播采一体机直接种植棉花;
步骤六、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
步骤七、在十一月前进行收获,收获后剩下的秸秆还入土地内,然后进行冬灌,再在来年进行春翻,以准备进行下一个两年周期的种植;
第一年按照图1上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即总共种植三行,到第二年的时候按照下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两行;按照上述总共七个步骤对棉花进行种植,其相对与现行的种植技术,其主要优势在与每两年才需要敷设一次地膜与滴灌带,能极大的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成本,同时还有较多的好处在于,第一年完成后不收地膜还能能减少了冬季棉田水分无效蒸发,减少风蚀,减少来年的农耗时间;按照这种种植方式,在播种密度为22.88万株/hm2,第一年能收获20.00万株/hm2的产值;
第二年直接在头一年地膜上种植,在头一年的三行种植的每行之间种植,种植两行,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2cm的距离,尽量拉开两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其生长;此种种植方式在第二年就不再需要进行翻地,节约了人工时间成本,在头一年的未种植的区域进行种植,那么还能有效的保障土壤肥力,待第二年种植完成后,在新一轮的第一年种植,使回田的秸秆以化为土壤肥力;此种交替种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土地的肥力,在播种密度为24.06万株/hm2,第二年的收获密度可以达到20.5万株/hm2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四月初播种之前对待种植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的土地要达到墒、平、松、碎、齐、净的程度,并对翻耕完成后的土地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3份、硝酸钾14份、聚磷酸铵17份、尿素23份、氯化钾13份、草木灰5份、豆饼粉15份、棉籽仁饼粉8份、新月藻粉9份、硝酸铵钙3,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二、采用播采一体机进行棉花播种,采用最大宽度2.05m宽的地膜,头一年将地膜分种三行,每两行之间预留的空间为下一年的种植宽度,两列棉花之间的距离为11cm,每两行棉花种植区域之间的距离保持在66cm,播种完毕后覆盖上地膜并敷设滴灌带;
步骤三、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7份、硝酸钾14份、聚磷酸铵18份、尿素25份、氯化钾16份、草木灰3份、豆饼粉20份、棉籽仁饼粉10份、新月藻粉5份、硝酸铵钙2,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四、在十一月前采用播采一体机对棉花进行收获,所述地膜1和滴灌带2不需要更换,将棉花秸秆平铺在地膜1上,并覆盖在原棉花种植部位;滴灌带2两边地膜不覆盖,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2cm的距离;
步骤五、第二年四月初播种前对覆盖在地膜上的秸秆喷施化学农药以消除虫卵和杂草,并在前一年的地膜上采用播采一体机直接种植棉花;
步骤六、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
步骤七、在十一月前进行收获,收获后剩下的秸秆还入土地内,然后进行冬灌,再在来年进行春翻,以准备进行下一个两年周期的种植;
第一年按照图1上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即总共种植三行,到第二年的时候按照下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两行;按照上述总共七个步骤对棉花进行种植,其相对与现行的种植技术,其主要优势在与每两年才需要敷设一次地膜与滴灌带,能极大的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成本,同时还有较多的好处在于,第一年完成后不收地膜还能能减少了冬季棉田水分无效蒸发,减少风蚀,减少来年的农耗时间;按照这种种植方式,在播种密度为23.88万株/hm2,第一年能收获19.60万株/hm2的产值;
第二年直接在头一年地膜上种植,在头一年的三行种植的每行之间种植,种植两行,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2cm的距离,尽量拉开两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其生长;此种种植方式在第二年就不再需要进行翻地,节约了人工时间成本,在头一年的未种植的区域进行种植,那么还能有效的保障土壤肥力,待第二年种植完成后,在新一轮的第一年种植,使回田的秸秆以化为土壤肥力;此种交替种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土地的肥力,在播种密度为24.06万株/hm2,第二年的收获密度可以达到20.8万株/hm2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四月初播种之前对待种植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的土地要达到墒、平、松、碎、齐、净的程度,并对翻耕完成后的土地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6份、硝酸钾17份、聚磷酸铵16份、尿素23份、氯化钾13份、草木灰5份、豆饼粉15份、棉籽仁饼粉10份、新月藻粉9份、硝酸铵钙3,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二、采用播采一体机进行棉花播种,采用最大宽度2.05m宽的地膜,头一年将地膜分种三行,每两行之间预留的空间为下一年的种植宽度,两列棉花之间的距离为11cm,每两行棉花种植区域之间的距离保持在67cm,播种完毕后覆盖上地膜并敷设滴灌带;
步骤三、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7份、硝酸钾14份、聚磷酸铵18份、尿素30份、氯化钾118份、草木灰8份、豆饼粉20份、棉籽仁饼粉10份、新月藻粉8份、硝酸铵钙2,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四、在十一月前采用播采一体机对棉花进行收获,所述地膜1和滴灌带2不需要更换,将棉花秸秆平铺在地膜1上,并覆盖在原棉花种植部位;滴灌带2两边地膜不覆盖,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0cm的距离;
步骤五、第二年四月初播种前对覆盖在地膜上的秸秆喷施化学农药以消除虫卵和杂草,并在前一年的地膜上采用播采一体机直接种植棉花;
步骤六、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
步骤七、在十一月前进行收获,收获后剩下的秸秆还入土地内,然后进行冬灌,再在来年进行春翻,以准备进行下一个两年周期的种植;
第一年按照图1上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即总共种植三行,到第二年的时候按照下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两行;按照上述总共七个步骤对棉花进行种植,其相对与现行的种植技术,其主要优势在与每两年才需要敷设一次地膜与滴灌带,能极大的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成本,同时还有较多的好处在于,第一年完成后不收地膜还能能减少了冬季棉田水分无效蒸发,减少风蚀,减少来年的农耗时间;按照这种种植方式,在播种密度为24.00万株/hm2,第一年能收获19.80万株/hm2的产值;
第二年直接在头一年地膜上种植,在头一年的三行种植的每行之间种植,种植两行,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2cm的距离,尽量拉开两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其生长;此种种植方式在第二年就不再需要进行翻地,节约了人工时间成本,在头一年的未种植的区域进行种植,那么还能有效的保障土壤肥力,待第二年种植完成后,在新一轮的第一年种植,使回田的秸秆以化为土壤肥力;此种交替种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土地的肥力,在播种密度为24.00万株/hm2,第二年的收获密度可以达到20.8万株/hm2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的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四月初播种之前对待种植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的土地要达到墒、平、松、碎、齐、净的程度,并对翻耕完成后的土地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6份、硝酸钾17份、聚磷酸铵16份、尿素23份、氯化钾13份、草木灰5份、豆饼粉15份、棉籽仁饼粉10份、新月藻粉9份、硝酸铵钙3,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二、采用播采一体机进行棉花播种,采用最大宽度2.05m宽的地膜,头一年将地膜分种三行,每两行之间预留的空间为下一年的种植宽度,两列棉花之间的距离为11cm,每两行棉花种植区域之间的距离保持在67cm,播种完毕后覆盖上地膜并敷设滴灌带;
步骤三、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7份、硝酸钾14份、聚磷酸铵18份、尿素30份、氯化钾118份、草木灰8份、豆饼粉20份、棉籽仁饼粉10份、新月藻粉8份、硝酸铵钙2,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四、在十一月前采用播采一体机对棉花进行收获,所述地膜1和滴灌带2不需要更换,将棉花秸秆平铺在地膜1上,并覆盖在原棉花种植部位;滴灌带2两边地膜不覆盖,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0cm的距离;
步骤五、第二年四月初播种前对覆盖在地膜上的秸秆喷施化学农药以消除虫卵和杂草,并在前一年的地膜上采用播采一体机直接种植棉花;
步骤六、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
步骤七、在十一月前进行收获,收获后剩下的秸秆还入土地内,然后进行冬灌,再在来年进行春翻,以准备进行下一个两年周期的种植;
第一年按照图1上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即总共种植三行,到第二年的时候按照下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两行;按照上述总共七个步骤对棉花进行种植,其相对与现行的种植技术,其主要优势在与每两年才需要敷设一次地膜与滴灌带,能极大的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成本,同时还有较多的好处在于,第一年完成后不收地膜还能能减少了冬季棉田水分无效蒸发,减少风蚀,减少来年的农耗时间;按照这种种植方式,在播种密度为25.60万株/hm2,第一年能收获20.00万株/hm2的产值;
第二年直接在头一年地膜上种植,在头一年的三行种植的每行之间种植,种植两行,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2cm的距离,尽量拉开两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其生长;此种种植方式在第二年就不再需要进行翻地,节约了人工时间成本,在头一年的未种植的区域进行种植,那么还能有效的保障土壤肥力,待第二年种植完成后,在新一轮的第一年种植,使回田的秸秆以化为土壤肥力;此种交替种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土地的肥力,在播种密度为25.06万株/hm2,第二年的收获密度可以达到21.0万株/hm2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的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四月初播种之前对待种植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的土地要达到墒、平、松、碎、齐、净的程度,并对翻耕完成后的土地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0份、硝酸钾12份、聚磷酸铵15份、尿素30份、氯化钾11份、草木灰2份、豆饼粉10份、棉籽仁饼粉5份、新月藻粉10份、硝酸铵钙2,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二、采用播采一体机进行棉花播种,采用最大宽度2.05m宽的地膜,头一年将地膜分种三行,每两行之间预留的空间为下一年的种植宽度,两列棉花之间的距离为11cm,每两行棉花种植区域之间的距离保持在67cm,播种完毕后覆盖上地膜并敷设滴灌带;
步骤三、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肥料按一下配比配置:磷酸铵17份、硝酸钾14份、聚磷酸铵18份、尿素30份、氯化钾118份、草木灰5份、豆饼粉20份、棉籽仁饼粉10份、新月藻粉8份、硝酸铵钙2,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步骤四、在十一月前采用播采一体机对棉花进行收获,所述地膜1和滴灌带2不需要更换,将棉花秸秆平铺在地膜1上,并覆盖在原棉花种植部位;滴灌带2两边地膜不覆盖,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0cm的距离;
步骤五、第二年四月初播种前对覆盖在地膜上的秸秆喷施化学农药以消除虫卵和杂草,并在前一年的地膜上采用播采一体机直接种植棉花;
步骤六、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
步骤七、在十一月前进行收获,收获后剩下的秸秆还入土地内,然后进行冬灌,再在来年进行春翻,以准备进行下一个两年周期的种植;
第一年按照图1上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即总共种植三行,到第二年的时候按照下半区域模式进行种植两行;按照上述总共七个步骤对棉花进行种植,其相对与现行的种植技术,其主要优势在与每两年才需要敷设一次地膜与滴灌带,能极大的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成本,同时还有较多的好处在于,第一年完成后不收地膜还能能减少了冬季棉田水分无效蒸发,减少风蚀,减少来年的农耗时间;按照这种种植方式,在播种密度为25.06万株/hm2,第一年能收获20.50万株/hm2的产值;
第二年直接在头一年地膜上种植,在头一年的三行种植的每行之间种植,种植两行,每行的两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保持距离12cm的距离,尽量拉开两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其生长;此种种植方式在第二年就不再需要进行翻地,节约了人工时间成本,在头一年的未种植的区域进行种植,那么还能有效的保障土壤肥力,待第二年种植完成后,在新一轮的第一年种植,使回田的秸秆以化为土壤肥力;此种交替种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土地的肥力,在播种密度为25.06万株/hm2,第二年的收获密度可以达到21.0万株/hm2
本发明的棉花种植方法的特点在于两年种植棉花的过程中只敷设一次膜和铺滴灌带,对于规模巨大的棉花种植业来说每年的地膜成本投入巨大,而此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能使地膜成本减半;同时相较于现有的每年一次地膜敷设,其减少了地膜残留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在第二年免耕种植,减少了冬春棉田水分无效蒸发,减少风蚀,减少农耗时间,提高植棉产投比。
如图2、3所示,实施例1-5中所提到的播采一体机包括:
车体5,
设置在所述车体5前端的设有地膜敷设装置,其包括:
敷设架511,其中部安装有卷筒状的地膜1,所述敷设架511的下部设有地膜引导轮512,所述地膜引导轮512后部安装有用于将地膜1压入土地内的第一碾压轮513;所述地膜引导轮512由安装在敷设架上的电机514驱动;
设置在所述车体5后端的设有播采装置,其包括:
承载架521,其中部设有一根横杆522,所述横杆522上设有设置有5套播采单元53,每套播采单元之间的距离为35-40cm,所述播采单元包括:
V字型结构架531,其一端为播种臂532,另一端为收割臂533;所述V字型结构架531与所述横杆522可旋转连接,并与安装在承载架521上的电动气缸523相连接,所述电动气缸523控制V字型结构架532的转动用以选择播采装置的播种功能或是收割功能;
所述播种臂532的前端设有齿轮,其侧壁设有偏心轴5322,所述偏心轴5322上连接用于刺破地膜1并在土地内留下一个种植坑的播种手5323,所述播种手5323的上部为排种腔5324,其上部与安装在承载架上的种子箱5325相连通,所述排种腔5324顶部铰接有翻盖5326;所述播种手5323上端有一顶杆用于顶开翻盖5326使种子箱5325内的种子能顺着排种腔5324掉入种植坑中;
所述承载架521上横向设有一根与车体5的转动轴50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轴541,当播采一体机处于播种功能时,所述第一驱动轴541上的齿轮与播种臂533前端的齿轮相连接以驱动播种臂工作;
以第一年种植为例,首先将播采一体机开至棉花种植道上,然后控制电动气缸523以转动V字型结构架532,由于为第一年种植,因此调节第一套播采单元、第二套播采单元、第三套播采单元,将各自的播种臂532放下,当其放下后,其前端的齿轮与第一驱动轴541相连接;
随着车体5往前走,其前端的地膜1不断的通过地膜引导轮512引出并敷设在地上,同时地膜引导轮512后的第一碾压轮513也会将地膜牢牢的压进土里,后端播采装置的播种臂532就在地膜上进行打种植坑,由于播种臂532的前端设有齿轮与第一驱动轴541上的齿轮啮合,因此通过车体5的转动轴50再带动第一驱动轴541就能带动播种臂532运转;因为播种臂532的前端的齿轮上偏心轴5322的作用,使得播种手5323上下运动并刺破其下方的地膜1在地上留下一个种植坑,同时由于播种手5323上顶杆会将排种腔5324上的翻盖5326顶开,顶开的同时种子箱5325内的种子就随着排种腔5324落入种植坑中,完成播种;
在年底需要收割棉花的时候,调节电动气缸523将播种臂532收起,将收割臂533放下,然后按照与播种相反的方向行驶,即完成收割作业。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地膜1均采用具有可降解性的黑色地膜,采用黑色地膜能使出棉花种植坑以外的区域接收不到充足光照,以抑制其周围的杂草。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3所示,所述收割臂533上部的承载架521上设有棉花箱57用于收集棉花,所述收割臂533与棉花箱57之间安装有运输皮带571,方便棉花收集。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3所示,所述承载架521的下部设有用于压紧地膜1的第二碾压轮5215,在播种的时候,播种臂532在刺破地膜1和打下种植坑的时候,在向上运动的时候,会将地膜1掀起,因此设计第二碾压轮5215用于将地膜1二次碾压,保证播种作业正常。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在四月初播种之前对待种植土地进行翻耕,并对翻耕完成后的土地施以肥料;
步骤二、采用播采一体机进行棉花播种,播种完毕后覆盖上地膜并敷设滴灌带;
步骤三、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
步骤四、在十一月前采用播采一体机对棉花进行收获,所述地膜和滴灌带不需要更换,将棉花秸秆平铺在地膜上,并覆盖在原棉花种植部位;滴灌带两边地膜不覆盖;
步骤五、第二年四月初播种前对覆盖在地膜上的秸秆喷施化学农药以消除虫卵和杂草,并在前一年的地膜上采用播采一体机直接种植棉花;
步骤六、定期对棉花施以肥料;
步骤七、在十一月前进行收获,收获后剩下的秸秆还入土地内,然后进行冬灌,再在来年进行春翻,以准备进行下一个两年周期的种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提到的棉花播种,其方式为:
采用幅宽2~2.05m的地膜,将每一地膜分为三行种植,并在每两行之间铺设有一根滴灌带,形成一膜三行两带的种植模式;其中每一行内种植有两列棉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列棉花之间的间距保持在10~12cm之间;在每两行棉花种植区域之间的距离保持在64~68cm之间;播种密度22.88~25.06万株/hm2,收获密度为19.5~21.0万株/hm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提到的在前一年的地膜上采用播采一体机直接种植棉花,其方式为:
每一地膜上种植四列棉花,并分别种植与两根滴灌带左右两侧,每列棉花与滴灌带之间的距离为10~12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提到的播种前的肥料,按一下重量份:磷酸铵10-20份、硝酸钾12-15份、聚磷酸铵15-20份、尿素10-30份、氯化钾10-20份、草木灰2-8份、豆饼粉10-20份、棉籽仁饼粉5-10份、新月藻粉5-10份、硝酸铵钙2-3;将此肥料与水混合后撒入待种植的土地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提到的播种前的肥料,按一下重量份:磷酸铵10份、硝酸钾12份、聚磷酸铵15份、尿素10份、氯化钾11份、草木灰2份、豆饼粉10份、棉籽仁饼粉5份、新月藻粉10份、硝酸铵钙2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采一体机包括:
车体,
设置在所述车体前端的设有地膜敷设装置,其包括:
敷设架,其中部安装有卷筒状的地膜,所述敷设架的下部设有地膜引导轮,所述地膜引导轮后部安装有用于将地膜压入土地内的第一碾压轮;所述地膜引导轮由安装在敷设架上的电机驱动;
设置在所述车体后端的设有播采装置,其包括:
承载架,其中部设有一根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设置有5套播采单元,每套播采单元之间的距离为35-40cm,所述播采单元包括:
V字型结构架,其一端为播种臂,另一端为收割臂;所述V字型结构架与所述横杆可旋转连接,并与安装在承载架上的电动气缸相连接,所述电动气缸控制V字型结构架的转动用以选择播采装置的播种功能或是收割功能;
所述播种臂的前端设有齿轮,其侧壁设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上连接用于刺破地膜并在土地内留下一个种植坑的播种手,所述播种手的上部为排种腔,其上部与安装在承载架上的种子箱相连通,所述排种腔顶部铰接有翻盖;所述播种手上端有一顶杆用于顶开翻盖使种子箱内的种子能顺着排种腔掉入种植坑中;
所述承载架上横向设有一根与车体的转动轴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轴,当播采一体机处于播种功能时,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齿轮与播种臂前端的齿轮相连接以驱动播种臂工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均采用具有可降解性的黑色地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臂上部的承载架上设有棉花箱用于收集棉花,所述收割臂与棉花箱之间安装有运输皮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的下部设有用于压紧地膜的第二碾压轮。
CN201810572264.2A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03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2264.2A CN108703033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2264.2A CN108703033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3033A true CN108703033A (zh) 2018-10-26
CN108703033B CN108703033B (zh) 2020-09-11

Family

ID=63870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226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03033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0303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883A (zh) * 1995-02-16 1998-03-11 迪尔公司 窄行摘棉机和为此设计的单行业作业组件
CN203120475U (zh) * 2013-03-22 2013-08-14 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棉花收获机
CN103404357A (zh) * 2013-08-24 2013-11-27 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棉花精量播种棉田保苗方法
CN106233966A (zh) * 2016-08-01 2016-12-21 新疆农垦科学院 一种棉花的栽培方法
CN106478278A (zh) * 2016-11-30 2017-03-08 都安瑶族自治县技术开发中心 抗虫害的棉花肥料
CN107151159A (zh) * 2017-05-05 2017-09-12 东至县鸿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棉花肥料
US20170260655A1 (en) * 2008-08-26 2017-09-14 Jimmy Ray Stover Drying seed cotton in a feed controller
CN207022452U (zh) * 2017-08-10 2018-02-23 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一种三行棉花播种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883A (zh) * 1995-02-16 1998-03-11 迪尔公司 窄行摘棉机和为此设计的单行业作业组件
US20170260655A1 (en) * 2008-08-26 2017-09-14 Jimmy Ray Stover Drying seed cotton in a feed controller
CN203120475U (zh) * 2013-03-22 2013-08-14 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棉花收获机
CN103404357A (zh) * 2013-08-24 2013-11-27 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棉花精量播种棉田保苗方法
CN106233966A (zh) * 2016-08-01 2016-12-21 新疆农垦科学院 一种棉花的栽培方法
CN106478278A (zh) * 2016-11-30 2017-03-08 都安瑶族自治县技术开发中心 抗虫害的棉花肥料
CN107151159A (zh) * 2017-05-05 2017-09-12 东至县鸿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棉花肥料
CN207022452U (zh) * 2017-08-10 2018-02-23 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一种三行棉花播种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凡香等: "半干旱雨养区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3033B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7880A (zh) 机插水稻双膜旱育壮秧方法
CN105027935B (zh) 花生高产栽培方法
CN102783342A (zh) 一种党参的栽培方法
CN109588253A (zh) 一种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06416653A (zh) 一种旱地胡麻免耕抗旱种植方法
CN104170645B (zh) 一种朴树优质壮苗培育方法
CN103907467B (zh) 一种榉树优质苗木的培育方法
CN103004449A (zh) 一种有机棉的栽培管理方法
CN106416888A (zh) 一种有机茶间作套种的种植方法
CN107580998A (zh) 一种人参无公害农田种植方法
CN106034705B (zh) 一种提高成苗率的滇重楼育苗方法
CN106105757A (zh) 一种玉米套种柴胡的栽培方法
CN106416645A (zh) 一种水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
CN105532215A (zh) 一种仿野生赤芍的种植方法
CN103053308A (zh) 一种小麦高留茬收割秸秆还田复种小油菜生产方法
CN105191627A (zh) 一种春花生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6416887A (zh) 一种有机茶的种植方法
CN106962000A (zh) 降解地膜覆盖甘蔗的栽培方法
RU2438294C2 (ru)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корнесобственных саженцев винограда при капельном орошении
CN109169111A (zh) 一种马铃薯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种植方法
CN107232014A (zh) 一种向日葵与桃树的套种方法
RU2348136C2 (ru)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пособ рядково-полосного возделывания культурных растений,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зерновых
CN102934573A (zh) 一种荒山种植连翘的方法
CN108703033A (zh) 一种机采棉花地膜带种植方法
CN105766271A (zh) 一种西芹的早春露地覆膜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