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2595A -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2595A
CN108702595A CN201880000154.7A CN201880000154A CN108702595A CN 108702595 A CN108702595 A CN 108702595A CN 201880000154 A CN201880000154 A CN 201880000154A CN 108702595 A CN108702595 A CN 108702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area
terminal device
packet
transmission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01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2595B (zh
Inventor
范锐
刘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8702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2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05Decoding
    • H03M13/1111Soft-decision decoding, e.g. by means of message passing or belief propagation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43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上行链路传输。网络设备针对终端设备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来分配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所述网络设备将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

Description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已提出多种类型的服务或业务,例如通常需要高数据速率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通常需要长电池寿命的大规模机器型通信(mMTC)、以及超可靠和低延时通信(URLLC)。这些服务需要不同级别的服务质量(QoS),例如延迟、数据速率、分组丢失率等。
由于对延时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满足URLLC服务的要求的一种方式是并发或同时跨不同载波启用重复传输。即,同时通过不同载波传输相同数据分组,以便在很短时间内实现空间和频率分集。
但是,跨不同载波的这种重复传输的问题是上行链路中的传输功率限制问题。与单载波传输相比,跨载波的重复传输意味着终端设备的传输功率需要被划分到每个载波,这降低每次传输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更多并发多载波传输会增加传输信号的峰均功率比(PAPR),这降低终端设备的最大总传输功率。
因此,需要解决URLLC服务的上行链路传输问题。
发明内容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解决方案。
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现的方法。网络设备针对终端设备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来分配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所述网络设备将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还提供对应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终端设备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资源区域可以包括:基于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分配所述资源区域。所述跳频模式可以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跳频模式可以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被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两者处被预定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可以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在每个所述载波上将上行链路授权(grant)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之一上对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传输块成功解码,确认在所有所述载波中成功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可以是介质访问控制(MAC)PDU。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在所述载波上将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上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版本,执行所述传输块的所述版本的软合并,并且响应于基于所述软合并对所述传输块成功解码,确认在所有所述载波中成功传输。
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与用于数据分组向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区域有关的信息。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所述终端设备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还提供对应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包括:基于有关资源区域的信息和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确定所述资源区域,其中所述跳频模式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跳频模式可以经由RRC信令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两者处被预定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是RLC PDU。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每个所述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授权,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传输块中传输所述数据分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是MAC PDU。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资源区域上将传输块的不同版本传输到所述网络设备。
在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配单元和传输单元。所述分配单元被配置为针对终端设备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来分配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所述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将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
在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传输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与用于数据分组向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区域有关的信息。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所述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
在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处理器适合于导致所述网络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在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处理器适合于导致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网络设备在顺序传输时间间隔(TTI)/子帧中向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来自多个载波的连续授权。因此,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连续地在不同TTI中的所述多个载波中传输数据分组的副本。与常规解决方案相比,因为在不同载波上的传输之间没有功率划分,所以能够增大SINR而不会对频率分集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同时,避免PAPR增大。以这种方式,能够改进通信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示例的方式,从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性、以及优势将变得更完全显而易见,其中相似的参考编号或字母用于指定相似或相同的元件。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而示出附图,并且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这些附图是:
图1示出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100;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200的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300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400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500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600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700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资源区域的图800;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资源区域的图900;
图10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实现的装置1000的框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装置1100的框图;以及
图12示出适合于在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设备的简化框图12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数个示例实施例讨论本公开。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仅为了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且因此实现本公开,而不是对本公开的范围提出任何限制。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无线通信网络”指遵循任何合适的通信标准的网络,这些通信标准例如包括LTE-Advanced(LTE-A)、LTE、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等。此外,可以根据任何合适代的通信协议执行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2.5G、2.75G、第三代(3G)、第四代(4G)、4.5G、未来第五代(5G)通信协议、新无线(NR)通信协议、和/或目前已知或未来将开发的任何其它协议。
术语“网络设备”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设备,终端设备经由该设备接入网络并且从中接收服务。网络设备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站(BS)、接入点(AP)、移动管理实体(MME)、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网关、服务器、控制器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BS可以是例如节点B(NodeB或NB)、演进型NodeB(eNodeB或eNB)、远程无线单元(RRU)、无线头端(RH)、远程无线头端(RRH)、中继器、诸如毫微微、微微之类的低功率节点。
网络设备的更进一步示例包括多标准无线电(MSR)无线装备(例如MSR BS)、网络控制器(例如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或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器(BTS)、传输点、传输节点、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核心网络节点(例如,MSC、MME)、O&M节点、OSS节点、SON节点、定位节点(例如,E-SMLC)、和/或MDT。但是,更一般地说,网络设备可以表示任何合适的设备(或设备组),其能够、被配置、被布置、和/或可操作以便启用和/或提供终端设备向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或者向已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终端设备提供某种服务。
术语“终端设备”指能够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并且从中接收服务的任何端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终端设备指移动终端、UE、或者其它合适的设备。UE可以是例如用户站(SS)、便携式用户站、移动站(MS)、或者接入终端(AT)。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图像捕获终端设备(例如数字照相机)、游戏终端设备、音乐存储和回放设备、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可佩带式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车辆等。
终端设备可以例如通过实现用于侧向链路通信的3GPP标准来支持设备对设备(D2D)通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被称为D2D通信设备。
作为另一个具体示例,在物联网(IOT)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表示以下机器或其它设备:其执行监视和/或测量,并且将这种监视和/或测量的结果传输到另一个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是机器对机器(M2M)设备,其在3GPP上下文中可以被称为机器型通信(MTC)设备。作为一个特定示例,终端设备可以是实现3GPP窄带物联网(NB-IoT)标准的UE。这种机器或设备的特定示例是传感器、计量设备(例如功率表)、工业机器、或者家用或个人设备(例如冰箱、电视机)、个人可佩带式设备(例如手表)等。在其它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表示以下车辆或其它设备:其能够监视和/或报告其操作状态或与其操作关联的其它功能。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指不同元件。单数形式“一”和“一个”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包含”、“具有”、“包括”指定声明的特性、元件和/或组件等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性、元件、组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增加。术语“基于”应该被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实施例”应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应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可以在下文包括其它显式和隐式定义。
现在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某些示例性实施例。参考图1,其示出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100。在此示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在图1的示例中,网络设备101向终端设备102提供服务,例如URLLC服务。网络设备101例如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增强型PDCCH(ePDCCH),向终端设备102传输有关分配给终端设备102的资源区域的信息。
应该理解,描述图1的配置的目的是仅为了说明,而不是对本公开的范围提出任何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并且可以具有其它合适的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1可以与终端设备102之外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通信。
通常,对于在延时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严格要求的URLLC,跨不同载波的重复传输的问题是上行链路中的传输功率限制问题。与单载波传输相比,跨载波的重复传输意味着终端设备的传输功率需要被划分到每个载波,这降低每次传输的SINR。更多并发多载波传输会增大传输信号的峰均功率比PAPR,这降低终端设备的最大总传输功率。
为了增加通信的可靠性,LTE已引入被称为“TTI捆绑”的技术。更具体地说,除了根据固定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往返时间(RTT)的正常重传之外,还支持同一载波中的连续TTI中的一个数据分组的自主重传。可以在接收器侧跨传输执行软合并,以便增强接收信号的SINR。这有助于满足残留块错误率(BLER)目标和总重传延迟。但是,LTE中的TTI捆绑的问题是重传始终在一个载波内,并且在与针对第一次传输调度的同一物理资源块(PRB)处。因此,尽管降低了总延迟并且实现了软合并增益,但频域中的分集增益很小。
为了解决上述和其它潜在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以小延时和高可靠性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解决方案。提出的解决方案使能在连续TTI中的一个分组的重复传输之间,使用不同载波中的资源区域传输一个数据分组。对于某一TTI,终端设备使用可用传输功率来处理单个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而没有功率分割。因此,跨捆绑TTI(或子帧、时隙等)在一个分组的重复传输之间实现跳频。
与常规解决方案相比,因为在不同载波上的传输之间没有功率划分或分割,所以能够增大SINR而不会对频率分集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同时,能够避免PAPR增大。因此,能够改进通信系统的性能。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200的流程图。使用方法200,能够克服常规方法中的上述和其它潜在缺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方法200可以由诸如BS、服务器、控制器之类的网络设备或其它合适设备来实现。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图1的网络设备101。
方法200在210处开始,其中网络设备101针对终端设备102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资源区域。在某些实施例中,一旦网络设备识别到使用载体来承载URLLC服务,它就可以针对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资源区域。
如在此使用的,资源区域指针对上行链路传输分配给终端设备102的时间-频率资源。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同一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资源区域可以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RB)或PRB。根据实施例,可以以多种方式跨载波分布资源区域。图8和9分别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资源区域的图800和900。
图8的实施例示出跨载波跳频的方案。在该示例中,对于不同载波上的重复传输,将位于载波1至4中的资源区域810、820、830和840分配给终端设备102。资源区域810、820、830和840在时域中占用四个TTI,即TTI n至TTI n+3。因此,来自终端设备102的一个数据分组的传输的重复可以位于针对终端设备102激活的不同载波1-4中。在图8的示例中,重复的次数等于承载的数量,并且载波1至4中的每一者上具有一个传输。
备选地,在针对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对于一个数据分组的重复,具有载波内跳频和跨载波跳频。更具体地说,资源区域910、920、930和940的数量(即,4)大于载波1和2的数量(即,2)。即,一个载波包括分配给终端设备102的多于一个的资源区域。一个载波内的分布也被称为载波内跳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数种方式实现跳频。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有关每个所分配的资源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的信息发送到终端设备102。以这种方式,终端设备102可以确定每个所分配的资源区域的位置和/或大小。
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1可以基于跳频模式分配资源区域。跳频模式可以定义资源区域的位置、和/或资源区域的大小。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资源区域的大小可以被预设为固定值。在这种情况下,跳频模式可以仅定义资源区域的位置。此外或备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跳频模式可以定义所分配的资源区域的位置,并且可以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等。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跳频模式定义载波内跳频和/或跨载波跳频。
在某些实施例中,跳频模式可以经由RRC信令被传输到终端设备,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两者处被预定义。更具体地说,可以经由用于终端设备的RRC信号预配置跳频模式,以便减少用于授权分派的DCI中承载的信息。例如,可以预定义的是,针对每个重复分配相同数量的PRB,并且仅指示关于第一次传输的资源分配的重复的资源距离。使用跳频模式,用于调度TTI捆绑的授权数量可以少于所分配的资源区域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与LTE中的TTI捆绑不同,对于连续TTI中的每个TTI,可以向终端设备102分配不同的PRB。连续TTI中的PRB位置可以符合跳频模式。跳频模式可以通过RRC信令定义,或者通过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侧的标准预定义。因此,终端设备102仅需要接收第一TTI的授权。因此,它能够基于跳频模式导出后续TTI(多个)中的PRB位置。
仍然参考图2,在220处,网络设备101将有关资源区域的信息传输到终端设备102,以使终端设备102能够基于所述信息执行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因此,网络设备101在连续上行链路TTI/子帧/时隙中使用跨不同载波的不同频率资源,调度终端设备的一个数据分组的重复传输。
在接收有关所分配的资源区域的信息时,终端设备102使用所述资源区域传输同一数据分组。因此,终端设备102能够在连续TTI中的不同载波上传输同一数据分组。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1可以例如经由RRC信令,通知终端设备102开始数据分组的复制、以及需要数据分组的多少个副本。备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1可以经由RRC信令仅通知终端设备102开始复制,而终端设备102可以经由物理上行链路授权知道需要多少个副本。
与常规解决方案相比,因为在不同载波上的传输之间没有功率划分,所以能够增大SINR而不会对频率分集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同时,能够避免PAPR增大。以这种方式,能够获得高可靠性和低延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数据分组是RLC PDU,则可以确定不允许HARQ过程跨不同载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不可能跨不同载波进行软合并,所以网络设备101可以显式并且独立地针对不同载波为终端设备102分配上行链路(UL)授权。只要每个传输块(TB)大小足以承载数据分组,TB大小可以在不同载波处有所不同。
当终端设备102接收这种UL授权时,它可以在第一次传输中经由每个不同载波传输该数据分组。
在网络设备101侧,如果它可以对来自任何载波的一个TB进行成功解码,则可以确认在该载波中成功传输。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1同样可以进一步确认在其它载波(多个)中成功传输。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可以被视为方法200的进一步实现。在针对图3描述的实施例中,数据分组是RLC PDU,并且因此不允许HARQ过程跨不同载波工作。应该理解,方法300仅针对示例描述,而不是提出任何限制。
在310处,网络设备101在每个载波上将上行链路授权传输到终端设备,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数据分组的大小。此外或备选地,在320处,响应于在资源区域之一上对从终端设备102接收的传输块成功解码,网络设备101确认在所有载波中成功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数据分组是MAC PDU,则可以确定允许HARQ过程跨不同载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可能跨不同载波进行软合并,所以可以耦合不同载波的授权。网络设备101可能需要确保至少不同载波中的授权的TB大小相同。网络设备101或者可以分别针对每个载波将UL授权传输到终端设备102,或者可以仅使用一个UL授权在第一载波中调度终端设备102。终端设备102可以根据由RRC信令定义的规则或根据按照标准预定义的规则,导出要在另一个载波中使用的UL授权。
在终端设备102侧,当它接收这种UL授权并且知道可进行软合并时,它可以在第一载波中发送TB的第一版本,并且在第二载波中发送同一TB的第二版本,依此类推。
从网络设备101侧,当它从终端设备102接收TB时,它可以尝试对第一版本进行试探性解码。如果试探性解码是不可能的,则它可以对第一版本和第二版本执行软合并,并且再次尝试解码。此外,网络设备101可以向所有载波确认分组传输成功。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400的流程图。方法400可以被视为方法200的进一步实现。在针对图4描述的实施例中,数据分组是MAC PDU,并且因此允许HARQ过程跨不同载波工作。应该理解,方法400仅针对示例描述,而不是提出任何限制。
在410处,网络设备101在载波上将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传输到终端设备102。上行链路授权可以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数据分组的大小。在420处,网络设备101在资源区域上从终端设备102接收传输块的多个版本。在430处,网络设备101可以执行传输块的版本的软合并。在440处,响应于基于软合并对传输块进行成功解码,网络设备101确认在所有载波中成功传输。
现在针对图5-7讨论更多实施例。现在参考图5,其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500的流程图。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方法500可以由诸如UE、移动电话之类的终端设备或其它合适设备来实现。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图1的终端设备102。在以下实施例中,作为终端设备的示例来讨论终端设备102。应该理解,终端设备102仅是一个示例,而不是提出任何限制。
方法500在510处开始,其中终端设备102接收与用于数据分组向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区域有关的信息。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在520处,基于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终端设备102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之前,终端设备102可以基于有关资源区域的信息和跳频模式来确定资源区域。跳频模式可以定义资源区域的位置并且可以包括: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等。借助于跳频模式,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区域的位置和/或大小。
在某些实施例中,跳频模式可以经由RRC信令从网络设备接收,或者跳频模式在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均被预定义。
在某些实施例中,要由终端设备102传输的数据分组是RLC PDU。即,不允许HARQ过程跨不同载波工作。图6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在终端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600的流程图。方法600可以被视为方法500的进一步实现。在针对图6描述的实施例中,数据分组是RLC PDU,并且因此不允许HARQ过程跨不同载波工作。应该理解,方法600仅针对示例描述,而不是提出任何限制。
在610处,终端设备102在每个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授权。上行链路授权可以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数据分组的大小。在620处,终端设备102基于上行链路授权,在传输块中传输数据分组。
备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要由终端设备102传输的数据分组是MAC PDU。即,允许HARQ过程跨不同载波工作。图7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在终端设备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700的流程图。方法700可以被视为方法500的进一步实现。在针对图7描述的实施例中,数据分组是MAC PDU,并且因此允许HARQ过程跨不同载波工作。应该理解,方法700仅针对示例描述,而不是提出任何限制。
在710处,终端设备102在载波上从网络设备101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上行链路授权可以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数据分组的大小。在720处,终端设备基于上行链路授权,在资源区域上将传输块的不同版本传输到网络设备。
现在参考图10,其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1000的框图。应该理解,装置1000可以在网络设备101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处实现。
如图所示,装置1000包括分配单元1010和传输单元1020。分配单元1010被配置为针对终端设备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传输单元1020被配置为将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传输到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单元1010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分配所述资源区域。跳频模式可以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跳频模式经由RRC信令被传输到终端设备,或者跳频模式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两者处被预定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分组是RLC PDU,并且传输单元1020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每个所述载波上将上行链路授权传输到终端设备,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之一上对从终端设备接收的传输块进行成功解码,确认在所有载波中成功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分组是MAC PDU,并且传输单元1020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载波上将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传输到终端设备,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数据分组的大小。网络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处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上从终端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版本,执行传输块的版本的软合并。传输单元1020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基于所述软合并对传输块成功解码,确认在所有载波中成功传输。
现在参考图11,其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1100的框图。应该理解,装置1100可以在终端设备102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处实现。
如图所示,装置1100包括接收单元1110和传输单元1120。接收单元1110被配置为接收与用于数据分组向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区域有关的信息。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传输单元1120被配置为基于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处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有关资源区域的信息和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确定所述资源区域。所述跳频模式可以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跳频模式可以经由RRC信令从网络设备接收,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两者处被预定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分组可以是RLC PDU,并且接收单元1110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每个所述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授权,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数据分组的大小。传输单元1120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传输块中传输所述数据分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分组是MAC PDU,并且接收单元1110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在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数据分组的大小。传输单元1120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资源区域上将传输块的不同版本传输到网络设备。
应该理解,包括在装置1000中的组件对应于方法200-400的操作,并且包括在装置1100中的组件对应于方法500-700的操作。因此,上面参考图2-4描述的所有操作和特性同样适用于包括在装置1000中的组件并具有类似效果,并且上面参考图5-7描述的所有操作和特性同样适用于包括在装置1100中的组件并具有类似效果。为了简化,细节将被省略。
包括在装置1000和1100中的组件可以以各种方式(包括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使用软件和/或固件(例如,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来实现。除了机器可执行指令或替代机器可执行指令,包括在装置1000和1100中的部分或全部组件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来实现。例如但不限于,能够使用的示例性类型的硬件逻辑组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针对终端设备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资源区域的部件,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以及用于将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的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针对终端设备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资源区域的部件包括:用于基于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分配所述资源区域的部件。所述跳频模式可以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跳频模式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被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两者处被预定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是RLC PDU,并且所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用于在每个所述载波上将上行链路授权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的部件,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用于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之一上对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传输块成功解码,确认在所有所述载波中成功传输的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是MAC PDU,并且所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用于在所述载波上将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的部件,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用于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上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版本,执行所述传输块的所述版本的软合并,并且响应于基于所述软合并对所述传输块成功解码,确认在所有载波中成功传输的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接收与用于数据分组向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区域有关的信息的部件,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以及用于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部件包括:用于基于有关资源区域的信息和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确定所述资源区域的部件。所述跳频模式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跳频模式经由RRC信令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两者处被预定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是RLC PDU,并且所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每个所述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授权的部件,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用于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传输块中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是MAC PDU,并且所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的部件,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用于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资源区域上将传输块的不同版本传输到所述网络设备的部件。
图12示出适合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1200的简化框图。应该理解,设备1200可以被实现为例如网络设备101或终端设备102的至少一部分。
如图所示,设备1200包括通信部件1230和处理部件1250。处理部件1250包括数据处理器(DP)1210、耦合到DP 1210的存储器(MEM)1220。通信部件1230耦合到处理部件1250中的DP 1210。MEM 1220存储程序(PROG)1240。通信部件1230用于与其它设备通信,其可以被实现为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收发器。
在设备1200充当网络设备的某些实施例中,处理部件1250可以被配置为针对终端设备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以及通信部件1230可以被配置为将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在设备1200充当终端设备的某些其它实施例中,通信部件123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与用于数据分组向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区域有关的信息,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以及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
假设PROG 1240包括程序指令,当由关联的DP 1210执行时,这些程序指令使得设备1200能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如在此使用方法200-400或500-700讨论的那样。此处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可由设备1200的DP 1210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来实现,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数据处理器1210和MEM 1220的组合可以形成适合于实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处理部件1250。
MEM 122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这些数据存储技术例如包括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和系统、光存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尽管在设备1200中仅示出一个MEM,但在设备1200中可以具有数个物理上不同的存储器模块。DP 121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设备1200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其在时间上从属于使主处理器同步的时钟。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某些方面可以以硬件来实现,而其它方面可以以固件或软件来实现,该固件或软件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执行。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作为框图、流程图或者使用某种其它图形表示被示出和描述,但应该理解,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在此描述的方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来实现。
举例来说,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机器可执行指令(例如包括在程序模块中的、在设备中的目标真实或虚拟处理器上执行的那些机器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下描述。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库、目标程序、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程序模块之间组合或划分程序模块的功能。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分布式设备内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介质两者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以使得当由所述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所述程序代码导致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机器上部分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上述程序代码可以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该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例如程序模块)的一般上下文下实现。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可以包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设备可以在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任务的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上。
此外,尽管以特定顺序示出操作,但不应将其理解为需要以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以连续顺序执行这些操作,或者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以获得所需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同样,尽管在上面的讨论中包含数个具体实现细节,但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而是解释为可以特定于特定实施例的特性的描述。在单独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性还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实现。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性还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单独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来实现。
尽管以特定于结构特性和/或方法操作的语言描述了本公开,但应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公开不一定限于上面描述的具体特性或操作。相反,上述具体特性和操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被公开的。

Claims (22)

1.一种在网络设备(101)处实现的方法(200),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终端设备(102)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210)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以及
将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传输(220)到所述终端设备(102),以使所述终端设备(102)能够基于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200),其中针对终端设备(102)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资源区域包括:
基于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分配所述资源区域,
其中所述跳频模式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
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
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
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
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200),其中所述跳频模式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被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102),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所述网络设备(101)和所述终端设备(102)两者处被预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200),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在每个所述载波上将上行链路授权传输(310)到所述终端设备(102),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之一上对从所述终端设备(102)接收的传输块成功解码,确认(320)在所有所述载波中成功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200),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在所述载波上将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传输(410)到所述终端设备(102),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上从所述终端设备(102)接收(420)传输块的多个版本,
执行(430)所述传输块的所述版本的软合并,并且
响应于基于所述软合并对所述传输块成功解码,确认(440)在所有所述载波中成功传输。
6.一种在终端设备(102)处实现的方法(500),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510)与用于数据分组向网络设备(101)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区域有关的信息,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以及
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520)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500),其中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包括:
基于有关资源区域的信息和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确定所述资源区域,
其中所述跳频模式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
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
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
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
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500),其中所述跳频模式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从所述网络设备(101)接收,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102)两者处被预定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500),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每个所述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101)接收(610)上行链路授权,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传输块中传输(620)所述数据分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500),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101)接收(710)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资源区域上将传输块的不同版本传输(720)到所述网络设备(101)。
11.一种网络设备(101、1200),包括:
处理器(1210);以及
存储器(1220),其耦合到所述处理器并在其上存储指令,当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导致所述网络设备(101、1200)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针对终端设备(102)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210)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以及
将有关所述资源区域的信息传输(220)到所述终端设备(102),以使所述终端设备(102)能够基于所述信息执行所述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101、1200),其中针对终端设备(102)的数据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资源区域包括:
基于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分配所述资源区域,
其中所述跳频模式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
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
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
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
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101、1200),其中所述跳频模式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被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102),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所述网络设备(101)和所述终端设备(102)两者处被预定义。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101、1200),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在每个所述载波上将上行链路授权传输(310)到所述终端设备(102),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之一上对从所述终端设备(102)接收的传输块成功解码,确认(320)在所有所述载波中成功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101、1200),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在所述载波上将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传输(410)到所述终端设备(102),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资源区域上从所述终端设备(102)接收(420)传输块的多个版本,
执行(430)所述传输块的所述版本的软合并,并且
响应于基于所述软合并对所述传输块成功解码,确认(440)在所有所述载波中成功传输。
16.一种终端设备(102、1200),包括:
处理器(1210);以及
存储器(1220),其耦合到所述处理器并在其上存储指令,当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导致所述终端设备(102、1200)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接收(510)与用于数据分组向网络设备(101)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区域有关的信息,所述资源区域跨多个载波分布并且对应于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分组的连续传输时间间隔;以及
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520)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102、1200),其中基于与所述资源区域有关的所述信息执行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包括:
基于有关资源区域的信息和定义所述资源区域的位置的跳频模式来确定所述资源区域,
其中所述跳频模式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
载波中的资源区域的数量;
资源区域在载波中的位置;
频域中的资源区域的大小;以及
对应于资源区域的传输时间间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102、1200),其中所述跳频模式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从所述网络设备(101)接收,或者所述跳频模式在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102)两者处被预定义。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102、1200),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
在每个所述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101)接收(610)上行链路授权,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传输块的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传输块中传输(620)所述数据分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102、1200),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101)接收(710)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相同的传输块大小,该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在所述资源区域上将传输块的不同版本传输(720)到所述网络设备(101)。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1240),其有形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220)上并包括指令,当在网络设备(101、1200)的处理器(1210)上执行时,所述指令导致所述网络设备(101、120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1240),其有形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220)上并包括指令,当在终端设备(102、1200)的处理器(1210)上执行时,所述指令导致所述终端设备(102、120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00154.7A 2017-02-03 2018-01-18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8702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7/072813 2017-02-03
CN2017072813 2017-02-03
PCT/CN2018/073283 WO2018141213A1 (en) 2017-02-03 2018-01-18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595A true CN108702595A (zh) 2018-10-23
CN108702595B CN108702595B (zh) 2021-07-27

Family

ID=63039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0154.7A Active CN108702595B (zh) 2017-02-03 2018-01-18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1123B2 (zh)
EP (1) EP3375213B1 (zh)
CN (1) CN108702595B (zh)
WO (1) WO201814121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8625A (zh) * 2019-06-19 2020-12-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23056638A1 (zh) * 2021-10-09 2023-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3349B2 (en) 2015-07-09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ith scheduling request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O2018172136A1 (en) 2017-03-23 2018-09-2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eliable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among entities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120372B (zh) * 2017-06-22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911189B2 (en) * 2017-08-11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in short duration
US20200145881A1 (en) * 2018-11-06 2020-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ow control and buffer status report
US20220279523A1 (en) * 2021-01-13 2022-09-01 Apple Inc. Enhance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2151319A1 (en) * 2021-01-15 2022-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ft combining for relay routing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95503A1 (en) * 2003-12-10 2006-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multicarrier system with subcarriers reserve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unsynchronized nodes
CN1855907A (zh) * 2005-04-29 2006-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率复用因子为1的多载波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US20090316609A1 (en) * 2008-06-24 2009-12-24 Lgc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time-division duplex signal switching
CN102316562A (zh) * 2010-07-02 2012-01-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载波系统及其非连续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20057560A1 (en) * 2009-05-11 2012-03-08 Sung Jun Pa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uplicate data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236804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Downlink Feedback Timing On Long Term Evolution Uplink
US20130250906A1 (en) * 2010-10-01 2013-09-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arch space for non-interleaved rela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pdcch
US20130329701A1 (en) * 2012-06-11 2013-1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tti bundling
CN104541459A (zh) * 2012-05-16 2015-04-22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过减少的传输资源块和功率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设备和e节点b
US20150182621A1 (en) * 2009-04-28 2015-07-02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antige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US20150288490A1 (en) * 2012-12-17 2015-10-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rrier Allo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5356970A (zh) * 2000-12-15 2016-02-24 昂达博思公司 从基站接收副载波组的分配的方法及网络
WO2016192576A1 (en) * 2015-05-29 2016-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c-cdma with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multi-carrier waveform
US9544423B2 (en) * 2015-03-31 2017-01-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hannel ordering for multi-channel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0106B2 (en) 2011-02-03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ration of devices supporting multiple SIMs
CN103516493B (zh) * 2012-06-19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142799B2 (en) * 2014-08-19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ing traffic using multi-connectivity
WO2018027499A1 (zh) * 2016-08-08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6970A (zh) * 2000-12-15 2016-02-24 昂达博思公司 从基站接收副载波组的分配的方法及网络
EP1695503A1 (en) * 2003-12-10 2006-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multicarrier system with subcarriers reserve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unsynchronized nodes
CN1855907A (zh) * 2005-04-29 2006-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率复用因子为1的多载波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WO2006116928A1 (fr) * 2005-04-29 2006-1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répartition de ressources dans un système à porteurs multiples
US20090316609A1 (en) * 2008-06-24 2009-12-24 Lgc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time-division duplex signal switching
US20150182621A1 (en) * 2009-04-28 2015-07-02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antige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US20120057560A1 (en) * 2009-05-11 2012-03-08 Sung Jun Pa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uplicate data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16562A (zh) * 2010-07-02 2012-01-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载波系统及其非连续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30250906A1 (en) * 2010-10-01 2013-09-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arch space for non-interleaved rela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pdcch
US20120236804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Downlink Feedback Timing On Long Term Evolution Uplink
CN104541459A (zh) * 2012-05-16 2015-04-22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过减少的传输资源块和功率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设备和e节点b
US20130329701A1 (en) * 2012-06-11 2013-1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tti bundling
US20150288490A1 (en) * 2012-12-17 2015-10-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rrier Allo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9544423B2 (en) * 2015-03-31 2017-01-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hannel ordering for multi-channel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6192576A1 (en) * 2015-05-29 2016-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c-cdma with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multi-carrier waveform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Correction to presence of uplink frequency hopping interval parameter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R2-169032》 *
ERICSSON: "Correction to presence of uplink frequency hopping interval parameter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R2-169033》 *
INTEL CORPORATION: "Packet duplication for URLLC in DC and CA deployment", 《3GPP TSG-RAN WG2 NR AD-HOC R2-170033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8625A (zh) * 2019-06-19 2020-12-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118625B (zh) * 2019-06-19 2023-03-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23056638A1 (zh) * 2021-10-09 2023-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75213A4 (en) 2019-12-25
US11191123B2 (en) 2021-11-30
EP3375213B1 (en) 2022-06-15
WO2018141213A1 (en) 2018-08-09
CN108702595B (zh) 2021-07-27
US20190059127A1 (en) 2019-02-21
EP3375213A1 (en) 2018-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2595A (zh)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2470421B (zh) 用于多点通信的反馈
CN10574361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5409135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TW202123748A (zh) 用於下行鏈路資料重複的時域資源配置
US20230085934A1 (en) Interference handling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932790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2027255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indicative of cancelation
US20210037552A1 (en) Transmission batch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N110140407A (zh) 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4747271A (zh) 用于传输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KR20230034972A (ko) 다수의 트랜스포트 블록들을 갖는 업링크 통신 반복들의 조기 종료
CN114424474B (zh)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96141A (zh) 设备内冲突处理
CN114175544A (zh) 用于确定反馈码本的系统和方法
CN115280704B (zh) 用于基于迷你时隙的重复的非丢弃规则
CN117751543A (zh) 用于在上行链路信道重复上复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技术
CN117242871A (zh) 用于半持久调度下行链路无线通信的单独反馈
CN116158165A (zh) 侧链路通信的半持久调度
CN115462020A (zh) 处理非数字数据到流控制反馈定时
CN115336211A (zh) 用于单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到多小区调度的反馈
US20240188072A1 (en) Transmission batch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US20240089035A1 (en) Retransmission bandwidth reduction
US20240137927A1 (en) Techniques for multiplex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7322107A (zh) 使用多个重复的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