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1441A -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1441A
CN108701441A CN201780013493.4A CN201780013493A CN108701441A CN 108701441 A CN108701441 A CN 108701441A CN 201780013493 A CN201780013493 A CN 201780013493A CN 108701441 A CN108701441 A CN 108701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smart machine
occlusion state
value
illuminanc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34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希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01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1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设备(1000)的屏幕(1006)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1000),通过检测智能设备(1000)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对智能设备(1000)的屏幕(1006)亮度进行灵活地控制,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节省电量,提高了智能设备(1000)屏幕(1006)控制的智能性和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其中,智能设备(1000)的屏幕(1006)控制方法包括:智能设备(1000)检测智能设备(1000)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S102),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智能设备(1000)根据智能设备(1000)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调节屏幕(1006)的亮度值为设定值(S103)。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1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1023060.0、发明名称为“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智能手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3月3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209574.3、发明名称为“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产品被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设备产品中的一种,也由概念设计产品逐步演变为实际开发的产品。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等,因其携带方便,功能丰富,受到大众的喜爱。
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可以具有信息显示、闹钟提醒等等功能,还可以连接于某个电子设备并同步显示电子设备中的信息。目前,大多数智能可穿戴设备通常需要用户进行手动控制操作且主要依赖于电池进行供电,若设备长期处于耗电量较高的工作模式,其续航时间可能会大大降低。若设备长期处于休眠模式,在使用前用户都需要采用手动方式对设备进行控制,这样会大大降低用户的便捷性,智能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以期提高智能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提高智能设备的智能性和便捷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包括:智能设备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所述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屏幕可能会被近处或远处的遮挡物所遮挡,其屏幕的遮挡状态可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三种,智能设备可通过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可采用在屏幕上安设传感器如环境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的值来确定屏幕的遮挡状态,进一步根据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从而实现对智能设备的屏幕亮度进行灵活地控制,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节省电量,提高了智能设备屏幕控制的智能性和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包括: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未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一设定值;若所述智能设备 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部分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二设定值;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全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三设定值;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根据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对应的设定值,可实现在不同遮挡状态下,对智能设备的屏幕亮度进行灵活地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包括:所述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第一光照度值,所述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第二光照度值;所述智能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智能设备设有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其中,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可采集第一光照度值,第二环境光传感器可采集第二光照度值,则可根据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所属的预设阈值范围或者二者差值的绝对值所属的预设阈值范围来确定遮挡状态,实现对智能设备屏幕亮度的灵活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包括:若所述智能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未遮挡状态;若所述智能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属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部分遮挡状态;若所述智能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全遮挡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内部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内部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设于屏幕的两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设于屏幕的两端,以便于设于不同的位置的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分别进行光照度值的检测,从而判断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实现对智能设备的屏幕的灵活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腕带,所述腕带与所述屏幕相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非平行于所述腕带。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可以腕带为参照物,将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设于二者两线非平行与腕带中,可根据检测到的光照度值确定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实现对智能设备的屏幕的灵活控制。
第二方面提供了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装置,包括:屏幕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所述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亮度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亮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单元,用于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未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一设定值;第二调节单元,用于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部分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二设定值;第三调节单元,用于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全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三设定值;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屏幕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屏幕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未遮挡状态;第二检测单元,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属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部分遮挡状态;第三检测单元,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全遮挡状态。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屏幕、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总线与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屏幕、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之间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设于屏幕的两端;所述存储器存储一组程序,且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其中,所述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未遮挡状态,则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一设定值;若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部分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二设定值;若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全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三设定值;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光照度值;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光照度值;所述处理器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未遮挡状态;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的差值的绝 对值属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部分遮挡状态;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全遮挡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内部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内部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设于屏幕的两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腕带,所述腕带与所述屏幕相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非平行于所述腕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智能设备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所述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采用上述方式,可以利用光照度值对智能设备的屏幕亮度进行灵活地控制,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节省电量,提高了智能设备屏幕控制的智能性和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俯视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衣袖遮挡状态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入袖状态的第一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入袖状态的第二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出袖状态的第一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出袖状态的第二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入包遮挡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装置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单元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检测单元的模块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智能设备,该智能设备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后续发明实施例中主要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例,该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指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将某些特定功能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等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其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通过支持终端之间数据交互、云端交互等实现各功能以及功能更新。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对屏幕遮挡进行检测,后续描述仅以光传感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并不局限于光传感器,也可以是距离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等,若为距离传感器时,则后续描述中的“光照度值”对应修改为“距离值”,其它传感器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设备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3、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屏幕1006和电源1007。通信总线10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可设于屏幕1006的两端。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用于采集环境光照度值,屏幕1006的亮度由处理器1001根据采集的环境光照度值进行控制,电源用于为各组件进行供电。存储器100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2可选的可以包含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可选的,存储器1002也可以内置于处理器1001中。可选的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程序也可以烧录在处理器1001中。所述存储器存储一组程序,且所述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设备以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请一并参见图2-1和图2-2,其中,图2-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俯视图,图2-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屏幕的侧视图。如图2-1所示,该智能手表包括相互连接的表体100和腕带200,该表体100包括屏幕1006、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腕带200与屏幕1006相连接。其中,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的连线非平行于腕带200。例如,用户佩戴智能手表时,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可以沿手臂轴向方向分布,也可以分别分布在手表屏幕1006的9点钟方向和3点钟方向。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可以设于屏幕1006的两端,即分开一定距离,该距离的有效范围可以是大于3mm且小于d,其中,d为该智能设备的屏幕的直径。如图2-2所示,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设于屏幕1006的下方,以便于采集环境光的照度值,国际单位是勒克斯(Lux),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光照度值的后续描述省略了该单位,也可以理解为在该单位基础上放大或缩小预定倍数。
智能设备一般采用电池供电,若耗能过大会使其续航时间变短,给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因此,用户在不进行信息查阅等操作时,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会尽量保持较暗或者常灭状态以节省电量。然而,用户希望智能设备使用起来能够更加智能和便捷,例如能够在用户需要查阅的时候自动亮屏或根据不同场景的环境光照度来调整屏幕1006的亮度。以智能手表为例,用户在佩戴该智能手表时,可能会被近处物体如衣袖遮挡或者远处物体遮挡,遮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或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的照度值的改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利用这一特点,提出来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通过环境光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度值分析可穿戴设备的遮挡状态,进而确定如何对智能设备的屏幕显示进行控制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描述方便,以智能手表作为智能设备的例子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智能手表,也可以是其它的智能设备。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1、图2-1和图2-2,下面的实施例将以前面所描述的智能设备作为执行主体,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进行说明。该屏幕控制方法可以包括S101~S103。
S101,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光照度值。
具体的,智能设备可通过处理器1001检测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所述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采集第一光照度值,通过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采集第二光照度值,然后智能设备的处理器1001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智能设备的处理器1001周期性地向智能设备的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发送采集控制指令,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接收到该采集控制指令后,分别进行光照度值的采集,其中,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采集的光照度值为第一光照度值,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采集的光照度值为第二光照度值。例如,处理器1001的采集周期设置为100ms(采集频率为10Hz,即10次/s),则智能设备的处理器1001以100ms/次向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发送采集控制指令,以获取各光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并可进一步可以将该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进行保存,以便于后续对遮挡状态进行判断。智能设备的处理器1001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获取到的各个光传感器多次采集结果,如第一光照度值的集合为{3,3,3,3,3},第二光照度值的集合为{3,3,3,10,10},其中,第一光照度值的集合中的5个光照度值分别可对应5个周期的采集结果,假设处理器1001发送采集控制指令至各光传感器之间的时间以及由各光传感器采集光照度值发送给处理器1001之间的时间均不计,则第一光照度值集合中的5个光照度值可以对应于0ms,100ms,200ms,300ms和400ms时获取的光照度值,第二光照度值类似。
S102,智能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的遮挡状态。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处理器1001通过各个传感器所采集的多个光照度值确定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的遮挡状态,包括如下三种情况:若所述智能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为所述未遮挡状态;若所述智能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属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为所述部分遮挡状态;若所述智能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为所述全遮挡状态。第一预设阈值范围、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和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也可以是根据未遮挡状态下和全遮挡状态下所采集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来确定。
智能设备的处理器1001从获取到的第一个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一个第二光照度值开始,判断相同时刻采集到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是否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如是,则确定当前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未遮挡状态,可继续获取在下一个周期对应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若获取到相同时刻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属于第二 预设阈值范围,则说明当前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部分遮挡状态。继续获取下一个周期对应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若获取到相同时刻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则说明当前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全遮挡状态。
例如,处理器1001从0ms开始,以周期为100ms向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发送采集控制指令以获取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假设第一预设阈值范围为0~5,0ms对应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均为3,则继续在第100ms时刻获取对应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若依旧相同,则继续在第200ms时刻获取对应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直到采集到第400ms时,出现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为3,第二光照度值为10,这时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强度之差的绝对值为7,满足第二预设阈值范围5~8,则说明当前0ms~300ms期间该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未遮挡状态,300ms~400ms期间该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由未遮挡状态变为部分遮挡状态。从400ms开始,处理器1001继续获取500ms,600ms和700ms时刻对应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如500ms,600ms和700ms时刻对应的第一光照度值{3,10,10,10}和第二光照度值{10,10,10,10},则说明在400ms~500ms期间该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由部分遮挡状态变为全遮挡状态,在500ms~700ms期间,该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为全遮挡状态。
以衣袖遮挡智能手表的场景为例,请参考图3-1,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衣袖遮挡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1所示,图中包括表体100、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和衣袖300。通过入袖动作可以使衣袖300对智能手表的表体100进行遮挡,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分别采集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根据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的以及两者的对比,确定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
请参考图3-2和图3-3,其中,,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入袖状态的第一示意图,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入袖状态的第二示意图。图3-2中,衣袖300由左向右滑动即入袖的过程,滑动到第一相对位置I,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均未被遮挡,即图3-3中a所示,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未遮挡状态;滑动到第二相对位置II,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由未遮挡状态转变为遮挡状态,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未被遮挡,即图3-3中b所示,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部分遮挡状态;滑动到第三相对位置III,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均被遮挡,即图3-3中c所示,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全遮挡状态。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第一环境光照度值和第二环境光照度值来判断衣袖遮挡智能手表的情况。具体的,衣袖300由第一相对位置I到第二相对位置II过程中,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采集到的第二环境光照度值会变小,当第二环境光照度值和第一环境光照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满足第二预设阈值范围,说明衣袖300遮挡了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衣袖300由第二相对位置II到第三相对位置III过程中,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采集到的第二环境光照度值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采集到的第一环境光照度值会变小,当第一环境光照度值也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说明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处于被遮挡状态,即达到第三相对位置III。
请参考图3-4和图3-5,其中,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出袖状态的第一示意图,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出袖状态的第二示意图。如图3-4所示,衣袖 300由左向右滑动即出袖的过程,滑动到第一相对位置S1,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均被遮挡即图3-5中a所示,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全遮挡状态;滑动到第二相对位置S2,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由遮挡状态转变为未遮挡状态,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依旧被遮挡,即图3-5中b所示,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部分遮挡状态;滑动到第三相对位置S3,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均未被遮挡,即图3-5中c所示,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处于未遮挡状态。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第一环境光照度值和第二环境光照度值来判断衣袖遮挡智能手表的情况。具体的,衣袖300由第一相对位置S1到第二相对位置S2过程中,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采集到的第一环境光照度值会增大,当第一环境光照度值和第二环境光照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满足第二预设阈值范围,说明衣袖300彻底未遮挡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衣袖300由第二相对位置S3到第三相对位置S3过程中,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采集到的第一环境光照度值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采集到的第二环境光照度值会变大,当第一环境光照度值也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彻底出袖,即达到第三相对位置S3。
上述两种实施例是基于第一种情况即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相对于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沿手臂轴向方向更靠近手指,对于第二种情况,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相对于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沿手臂轴向方向更靠近手指,请参考第一种情况的解释,在此不在赘述。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放置于包中的场景为例,假设智能手表被直接装入包中,请参考图3-6,图3-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入包遮挡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6所示,假设智能手表在入包过程中,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004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1005在第一阶段采集到的光照度值满足第一预设阈值范围,说明该智能手表在第一阶段处于未被包遮挡状态,若在第二阶段采集到的光照度值之差的绝对值满足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则该智能手表在第二阶段处于部分遮挡状态,即正在放入包中,若在第三阶段满足第三预设阈值范围,说明该智能手表在第三阶段处于完全遮挡状态,即已经被放入包中。
S103,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
具体的,智能设备根据步骤S102所确定的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包括如下情况: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为未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调节所述屏幕1006的亮度值为第一设定值;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为部分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调节所述屏幕1006的亮度值为第二设定值;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遮挡状态为全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调节所述屏幕1006的亮度值为第三设定值;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可选的,第一设定值可为亮屏值,该亮度可以根据未遮挡状态时所获得的光照度值进行设置,即根据外界环境光照度值与预设屏幕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设置屏幕1006的亮度。可选的,第三设定值可为灭屏值。进一步可选的,第二设定值可以为亮屏值与灭屏值的平均值。例如,智能设备检测到自身处于未遮挡状态,根据外界环境光照度值将该智能设备的屏幕1006的亮度值设为A1(或设置为预设最大值),若检测到自身的屏幕1006处于部分遮挡状态,智能设备将屏幕1006的亮度值调整为A1/2(或预设最大值和预设最小值的平均值);若检测到自身的屏幕1006处于全遮挡状态,智能设备将屏幕1006亮度值调整为0(或预设最小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遮挡物主要以衣袖为例进行说明,其实际上也可以是 远处物体或其它可能的遮挡物,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到的实际环境光照度值和各传感器采集的光照度值,对遮挡物进行判断以及对采样频率/采用周期进行设置。
对于智能设备处于部分遮挡的情况,若智能设备的处理器1001检测到第一环境光照度值和第二环境光照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值,说明该遮挡可能为近处遮挡如衣袖遮挡;若检测到第一环境光照度值和第二环境光照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值,说明该遮挡可能为远处遮挡或无遮挡。其中,第一预设值远大于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接近零值。进一步地,智能设备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未被遮挡时的环境光亮度值(为实际环境光亮度),设置不同的采样频率(周期)。例如,若实际环境光亮度小于10(较暗),则设置采样频率到20Hz(即周期为50ms,20次/s);若实际环境光亮度在范围为(10,400)之间,则设置采样频率为10Hz(即周期为100ms,10次/s);若实际环境光亮度不低于400(较亮),则设置采样频率为10Hz(即周期为100ms,10次/s)。对于智能设备正在出遮挡物的情况,智能设备可以获取任意一个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的光照度值,若至少一个环境光传感器的光照度值的增大量大于某个阈值(例如大于20),则可以设置采样频率为1Hz(即周期为1s,1次/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光照度值,然后由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并根据所述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采用上述方式,可以利用光照度值对智能设备的屏幕亮度进行灵活地控制,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节省电量,提高了智能设备屏幕控制的智能性和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装置的模块化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1包括:屏幕检测单元11和亮度调节单元12。
屏幕检测单元11,用于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所述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
亮度调节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
请一并参考图4-1,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单元,所述亮度调节单元12,包括:第一调节单元121、第二调节单元122和第三调节单元123。
第一调节单元121,用于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未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一设定值;
第二调节单元122,用于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部分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二设定值;
第三调节单元123,用于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全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三设定值;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检测单元11具体用于: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考图4-2,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检测单元的模块化示意图。所述屏幕检测单元11包括:第一检测单元111、第二检测单元112和第三检测单元113。
第一检测单元111,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未遮挡状态;
第二检测单元112,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属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部分遮挡状态;
第三检测单元113,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全遮挡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装置可以为与智能设备独立的装置,也可以是智能设备的一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智能设备或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装置用于执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其带来的技术效果参见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在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应用的升级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 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智能设备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所述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包括:
    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未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一设定值;
    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部分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二设定值;
    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全遮挡状态,所述智能设备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三设定值;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第一光照度值,所述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第二光照度值;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包括:
    若所述智能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未遮挡状态;
    若所述智能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属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部分遮挡状态;
    若所述智能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智能设备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全遮挡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 屏幕内部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内部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设于屏幕的两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腕带,所述腕带与所述屏幕相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非平行于所述腕带。
  7.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幕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所述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
    亮度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未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一设定值;
    第二调节单元,用于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部分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二设定值;
    第三调节单元,用于若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全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三设定值;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未遮挡状态;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属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部分遮挡状态;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全遮挡状态。
  11. 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屏幕、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总线与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屏幕、所述 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之间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设于屏幕的两端;所述存储器存储一组程序,且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检测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其中,所述遮挡状态包括未遮挡状态、部分遮挡状态和全遮挡状态;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设定值。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未遮挡状态,则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一设定值;
    若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部分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二设定值;
    若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全遮挡状态,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值为第三设定值;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三设定值。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光照度值;
    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光照度值;
    所述处理器根据获取的第一光照度值和第二光照度值,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
    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未遮挡状态;
    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属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部分遮挡状态;
    若获取到的第一光照度值与第二光照度值均属于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的遮挡状态为所述全遮挡状态。
  15. 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内部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位于所述屏幕内部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设于屏幕的两端。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所 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腕带,所述腕带与所述屏幕相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非平行于所述腕带。
CN201780013493.4A 2016-11-21 2017-04-14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 Pending CN1087014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3060 2016-11-21
CN2016110230600 2016-11-21
CN201710209574 2017-03-31
CN2017102095743 2017-03-31
PCT/CN2017/080646 WO2018090552A1 (zh) 2016-11-21 2017-04-14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1441A true CN108701441A (zh) 2018-10-23

Family

ID=62145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3493.4A Pending CN108701441A (zh) 2016-11-21 2017-04-14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01441A (zh)
WO (1) WO2018090552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7099A (zh) * 2011-11-28 2013-06-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环境光检测传感器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00568A (zh) * 2013-08-21 2013-11-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US20140184660A1 (en) * 2012-12-27 2014-07-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4350537A (zh) * 2012-06-08 2015-02-11 苹果公司 具有显示器亮度控件的电子设备
CN103327148B (zh) * 2013-06-28 2016-02-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调整屏幕背光亮度的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6038504A (ja) * 2014-08-08 2016-03-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808040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988694A (zh) * 2015-02-15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71808A (ko) * 2011-12-21 2013-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화면 밝기를 조절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5096912B (zh) * 2014-05-04 2018-05-04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7099A (zh) * 2011-11-28 2013-06-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环境光检测传感器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50537A (zh) * 2012-06-08 2015-02-11 苹果公司 具有显示器亮度控件的电子设备
US20140184660A1 (en) * 2012-12-27 2014-07-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3327148B (zh) * 2013-06-28 2016-02-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调整屏幕背光亮度的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400568A (zh) * 2013-08-21 2013-11-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JP2016038504A (ja) * 2014-08-08 2016-03-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808040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988694A (zh) * 2015-02-15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开先,钱正洪,张彤,刘沁: "《传感器实用技术》", 31 December 2016,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0552A1 (zh) 2018-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2239B (zh) 手指追踪
CN107277989B (zh) 智能家居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17302B (zh) 一种灯具控制方法以及灯具控制装置
CN104714644B (zh)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794304A (zh) 具有异构显示屏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4317394B (zh) 腕带式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腕带式穿戴设备
CN105376125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操控方法及装置
CN106454071A (zh) 终端及其基于手势进行自动拍摄的方法
CN104469018B (zh) 移动终端
CN105611706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智能灯控制方法
CN107222960B (zh) 一种照明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23875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可穿戴式设备
CN105788565B (zh)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5979070A (zh) 一种具有红外感应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07039B (zh) 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914936B (zh) 一种电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83994A (zh) 智能设备的省电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8701441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4915008A (zh) 智能手表的操作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智能指环与智能手表
CN106060281B (zh) 应用于电子终端的屏幕背光亮度值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045079B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6375578B (zh) 一种移动终端亮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73096B (zh) 一种一键快速调光方法及系统
CN10471462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71507B (zh)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7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