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4644B -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4644B
CN104714644B CN201510112649.7A CN201510112649A CN104714644B CN 104714644 B CN104714644 B CN 104714644B CN 201510112649 A CN201510112649 A CN 201510112649A CN 104714644 B CN104714644 B CN 104714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electronic equipment
light
unit
luminescen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26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4644A (zh
Inventor
李斌
颜毅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02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8141B/zh
Priority to CN201510112649.7A priority patent/CN104714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4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4644A/zh
Priority to US14/813,228 priority patent/US946807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4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4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2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using camer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发光单元,用于发射光线;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同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如手机、平板或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在电子设备上可能设置有能够发光的发光单元,这些发光单元能够用于照明或指向等作用。但是在现有电子设备中通常与所述发光配套设置的还有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控件(如按钮),用户需要打开所述发光单元时,通常需要通过触控所述控件。显然在无光或光照亮度不够的情况下,用户需要找到准确找到该控件的难度比较大,操作不方便且速度也不够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以至少部分解决控制电子设备发光的难度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体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主体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之间机械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安装所述主体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上;
所述处理单元位于所述主体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内;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至少包括固定状态;
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装置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上,且所述发光单元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射光线。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上设有供所述光线射出的出光区域;
所述出光区域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第一侧面,以使光线与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侧面成指定角度;
所述第一侧面为连接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主体装置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
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分别与所述固定装置形成有机械连接;
所述出光区域设置在所述主体装置的所述第二侧部或所述第四侧部;
其中,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的表面为所述第一侧面的组成部分。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单元;
所述输入单元包括旋钮模块;所述旋钮模块位于所述主体装置的第二侧部或第四侧部;
所述旋钮模块的第二侧面的中心位置设有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射出的出光区域;
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旋钮模块上远离所述主体装置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位于所述主体装置或固定装置内部的第一传感模块;
所述第一传感模块,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包括所述操作体的肌肉的运动参数;
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内表面的第二传感模块;
所述第二传感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肌肉的运动参数。
优选地,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侧面的图像采集模块;
所述传感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采集所述操作体的手部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亮度检测单元;
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亮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环境亮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亮度;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优选地,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的光采集方向与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出射方向匹配。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调节单元;
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有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确定所述操作体指向的第一方向;控制所述调节单元调节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以使所述发光单元向所述第一方向发射所述光线。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优选地,所述获取第一指定参数,包括:
通过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包括所述操作体的肌肉的运动参数;
所述获取第一指定参数,包括:
检测所述操作体的指定肌内的运动参数。
优选地,所述获取第一指定参数,包括:
采集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环境亮度到并判断所述环境亮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亮度;
所述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包括:
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确定所述操作体指向的第一方向;调节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以使所述发光单元向所述第一方向发射所述光线。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将智能的检测能够表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第一指定参数,依据对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判断来执行自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电子设备的这种结构,显然可以根据操作体的运动或姿态来智能发光,显然在黑夜等操作体不宜进行按钮操作的场景下,操作体也能便捷的控制电子设备发光,从而解决了所述控制电子设备发光的难度大的问题,且同时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和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设备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或可穿戴式设备等电子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可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项链、智能脚环或智能指环等电子设备。
所述发光单元110根据其用途分类,可包括用于照明的照明发光单元,或用于进行指示的发光单元。所述用于指示的发光单元可包括如用于指示的激光单元。
所述发光单元110根据其发射形成的光束的发散角,可分为发散型发光单元和非发散型发光单元。所述发散型发光单元发射光线通常为发散光线,所述发散光线的发散角通常大于预定的角度。通常光线对应的发散角小于所述预定的角度的发光单元即为上述非发散型发光单元。通常所述激光单元通常即为上述非发散性发光单元。
所述发光单元110通常可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可为发光二极管或白炽灯或冷阴极二极管等发光器件。
所述传感单元120可为包括各种类型检测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的传感器件。
所述处理单元130可包括各种类型能够进行信息处理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的1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单元130通过基于对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的信息处理,来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发光单元110还可包括开关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相连,所述开关模块可以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单元的闭合信号时闭合,从而导通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发光器件,从而促使所述发光单元进行发光。具体的如所述开关模块可包括MOS管或三极管等受所述处理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的受控开关。所述闭合信号可为所述控制信号的一种。
此处的所述操作体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用户有执行预定运动或呈现预定姿态,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根据用户的运动或姿态来自行发光。这样显然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黑暗环境中无法找到电子设备的开关按键导致的操作难度大以及不能及时获得光源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和用户的满意度。
设备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体装置140和固定装置150;所述主体装置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50之间机械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120安装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上。
所述处理单元130位于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内;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50至少包括固定状态;
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装置150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110安装在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且所述发光单元110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射光线。
本实施例所述主体装置140如所述智能手表的表盘、智能手环的显示屏幕设置的区域。所述固定装置150为所述智能手表的表带或智能手环的环体等用于穿戴在操作体身上的组件。
所述主体装置140和所述固定装置150之间建立有机械连接,具体如通过各种机械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或直接在成型时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主体装置140和所述固定装置150为所述传感单元120、处理单元130和发光单元110提供了安装载体,故所述传感单元120、处理单元130和发光单元110位于所述主体装置140和/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上。
所述固定装置150对应有固定姿态。在固定姿态下,所述电子设备的整个形成一个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可包括开口环状空间。所述开口环状空间可为开口小于指定长度的环状空间、开口与开口环状空间的环周长的比例小于第一指定值的环状空间或开口与所述开口环状空间的内径的比值小于第二指定值的环状空间。
所述环状空间和所述近似环状空间能够位于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柱状体外围。具体如所述柱状体可为用户的手腕、脚踝或手指,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的内径将略大于用户的手腕、脚踝或手指的外径,从而实现用户的舒适佩戴。
通常所述固定装置150还可能对应有非固定姿态,具体如,智能手表的表带可以打开,这时所述电子设备就没有形成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发光单元110设置在所述主体装置140或固定装置150上,且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而非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之内发射光线;这样就保证在所述电子设备佩戴在用户身上之后,所述发光单元110能够向外发射光线。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通过主体装置和固定装置的设置,能够方便用户进行佩戴,这样佩戴在用户身上的电子设备通常会随着用户的身体运动而运动,从能能够简易的检测所述第一指定参数;且能实现通过对操作体(所述操作体包括用户)的动作或姿态检测实现智能控制发光。
设备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体装置140和固定装置150;所述主体装置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50之间机械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120安装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上。
所述处理单元130位于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内;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50至少包括固定状态;
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装置150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110安装在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且所述发光单元110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射光线。
图3所示即为由所述主体装置140和所述固定装置150构成的环状空间。
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上设有供所述光线射出的出光区域111;
所述出光区域111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第一侧面,以使光线与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侧面成指定角度;
所述第一侧面为连接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表面。
所述出光区域111为供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向所述电子设备之外传输的区域。所述出光111可为所述发光单元110本身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上专门设置的独立于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区域。
通常若所述发光单元110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则所述出光区域111为所述发光单元110的组成部分。所述出光区域111的表面既作为所述发光单元110的表面也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
若所述发光单元110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则在所述电子设备对应于所述光单元110的区域,需要设置一个供所述光线传输并向电子设备以外发射的区域,该区域通常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的所述出光区域。但是此时,所述出光区域不属于所述发光单元110,所述出光区域111的表面也不构成所述发光单元110的表面。
将所述出光区域111设置在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的第一侧面,这样能够保证所述发光单元110发射的光线在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的侧面向外射出。
所述指定角度可为所述发光单元110发射的光线形成的光束的边角线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所述夹角通常大于0度,具体如大于30度或45度等。这样的话,若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则能够确保所述发光单元110发射的光线,朝用户的手掌所在的方向向外发射。
在图2中所述虚线箭头表示的所述发光单元110所发射的光线。从图2中可知,所述发光单元110所发射的光线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呈一定角度,例如所述指定角度可为90度或接近90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在上一电子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所述发光单元110的设置位置,依据所述发光单元110形成的光线与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的位置关系;总之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智能性高的优点。
此外,若所述发光单元110为具有指示性的发光单元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射的光线具有指示作用,此时形成的光线会指向一个特定方向。该特定方向将与配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柱状体的延伸方向一致。具体如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所述出光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电子设备配到用户手腕上之后,从所述出光区域111出射的光线与手腕向手掌的延伸方向匹配;具体如光线的指向方向与所述手腕向手掌延伸方向一致。此处的手腕即为所述柱状体。
设备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体装置140和固定装置150;所述主体装置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50之间机械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120安装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上。
所述处理单元130位于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内;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50至少包括固定状态;
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装置150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110安装在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且所述发光单元110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射光线。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上设有供所述光线射出的出光区域111;
所述出光区域111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第一侧面,以使光线与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侧面成指定角度;
所述第一侧面为连接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表面。
所述出光区域111为供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向所述电子设备之外传输的区域。所述出光111可为所述发光单元110本身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上专门设置的独立于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区域。
所述主体装置140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
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分别与所述固定装置150形成有机械连接;
所述出光区域111设置在所述主体装置的所述第二侧部或所述第四侧部;
其中,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的表面为所述第一侧面的组成部分。
首先本实施例是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限定了所述出光区域111设置在所述主体装置的一个侧部上,且设置有所述出光区域111的侧部为非与所述固定装置150连接的区域,这样显然再次保证了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光线是向电子设备外以及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送的。
设备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体装置140和固定装置150;所述主体装置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50之间机械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120安装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上。
所述处理单元130位于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内;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50至少包括固定状态;
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装置150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110安装在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且所述发光单元110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射光线。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上设有供所述光线射出的出光区域111;
所述出光区域111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第一侧面,以使光线与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侧面成指定角度;
所述第一侧面为连接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表面。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单元160;
所述输入单元160包括旋钮模块;所述旋钮模块位于所述主体装置的第二侧部或第四侧部。
所述旋钮模块的第二侧面的中心位置设有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光线射出的出光区域111;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旋钮模块上远离所述主体装置的表面。
所述输入单元可以为所述电子设备上各种具有信息输入功能的结构。具体如,若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则所述输入单元可为所述智能手表上,调整时间或日期的旋钮。
所述电子设备可能还对应有多种工作模式,具体如节能共组模式和标准工作模式。在节能工作模式下某一些应用就不能使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所述标准工作模式则可能是所有应用都能使用的工作模式,此时可能能耗大。所述输入单元即可为所述工作模式的切换旋钮。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出光区域111设置在所述旋钮模块的第二侧面的中间位置,这样很好的利用了所述旋钮模块的空间,不用专门在所述主体装置的第二侧部或第四侧部再另外找一个区域来设置所述出光区域。这样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保证了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精巧性的同时,还保证了电子设备的美观性,从而满足了用户对电子设备美观度的需求。
若所述发光单元110发射的光线具有方向指示性,则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发光单元110发射的光线的指向方向可与所述旋钮模块朝向匹配。
设备实施例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体装置140和固定装置150;所述主体装置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50之间机械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120安装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上。
所述处理单元130位于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内;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50至少包括固定状态;
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装置150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110安装在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且所述发光单元110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射光线。
所述传感单元110包括位于所述主体装置或固定装置内部的第一传感模块;
所述第一传感模块,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所述第一传感模块可包括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等可以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本身的运动参数的传感器。若所述电子设备为用户佩戴或手持的电子设备,则所述电子设备会随着用户肢体等部位的运动而运动,从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检测自身的运动参数的第一传感模块来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而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用于表征所述操作体(即用户)的运动状态或姿态。
本实施例不仅可以应用于包括固定装置150的可穿戴式设备中,还可以应用于包括手机或平板等手持式电子设备中,这种检测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及对现有电子设备的结构增加和布局改变小等优点。
设备实施例七: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体装置140和固定装置150;所述主体装置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50之间机械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120安装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上。
所述处理单元130位于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内;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50至少包括固定状态;
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装置150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110安装在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且所述发光单元110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射光线。
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包括所述操作体的肌肉的运动参数;
所述传感单元110包括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内表面的第二传感模块;所述第二传感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肌肉的运动参数。
具体如,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智能脚环、智能手环或智能指环等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二传感模块可为设置在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内表面可以检测用户的肌肉的运动信号的传感器。
所述第二传感模块在工作时,通过与用户的肌肤接触来获取所述肌肉的运动参数。
例如,所述第二传感模块可包括生物肌肉电传感器(比如使用Medical GradeStainless Steel EMG sensors)。
所述生物肌肉电传感器可包括与操作体肌肤接触的电极,通过所电极采集肌肉运动完成信号收集,形成表明肌电图。所述表面肌电图,包括通过从肌肉表面引导和记录到的肌肉活动时神经肌肉系统生物电变化的一维时间序列信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运动单位的活动模式和肌肉功能的状态。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表面肌电图识别出操作体的姿态,如手部姿态。所述姿态可包括静态姿态,包括运动姿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接检测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对应的肌肉的运动参数的电子设备,同样能够实现电子设备根据表征操作体运动状态或姿态的第一指定参数,来实现所述发光单元的智能开启,具有智能性高及用户使用满意度高的优点。
设备实施例八: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体装置140和固定装置150;所述主体装置140与所述固定装置150之间机械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120安装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上。
所述处理单元130位于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内;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50至少包括固定状态;
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装置150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110安装在所述主体装置140或所述固定装置150且所述发光单元110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射光线。
所述传感单元120包括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侧面的图像采集模块;
所述传感单元120,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可为各种类型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传感器,具体如照相机或射像机。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图像采集模块可为在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如黑夜)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可以为红外图像采集模块,可以不像在环境亮度很小的情况下需要启动闪光灯来进行图像采集的常规图像采集模块,直接在环境亮度很小的场景下,能够采集红外成像,获取所述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可能提取所述图像中指定的操作体身体部位的姿态特征和/或运动轨迹特征,该姿态特征和/或运动轨迹特征可为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的组成部分。例如,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采集所述操作体的手部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此时,所述姿态特征可为采集的图像中的手部姿势或运动轨迹特征。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能够直接采集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采集模块,同样也能实现所述发光单元的智能开启,具有智能性高及用户使用满意度高的优点。
设备实施例九: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亮度检测单元;
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亮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环境亮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亮度;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110发射光线。
所述亮度检测单元可包括如光敏电阻等具有光照亮度检测的传感器。所述亮度检测单元能够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亮度。若当前环境亮度足够大,且所述发光单元110为用于照明的照明发光单元,这是可能是用户的误操作,为了减少这种误操作导致的发光单元110的发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还引入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用来检测并判断所述环境亮度的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亮度,避免这种误操作,从而再次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和避免了白天或在灯光下电子设备因用户误操作导致的用户满意度差的问题。
所述亮度检测单元,可以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任意个能够检测到环境亮度的外表面,但是为了更好的检测所述环境亮度,避免所述电子设备被用户佩戴后,用户的衣服等物件遮蔽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的光采集区域,导致检测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还将进一步明确,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的光采集方向与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光线出射方向匹配。所述匹配包括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的光采集方向与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光线出射方向相同,还包括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的光采集方向对应的方位角的范围略大于所述光线初涉方向形成的方位角的大小。
通常为了保证所述光采集方向和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光线出射方向匹配,可通过将所述亮度检测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110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侧。例如,假设所述电子设备为设备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包括固定装置150的电子设备,则将所述亮度检测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11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即可。这样用户佩戴作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表时,不会因衣袖的遮挡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从而能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智能控制发光单元110发光的精确性。
设备实施例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120,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1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调节单元;
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110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130,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确定所述操作体指向的第一方向;控制所述调节单元调节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以使所述发光单元110向所述第一方向发射所述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调节单元,所述处理单元130可通过控制所述调节单元来调节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以实现所述操作体执行了一个手势操作或呈现了一个姿态,这个姿态不仅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110发光,同时还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发光方向。此处的所述发光方向即为所述第一方向。
具体如何确定所述第一方向有多种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用于表征所述操作体和/或电子设备的运动方向;所述处理单元130还可用于依据所述运动方向确定所述第一方向。具体如,如操作体的左手佩戴有智能手表,用户抬手臂向前推动的操作,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随用户手臂进行向前推动,所述电子设备在推动前的初始位置与被推动后的终止位置连线形成的方向,可作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是由所述初始位置指向所述终止位置的方向。此处的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为指代多个方向的集合。具体如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终止位置之间形成一个指向所述终止位置的中心方向;所述中心方向在水平面内左右偏移一个预定角度,也可构成所述第一方向。
第二种:所述第一方向可为操作体呈现的预定姿态所指向的方向。具体如,所述预定姿态可包括手势姿态。该手势姿态可为连续1或多根手指伸展的姿态;所述1根或多根手指伸展方向即为所述第一方向。具体如,在食指伸展其余手指保持握拳的姿态中,所述食指的伸展向即为所述第一方向。再比如,若手势姿态中,中指和食指伸展剩余手指蜷曲的姿态,则所述中指和食指的伸展方向即为所述第一方向。当手势姿态中包括多根伸展的手指时,相距最远的两根伸张的手指的伸张方向构成了所述第一方向的边界。此时,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是有多个方向组成的方向集合。
在检测所述手势姿态中手指是对应的伸展状态,还是蜷曲状态,可以通过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的传感单元来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能够检测肌肉电信号的传感器通过对肌肉拉伸、旋转和弯曲等施力状态来确定。
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110传动连接,所述调节单元可以通过驱动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全部或部分的位置变更,从而实现调整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出射方向。具体如,通过调整所述发光单元110内的发光器件的朝向,来改变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发光方向。
再比如,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110是固定连接的,所述调节单元可以自身的位移,改变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发光器件的方向来实现所述光线的出射方向的调整。
所述调节单元可包括具有转动功能的转动马达等结构。所述转动马达可以通过转动与其相连的发光器件,从而改变发光器件的朝向,从而可以改变光线的出射方向。
具体的所述调节单元改变所述发光单元110的光线的出射方向的结构和方式都有很多种,不局限于上述举例。
此外,所述处理单元130还可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方向是否为远离所述操作体的方向,若是远离所述操作体的方向,才控制所述发光单元110发射光线,否则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即便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也可屏蔽控制所述发光单元110发射光线的操作。这样能够再次减少操作导致的无操作,提高电子设备的智能控制的精确度,从而再次提升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方法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步骤S120: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用于如设备实施例一至设备实施例十中任意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子设备中,具体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电子书等操作体(所述操作体包括用户)手持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式设备。
在步骤S110检测的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为各种表征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参数。
所述步骤S120中为基于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判断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判断操作,若所述第一指定参数若直接为所述操作体的运动参数或姿态参数,则可以直接基于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有执行所述预定运动或预定姿态。
在步骤S130中根据步骤S120中的第一判断结果,智能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这样在无光的环境中或光照很弱的环境中,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身体运动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射光线,而不用抹黑去寻找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的按钮等,显然操作更加简便,电子设备的智能性也越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也提高了。
本实施例所述的发光单元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设备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单元的结构,在此就不再重复。
方法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步骤S120: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通过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通常用户手持或佩带所述电子设备,则所述电子设备会根据用户的身体运动而运动,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等设备通过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本身的运动来体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和姿态,来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本身的运动参数,具体如包括运动轨迹、运动幅度或运动类型。所述运动轨迹包括从位置A到位置B走过的路径,运动幅度包括位置A到位置B的位于长度等表征运动幅度大小的量。所述运动类型是直线运动、弧线运动,是来回晃动,还是向下一次晃动等参数。但是这些运动参数都能用于表征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执行一个运动后形成的姿态。
总之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在上一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具体如何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本实施例所述的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的方法具有实现简便易行的优点。
方法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步骤S120: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包括所述操作体的肌肉的运动参数;
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检测所述操作体的指定肌内的运动参数。
在步骤S110中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与操作体肌肤接触的传感器来检测所述操作体的肌肉的运动参数,这样也能简便的检测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和姿态,显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方法实施例二所述的检测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的方法,同样具有实现简便易行的优点。
方法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步骤S120: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采集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图像采集单元,如照相机或射像机等结构来采集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依据这些图像来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以为从所述图像中提取的运动轨迹参数、姿态参数或运动幅度参数或运动类型参数等表征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参数。
在具体实现时,为了实现在无可见光条件或可见光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采集,可以通过包括红外照相机的红外采集单元等操作体本身可辐射的非可见光采集单元来进行上述图像的采集。
本实施例同样的基于方法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具体如何进行第一指定参数获取的方法,显然具有简便的优点。
方法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步骤S120: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0:检测环境亮度到并判断所述环境亮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亮度;
所述步骤S130可包括: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所述电子设备可通过光采集方向与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出射方向相匹配的亮度检测单元来检测所述环境亮度,并通过仅在所述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才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以免当所述发光单元用于照明时,由于用户误操作引起的电子设备的误操作,从而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和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方法实施例五: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步骤S120: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130: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确定所述操作体指向的第一方向;控制所述调节单元调节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以使所述发光单元向所述第一方向发射所述光线。
在具体实现时,用于触发所述电子设备发射光线的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可为操作体执行的具有指向性的运动或姿态,此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从所述第一指定参数中提取出操作体的指向的第一方向。具体如通过方法实施例三中采集的包括用户手部姿态的图像,可以通过图像中用户手部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手指头指向的方向来确定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向所述第一方向发射光线。
这样用户通过一个身体运动,不仅能够触发所述电子设备发光,而且能够控制电子设备朝哪一个方向发光,从而再次简化了用户的对电子设备发光控制,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和用户使用满意度。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包括各种位置改变的调节单元,来实现对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出射方向的调整,具体的调整方式有很多,在此就不再一一详细介绍了。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发光单元,用于发射光线;
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及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亮度检测单元;
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亮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环境亮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亮度;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体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主体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之间机械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安装所述主体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上;
所述处理单元位于所述主体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内;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至少包括固定状态;
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装置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上,且所述发光单元能够向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之外发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上设有供所述光线射出的出光区域;
所述出光区域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第一侧面,以使光线与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的侧面成指定角度;
所述第一侧面为连接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装置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
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分别与所述固定装置形成有机械连接;
所述出光区域设置在所述主体装置的所述第二侧部或所述第四侧部;
其中,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的表面为所述第一侧面的组成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单元;
所述输入单元包括旋钮模块;所述旋钮模块位于所述主体装置的第二侧部或第四侧部;
所述旋钮模块的第二侧面的中心位置设有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射出的出光区域;
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旋钮模块上远离所述主体装置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位于所述主体装置或固定装置内部的第一传感模块;
所述第一传感模块,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包括所述操作体的肌肉的运动参数;
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内表面的第二传感模块;
所述第二传感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肌肉的运动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侧面的图像采集模块;
所述传感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采集所述操作体的手部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的光采集方向与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出射方向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调节单元;
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有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确定所述操作体指向的第一方向;控制所述调节单元调节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以使所述发光单元向所述第一方向发射所述光线。
12.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基于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形成的参数;
判断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形成第一判断结果;
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发光单元发射光线;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操作体有执行预定运动或有呈现预定姿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环境亮度到并判断所述环境亮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亮度;
所述至少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包括:
当所述第一指定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第一指定参数,包括:
通过检测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包括所述操作体的肌肉的运动参数;
所述获取第一指定参数,包括:
检测所述操作体的指定肌肉的运动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第一指定参数,包括:
采集所述操作体的运动状态或姿态的图像,获取所述第一指定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指定参数确定所述操作体指向的第一方向;调节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以使所述发光单元向所述第一方向发射所述光线。
1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用于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510112649.7A 2015-03-13 2015-03-13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4714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0237.4A CN108268141B (zh) 2015-03-13 2015-03-13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201510112649.7A CN104714644B (zh) 2015-03-13 2015-03-13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US14/813,228 US9468073B2 (en) 2015-03-13 2015-07-30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2649.7A CN104714644B (zh) 2015-03-13 2015-03-13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0237.4A Division CN108268141B (zh) 2015-03-13 2015-03-13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4644A CN104714644A (zh) 2015-06-17
CN104714644B true CN104714644B (zh) 2018-02-27

Family

ID=5341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0237.4A Active CN108268141B (zh) 2015-03-13 2015-03-13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201510112649.7A Active CN104714644B (zh) 2015-03-13 2015-03-13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0237.4A Active CN108268141B (zh) 2015-03-13 2015-03-13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68073B2 (zh)
CN (2) CN1082681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5402B2 (en) * 2014-09-08 2018-07-03 Nintendo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6325369A (zh) * 2015-06-30 2017-01-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模式切换方法
CN106325700B (zh) * 2015-06-30 2023-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94338A (zh) * 2015-08-19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CN106293081A (zh) * 2016-08-03 2017-01-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1526432A (zh) * 2020-04-26 2020-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2245B (zh) * 2022-03-31 2024-0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2227A (zh) * 2013-06-28 2014-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穿戴式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6987A (en) * 1996-06-24 1999-02-02 East Asia Services Ltd. Motion activated illluminating footwear and light module therefor with fading and means for deactivating in bright light
US7114823B2 (en) * 2002-07-19 2006-10-03 Mccullough Wayne Illumin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US7585092B2 (en) * 2006-10-20 2009-09-08 Thomas Huffman Motion-activated lamps
US8506107B2 (en) * 2010-12-03 2013-08-13 Med Et Al, Inc. Movement-based feedback device
US9322544B2 (en) * 2012-08-09 2016-04-26 Leena Carriere Pressure activated illuminating wristband
CN103763440A (zh) * 2014-02-19 2014-04-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附件及电子设备
CN203811898U (zh) * 2014-03-31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488936B2 (en) * 2014-09-30 2019-11-26 Apple Inc. Motion and gesture input from a wearab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2227A (zh) * 2013-06-28 2014-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穿戴式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70186A1 (en) 2016-09-15
CN108268141B (zh) 2020-07-24
US9468073B2 (en) 2016-10-11
CN104714644A (zh) 2015-06-17
CN108268141A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4644B (zh)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3885584B (zh) 智能手表
TWI711904B (zh) 穿戴式裝置
CN105511846B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US10175653B1 (en) Watch glow light band
US76231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ght input device
US11039514B2 (en) Interactive portable lighting system
CN105487229B (zh) 多通道交互虚拟现实眼镜
CN105159115B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61672B (zh) 一种驱动电压调整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09240490A (zh) 智能穿戴设备及基于其的交互控制方法、系统
CN108235505A (zh) 用于服装片和运动装备的消息传送单元
CN106598251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手势控制方法、系统及一种智能手环
WO2017202076A1 (zh) 一种终端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9788174A (zh) 一种补光方法及终端
CN107613164A (zh)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US20220374079A1 (en)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display device
CN105874409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4914936B (zh) 一种电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200123062A (ko) IoT 웨어러블 장치
CN112153292A (zh) 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450672A (zh) 一种高识别率的腕式智能装置
CN106155274B (zh)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WO2015172353A1 (zh) 具有可调节发光阵列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CN105892969A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