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6873B - 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6873B
CN108696873B CN201810432828.2A CN201810432828A CN108696873B CN 108696873 B CN108696873 B CN 108696873B CN 201810432828 A CN201810432828 A CN 201810432828A CN 108696873 B CN108696873 B CN 108696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mbers
identified
false
suspected
fals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28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6873A (zh
Inventor
陈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28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6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6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6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本方案针对虚假用户注册设备无法同时进行语音验证的特点,利用语音验证的实时性特点对待识别号码进行验证,从而准确可靠地识别出虚假用户,保障业务运营与资金安全。

Description

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业务竞争激烈、市场饱和,运营商与业务服务商均存在新用户发展困难的问题。为了加大力度发展渠道,运营商与业务服务商在新用户注册时都会向其提供高额奖励金。
而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部分用户或企业采用违规方式收购大量号码,在新业务上线时集中注册从而获取大量的奖励金,这不但影响正常业务运营工作,还会造成资金及管理风险。针对上述现象,如何能够准确可靠地识别出虚假用户,从而实现对用户业务注册进行管控,防止非法套取奖励金,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于准确可靠地识别出虚假用户。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虚假用户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验证模块,用于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
本申请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获取需要识别的待识别号码,在同一时刻向这些待识别号码同时发起语音验证,并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本方案针对虚假用户注册设备无法同时进行语音验证的特点,利用语音验证的实时性特点对待识别号码进行验证,从而准确可靠地识别出虚假用户,保障业务运营与资金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A-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流程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4A-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申请中的各实施方式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在不冲突的前提下结合实施。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用于准确可靠地识别出虚假用户,具体的,本实施例以该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应用于虚假用户识别装置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101、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
102、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
103、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
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虚假用户识别装置,该虚假用户识别装置可以为驱动程序、程序软件,也可以为存储有相关计算机程序的介质,例如,U盘等;或者,该虚假用户识别装置还可以为集成或安装有相关计算机程序的实体装置,例如,芯片、智能终端、电脑等。实际应用中,虚假用户识别装置可以集成在业务服务器中。
结合实际场景举例来说:实际应用中,虚假用户注册设备通常有两种:一种支持多号码注册,即可同时对不同号码的虚假用户进行注册,具体的,这种设备设置有多个独立通信的模块,其通过软件控制各通信模块为对应的虚假用户号码进行业务注册。另一种支持单号码注册,即同时只能为一个号码的虚假用户进行注册,具体的,这种设备通过软件修改设备自身的IMEI 码,为不同的虚假用户号码进行业务注册。
利用上述虚假注册设备的特点,本方案在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后,在同一时刻向这些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由于语音验证具有实时性的特点,针对上述前一种虚假注册设备,这种无法支持语音功能,针对上述后一种虚假注册设备,其无法同时实现多个号码的语音功能,故本方案中同时向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从而准确识别出虚假用户。具体的,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即为虚假用户。
具体的,本方案中的语音验证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建立与待识别号码的语音通信(例如,拨通该待识别号码),向其播报包含验证码的语音信息,指示用户通过终端的交互界面输入语音播报中的验证码,最终通过将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与播报的验证码进行比对,实现语音验证。后续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其中,未通过语音验证包括所有未成功进行语音验证的情形,例如,无法建立语音通信,或者语音通信建立但未通过验证等情形。
实际应用中,在其它虚假用户识别方案中,通过IMEI与号码来标识一个用户,如果发现有重复IMEI或手机号请求注册,则判定为虚假用户,拒绝其注册请求。但由于终端的IMEI可以通过软件修改、或者通过低价收购大量 SIM卡来避免被检测出IMEI或手机号重复,故无法准确识别虚假用户。
可选的,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B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101具体可以包括:
1011、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多个待注册号码;
1012、统计获得所述多个待注册号码中的新用户号码,并将其作为所述待识别号码。
实际应用中,终端通过运营商接入网向业务服务器发起注册请求。故虚假用户识别装置可以设置在业务服务器中。可选的,注册请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IMEI、注册号码以及请求类型(即业务注册请求)。本实施方式中,从待注册号码中统计出新用户号码进行虚假用户识别。可以理解,若为已注册用户,则无需进行虚假用户识别,故本实施方式通过初步统计待识别号码,提高虚假用户识别的效率。
此外,为了进一步效率,可选的,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C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104、记录被判定为虚假用户的号码;
相应的,在102之前,还包括:
105、从所述待识别号码中滤除被记录为虚假用户的号码。
具体的,虚假用户号码的记录方式可以有多种。作为一种举例,如下所示为记录虚假用户号码的数据格式:
属性 定义 说明
MSISDN 虚假用户注册手机号码
IMEI 虚假用户注册串码
SIP 源IP
DIP 目的IP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在识别出虚假用户后,将虚假用户的号码记录至虚假用户列表。后续,当再次接收到注册请求时,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并根据当前记录的虚假用户列表,快速准确地筛除出虚假用户,从而提高虚假用户识别的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方法,获取需要识别的待识别号码,在同一时刻向这些待识别号码同时发起语音验证,并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本方案针对虚假用户注册设备无法同时进行语音验证的特点,利用语音验证的实时性特点对待识别号码进行验证,从而准确可靠地识别出虚假用户,保障业务运营与资金安全。
此外,除了基于同时语音验证进行识别以外,还可以结合其它高效准确的识别方案,以在准确识别出虚假用户的基础上,提高识别的效率。相应的,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用于准确高效地识别出虚假用户,具体的,本实施例仍以该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应用于虚假用户识别装置来举例说明,在实施例一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102之前,还可以包括:
201、根据预设的虚假用户识别算法,检测出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中疑似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
相应的,102具体可以包括:
1021 、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中疑似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发起语音验证。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同时向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之前,先基于虚假用户识别算法,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再进一步对这些疑似号码同时发起语音验证,对于为虚假用户的可能性较低的正常用户,则不进行语音验证,从而减小语音验证的号码数量,提高识别的效率和稳定性。
可选的,检测疑似用户的方法有多种。作为一种示例,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B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201具体可以包括:
2011、将当前任一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作为待处理号码;
2012、统计待识别号码中其注册时间在第一时段内的第一号码,所述第一时段为自所述待处理号码的注册时间起经过预设时长的时段;
2013、统计所述第一号码中,其注册请求对应的源地址和/或基站标识与所述待识别号码的注册请求对应的源地址和/或基站标识相同的第二号码的数量;
2014、若所述第二号码的数量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所述待识别号码和所述第二号码为疑似号码,否则,判定所述待识别号码为正常号码;
2015、返回执行所述将当前任一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作为待处理号码的步骤,直至当前不存在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基于注册请求的源IP和/或基站标识检测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用户。可以理解,利用同一虚假设备进行注册的号码,尽管其可以通过一定途径修改注册请求中的IMEI,但其注册请求的源IP和/或基站标识相同且无法被篡改,故本实施方式,利用虚假用户的号码通常是在短时段内用相同设备发起注册请求的特点,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用户。
举例来说,图2C为本实施方式的流程示例图,如图,检测开始后,可以先按照各待识别号码的注册时间进行由小到大的排序。针对排序后的待识别号码,按顺序逐一进行检测,具体的,针对每个当前的待检测号码,计算自该号码的注册时间起之后一定时长(例如时长T)对应的时段,例如,假设某待检测号码的注册时间为2018年4月25号9点,设定T为5分钟,则可计算出对应的时段为2018年4月25号9点至2018年4月25号9点05分之间的时段。之后,统计该时段内采用相同源IP和/或基站标识进行注册的号码数量,若该数量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说明该号码与其它大量号码在短时间内利用同一设备发起注册,即可能为虚假用户,相应的,将该号码以及与该号码有相同源IP和/或基站标识的号码均作为疑似号码。相反的,若该数量未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说明该用户为正常用户,相应的,判定该号码为正常号码。
实际应用中,结合本实施方式,可以设定注册数据的格式,举例来说,如下表所示,为用户注册数据的数据结构和字段定义:
属性 定义 说明
MSISDN 注册手机号码
IMEI 注册串码
SIP 源IP
DIP 目的IP
TIME 申请时间
本实施方式,利用虚假用户的号码通常是在短时段内用相同设备发起注册请求的特点,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后续针对疑似号码进行语音验证,从而提高虚假用户识别的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方法,获取需要识别的待识别号码,采用虚假用户识别算法检测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后续在同一时刻向这些疑似号码同时发起语音验证,并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本方案利用虚假用户的号码通常是在短时段内用相同设备发起注册请求的特点,在进行语音验证之前,先检测出疑似号码,再对疑似号码进行语音验证,能够有效提高虚假用户识别的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方案,结合实际架构对本方案的流程进行示例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所示,架构包括终端、用于提供通信网络的运营商接入网、用于进行语音验证的语音网关、用户进行注册请求处理的业务服务器,以及用于记录虚假用户号码的虚假用户名单。
具体的,终端发起注册流程,发起的注册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源 IP;2、目的IP;3、IMEI;4、号码;5、注册请求,该注册数据通过运营商接入网转发至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接收该请求,存储注册数据,并将号码发送至虚假用户名单进行用户验证,虚假用户名单检测收到的号码是否在虚假用户名单中,并将验证结果返回给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根据虚假用户名单返回的验证结果进行虚假用户识别算法检测,并将检测出的疑似号码发送给语音网关进行语音验证。语音网关同时拨打这些疑似号码,要求其在键盘输入语音提示数字,语音验证过程中,语音通话提示输入数字等验证请求被发送至终端。一种情形中,终端接听并且从键盘输入语音提示数字,相应的,终端将输入的数字返回给语音网关,语音网关验证输入数字是否正确,并将未接通或输入不正确的号码返回给业务服务器,相应的,业务服务器将这些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并将这些号码发送给虚假用户名单进行记录。
本实施例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方法,获取需要识别的待识别号码,在同一时刻向这些待识别号码同时发起语音验证,并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本方案针对虚假用户注册设备无法同时进行语音验证的特点,利用语音验证的实时性特点对待识别号码进行验证,从而准确可靠地识别出虚假用户,保障业务运营与资金安全。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用于准确可靠地识别出虚假用户,具体的,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
验证模块42,用于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
验证模块42,还用于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
实际应用中,该虚假用户识别装置可以为驱动程序、程序软件,也可以为存储有相关计算机程序的介质,例如,U盘等;或者,该虚假用户识别装置还可以为集成或安装有相关计算机程序的实体装置,例如,芯片、智能终端、电脑等。实际应用中,虚假用户识别装置可以集成在业务服务器中。
结合实际场景举例来说:获取模块41在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后,验证模块42在同一时刻向这些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由于语音验证具有实时性的特点,针对上述前一种虚假注册设备,这种无法支持语音功能,针对上述后一种虚假注册设备,其无法同时实现多个号码的语音功能,故本方案中同时向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从而准确识别出虚假用户。具体的,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即为虚假用户。
具体的,本方案中的语音验证方式有多种。可选的,验证模块42可以建立与待识别号码的语音通信(例如,拨通该待识别号码),向其播报包含验证码的语音信息,指示用户通过终端的交互界面输入语音播报中的验证码,最终通过将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与播报的验证码进行比对,实现语音验证。后续验证模块42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其中,未通过语音验证包括所有未成功进行语音验证的情形,例如,无法建立语音通信,或者语音通信建立但未通过验证等情形。
可选的,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B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获取模块41包括:
获取单元411,用于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多个待注册号码;
统计单元412,用于统计获得所述多个待注册号码中的新用户号码,并将其作为所述待识别号码。
实际应用中,终端通过运营商接入网向业务服务器发起注册请求。故虚假用户识别装置可以设置在业务服务器中。可选的,注册请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IMEI、注册号码以及请求类型(即业务注册请求)。本实施方式中,统计单元412从待注册号码中统计出新用户号码进行虚假用户识别。可以理解,若为已注册用户,则无需进行虚假用户识别,故本实施方式通过初步统计待识别号码,提高虚假用户识别的效率。
此外,为了进一步效率,可选的,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又一种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C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记录模块43,用于记录被判定为虚假用户的号码;
滤除模块44,用于在所述验证模块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之前,从所述待识别号码中滤除被记录为虚假用户的号码。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在验证模块42识别出虚假用户后,记录模块 43将虚假用户的号码记录至虚假用户列表。后续,当再次接收到注册请求时,滤除模块44根据当前记录的虚假用户列表,快速准确地筛除出虚假用户,从而提高虚假用户识别的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装置,获取需要识别的待识别号码,在同一时刻向这些待识别号码同时发起语音验证,并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本方案针对虚假用户注册设备无法同时进行语音验证的特点,利用语音验证的实时性特点对待识别号码进行验证,从而准确可靠地识别出虚假用户,保障业务运营与资金安全。
此外,除了基于同时语音验证进行识别以外,还可以结合其它高效准确的识别方案,以在准确识别出虚假用户的基础上,提高识别的效率。相应的,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用于准确高效地识别出虚假用户,具体的,在实施例四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51,用于根据预设的虚假用户识别算法,检测出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中疑似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
验证模块42,具体用于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中疑似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发起语音验证。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验证模块42同时向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之前,检测模块51先基于虚假用户识别算法,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验证模块42再进一步对这些疑似号码同时发起语音验证,对于为虚假用户的可能性较低的正常用户,则不进行语音验证,从而减小语音验证的号码数量,提高识别的效率和稳定性。
可选的,检测模块51检测疑似用户的方法有多种。作为一种示例,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检测模块51包括:
初始单元,用于将当前任一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作为待处理号码;
筛选单元,用于统计待识别号码中其注册时间在第一时段内的第一号码,所述第一时段为自所述待处理号码的注册时间起经过预设时长的时段;
所述筛选单元,还用于统计所述第一号码中,其注册请求对应的源地址和/或基站标识与所述待识别号码的注册请求对应的源地址和/或基站标识相同的第二号码的数量;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号码的数量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所述待识别号码和所述第二号码为疑似号码,否则,判定所述待识别号码为正常号码;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所述初始单元再次执行所述将当前任一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作为待处理号码的步骤,直至当前不存在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基于注册请求的源IP和/或基站标识检测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用户。可以理解,利用同一虚假设备进行注册的号码,尽管其可以通过一定途径修改注册请求中的IMEI,但其注册请求的源IP和/或基站标识相同且无法被篡改,故本实施方式,利用虚假用户的号码通常是在短时段内用相同设备发起注册请求的特点,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用户。
本实施方式,利用虚假用户的号码通常是在短时段内用相同设备发起注册请求的特点,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后续针对疑似号码进行语音验证,从而提高虚假用户识别的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装置,获取需要识别的待识别号码,采用虚假用户识别算法检测出可能为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后续在同一时刻向这些疑似号码同时发起语音验证,并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本方案利用虚假用户的号码通常是在短时段内用相同设备发起注册请求的特点,在进行语音验证之前,先检测出疑似号码,再对疑似号码进行语音验证,能够有效提高虚假用户识别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在不冲突的前提下结合实施。可选的,前述各模块既可以分离设置也可以集成设置,例如,执行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模块可以通过同一模块实现,前述各实施例的模块划分仅是一种示例。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虚假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虚假用户识别装置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处理器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 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 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 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同间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四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具体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
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
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
所述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虚假用户识别算法,检测出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中疑似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
所述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包括:
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中疑似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发起语音验证;
所述根据预设的虚假用户识别算法,检测出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中疑似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包括:
将当前任一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作为待处理号码;
统计待识别号码中其注册时间在第一时段内的第一号码,所述第一时段为自所述待处理号码的注册时间起经过预设时长的时段;
统计所述第一号码中,其注册请求对应的源地址和/或基站标识与所述待识别号码的注册请求对应的源地址和/或基站标识相同的第二号码的数量;
若所述第二号码的数量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所述待识别号码和所述第二号码为疑似号码,否则,判定所述待识别号码为正常号码;
返回执行所述将当前任一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作为待处理号码的步骤,直至当前不存在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包括:
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多个待注册号码;
统计获得所述多个待注册号码中的新用户号码,并将其作为所述待识别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被判定为虚假用户的号码;
所述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待识别号码中滤除被记录为虚假用户的号码。
4.一种虚假用户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待识别号码;
验证模块,用于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将未通过语音验证的待识别号码,判定为虚假用户;
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虚假用户识别算法,检测出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中疑似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
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中疑似虚假用户的疑似号码发起语音验证;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初始单元,用于将当前任一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作为待处理号码;
筛选单元,用于统计待识别号码中其注册时间在第一时段内的第一号码,所述第一时段为自所述待处理号码的注册时间起经过预设时长的时段;
所述筛选单元,还用于统计所述第一号码中,其注册请求对应的源地址和/或基站标识与所述待识别号码的注册请求对应的源地址和/或基站标识相同的第二号码的数量;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号码的数量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所述待识别号码和所述第二号码为疑似号码,否则,判定所述待识别号码为正常号码;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所述初始单元再次执行所述将当前任一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作为待处理号码的步骤,直至当前不存在未被判定为疑似号码或正常号码的待识别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多个待注册号码;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获得所述多个待注册号码中的新用户号码,并将其作为所述待识别号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被判定为虚假用户的号码;
滤除模块,用于在所述验证模块在同一时刻向所述多个待识别号码发起语音验证之前,从所述待识别号码中滤除被记录为虚假用户的号码。
CN201810432828.2A 2018-05-08 2018-05-08 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696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2828.2A CN108696873B (zh) 2018-05-08 2018-05-08 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2828.2A CN108696873B (zh) 2018-05-08 2018-05-08 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6873A CN108696873A (zh) 2018-10-23
CN108696873B true CN108696873B (zh) 2021-06-15

Family

ID=63847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2828.2A Active CN108696873B (zh) 2018-05-08 2018-05-08 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68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9051B (zh) * 2018-11-28 2023-02-14 上海大汉三通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假号码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9047B (zh) * 2019-04-12 2021-09-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注册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10128A (zh) * 2019-05-24 2019-10-08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虚假注册用户的过滤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931A (zh) * 2006-09-22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号码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03796207A (zh) * 2012-11-02 2014-05-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虚假用户号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915517A (zh) * 2016-04-18 2016-08-31 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验证码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6254691A (zh) * 2016-09-29 2016-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欺诈号码的识别方法和识别装置
CN107105430A (zh) * 2016-02-23 2017-08-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一种号码认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4047B2 (en) * 2007-07-20 2012-06-19 Cisco Technology, Inc. Using PSTN reachability to verify caller ID information in received VoIP call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931A (zh) * 2006-09-22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号码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03796207A (zh) * 2012-11-02 2014-05-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虚假用户号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105430A (zh) * 2016-02-23 2017-08-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一种号码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915517A (zh) * 2016-04-18 2016-08-31 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验证码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6254691A (zh) * 2016-09-29 2016-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欺诈号码的识别方法和识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6873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7097B (zh) 识别异常用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48943B (zh) 双卡终端中异网卡的识别方法及服务器
CN105873068B (zh) 一种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96873B (zh) 虚假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921957B (zh) 二次放号号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513301B (zh) 一种非法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866192B (zh) 一种识别异常聚集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42043B (zh) 变更手机号码的业务请求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151828A (zh) 养卡用户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010291A (zh) 网络注册方法及其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3507471A (zh) 获取终端系统类型的方法、装置、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07872446B (zh) 一种通信帐号的管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3118358A (zh) 一种唯一识别手机用户注册方法
CN108777749B (zh) 一种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20108228A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mobile telephone
CN107483700B (zh) 一种不良号码的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09309905A (zh) 一种伪基站短信识别和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9121137B (zh) 双卡终端的用户号码使用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3923190A (zh) 设备标识跳变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055661B (zh) 基于通信网络的电话号码黑名单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8235268B (zh) 获取通话终端imei使用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09386A (zh) 用户分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7609A (zh) 一种号码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0113312A (zh) 一种访问请求的识别方法和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7429B (zh) 一种响应设备换号指令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