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3362A - 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3362A
CN108693362A CN201810343520.0A CN201810343520A CN108693362A CN 108693362 A CN108693362 A CN 108693362A CN 201810343520 A CN201810343520 A CN 201810343520A CN 108693362 A CN108693362 A CN 108693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ube
blood
receptor
layer technology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35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3362B (zh
Inventor
王云
宋玉庚
王子睿
王民
叶光勇
洪凡
郑棱楠
余忠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3435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3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3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3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3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3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8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blood groups or blood types or red blood cel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在输血前,需要专业测师在专业的实验室中完成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实验。本发明采用的试验仪,包括上部壳体、下部壳体、试剂吸取添加机构、底座、离心试验机构、试管、显微镜摄像头、提取管手爪、试验用试管手爪、受血者试管手爪、供血者试管手爪、试管储存盒、提取管储存盒、废弃试管收集盒和废提取管收集盒。离心试验机构包括上盘、支撑盘、离心转轴、定位转轴、升降摇晃组件。试剂吸取添加机构包括试剂盘、分层采集器、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血清导管、生理盐水储存盒、第一血清存储盒和第二血清存储盒。本发明能够自动完成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试验,简化了配血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首先要通过交叉配血试验证实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现在输血治疗多以成分输血为主,而在临床应用中多以输血浆和红细胞两类血液成分最为常见。虽然目前存在具有交叉配血功能的仪器,但是部分仪器功能繁多,操作不便,而且还多用于批量检测,在实际中医院又很少能遇到如此大量的患者,因此大部分医院在实际中很少去使用这些仪器。只能由专业测师在专业的实验室中完成交叉配血试验,而检测的流程较为繁琐,存在人为的操作失误,将对患者的治疗十分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试验仪,包括上部壳体、下部壳体、试剂吸取添加机构、底座、离心试验机构、试管、显微镜摄像头、提取管手爪、试验用试管手爪、受血者试管手爪、供血者试管手爪、试管储存盒、提取管储存盒、废弃试管收集盒和废提取管收集盒。所述的下部壳体内固定有显微镜摄像头。所述的底座与下部壳体固定。
所述的离心试验机构包括上盘、支撑盘、离心转轴、定位转轴、升降摇晃组件、定位齿轮和离合器。所述离心转轴的底端与底座构成转动副。离心转轴由离心电机驱动。离心转轴的顶端与定位转轴的底端通过离合器连接。所述定位转轴的顶端与支撑盘固定。定位转轴上固定有两个齿轮安装块。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块上支承有齿轮轴。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块上固定有对位电机。对位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所述对位电机的两根输出轴及齿轮轴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齿轮。下部壳体内固定有定位内齿轮。四个定位齿轮均与定位内齿轮啮合。支撑盘上开设有沿自身轴线周向均布的三个下部滑槽。三个下部滑槽内均支承有下部丝杆。上盘上开设有三个上部滑槽。三个上部滑槽内均支承有上部丝杆。
所述的升降摇晃组件包括下部支撑连杆、连接盘、下部滑块、铰接块、上部滑块、上部支撑连杆、下部调整电机和上部调整电机。三个下部滑块与三个下部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三个下部滑块上均固定有第三螺母。三个第三螺母与三根下部丝杆分别构成螺旋副。三根下部丝杆由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分别驱动。连接盘上固定有三个沿连接盘轴线周向均布的铰接块。三根下部支撑连杆的一端与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构成球面副,另一端与三个铰接块分别构成转动副。三个上部滑块与三个上部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三个上部滑块上均固定有第四螺母。三个第四螺母与三根上部丝杆分别构成螺旋副。三根上部丝杆的内端均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上部调整电机固定在上盘的中部。上部调整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固定。第二锥齿轮与三个第一锥齿轮均啮合。三根上部支撑连杆的一端与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构成球面副,另一端与三个铰接块分别构成转动副。
上盘的侧面上设置有沿上盘周向均布的七个试管放置组件。试管放置组件包括安装块、放置环、滑架和离心弹簧。七个试管放置组件内的安装块均与上盘固定。放置环与安装块构成转动副。滑架的内端与安装块构成滑动副,且通过离心弹簧连接。放置环的底部设置有试管滑轨。滑架的外端与试管滑轨构成滑动副。七个试管放置组件内的放置环分别为一个受血者环、两个供血者环、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和第四试验环。
所述的下部壳体内开设有试管储存滑道。试管储存滑道与下部壳体的外侧壁连通。试管储存盒与试管储存滑道构成滑动副。试管储存盒内放置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外侧面呈阶梯状的配血试管。配血试管外侧面的大径处直径大于放置环的内径,小径处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放置环的内径。试管储存盒的一侧安装有试验用试管手爪。顶部开放的废弃试管收集盒与下部壳体可拆卸固定。
下部壳体内设置有试管存入腔。试管存入腔的入口处设置有存入门。试管存入腔内开设有受血者试管放置孔和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受血者试管放置孔的一侧安装有受血者试管手爪。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之间安装有供血者试管手爪。
所述的试剂吸取添加机构包括试剂盘、分层采集器、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和生理盐水储存盒。所述的试剂盘与上部壳体固定,且与离心转盘内的上盘同轴设置。生理盐水储存盒固定在试剂盘上。所述的生理盐水储存盒内存放有生理盐水。
所述试剂盘的底面上开设有五个安装孔。五个安装孔沿试剂盘6-1轴线的周向依次间隔360/7°角排列。三个分层采集器与其中三个相邻的安装孔分别构成转动副。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与另两个相邻的安装孔分别固定。三个分层采集器由三个采集器驱动件分别驱动。
所述的分层采集器呈圆筒状,且外侧壁上开设有沿自身周向均布的四个滑槽。四个滑槽的长度方向均沿分层采集器的轴线方向设置。四个抽液滑块与四个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四个滑槽的顶部均固定有抽液电磁铁。抽液滑块为永磁体。四个抽液滑块外侧面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杆凸起。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抽液滑块组成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抽液滑块组成上驱动抽液滑块组。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的卡杆凸起在分层采集器的轴线方向上对齐。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的卡杆凸起在分层采集器的轴线方向上对齐。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的卡杆凸起与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的卡杆凸起在分层采集器的轴线方向上错开设置。四个卡杆凸起上开设有卡杆槽。分层采集器的底端端面上固定有橡胶连接环。
三个分层采集器内腔的顶部与第一微型泵的出液口连通;三个第一微型泵的入液口均与生理盐水储存盒连通;三个分层采集器的底端均安装有分层提取管。分层提取管的内部设置有底部封闭、顶部开放的提取腔。分层提取管内提取腔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段。连接孔段孔径等于橡胶连接环的外径。分层提取管的提取腔内固定有盐水管。所述的盐水管将提取腔分隔为盐水管内部的盐水腔和盐水管外部的环形分层腔。环形分层腔的中部固定有环形分隔板。环形分隔板将环形分层腔分隔为环形上腔和环形下腔。盐水腔与环形下腔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入口均朝向盐水腔。环形上腔内设置有第一环形活塞。环形下腔内设置有第二环形活塞。
所述分层提取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分层提取管外侧壁上与环形下腔底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下进液口。分层提取管外侧壁上与环形上腔底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上进液口。分层提取管的底端端面上开设有下出液口和上出液口。下进液口及下出液口均与环形下腔的底部连通。上进液口及上出液口均与环形上腔的底部连通。上出气口与环形上腔的顶部连通。下出气口与环形下腔的顶部连通。下进液口内固定有第三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的出口朝向环形下腔内。下出液口内固定有第四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的入口朝向环形下腔内。上进液口内固定有第五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的出口朝向环形上腔内。上出液口内固定有第六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的入口朝向环形上腔内。第一环形活塞与两根第一拉杆的底端固定。第二环形活塞与两根第二拉杆的底端固定。两根第一拉杆及两根第二拉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横杆。两根第一拉杆上的横杆分别卡入对应上驱动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卡杆凸起的卡杆槽。两根第二拉杆上的横杆分别卡入对应下驱动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卡杆凸起的卡杆槽。
三个分层采集器分为受血者分层采集器、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和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与受血者分层采集器连接的分层提取管为受血者分层提取管。与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连接的分层提取管为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与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连接的分层提取管为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
所述的上部壳体内开设有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均与上部壳体的外侧壁连通。三个提取管储存盒与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分别构成滑动副。三个提取管储存盒内均放置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分层提取管。顶部开放的两个废提取管收集盒均与下部壳体可拆卸固定。三个提取管储存盒的一侧均安装有提取管手爪。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开设有互相独立的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和悬浮液通道。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悬浮液通道的底端与三个第七单向阀的入口分别连通。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及悬浮液通道内均设置有推射组件。推射组件包括推射电磁铁、推射杆、推射弹簧、凝聚胺活塞和第二单向阀。推射杆与推射电磁铁构成滑动副。推射弹簧套置在推射杆上,且两端与推射杆、推射电磁铁分别固定。推射杆的底端穿过推射电磁铁,并与凝聚胺活塞固定。凝聚胺活塞上开设有通气孔。第二单向阀固定在通气孔内。第二单向阀的入口朝向推射电磁铁。凝聚胺活塞的顶部嵌有推射铁块。三个推射组件内的推射电磁铁分别固定在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悬浮液通道的顶端。三个推射组件内的凝聚胺活塞与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悬浮液通道分别构成滑动副。所述低离子介质通道内凝聚胺活塞的下方装有低离子介质。所述凝聚胺溶液通道内凝聚胺活塞的下方装有凝聚胺溶液。所述悬浮液通道内凝聚胺活塞的下方装有悬浮液。
该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打开存入门,并将装有待检血液的第一待检试管装入受血者试管放置孔,将两根第二待检试管分别装入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之后关闭存入门。两根第二待检试管中分别装有与受血者血型相同的且来自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步骤二、受血者试管手爪夹取第一待检试管并将其放置到受血者环内。供血者试管手爪分别夹取两根第二待检试管并将其放置到两个供血者环内。
步骤三、离合器接合,离心电机转动,带动上盘以1000-3000转/min的转速转动两分钟。对受血者的血液和两个供血者的血液进行离心;第一待检试管及两根第二待检试管内的血液均分层。
步骤四、离合器分离,离心电机停转。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直至上盘回复到初始状态。
上部调整电机正转,直至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的外端。受血者分层提取管插入第一待检试管。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分别插入两个供血者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五、三个分层采集器内的所有抽液电磁铁均通正向电流,使得所有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和第二环形活塞均上升。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吸入受血者的血细胞,环形上腔内吸入受血者的血浆。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分别吸入两个供血者的血细胞,环形上腔内分别吸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浆。
步骤六、上部调整电机反转,直至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的内端。三个第一微型泵启动,生理盐水储存盒内的生理盐水进入到三个分层提取管内,并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环形下腔。
步骤七、三个分层提取管内的血浆、血细胞均稀释十倍后,三个第一微型泵均停止工作,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八、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均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部分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一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九、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二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第一试验环到达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均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环形上腔内部分血浆被射出到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下降。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环形上腔内血浆被射出到第一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一、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及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同时,第二试验环到达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二、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剩余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三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下降。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三、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及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四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四、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上腔内的剩余血浆被射出到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五、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到达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六、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下降。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上腔内血浆被射出到第三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七、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四试验环到达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八、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下降。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九、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的正下方。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低离子介质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低离子介质分别滴入第一试验环和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低离子介质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正下方。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低离子介质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低离子介质分别滴入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一、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所有推射电磁铁均断电。支撑盘中的三个下部调整电机不同的速率正反交替转动十秒。使三个下部滑块在对应下部滑槽内以不同速度往复滑动。使得上盘发生倾斜摇动,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及第四试验环内的液体被摇匀。之后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正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外端。
步骤二十二、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凝聚胺溶液分别滴入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三、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正下方。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凝聚胺溶液分别滴入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四、执行一次步骤二十一。
步骤二十五、离合器接合,离心电机转动,带动上盘以2000-4000转/min 的转速转动。对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及第四试验环内的液体进行离心。
上盘转动两分钟后,离合器分离,离心电机停转,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直至上盘回复到初始状态。
步骤二十六、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反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内端。
步骤二十七、n=1,2,3,4,依次执行步骤二十八。
步骤二十八、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到达正对显微镜摄像头的位置。显微镜摄像头拍下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的照片。
步骤二十九、医生根据步骤二十七和二十八中显微镜摄像头拍摄的四张照片,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若发生凝集反应则进入步骤三十,若未发生凝集反应,则重新从步骤一开始执行。
步骤三十、对位电机转动,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的正下方。同时,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正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外端。
步骤三十一、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悬浮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悬浮液分别滴入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三十二、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悬浮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正下方。
步骤三十三、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悬浮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悬浮液分别滴入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三十四、执行一次步骤二十一。
步骤三十五、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反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内端。
步骤三十六、n=1,2,3,4,依次执行步骤三十七。
步骤三十七、对位电机转动,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到达正对显微镜摄像头的位置。显微镜摄像头拍下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的照片。
步骤三十八、医生根据步骤三十六和三十七中显微镜摄像头拍摄的四张照片判断受血者血液与两个供血者的血液是否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心电机固定在底座上;离心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心转轴的底端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采集器驱动件包括外齿圈、安装电机和安装齿轮。安装电机固定在试剂盘上;安装电机的输出轴与安装齿轮固定;安装齿轮与外齿圈啮合;三个采集器驱动件内的外齿圈与三个分层采集器分别固定。
进一步地,下部壳体靠近离心转轴的位置固定有复位传感器;复位传感器采用霍尔传感器;离心转轴的侧面上固定有复位磁铁;复位磁铁与复位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初始状态下,复位传感器与复位磁铁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试管储存盒及三个提取管储存盒的内壁底面均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分别靠近三个分层采集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杆槽的一端与卡杆凸起的入杆端端面连通;卡杆凸起入杆端端面与卡杆槽的连通处设有倒角;所述的上出液口及下出液口到分层提取管轴线的距离均大于环形下腔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取管手爪、试验用试管手爪、受血者试管手爪和供血者试管手爪均包括纵向电动推杆、提取管电机、提取管转轴、横向电动推杆、爪体座、张合块和夹持爪体。所述纵向电动推杆的外壳与上部壳体固定;纵向电动推杆的推出杆与提取管电机固定;提取管电机的输出轴与提取管转轴的一端固定;横向电动推杆的外壳与提取管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横向电动推杆的推出杆与爪体座固定;两个夹持爪体的内端与两个张合块分别固定;两个张合块的相背侧面上均固定有爪体磁铁,且均与爪体座通过爪体复位弹簧连接;两个张合块均与爪体座构成滑动副;爪体座上固定有两个爪体电磁铁;两个爪体电磁铁与两个爪体磁铁分别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初始状态下,受血者分层采集器位于受血者环的正上方。两个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分别位于两个供血者环的正上方。除受血者环外的其他放置环上均放置有配血试管;在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内端,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外端。
在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内端,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内端的状态下,显微镜摄像头与七个放置环内的配血试管沿竖直方向位置对应。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自动完成交叉配血试验,大大的简化了配血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2、本发明主要针对单个的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试验,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并能够避免了人为的操作失误,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也提高了效率,更有利于对患者的救治。
3、本发明中所有会接触血液的器件均为一次性,且能够自动更换,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拆去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的第一张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拆去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的第二张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离心试验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升降摇晃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试剂吸取添加机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中分层采集器与分层提取管的组合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分层提取管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推射电磁铁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提取管手爪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采用的试验仪,包括上部壳体1、下部壳体2、试剂吸取添加机构6、底座7、离心试验机构8、试管9、显微镜摄像头、提取管手爪11、试验用试管手爪12、受血者试管手爪13、供血者试管手爪14、试管储存盒4、提取管储存盒5、废弃试管收集盒3和废提取管收集盒10。下部壳体内固定有显微镜摄像头。底座7与下部壳体2内壁的底部固定。
如图1、2、3和4所示,离心试验机构8包括上盘8-1、支撑盘8-4、离心转轴8-5、定位转轴8-6、升降摇晃组件、定位齿轮8-8和离合器8-13。离心转轴8-5的底端与底座7构成转动副。离心电机固定在底座7上。离心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心转轴8-5的底端固定。离心转轴8-5的顶端与定位转轴8-6的底端通过离合器8-13连接。定位转轴8-6的顶端与支撑盘8-4固定。定位转轴8-6上固定有两个齿轮安装块。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块上支承有齿轮轴。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块上固定有对位电机。对位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对位电机的两根输出轴及齿轮轴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齿轮8-8。对位电机输出轴及齿轮轴的轴线均在以定位转轴8-6轴线为中心轴线的同一圆柱面内。下部壳体2内固定有与定位转轴8-6同轴设置的定位内齿轮。四个定位齿轮8-8均与定位内齿轮啮合。下部壳体2靠近离心转轴8-5的位置固定有复位传感器。复位传感器采用霍尔传感器。离心转轴8-5的侧面上固定有复位磁铁。复位磁铁与复位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支撑盘8-4上开设有沿自身轴线周向均布的三个下部滑槽。三个下部滑槽内均支承有下部丝杆。上盘8-1上开设有三个上部滑槽。三个上部滑槽内均支承有上部丝杆。
如图1、2、3、4和6所示,升降摇晃组件包括下部支撑连杆8-3、连接盘8-7、下部滑块8-9、铰接块8-10、上部滑块8-11、上部支撑连杆8-12、下部调整电机和上部调整电机。三个下部滑块8-9与三个下部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三个下部滑块8-9上均固定有第三螺母。三个第三螺母与三根下部丝杆分别构成螺旋副。三根下部丝杆由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分别驱动。连接盘8-7上固定有三个沿连接盘8-7周向均布的铰接块8-10。三根下部支撑连杆8-3的一端与三个下部滑块8-9分别构成球面副,另一端与三个铰接块8-10分别构成转动副。三个上部滑块8-11与三个上部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三个上部滑块8-11 上均固定有第四螺母。三个第四螺母与三根上部丝杆分别构成螺旋副。三根上部丝杆的内端均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上部调整电机固定在上盘8-1的中部。上部调整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固定。第二锥齿轮与三个第一锥齿轮均啮合。三根上部支撑连杆8-12的一端与三个上部滑块8-11分别构成球面副,另一端与三个铰接块8-10分别构成转动副。上部调整电机转动能够同时驱动三根上部丝杆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上部滑块8-11同步滑动,驱动上盘上升或下降。
如图1、2、3、4和5所示,上盘8-1的侧面上设置有沿上盘8-1周向均布的七个试管放置组件。试管放置组件包括安装块8-14、放置环8-2、滑架8-15 和离心弹簧。七个试管放置组件内的安装块8-14均与上盘8-1一体成型。放置环8-2与安装块8-14构成公共轴线垂直相交于放置环8-2中心轴线的转动副。滑架8-15的内端与安装块8-14构成滑动副,且通过离心弹簧连接。放置环8-2的底部设置有长度方向与放置环8-2中心轴线平行的试管滑轨。滑架8-15的外端与试管滑轨构成滑动副。当上盘8-1转动时,放置环8-2上放置的试管均会在离心运动,从而使得试管倾斜。七个试管放置组件内的放置环8-2 分别为一个受血者环、两个供血者环、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和第四试验环。
如图1、2和3所示,下部壳体1内开设有试管储存滑道。试管储存滑道与下部壳体1的外侧壁连通。试管储存盒4与试管储存滑道构成滑动副。试管储存盒4内放置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外侧面呈阶梯状的配血试管。配血试管外侧面的大径处直径大于放置环8-2的内径,小径处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放置环8-2的内径。故配血试管的阶梯处能够卡在放置环8-2上。试管储存盒4 的内壁底面倾斜设置。使得试管储存盒4内位于最低处的配血试管被取出后,位于次低处的配血试管在重力作用下滑动至最低处。试管储存盒4能够被直接抽出下部壳体1,并增放配血试管。试管储存盒4的一侧安装有试验用试管手爪12。试验用试管手爪12用于将试管储存盒4内的配血试管放置到放置环内。顶部开放的废弃试管收集盒3与下部壳体2可拆卸固定。废弃试管收集盒3的顶部入口的空间高度低于试验用试管手爪12。
下部壳体1内设置有入口处开放的试管存入腔。试管存入腔的入口处设置有存入门15。试管存入腔内开设有受血者试管放置孔和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受血者试管放置孔设置在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之间。受血者试管放置孔靠近离心试验机构8的一侧安装有受血者试管手爪13。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之间安装有供血者试管手爪14。受血者试管手爪13、供血者试管手爪 14分别用于将受血者试管放置孔、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内的配血试管放置到受血者环、两个供血者环内。
如图1、2、3和7所示,试剂吸取添加机构6包括试剂盘6-1、分层采集器6-2、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和生理盐水储存盒6-5。试剂盘6-1与上部壳体1固定,且与离心转盘8内的上盘8-1同轴设置。试剂盘6-1的顶面上开设有生理盐水安置槽。生理盐水储存盒6-5固定在生理盐水安置槽内。生理盐水储存盒6-5内存放有生理盐水。
试剂盘6-1的底面上开设有五个安装孔。五个安装孔沿试剂盘6-1轴线的周向依次间隔360/7°角排列。三个分层采集器6-2与其中三个相邻的安装孔分别构成转动副。三个与分层采集器6-2连接的安装孔中有一个位于五个安装孔的最边缘。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的顶端与另两个相邻的安装孔分别固定。三个分层采集器6-2上均固定有外齿圈。试剂盘6-1上固定有三个安装电机。三个安装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有安装齿轮。三个安装齿轮与三个外齿圈分别啮合。
如图1、2、3、8和9所示,分层采集器6-2呈圆筒状,且外侧壁上开设有沿自身周向均布的四个滑槽。四个滑槽的长度方向均沿分层采集器6-2的轴线方向设置。四个抽液滑块6-9与四个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四个滑槽的顶部均固定有抽液电磁铁。抽液滑块6-9为永磁体。抽液滑块6-9的其中一个磁极朝向正上方。四个抽液滑块6-9外侧面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杆凸起6-10。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抽液滑块组成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抽液滑块组成上驱动抽液滑块组。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6-9上的卡杆凸起 6-10在分层采集器6-2的轴线方向上对齐。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 6-9上的卡杆凸起6-10在分层采集器6-2的轴线方向上对齐。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6-9上的卡杆凸起6-10与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6-9上的卡杆凸起6-10在分层采集器6-2的轴线方向上错开设置。四个卡杆凸起6-10上开设有卡杆槽。卡杆槽的一端与卡杆凸起6-10的入杆端端面连通。卡杆凸起6-10入杆端端面与卡杆槽的连通处设有倒角。分层采集器6-2 的底端端面上固定有橡胶连接环。
如图1、2、3、8和10所示,三个分层采集器内腔的顶部与第一微型泵的出液口连通;三个第一微型泵的入液口均与生理盐水储存盒连通;三个分层采集器6-2的底端均安装有分层提取管6-8。分层提取管6-8的内部设置有底部封闭、顶部开放的提取腔。分层提取管6-8内提取腔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段。连接孔段孔径等于橡胶连接环的外径。将分层提取管6-8的连接孔段套上橡胶连接环,即可通过摩擦力实现分层采集器6-2与分层提取管6-8的连接。分层提取管6-8的提取腔内固定有盐水管6-11。盐水管6-11将提取腔分隔为盐水管6-11内部的盐水腔和盐水管6-11外部的环形分层腔。环形分层腔的中部固定有环形分隔板6-12。环形分隔板6-12将环形分层腔分隔为环形上腔和环形下腔。盐水腔与环形下腔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入口朝向盐水腔。环形上腔内设置有第一环形活塞6-13。环形下腔内设置有第二环形活塞6-14。
分层提取管6-8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分层提取管6-8 外侧壁上与环形下腔底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下进液口。分层提取管6-8外侧壁上与环形上腔底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上进液口。分层提取管6-8的底端端面上开设有下出液口和上出液口。上出液口及下出液口到分层提取管轴线的距离均大于环形下腔的半径。下进液口及下出液口均与环形下腔的底部连通。上进液口及上出液口均与环形上腔的底部连通。上出气口与环形上腔的顶部连通。下出气口与环形下腔的顶部连通。下进液口内固定有第三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的出口朝向环形下腔内。下出液口内固定有第四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的入口朝向环形下腔内。上进液口内固定有第五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的出口朝向环形上腔内。上出液口内固定有第六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的入口朝向环形上腔内。第一环形活塞6-13与两根第一拉杆6-15的底端固定。第二环形活塞6-14与两根第二拉杆的底端固定。两根第一拉杆6-15及两根第二拉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横杆。两根第一拉杆6-15上的横杆分别卡入对应上驱动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6-9上卡杆凸起6-10的卡杆槽。两根第二拉杆上的横杆分别卡入对应下驱动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6-9上卡杆凸起6-10的卡杆槽。
三个分层采集器6-2分为沿试剂盘6-1的周向依次排列的受血者分层采集器、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和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与受血者分层采集器连接的分层提取管6-8为受血者分层提取管。与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连接的分层提取管6-8为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与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连接的分层提取管6-8为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
上部壳体1内开设有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均与上部壳体1的外侧壁连通。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分别靠近三个分层采集器6-2 设置。三个提取管储存盒5与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分别构成滑动副。三个提取管储存盒5内均放置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分层提取管6-8。三个提取管储存盒5的内壁底面均倾斜设置。使得提取管储存盒5内位于最低处的分层提取管6-8被取出后,被位于次低处的分层提取管6-8在重力作用下滑动至最低处。三个提取管储存盒5均能够被直接抽出上部壳体1,并增放分层提取管 6-8。
顶部开放的两个废提取管收集盒10均与下部壳体2可拆卸固定。三个提取管储存盒5的一侧均安装有提取管手爪11。提取管手爪11用于将使用过的分层提取管6-8拆下后扔进其中一个废提取管收集盒10,并将对应提取管储存盒5内的分层提取管6-8装上对应分层采集器6-2。
如图1、2、3、7和11所示,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开设有竖直设置且互相独立的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和悬浮液通道。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悬浮液通道的底端与三个第七单向阀的入口分别连通。三个第七单向阀的出口均与外界连通。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及悬浮液通道内均设置有推射组件。推射组件包括推射电磁铁6-16、推射杆6-17、推射弹簧6-4、凝聚胺活塞6-6和第二单向阀6-7。推射杆6-17 与推射电磁铁6-16构成滑动副。推射弹簧6-4套置在推射杆6-17上,且两端与推射杆6-17、推射电磁铁6-16分别固定。推射杆6-17的底端穿过推射电磁铁6-16,并与凝聚胺活塞6-6固定。凝聚胺活塞6-6上开设有通气孔。第二单向阀6-7固定在通气孔内。第二单向阀6-7的入口朝向推射电磁铁6-16。凝聚胺活塞6-6的顶部嵌有推射铁块。三个推射组件内的推射电磁铁6-16分别固定在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悬浮液通道的顶端。三个推射组件内的凝聚胺活塞6-6与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悬浮液通道分别构成滑动副。低离子介质通道内凝聚胺活塞6-6的下方装有低离子介质(葡萄糖、 EDTA(2Na)、NaN3的混合液)。凝聚胺溶液通道内凝聚胺活塞6-6的下方装有凝聚胺溶液(凝聚胺、氯化钠、NaN3的混合液)。悬浮液通道内凝聚胺活塞6-6的下方装有悬浮液(葡萄糖、柠檬酸三钠、NaN3的混合液)。由于第七单向阀只出不进,第二单向阀6-7只进不出,故通过反复升降凝聚胺活塞 6-6,能够不断将三条试剂通道内的试剂从对应的第七单向阀射出。
如图1、2、3、7和12所示,提取管手爪11、试验用试管手爪12、受血者试管手爪13和供血者试管手爪14均包括纵向电动推杆、提取管电机、提取管转轴11-1、横向电动推杆11-2、爪体座11-3、张合块11-4和夹持爪体11-5。纵向电动推杆的外壳与上部壳体1固定。纵向电动推杆的推出杆与提取管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提取管电机的输出轴与提取管转轴11-1的一端固定。横向电动推杆11-2的外壳与提取管转轴11-1的另一端固定。横向电动推杆11-2 的推出杆与爪体座11-3固定。两个夹持爪体11-5的内端与两个张合块11-4 分别固定。两个张合块11-4的相背侧面上均嵌有其中一个磁极朝外设置的爪体磁铁,且均与爪体座11-3通过爪体复位弹簧连接。两个张合块11-4均与爪体座11-3构成滑动副。爪体座11-3上固定有两个爪体电磁铁。两个爪体电磁铁与两个爪体磁铁分别正对设置。
初始状态下,复位传感器与复位磁铁对齐。受血者分层采集器位于受血者环的正上方。两个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分别位于两个供血者环的正上方。除受血者环外的其他放置环8-2上均放置有配血试管。在三个上部滑块8-11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内端,三个下部滑块8-9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外端。
在三个上部滑块8-11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内端,三个下部滑块8-9 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内端的状态下(即上盘位于下极点),显微镜摄像头与七个放置环8-2内的配血试管沿竖直方向位置对应。
该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打开存入门15,并将装有待检血液的第一待检试管装入受血者试管放置孔,将两根第二待检试管分别装入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之后关闭存入门15。两根第二待检试管中分别装有与受血者血型相同的且来自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步骤二、受血者试管手爪13夹取第一待检试管并将其放置到受血者环内。供血者试管手爪14分别夹取两根第二待检试管并放置到两个供血者环内。
步骤三、离合器8-13接合,离心电机转动,带动上盘以2000转/min的转速转动两分钟。对受血者的血液和两个供血者的血液进行离心。离心过程中,试管发生离心运动,底端向外倾斜。第一待检试管及两根第二待检试管内的血液均分层(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
步骤四、离合器8-13分离,离心电机停转。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直至复位传感器检测到上盘回复到初始状态。
上部调整电机正转,直至三个上部滑块8-11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的外端,此时上盘达到上极点。受血者分层提取管插入第一待检试管。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分别插入两个第二待检试管中。
步骤五、三个分层采集器6-2内的所有抽液电磁铁均通正向电流,使得所有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6-13和第二环形活塞6-14均上升。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吸入受血者的血细胞,环形上腔内吸入受血者的血浆。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分别吸入两个供血者的血细胞,环形上腔内分别吸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浆。
步骤六、上部调整电机反转,直至三个上部滑块8-11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的内端,此时上盘回复至初始状态。同时,三个第一微型泵启动,生理盐水储存盒6-5内的生理盐水进入到三个分层提取管6-8内,并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环形下腔。(在三个第一微型泵工作的过程中,第二环形活塞6-14 均持续上升,进而实现环形下腔内血细胞的稀释。)
步骤七、三个分层提取管6-8内的血浆、血细胞均稀释十倍后,三个第一微型泵均停止工作,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八、受血者分层采集器6-2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均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6-14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部分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一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九、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二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第一试验环到达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与受血者分层采集器相邻)。
步骤十、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均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6-13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环形上腔内部分血浆被射出到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6-13下降。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环形上腔内血浆被射出到第一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一、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及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同时,第二试验环到达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6-8的正下方。
步骤十二、受血者分层采集器6-2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6-14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剩余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三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6-14下降。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三、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及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四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四、受血者分层采集器6-2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6-13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上腔内的剩余血浆被射出到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五、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到达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六、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6-13下降。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上腔内血浆被射出到第三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七、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四试验环到达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八、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6-2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6-14下降。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九、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的正下方。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低离子介质通道的推射电磁铁6-16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的低离子介质分别滴入第一试验环和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低离子介质通道的推射电磁铁6-16均断电,凝聚胺活塞复位。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正下方。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低离子介质通道的推射电磁铁6-16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的低离子介质分别滴入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一、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所有推射电磁铁6-16均断电,凝聚胺活塞复位。支撑盘8-4中的三个下部调整电机不同的速率正反交替转动十秒。使三个下部滑块8-9在对应下部滑槽内以不同速度往复滑动。使得上盘发生倾斜摇动,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及第四试验环内的液体被摇匀。之后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正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外端。
步骤二十二、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6-16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的凝聚胺溶液分别滴入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三、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6-16均断电,凝聚胺活塞复位。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正下方。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6-16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的凝聚胺溶液分别滴入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四、执行一次步骤二十一。
步骤二十五、离合器8-13接合,离心电机转动,带动上盘以3000转/min 的转速转动。对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及第四试验环内的液体进行离心。
上盘转动两分钟后,离合器8-13分离,离心电机停转,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直至复位传感器检测到上盘回复到初始状态。
步骤二十六、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反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8-9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内端,此时上盘到达下极点。
步骤二十七、n=1,2,3,4,依次执行步骤二十八。
步骤二十八、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到达正对显微镜摄像头的位置。显微镜摄像头拍下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的照片。
步骤二十九、医生根据步骤二十七和二十八中显微镜摄像头拍摄的四张照片,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若发生凝集反应则进入步骤三十,若未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试验出现失误),则将试验仪回复到初始状态,重新从步骤一开始执行。
步骤三十、对位电机转动,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的正下方。同时,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正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8-9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外端。
步骤三十一、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悬浮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 6-16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的悬浮液分别滴入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三十二、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悬浮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 6-16均断电,凝聚胺活塞复位。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正下方。
步骤三十三、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悬浮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 6-16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6-3内的悬浮液分别滴入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三十四、执行一次步骤二十一。
步骤三十五、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反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8-9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内端,此时上盘到达下极点。
步骤三十六、n=1,2,3,4,依次执行步骤三十七。
步骤三十七、对位电机转动,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到达正对显微镜摄像头的位置。显微镜摄像头拍下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的照片。
步骤三十八、医生根据步骤三十六和三十七中显微镜摄像头拍摄的四张照片判断受血者血液与两个供血者的血液是否配合。
步骤三十九、三个提取管手爪分别配合三个提取管电机取下三个分层提取管,丢弃到其中一个废提取管收集盒,并分别从对应提取管储存盒5取出新的分层提取管,装上三个分层采集器。
试验用试管手爪12配合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依次取出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受血者环和两个供血者环内的配血试管丢入废弃试管收集盒3,并在试管储存盒4抓取新的配血试管放入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试验仪,包括上部壳体、下部壳体、试剂吸取添加机构、底座、离心试验机构、试管、显微镜摄像头、提取管手爪、试验用试管手爪、受血者试管手爪、供血者试管手爪、试管储存盒、提取管储存盒、废弃试管收集盒和废提取管收集盒;所述的下部壳体内固定有显微镜摄像头;所述的底座与下部壳体固定;
所述的离心试验机构包括上盘、支撑盘、离心转轴、定位转轴、升降摇晃组件、定位齿轮和离合器;所述离心转轴的底端与底座构成转动副;离心转轴由离心电机驱动;离心转轴的顶端与定位转轴的底端通过离合器连接;所述定位转轴的顶端与支撑盘固定;定位转轴上固定有两个齿轮安装块;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块上支承有齿轮轴;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块上固定有对位电机;对位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所述对位电机的两根输出轴及齿轮轴的两端均固定有定位齿轮;下部壳体内固定有定位内齿轮;四个定位齿轮均与定位内齿轮啮合;支撑盘上开设有沿自身轴线周向均布的三个下部滑槽;三个下部滑槽内均支承有下部丝杆;上盘上开设有三个上部滑槽;三个上部滑槽内均支承有上部丝杆;
所述的升降摇晃组件包括下部支撑连杆、连接盘、下部滑块、铰接块、上部滑块、上部支撑连杆、下部调整电机和上部调整电机;三个下部滑块与三个下部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三个下部滑块上均固定有第三螺母;三个第三螺母与三根下部丝杆分别构成螺旋副;三根下部丝杆由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分别驱动;连接盘上固定有三个沿连接盘轴线周向均布的铰接块;三根下部支撑连杆的一端与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构成球面副,另一端与三个铰接块分别构成转动副;三个上部滑块与三个上部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三个上部滑块上均固定有第四螺母;三个第四螺母与三根上部丝杆分别构成螺旋副;三根上部丝杆的内端均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上部调整电机固定在上盘的中部;上部调整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固定;第二锥齿轮与三个第一锥齿轮均啮合;三根上部支撑连杆的一端与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构成球面副,另一端与三个铰接块分别构成转动副;
上盘的侧面上设置有沿上盘周向均布的七个试管放置组件;试管放置组件包括安装块、放置环、滑架和离心弹簧;七个试管放置组件内的安装块均与上盘固定;放置环与安装块构成转动副;滑架的内端与安装块构成滑动副,且通过离心弹簧连接;放置环的底部设置有试管滑轨;滑架的外端与试管滑轨构成滑动副;七个试管放置组件内的放置环分别为一个受血者环、两个供血者环、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和第四试验环;
所述的下部壳体内开设有试管储存滑道;试管储存滑道与下部壳体的外侧壁连通;试管储存盒与试管储存滑道构成滑动副;试管储存盒内放置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外侧面呈阶梯状的配血试管;配血试管外侧面的大径处直径大于放置环的内径,小径处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放置环的内径;试管储存盒的一侧安装有试验用试管手爪;顶部开放的废弃试管收集盒与下部壳体可拆卸固定;
下部壳体内设置有试管存入腔;试管存入腔的入口处设置有存入门;试管存入腔内开设有受血者试管放置孔和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受血者试管放置孔的一侧安装有受血者试管手爪;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之间安装有供血者试管手爪;
所述的试剂吸取添加机构包括试剂盘、分层采集器、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和生理盐水储存盒;所述的试剂盘与上部壳体固定,且与离心转盘内的上盘同轴设置;所述的生理盐水储存盒固定在试剂盘上;所述的生理盐水储存盒内存放有生理盐水;
所述试剂盘的底面上开设有五个安装孔;五个安装孔沿试剂盘6-1轴线的周向依次间隔360/7°角排列;三个分层采集器与其中三个相邻的安装孔分别构成转动副;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的顶端与另两个相邻的安装孔分别固定;三个分层采集器由三个采集器驱动件分别驱动;
所述的分层采集器呈圆筒状,且外侧壁上开设有沿自身周向均布的四个滑槽;四个滑槽的长度方向均沿分层采集器的轴线方向设置;四个抽液滑块与四个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四个滑槽的顶部均固定有抽液电磁铁;抽液滑块为永磁体;四个抽液滑块外侧面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杆凸起;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抽液滑块组成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抽液滑块组成上驱动抽液滑块组;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的卡杆凸起在分层采集器的轴线方向上对齐;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的卡杆凸起在分层采集器的轴线方向上对齐;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的卡杆凸起与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的卡杆凸起在分层采集器的轴线方向上错开设置;四个卡杆凸起上开设有卡杆槽;分层采集器的底端端面上固定有橡胶连接环;
三个分层采集器内腔的顶部与第一微型泵的出液口连通;三个第一微型泵的入液口均与生理盐水储存盒连通;三个分层采集器的底端均安装有分层提取管;分层提取管的内部设置有底部封闭、顶部开放的提取腔;分层提取管内提取腔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段;连接孔段孔径等于橡胶连接环的外径;分层提取管的提取腔内固定有盐水管;所述的盐水管将提取腔分隔为盐水管内部的盐水腔和盐水管外部的环形分层腔;环形分层腔的中部固定有环形分隔板;环形分隔板将环形分层腔分隔为环形上腔和环形下腔;盐水腔与环形下腔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入口朝向盐水腔;环形上腔内设置有第一环形活塞;环形下腔内设置有第二环形活塞;
所述分层提取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分层提取管外侧壁上与环形下腔底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下进液口;分层提取管外侧壁上与环形上腔底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上进液口;分层提取管的底端端面上开设有下出液口和上出液口;下进液口及下出液口均与环形下腔的底部连通;上进液口及上出液口均与环形上腔的底部连通;上出气口与环形上腔的顶部连通;下出气口与环形下腔的顶部连通;下进液口内固定有第三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的出口朝向环形下腔内;下出液口内固定有第四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的入口朝向环形下腔内;上进液口内固定有第五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的出口朝向环形上腔内;上出液口内固定有第六单向阀;第六单向阀的入口朝向环形上腔内;第一环形活塞与两根第一拉杆的底端固定;第二环形活塞与两根第二拉杆的底端固定;两根第一拉杆及两根第二拉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横杆;两根第一拉杆上的横杆分别卡入对应上驱动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卡杆凸起的卡杆槽;两根第二拉杆上的横杆分别卡入对应下驱动滑块组内两个抽液滑块上卡杆凸起的卡杆槽;
三个分层采集器分为受血者分层采集器、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和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与受血者分层采集器连接的分层提取管为受血者分层提取管;与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连接的分层提取管为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与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连接的分层提取管为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
所述的上部壳体内开设有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均与上部壳体的外侧壁连通;三个提取管储存盒与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分别构成滑动副;三个提取管储存盒内均放置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分层提取管;顶部开放的两个废提取管收集盒均与下部壳体可拆卸固定;三个提取管储存盒的一侧均安装有提取管手爪;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开设有互相独立的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和悬浮液通道;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悬浮液通道的底端与三个第七单向阀的入口分别连通;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及悬浮液通道内均设置有推射组件;推射组件包括推射电磁铁、推射杆、推射弹簧、凝聚胺活塞和第二单向阀;推射杆与推射电磁铁构成滑动副;推射弹簧套置在推射杆上,且两端与推射杆、推射电磁铁分别固定;推射杆的底端穿过推射电磁铁,并与凝聚胺活塞固定;凝聚胺活塞上开设有通气孔;第二单向阀固定在通气孔内;第二单向阀的入口朝向推射电磁铁;凝聚胺活塞的顶部嵌有推射铁块;三个推射组件内的推射电磁铁分别固定在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悬浮液通道的顶端;三个推射组件内的凝聚胺活塞与低离子介质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悬浮液通道分别构成滑动副;所述低离子介质通道内凝聚胺活塞的下方装有低离子介质;所述凝聚胺溶液通道内凝聚胺活塞的下方装有凝聚胺溶液;所述悬浮液通道内凝聚胺活塞的下方装有悬浮液;
该未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打开存入门,并将装有待检血液的第一待检试管装入受血者试管放置孔,将两根第二待检试管分别装入两个供血者试管放置孔;之后关闭存入门;两根第二待检试管中分别装有与受血者血型相同的且来自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步骤二、受血者试管手爪夹取第一待检试管并将其放置到受血者环内。供血者试管手爪分别夹取两根第二待检试管并将其放置到两个供血者环内;
步骤三、离合器接合,离心电机转动,带动上盘以1000-3000转/min的转速转动两分钟;对受血者的血液和两个供血者的血液进行离心;第一待检试管及两根第二待检试管内的血液均分层;
步骤四、离合器分离,离心电机停转;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直至上盘回复到初始状态;
上部调整电机正转,直至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的外端;受血者分层提取管插入第一待检试管;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分别插入两个供血者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五、三个分层采集器内的所有抽液电磁铁均通正向电流,使得所有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和第二环形活塞均上升;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吸入受血者的血细胞,环形上腔内吸入受血者的血浆;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分别吸入两个供血者的血细胞,环形上腔内分别吸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浆;
步骤六、上部调整电机反转,直至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的内端;三个第一微型泵启动,生理盐水储存盒内的生理盐水进入到三个分层提取管内,并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环形下腔;
步骤七、三个分层提取管内的血浆、血细胞均稀释十倍后,三个第一微型泵均停止工作,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八、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均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部分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一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九、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二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第一试验环到达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均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环形上腔内部分血浆被射出到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下降;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环形上腔内血浆被射出到第一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一、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及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同时,第二试验环到达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二、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剩余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三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下降;第一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三、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及第一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四试验环到达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四、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受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上腔内的剩余血浆被射出到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五、受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到达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六、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上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一环形活塞下降;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上腔内血浆被射出到第三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七、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四试验环到达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骤十八、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下驱动抽液滑块组对应的两个抽液电磁铁通反向电流,使得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内的第二环形活塞下降;第二供血者分层提取管的环形下腔内稀释后的血细胞被射出到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中;
步骤十九、第二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内的抽液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的正下方;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低离子介质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低离子介质分别滴入第一试验环和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低离子介质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正下方;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低离子介质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低离子介质分别滴入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一、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所有推射电磁铁均断电;支撑盘中的三个下部调整电机不同的速率正反交替转动十秒;使三个下部滑块在对应下部滑槽内以不同速度往复滑动;使得上盘发生倾斜摇动,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及第四试验环内的液体被摇匀;之后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正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外端;
步骤二十二、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凝聚胺溶液分别滴入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三、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正下方;
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凝聚胺溶液分别滴入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二十四、执行一次步骤二十一;
步骤二十五、离合器接合,离心电机转动,带动上盘以2000-4000转/min的转速转动;对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第三试验环及第四试验环内的液体进行离心;
上盘转动两分钟后,离合器分离,离心电机停转,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直至上盘回复到初始状态;
步骤二十六、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反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内端;
步骤二十七、n=1,2,3,4,依次执行步骤二十八;
步骤二十八、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到达正对显微镜摄像头的位置;显微镜摄像头拍下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的照片;
步骤二十九、医生根据步骤二十七和二十八中显微镜摄像头拍摄的四张照片,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若发生凝集反应则进入步骤三十,若未发生凝集反应,则重新从步骤一开始执行;
步骤三十、对位电机转动,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的正下方;同时,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正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外端;
步骤三十一、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悬浮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悬浮液分别滴入第一试验环、第二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三十二、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悬浮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断电;对位电机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分别到达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正下方;
步骤三十三、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悬浮液通道的推射电磁铁均通电,使得两个凝聚胺介质试剂储存器内的悬浮液分别滴入第三试验环、第四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
步骤三十四、执行一次步骤二十一;
步骤三十五、三个下部调整电机均反转,直至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的内端;
步骤三十六、n=1,2,3,4,依次执行步骤三十七;
步骤三十七、对位电机转动,带动上盘转动,使得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到达正对显微镜摄像头的位置;显微镜摄像头拍下第n试验环内的配血试管的照片;
步骤三十八、医生根据步骤三十六和三十七中显微镜摄像头拍摄的四张照片判断受血者血液与两个供血者的血液是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电机固定在底座上;离心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心转轴的底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器驱动件包括外齿圈、安装电机和安装齿轮;安装电机固定在试剂盘上;安装电机的输出轴与安装齿轮固定;安装齿轮与外齿圈啮合;三个采集器驱动件内的外齿圈与三个分层采集器分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部壳体靠近离心转轴的位置固定有复位传感器;复位传感器采用霍尔传感器;离心转轴的侧面上固定有复位磁铁;复位磁铁与复位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初始状态下,复位传感器与复位磁铁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储存盒及三个提取管储存盒的内壁底面均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个提取管储存滑道分别靠近三个分层采集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槽的一端与卡杆凸起的入杆端端面连通;卡杆凸起入杆端端面与卡杆槽的连通处设有倒角;所述的上出液口及下出液口到分层提取管轴线的距离均大于环形下腔的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管手爪、试验用试管手爪、受血者试管手爪和供血者试管手爪均包括纵向电动推杆、提取管电机、提取管转轴、横向电动推杆、爪体座、张合块和夹持爪体;所述纵向电动推杆的外壳与上部壳体固定;纵向电动推杆的推出杆与提取管电机固定;提取管电机的输出轴与提取管转轴的一端固定;横向电动推杆的外壳与提取管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横向电动推杆的推出杆与爪体座固定;两个夹持爪体的内端与两个张合块分别固定;两个张合块的相背侧面上均固定有爪体磁铁,且均与爪体座通过爪体复位弹簧连接;两个张合块均与爪体座构成滑动副;爪体座上固定有两个爪体电磁铁;两个爪体电磁铁与两个爪体磁铁分别正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受血者分层采集器位于受血者环的正上方;两个供血者分层采集器分别位于两个供血者环的正上方;除受血者环外的其他放置环上均放置有配血试管;在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内端,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外端;
在三个上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上部滑槽内端,三个下部滑块分别滑动至对应下部滑槽内端的状态下,显微镜摄像头与七个放置环内的配血试管沿竖直方向位置对应。
CN201810343520.0A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Active CN108693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3520.0A CN108693362B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3520.0A CN108693362B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3362A true CN108693362A (zh) 2018-10-23
CN108693362B CN108693362B (zh) 2020-10-27

Family

ID=63844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3520.0A Active CN108693362B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33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7133A (zh) * 2019-04-12 2019-08-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2452A1 (en) * 1998-04-21 1999-10-27 Hitachi, Ltd. Automatic analyzer capable of restricting usable operation functions
WO2009031455A1 (ja) * 2007-09-03 2009-03-12 Olympus Corporation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5194001A1 (ja) * 2014-06-19 2015-12-23 ホクユーメデ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採血管管理システム
CN106596992A (zh) * 2017-02-15 2017-04-26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CN206563751U (zh) * 2017-03-15 2017-10-17 上海润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血型分析装置
CN107367622A (zh) * 2017-06-28 2017-11-21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2452A1 (en) * 1998-04-21 1999-10-27 Hitachi, Ltd. Automatic analyzer capable of restricting usable operation functions
WO2009031455A1 (ja) * 2007-09-03 2009-03-12 Olympus Corporation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5194001A1 (ja) * 2014-06-19 2015-12-23 ホクユーメデ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採血管管理システム
CN106596992A (zh) * 2017-02-15 2017-04-26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CN206563751U (zh) * 2017-03-15 2017-10-17 上海润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血型分析装置
CN107367622A (zh) * 2017-06-28 2017-11-21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7133A (zh) * 2019-04-12 2019-08-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
CN110187133B (zh) * 2019-04-12 2022-04-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3362B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2881A (zh) 适用于已知血型的自动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CN108761101A (zh) 未知血型的自动交叉配血试验仪
CN108693363A (zh) 一种未知血型的交叉配血试验仪
CN108761100A (zh) 未知血型的自动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CN108761102A (zh) 一种血型检验方法
JP2006513019A5 (zh)
CN110353736A (zh) 尿液标本自动采集系统装置
CN103760373B (zh)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的清洗装置
US10112002B2 (en) System for blood separation with replacement fluid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693362A (zh) 一种适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CN103940997A (zh) 一种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系统及试剂盒
CN112964505A (zh) 一种检验科室用的体液收集送检装置
CN207730744U (zh) 一种药物溶出度试验仪
CN110882857B (zh) 低温便携式离心机
CN104711188A (zh) 一种分离血液流体中肿瘤细胞的装置
WO2020220684A1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在体闭环提取设备
CN108693364A (zh) 一种未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
CN213101924U (zh) 一种检验科室血液试管摇匀器
CN206146938U (zh) 身体健康检测系统
CN108593942A (zh) 一种交叉配血方法
CN106468710A (zh) 身体健康检测系统
CN108025320A (zh) 样品分离和收集的方法和设备
CN108931657A (zh) 一种交叉配血仪
CN109012207A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富集的错流过滤系统
CN208447617U (zh) 动物血清采集试管及血清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