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2340A -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 Google Patents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2340A
CN108692340A CN201710232030.9A CN201710232030A CN108692340A CN 108692340 A CN108692340 A CN 108692340A CN 201710232030 A CN201710232030 A CN 201710232030A CN 108692340 A CN108692340 A CN 108692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ad
module
sensitive pad
pa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320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振
陈逸凡
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320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2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2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2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 F24C7/08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on tops, hot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感温垫及电磁加热烹饪系统,其中,电磁加热烹饪系统包括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和感温垫,感温垫包括垫本体,材质为耐温材料,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向上敞口的安装槽;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锅具底壁的第一温度;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叠放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上表面,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平齐或凸出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以及通信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所述第一温度发送至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提高对电磁加热烹饪系统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磁加热烹饪器具,例如电磁炉,其感温装置通常是内置于电磁炉中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来测量锅具的温度,例如,将感温装置设于电磁炉的微晶面板的下表面,由于中间隔了一层微晶面板,故这种间接测量的方法使得感温装置对于放置于电磁炉上的锅具的温度测量的准确性不高,从而无法实现对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精确控温,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感温垫,旨在提高对电磁加热烹饪系统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感温垫用于电磁加热烹饪器具,该感温垫包括:垫本体,材质为耐温材料,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向上敞口的安装槽;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锅具底壁的第一温度;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叠放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上表面,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平齐或凸出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以及通信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所述第一温度发送至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由柔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凸出所述垫本体上表面0.5mm~2mm。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包括中心安装子槽和环绕所述中心安装子槽设置的环形安装子槽,所述中心安装子槽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形安装子槽内间隔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包括多个安装子槽,多个所述安装子槽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安装子槽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安装槽的敞口适配嵌设。
优选地,所述垫本体呈双层结构设置,包括第一垫本体和叠放固定在所述第一垫本体上方的第二垫本体,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第二垫本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垫本体的外周沿设有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感温垫还包括设于所述垫本体边缘的主控板,所述主控板通过导线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感温垫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用于为所述主控板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为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或者,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内置于所述垫本体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用于获取电磁能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导线为所述主控板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磁加热烹饪系统,包括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和感温垫,电磁加热器具包括控制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所述加热模块上放置有锅具;该感温垫包括:垫本体,材质为耐温材料,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向上敞口的安装槽;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锅具底壁的第一温度;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叠放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上表面,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平齐或凸出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以及通信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所述第一温度发送至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所述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垫本体为导热材质,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还包括内置感温模块,用于间接测量所述锅具底壁的第二温度,所述内置感温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以形成一内置感温回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未获取到所述第一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模块的工作状态,当获取到所述第一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模块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当所述感温垫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上后,对所述控制模块未能获取所述第一温度的情况发出提示。
相较于目前常见的仅设置有内置感温模块的电磁加热烹饪器具,该内置感温模块因间隔有面板导致对锅具底壁的温度测量无法及时准确,而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电磁加热烹饪器具上使用了导热良好的导热件,故紧贴导热件下表面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快速精确地测量置于垫本体上的锅具底壁的第一温度,且该第一温度可经通信模块发送至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控制模块,如此,控制模块就可根据感温垫测得的精确的第一温度来控制加热模块进行精确控温,从而使用户能获得更好的烹饪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磁烹饪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感温垫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感温垫另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沿IV-IV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磁烹饪系统的接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磁烹饪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感温垫以及具有该感温垫的电磁加热烹饪系统。其中,电磁加热烹饪系统还包括电磁加热烹饪器具,该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可以但不限于为电磁炉、电磁灶、电磁加热的电饭煲和电磁加热的电热锅等。
参照图1、图4和图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具体为一电磁炉,以下内容即以电磁炉为例说明。该电磁炉2包括控制模块21和加热模块22,加热模块22与控制模块21电连接,且加热模块22上放置有锅具(未图示)。而感温垫1则包括垫本体11,材质为耐温材料,垫本体11的上表面开设有向上敞口的安装槽;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设于安装槽内,温度传感器12用于测量锅具底壁的第一温度;以及导热件13,导热件13叠放在所述温度传感器12的上表面,且导热件13与垫本体11的上表面平齐或凸出垫本体11的上表面;以及通信模块14,与温度传感器12电连接,用于将温度传感器12测得的第一温度发送至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此外,电磁炉2还包括内置感温模块23,该内置感温模块23通常设置于面板的下表面,用于间接测量锅具底壁的第二温度,并与控制模块21电连接以形成一内置感温回路,同时,感温垫1中的温度传感器12则形成一外置感温回路。具体地,所述垫本体11为可以导热的非磁性耐温材料,如此,锅底的温度可以通过垫本体11传递至内置感温模块23。该电磁炉2的使用流程如下:首先,在接收到加热指令后,控制模块21控制加热模块22对锅具进行加热;然后,内置感温模块23间接测量第二温度并传送给控制模块21,控制模块21获取到该第二温度信息后,就会根据该第二温度控制加热模块22的工作状态为维持常规的控温模式;此时,若用户欲使用感温垫1,就可以将感温垫1放置于面板上,锅具则放置于感温垫1上,感温垫1的测温模块就会测量锅具的底壁的第一温度,并通过通信模块14将第一温度发送至控制模块21,控制模块21获取到该第一温度信息后,就会控制内置感温回路短路,并同时根据该第一温度控制加热模块22的工作状态切换至预设的精确控温模式。在此,精确控温模式是指根据不同的被烹饪的食物特点,在各个烹饪阶段设置不同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功率的控温模式,以使用户在相应的烹饪阶段能得到合适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功率,从而改善烹饪体验。
相较于目前常见的仅设置有内置感温模块23的电磁炉2,该内置感温模块23因间隔有面板导致对锅具底壁的温度测量无法及时准确,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电磁炉2上使用了感温垫1,感温垫1内设有高导热性的导热件13,故内置于该感温垫1安装槽中的温度传感器12可以通过导热件13精确地测量置于垫本体11上的锅具底壁的第一温度,且该第一温度可经通信模块14发送至电磁炉2的控制模块21,如此,控制模块21就可根据感温垫1测得的精确的第一温度来控制加热模块22进行精确控温,从而使用户能获得更好的烹饪体验。另外,由于感温垫1与锅具和电磁炉2都呈分体设置,且感温垫1放置于锅具和电磁炉2之间以测量锅具底壁的温度,故相较于设置于锅具上或锅具内的测温装置,本感温垫1的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高,对锅具无限制,即锅具可以是任意的电磁加热锅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垫本体11为可以导热的耐温材料,因此,使用感温垫1时,电磁炉2原有的内置感温回路仍可正常工作,此时电磁炉2既可以执行常规控温模式,又可以执行精确控温模式。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垫本体11还可以为不导热的耐温材料,此时,电磁炉仅可以通过感温垫1上设置的导热件13将温度传递至安装槽内的温度传感器12,因此只能执行精确控温模式。此外,垫本体11以及导热件13的材质通常不具有磁性,如此,垫本体11和导热件13不会影响电磁炉对锅具的正常加热。
进一步地,为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该电磁炉2还包括报警器24,报警器24与控制模块21电连接,用于当感温垫1放置于电磁炉2上后,对控制模块21未能获取感温垫1发送的第一温度的情况发出提示。其中,报警器24可以但不限于为声音提示器、振动提示器、灯光提示器和屏幕提示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声音提示器可以为蜂鸣器,也可以为能发出语音提示的语音播放器等,在本实施例中,报警器24具体为一蜂鸣器。
请参照图4,考虑到温度传感器12安装到位后,所述导热件13与温度传感器12紧密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13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为耐热的硅胶等,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垫本体31也可以为硬质体,例如但不限于为电木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13为柔性材料,如此,即使导热件13与温度传感器12紧密接触,也不会压坏温度传感器12,此外,在使用电磁炉2时,柔性材质的导热件13能够对锅具底壁的碰撞起缓冲作用,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碰撞噪音。
在其他实施例中,考虑到柔性的导热件13的成本较高,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仅将导热件13与温度传感器12接触的下表面和与锅具底壁接触的上表面设置为柔性材质,中间的部分采用金属等成本低廉的导热材料制成,如奥氏体不锈钢等。
为了保证感温垫1的导热件13与锅具的锅底紧密接触,所述导热件13凸出所述垫本体11上表面0.5mm~2mm。如此,当锅具放置在感温垫1上后,锅底与导热件13紧密接触,进而使得导热件13与温度传感器12紧密贴合,如此,导热件13能够将温度更准确地传递至温度传感器12。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感温垫1垫本体11的结构如图2所示,垫本体11上表面的安装槽包括中心安装子槽112a和环绕所述中心安装子槽112a设置的环形安装子槽112b,所述中心安装子槽112a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环形安装子槽112b内间隔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12。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13设有两块,包括与中心安装子槽112a形状适配的第一导热件,和与环形安装子槽112b形状适配的第二导热件,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分别与中心安装子槽112a和环形安装子槽112b顶部的敞口适配嵌设,如此锅具底部的油脂或食材汤汁不会由安装槽顶部的敞口流入安装槽,从而避免了汤汁或油脂与温度传感器12接触,损害温度传感器12的使用寿命。当然,导热件13的形状也可以与安装槽的形状不同,只要能够保证导热件13能够放置于安装槽内,且导热件13的下表面与温度传感器12紧密接触,上表面与锅具的底壁紧密接触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心安装子槽112a的位置是相对环形安装子槽112b而言的,但是并不能够简单地解释为中心安装子槽112a只能够设置在环形安装子槽112b的正中心,只要中心安装子槽112a设置在环形安装子槽112b的环形区域内就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而且,中心安装子槽并不意味需要设置在垫本体11的中心位置。
为了进一步节省非磁性导热材料的使用量,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感温垫1垫本体11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垫本体11上表面的安装槽包括多个安装子槽112c,多个安装子槽112c间隔分布,每一安装子槽112c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12。本实施例中,安装子槽112c的体积略大于温度传感器12的体积,所述导热件13设有多个,每一导热件13适配嵌设于一安装子槽112c的顶部敞口,因为安装子槽112c的体积很小,每一导热件13的体积仅需要与单个安装子槽112c的体积相适配即可,因此能够节省导热材料的使用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安装子槽112c的形状均相同,导热件13的形状也均相同,因此,感温垫1上的安装子槽112c十分容易成型,导热件13也便于生产加工。
本实施例中安装子槽112c的形状与导热件13的形状也是相适配的,如此,能够避免汤汁或油脂进入安装子槽112c与温度传感器12接触,损害温度传感器12的使用寿命。当然,导热件13的形状也可以与安装槽的形状不同,只要能够保证导热件13能够放置于安装槽内,且导热件13的下表面与温度传感器12紧密接触,上表面与锅具的底壁紧密接触即可。
请参照图3和图4,为了方便垫本体11的加工成型,所述垫本体11呈双层结构设置,包括第一垫本体111和叠放固定在所述第一垫本体111上方的第二垫本体112,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第二垫本体112设置。在生产加工垫本体11时,同时加工成型第一垫本体111和第二垫本体112,然后仅需在第二垫本体112上加工出通孔,最后将第二垫本体112与第一垫本体111对齐并粘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垫本体111的上方,即可形成所述安装槽。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垫本体11也可以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所述温度传感器12嵌设在所述垫本体11靠近上表面的位置,所述温度传感器12的上表面覆盖有非磁性导热垫。
请参照图1和图5,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为使感温垫1在电磁炉2的面板上能放置得更稳固,所述垫本体11的外周沿设有若干固定件,所述垫本体11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面板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该固定件为卡扣113,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垫本体11呈矩形,故卡扣113的数量优选为4个,并优选分设于靠近垫本体11的四个边角处,当然,卡扣113的数量和分布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固定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但不限于为设于垫本体11外边沿的挂钩或者设于垫本体11外边沿下表面的吸盘等。
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感温垫1还包括与测温部电连接的主控板15,且该主控板15优选设于垫本体11的边缘以避免设于主控板15上的电子器件因过热损坏。在此需说明的是,在主控板15上设有若干功能模块,例如电源管理模块151、温度采集模块152以及温度处理模块153等,温度采集模块152与温度传感器12通过导线电连接,用于对温度传感器12测得的温度信息进行收集和储存,温度处理模块153与温度采集模块152电连接,用于将温度采集模块152传送过来的温度信息转化处理为相关的电信号,并通过与之电连接的通信模块14发送给电磁炉2的控制模块21。另外,电源管理模块151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以对电源模块进行打开或关闭,且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1与设于主控板15上的其他功能模块电连接以为这些功能模块提供电能。
具体地,温度传感器12为内置安装槽内的热敏电阻,每一热敏电阻均通过导线与主控板15上的温度采集模块152电连接。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热敏电阻设有一个,且位于感温垫1的中心,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热敏电阻也设有多个,并间隔设置在感温垫1的垫本体11上,这种多点测温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对第一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4优选为无线通信模块,且通信模块14集成于主控板15上,以节省空间。具体地,为进一步减少电子器件体积节省空间,通信模块14可以优选是体积较小的蓝牙模块或RF模块(无线射频模块),当然,通信模块14也可以是红外线模块或wifi模块等其他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任一种。另外,如图5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4也可以与电磁炉2有线连接,具体地,内置于垫本体11中的热敏电阻通过导线连接到一个接线头上,该接线头可以与对应设置于电磁炉2上的插槽相适配插接,以形成外置感温回路(该外置感温回路采用隔离电路)。相较于有线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优选将通信模块14测得的第一温度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电磁炉2的控制模块21,从而使得感温垫1与电磁炉2之间不需要导线进行通信,可提高感温垫1与电磁炉2的使用方便性及实用性。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感温垫1还包括电源模块16,电源模块16与主控板15电连接,用于为设于主控板15上的各功能模块提供电能。该电源模块16可以包括电池或如图5所示的内置于垫本体11的多匝电磁感应线圈,其中,电池可以为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而电磁感应线圈则用于获取电磁能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导线为设于主控板15上的各功能模块提供电能。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若感温垫1与电磁炉2之间采用有线连接,则感温垫1也可以不用设置电源模块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感温垫,用于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垫本体,材质为耐温材料,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向上敞口的安装槽;
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锅具底壁的第一温度;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叠放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上表面,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平齐或凸出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以及
通信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所述第一温度发送至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由柔性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凸出所述垫本体上表面0.5mm~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中心安装子槽和环绕所述中心安装子槽设置的环形安装子槽,所述中心安装子槽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形安装子槽内间隔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多个安装子槽,多个所述安装子槽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安装子槽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安装槽的敞口适配嵌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本体呈双层结构设置,包括第一垫本体和叠放固定在所述第一垫本体上方的第二垫本体,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第二垫本体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本体的外周沿设有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垫还包括设于所述垫本体边缘的主控板,所述主控板通过导线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垫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用于为所述主控板提供电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为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或者,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内置于所述垫本体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用于获取电磁能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导线为所述主控板提供电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13.一种电磁加热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控制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所述加热模块上放置有锅具;以及,
感温垫,所述感温垫为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感温垫,所述感温垫用以将测得的所述第一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加热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本体为导热材质,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还包括内置感温模块,用于间接测量所述锅具底壁的第二温度,所述内置感温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以形成一内置感温回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未获取到所述第一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模块的工作状态,当获取到所述第一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模块的工作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加热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当所述感温垫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上后,对所述控制模块未能获取所述第一温度的情况发出提示。
CN201710232030.9A 2017-04-10 2017-04-10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Pending CN108692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32030.9A CN108692340A (zh) 2017-04-10 2017-04-10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32030.9A CN108692340A (zh) 2017-04-10 2017-04-10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2340A true CN108692340A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4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2030.9A Pending CN108692340A (zh) 2017-04-10 2017-04-10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234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97740U (zh) * 2014-03-25 2014-08-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
CN203964063U (zh) * 2014-06-24 2014-11-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
US20150049785A1 (en) * 2012-05-07 2015-02-19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Temperature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bottom temperature of cookware on a cooking hob
CN204494530U (zh) * 2015-01-21 2015-07-2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
KR101589701B1 (ko) * 2015-08-13 2016-01-28 (주)피스월드 스마트 언더렌지용 조리용기 받침장치
CN105987408A (zh) * 2015-02-06 2016-10-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49785A1 (en) * 2012-05-07 2015-02-19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Temperature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bottom temperature of cookware on a cooking hob
CN203797740U (zh) * 2014-03-25 2014-08-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
CN203964063U (zh) * 2014-06-24 2014-11-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
CN204494530U (zh) * 2015-01-21 2015-07-2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
CN105987408A (zh) * 2015-02-06 2016-10-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
KR101589701B1 (ko) * 2015-08-13 2016-01-28 (주)피스월드 스마트 언더렌지용 조리용기 받침장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38797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for a Wireless Cooking Probe
CN201067347Y (zh) 精确控温装置
CN108291724A (zh) 用于智能下置型感应灶的支撑烹饪容器的装置
CN207253258U (zh) 测温装置和测温系统
CN107765727B (zh) 电磁加热炊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207569931U (zh) 一种电磁灶测温装置及电磁灶
WO2018060260A1 (en) A cooking system
CN102226539B (zh) 一种电磁炉及电磁炉的测温方法
CN104284615A (zh) 一种用于检测烹饪灶台上的炊具的底部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CN103211490B (zh) 一种智能控制型锅具
CN203964063U (zh) 电磁炉
CN109698020A (zh) 烹饪器具及其在待机状态下的卡路里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7713846A (zh) 控温三合一智能锅具
CN208610569U (zh) 烹饪器具
CN206817549U (zh)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CN203195411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用智能测温锅及加热组件
CN108692340A (zh)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CN205849260U (zh) 烹饪器具及其无线供电系统
CN205449317U (zh) 一种精确测温的温度传感器
CN106136851B (zh) 加热装置
CN206817548U (zh)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CN204063179U (zh) 电磁炉
CN207096730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112336164A (zh) 旋钮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5919373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