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1657B - 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1657B
CN108691657B CN201710229078.4A CN201710229078A CN108691657B CN 108691657 B CN108691657 B CN 108691657B CN 201710229078 A CN201710229078 A CN 201710229078A CN 108691657 B CN108691657 B CN 108691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ubricating
axle bearing
low pressure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90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1657A (zh
Inventor
袁荒
杨俊杰
黄凯
曾武
庞科技
李笑
孙经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2290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1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1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1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1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1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6Arrangements of bearings; Lubric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冷却系统,包括:安装组件;高压轴组件,包括高压轴及高压轴轴承,所述高压轴轴承上具有第一油孔;低压轴组件,所述低压轴轴承上具有第二油孔;及喷油嘴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并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喷油嘴组件能够同时向所述高压轴轴承与所述低压轴轴承喷射润滑油,使润滑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油孔及所述第二油孔进入所述高压轴轴承与所述低压轴轴承内,在保证高压轴轴承与低压轴轴承润滑冷却效率的同时,使用一个喷油嘴组件同时对高压轴轴承与低压轴轴承进行冷却润滑,能够降低润滑冷却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提升润滑冷却效率,减小润滑冷却系统的结构尺寸,进而减轻航空发动机的重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机。

Description

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航空发动机的滑油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发动机的高低压轴轴承和齿轮连续供给滑油,以减少运动对接触面的摩擦和磨损,防止接触面的表面发生腐蚀和表面硬化,带走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和高温零件传给滑油的热量。轴承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润滑和冷却,很容易因温度升高导致轴承的损坏失效。通常,航空发动机的润滑油都有最高使用温限,涡轮前进口温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滑油系统的热负荷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将恶化滑油系统的工作环境,降低滑油的润滑冷却效率;而且,在一般的设计中航空发动机的高低压轴的轴承润滑一般分开设计,这将增加了滑油系统的复杂性,同时还增加了发动机的重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目前的航空发动机的高低压轴分别润滑导致的增加结构复杂性问题,提供一种润滑冷却效果好、且同时能够对高压轴轴承及低压轴轴承进行润滑、降低结构复杂程度的润滑冷却系统,同时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润滑冷却系统的燃机。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润滑冷却系统,包括:
安装组件,包括中空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进油孔;
高压轴组件,包括高压轴及高压轴轴承,所述高压轴上安装所述高压轴轴承并位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高压轴还伸出所述安装座,所述高压轴具有沿轴向方向贯通设置的过孔,所述高压轴轴承上具有第一油孔;
低压轴组件,包括低压轴及低压轴轴承,所述低压轴上安装所述低压轴轴承并位于所述安装座中,所述低压轴还穿设所述过孔伸出,所述低压轴轴承上具有第二油孔;及
喷油嘴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并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喷油嘴组件能够同时向所述高压轴轴承与所述低压轴轴承喷射润滑油,使润滑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油孔及所述第二油孔进入所述高压轴轴承与所述低压轴轴承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嘴组件包括进油管路及两个出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进油管路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出油管路连通,两个所述出油管路分别朝向所述高压轴轴承及所述低压轴轴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冷却系统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高压轴及所述低压轴上;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高压固定件及低压固定件,所述高压固定件安装于所述高压轴上,所述低压固定件安装于所述低压轴上;
所述高压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一油孔连通,所述低压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二油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油路分布于所述高压固定件上,所述第一油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油路的数量且对应分布;
所述第二油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油路分布于所述低压固定件上,所述第二油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油路的数量且对应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路为直线油路或者曲线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为直线油路或者曲线油路;
或者,所述第一油路沿所述高压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油路沿所述低压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第一油路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高压轴的轴向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油路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低压轴的轴向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低压轴承座,所述低压轴承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低压轴轴承安装于所述低压轴承座上;
所述低压轴承座上开设进油通路,所述进油通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进油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油管路连通;
所述低压轴承座上还开设挤压油膜槽,所述挤压油膜槽位于所述进油通路靠近所述进油孔的一端;
所述润滑冷却系统还包括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设置于所述挤压油膜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涨圈,至少三个所述涨圈套设于所述低压轴承座上,并间隔设置位于所述挤压油膜槽中;
相邻的两个所述涨圈与所述安装座及所述低压轴承座围设成容纳腔,所述进油通路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冷却系统还包括调压组件,所述调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中,所述调压组件位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固定组件存在一定的间隙,且所述调压组件还位于所述喷油嘴组件的出口的径向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薄壁管及安装所述薄壁管的基座,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薄壁管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所述薄壁管上开设多个过油孔;
多个所述过油孔沿所述薄壁管的外周面成列设置或者错列设置。
还涉及一种燃机,包括机体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润滑冷却系统,所述润滑冷却系统安装于所述机体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润滑油通过安装组件的安装座上的进油孔进入后进入喷油嘴组件中,喷油嘴组件能够将润滑油喷射至高压轴的高压轴轴承以及低压轴的低压轴轴承上,润滑油通过高压轴轴承上的第一油孔及低压轴轴承上的第二油孔分别进入高压轴轴承与低压轴轴承的内部,以对高压轴轴承的滚动体及低压轴轴承的滚动体进行冷却润滑,同时,润滑油还会喷射至高压轴与低压轴上,这样能够降低高压轴与低压轴的温度。本发明的润滑冷却系统通过喷油嘴组件对高压轴组件和低压轴组件进行冷却润滑,在保证高压轴轴承与低压轴轴承润滑冷却效率的同时,使用一个喷油嘴组件同时对高压轴轴承与低压轴轴承进行冷却润滑,能够降低润滑冷却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提升润滑冷却效率,减小润滑冷却系统的结构尺寸,进而减轻燃机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润滑冷却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润滑冷却系统;
110-安装组件;
111-安装座;
1111-进油孔;
1112-出油孔;
112-高压轴承座;
113-低压轴承座;
1131-进油通路;
1132-挤压油膜槽;
120-高压轴组件;
121-高压轴;
122-高压轴承;
123-高压密封件;
130-低压轴组件;
131-低压轴;
132-低压轴承;
133-低压密封件;
140-喷油嘴组件;
141-进油管路;
142-出油管路;
150-固定组件;
151-高压固定件;
1511-第一油路;
152-低压固定件;
1521-第二油路;
160-减振组件;
170-调压组件;
171-薄壁管;
172-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润滑冷却系统1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冷却系统100,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中,为航空发动机的高低压轴上的轴承冷却和润滑,保证润滑冷却效果,同时,本发明的润滑冷却系统100还能同时为高低压轴上的轴承冷却润滑,提高冷却润滑效率,降低结构的复杂性,减轻航空发动机的重量。当然,本发明的润滑冷却系统100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机械设备中,如燃气轮机等等,在提高冷却润滑效率的同时,使得结构紧凑,降低重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润滑冷却系统100包括安装组件110、高压轴组件120、低压轴组件130及喷油嘴组件140。安装组件110能够起到安装支撑与容纳的作用,高压轴组件120、低压轴组件130及喷油嘴组件140均安装于安装组件110中。安装组件110包括安装座111,安装座111呈环形设置,具有中空的腔室,高压轴组件120、低压轴组件130及喷油嘴组件140均安装于安装座111中。安装座111上开设有进油孔1111及出油孔1112,进油孔1111与出油孔1112均与安装座111的腔室连通,润滑油通过进油孔1111进入,并对腔室中的高压轴组件120及低压轴组件130进行冷却润滑,随后从出油孔1112流出。较佳地,进油孔1111与出油孔1112相对设置,这样能够便于润滑油流出腔室,避免腔室中润滑油过多而影响高压轴组件120与低压轴组件130的运行效率。安装组件110还包括高压轴承座112和低压轴承座113,高压轴承座112安装于安装座111上,低压轴承座113安装于安装座111上,高压轴承座112用于安装高压轴组件120,低压轴承座113用于安装低压轴组件130。较佳地,高压轴承座112安装于安装座111的一端,低压轴承座113安装于安装座111中。而且,低压轴承座113为鼠笼式轴承座,安装座111为鼠笼式安装座111。
高压轴组件120包括高压轴121及高压轴轴承122。高压轴121上安装高压轴轴承122并位于安装座111内,高压轴轴承122安装于高压轴121还伸出安装座111。高压轴轴承122通过高压轴承座112安装于安装座111上,高压轴121转动时,高压轴121带动高压轴轴承122相对于高压轴承座112转动。而且,高压轴轴承122设置在高压轴121一端的侧面上,高压轴121的另一端伸出安装座111,以与驱动结构连接。为了避免安装座111中润滑油的泄漏,在高压轴轴承122的外侧,高压轴组件120还包括高压密封件123,高压密封件123套设于高压轴121上,并与高压轴承座112抵接,以保证高压轴121与高压轴承座112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润滑油泄漏,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性能。高压轴121转动时能够带动高压密封件123同步转动。较佳地,高压密封件123可以包括高压封严环,高压封严环的外周具有蓖齿结构,高压封严环与高压轴承座112的配合能够形成曲路密封结构,以保证高压轴121与高压轴承座112的密封性能,避免润滑油从润滑冷却系统100的前端泄漏。而且,高压密封件123也可与高压轴121为一体结构。
低压轴组件130包括低压轴131及低压轴轴承132,低压轴131上安装低压轴轴承132并位于安装座111中。低压轴轴承132通过低压轴承座113安装于安装座111上,低压轴131转动时,低压轴131带动低压轴轴承132相对于低压轴承座113转动。高压轴121具有沿轴向方向贯通设置的过孔,低压轴131还穿设过孔伸出。低压轴轴承132安装于低压轴131一端的侧面上,低压轴131的另一端穿设过孔伸出安装座111,以与驱动结构连接。为了避免安装座111中润滑油的泄漏,在低压轴轴承132的外侧,低压轴组件130还包括低压密封件133,低压密封件133套设于低压轴131上,并与低压轴承座113抵接,以保证低压轴131与低压轴承座113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润滑油泄漏,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11具有折弯结构,安装座111通过折弯结构形成腔室,低压轴承座113安装于折弯结构的内侧,低压密封件133与安装座111的折弯结构相配合,以保证低压轴131与安装座111的配合处的密封性能。低压轴131转动时能够带动低压密封件133同步转动。较佳地,低压密封件133可以包括低压封严环,低压封严环的外周具有蓖齿结构,低压封严环与安装座111的配合能够形成曲路密封结构,以保证低压轴131与安装座111的密封性能,避免润滑油从润滑冷却系统100的后端泄漏。而且,低压封严环也可与低压轴131为一体结构。
高压轴轴承122上具有第一油孔;低压轴轴承132上具有第二油孔。通常,航空发动机中的高压轴轴承122和低压轴轴承132的保持架沿轴向方向的宽度较大,进而导致轴承内外圈的缝隙过小,润滑油从缝隙处进入轴承内部的润滑油量不足,影响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的润滑冷却。为了保证高压轴轴承122与低压轴轴承132中滚动体的润滑性能,在高压轴轴承122上开设第一油孔,第一油孔连通高压轴轴承122中滚动体的滑道,在低压轴轴承132上开设第二油孔,第二油孔连通低压轴轴承132中滚动体的滑道。从进油孔1111进入的润滑油通过第一油孔进入到高压轴轴承122中,通过第二油孔进入到低压轴轴承132中,以对高压轴轴承122中的滚动体及低压轴轴承132中的滚动体进行冷却润滑,保证轴承的性能。喷油嘴组件140喷出的高速润滑油能够分别通过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进入对应的滚动体滑道,相较普通的油浴润滑方式而言,喷油嘴组件140喷射配合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能够增加润滑油的流动速率,有利于冷却散热。而且,由于采用一个喷油嘴组件140同时对高压轴轴承122和低压轴轴承132润滑冷却使润滑冷却系统100结构紧凑,加大润滑油的流速能够提升散热效果。同时,润滑油从进油孔1111进入到安装座111的腔室中,还能对高压轴121及低压轴131进行冷却润滑,保证高压轴121与低压轴131的整体性能。
喷油嘴组件140设置于安装座111内,并与进油孔1111连通。喷油嘴组件140是用来实现润滑油的送出的,润滑油从进油孔1111进入安装座111中,并经喷油嘴组件140喷射出来。喷油嘴组件140能够同时向高压轴轴承122与低压轴轴承132喷射润滑油,使润滑油分别通过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进入高压轴轴承122与低压轴轴承132内。这样润滑油能够分别与高压轴轴承122中的滚动体及低压轴轴承132中的滚动体相接触,在保证滚动体润滑的同时,降低温度,以保证高压轴轴承122和低压轴轴承132的使用性能。本发明的润滑冷却系统100通过喷油嘴组件140实现同时对低压轴轴承132和高压轴轴承122进行冷却润滑,即通过一个润滑冷却结构同时对两个轴承即高压轴轴承122与低压轴轴承132进行冷却润滑,这样能够提升高压轴轴承122与低压轴轴承132的润滑冷却性能,还能降低润滑冷却结构即喷油嘴组件140结构的复杂程度,使得滑冷却结构即喷油嘴组件140的结构紧凑,减少零件数量,进而减轻润滑冷却系统100的重量,以减轻航空发动机的重量,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性能。
进一步地,喷油嘴组件140包括进油管路141及两个出油管路142,进油管路141的一端与进油孔1111连通,进油管路141的另一端与两个出油管路142连通,两个出油管路142分别朝向高压轴轴承122及低压轴轴承132设置。进油管路141能够连通安装座111的进油孔1111,便于润滑油经进油孔1111进入喷油嘴组件140;出油管路142是用来实现润滑油的喷出的,并与进油管路141连通。其中一个出油管路142朝向低压轴轴承132,另一出油管路142朝向高压轴轴承122设置。润滑油从进油孔1111进入进油管路141,并在进油管路141的端部分成两路,分别进入两个出油管路142中,通过两个出油管路142喷出分别喷向低压轴轴承132和高压轴轴承122,并经高压轴轴承122上的第一油孔及低压轴轴承132上的第二油孔进入,保证润滑冷却效果。
较佳地,进油管路141远离进油孔1111的一端位于高压轴轴承122与低压轴轴承132之间,两个出油管路142远离进油管路141的一端相背离设置。这样能够减小出油管路142的尺寸,使得喷油嘴组件140的结构紧凑,减小喷油嘴组件140的占用空间,以减轻润滑冷却系统100的重量,进而减轻航空发动机的重量,在本实施例中,出油管路142倾斜设置,而且,两个出油管路142的端部均位于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的上方,这样能够便于润滑油的流动,使得润滑油更容易进入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中,提升润滑冷却效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润滑冷却系统100还包括固定组件150,固定组件150设置于高压轴121及低压轴131上。固定组件150是用来将高压轴轴承122及低压轴轴承132的保持架分别固定在高压轴121与低压轴131上,避免高压轴轴承122与低压轴轴承132的位置发生窜动,保证使用性能。进一步地,固定组件150包括高压固定件151及低压固定件152,高压固定件151安装于高压轴121上,低压固定件152安装于低压轴131上。低压固定件152是用来固定低压轴轴承132的,高压固定件151是用来固定高压轴轴承122的,以保证固定可靠。较佳地,低压固定件152可为低压固定螺母,高压固定件151可为高压固定螺母。当然,低压固定件152与高压固定件151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轴承固定的结构,如卡簧等等。而且,高压固定件151上开设有第一油路1511,第一油路1511与第一油孔连通,低压固定件152上开设有第二油路1521,第二油路1521与第二油孔连通。高压固定件151位于高压轴轴承122远离高压密封件123的一侧,为了保证高压轴轴承122的冷却润滑性能,高压固定件151上开设贯通的第一油路1511,通过第一油路1511连通腔室与第一油孔,这样喷油嘴组件140喷射的润滑油能够经第一油路1511经第一油孔进入高压轴轴承122中,以提升冷却润滑效果。低压固定件152位于低压轴轴承132远离低压密封件133的一侧,为了保证低压轴轴承132的冷却润滑性能,低压固定件152上开设贯通的第二油路1521,通过第二油路1521连通腔室与第二油孔,这样喷油嘴组件140喷射的润滑油能够经第二油路1521经第二油孔进入低压轴轴承132中,以提升冷却润滑效果。较佳地,第一油路1511与第二油路1521的直径小于等于1mm。
再进一步地,第一油路15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油路1511分布于高压固定件151上,第一油孔的数量等于第一油路1511的数量且对应分布。多个第一油路1511与多个第一油孔能够增加高压轴轴承122的润滑效率,提升高压轴轴承122的润滑冷却效果。第二油路15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油路1521分布于低压固定件152上,第二油孔的数量等于第二油路1521的数量且对应分布。多个第二油路1521与多个第二油孔能够增加低压轴轴承132的润滑效率,提升低压轴轴承132的润滑冷却效果。较佳地,第一油路1511沿着高压固定件15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固定件沿着低压固定件15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油路1511的数量为六个,相应的,第一油孔的数量为六个;第二油路1521的数量为六个,相应的,第二油孔的数量为六个。
更进一步地,第一油路1511为直线油路。此时,第一油路1511可沿高压轴121的轴向方向延伸。润滑油在第一油路1511中经第一油孔进入高压轴轴承122。当然,第一油路1511的延伸方向还可相对于高压轴121的轴向方向倾斜。并且,第一油路1511从进口处向出口处逐渐朝向轴线倾斜,这样能够便于润滑流动,以便于润滑油通过第一油孔进入高压轴轴承122中,提高润滑冷却效果。当然,第一油路1511也可为曲线油路。当第二油路1521为直线油路时,第二油路1521可沿低压轴131的轴向方向延伸。润滑油在第二油路1521中经第二油孔进入低压轴轴承132。当然,第二油路1521的延伸方向还可相对于低压轴131的轴向方向倾斜。并且,第二油路1521从进口处向出口处逐渐朝向轴线倾斜,这样能够便于润滑流动,以便于润滑油通过第二油孔进入低压轴轴承132中,提高润滑冷却效果。当然,第二油路1521也可为曲线油路。而且,第一油路1511与第二油路1521的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低压轴承座113上开设进油通路1131,进油通路1131的一端与进油孔1111连通,进油通路1131的另一端与进油管路141连通。也就是说,通过喷油嘴组件140安装于低压轴承座113上,并通过低压轴承座113上的进油通路1131与进油孔1111连通。从进油孔1111进入的润滑油经进油通路1131后,进入到喷油嘴组件140的进油管路141中,并通过进油管路141分别进入出油管路142喷出。
进一步地,低压轴承座113上还开设挤压油膜槽1132,挤压油膜槽1132位于进油通路1131靠近进油孔1111的一端,挤压油膜槽1132与进油通路1131相连通。进油孔1111进入的润滑油经挤压油膜槽1132后进入到进油通路1131中。润滑冷却系统100还包括减振组件160,减振组件160设置于挤压油膜槽1132中。润滑油从进油孔1111进入到挤压油膜槽1132中时,润滑油会侵入减振组件160与安装座111之间的间隙形成具有减振阻尼的挤压油膜,以起到减振的作用,减小润滑冷却系统100运行时的振动,进而提升航空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再进一步地,减振组件160包括至少三个涨圈,至少三个涨圈套设于低压轴承座113上,并间隔设置位于挤压油膜槽1132中。相邻的两个涨圈与安装座111及低压轴承座113围设成容纳腔,进油通路1131与其中一个容纳腔相连通。安装座111与低压轴承座113之间的空间被至少三个涨圈分割成至少两个环形的容纳腔。当润滑油从进油孔1111进入挤压油膜槽1132中时,润滑油会在涨圈与安装座111之间的间隙渗入容纳腔,并在容纳腔中形成挤压油膜,随着润滑油的渗入,润滑油会依次进入其余容纳腔,润滑油在其余容纳腔中形成挤压油膜。同时,鼠笼式的低压轴承座113具有弹性支撑结构,其与挤压油膜相配合能够起到减振的作用。当振动的幅度较小时,至少两个环形的融安腔中的挤压油膜会同时起到减振的作用;由于其中一个容纳腔与进油通路1131相连通,当振动较大时,润滑油会从进油孔1111处流出,进而使该处挤压油膜将会失去作用,而其余部分的挤压油膜仍然可以安全工作,保证了大振动的情况下的阻尼作用,降低润滑冷却系统100的振动。而且,挤压油膜槽1132的内壁上开设凹槽,涨圈安装于凹槽中,且凸出凹槽设置,涨圈的端部与安装座111的内壁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涨圈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涨圈间隔设置于挤压油膜槽1132中。三个涨圈与安装座111及低压轴承座113形成两个环形的容纳腔,其中一个容纳腔与进油通道相连通,还与进油孔1111连通。当润滑油从进油孔1111进入挤压油膜槽1132中时,润滑油会在涨圈与安装座111之间的间隙渗入容纳腔,并在容纳腔中形成挤压油膜,随着润滑油的渗入,润滑油会进入另一容纳腔,润滑油在另一容纳腔中形成挤压油膜。这样,当振动较大时,另一容纳腔中的挤压油膜仍然可以安全工作,保证了大振动的情况下的阻尼作用,降低润滑冷却系统100的振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润滑冷却系统100还包括调压组件170,调压组件170设置于安装座111中,调压组件170位于固定组件150的径向外侧,并与固定组件150存在一定的间隙,且调压组件170还位于喷油嘴组件140的出口的径向外侧。调压组件170调节安装座111腔室内的压力的,减小润滑油从出油孔1112的流出量。由于高压轴121与低压轴131高速离心力转动的作用,会使润滑油随离心力的作用向外甩出,造成压力增加,减少安装座111腔室中润滑油量,同时,由于离心力对润滑油的作用,将会加大润滑油从出油孔1112的流出量。调压组件170能够使润滑油撞击调压组件170,阻挡部分润滑油向外甩出,以调节安装座111腔室内部的压力,从而使因离心作用向外甩出的润滑油量减少,从而使润滑油限制在安装座111的腔室内,减少从出油孔1112流出的润滑油量。调压组件170还位于喷油嘴组件140的出口的径向外侧能够便于润滑油从喷油嘴组件140进入调压组件140中,以保证润滑油能够对高压轴轴承122和低压轴轴承132进行润滑冷却。
而且,本发明的润滑冷却系统100在使用时,高压轴121与低压轴131的转动方向相反,会安装座111的腔室内会形成相对复杂紊乱的润滑油扰动,有利于高压轴轴承122和低压轴轴承132的润滑和冷却。由于高压轴121与低压轴131的转速作用,还会导致润滑油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样影响低压轴轴承132与高压轴轴承122的润滑和冷却效果。由于在安装座111内设置调压组件170,润滑油的快速运动会和调压组件170碰撞,使得润滑油中的气泡去除,以达到减少润滑油中气泡量的目的。同时,由于调压组件170能够阻挡部分润滑油从出油孔1112流出,能够增加腔室内润滑油压,保证润滑油量,进而保证润滑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调压组件170包括薄壁管171及安装薄壁管171的基座172,基座172安装于安装座111内,薄壁管171的内壁与固定组件150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薄壁管171是用来起调压的主要零部件,润滑油在高压轴121与低压轴131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向外甩出时,薄壁管171能够起到阻挡的作用,阻挡部分润滑油向外甩出,以增加安装座111腔室中的压力,将进而调节安装座111腔室中的润滑油量。基座172时用来便于薄壁管171安装的,在本发明中,调压组件170为静止件,不会随着高压轴121与低压轴131的转动而转动,以保证调压效果,进而保证润滑油量。较佳地,基座172安装于高压轴承座112上。
再进一步地,薄壁管171上开设多个过油孔。润滑油在高压轴121与低压轴131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向外甩出时,部分润滑油会通过过油孔向外甩出,其余部分润滑油被薄壁管171的内壁阻挡,以增加安装座111腔室中的压力,增加安装座111腔室中的润滑油量,还能减少润滑油从出油孔1112的流出量。较佳地,多个过油孔沿薄壁管171的外周面成列设置或者错列设置。本发明的润滑冷却系统100通过调节薄壁管171上过油孔的数量来调节安装座111腔室内与外的压力,起到调节腔室内与外润滑油量的问题,保证润滑冷却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机,包括机体及如润滑冷却系统100,润滑冷却系统100安装于机体中。本发明的燃机通过润滑冷却系统100对高压轴121与低压轴131的高压轴轴承122及低压轴轴承132进行冷却润滑,在保证高压轴轴承122与低压轴轴承132润滑冷却效率的同时,使用一个喷油嘴组件140同时对高压轴轴承122与低压轴轴承132进行冷却润滑,能够降低润滑冷却系统100结构的复杂性,提升润滑冷却效率,减小润滑冷却系统100的结构尺寸,进而减轻航空发动机的重量。此外,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通过减振组件160能够形成挤压油膜,增加大振动时的阻尼。而且,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通过调压组件170调节压力进而调节润滑油量。较佳地,在本发明中,燃机主要是指航空发动机。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燃机还可以指燃气轮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组件,包括中空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进油孔;
高压轴组件,包括高压轴及高压轴轴承,所述高压轴上安装所述高压轴轴承并位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高压轴还伸出所述安装座,所述高压轴具有沿轴向方向贯通设置的过孔,所述高压轴轴承上具有第一油孔;
低压轴组件,包括低压轴及低压轴轴承,所述低压轴上安装所述低压轴轴承并位于所述安装座中,所述低压轴还穿设所述过孔伸出,所述低压轴轴承上具有第二油孔;
喷油嘴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并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喷油嘴组件能够同时向所述高压轴轴承与所述低压轴轴承喷射润滑油,使润滑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油孔及所述第二油孔进入所述高压轴轴承与所述低压轴轴承内;
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高压轴及所述低压轴上;及
调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中,所述调压组件位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固定组件存在一定的间隙,且所述调压组件还位于所述喷油嘴组件的出口的径向外侧,所述调压组件用于阻挡润滑油向外甩出,以减少润滑油的流出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嘴组件包括进油管路及两个出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进油管路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出油管路连通,两个所述出油管路分别朝向所述高压轴轴承及所述低压轴轴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高压固定件及低压固定件,所述高压固定件安装于所述高压轴上,所述低压固定件安装于所述低压轴上;
所述高压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一油孔连通,所述低压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二油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油路分布于所述高压固定件上,所述第一油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油路的数量且对应分布;
所述第二油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油路分布于所述低压固定件上,所述第二油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油路的数量且对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为直线油路或者曲线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为直线油路或者曲线油路;
或者,所述第一油路沿所述高压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油路沿所述低压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第一油路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高压轴的轴向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油路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低压轴的轴向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低压轴承座,所述低压轴承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低压轴轴承安装于所述低压轴承座上;
所述低压轴承座上开设进油通路,所述进油通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进油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油管路连通;
所述低压轴承座上还开设挤压油膜槽,所述挤压油膜槽位于所述进油通路靠近所述进油孔的一端;
所述润滑冷却系统还包括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设置于所述挤压油膜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涨圈,至少三个所述涨圈套设于所述低压轴承座上,并间隔设置位于所述挤压油膜槽中;
相邻的两个所述涨圈与所述安装座及所述低压轴承座围设成容纳腔,所述进油通路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薄壁管及安装所述薄壁管的基座,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薄壁管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所述薄壁管上开设多个过油孔;
多个所述过油孔沿所述薄壁管的外周面成列设置或者错列设置。
9.一种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润滑冷却系统,所述润滑冷却系统安装于所述机体中。
CN201710229078.4A 2017-04-10 2017-04-10 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Active CN108691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9078.4A CN108691657B (zh) 2017-04-10 2017-04-10 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9078.4A CN108691657B (zh) 2017-04-10 2017-04-10 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1657A CN108691657A (zh) 2018-10-23
CN108691657B true CN108691657B (zh) 2019-11-22

Family

ID=63843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9078.4A Active CN108691657B (zh) 2017-04-10 2017-04-10 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1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0354B (zh) * 2021-01-29 2023-12-22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发动机
CN114321389B (zh) * 2021-12-09 2022-10-25 清华大学 平衡型涨圈密封装置
CN115288855A (zh) * 2022-07-05 2022-11-04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双转子涡轮紧凑轴承共腔支撑及轴承润滑流路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35740B (en) * 1983-02-11 1986-02-12 Rolls Royce Gas turbine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s
US7055303B2 (en) * 2003-12-22 2006-06-06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Gas turbine engine architecture
CN203979143U (zh) * 2014-05-23 2014-12-03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涡轮轴承腔内油气分离装置
CN205207434U (zh) * 2015-11-27 2016-05-04 湖南崇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轴承导流板装置
CN105736147B (zh) * 2016-01-29 2017-08-25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发动机滑油供油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1657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1657B (zh) 燃机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AU2004201489B2 (en) Diesel engine water pump with improved water seal
US10352195B2 (en) Non-contacting seals for geared gas turbine engine bearing compartments
US10077713B2 (en) Self-pressurizing film damper
CA2776857C (en) Rolling bearing arrangement
US10731747B2 (en) Gearing device with at least one structural component that rotates with respect to a housing appliance
CN107076204B (zh) 利用粘性阻尼进行减振的旋转螺杆式压缩机
AU2004201482B2 (en) Diesel engine water pump with thrust bearing preload
US2008018176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axial thrust and radial oscillations and rotary machines using same
US20120024631A1 (en) Circuit and a method for feeding oil to rolling bearings in a turbomachine
WO2010112864A2 (en) A rotating machine with shaft sealing arrangement
CN109185381A (zh) 一种组合型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
US11280220B2 (en) Turbomachine with axial force adjustment at a bearing
US20170276176A1 (en) Bearing apparatus and pump
US2999000A (e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 for co-axial shafts
AU2004201493B2 (en) Diesel engine water pump with improved oil control
CN110520654A (zh) 周转齿轮系
EP2602440A2 (en) Bearing arrangement
CN114607700B (zh) 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轴承的减振及润滑装置
CN108691656B (zh) 航空发动机、润滑冷却系统及其调压结构
US11702983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gas turbine engine comprising the same
RU15963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ачи масла в подшипник опоры ротора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CN108194518A (zh) 一种可倾瓦滑动轴承直接润滑隔断热油喷嘴装置
CN112469910B (zh) 轴承结构
CN112524148B (zh) 滚动轴承、轴承腔组件、燃气轮机、泄油装置、滚动轴承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