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5510A -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5510A
CN108665510A CN201810457243.6A CN201810457243A CN108665510A CN 108665510 A CN108665510 A CN 108665510A CN 201810457243 A CN201810457243 A CN 201810457243A CN 108665510 A CN108665510 A CN 108665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ndering
continuous shooting
main body
back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72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5510B (zh
Inventor
王宇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572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5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5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5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5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5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001Texturing; Colouring; Generation of texture or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从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对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对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能够在保持第二图像的图像渲染效果的同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上设置了拍照应用,拍照应用包括连拍功能。用户进行连拍后,移动终端对连拍图像进行存储。
用户可以对存储的连拍图像进行渲染操作。目前对连拍图像进行渲染时,需要对每张图像分别进行全图渲染,占用较多系统资源,系统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可以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从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主体渲染模块,用于对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背景渲染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背景渲染模块得到的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主体渲染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根据所述背景渲染模块得到的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主体渲染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案,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然后,从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其次,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再次,对所述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最后,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能够在保持第二图像的图像渲染效果的同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随着移动终端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上设置了拍照应用,拍照应用包括连拍功能。用户进行连拍后,移动终端对连拍图像进行存储。用户可以对存储的连拍图像进行渲染操作,例如提高图片亮度,或者提高图片对比度,或者为图片添加蒙版等。目前对图像进行渲染时,需要分别对每个图片进行整体渲染。但是由于连拍图像中存在大量相似像素,因此多相同像素进行相同的处理操作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能够在对连拍图像进行渲染时,获取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根据图像质量较高的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生成背景渲染图像,然后根据背景渲染图像以及各连拍图像的主体渲染图像生成最终的渲染图像,进而避免对每个图像均进行渲染,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具体方案如下所示: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终端进行连拍图像的渲染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终端来执行,拍照功能包括连拍功能,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其中拍照功能可以为移动终端出厂配置的相机应用,也可为第三方应用中包含的拍照功能,例如即时聊天应用中包含的拍照功能等,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用户在拍照应用中持续按压拍照按钮超过预设时间(如1秒)时,拍照应用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如0.2秒)连续获取多张连拍图像。或者,用户手指连续点击拍照按钮,移动终端连续获取多张连拍图像。获取到的连拍图像作为连拍图像集合。
用户在浏览连拍图像集合时,可以选择多张连续的连拍图像,然后对选择的连拍图像输入渲染指令。可以在拍照得到连拍图像集合后,显示提示框,提示用户对连拍图像集合中的连拍图像进行渲染。当用户输入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分别对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得到每张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拍照图像的主体可以包括人像、人物或静物等。可以预先配置拍照主体的主体特征,根据主体特征确定拍照图像的拍照主体。在确定拍照主体后,从连拍图像中获取拍照主体对应的主体区域。
可选的,设置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输入多张照片以及在照片中标记的主体特征进行机器学习,得到机器学习模型。将连拍照片输入至该机器学习模型中,得出主体特征。
在确定主体特征后,确定主体的轮廓线,根据轮廓线确定主体区域。将连拍图像中除主体区域以外的区域作为背景区域。
主体区域可以包括一个主体对象,也可以包括多个主体对象。如果包括多个主体对象,则分别获取每个主体对象对应的主体区域,将连拍图像中除多个主体区域以外的区域作为背景区域。
步骤120、从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连拍图像集合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可以将连拍图像集合中的全部连拍照片划分为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也可以将连拍图像集合中的部分连拍照片划分为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此时从连拍图像集合中获取主体对象相同的连拍图像,将该主体对象相同的连拍图像划分为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可选的,对连拍图像集合中的每个连拍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质量评分较高的第一图像和质量评分较低的第二图像。示例性的,将质量评分最高的连拍图像确定为第一图像,将连拍图像集合中除第一图像以外的连拍图像确定为第二图像。进一步的,可以仅对连拍图像中的主体区域进行质量评分。进一步的,根据图像整体质量评分和主体区域质量评分确定最终评分。例如根据整体质量评分和主体区域质量评分的平均分确定最终评分。或者为主体区域质量评分配置较高权重,为整体质量评分分配较低权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最终评分。基于质量评分参数进行质量评分,质量评分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图像亮度、图像清晰度或图像曝光度等。
步骤130、对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渲染操作可以包括:去噪操作、旋转操作、白平衡操作、亮度操作或对比度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的组合。生成主体区域渲染队列,该队列中包括第一主体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主体区域。可以依次对主体区域渲染队列中的主体区域进行渲染。也可以对主体渲染队列中的主体区域进行并行的渲染操作。
步骤140、对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根据连拍图像渲染指令确定背景渲染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分别选择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的渲染效果。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的渲染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步骤15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将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填充到背景渲染图像的空白区域,生成第一渲染图像。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可以配置坐标信息,坐标信息与背景渲染图像中的空白区域相对应。
步骤16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将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填充到背景渲染图像的空白区域,生成第二渲染图像。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占用的像素点不同,可以在生成第二渲染图像时,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对第二渲染图像中的空白像素点进行修复。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然后,从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其次,对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再次,对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最后,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相对于对每张连拍图像均进行整张图像的渲染,占用较多系统资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能够使用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生成共用的背景渲染图像,第二图像仅需要对主体区域进行渲染即可,然后第二主体渲染图像与背景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进而在保持第二图像的图像渲染效果的同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包括:
步骤210、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步骤220、从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步骤230、对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
步骤240、根据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二主体区域确定差别区域。
获取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二主体区域的轮廓线,根据轮廓线确定差别区域。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差别区域对应的主体图像。
步骤250、对差别区域进行渲染,得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
对差别区域对应的主体图像进行渲染,得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
步骤260、根据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差别区域渲染图像确定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根据坐标信息将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差别区域渲染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步骤270、对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步骤28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步骤29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能够根据第一主体渲染图像以及差别区域确定第二主体渲染图像,进而减少得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所需的渲染图像面积,降低图像渲染功耗。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包括:
步骤310、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步骤320、从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步骤330、对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步骤340、对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步骤35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步骤36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确定差别区域。
根据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的轮廓信息以及背景渲染图像的空白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差别区域,即将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填充到背景渲染图像中时存在的未覆盖区域。
步骤37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对差别区域进行填充,得到差别渲染图像。
可选的,根据背景渲染图像中差别区域周围的参考区域对差别区域进行填充。
具体的,获取差别区域的坐标端值,获取差别区域对应的外切矩形。根据外切矩形获取与外切矩形四个边相邻的四个参考矩形区域作为参考区域。进一步的,将以该外切矩形为中心的八个参考矩形区域作为参考区域,例如外切矩形为九宫格的中心格,参考矩形区域为九宫格中其余八个区域。判断像素值区间的色差小于预设色差阈值。如果像素值区间的色差小于预设色差阈值,则根据像素值区间填充差别区域。可选的,获取像素值区间的两个端值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确定填充像素值。使用填充像素值对差别区域进行填充。如果像素值区间的色差大于预设色差阈值,则获取参考区域的像素变化特征,根据参考区域的像素变化特征确定差别区域的像素值变化特征,根据差别区域的像素值变化特征以及参考区域的像素值区间填充差别区域。其中,可以根据像素值以及像素点坐标生成像素值变化的拟合函数。根据该拟合函数以及差别区域边缘的像素值确定差别区域的像素值。
步骤380、将背景渲染图像、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和差别渲染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渲染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能够对差别区域进行填充,进而在节省对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渲染的同时,提高第二渲染图像的图像质量。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包括:
步骤410、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步骤420、从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步骤430、对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步骤440、对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步骤45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步骤460、根据第一图像的第一色彩参数和第二图像的第二色彩参数确定色彩调整参数。
用户在拍摄连拍图像时,外部光照环境可能发生瞬时变化,导致第一色彩参数与第二色彩参数不同。将第二色彩参数与第一色彩参数的差值确定为色彩调整参数。其中,色彩参数可以包括:曝光信息、焦距信息或亮度信息等。
步骤470、根据色彩调整参数对背景渲染图像进行调整。
在合成第二渲染图像时,分别获取每个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色彩参数确定的色彩调整参数。分别根据每个色彩调整参数生成对应的背景渲染图像。
步骤480、根据调整后的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将第二图像与对应的调整后的背景渲染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渲染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能够针对每个第二图像的色彩参数对合成用的背景渲染图像进行色彩调整,进而提高第二渲染图像中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色彩一致性,提高渲染质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包括:
步骤510、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步骤520、获取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拍照参数以及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
拍照参数包括拍照时的环境参数以及光学参数。环境参数包括位置信息、环境光信息、时间信息等。光学参数包括亮度信息、曝光信息、白平衡信息、对比度信息等。可以根据环境参数确定优选的光学参数,从连拍图像中选择具有与环境参数匹配的光学参数的图像。
根据像素点像素值的跳变信息以及发生像素值跳变的像素点坐标信息,确定主体区域的轮廓线。在高速移动或者大幅抖动或者曝光不够的情况下,会出现轮廓线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可以根据轮廓线确定用于表示轮廓线清晰度的轮廓线信息。
步骤530、根据拍照参数和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确定第一图像,将多个连拍图像中除第一图像以外的连拍图像作为第二图像。
可选的,选取主体区域轮廓清晰的连拍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可选的,根据拍照参数将环境参数与光学参数匹配的连拍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进一步的,可以先根据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进行筛选,然后基于拍照参数对筛选结果进行二次筛选,确定第一图像。在确定第一图像后,将连拍图像集合中除第一图像以外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像。进一步的,从连拍图像集合中除第一图像以外的图像中查找与第一图像主体对象相同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像。
步骤540、对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步骤550、对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步骤56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步骤57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能够基于拍照参数和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确定第一图像,进而提高第一图像的准确性,提高图像处理效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包括:
步骤610、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中面部区域所占比例。
在确定主体区域后,判断主体区域中是否存在面部特征。如果存在面部特征,则获取面部区域。分别计算每个连拍图像中面部区域在主体区域中所占比例。可选的,获取主体区域覆盖的第一像素点数量和面部区域覆盖的第二像素点数量。第一像素点数量将第二像素点数量除以第一像素点数量,得到主体区域中面部区域所占比例。
步骤620、判断面部区域所占比例是否大于预设比例。
预设比例可以大于60%,可选为80%。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则执行步骤630。否则,如果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小于等于预设比例,则执行步骤640。如果用户进行自拍,则此时主体区域中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将大于预设比例。
步骤630、如果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则将面部区域确定为主体区域。
步骤640、如果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小于预设比例,则根据连拍图像内容确定主体区域。
主体区域可以包括面部区域。可选的,主体区域可能不是人像。如果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小于预设比例,则将获取的主体区域作为最终确定的主体区域。
步骤650、从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步骤660、对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步骤670、对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步骤68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步骤690、根据背景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能够对用户自拍场景进行识别,即根据面部区域在主体区域所占比例是否大于预设比例,确定是否将面部区域作为主体区域,进而降低主体区域的面积,进而降低主体区域占用的存储空间,进一步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在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之后,还包括:判断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差异阈值。如果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小于预设差异阈值,则从多个第二图像中选择第三图像,并将第三图像的背景区域作为多个第二图像的共用背景区域进行存储。如果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大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分别对每个第二图像进行存储操作。
其中,多个第二图像可以为全部第二图像,也可为第二图像中的部分图像。连拍照片集合中的多个连拍照片的背景图像可能为相同的纯色背景,或者为物体固定的背景。此时,各第二图像中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小于预设差异阈值。例如,连拍图像的背景图像为白色墙体,或者红色幕布等。
差异特征可以为像素值不同的像素点的数量,相应的预设差异阈值为预设像素点数量,如50个。差异特征还可以为像素点像素值的总和,相应的,预设差异阈值为预设像素值,如200。
可选的,将第二图像中的任意一张图像作为第三图像。或者,从第二图像中选择与其他图像差异特征最小的图像作为第三图像。
将第三图像的背景区域作为多个第二图像的共用背景区域进行存储操作。获取第三图像的背景区域,建立第三图像与该多个第二图像之间的关联关系。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第二图像和选择出的第三图像,对第三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优化。优化内容为,根据第二图像对第三图像背景区域中的主体区域进行填充,得到不包含主体区域的背景区域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能够根据差异特征选择第三图片的背景区域作为共用背景区域,进一步降低背景区域占用的存储空间,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710、确定模块720、主体渲染模块730、背景渲染模块740、生成模块750以及存储模块760。
获取模块710,用于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确定模块720,用于从所述获取模块710获取的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主体渲染模块730,用于对所述确定模块720确定的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背景渲染模块740,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生成模块750,用于根据所述背景渲染模块740得到的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主体渲染模块730得到的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根据所述背景渲染模块740得到的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主体渲染模块730得到的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主体渲染模块730用于: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主体区域确定差别区域;
对所述差别区域进行渲染,得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所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确定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生成模块750用于: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确定差别区域;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对所述差别区域进行填充,得到差别渲染图像;
将所述背景渲染图像、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和所述差别渲染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生成模块750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色彩参数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色彩参数确定色彩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色彩调整参数对所述背景渲染图像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确定模块720用于:
获取所述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拍照参数以及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拍照参数和所述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确定第一图像,将所述多个连拍图像中除所述第一图像以外的连拍图像作为第二图像。
进一步的,确定模块720用于:
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中面部区域所占比例;
如果所述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则将所述面部区域确定为主体区域。
进一步的,还包括存储模块760,存储模块760用于:
判断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差异阈值;
如果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小于预设差异阈值,则从所述多个第二图像中选择第三图像,并将所述第三图像的背景区域作为所述多个第二图像的公用背景区域进行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装置,获取模块710用于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然后,确定模块720用于从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其次,主体渲染模块730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再次,背景渲染模块740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最后,生成模块750用于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相对于对每张连拍图像均进行整张图像的渲染,占用较多系统资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能够使用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生成共用的背景渲染图像,第二图像仅需要对主体区域进行渲染即可,然后第二主体渲染图像与背景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进而在保持第二图像的图像渲染效果的同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上述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前述所有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上述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有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存储器8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802(又称处理器,以下简称CPU)、存储在存储器801上并可在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和电源电路(图中未示出)。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CPU802和存储器801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8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CPU802通过读取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
终端还包括:外设接口8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805、音频电路806、扬声器811、电源管理芯片8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809、触摸屏8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以及外部端口8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8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终端设备800仅仅是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终端设备8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一种终端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终端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例。
存储器801,存储器801可以被CPU802、外设接口803等访问,存储器8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803,外设接口8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802和存储器801。
I/O子系统809,I/O子系统8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8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连接到外设接口803。I/O子系统8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8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8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8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8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8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其中,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分类,触摸屏812可以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式或表面声波式。按照安装方式分类,触摸屏812可以为:外挂式、内置式或整体式。按照技术原理分类,触摸屏812可以为: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电阻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或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
触摸屏812,触摸屏8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可选的,触摸屏812将用户在触屏幕上触发的电信号(如接触面的电信号),发送给处理器802。
I/O子系统809中的显示控制器8091从触摸屏8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8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8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8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8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8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805,主要用于建立智能音箱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智能音箱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
音频电路8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8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811。
扬声器811,用于将智能音箱通过RF电路8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808,用于为CPU8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802用于:
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从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主体区域确定差别区域;
对所述差别区域进行渲染,得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所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确定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确定差别区域;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对所述差别区域进行填充,得到差别渲染图像;
将所述背景渲染图像、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和所述差别渲染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色彩参数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色彩参数确定色彩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色彩调整参数对所述背景渲染图像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从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拍照参数以及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拍照参数和所述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确定第一图像,将所述多个连拍图像中除所述第一图像以外的连拍图像作为第二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包括:
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中面部区域所占比例;
如果所述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则将所述面部区域确定为主体区域。
进一步的,在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之后,还包括:
判断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差异阈值;
如果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小于预设差异阈值,则从所述多个第二图像中选择第三图像,并将所述第三图像的背景区域作为所述多个第二图像的公用背景区域进行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在由终端设备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从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主体区域确定差别区域;
对所述差别区域进行渲染,得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所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确定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确定差别区域;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对所述差别区域进行填充,得到差别渲染图像;
将所述背景渲染图像、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和所述差别渲染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色彩参数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色彩参数确定色彩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色彩调整参数对所述背景渲染图像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从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拍照参数以及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拍照参数和所述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确定第一图像,将所述多个连拍图像中除所述第一图像以外的连拍图像作为第二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包括:
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中面部区域所占比例;
如果所述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则将所述面部区域确定为主体区域。
进一步的,在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之后,还包括:
判断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差异阈值;
如果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小于预设差异阈值,则从所述多个第二图像中选择第三图像,并将所述第三图像的背景区域作为所述多个第二图像的公用背景区域进行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应用推荐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推荐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从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主体区域确定差别区域;
对所述差别区域进行渲染,得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所述差别区域渲染图像确定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确定差别区域;
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对所述差别区域进行填充,得到差别渲染图像;
将所述背景渲染图像、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和所述差别渲染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渲染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色彩参数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色彩参数确定色彩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色彩调整参数对所述背景渲染图像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拍照参数以及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拍照参数和所述主体区域的轮廓信息确定第一图像,将所述多个连拍图像中除所述第一图像以外的连拍图像作为第二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包括:
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中每张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中面部区域所占比例;
如果所述面部区域所占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则将所述面部区域确定为主体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之后,还包括:
判断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差异阈值;
如果多个第二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差异特征小于预设差异阈值,则从所述多个第二图像中选择第三图像,并将所述第三图像的背景区域作为所述多个第二图像的公用背景区域进行存储。
8.一种连拍图像的渲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连拍图像渲染指令时,获取连拍图像集合中多个连拍图像的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连拍图像集合中确定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高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
主体渲染模块,用于对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主体区域和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主体区域进行主体渲染,得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和第二主体渲染图像;
背景渲染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背景渲染,得到背景渲染图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背景渲染模块得到的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主体渲染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一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一渲染图像;根据所述背景渲染模块得到的所述背景渲染图像和所述主体渲染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二主体渲染图像生成第二渲染图像。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
10.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
CN201810457243.6A 2018-05-14 2018-05-14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ctive CN108665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7243.6A CN108665510B (zh) 2018-05-14 2018-05-14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7243.6A CN108665510B (zh) 2018-05-14 2018-05-14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5510A true CN108665510A (zh) 2018-10-16
CN108665510B CN108665510B (zh) 2022-02-08

Family

ID=63779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7243.6A Active CN108665510B (zh) 2018-05-14 2018-05-14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551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683A (zh) * 2018-11-30 2019-03-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间隔拍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7466A (zh) * 2019-01-10 2019-05-17 深圳看到科技有限公司 画面渲染方法、装置、终端及对应的存储介质
CN110047122A (zh) * 2019-04-04 2019-07-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渲染图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5420A (zh) * 2019-08-22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616A (zh) * 2007-11-06 2009-05-1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图像合成装置及图像合成方法
US20110128415A1 (en) * 2009-11-30 2011-06-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shooting device
US20120069222A1 (en) * 2005-12-27 2012-03-22 Tessera Technologies Ireland Limited Foreground/Background Separation Using Reference Images
CN103069453A (zh) * 2010-07-05 2013-04-24 苹果公司 操作设备以捕捉高动态范围图像
CN104185981A (zh) * 2013-10-23 2014-12-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从连拍图像中选择图像的方法和终端
CN106157273A (zh) * 2015-03-30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生成合成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70110A (zh) * 2016-10-25 2017-04-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去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9222A1 (en) * 2005-12-27 2012-03-22 Tessera Technologies Ireland Limited Foreground/Background Separation Using Reference Images
CN101431616A (zh) * 2007-11-06 2009-05-1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图像合成装置及图像合成方法
US20110128415A1 (en) * 2009-11-30 2011-06-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shooting device
CN103069453A (zh) * 2010-07-05 2013-04-24 苹果公司 操作设备以捕捉高动态范围图像
CN104185981A (zh) * 2013-10-23 2014-12-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从连拍图像中选择图像的方法和终端
CN106157273A (zh) * 2015-03-30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生成合成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70110A (zh) * 2016-10-25 2017-04-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去重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UEL W. HASINOFF 等: "Burst photography for high dynamic range and low-light imaging on mobile cameras",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
祁鹏: "基于Android系统的相机特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683A (zh) * 2018-11-30 2019-03-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间隔拍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7466A (zh) * 2019-01-10 2019-05-17 深圳看到科技有限公司 画面渲染方法、装置、终端及对应的存储介质
CN110047122A (zh) * 2019-04-04 2019-07-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渲染图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5420A (zh) * 2019-08-22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675420B (zh) * 2019-08-22 2023-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5510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831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shooting mode based on virtual characte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580184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558591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ugmented reality and terminal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8665510A (zh)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413563A (zh) 视频的音效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118019B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7483836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68086A (zh)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040524A (zh) 伪影消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EP425493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8021905A (zh) 图片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8128A (zh) 生成响应式页面的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CN111325220B (zh) 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20864A (zh) 补光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967667A (zh) 素描的生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40729B (zh) 图像白平衡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377220A (zh) 一种指令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822544B (zh) 视频素材文件生成方法、视频合成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9561291A (zh) 色温补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302563A (zh) 防抖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960213A (zh) 目标跟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622473B (zh) 图像渲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3350A (zh) 文本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540726A (zh) 连拍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218620A (zh) 基于环境亮度的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