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4820B -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4820B
CN108664820B CN201710197830.1A CN201710197830A CN108664820B CN 108664820 B CN108664820 B CN 108664820B CN 201710197830 A CN201710197830 A CN 201710197830A CN 108664820 B CN108664820 B CN 108664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mobile terminal
contact
information
security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78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4820A (zh
Inventor
徐晓佳
季双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978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4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4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4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4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4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 G06K1/1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otherwise than by punching
    • G06K1/12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otherwise than by punching by electric registration, e.g. electrolytic, spark ero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移动终端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并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平台服务器可根据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该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由卡方服务器建立该非接触式IC卡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平台服务器还可将该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获取卡应用、并将卡应用写入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不仅无需用户手动下载卡应用,且无需手动输入卡信息及用户信息进行绑定,简化了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过程,提高了移动终端集成非接触式IC卡的交互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近场支付给用户带来了真正的手机刷卡消费的体验。移动终端近场支付是指将非接触式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智能卡),如公交卡、校园/企业一卡通、会员卡等电子化为卡应用,然后将卡应用下载到安全芯片后,如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码卡),利用移动终端近场通信实现消费、认证等功能,为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将非接触式IC卡电子化为卡应用的过程,需要用户手动进行下载卡应用、输入IC卡信息、验证、绑定等操作,交互过程繁琐,不利于移动终端近场支付技术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将非接触式IC卡电子化为卡应用的过程繁琐、交互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
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所述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是由所述平台服务器预先存储并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的;
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所述设定卡指令是由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的;
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
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平台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的;
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
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的设定卡指令;
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可选地,在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
可选地,在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存储所述移动终端此次下载操作的卡应用下载记录,所述卡应用下载记录包括所述卡片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标识信息、所述卡应用的标识信息,以及下载时间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又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卡方服务器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卡应用下载请求中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再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所述绑定请求中的;
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卡方服务器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
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卡方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近场通信单元,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所述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是由所述平台服务器预先存储并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的;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所述设定卡指令是由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的;
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
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平台服务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的设定卡指令;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之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之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此次下载操作的卡应用下载记录,所述卡应用下载记录包括所述卡片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标识信息、所述卡应用的标识信息,以及下载时间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卡方服务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卡应用下载请求中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再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所述绑定请求中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卡方服务器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卡方服务器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平台服务器以及卡方服务器,其中:
移动终端,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并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卡方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移动终端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并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平台服务器可根据接收到的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该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以由卡方服务器根据绑定请求建立该非接触式IC卡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平台服务器还可将预先存储的该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下载地址信息获取该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并将卡应用写入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可利用NFC技术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并将卡片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平台服务器,由平台服务器与卡方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完成非接触式IC卡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以及由平台服务器将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因此,不仅无需移动终端用户手动下载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且无需手动输入IC卡信息以及用户信息进行绑定操作,简化了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过程,提高了移动终端集合非接触式IC卡的交互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平台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卡方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具体地,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可为具备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可为市政交通一卡通、校园/企业一卡通、或会员卡等由各发卡方发行的可用于消费、查询或验证的非接触式IC卡,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可将非接触式IC卡贴近移动终端背侧,在移动终端的NFC功能开启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可自动读取非接触式IC卡内的卡片信息;优选地,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可为非接触式IC卡的卡号信息(例如市政交通一卡通的卡号),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2:所述移动终端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可为所述移动终端已配置的SIM卡或SD卡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进一步可选地,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为所述移动终端已配置的SIM卡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可为所述移动终端已配置的SIM卡所对应的MDN号码(Mobile Directory Number,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此外,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也可为其它可唯一标识SIM卡或SD卡的标识信息,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步骤103(105'):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平台服务器可根据卡片信息,确定非接触式IC卡的发卡方信息(例如,根据非接触式IC卡的卡号的位数信息、设定位的数字信息等可确定该非接触式IC卡的发卡方),进一步可选地,平台服务器还可预先存储发卡方与卡方服务器的对应关系;因此,平台服务器可根据所述卡片信息确定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发卡方,进而确定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卡方服务器。
可选地,在步骤102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之后,也就是在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
也就是说,针对任一安全芯片,所述平台服务器可记录该任一安全芯片已下载的全部卡应用;所述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之后,可首先根据该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的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查找该安全芯片的卡应用下载记录,确定该安全芯片是否已下载了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的卡片信息所对应的卡应用,若确定该安全芯片未下载过该卡应用,则可直接执行步骤103及后续流程步骤;若确定该安全芯片已下载过该卡应用,则可首先返回给移动终端提示信息“已下载该应用,是否重新下载?”并在接收到移动终端返回的确认指令后继续执行步骤103及后续流程步骤。
步骤104(106'):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绑定请求中携带的卡片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建立并存储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具备访问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信息、交易明细以及修改卡片设置等权限。
优选地,任一非接触式IC卡只与一个安全芯片建立绑定关系;另外,针对同一发卡方发行、且同类别的非接触式IC卡,任一安全芯片也只与一张非接触式IC卡建立绑定关系,例如,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可集成多张市政交通一卡通,但是针对每个城市的市政交通一卡通仅可集成一张,如,可集成一张北京市的市政交通一卡通、一张上海市的市政交通一卡通。
同样可选地,任一非接触式IC卡也可与多个安全芯片建立绑定关系;针对同一发卡方发行、且同类别的非接触式IC卡,任一安全芯片也可与多张非接触式IC卡建立绑定关系,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步骤105(103'):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具体地,所述平台服务器可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的卡片信息,确定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卡应用,然后将所述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另外,所述平台服务器也可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的卡片信息,确定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卡应用,然后直接将预先存储的所述卡应用的安装包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可直接将所述卡应用写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步骤105(103')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所述平台服务器存储所述移动终端此次下载操作的卡应用下载记录,所述卡应用下载记录包括所述卡片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标识信息、所述卡应用的标识信息,以及下载时间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也就是说,针对任一次卡应用下载操作,平台服务器可对其进行记录,以方便对安全芯片的下载操作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进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6(104'):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可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的安装包,然后将所述卡应用安装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至此,通过步骤101~106即完成了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过程,即将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写入了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并建立了非接触式IC卡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即,将非接触式IC卡复制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之中,因此,通过移动终端即可实现NFC支付、验证等操作,另外,通过移动终端还可执行访问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信息、交易明细或者进行卡片设置修改等操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流程的顺序可为101~103~106,也可为101~103'~106'。也就是说,在平台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之后,可先将绑定请求发送至卡方服务器,以由卡方服务器建立非接触式IC卡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再将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以由移动终端将卡应用写入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也可先将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再向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也可两个操作同时进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
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卡方服务器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设定卡指令;
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也就是说,所述移动终端还可通过刷卡操作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中的余额转存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之中。
可选地,可在所述移动终端下载所述卡应用的同时,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转存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之中。具体地,在步骤102中,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的同时,所述移动终端还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在步骤103中,所述平台服务器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的同时,所述平台服务器还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在步骤104中,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之后,即确定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之间的绑定关系,继而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在步骤105中,所述平台服务器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同时,还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在步骤106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之后,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返回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也写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进一步可选地,也可在所述移动终端下载所述卡应用之后,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转存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之中;也就是说,也可首先移动终端对非接触式IC卡进行电子化(将非接触式IC卡集成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然后可随时通过移动终端对非接触式IC中的余额进行转存,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可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发送至所述平台服务器;
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
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余额写入卡指令,所述余额写入卡指令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余额写入卡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写入卡指令,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也就是说,无论是清除非接触式IC卡中的余额,还是向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写入余额,都由卡方服务器提供相应的卡指令,以达到保证发卡方的信息安全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卡方服务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设定卡指令;
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也就是说,在所述移动终端下载所述卡应用之后,所述移动终端也可直接与所述卡方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转存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之中,以达到提高交互效率、节约带宽资源的目的。
相应地,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可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发送至所述卡方服务器;
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余额写入卡指令,所述余额写入卡指令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写入卡指令,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移动终端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并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平台服务器可根据接收到的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该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以由卡方服务器根据绑定请求建立该非接触式IC卡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平台服务器还可将预先存储的该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下载地址信息获取该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并将卡应用写入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可利用NFC技术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并将卡片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平台服务器,由平台服务器与卡方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完成非接触式IC卡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以及由平台服务器将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因此,不仅无需移动终端用户手动下载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且无需手动输入IC卡信息以及用户信息进行绑定操作,简化了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过程,提高了移动终端集合非接触式IC卡的交互效率。
实施例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地,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移动终端可包括:
近场通信单元201,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
发送单元202,用于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接收单元203,用于接收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所述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是由所述平台服务器预先存储并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的;
执行单元204,用于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202,还可用于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203,还可用于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所述设定卡指令是由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的;
所述近场通信单元201,还可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执行单元204,还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202,还可用于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203,还可用于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
所述近场通信单元201,还可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执行单元204,还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平台服务器,具体地,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平台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平台服务器可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的;
处理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
第一发送单元303,用于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301,还可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303,还可用于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301,还可用于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的设定卡指令;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304,还可用于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302,还可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3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之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302,还可用于在所述第二发送单元304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之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此次下载操作的卡应用下载记录,所述卡应用下载记录包括所述卡片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标识信息、所述卡应用的标识信息,以及下载时间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卡方服务器,具体地,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卡方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卡方服务器可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卡应用下载请求中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再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所述绑定请求中的;
处理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401,还可用于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
所述处理单元402,还可用于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卡方服务器还可包括发送单元(图4中未示出),用于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401,还可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402,还可用于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卡方服务器还可包括发送单元(图4中未示出),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系统,具体地,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系统可包括移动终端501、平台服务器502以及卡方服务器503,其中:
移动终端501,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并向平台服务器502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501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501的安全芯片中;
所述平台服务器5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503,并向所述卡方服务器503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501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501;
所述卡方服务器503,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501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案,移动终端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并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平台服务器可根据接收到的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该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以由卡方服务器根据绑定请求建立该非接触式IC卡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平台服务器还可将预先存储的该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下载地址信息获取该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并将卡应用写入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可利用NFC技术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并将卡片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平台服务器,由平台服务器与卡方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完成非接触式IC卡与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以及由平台服务器将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因此,不仅无需移动终端用户手动下载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且无需手动输入IC卡信息以及用户信息进行绑定操作,简化了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过程,提高了移动终端集合非接触式IC卡的交互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和说明书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
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所述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是由所述平台服务器预先存储并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的;
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所述设定卡指令是由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的;
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
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4.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平台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的;
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
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
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的设定卡指令;
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存储所述移动终端此次下载操作的卡应用下载记录,所述卡应用下载记录包括所述卡片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标识信息、所述卡应用的标识信息,以及下载时间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7.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卡方服务器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卡应用下载请求中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再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所述绑定请求中的;
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卡方服务器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
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卡方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近场通信单元,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所述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是由所述平台服务器预先存储并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的;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所述设定卡指令是由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的;
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返回的设定卡指令;
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向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发送所述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清除自身的余额,并将余额清除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余额清除信息中携带有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信息;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余额清除信息,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清除余额前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13.一种平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卡应用下载请求之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余额转存请求发送至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以由所述卡方服务器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的设定卡指令;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将预先存储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之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此次下载操作的卡应用下载记录,所述卡应用下载记录包括所述卡片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标识信息、所述卡应用的标识信息,以及下载时间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16.一种卡方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方服务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卡片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功能从所述非接触式IC卡获取到、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卡应用下载请求中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再由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并连同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一起携带在所述绑定请求中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卡方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是由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给所述平台服务器,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非接触式IC卡所对应的所述卡方服务器的;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卡方服务器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设定卡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卡方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余额转存请求,所述余额转存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验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绑定关系;
所述卡方服务器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设定卡指令,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设定卡指令利用近场通信功能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余额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所述卡应用中。
19.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平台服务器以及卡方服务器,其中:
移动终端,用于利用近场通信功能获取非接触式IC卡的卡片信息,所述卡片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IC卡标识信息;并向平台服务器发送卡应用下载请求,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获取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并将所述卡应用写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中未写入所述非接触式IC卡的卡应用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确定与所述非接触式IC卡相对应的卡方服务器,并向所述卡方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卡片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卡应用下载请求将预先存储的所述卡应用的下载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卡方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建立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芯片的绑定关系。
CN201710197830.1A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8664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7830.1A CN108664820B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7830.1A CN108664820B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4820A CN108664820A (zh) 2018-10-16
CN108664820B true CN108664820B (zh) 2021-06-18

Family

ID=6378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7830.1A Active CN108664820B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482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71A (zh) * 2006-06-29 2008-01-02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数据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设备
CN101742478A (zh) * 2008-11-10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从安全域密钥更新分发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820613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下载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19654A (zh) * 2014-09-25 2014-12-17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Sim卡读写方法及终端
CN204926177U (zh) * 2015-07-28 2015-12-30 广州市鑫澳康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识别码实现刷卡的系统
EP3035751A1 (fr) * 2014-12-19 2016-06-22 Orange Traitement de données radio-cellulaires mis en oeuvre par une carte sim, notamment à des fins de sécurité
CN106204025A (zh) * 2016-07-21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m卡的支付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8338B2 (en) * 2011-02-04 2013-07-02 Jayn International Pte Ltd. Method for remotely and automatically erasing information stored in SIM-card of a mobile phone
CN102256001B (zh) * 2011-04-02 2013-06-05 上海华申智能卡应用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手机近场支付方法
CN103139748B (zh) * 2011-11-28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卡空中充值的方法及系统、充值平台及读写装置
CN104602224B (zh) * 2014-12-31 2018-07-24 浙江融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手机swp-sim卡的空中开卡方法
CN105933888B (zh) * 2016-06-28 2019-06-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eSIM卡烧录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71A (zh) * 2006-06-29 2008-01-02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数据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设备
CN101742478A (zh) * 2008-11-10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从安全域密钥更新分发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820613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下载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19654A (zh) * 2014-09-25 2014-12-17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Sim卡读写方法及终端
EP3035751A1 (fr) * 2014-12-19 2016-06-22 Orange Traitement de données radio-cellulaires mis en oeuvre par une carte sim, notamment à des fins de sécurité
CN204926177U (zh) * 2015-07-28 2015-12-30 广州市鑫澳康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识别码实现刷卡的系统
CN106204025A (zh) * 2016-07-21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m卡的支付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4820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1346A (zh) 一种eSIM换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428822B (zh) 非接触支付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074745A (zh) 用于控制支付装置以选择支付手段的方法
CN105099688A (zh) 一种电子账户的操作方法、支付页面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1729502A (zh) 密钥分发方法和系统
CN105654006A (zh) 一种二维码扫码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0769410B (zh) 用于激活车载单元设备的方法、应用模块、系统和终端
CN104951933A (zh) 一种安全支付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112266A (zh) 基于5g消息和区块链的多卡片处理方法及系统
EP262089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CN104580162A (zh) 用户帐户配对方法及装置、发起配对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55681B (zh) 银行卡签约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04753569A (zh) 一种配置非接触参数的方法、nfc芯片及nfc设备
CN103544114A (zh) 基于单cpu卡的多m1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73147A (zh) 一种多se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59470B (zh) 一种账号信息的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3886459A (zh) 一种rfid卡电子钱包空中充值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12797B (zh) 一种基于近场通讯nfc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64820B (zh)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化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0217101B2 (en) Link of mobile devices to facilitate mobile commerce transactions
CN108292393B (zh) 一种基于nfc近场通信的支付方法及设备
CN105577607A (zh) 用户身份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4992134B (zh) 标签快速处理方法
CN110267253B (zh) eSIM管理平台、eSIM安装方法及装置
CN108491745B (zh)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