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4081A -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4081A
CN108664081A CN201710208570.3A CN201710208570A CN108664081A CN 108664081 A CN108664081 A CN 108664081A CN 201710208570 A CN201710208570 A CN 201710208570A CN 108664081 A CN108664081 A CN 108664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glass
module
fingerprint module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85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4081B (zh
Inventor
罗建红
尹帮实
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085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408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1224 priority patent/WO201817738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4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4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4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4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触摸屏的盖板玻璃、指纹模组、防水垫圈以及限位模块,其中,指纹模组内嵌于盖板玻璃中,防水垫圈设置于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防水垫圈用于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功能,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且指纹模组与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连接,限位模块用于限制指纹模组向远离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实现了较优的防水性能以及可靠的运行,从而,提高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空间较小,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的便利性以及安全性,在终端设备上设置了指纹识别区域。与此同时,用户对于终端设备的防水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保证指纹识别区域的防水效果越来越重要。
可以通过在指纹模组和与指纹模组接触的触摸屏(Touch Panel,TP)的盖板玻璃(Cover Glass)之间点胶来密封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的空隙,实现指纹识别区域的防水。
但是,点胶工艺容易出现缺陷,会出现胶无法充满整个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空隙以及含有气泡等问题,从而,导致指纹识别区域的防水性能较差,降低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以提高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触摸屏的盖板玻璃、指纹模组、防水垫圈以及限位模块。其中,指纹模组内嵌于盖板玻璃中,防水垫圈设置于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防水垫圈用于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功能。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且指纹模组与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连接,限位模块用于限制指纹模组向远离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一方面通过设置于指纹模组和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垫圈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更加可靠,无需担心点胶不良的风险,进而,实现指纹识别区域的可靠防水,另一方面,通过限位模块实现阻止指纹模块向上运动,进而,提高指纹识别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以及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再一方面,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与盖板玻璃和指纹模块连接,相较于螺纹连接的方式,粘接层较薄,减小了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空间,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实现了较优的防水性能以及可靠的运行,从而,提高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空间较小,成本较低。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LCD单层玻璃。LCD单层玻璃设置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下方,指纹模组所在的区域与LCD单层玻璃所在的区域至少部分重叠。该实现方式可以减少指纹模组所占的区域,减小终端设备的长度,使终端设备更美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纹模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一竖直面,并且,第一限位斜面设置于靠近盖板玻璃的外表面的位置,第一竖直面设置于靠近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位置;盖板玻璃与指纹模组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斜面匹配的第二限位斜面和与第一竖直面匹配的第二竖直面。防水垫圈设置于第一竖直面的凹槽内。第一限位斜面用于和第二限位斜面相互配合,限制指纹模组向靠近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此种实现方式可以提高指纹识别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以及,提高用户在触摸指纹识模组时的舒适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限位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第二限位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玻璃的外表面上容置指纹模组的开孔的形状与指纹模组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这种实现方式可以限制指纹模组向前、后、左或右的运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模块为限位板。限位板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通过粘接方式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指纹模组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双面胶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双面胶与指纹模组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点胶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点胶与指纹模组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表面力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表面力与指纹模组连接。
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中,使用限位板进行限位的方式,相较于使用螺纹连接实现限位的方式,更加节省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空间。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纹模组的外表面的形状可以为跑道型、圆形或者矩形。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触摸屏的盖板玻璃、指纹模组、防水垫圈以及限位模块。其中,指纹模组内嵌于盖板玻璃中,防水垫圈设置于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防水垫圈用于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功能。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且指纹模组与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连接,限位模块用于限制指纹模组向远离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一方面通过设置于指纹模组和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垫圈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更加可靠,无需担心点胶不良的风险,进而,实现指纹识别区域的可靠防水,另一方面,通过限位模块实现阻止指纹模块向上运动,进而,提高指纹识别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以及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再一方面,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与盖板玻璃和指纹模块连接,相较于螺纹连接的方式,粘接层较薄,减小了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空间,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现了较优的防水性能以及可靠的运行,从而,提高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中指纹识别模块占用的空间较小,从而,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成本。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LCD单层玻璃。LCD单层玻璃设置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下方,指纹模组所在的区域与LCD单层玻璃所在的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纹模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一竖直面,并且,第一限位斜面设置于靠近盖板玻璃的外表面的位置,第一竖直面设置于靠近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位置。盖板玻璃与指纹模组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斜面匹配的第二限位斜面和与第一竖直面匹配的第二竖直面。防水垫圈设置于第一竖直面的凹槽内。第一限位斜面用于和第二限位斜面相互配合,限制指纹模组向靠近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限位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第二限位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玻璃的外表面上容置指纹模组的开孔的形状与指纹模组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模块为限位板;限位板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通过粘接方式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指纹模组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双面胶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双面胶与指纹模组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点胶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点胶与指纹模组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表面力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表面力与指纹模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再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组装在终端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区域R的A-A向放大图;
图2C为图2A中区域R的B-B向放大图;
图3A为图2A中指纹模组的主视图;
图3B为图3A的侧视图;
图3C为图3A的A-A向剖面图;
图3D为图3A的立体图;
图4A为图2A中触摸屏的盖板玻璃的主视图;
图4B为图4A的A-A向剖面图;
图4C为图4B中区域M的放大图;
图5A为图2A中防水垫圈的主视图;
图5B为图5A的A-A向剖面图;
图6A为图2A中限位板的主视图;
图6B为图6A的右视图;
图6C为图6A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虚拟现实设备、手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及车载终端等多种设置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目前,指纹识别装置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的触摸屏的盖板玻璃上或者后盖板上。图1A为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示例性地,本申请涉及的指纹识别装置12设置在手机11的盖板玻璃上,并在手机11的盖板玻璃上形成了指纹识别区域13。图1B为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示例性地,本申请涉及的指纹识别装置12还可以设置智能眼镜14上,并在智能眼镜14上形成了指纹识别区域15。图1C为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再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示例性地,本申请涉及的指纹识别装置12还可以设置智能手表16上,并在智能手表16上形成了指纹识别区域17。本申请中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的前面板上、后盖板上或者侧板上。这里的侧板可以是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或者下侧板。指纹识别区域的形状可以是圆形、跑道型、椭圆形以及多边形等。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功能的过程中,可能会用沾了水的手指去触摸指纹识别区域,但目前通过点胶实现防水的方式由于存在缺陷,防水性能较差。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旨在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触摸屏的盖板玻璃、指纹模组、防水垫圈以及限位模块,其中,指纹模组内嵌于盖板玻璃中,防水垫圈设置于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防水垫圈用于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功能,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且指纹模组与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连接,限位模块用于限制指纹模组向远离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一方面通过设置于指纹模组和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垫圈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更加可靠,无需担心点胶不良的风险,进而,实现指纹识别区域的可靠防水,另一方面,通过限位模块实现阻止指纹模块向上运动,进而,提高指纹识别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以及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再一方面,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与盖板玻璃和指纹模块连接,相较于螺纹连接的方式,粘接层较薄,减小了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空间,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实现了较优的防水性能以及可靠的运行,从而,提高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空间较小,成本较低。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A为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组装在终端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区域R的A-A向放大图。图2C为图2A中区域R的B-B向放大图。请同时参照图2A-图2C,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如下模块:触摸屏的盖板玻璃21、指纹模组22、防水垫圈23以及限位模块24。
其中,指纹模组22内嵌于盖板玻璃21中。防水垫圈23设置于指纹模组22与盖板玻璃21之间,防水垫圈23用于实现指纹模组22与盖板玻璃21之间的防水功能。限位模块24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上,并且指纹模组22与限位模块24通过粘接方式连接,限位模块24用于限制指纹模组22向远离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本申请中的盖板玻璃21指的是触摸屏的盖板玻璃。该盖板玻璃21的外表面即为终端设备中用户可见的且可以进行输入操作的区域,该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位于终端设备的内部,用户不可见。本申请中的指纹模组22的外表面指的是将该指纹识别装置组装在终端设备上后,终端设备上的指纹识别区域。
本申请中的指纹模组22可以是基于光学传感器识别的模块,可以是基于硅晶体电容传感器识别的模块,可以是基于生物射频指纹识别技术的模块,还可以是超声波扫描识别技术的模块。该指纹模块22可以通过盖板玻璃21上的通孔内嵌于该盖板玻璃21中。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指纹模块22与盖板玻璃21之间会存在空隙,防水垫圈23设置于该缝隙中,以实现密封指纹模块22与盖板玻璃21之间的空隙。该防水垫圈23的材质可以是橡胶、硅胶、聚四氟乙烯、聚氨酯以及三元乙丙橡胶等。相较于采用点胶方式密封指纹模组和盖板玻璃的方式,本申请中采用设置防水垫圈23实现防水的方式,设计方案更为可靠,无需担心点胶不良的风险,防水性能较优。可选的,防水垫圈23的形状与指纹模组22和盖板玻璃21之间的空隙的形状相匹配,以实现完全的密封防水。举例来说,当指纹模组22为圆柱形时,盖板玻璃21上容置指纹模组22的孔也为圆柱形时,防水垫圈23的形状为圆环形。
指纹模组22内嵌于盖板玻璃21中,可能会存在其向远离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方向,即向外运动,因此,需要设置限位模块24以对指纹模组22进行限位。如图2B所示,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指纹模组22向远离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中的“远离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方向”为箭头D1所示出的方向。本申请中的限位模块24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设置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上,其还与指纹模组22通过粘接方式连接。如图2B和图2C所示,指纹模组22与限位模块24之间存在粘接层26,限位模块24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之间也存在粘接层26。设置限位模块24之后,由于盖板玻璃21是固定的,则与盖板玻璃21粘接的限位模块24也是固定的,并且,限位模块24还与指纹模组22粘接,则当指纹模块22有向外运动的趋势时,限位模块24会依靠盖板玻璃21提供的向下的支撑力限制指纹模组的运动。这样,会提高指纹识别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以及,提高用户在触摸指纹模组时的舒适性。
可选的,本申请中涉及的粘接方式可以是点胶、双面胶、表面力以及通过其他粘接剂连接等。也即,限位模块24可以通过点胶、双面胶、表面力或者其他粘接剂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可以通过点胶、双面胶、表面力或者其他粘接剂与指纹模组2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通过表面力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对限位模块24、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以及指纹模组22与限位模块24连接的位置的表面进行微结构的处理,例如,形成纳米结构,则限位模块24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之间、限位模块24与指纹模组22之间不需要粘接剂,而只依靠两个部件相互接触的面上的表面力粘接在一起。采用粘接的方式相较于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粘接层26的厚度远小于螺钉的长度,可以减小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空间,节省终端设备的空间,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触摸屏的盖板玻璃、指纹模组、防水垫圈以及限位模块,其中,指纹模组内嵌于盖板玻璃中,防水垫圈设置于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防水垫圈用于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功能,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且指纹模组与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连接,限位模块用于限制指纹模组向远离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一方面通过设置于指纹模组和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垫圈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更加可靠,无需担心点胶不良的风险,进而,实现指纹识别区域的可靠防水,另一方面,通过限位模块实现阻止指纹模块向上运动,进而,提高指纹识别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以及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再一方面,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与盖板玻璃和指纹模块连接,相较于螺纹连接的方式,粘接层较薄,减小了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空间,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实现了较优的防水性能以及可靠的运行,从而,提高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空间较小,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2A和图2B,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单层玻璃25。该LCD单层玻璃25设置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下方。指纹模组22所在的区域与LCD单层玻璃25所在的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意即,指纹模组22与LCD单层玻璃25在竖直方向上是有重叠部分的。相较于指纹模组22与LCD单层玻璃25不重叠的方式,本申请的这种设置方式会减少指纹模组22所占的区域,减小终端设备的长度,使终端设备更美观。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还可以限制指纹模块22向靠近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即向下运动。如图2B所示,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指纹模组22向靠近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中的“靠近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方向”为箭头D2所示出的方向。图3A为图2A中指纹模组的主视图。图3B为图3A的侧视图。图3C为图3A的A-A向剖面图。图3D为图3A的立体图。图4A为图2A中触摸屏的盖板玻璃的主视图。图4B为图4A的A-A向剖面图。图4C为图4B中区域M的放大图。请同时参照图2B-图4C,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下限位:指纹模组2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斜面221和第一竖直面222。并且,第一限位斜面221设置于靠近盖板玻璃21的外表面的位置,第一竖直面222设置于靠近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位置。盖板玻璃21与指纹模组22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斜面221匹配的第二限位斜面211和与第一竖直面222匹配的第二竖直面212。防水垫圈23设置于第一竖直面222的凹槽223内。第一限位斜面221用于和第二限位斜面211相互配合,限制指纹模组22向靠近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
其中,第一限位斜面221与第二限位斜面211匹配的意思为第一限位斜面221和第二限位斜面211之间尽可能地靠近,两者之间的空隙尽可能的小。第一竖直面222与第二竖直面212匹配的意思为第一竖直面222与第二竖直面212之间尽可能地靠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斜面221、第二限位斜面211、第一竖直面222与第二竖直面212均为曲面。
第一竖直面222上开设有凹槽223。防水垫圈23设置于该凹槽223中。图5A为图2A中防水垫圈的主视图。图5B为图5A的A-A向剖面图。请同时参照图5A与图5B,防水垫圈23的形状与指纹模组22的形状匹配。图2A中示出的指纹模组的外表面的形状为跑道型,则防水垫圈23的形状也为跑道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指纹模组22的外表面的形状不做限制,可以是圆形或者矩形等。
可选的,请参照图2B,第一限位斜面221与水平面的夹角α小于90度。请参照图4C,第二限位斜面211与水平面的夹角β大于90度。换句话说,指纹模组22呈喇叭口的形状,盖板玻璃21上容置指纹模块22的通孔也呈喇叭口的形状。这样,当用户向下按压指纹模组22的时候,第二限位斜面211会给第一限位斜面221提供向上的支撑力,限制指纹模组22向靠近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此种实现方式可以提高指纹识别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以及,提高用户在触摸指纹识模组时的舒适性。
可选的,请继续参照图2A,盖板玻璃21的外表面上容置指纹模组22的开孔的形状与指纹模组22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意即,当指纹模组22的外表面的形状为圆形时,盖板玻璃21的外表面上容置指纹模组22的开口也为圆形;当指纹模组22的外表面的形状为矩形时,盖板玻璃21的外表面上容置指纹模组22的开口也为矩形。开孔的形状与指纹模组22的外表面的形状匹配可以实现在水平方向上限制指纹模组22的位移,即,限制指纹模组22向前、后、左或右的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模块24为限位板241。图6A为图2A中限位板的主视图。图6B为图6A的右视图。图6C为图6A的立体图。请同时参照图2C与图6A-图6C,限位板241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411、第二连接部2412和第三连接部2413。
其中,第一连接部2411和第三连接部2413均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通过粘接方式连接。第二连接部2412与指纹模组22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图6A-图6C中示出的限位板241中,第一连接部2411与第二连接部2412之间有台阶,第三连接部2413与第二连接部2412之间也有台阶。这是因为在一些场景中,指纹模组22的厚度会大于盖板玻璃21的厚度,这导致指纹模组22内嵌于盖板玻璃21之后,指纹模组22的下表面会凸出盖板玻璃21的下表面,所以,第二连接部2412低于第一连接部2411和第三连接部2413后,第二连接部2412形成的腔中可以容置指纹模组22凸出盖板玻璃21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限位板241中的第一连接部2411、第二连接部2412和第三连接部2413也可以呈一平面。第一连接部2411、第二连接部2412和第三连接部241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组装的。
可选的,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可选的,第一连接部2411和第三连接部2413均通过双面胶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2412通过双面胶与指纹模组22连接。可选的,第一连接部2411和第三连接部2413均通过点胶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2412通过点胶与指纹模组22连接。可选的,第一连接部2411和第三连接部2413均通过表面力与盖板玻璃21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2412通过表面力与指纹模组22连接。
使用限位板进行限位的方式,相较于使用螺纹连接实现限位的方式,更加节省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空间。这是因为在使用螺纹连接时,螺钉的长度至少为0.8毫米,而限位板的厚度一般设置为0.3毫米。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触摸屏的盖板玻璃、指纹模组、防水垫圈以及限位模块。其中,指纹模组内嵌于盖板玻璃中,防水垫圈设置于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防水垫圈用于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功能;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且指纹模组与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连接,限位模块用于限制指纹模组向远离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一方面通过设置于指纹模组和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垫圈实现指纹模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更加可靠,无需担心点胶不良的风险,进而,实现指纹识别区域的可靠防水,另一方面,通过限位模块实现阻止指纹模块向上运动,进而,提高指纹识别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以及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再一方面,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与盖板玻璃和指纹模块连接,相较于螺纹连接的方式,粘接层较薄,减小了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空间,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现了较优的防水性能以及可靠的运行,从而,提高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中指纹识别模块占用的空间较小,从而,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成本。
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装配在终端设备的过程如下所示:
首先将防水垫圈组装在指纹模组上,之后,将指纹模组从盖板玻璃的外表面向内组装在盖板玻璃上,然后将限位板分别与盖板玻璃和指纹模组连接。基于该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本组装方案实现了从外向内的组装方案,流程简单,能够明显提高组装良品率,降低加工成本。
该终端设备还包括:LCD单层玻璃。LCD单层玻璃设置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下方,指纹模组所在的区域与LCD单层玻璃所在的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的,指纹模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一竖直面,并且,第一限位斜面设置于靠近盖板玻璃的外表面的位置,第一竖直面设置于靠近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位置。盖板玻璃与指纹模组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斜面匹配的第二限位斜面和与第一竖直面匹配的第二竖直面。防水垫圈设置于第一竖直面的凹槽内。第一限位斜面用于和第二限位斜面相互配合,限制指纹模组向靠近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
可选的,第一限位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第二限位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度。
可选的,盖板玻璃的外表面上容置指纹模组的开孔的形状与指纹模组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的,限位模块为限位板。限位板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通过粘接方式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指纹模组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可选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双面胶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双面胶与指纹模组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点胶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点胶与指纹模组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表面力与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表面力与指纹模组连接。
该终端设备中指纹识别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法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14)

1.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的盖板玻璃、指纹模组、防水垫圈以及限位模块;其中,
所述指纹模组内嵌于所述盖板玻璃中,所述防水垫圈设置于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盖板玻璃之间,所述防水垫圈用于实现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功能;所述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且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所述限位模块用于限制所述指纹模组向远离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液晶显示屏LCD单层玻璃;
所述LCD单层玻璃设置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下方,所述指纹模组所在的区域与所述LCD单层玻璃所在的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一竖直面,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斜面设置于靠近所述盖板玻璃的外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一竖直面设置于靠近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位置;所述盖板玻璃与所述指纹模组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斜面匹配的第二限位斜面和与所述第一竖直面匹配的第二竖直面;
所述防水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面的凹槽内;
所述第一限位斜面用于和第二限位斜面相互配合,限制所述指纹模组向靠近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二限位斜面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的外表面上容置所述指纹模组的开孔的形状与所述指纹模组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模块为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指纹模组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双面胶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双面胶与所述指纹模组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点胶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点胶与所述指纹模组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表面力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表面力与所述指纹模组连接。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的盖板玻璃、指纹模组、防水垫圈以及限位模块;其中,
所述指纹模组内嵌于所述盖板玻璃中,所述防水垫圈设置于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盖板玻璃之间,所述防水垫圈用于实现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盖板玻璃之间的防水功能;所述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上,并且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限位模块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所述限位模块用于限制所述指纹模组向远离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液晶显示屏LCD单层玻璃;
所述LCD单层玻璃设置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下方,所述指纹模组所在的区域与所述LCD单层玻璃所在的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一竖直面,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斜面设置于靠近所述盖板玻璃的外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一竖直面设置于靠近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位置;所述盖板玻璃与所述指纹模组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斜面匹配的第二限位斜面和与所述第一竖直面匹配的第二竖直面;
所述防水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面的凹槽内;
所述第一限位斜面用于和第二限位斜面相互配合,限制所述指纹模组向靠近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的方向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二限位斜面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的外表面上容置所述指纹模组的开孔的形状与所述指纹模组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模块为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指纹模组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双面胶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双面胶与所述指纹模组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点胶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点胶与所述指纹模组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通过表面力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表面力与所述指纹模组连接。
CN201710208570.3A 2017-03-31 2017-03-31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8664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8570.3A CN108664081B (zh) 2017-03-31 2017-03-31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PCT/CN2018/081224 WO2018177387A1 (zh) 2017-03-31 2018-03-30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8570.3A CN108664081B (zh) 2017-03-31 2017-03-31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4081A true CN108664081A (zh) 2018-10-16
CN108664081B CN108664081B (zh) 2024-04-09

Family

ID=63675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8570.3A Active CN108664081B (zh) 2017-03-31 2017-03-31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4081B (zh)
WO (1) WO201817738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8982A (zh) * 2019-04-24 2019-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1131A (zh) * 2015-03-06 2015-07-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4766048A (zh) * 2015-03-06 2015-07-08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终端设备
CN204537065U (zh) * 2015-03-03 2015-08-05 范海旭 多功能键盘
CN104866812A (zh) * 2015-04-17 2015-08-26 麦克思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装置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5825165A (zh) * 2015-11-20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终端设备及装配方法
CN105868740A (zh) * 2016-05-17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
CN106095195A (zh) * 2016-08-16 2016-1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组件及终端
CN106339125A (zh) * 2016-08-16 2017-0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组件、终端及制造方法
CN106355146A (zh) * 2016-08-26 2017-0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及指纹识别模组
CN207148688U (zh) * 2017-03-31 2018-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23077U (zh) * 2012-03-27 2012-11-07 成素华 用于安放指纹识别模块的安装套结构
CN204536993U (zh) * 2015-04-09 2015-08-05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204808356U (zh) * 2015-05-19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
CN105117714A (zh) * 2015-09-17 2015-12-0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6385473B (zh) * 2016-10-29 2022-09-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指纹模组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37065U (zh) * 2015-03-03 2015-08-05 范海旭 多功能键盘
CN104751131A (zh) * 2015-03-06 2015-07-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4766048A (zh) * 2015-03-06 2015-07-08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终端设备
CN104866812A (zh) * 2015-04-17 2015-08-26 麦克思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装置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5825165A (zh) * 2015-11-20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终端设备及装配方法
CN105868740A (zh) * 2016-05-17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
CN106095195A (zh) * 2016-08-16 2016-1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组件及终端
CN106339125A (zh) * 2016-08-16 2017-0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组件、终端及制造方法
CN106355146A (zh) * 2016-08-26 2017-0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及指纹识别模组
CN207148688U (zh) * 2017-03-31 2018-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8982A (zh) * 2019-04-24 2019-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208982B (zh) * 2019-04-24 2021-05-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77387A1 (zh) 2018-10-04
CN108664081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2782B2 (en) Front cover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102608778B (zh) 液晶显示器
US9972228B2 (en) Annular multi-surface display device
CN108259651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1373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656637U (zh) 指纹识别组件、移动终端的盖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5193761U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187584B (zh) 装饰盖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8337336A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5983430U (zh) 一种曲面玻璃触摸屏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9634356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733146B (zh) 移动终端
CN113489816A (zh) 装饰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613056B (zh) 一种连接件和移动终端
CN21013742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664081A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7148688U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813406A (zh) 移动设备及其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安装方法
CN108322562A (zh) 电子装置
CN11303789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16184346A1 (zh)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
CN107966858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4790243U (zh) 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CN106953946A (zh) 终端装置
CN10380931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3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