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3170A -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3170A
CN108663170A CN201710203234.XA CN201710203234A CN108663170A CN 108663170 A CN108663170 A CN 108663170A CN 201710203234 A CN201710203234 A CN 201710203234A CN 108663170 A CN108663170 A CN 108663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mechanism
needle
plugging device
driving cylinder
remaining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32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3170B (zh
Inventor
吴汉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032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3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3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3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3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3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留置针的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机架;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与机架连接,密封机构具有将留置针的针帽夹紧在留置针的针头处的夹紧工作位置,密封机构还具有松开针帽以使针头和针帽处于自由装配状态的松开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封堵装置对留置针的密封可靠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留置针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如图1所示,留置针的气密性检测通常由三通接头15处向导管13内通入预定气压的气体,之后对留置针进行密封一段时间,若留置针内的气压无变化或几乎无变化则说明留置针的气密性较好,反之,若留置针内的气压变化较大则说明留置针的针帽11或导管13存在漏气的情况或留置针存在部件涂胶不良的情况。
在对留置针进行气密性检测时,为了避免导管13内压力过大而导致留置针的针帽11与针头12脱开,保证气密性检测结果的精确性,需要提高针帽11与针头12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现有的用于对留置针的针帽11与针头12进行密封的封堵装置存在密封可靠性差的问题,而且气密性检测结束后,留置针不易从封堵装置中退出,从而造成针帽11滞留在封堵装置中,需要人工手动将针帽11取出,进而增加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封堵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针的封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封堵装置对留置针的密封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留置针的封堵装置,包括:机架;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与机架连接,密封机构具有将留置针的针帽夹紧在留置针的针头处的夹紧工作位置,密封机构还具有松开针帽以使针头和针帽处于自由装配状态的松开位置。
进一步地,密封机构包括:容纳筒,容纳筒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结构;柔性夹紧件,柔性夹紧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位于开口结构处,当柔性夹紧件处于形变收缩状态时,密封机构处于夹紧工作位置,当柔性夹紧件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密封机构处于松开位置。
进一步地,密封机构还包括:压杆,压杆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以压紧柔性夹紧件或松开柔性夹紧件;压杆驱动缸,压杆驱动缸与压杆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密封机构包括:驱动块,驱动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设置在容纳腔的底壁与驱动块之间。
进一步地,密封机构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容纳腔内,复位弹性件设置于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封堵装置还包括:滑移板,滑移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滑移板驱动缸,滑移板驱动缸设置在机架上,密封机构通过滑移板与机架连接,滑移板驱动缸的驱动端与密封机构和/或滑移板连接。
进一步地,密封机构为多个,多个密封机构相间隔地设置在滑移板上。
进一步地,封堵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件,夹持件与机架连接并与密封机构相对设置,夹持件具有夹持留置针的第一位置和松开留置针的第二位置;夹持件驱动缸,夹持件驱动缸与夹持件驱动连接以驱动夹持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
进一步地,封堵装置还包括:安装板,夹持件和夹持件驱动缸设置在安装板上;连接板,连接板设置在机架上;安装板驱动缸,安装板驱动缸设置在连接板上,安装板驱动缸的驱动端与安装板连接以驱动夹持件和夹持件驱动缸朝向密封机构运动或背离密封机构运动。
进一步地,封堵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筒,导向筒设置在连接板上,导向筒具有导向腔,导向柱,导向柱沿导向腔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且导向柱的第一端与安装板连接,导向柱的第二端穿过导向腔设置。
进一步地,封堵装置还包括止挡机构,止挡机构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与安装板连接;止挡块,止挡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定位板上,止挡块形成用于抵接留置针的止挡端;止挡块驱动缸,止挡块驱动缸设置在定位板上,止挡块驱动缸的驱动端与止挡块连接。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机架连接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具有将留置针的针帽夹紧在留置针的针头处的夹紧工作位置,密封机构还具有松开针帽以使针头和针帽处于自由装配状态的松开位置。这样,密封机构能够有效地将留置针的针头夹紧在留置针的针帽处,从而保证了留置针的针头和留置针的针帽之间可靠地密封,不仅提高了留置针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而且提高了留置针的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确保了留置针的出厂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带有图1中的留置针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封堵装置的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封堵装置的密封机构、滑移板、滑移板驱动缸和机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封堵装置的机架、夹持机构、安装板、连接板、安装板驱动缸、导向机构和止挡机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留置针;10、机架;11、针帽;12、针头;13、导管;14、止水夹;15、三通接头;16、侧板;17、底板;18、斜板;19、滑轨结构;20、密封机构;21、容纳筒;211、容纳腔;212、开口结构;22、柔性夹紧件;221、避让孔;23、压杆;231、安装孔;24、压杆驱动缸;25、驱动块;26、复位弹性件;27、安装座;28、顶杆;30、滑移板;40、滑移板驱动缸;50、夹持机构;51、夹持件;52、夹持件驱动缸;60、安装板;70、连接板;80、安装板驱动缸;90、导向机构;91、导向筒;92、导向柱;100、止挡机构;110、定位板;120、止挡块;130、止挡块驱动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封堵装置对留置针的密封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个可选结构的留置针1包括针帽11、针头12、导管13、止水夹14、和三通接头15,其中,针帽11可拆卸地套设在针头12上,导管13与针头12连接,止水夹14设置在导管13上,三通接头15与导管13的远离针头12的一端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留置针的封堵装置包括机架10和密封机构20,密封机构20与机架10连接,密封机构20具有将留置针1的针帽11夹紧在留置针1的针头12处的夹紧工作位置,密封机构20还具有松开针帽11以使针头12和针帽11处于自由装配状态的松开位置。
通过设置与机架10连接的密封机构20,密封机构20具有将留置针1的针帽11夹紧在留置针1的针头12处的夹紧工作位置,密封机构20还具有松开针帽11以使针头12和针帽11处于自由装配状态的松开位置。这样,密封机构20能够有效地将留置针1的针头12夹紧在留置针1的针帽11处,从而保证了留置针1的针头12和留置针1的针帽11之间可靠地密封,不仅提高了留置针1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而且提高了留置针1的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确保了留置针1的出厂质量。
如图3所示,密封机构20包括容纳筒21和柔性夹紧件22,容纳筒21具有容纳腔211,容纳腔21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结构212,柔性夹紧件22设置在容纳腔211内并位于开口结构212处,当柔性夹紧件22处于形变收缩状态时,密封机构20处于夹紧工作位置,当柔性夹紧件22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密封机构20处于松开位置。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柔性夹紧件22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开口结构212的避让孔221,这样,容纳腔211便与外部连通,当留置针1移动至容纳腔211内后,留置针1的针帽11与针头12位于容纳腔211内,且留置针1的针帽11和针头12的连接处位于避让孔221处,当柔性夹紧件22受力向形变收缩状态形变时,由于柔性夹紧件22的外周壁与容纳筒21的朝向容纳腔211一侧的内壁抵接贴紧,这样在柔性夹紧件22在形变的过程中,容纳筒21的内壁起到了对柔性夹紧件22的止挡限位作用,随着柔性夹紧件22的受力不断增大,柔性夹紧件22的避让孔221的孔径逐渐变小,直至柔性夹紧件22抱紧留置针1,此时密封机构20处于的夹紧工作位置,留置针1的针帽11与针头12具有很好的连接稳定性,且留置针1的针帽11与针头12之间的空间处于密闭状态。
如图3所示,密封机构20还包括压杆23和压杆驱动缸24,压杆23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211内以压紧柔性夹紧件22或松开柔性夹紧件22,压杆驱动缸24与压杆23驱动连接。这样,压杆23能够为柔性夹紧件22可靠地提供压力,保证柔性夹紧件22顺利地被压缩而进入形变收缩状态进而抱紧柔性夹紧件22夹紧留置针1,提高留置针1的针帽11与针头12之间的密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压杆23朝向柔性夹紧件22运动而将柔性夹紧件22压缩,当压杆23向背离柔性夹紧件22的方向运动后,柔性夹紧件22依靠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力由形变收缩状态回复到自然伸展状态,从而柔性夹紧件22松开留置针1。
如图3所示,密封机构20包括:驱动块25,驱动块25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腔211内;复位弹性件26,复位弹性件26设置在容纳腔211的底壁与驱动块25之间。
具体地,压杆23上开设有安装孔231,安装孔231与开口结构212连通并沿容纳腔211的深度方向延伸;密封机构20还包括驱动块25和复位弹性件26,驱动块25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孔231内,复位弹性件26设置在安装孔231的底壁与驱动块25之间。
由于压杆23上开设有安装孔231,安装孔231与开口结构212连通并沿容纳腔211的深度方向延伸,这样,安装孔231为留置针1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能够容纳留置针1,留置针1由开口结构212处便可以伸入到安装孔231内。
由于密封机构20还包括驱动块25和复位弹性件26,驱动块25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孔231内,复位弹性件26设置在安装孔231的底壁与驱动块25之间。这样,当柔性夹紧件22松开留置针1后,且密封机构20沿远离留置针1的方向运动时,驱动块25在复位弹性件26的弹性推力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地抵挡住留置针1的针帽11,从而避免针帽11从针头12上脱落,使留置针1的针帽11与针头12共同退出容纳腔211。
如图3所示,可选地,为了提高复位弹性件26与容纳筒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密封机构20还包括安装座27,安装座27设置在容纳腔211或安装孔231内的远离开口结构212的底部,作为容纳腔211或安装孔231的底壁,复位弹性件26设置于安装座27上。
如图3所示,密封机构20还包括顶杆28,所述顶杆28位于容纳腔211内,且顶杆28的一端与压杆驱动缸24驱动连接,顶杆28的另一端作为驱动压杆23运动的自由驱动端,其中,顶杆28与压杆23之间具有运动间隙。
可选地,安装座27的一端与顶杆28连接,安装座27的另一端与复位弹性件26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封堵装置还包括滑移板30和滑移板驱动缸40,滑移板30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滑移板驱动缸40设置在机架10上,密封机构20通过滑移板30与机架10连接,滑移板驱动缸40的驱动端与密封机构20和/或滑移板30连接。这样,密封机构20稳定地安装在滑移板30上,滑移板驱动缸40能够驱动滑移板30相对于机架10滑动,从而带动密封机构20沿滑移板30的滑动方向运动,这样,便实现了容纳筒21向留置针1上套设或从留置针1上移走的过程,也就是说,实现了留置针1进入或退出容纳筒21的容纳腔211的过程。
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使留置针的封堵装置能够同时完成对多个留置针1的针帽11和针头12封堵夹紧作业,提高封堵装置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密封机构20为多个,多个密封机构20相间隔地设置在滑移板30上。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封堵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50,夹持机构50包括夹持件51和夹持件驱动缸52,夹持件51与机架10连接并与密封机构20相对设置,夹持件51具有夹持留置针1的第一位置和松开留置针1的第二位置,夹持件驱动缸52与夹持件51驱动连接以驱动夹持件5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这样,夹持机构50的设置,保证了留置针1的位置稳定性,避免了密封机构20在向留置针1上套设或从留置针1上移走的过程中,留置针1与密封机构20发生磕碰损坏。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封堵装置还包括安装板60、连接板70和安装板驱动缸80,夹持件51和夹持件驱动缸52设置在安装板60上,连接板70设置在机架10上,安装板驱动缸80设置在连接板70上,安装板驱动缸80的驱动端与安装板60连接以驱动夹持件51和夹持件驱动缸52朝向密封机构20运动或背离密封机构20运动。这样,安装板驱动缸80能够带动驱动夹持件51和夹持件驱动缸52在竖直方向运动,从而起到留置针1在竖直方向上位置的作用,使封堵装置适配于流水线中的其他装置,进而提高了封堵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封堵装置还包括止挡机构100,止挡机构100包括定位板110、止挡块120和止挡块驱动缸130,定位板110与安装板60连接,止挡块120可滑动地设置在定位板110上,止挡块120形成用于抵接留置针1的止挡端,止挡块驱动缸130设置在定位板110上,止挡块驱动缸130的驱动端与止挡块120连接。这样,止挡块驱动缸130能带动止挡块120在水平方向运动,从而使止挡块120的止挡端与留置针1的针帽11接触,从而为留置针1提供有效的支撑力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止挡机构100位于安装板60的上方,当安装板驱动缸80带动安装板60在竖直方向运动的同时,止挡机构100也随着安装板60在竖直方向运动。且当密封机构20开始朝向留置针1运动的同时,止挡块120在止挡块驱动缸130的作用下由与留置针1的针帽11接触的位置处向远离留置针1的方向运动。
如图2和图6所示,为了提高夹持机构50和止挡机构100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稳定性,避免夹持机构50和止挡机构100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封堵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90,导向机构90包括导向筒91和导向柱92,导向筒91设置在连接板70上,导向筒91具有导向腔,,导向柱92沿导向腔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且导向柱92的第一端与安装板60连接,导向柱92的第二端穿过导向腔设置。
如图2所示,机架10包括两块侧板16、底板17、斜板18和滑轨结构19,其中,两块侧板16相对设置,底板17设置在两块侧板16之间,斜板18设置在两块侧板16之间并位于底板17的上方,斜板18与底板17呈夹角设置,滑轨结构19与滑块结构配合设置,滑轨结构19设置在斜板18上,滑移板30上设置有与滑轨结构19相配合的滑块结构,滑移板30通过滑块结构和滑轨结构19与斜板18滑动连接。
可选地,滑轨结构19为开设在斜板18的滑轨。
下面简述一下本发明的留置针的封堵装置的工作过程:
首先,留置针1由流水线的上一装置被运送到封堵装置处,并位于夹持机构50的夹持件51处,夹持件51由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以夹持住留置针1;
其次,安装板驱动缸80推动安装板60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50和止挡机构100一同向上运动,直到留置针1的针帽11位于密封机构20的开口结构212处,安装板60停止运动;
再次,滑移板驱动缸40推动密封机构20沿斜板18的倾斜方向倾斜向下运动,从而使密封机构20的容纳筒21套设在留置针1上,滑移板驱动缸40推动密封机构20运动的同时,止挡块驱动缸130带动止挡块120由与留置针1的针帽11接触的位置处向远离留置针1的方向运动;
再次,压杆驱动缸24推动压杆23朝向柔性夹紧件22的方向运动,从而压缩柔性夹紧件22进入形变收缩状态进而抱紧柔性夹紧件22夹紧留置针1;
再次,对留置针1进行气密性检测;
最后,检测完成后,压杆驱动缸24向远离柔性夹紧件22的方向运动,柔性夹紧件22依靠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力由形变收缩状态回复到自然伸展状态,从而柔性夹紧件22松开留置针1,滑移板驱动缸40拉动密封机构20沿斜板18的倾斜方向倾斜向上运动,从而使密封机构20的容纳筒21与留置针1脱开;之后,各运动部件回复到初始位置,留置针1被运送到流水线的下一装置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留置针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
密封机构(20),所述密封机构(20)与所述机架(10)连接,所述密封机构(20)具有将留置针(1)的针帽(11)夹紧在所述留置针(1)的针头(12)处的夹紧工作位置,所述密封机构(20)还具有松开所述针帽(11)以使所述针头(12)和所述针帽(11)处于自由装配状态的松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20)包括:
容纳筒(21),所述容纳筒(21)具有容纳腔(211),所述容纳腔(21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结构(212);
柔性夹紧件(22),所述柔性夹紧件(2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内并位于所述开口结构(212)处,当所述柔性夹紧件(22)处于形变收缩状态时,所述密封机构(20)处于所述夹紧工作位置,当所述柔性夹紧件(22)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所述密封机构(20)处于所述松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20)还包括:
压杆(23),所述压杆(2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内以压紧所述柔性夹紧件(22)或松开所述柔性夹紧件(22);
压杆驱动缸(24),所述压杆驱动缸(24)与所述压杆(23)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20)包括:
驱动块(25),所述驱动块(2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内;
复位弹性件(26),所述复位弹性件(26)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的底壁与所述驱动块(2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20)还包括安装座(27),所述安装座(27)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内,所述复位弹性件(26)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
滑移板(30),所述滑移板(3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
滑移板驱动缸(40),所述滑移板驱动缸(4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密封机构(20)通过所述滑移板(30)与所述机架(10)连接,所述滑移板驱动缸(40)的驱动端与所述密封机构(20)和/或所述滑移板(3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20)为多个,多个所述密封机构(20)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滑移板(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50),所述夹持机构(50)包括:
夹持件(51),所述夹持件(51)与所述机架(10)连接并与所述密封机构(20)相对设置,所述夹持件(51)具有夹持所述留置针(1)的第一位置和松开所述留置针(1)的第二位置;
夹持件驱动缸(52),所述夹持件驱动缸(52)与所述夹持件(5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件(51)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
安装板(60),所述夹持件(51)和所述夹持件驱动缸(5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60)上;
连接板(70),所述连接板(7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
安装板驱动缸(80),所述安装板驱动缸(80)设置在所述连接板(70)上,所述安装板驱动缸(80)的驱动端与所述安装板(60)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件(51)和所述夹持件驱动缸(52)朝向所述密封机构(20)运动或背离所述密封机构(20)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90),所述导向机构(90)包括:
导向筒(91),所述导向筒(91)设置在所述连接板(70)上,所述导向筒(91)具有导向腔,
导向柱(92),所述导向柱(92)沿所述导向腔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且所述导向柱(92)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60)连接,所述导向柱(92)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导向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止挡机构(100),所述止挡机构(100)包括:
定位板(110),所述定位板(110)与所述安装板(60)连接;
止挡块(120),所述止挡块(1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10)上,所述止挡块(120)形成用于抵接所述留置针(1)的止挡端;
止挡块驱动缸(130),所述止挡块驱动缸(130)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10)上,所述止挡块驱动缸(130)的驱动端与所述止挡块(120)连接。
CN201710203234.XA 2017-03-30 2017-03-30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Active CN108663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3234.XA CN108663170B (zh) 2017-03-30 2017-03-30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3234.XA CN108663170B (zh) 2017-03-30 2017-03-30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3170A true CN108663170A (zh) 2018-10-16
CN108663170B CN108663170B (zh) 2024-03-05

Family

ID=63785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3234.XA Active CN108663170B (zh) 2017-03-30 2017-03-30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317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48187A1 (en) * 2003-12-16 2005-06-30 Peter George Austin Retractable syringe
WO2007049564A1 (ja) * 2005-10-25 2007-05-0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留置針組立体
CN203749424U (zh) * 2014-02-26 2014-08-06 朱莉 检验采血针
CN204181960U (zh) * 2014-10-24 2015-03-04 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
CN204337420U (zh) * 2014-12-23 2015-05-20 潘立齐 静脉留置针
CN206627257U (zh) * 2017-03-30 2017-11-10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48187A1 (en) * 2003-12-16 2005-06-30 Peter George Austin Retractable syringe
WO2007049564A1 (ja) * 2005-10-25 2007-05-0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留置針組立体
CN203749424U (zh) * 2014-02-26 2014-08-06 朱莉 检验采血针
CN204181960U (zh) * 2014-10-24 2015-03-04 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
CN204337420U (zh) * 2014-12-23 2015-05-20 潘立齐 静脉留置针
CN206627257U (zh) * 2017-03-30 2017-11-10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金良;: "壳体孔双层密封封堵机构设计", 机械工程师, no. 05, 10 May 2016 (2016-05-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3170B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3977A (zh) 用于测试设备的夹持装置
CN209992322U (zh) 一种岩石剪切力试验装置
CN206679370U (zh) 一种药盒推送装置及智能药盒推送装置
CN108663170A (zh)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CN206627257U (zh) 留置针的封堵装置
JP2009018308A (ja) フィルターカートリッジ用コネクタ装置
CN110595814A (zh) 一种抽屉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9629986A (zh) 一种气凝胶隔热隔音蜂窝复合板及其装配装置
CN106624553B (zh) 一种电脑主板焊接工装
CN219121878U (zh) 一种可靠型的ict测试治具
CN108061627A (zh) 电子驻车执行器密封性能测试方法
CN208672340U (zh) 一种具有吸附装置的桌子推拉力值测试仪
CN209356545U (zh) 测试夹具及测试装置
CN217372347U (zh) 万能送料机械手
CN213337746U (zh) 一种刹车系统控制pcb测试装置
CN109210346A (zh) 一种用于移动计算机教学仪器的装置
CN208751809U (zh) 密封测试机构
CN209432855U (zh) Pcb板测试装置
CN209239588U (zh) 刀库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刀库
CN112894666A (zh) 一种用于Pin针的夹具
CN108680881A (zh) 一种大面磁体吸力测试设备
CN220772551U (zh) 一种阀门试压装置
CN220626026U (zh) 液体袋阀门的拉力测试设备
CN220940842U (zh) 一种具有锁固结构的试管架
CN210180641U (zh) 一种Bar条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