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8111A -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 Google Patents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48111A
CN108648111A CN201810365834.0A CN201810365834A CN108648111A CN 108648111 A CN108648111 A CN 108648111A CN 201810365834 A CN201810365834 A CN 201810365834A CN 108648111 A CN108648111 A CN 108648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erprise
server
terminal
school
stu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58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靖
周先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8103658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8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48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8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和服务器通过网络通信连接的学校终端、学院终端、企业终端和学生终端。学校终端用于向服务器上传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展情况,实时更新工作进展情况;学生终端用于向服务器上传学生选取的企业对象;企业终端用于向服务器上传企业选取的学生对象;学院终端用于从服务器获取选择的企业对象和选择的学生对象,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本发明提出的系统使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企业去实习,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学生来企实习,达到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赢,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与企业的积极性。

Description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校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背景技术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的需求,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大多数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特别是缺乏在企业真实环境下的实践训练。没有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能力以及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
目前,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具体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社会之需的复合型人才。所谓校企合作就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的教学模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但是,现有的高校学生培养与考核管理系统在学生与企业之间的选择大多为系统自动分配,没有考虑学生与企业的意愿,学生无法选择感兴趣的企业,企业不能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学生,达不到双赢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校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高校学生培养管理系统无法实现学生和企业两方双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和所述服务器通过网络通信连接的学校终端、学院终端、企业终端和学生终端;
所述学校终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各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实时更新工作进展情况;
所述学院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实习企业合作协议、企业信息和学生信息;
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实习企业合作协议,并上传对所述实习企业合作协议的审核意见;
所述学生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其时间节点并获取所述企业信息,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学生选取的企业对象;
所述企业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其时间节点并获取与被选取企业相对应的所述学生信息;所述企业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企业同意接收的学生对象;
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选择的企业对象和所述选择的学生对象,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所述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查阅所述双选结果信息。
优选地,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双选不成功的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第二次选择的企业对象;
所述企业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与被选取企业相对应的所述学生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第二次同意接收的学生对象;
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第二次选择的企业对象和企业第二次同意接收的学生对象并将双选成功的学生以及企业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当第二次双选后仍有未被双选的企业和学生,则对所述未被双选的企业和学生进行自动分配,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学校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信息以及校内培训计划;
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校内培训计划,并上传对所述校内培训计划的审核意见;
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当校内培训计划审核不通过时,获取所述审核意见,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根据所述审核意见修改后的所述校内培训计划直至合格;
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企业指导老师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企业指导老师信息的核准信息。
优选地,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企业学习指南》;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企业学习指南》和所述校内培训计划,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企业学习指南》和所述校内培训计划撰写的学习报告。
优选地,所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还包括学校指导老师终端;
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学习报告,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对所述学习报告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学习报告的批阅成绩不合格时,获取所述学习报告的批阅意见,并上传基于所述学习报告的批阅意见修改后的所述学习报告直至合格。
优选地,所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还包括企业指导老师终端;
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当所述学习报告成绩合格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协同拟定的培养计划,所述培养计划包括依次完成的三个阶段,所述三个阶段依次为企业安全生产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实践、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和企业专业实践。
优选地,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培养计划依次撰写的与所述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初步报告,其中,所述三个阶段一一对应的所述初步报告需依次撰写并提交,且需在上一个阶段的所述初步报告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所述学校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老师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初步报告,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对所述初步报告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所述初步报告批阅成绩不合格时,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初步报告的批阅意见,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批阅意见修改后的初步报告。
优选地,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当所述初步报告合格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协同拟定的项目设计任务书;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项目设计任务书,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根据所述项目设计任务书撰写的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
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对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批阅成绩不合格时,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批阅意见,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批阅意见修改后的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直至合格。
优选地,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当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合格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协同拟定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述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需依次完成的四个阶段,所述四个阶段依次为:开题、中期检测、论文初稿和论文定稿;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毕业设计任务书,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根据所述毕业设计任务书撰写的若干毕业文件,若干所述毕业文件包括与所述四个阶段依次一一对应撰写的所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和《毕业设计论文定稿》,其中,所述四个阶段一一对应的所述毕业文件需依次撰写并提交,且需在上一个阶段的所述毕业文件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毕业文件,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所述毕业文件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所述毕业文件的批阅成绩不合格时,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毕业文件批阅意见,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毕业文件的批阅意见修改后的所述毕业文件直至合格。
优选地,所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还包括财务终端,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的各项成绩,生成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费发放表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财务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指导费发放表并向企业指导老师发放指导费。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从学生终端获取学生选取的企业以及从企业终端获取企业同意接收的学生,达到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去实习,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学生来企实习,同时也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人才,达到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赢,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与企业的积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和服务器通过网络通信连接的学校终端、学院终端、企业终端和学生终端;
学校终端用于向服务器上传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实时更新及管理工作进展情况;
学院终端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并向服务器上传实习企业合作协议、企业信息和学生信息;
学校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实习企业合作协议,并上传对实习企业合作协议的审核意见;
学生终端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其时间节点并获取企业信息,学生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上传学生选取的企业对象;
企业终端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其时间节点并获取与被选取企业相对应的学生信息;企业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上传企业同意接收的学生对象;
学院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选择的企业对象和选择的学生对象,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学校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查阅双选结果信息。
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包括审核企业合作协议、查看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选结果、汇总核准企业信息和老师信息等,以及各个阶段的工作时间节点。学院管理员从学院终端上传企业的相关信息,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企业的所在地、企业性质、主营业务、实习要求、学生专业、联系人及联系人电话。学生从服务器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学院管理员从学院终端上传学生的相关信息,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学分成绩、联系电话和学生专业。企业管理员从服务器获有意向来本企业实习的学生的学生信息,并从企业终端上传同意接收的学生信息,完成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双选。学校管理员在学校终端核准实习企业协议以及查询双选结果,保证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的顺利进行。
实时更新工作进展情况可使学生、老师、企业方便的查询到当前的工作情况,并为后面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从学生终端获取学生选取的企业以及从企业终端获取企业同意接收的学生达到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去实习,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学生来企实习,同时也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人才,达到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赢,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与企业的积极性。
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双选不成功的信息,并向服务器上传第二次选择的企业对象;
企业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与被选取企业相对应的学生信息,并向服务器上传第二次同意接收的学生对象;
学院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学生第二次选择的企业对象和企业第二次同意接收的学生对象并将双选成功的学生以及企业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当第二次双选后仍有未被双选的企业和学生,则对未被双选的企业和学生进行自动分配,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若学生选择的企业没有被企业同意接收,则还需进行第二次双选,以尽可能的使学生去到想去的企业,同时企业又能选到符合企业发展的学生。当第二次双选后还有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双选不成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学生与企业之间不进行第三次双选,而是由系统自动分配。
进一步地,学院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上传学校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信息以及校内培训计划;
学校终端还用于获取校内培训计划,并上传对校内培训计划的审核意见;
学院终端还用于当校内培训计划审核不通过时,获取审核意见,并向服务器上传根据审核意见修改后的校内培训计划直至合格;
学校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企业指导老师信息,并向服务器上传企业指导老师信息的核准信息。
在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先进行校内培训,学生能更加清楚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能够有效的获取知识技能,达到快速融入到实习生活中的目的。同时学生也能了解到在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在培训过程中对这些突发状况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事先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保证实习顺利完成。
学校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上传《企业学习指南》;
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企业学习指南》和校内培训计划,并向服务器上传基于《企业学习指南》和校内培训计划撰写的学习报告。
学院管理员向学院终端提交校内培训计划。学校管理员审核校内培训计划,在审核通过后上传《企业学习指南》。学院管理员在校内培训计划审核通过后发布培训消息。培训消息包括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主讲人和PPT等。通过撰写学习报告的方式考核学生在校内培训期间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还包括学校指导老师终端;
学校指导老师终端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学习报告,并向服务器上传对学习报告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
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接收到学习报告的批阅成绩不合格时,获取学习报告的批阅意见,并上传基于学习报告的批阅意见修改后的学习报告直至合格。
学校指导老师对学习报告进行批阅并将不合格的学习报告返回至学生,学生修改后在进行批阅,直至学习报告的成绩合格,促使学生充分掌握校内培训的内容。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还包括企业指导老师终端;
企业指导老师终端和学校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当学习报告成绩合格后向服务器上传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协同拟定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包括依次完成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依次为企业安全生产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实践、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和企业专业实践。
培养计划是由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协同拟定的,培养计划从安全教育、校企课程到专业实践涵盖了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通过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
学生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上传基于培养计划依次撰写的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初步报告,其中,三个阶段一一对应的初步报告需依次撰写并提交,且需在上一个阶段的初步报告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学校老师终端和企业老师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初步报告,并向服务器上传对初步报告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
学生终端还用于当初步报告批阅成绩不合格时,从服务器获取初步报告的批阅意见,并向服务器上传基于批阅意见修改后的初步报告。
通过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对各个阶段的初步报告进行批阅,当批阅成绩不合格时,学生根据批阅成绩修改后提交给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直至修改合格。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的学习报告需要依次合格,前一阶段的学习是为后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的,因而前一阶段的学习报告不合格时,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校。通过制定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标准,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当初步报告合格后,向服务器上传协同拟定的项目设计任务书;
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项目设计任务书,并向服务器上传根据项目设计任务书撰写的《项目设计说明书》;
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项目设计说明书》,并向服务器上传对《项目设计说明书》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
学生终端还用于当《项目设计说明书》批阅成绩不合格时,从服务器获取批阅意见,并向服务器上传基于批阅意见修改后的《项目设计说明书》直至合格。
在培养计划的三个阶段的学习报告均合格后,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协同拟定项目设计任务书,学生获取项目设计任务书并完成项目设计。项目设计是对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一个考核。学生撰写项目设计说明书并提交给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批阅。当批阅成绩不合格时,学生根据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的批阅以及进行修改直至最后合格,用以督促学生更好的掌握好知识技能。
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当《项目设计说明书》合格后,向服务器上传协同拟定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需依次完成的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依次为:开题、中期检测、论文初稿和论文定稿;
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毕业设计任务书,并向服务器上传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撰写的若干毕业文件,若干毕业文件包括与四个阶段依次一一对应撰写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和《毕业设计论文定稿》,其中,四个阶段一一对应的毕业文件需依次撰写并提交,且需在上一个阶段的毕业文件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毕业文件,并向服务器上传毕业文件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毕业文件的批阅成绩不合格时,从服务器获取毕业文件批阅意见,并向服务器上传基于毕业文件的批阅意见修改后的毕业文件直至合格。
当项目设计任务成绩合格后,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达到了毕业标准,学生进入毕业设计任务阶段。毕业设计也是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一个考核。毕业设计任务中各个阶段的批阅成绩都合格后,学生对毕业论文定稿在网上进行查重,若查重不通过,学生还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修改直至查重通过。在查重通过后由学院组织老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毕业答辩。学生根据答辩老师的修改意见对论文定稿进行修改后顺利毕业。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还包括财务终端,学院终端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学生的各项成绩,生成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费发放表并上传至服务器,财务终端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指导费发放表并向企业指导老师发放指导费。
企业指导老师在为学生的培养管理过程中付出了劳动,通过发放指导费的形式作为企业指导老师付出的劳动的报酬,可以提高企业指导老师更加认真负责的培养管理学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以及和所述服务器通过网络通信连接的学校终端、学院终端、企业终端和学生终端;
所述学校终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各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实时更新工作进展情况;
所述学院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间节点,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实习企业合作协议、企业信息和学生信息;
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实习企业合作协议,并上传对所述实习企业合作协议的审核意见;
所述学生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其时间节点并获取所述企业信息;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学生选取的企业对象;
所述企业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培养管理与考核计划及其时间节点并获取与被选取企业相对应的所述学生信息;所述企业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企业同意接收的学生对象;
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选择的企业对象和所述选择的学生对象,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所述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查阅所述双选结果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双选不成功的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第二次选择的企业对象;
所述企业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与被选取企业相对应的所述学生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第二次同意接收的学生对象;
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第二次选择的企业对象和企业第二次同意接收的学生对象并将双选成功的学生以及企业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当第二次双选后仍有未被双选的企业和学生,则对所述未被双选的企业和学生进行自动分配,生成双选结果信息,并将双选结果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学校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信息以及校内培训计划;
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校内培训计划,并上传对所述校内培训计划的审核意见;
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当校内培训计划审核不通过时,获取所述审核意见,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根据所述审核意见修改后的所述校内培训计划直至合格;
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企业指导老师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企业指导老师信息的核准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学校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企业学习指南》;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企业学习指南》和所述校内培训计划,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企业学习指南》和所述校内培训计划撰写的学习报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还包括学校指导老师终端;
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学习报告,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对所述学习报告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学习报告的批阅成绩不合格时,获取所述学习报告的批阅意见,并上传基于所述学习报告的批阅意见修改后的所述学习报告直至合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企业指导老师终端;
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当所述学习报告成绩合格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协同拟定的培养计划,所述培养计划包括依次完成的三个阶段,所述三个阶段依次为企业安全生产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实践、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和企业专业实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培养计划依次撰写的与所述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初步报告,其中,所述三个阶段一一对应的所述初步报告需依次撰写并提交,且需在上一个阶段的所述初步报告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所述学校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老师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初步报告,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对所述初步报告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所述初步报告批阅成绩不合格时,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初步报告的批阅意见,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批阅意见修改后的初步报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当所述初步报告合格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协同拟定的项目设计任务书;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项目设计任务书,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根据所述项目设计任务书撰写的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
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对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批阅成绩不合格时,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批阅意见,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批阅意见修改后的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直至合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当所述《项目设计说明书》合格后,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协同拟定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述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需依次完成的四个阶段,所述四个阶段依次为:开题、中期检测、论文初稿和论文定稿;
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毕业设计任务书,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根据所述毕业设计任务书撰写的若干毕业文件,若干所述毕业文件包括与所述四个阶段依次一一对应撰写的所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和《毕业设计论文定稿》,其中,所述四个阶段一一对应的所述毕业文件需依次撰写并提交,且需在上一个阶段的所述毕业文件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所述学校指导老师终端和所述企业指导老师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毕业文件,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所述毕业文件的批阅意见和批阅成绩;所述学生终端还用于当所述毕业文件的批阅成绩不合格时,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毕业文件批阅意见,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基于所述毕业文件的批阅意见修改后的所述毕业文件直至合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财务终端,所述学院终端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学生的各项成绩,生成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费发放表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财务终端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指导费发放表并向企业指导老师发放指导费。
CN201810365834.0A 2018-04-23 2018-04-2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Pending CN108648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5834.0A CN108648111A (zh) 2018-04-23 2018-04-2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5834.0A CN108648111A (zh) 2018-04-23 2018-04-2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8111A true CN108648111A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47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5834.0A Pending CN108648111A (zh) 2018-04-23 2018-04-2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4811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9082A (zh) * 2019-01-25 2019-06-07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学徒制协同管理系统
CN110942687A (zh) * 2019-12-26 2020-03-31 上海乂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一体机及教学方法
CN113869673A (zh) * 2021-09-10 2021-12-31 安徽梦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校企合作人才管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7641A (zh) * 2016-07-06 2016-11-16 广州市德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践教学跟踪管理系统
CN106373443A (zh) * 2016-11-14 2017-0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培养管理系统及学生端
CN106779623A (zh) * 2017-01-18 2017-05-31 苏州蓝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校企服务管理系统
CN107316186A (zh) * 2017-07-13 2017-11-03 齐德昱 创新创业就业的计算机系统支撑方法与支撑系统
CN107610010A (zh) * 2017-08-21 2018-01-19 广州市德慷电子有限公司 现代学徒制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7641A (zh) * 2016-07-06 2016-11-16 广州市德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践教学跟踪管理系统
CN106373443A (zh) * 2016-11-14 2017-0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培养管理系统及学生端
CN106779623A (zh) * 2017-01-18 2017-05-31 苏州蓝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校企服务管理系统
CN107316186A (zh) * 2017-07-13 2017-11-03 齐德昱 创新创业就业的计算机系统支撑方法与支撑系统
CN107610010A (zh) * 2017-08-21 2018-01-19 广州市德慷电子有限公司 现代学徒制管理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芳: "校企合作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9082A (zh) * 2019-01-25 2019-06-07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学徒制协同管理系统
CN110942687A (zh) * 2019-12-26 2020-03-31 上海乂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一体机及教学方法
CN113869673A (zh) * 2021-09-10 2021-12-31 安徽梦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校企合作人才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based on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Zembytska Mentoring as the core element of new teacher induction in the USA: Policies and practices
CN106373443B (zh)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培养管理系统及学生端
Midgette et al. Using lesson study i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domain-based moral education
CN108648111A (zh)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系统
CN110136509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测绘专业课程教学平台app
CN108648110A (zh)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与考核方法
Ao-tia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course system of PBL
Atkinson Design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England
Wei College English Network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l Oriented by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s through Community of Practice.
Yao Non-cognitive abilities: The indispensable contributor to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Shi et al. Guiding Role of Professional Concept in Higher Educational Reform
Thompson CORE PRACTICES
Calingasan Factors that Shape and Determine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n Philippine Basic Education (1980s–2010)
Xiaohong et al. Teaching Innov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Gullickson et al. Mak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feasible: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supporting grant funded projects
Hou et al. The Role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the Training of Graduates Major in Mechanical Design
Guo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Portfolio Evaluation of College Japanese Conversation Course
CN109978367A (zh) 取消毕业前清考方式的学业促进系统及其方法
He Research on the Reform Practice of Baking Course Teaching Module Based on OBE and AI
Li et al. Research on Improving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
Chen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T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Course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ased on OBE-CDIO
Wang The Enlightenment of Cooper’s Learning Circle Theo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Team
Ding et 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