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9558A - 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9558A
CN108629558A CN201810315538.XA CN201810315538A CN108629558A CN 108629558 A CN108629558 A CN 108629558A CN 201810315538 A CN201810315538 A CN 201810315538A CN 108629558 A CN108629558 A CN 108629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ask
meeting
explo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55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9558B (zh
Inventor
赵时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155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29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29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9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9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9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1Collaborative creation, e.g. joint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软件开发管理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看板管理模块和会议管理模块。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现有的软件开发协作工具无法支持全流程活动及无法实现有效的项目监控的局限性,协助软件开发团队进行软件开发,在提高团队会议和协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会前文档准备、会中内容记录和会后内容梳理等工作,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关键数据进行无感知收集和汇总,可为开发团队及管理者提供基于真实有效数据的分析,用于状态监控、过程改进和绩效评价。

Description

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软件开发协作工具普遍仅有基础的看板管理和任务跟踪等基本功能,只能支持开发过程中的部分环节,尚无法深度满足软件工程项目全流程框架的使用需求。对于软件开发中普遍采取的Scrum框架,以Sprint即迭代为基础时间单位,有计划会、评审会、回顾会、每日例会等重要里程碑活动,但普遍采用手工更新文档形式。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不能辅助软件全流程的活动;
2)软件开发的工作相关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自动化收集和记录;
3)无法监控项目状态;
4)对于实施全流程转型的团队,目前也无协作工具可以指导团队按照全流程开发的流程框架运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软件开发协作工具无法支持全流程活动及无法实现有效的项目监控的局限性,协助软件开发团队进行软件开发,在提高团队会议和协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会前文档准备、会中内容记录和会后内容梳理等工作,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关键数据进行无感知收集和汇总,可为开发团队及管理者提供基于真实有效数据的分析,用于状态监控、过程改进和绩效评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包括:看板管理模块和会议管理模块;所述会议管理模块包括:计划会子模块和例会子模块;其中,
所述看板管理模块采用看板展示看板系统信息,所述看板系统信息包括:包括至少一个开发需求的产品待办列表;
所述计划会子模块依据所述产品待办列表确定待处理开发需求,将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拆分为至少一项开发任务,将每项所述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
所述例会子模块按照预设开发周期迭代收集所述迭代待办列表中每项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直至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完成。
可选地,所述计划会子模块依据所述产品待办列表确定待处理开发需求包括:
向用户展示所述产品待办列表中的各个开发需求;将用户从所述各个开发需求中选择的开发需求作为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
可选地,所述计划会子模块还用于:将每项所述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之前,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从属关系;其中,所述从属关系包括:开发任务与其从属的开发需求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及开发任务与执行该开发任务的所属人之间的从属关系。
可选地,所述例会子模块按照预设开发周期迭代收集所述迭代待办列表中每项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包括:
按照预设开发周期迭代收集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上传的任务状态,直至该开发任务开发完毕:采用看板展示所述看板系统信息,以随机或预设顺序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发言、上传该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直至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都完成发言、更新该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
更新所述看板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计划会子模块还用于:将每项所述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之前,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验收标准;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还包括:评审会子模块;
该开发任务开发完毕之后、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完成之前,还包括:
所述评审会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对该开发任务进行验收,并确认其验收通过:演示该开发任务,收集各个评审人依据所述验收标准对该开发任务做出的评审意见;对各个评审人的评审意见进行验收:若所有评审意见验收通过,则该开发任务验收通过;
若该开发任务验收不通过,则所述评审会子模块提示验收不通过的评审人重新做出评审意见,直至所有评审人做出的评审意见验收通过。
可选地,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还包括:回顾会子模块;
该开发任务验收通过之后、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完成之前,还包括:
所述回顾会子模块迭代收集并轮播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依据预设模板做出的回顾意见,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基于各个回顾意见进行投票,以选择预设数量的改进点,形成改进方案。
可选地,所述预设模板包括:该开发任务存在的优点、缺点和改进点;
所述回顾会子模块还用于: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上传该开发任务的优点、缺点和改进点;随机或按照预设顺序提示各个所属人讲述其上传的优点;随机或按照预设顺序提示各个所属人讲述其上传的缺点;随机或按照预设顺序提示各个所属人讲述其上传的改进点;以投票的方式收集各个所属人的投票结果,以选择预设数量的改进点形成改进方案。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敏捷开发管理系统还包括:状态监控模块,用于收集每个所述所属人的开发数据;所述开发数据包括:开发任务,以及与每项开发任务对应的估算工时、任务状态、回顾意见、验收结果、评审意见、验收结果和改进方案。
可选地,所述计划会子模块还用于:将每项所述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之前,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所述估算工时包括:所述会议模块的每个执行步骤的执行时长和起始时间;
对于所述会议模块的每个执行步骤,当到达该执行步骤的起始时间时,则开始执行该执行步骤;若在对应的执行时长内该执行步骤执行完毕、或者该执行步骤的执行时间达到对应的执行时长,则结束该执行步骤。
可选地,所述计划会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
接收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确定的该开发任务的任务工时;基于各个所属人确定的任务工时,采用扑克估算法确定该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
可选地,所述计划会子模块还用于:采用扑克估算法确定所述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之前,确认各个所属人确定的任务工时之间的估算误差小于预设值;
若所述估算误差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提醒估算偏差最大的至少一个所属人重新确定该开发任务的任务工时,直至各个所属人确定的任务工时之间的估算误差小于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看板系统信息还包括:开发列表和/或已完成列表,所述开发列表包括正在开发的各项开发任务,所述已完成列表包括开发完成的各项开发任务。
可选地,所述看板系统信息还包括:评审列表,所述评审列表包括正在评审的各项开发任务。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敏捷开发管理系统采用Scrum框架、Web2.0技术架构和桌面级富客户端应用操作环境。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会议管理模块,能够在提高团队会议和协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会前文档准备、会中内容记录和会后内容梳理等工作;通过采用状态监控模块,能够在会议管理模块的基础上,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关键数据进行无感知收集和汇总,可为开发团队及管理者提供基于真实有效数据的分析,用于状态监控、过程改进和绩效评价。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看板的主要组成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计划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例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评审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回顾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鉴于现有的软件开发协作工具无法支持全流程活动及无法实现有效的项目监控的局限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开发管理系统,采用会议管理模块协助软件开发团队进行软件开发,在提高团队会议和协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会前文档准备、会中内容记录和会后内容梳理等工作。
应当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及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软件开发管理系统100包括:看板管理模块101和会议管理模块102。其中,会议管理模块102包括:计划会子模块和例会子模块。
看板管理模块101是一个基于看板管理方法的协作系统,可以用于管理、跟踪、展示软件开发需求和开发任务。看板具有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各种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展示区域的数量和名称。例如,将看板划分为多列,以区分不同的状态和进展。图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看板的主要组成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通常情况下可以将看板的显示区域划分为:产品待办列表、迭代待办列表、开发列表、评审列表和已完成列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创建软件的开发需求和开发任务,生成相应的卡片并存放在看板上进行管理和展示,用于任务和需求的管理和追踪。
看板管理模块101可以采用看板展示看板系统信息,看板系统信息包括:包括至少一个开发需求的产品待办列表。计划会子模块依据产品待办列表确定待处理开发需求,将待处理开发需求拆分为至少一项开发任务,将每项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在确定待开发需求时,计划会子模块可以向用户展示产品待办列表中的各个开发需求;将用户从各个开发需求中选择的开发需求作为待处理开发需求。例会子模块按照预设开发周期迭代收集迭代待办列表中每项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直至待处理开发需求完成。例会子模块的开发周期是指相邻两次收集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的时间间隔,其取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性设定。例如,对于某一开发任务,每天收集其任务状态,则开发周期为一天。
采用计划会子模块能够自动确定待处理开发需求,减少不必要的会前文档准备;采用例会子模块,能够自动更新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减少会中内容记录和会后内容梳理等工作。
计划会子模块还可以用于:将每项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之前,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从属关系;其中,该从属关系包括:开发任务与其从属的开发需求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及开发任务与执行该开发任务的所属人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理解的是,每项开发任务的所属人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采用计划会子模块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从属关系,一方面便于管理和跟踪各个待处理开发需求的进展情况。例如,若开发任务A对应的所属人包括所属人B1和所属人B2,在迭代收集开发任务A的任务状态时,进行收集所属人B1和所属人B2上传的任务状态。另一方面便于收集敏捷开发团队中各个开发人员的工作相关数据,用以支持开发过程改进和团队考核。例如,若所属人B3对应的开发任务包括:开发任务A1和开发任务A2。则通过收集开发任务A1和开发任务A2中所属人B3的工作相关数据,即可支持对所属人B3的业绩考克。此外,由于每项开发任务的从属关系已经确定,因此可以自动将各个所属人上传的任务状态或者其他数据归入对应的开发任务和对应的开发需求,无需开发团队中各个开发人员主动报告,也可以在需要执行某一执行步骤时自动提醒该执行步骤对应的所属人,降低了人工参与程度,简化了数据收集程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确保标准的框架流程在软件开发团队中得到遵循,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开发效率。
例会子模块按照预设开发周期迭代收集迭代待办列表中每项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可以包括:按照预设开发周期迭代收集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上传的任务状态,直至该开发任务开发完毕:采用看板展示所述看板系统信息,以随机或预设顺序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发言、上传该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直至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都完成发言、更新该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更新看板系统信息。
为了便于直观了解和跟踪各个开发任务的进度,看板系统信息还可以包括:开发列表。开发列表包括正在开发的各项开发任务。对于每个开发任务,当其正在开发时,将其从迭代待办列表中转移至开发列表中,当该开发任务开发完毕时,将其从开发列表中移除。
通常情况下,各个所属人完成其对应的开发任务之后,为了了解所属人的完成情况或者完成质量,可以对开发任务进行评审。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开发完毕代指开发任务的所有所属人完成开发任务,采用开发完成代指开发任务的所有所属人完成其对应的开发任务、开发任务经过评审且验收通过。
计划会子模块还可以用于:将每项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之前,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验收标准。验收标准的确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开发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会议管理模块还可以包括:评审会子模块。对于任意一个开发任务,该开发任务开发完毕之后、待处理开发需求完成之前,还可以包括:
评审会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对该开发任务进行验收,并确认其验收通过:演示该开发任务,收集各个评审人依据验收标准对该开发任务做出的评审意见;对各个评审人的评审意见进行验收:若所有评审意见验收通过,则该开发任务验收通过;
若该开发任务验收不通过,则评审会子模块提示验收不通过的评审人重新做出评审意见,直至所有评审人做出的评审意见验收通过。
采用评审会模块,能够自动收集各个评审人依据验收标准对该开发任务做出的评审意见,并自动验收开发任务,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会前文档准备、会中记录和会后内容梳理等工作。
为了便于直观了解和跟踪各个开发任务的进度,看板系统信息还可以包括:评审列表和/或已完成列表。评审列表包括正在评审的各项开发任务。已完成列表包括开发完成的各项开发任务。例如,对于每个开发任务,当其正在开发时,将其从迭代待办列表中转移至开发列表中;当该开发任务开发完毕、正在评审时,将其从开发列表中转移至评审列表;当该开发任务验收通过时,将其从评审列表中转移至已完成列表。
会议管理模块102还可以包括:回顾会子模块。对于任意一个开发任务,该开发任务验收通过之后、待处理开发需求完成之前,还可以包括:
回顾会子模块迭代收集并轮播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依据预设模板做出的回顾意见,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基于各个回顾意见进行投票,以选择预设数量的改进点,形成改进方案。
较佳地,预设模板包括:该开发任务存在的优点、缺点和改进点;
回顾会子模块还用于: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上传该开发任务的优点、缺点和改进点;随机或按照预设顺序提示各个所属人讲述其上传的优点;随机或按照预设顺序提示各个所属人讲述其上传的缺点;随机或按照预设顺序提示各个所属人讲述其上传的改进点;以投票的方式收集各个所属人的投票结果,以选择预设数量的改进点形成改进方案。
采用回顾子模块,能够自动收集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依据预设模板做出的回顾意见,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基于各个回顾意见进行投票,以选择预设数量的改进点,形成改进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状态监控模块103,用于收集每个所述所属人的开发数据。开发数据包括:开发任务,以及与每项开发任务对应的估算工时、任务状态、回顾意见、验收结果、评审意见、验收结果和改进方案。
采用状态监控模块,能够自动收集每个所属人的开发数据,用以支持过程改进和团队考核,可实现对敏捷项目的状态监控,而无需团队成员主动报告。
时间盒(Timeboxing)是软件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表示每项工作都严格限定时间和交付物,一旦超过预订时间不论任何情况必须终止任务。为了确保软件开发团队的人员遵循框架流程,可以采用时间盒设置每个执行步骤的执行时长和起始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计划会子模块还可以用于:将每项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之前,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估算工时包括:会议模块的每个执行步骤的执行时长和起始时间。对于会议模块的每个执行步骤,当到达该执行步骤的起始时间时,则开始执行该执行步骤;若在对应的执行时长内该执行步骤执行完毕、或者该执行步骤的执行时间达到对应的执行时长,则结束该执行步骤。
估算工时还可以包括计划会、评审会、回顾会的时间,从而可以在临近会议开始时具备会议提醒功能。采用计划会子模块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能够保证各个执行步骤严格按照时间执行。
计划会子模块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接收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确定的该开发任务的任务工时;基于各个所属人确定的任务工时,采用扑克估算法确定该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
计划会子模块还可以用于:采用扑克估算法确定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之前,确认各个所属人确定的任务工时之间的估算误差小于预设值;若估算误差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提醒估算偏差最大的至少一个所属人重新确定该开发任务的任务工时,直至各个所属人确定的任务工时之间的估算误差小于预设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可以采用桌面级富客户端应用操作环境。桌面级是属于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桌面级产品区别于工作站和服务器,是指在客户端上使用的产品。如桌面级显卡指应用在台式计算机里的显卡,而移动版显卡指应用在笔记本计算机里的显卡。富客户端是相对于传统的C(客户端)/S(服务器)结构的网络应用程序来说的。富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客户端部分除了负责将程序的界面显示给用户进行交互外,还负责进行大部分的业务逻辑处理。这种类型的应用程序需要客户端部分具有执行任务的能力,对客户端机器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可以减轻服务器很大一部分的压力,降低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典型的富客户端应用程序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客户端上安装功能丰富的交互式的用户界面,用户通过这个交互界面可以进行查看和操作数据,处理业务事务等,分担服务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业务逻辑的处理。服务器部分一般集中处理数据的访问操作,同时也负责处理一部分或全部的业务逻辑。
采用桌面级富客户端应用操作环境,能够减少系统的运行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还可以采用Scrum框架和Web2.0技术架构。在Web2.0浏览器中提供桌面级富客户端应用操作环境,支持多用户即时协作。Scrum框架是一个用于开发和维护复杂产品的框架,是一个增量的、迭代的开发过程。在这个框架中,整个开发过程由若干个短的迭代周期组成,一个短的迭代周期称为一个Sprint,每个Sprint的建议长度是2到4周。Web2.0是相对于Web1.0的新的时代。指的是一个利用Web(World WideWeb,万维网)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第二代互联网,即Web 2.0。
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项目开发。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敏捷开发。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如图8所示,系统架构8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801、802、803,网络804和服务器805(此架构仅仅是示例,具体架构中包含的组件可以根据申请具体情况调整)。网络804用以在终端设备801、802、803和服务器8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8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801、802、803通过网络804与服务器8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801、802、803上还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801、802、8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8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801、802、803所展示的看板系统信息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目标推送信息、产品信息--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应该理解,图8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模块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软件开发以用户的开发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如图2所示,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
项目启动:确定项目后,对应的项目信息也随着确定,此处提及的项目信息,是指待处理开发需求;
迭代开始:迭代信息是指迭代周期等信息,迭代信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性设定;
迭代计划会:计划会子模块具有计划会功能,通过计划会子模块迭代计划会,能够形成迭代待办列表;
迭代每日例会:例会子模块具有例会功能,本实施例中设定开发周期为一天。通过每日例会,能够收集没人每日工作进展,即每个所属人上传的任务状态;
若当前时间(今天)是迭代最后一天,则迭代结束,不再继续收集任务状态,而是进入迭代评审会环节;否则,返回至上一步;
迭代评审会:评审会子模块具体有评审会功能,通过迭代评审会,能够验收和变更开发任务;
迭代回顾会:回顾会子模块具有回顾会功能,通过迭代回顾会能够迭代总结或提出改进措施;
迭代回顾会结束后,迭代结束。此时,可以对迭代数据归档,用以支持过程改进和团队考核。从迭代开始时起、至迭代结束时止的时间记为一个迭代周期。可以看出,每个项目对应一个迭代周期。
计划会子模块的计划会功能用于每个迭代开始前的计划会辅助。Scrum框架下的计划会包括需求沟通选定、需求拆分评估两部分。计划会功能可将产品待办列表中的开发需求展示,由参会人员沟通后选定当前迭代需要完成的开发需求后,自动加入当前迭代的标识;选定后,计划会功能可协助开发团队将开发需求拆分为多项开发任务,并自动关联从属关系,制定验收标准检查表。然后,参考Scrum开发中的“扑克估算”,协助团队对本迭代的所有开发任务进行工时估算。如果开发团队中对某个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出现较大的差异,系统会自动提示估算差别最大的两个成员分别阐述理由,以消除对待处理开发需求理解的偏差。如果估算工时的差异在设定范围内,则系统根据Pert法(Program/Project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即计划评审技术。Pert法是利用网络分析制定计划以及对计划予以评价的技术,它能协调整个计划的各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时间、资金,加速计划的完成)自动计算出估算工时并赋予开发任务。工时评估完成之后,团队成员可通过系统认领和分配开发任务。上述流程完成后,每个开发任务都具备任务描述,包括所从属的开发需求、验收标准、估算工时、所属人属性,选定的开发任务进入到看板的迭代待办列表,即可开始当前迭代的开发工作。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计划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计划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
计划会功能启动;
根据产品待办列表展示迭代期望完成的需求并由产品经理讲解,得到明确的迭代需求;
采用投票功能协助团队选定迭代的工作范围,得到选定的迭代需求,即待处理开发需求;
依次拆分已选定的需求为工作任务,自动建立需求与任务的对应关系,得到迭代待办工作任务(即开发任务);
依次展示工作任务;
团队评估当前任务工时,确定待办工作任务的估算工作量(即估算工时);
判断评估差异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新评估当前任务工时;
判断所有任务是否评估完成;若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跳转至依次展示工作任务的步骤;
团队成员认领工作任务,建立工作任务和成员关联,得到待办工作任务的人员归属(即,确定开发任务对应的所属人);
计划会功能结束,得到迭代待办列表。
例会子模块具有例会功能,用于协助敏捷开发团队按照开发周期进行例会。开启该功能后,系统会展示当前的看板,并以随机或者特定的顺序提示团队成员逐个发言,发言后由该成员操作更新看板中的任务状态,直到所有成员都完成发言和任务状态更新。图5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例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例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
每日例会功能启动,本实施例中开发周期为一天;
根据迭代待办列表和看板系统信息中的其他信息展示当前看板状态;
系统选取一名团队成员讲述工作进展,工作计划,存在障碍;
该团队成员操作看板系统更新任务状态,得到该团队成员的每日工作状态;
判断是否所有与会成员均更新状态;若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至上一步;
迭代状态信息更新汇总,得到更新的每日项目工作状态;
每日例会功能结束,得到更新的迭代待办列表、以及更新的看板系统信息。
评审会子模块具有评审会功能,用于每个迭代周期结束前的评审会辅助。在每个迭代周期即将结束前开启评审会,对当前迭代的开发工作进行演示和验收。评审会功能开启后,会逐个展示要验收的功能,参与者可根据演示情况,参考验收标准检查表进行功能验收。评审会中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可以录入后自动创建需求,归集到看板的产品待办区域。验收完成的需求和任务,可以增加“已验收完成”标签并归档至已完成列表。图6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评审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评审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
评审会功能启动;
看板展示完成的迭代待办列表和看板系统信息中的迭代完成需求,系统管理员选择进行演示的需求;
系统记录评审人员对当前演示需求的评审意见,得到每个需求评审意见;
评审人员确认需求通过验收,得到每个需求验收状态;
判断是否参与评审的需求全部经过评审;若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跳转至系统管理员选择进行演示的需求的步骤;
系统记录收集评审会其他内容事项,得到迭代评审会会议备忘录;
评审会功能结束,得到更新的看板系统信息和更新的产品待办列表。
回顾会子模块具有回顾会功能,用于协助团队总结当前迭代的工作情况,发现优、缺点及改进点。在每个迭代周期的评审会之后、迭代周期结束之前开启回顾会模式。回顾会模式可以提供标准的回顾会议模板,即每个成员提出迭代中的优点、缺点、改进点和改进措施,通过各自的设备录入系统后,系统会提示每个人分别讲述内容。在讲述结束后,通过匿名投票的方式,确定下个迭代的改进点和改进措施。在下次回顾会功能开启时,团队成员会参与投票评估,本次迭代的改进点和改进措施是否得到遵循。图7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回顾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回顾会子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
回顾会功能启动;
根据迭代改进计划进行迭代回顾概览,成员各自上传迭代总结优点、却蒂诺、改进点,以记录迭代优点、缺点、改进点;
系统轮播优点,提示由提出人讲述,以记录迭代优点详情;
系统轮播缺点,提示由提出人讲述,以记录迭代缺点详情;
系统轮播改进点,提示由提出人讲述,以记录迭代改进点详情;
采用投票功能协助团队选取预设数量的改进点,得到下迭代改进点,即下一次对项目进行迭代的改进点;
系统轮播选定的改进点,记录团队协商改进方案,得到下迭代改进方案,即下一次对项目进行迭代的改进方案;
回顾会功能结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会议管理模块,能够在提高团队会议和协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会前文档准备、会中内容记录和会后内容梳理等工作;通过采用状态监控模块,能够在会议管理模块的基础上,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关键数据进行无感知收集和汇总,可为开发团队及管理者提供基于真实有效数据的分析,用于状态监控、过程改进和绩效评价。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包括看板管理模块、会议管理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看板管理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收集每个所述所属人的开发数据的模块”。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看板管理模块和会议管理模块;所述会议管理模块包括:计划会子模块和例会子模块;其中,
所述看板管理模块采用看板展示看板系统信息,所述看板系统信息包括:包括至少一个开发需求的产品待办列表;
所述计划会子模块依据所述产品待办列表确定待处理开发需求,将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拆分为至少一项开发任务,将每项所述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
所述例会子模块按照预设开发周期迭代收集所述迭代待办列表中每项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直至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会子模块依据所述产品待办列表确定待处理开发需求包括:
向用户展示所述产品待办列表中的各个开发需求;将用户从所述各个开发需求中选择的开发需求作为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会子模块还用于:将每项所述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之前,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从属关系;其中,所述从属关系包括:开发任务与其从属的开发需求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及开发任务与执行该开发任务的所属人之间的从属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例会子模块按照预设开发周期迭代收集所述迭代待办列表中每项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包括:
按照预设开发周期迭代收集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上传的任务状态,直至该开发任务开发完毕:采用看板展示所述看板系统信息,以随机或预设顺序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发言、上传该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直至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都完成发言、更新该开发任务的任务状态;
更新所述看板系统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会子模块还用于:将每项所述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之前,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验收标准;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还包括:评审会子模块;
该开发任务开发完毕之后、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完成之前,还包括:
所述评审会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对该开发任务进行验收,并确认其验收通过:演示该开发任务,收集各个评审人依据所述验收标准对该开发任务做出的评审意见;对各个评审人的评审意见进行验收:若所有评审意见验收通过,则该开发任务验收通过;
若该开发任务验收不通过,则所述评审会子模块提示验收不通过的评审人重新做出评审意见,直至所有评审人做出的评审意见验收通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还包括:回顾会子模块;
该开发任务验收通过之后、所述待处理开发需求完成之前,还包括:
所述回顾会子模块迭代收集并轮播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依据预设模板做出的回顾意见,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基于各个回顾意见进行投票,以选择预设数量的改进点,形成改进方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板包括:该开发任务存在的优点、缺点和改进点;
所述回顾会子模块还用于:提示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上传该开发任务的优点、缺点和改进点;随机或按照预设顺序提示各个所属人讲述其上传的优点;随机或按照预设顺序提示各个所属人讲述其上传的缺点;随机或按照预设顺序提示各个所属人讲述其上传的改进点;以投票的方式收集各个所属人的投票结果,以选择预设数量的改进点形成改进方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状态监控模块,用于收集每个所述所属人的开发数据;所述开发数据包括:开发任务,以及与每项开发任务对应的估算工时、任务状态、回顾意见、验收结果、评审意见、验收结果和改进方案。
9.如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会子模块还用于:将每项所述开发任务加入迭代待办列表之前,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所述估算工时包括:所述会议模块的每个执行步骤的执行时长和起始时间;
对于所述会议模块的每个执行步骤,当到达该执行步骤的起始时间时,则开始执行该执行步骤;若在对应的执行时长内该执行步骤执行完毕、或者该执行步骤的执行时间达到对应的执行时长,则结束该执行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会子模块按照如下步骤确定每项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
接收该开发任务的各个所属人确定的该开发任务的任务工时;基于各个所属人确定的任务工时,采用扑克估算法确定该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会子模块还用于:采用扑克估算法确定所述开发任务的估算工时之前,确认各个所属人确定的任务工时之间的估算误差小于预设值;
若所述估算误差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提醒估算偏差最大的至少一个所属人重新确定该开发任务的任务工时,直至各个所属人确定的任务工时之间的估算误差小于预设值。
12.如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看板系统信息还包括:开发列表和/或已完成列表,所述开发列表包括正在开发的各项开发任务,所述已完成列表包括开发完成的各项开发任务。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看板系统信息还包括:评审列表,所述评审列表包括正在评审的各项开发任务。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Scrum框架、Web2.0技术架构和桌面级富客户端应用操作环境。
CN201810315538.XA 2018-04-10 2018-04-10 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Active CN108629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5538.XA CN108629558B (zh) 2018-04-10 2018-04-10 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5538.XA CN108629558B (zh) 2018-04-10 2018-04-10 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9558A true CN108629558A (zh) 2018-10-09
CN108629558B CN108629558B (zh) 2021-09-07

Family

ID=6370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15538.XA Active CN108629558B (zh) 2018-04-10 2018-04-10 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29558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3524A (zh) * 2019-05-29 2019-08-2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敏捷开发管理的工作协同管理平台
CN110852701A (zh) * 2019-10-18 2020-02-28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产品需求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43940A (zh) * 2020-05-08 2020-07-24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DevOps的完整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平台
CN111798196A (zh) * 2020-05-19 2020-10-20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敏捷开发管理系统
CN112465363A (zh) * 2020-12-03 2021-03-09 合肥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管理平台及方法
CN112734404A (zh) * 2021-03-30 2021-04-30 广州易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过程迭代的工时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3051152A (zh) * 2021-02-20 2021-06-29 武汉木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数据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
CN113779492A (zh) * 2021-09-16 2021-12-10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敏捷开发的需求任务规划算法
WO2022022572A1 (en) * 2020-07-30 2022-02-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lculating developer time during development process
CN117455414A (zh) * 2023-11-28 2024-01-26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协作管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177A (zh) * 2010-10-27 2012-05-16 镇江华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项目管理系统
CN106201472A (zh) * 2016-06-24 2016-12-0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软件开发的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327152A (zh) * 2016-08-11 2017-01-11 宁波亦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迭代化软件开发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354521A (zh) * 2016-10-26 2017-01-25 安徽扬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print迭代的软件开发方法
US20170278041A1 (en) * 2016-03-22 2017-09-28 Caterpill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orkplac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177A (zh) * 2010-10-27 2012-05-16 镇江华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项目管理系统
US20170278041A1 (en) * 2016-03-22 2017-09-28 Caterpill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orkplace management
CN106201472A (zh) * 2016-06-24 2016-12-0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软件开发的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327152A (zh) * 2016-08-11 2017-01-11 宁波亦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迭代化软件开发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354521A (zh) * 2016-10-26 2017-01-25 安徽扬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print迭代的软件开发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3524A (zh) * 2019-05-29 2019-08-2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敏捷开发管理的工作协同管理平台
CN110852701A (zh) * 2019-10-18 2020-02-28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产品需求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43940A (zh) * 2020-05-08 2020-07-24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DevOps的完整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平台
CN111798196A (zh) * 2020-05-19 2020-10-20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敏捷开发管理系统
WO2022022572A1 (en) * 2020-07-30 2022-02-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lculating developer time during development process
US11526828B2 (en) 2020-07-30 2022-12-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lculating developer time during development process
GB2612549A (en) * 2020-07-30 2023-05-03 Ibm Calculating developer time during development process
CN112465363A (zh) * 2020-12-03 2021-03-09 合肥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管理平台及方法
CN112465363B (zh) * 2020-12-03 2024-04-16 合肥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管理平台及方法
CN113051152A (zh) * 2021-02-20 2021-06-29 武汉木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数据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
CN112734404A (zh) * 2021-03-30 2021-04-30 广州易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过程迭代的工时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2734404B (zh) * 2021-03-30 2021-07-16 广州易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过程迭代的工时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3779492A (zh) * 2021-09-16 2021-12-10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敏捷开发的需求任务规划算法
CN113779492B (zh) * 2021-09-16 2024-02-13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敏捷开发的需求任务规划方法
CN117455414A (zh) * 2023-11-28 2024-01-26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协作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9558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9558A (zh) 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Solinski et al. Prioritizing agil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in relation to practice usage
Lopez et al. Peoplecloud service for enterprise crowdsourcing
Senderovich et al. Conformance checking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scheduled processes: A queueing-network perspective
Niemöller et 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smart-glasses-based service support system
Georgakopoulos et al. Technology and tools for comprehensive business process lifecycle management
Castano et al. A methodology and tool environment for process analysis and reengineering
WO200809158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diting processes and projects for process improvement
Geisser et al. A method for collaborative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and decision-supported requirements analysis
Corradini et al. A technique for collaboration discovery
Kavakli et al. Experiences with goal-oriented modeling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Sarwar et al. Nexus of digital platforms,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strategic alignment to enh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A dynamic capability perspective
Gawin et al. How Close to Reality is the „as-is” Business Process Simulation Model?
Teinemaa et al. BPIC 2015: Diagnostics of building permit application process in dutch municipalities
Essam et al. Towards a software framework for automatic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
CN109118151B (zh) 一种工单事务处理方法及工单事务处理系统
Poderi et al. Disentangling participation through time and interaction spaces–the case of IT design for energy demand management
Stojanov Inductive approaches in software process assessment
Huang et al. Order confirmation mechanism for 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networks
Müller et al. Production system planning in Competence-Cell-based Networks
Hesham et al. Enhanced Framework for Big Data Requirement Elicitation
Ergasheva et al. Obtaining data from the third-party systems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analysis
Rayasam Transformational creativity in requirements goal models
Gruhn et al. An analysis framework for mobile workforce automation
Østdahl Inter-team coordination in large-scale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