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9172A -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9172A
CN108629172A CN201810434979.1A CN201810434979A CN108629172A CN 108629172 A CN108629172 A CN 108629172A CN 201810434979 A CN201810434979 A CN 201810434979A CN 108629172 A CN108629172 A CN 108629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host computer
finger
instruc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49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9172B (zh
Inventor
陆舟
于华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49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291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4627 priority patent/WO201921403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29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9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9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9172B/zh
Priority to US16/677,612 priority patent/US1140338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41User authentication where a single sign-on provides access to a plurality of compu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4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 G06V10/95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structured as a network, e.g.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2Sensors therefor direct reading, e.g. contactless acqui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47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06V40/1353Extracting features related to minutiae or po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50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data or enrol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50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data or enrolment thereof
    • G06V40/53Measures to keep reference information secret, e.g. cancellable biomet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上位机与指纹卡建立连接;上位机接受用户操作并判断用户操作类型,如果是指纹采集操作,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指纹卡采集指纹,并向上位机返回采集指纹响应;如果是指纹管理操作,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指纹卡根据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管理响应;还包括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户可在不借助任何特定的采集工具的情况下,随时随地使用指纹卡采集指纹,且能实现用户对指纹的管理,用户体验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指纹卡技术已经可以与标准卡相结合,使指纹卡在物理形态上与标准卡无异,物理性能上达到标准卡要求。现有技术中,指纹卡开卡需要用户必须去银行网点由特定人员协助在指定的采集工具(例如带有指纹采集功能的手机或Pad)上录入指纹后,由指定的采集工具将采集到的指纹传递到指纹卡上,但此过程无法保证采集工具将采集到的指纹传递到指纹卡的过程是安全的,而且指纹卡的开卡需要用户必须去银行网点,不方便用户;此外,用户无法实现指纹管理,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上位机与指纹卡建立连接;
步骤S2、上位机接受用户操作;
步骤S3、上位机判断用户操作类型,如果是指纹采集操作,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指纹卡采集指纹,并向上位机返回采集指纹响应;如果是指纹管理操作,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指纹卡根据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管理响应;
步骤S1中还包括:服务器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并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管理系统,包括:上位机、指纹卡和服务器;
上位机,具体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与指纹卡建立连接;
第一操作模块,用于接受用户操作;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操作模块中用户操作类型;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是指纹采集操作时,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是指纹管理操作时,向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指纹卡返回的采集指纹响应;用于接收指纹卡返回的指纹管理响应;
指纹卡,具体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指纹管理指令;
采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采集指纹指令,采集指纹,得到采集指纹响应;
第二操作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指纹管理指令,根据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得到指纹管理响应;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上位机返回所述采集模块得到的采集指纹响应;用于向所述上位机返回所述第二操作模块得到的指纹管理响应;
服务器,具体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对第三接收模块接收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户可在不借助任何特定的采集工具的情况下,随时随地使用指纹卡采集指纹,且能实现用户对指纹的管理,用户体验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指纹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一种指纹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一种指纹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提供的一种指纹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提供的一种指纹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提供的一种指纹管理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指纹卡、上位机和服务器三方的系统,其中,上位机是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或者读卡器;本系统中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具体指接收来电消息或信息的移动终端。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1、上位机与指纹卡建立连接;
步骤S2、上位机接受用户操作;
步骤S3、上位机判断用户操作类型,如果是指纹采集操作,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指纹卡采集指纹,并向上位机返回采集指纹响应;如果是指纹管理操作,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指纹卡根据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管理响应;
步骤S1中还包括:服务器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并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可选地,上位机与指纹卡建立连接,具体为: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连接响应。
可选地,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后,还包括:上位机读取指纹卡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服务器验证通过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上位机执行步骤S2;服务器验证未通过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上位机报错。
可选地,读取指纹卡信息,具体为: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读取指纹卡信息指令,接收指纹卡返回的指纹卡信息。
可选地,读取指纹卡信息之前还包括: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验证验证口令,验证通过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上位机读取指纹卡信息;服务器验证未通过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上位机报错。
可选地,服务器验证验证口令,具体为:服务器验证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与服务器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是否一致,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可选地,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之前,还包括: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后,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获取预置的终端号码,并根据终端号码向对应的终端发送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
可选地,服务器进行验证,具体为:服务器验证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与上位机读取到的指纹卡信息是否相同,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可选地,上位机读取指纹卡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具体为:服务器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指纹卡信息,并根据指纹卡信息获取申请人信息,判断与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是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可选地,步骤S1中还包括:上位机获取用户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具体为:服务器将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如果查找并比对成功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失败响应。
可选地,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后,还包括: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从自身数据库中获取指纹卡信息,并根据指纹卡信息获取申请人信息,判断与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是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之前,还包括: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是则结束;否则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
可选地,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具体为: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指纹信息。
可选地,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具体为:上位机根据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的数量判断是否已录入指纹。
可选地,指纹卡采集指纹后,还包括: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
可选地,指纹管理指令包括为:增加指纹指令;
向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指纹卡根据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管理响应,具体为: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增加指纹指令,指纹卡采集指纹,并向上位机返回增加指纹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增加指纹指令之前还包括: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还能增加指纹,是则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否则增加指纹失败,报错。
可选地,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还能增加指纹,具体为:上位机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一预设值,是则不能增加指纹;否则还能增加指纹。
可选地,指纹管理指令包括为:删除指纹指令;
向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指纹卡根据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管理响应,具体为: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指纹卡删除指纹,并向上位机返回删除指纹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之前还包括: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能删除指纹,是则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否则删除指纹失败,报错。
可选地,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能删除指纹,具体为:上位机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二预设值,是则不能删除指纹;否则能删除指纹。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
可选地,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能删除指纹之前还包括:上位机接收用户要删除指纹的编号;
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具体为: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包含要删除指纹的编号的删除指纹指令;
指纹卡删除指纹,具体为:指纹卡根据要删除指纹的编号找到对应的指纹,删除找到的指纹。
可选地,指纹卡采集指纹还包括:指纹卡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用户指纹,是则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超时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具体为: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将接收到的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指纹卡。
可选地,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上位机具体包括: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并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上位机具体包括: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采集指纹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上位机具体包括: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后,对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具体为: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服务器对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将接收到的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指纹卡。
可选地,服务器对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上位机具体包括:服务器对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并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服务器对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上位机具体包括:服务器对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指纹管理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服务器对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上位机具体包括: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后,对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指纹卡、上位机和服务器三方的系统,其中,上位机是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或者读卡器;本系统中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具体指能接收来电消息或信息的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1、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指纹卡返回连接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1之前还包括: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信息并发至服务器进行验证,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如果查找并比对成功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成功响应,执行步骤101;否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失败响应。
步骤102、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读取指纹卡信息指令,指纹卡返回指纹卡信息;
步骤103、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指纹卡信息;
步骤104、服务器接收并验证指纹卡信息,验证通过,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执行步骤105;验证未通过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上位机报错。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并验证指纹卡信息,具体包括:服务器验证上位机传来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与上位机传来的读取的指纹卡信息是否相同,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并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
具体地,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验证上位机接收到的验证口令与服务器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是否一致,是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未通过;
更具体地,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之前还包括:服务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获取预置的终端号码,并根据终端号码向对应终端发送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用户将终端接收到的验证口令输入到上位机;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上位机获取用户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验证指纹卡信息,具体包括:服务器根据指纹卡信息获取对应的申请人信息,并判断与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步骤105、上位机接受用户操作并判断操作类型,若是指纹采集操作,执行步骤106;若是指纹管理操作,执行步骤108;
步骤106、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发送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至上位机;上位机发送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至指纹卡;
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将加密后的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将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对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加密后的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步骤107、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后,采集用户指纹,并向上位机返回采集指纹响应,上位机向服务器返回采集指纹响应;
可选地,指纹卡对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解密得到指令明文;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根据上位机传来的指令进行操作;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解密得到指令明文根据上位机传来的指令进行操作;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步骤108、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服务器对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发送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至上位机;上位机发送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至指纹卡;
步骤109、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后,指纹卡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管理响应,上位机向服务器返回采集指纹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之前,还包括: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是则结束;否则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指纹卡采集指纹,并向上位机返回采集指纹响应;
具体地,上位机根据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的数量判断是否已录入指纹;
可选地,当指纹管理指令具体为增加指纹指令时,向指纹卡发送增加指纹指令,指纹卡采集指纹,并向上位机返回增加指纹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增加指纹指令之前还包括: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还能增加指纹,是则向指纹卡发送增加指纹指令;否则增加指纹失败,报错;
具体地,上位机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还能增加指纹,具体包括:上位机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一预设值,是则不能增加指纹;否则还能增加指纹;
相应地,上位机返回的采集指纹响应具体包括:采集指纹成功、采集指纹失败或者采集指纹超时;
可选地,指纹卡采集指纹后,还包括: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
相应地,当上位机返回采集指纹响应为采集指纹成功时,采集指纹响应中还包括采集到的指纹对应的编号;
可选地,当指纹管理指令具体为删除指纹指令时,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指纹卡删除指纹,并向上位机返回删除指纹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之前还包括: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能删除指纹,是则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否则删除指纹失败,报错;
具体地,上位机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二预设值,是则删除指纹失败,报错;否则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
可选地,向指纹卡发送的删除指纹指令中还包括:要删除的指纹的指纹编号。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指纹卡、上位机和服务器三方的系统,其中,上位机是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PC或者读卡器;本系统中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具体指能接收来电消息或信息的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201、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信息具体指指纹卡卡号、申请人姓名及证件号码、有效期及安全码等。
例如,指纹卡卡号为:6222 1111 1111 0000;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1之前还包括: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信息并发至服务器进行验证,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如果查找并比对成功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失败响应。
步骤202、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指纹卡信息的验证请求;
步骤203、服务器接收到验证请求后,根据指纹卡信息获取预置的终端号码,并根据终端号码向对应的终端发送验证口令;
优选地,服务器根据预置的终端号码将验证口令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发送至终端号码对应的终端。
例如,验证口令为:123456。
步骤204、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并将验证口令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205、服务器接收验证口令,判断接收到的验证口令是否与向终端发送的验证口令相同,是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执行步骤206,否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上位机报错;
步骤206、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
优选地,步骤206之前还包括:上位机选择与指纹卡连接的方式;
具体地,上位机可通过蓝牙、Wi-Fi、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或者读卡装置与指纹卡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以蓝牙连接为例,上位机选择通过蓝牙方式与指纹卡进行连接后,判断自身的蓝牙功能是否开启,如未开启,则开启蓝牙;如已开启,则从蓝牙列表中选择指纹卡并进行蓝牙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位机在与指纹卡进行蓝牙连接之前,需进行指纹卡上电处理;
具体地,指纹卡可通过供电线与供电设备连接进行上电处理,或通过指纹卡自身供电装置进行上电处理。
步骤207、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连接响应;
具体地,如果指纹卡与上位机连接成功,则向上位机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执行步骤208;如果指纹卡与上位机连接失败,则向上位机发送连接失败响应;
可选地,当上位机选择通过蓝牙方式与指纹卡进行连接时,如若连接成功则指纹卡上的蓝牙指示灯由闪烁状态变成常亮状态。
步骤208、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卡信息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信息具体指指纹卡卡号、申请人姓名及证件号码、有效期及安全码等。
具体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卡信息指令为:00B2010C00;
步骤209、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指纹卡信息;
具体地,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指纹卡信息为:5A5F245F25,包含银行卡号、应用失效日期及应用生效日期。
步骤210、上位机将指纹卡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211、服务器收到指纹卡信息后,判断是否与验证请求中包含的指纹卡信息相同,是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的响应,执行步骤212;否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的响应,上位机报错;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通过应用程序向指纹卡的金融应用发送读取卡号和申请人姓名数据指令,并将指纹卡返回的数据与用户在指纹卡信息录入界面输入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做对比,如果对比结果一致,则向上位机返回验证成功的响应;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验证失败的响应,上位机报错。
步骤212、上位机接受用户操作并判断操作类型,当是指纹采集操作时,向服务器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服务器对获取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发送加密后的获取指纹指令至上位机,上位机发送加密后的获取指纹指令至指纹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获取指纹信息指令密文,将加密后的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将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获取指纹信息指令密文后,对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获取指纹信息指令密文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信息具体指指纹卡中存储的指纹的数量及指纹编号。
具体地,获取指纹信息指令为:A55A5100;
步骤213、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向上位机返回指纹信息,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成功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具体为:
指纹卡对上位机传来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密文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解密得到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明文;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根据上位机传来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获取指纹信息;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解密得到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明文,获取指纹信息;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步骤214、上位机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是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215;
具体地,上位机根据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的数量判断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
步骤215、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
具体地,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为:80D2000100。
步骤216、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发送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至上位机;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16具体为:
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采集指纹指令密文,将加密后的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将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采集指纹指令密文后,对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采集指纹指令密文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根据指纹卡信息得到第一密钥和/或第二密钥并预置在服务器中;相应地,指纹卡在发卡之前,服务器需将第一密钥和/或第二密钥发送至指纹卡中并进行保存。
可选地,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可以是同一种密钥,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密钥。
步骤217、上位机发送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至指纹卡;
步骤218、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得到采集指纹指令后,采集指纹,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响应,上位机向服务器返回指纹采集响应,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具体为:
指纹卡对上位机传来的采集指纹指令密文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运算解密得到采集指纹指令明文;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根据上位机传来的采集指纹指令采集指纹;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解密得到采集指纹指令明文,采集指纹;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本实施例中,指纹卡采集指纹后还包括:设置指纹对应的指纹编号;相应地,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的指纹录入响应中包含指纹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采集响应包括:指纹采集成功、指纹采集失败及指纹采集超时。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指纹卡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用户指纹,是则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超时响应;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1-步骤211可以替换为步骤201’-步骤211’,具体包括:
步骤201’、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202’、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连接响应;
步骤203’、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卡信息指令;
步骤204’、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指纹卡信息;
步骤205’、上位机将指纹卡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206’、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
步骤207’、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指纹卡信息的验证请求;
步骤208’、服务器收到验证请求后,判断验证请求中包含的指纹卡信息是否与服务器接收到的指纹卡信息相同,是则向上位机返回验证成功的响应,执行步骤209’;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验证失败的响应,上位机报错;
步骤209’、服务器根据验证请求中的指纹卡信息获取预置的终端号码,并根据终端号码向对应的终端发送验证口令;
步骤210’、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并将验证口令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211’、服务器接收验证口令,判断接收到的验证口令是否与向终端发送的验证口令相同,是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执行步骤212,否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上位机报错;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6-步骤207还可在步骤201之前执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指纹卡、上位机和服务器三方的系统,其中,上位机是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PC或者读卡器;本系统中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具体指能接收来电消息或信息的移动终端。如图3-图4所示,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301、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信息具体指指纹卡卡号、申请人姓名及证件号码、有效期及安全码等。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1之前还包括: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信息并发至服务器进行验证,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如果查找并比对成功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失败响应。
步骤302、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指纹卡信息的验证请求;
步骤303、服务器接收到验证请求后,根据指纹卡信息获取预置的终端号码,并根据终端号码向对应的终端发送验证口令;
优选地,服务器根据预置的终端号码将验证口令通过电话语音、短信、邮件等方式发送至终端号码对应的终端。
例如,验证口令为:123456。
步骤304、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并将验证口令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305、服务器接收验证口令,判断接收到的验证口令是否与向终端发送的验证口令相同,是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执行步骤306,否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上位机报错;
步骤306、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
优选地,步骤306之前还包括:上位机选择与指纹卡连接的方式;
具体地,上位机可通过蓝牙、Wi-Fi、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或者读卡装置与指纹卡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以蓝牙连接为例,上位机选择通过蓝牙方式与指纹卡进行连接后,判断自身的蓝牙功能是否开启,如未开启,则开启蓝牙;如已开启,则从系统蓝牙列表中选择指纹卡并进行蓝牙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位机在与指纹卡进行蓝牙连接之前,需进行指纹卡上电处理;
具体地,指纹卡可通过供电线与供电设备连接进行上电处理,或通过指纹卡自身供电装置进行上电处理。
步骤307、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连接响应;
具体地,如果指纹卡与上位机连接成功,则向上位机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执行步骤308;如果指纹卡与上位机连接失败,则向上位机发送连接失败响应;
可选地,当上位机选择通过蓝牙方式与指纹卡进行连接时,如若连接成功则指纹卡上的蓝牙指示灯由闪烁状态变成常亮状态。
步骤308、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卡信息指令;
步骤309、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指纹卡信息;
步骤310、上位机将指纹卡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311、服务器收到指纹卡信息后,判断是否与验证请求中包含的指纹卡信息相同,是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的响应,执行步骤312;否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的响应,报错;
步骤312、上位机接受用户操作并判断操作类型,当是增加指纹操作时,执行步骤313;当是删除指纹操作时,执行步骤320;当是其它操作时,按照操作类型发送相应指令;
步骤313、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服务器对获取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指令返回至上位机,上位机将加密后的指令发送至指纹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加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14、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向上位机返回指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解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15、上位机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一预设值,是则增加指纹失败,并向服务器发送失败响应;否则执行步骤316;
在本实施例中,当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无法继续增加指纹,指纹添加失败。
步骤316、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增加指纹指令,服务器对增加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指令返回至上位机;上位机将加密后的指令发送至指纹卡;
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增加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增加指纹指令密文,将加密后的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增加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将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增加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增加指纹指令密文后,对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增加指纹指令密文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根据指纹卡信息得到第一密钥和/或第二密钥并预置在服务器中;相应地,指纹卡在发卡之前,服务器需将第一密钥和/或第二密钥发送至指纹卡中并进行保存。
步骤317、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得到增加指纹指令后,采集指纹;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具体为:
指纹卡对上位机传来的增加指纹指令密文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解密得到增加指纹指令明文;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根据上位机传来的增加指纹指令增加指纹;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解密得到增加指纹指令明文,增加指纹;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会根据服务器通过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分多次进行指纹数据采集,每次指纹采集完成后,指纹卡会向上位机发送增加指纹响应;具体地,增加指纹响应包括:增加指纹成功、增加指纹失败及增加指纹超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指纹卡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用户指纹,是则向上位机返回增加指纹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超时;
步骤318、指纹卡对采集到的指纹设置指纹编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指纹编号具体为: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处理。
步骤319、指纹卡向上位机发送增加指纹响应,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增加指纹响应,完成指纹录入;
在本实施例中,增加指纹响应包含指纹编号;
步骤320、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服务器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返回至上位机,上位机将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发送至指纹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加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21、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向上位机返回指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解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22、上位机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二预设值,是则删除指纹失败,向服务器发送失败响应;否则执行步骤323;
在本实施例中,当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指纹无法删除,具体地,第二预设值为1。
步骤323、上位机接收用户要删除的指纹编号,并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指纹编号的删除指纹指令,服务器对删除指纹指令进行加密,返回加密后删除指纹指令至上位机;上位机返回加密后删除指纹指令至指纹卡;
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删除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删除指纹指令密文,将加密后的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删除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将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或者,服务器对上位机传来的删除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删除指纹指令密文后,对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删除指纹指令密文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根据指纹卡信息得到第一密钥和/或第二密钥并预置在服务器中;相应地,指纹卡在发卡之前,服务器需将第一密钥和/或第二密钥发送至指纹卡中并进行保存。
具体地,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删除指纹指令为:80D200020201。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接收用户选中的要删除的指纹后,提示用户是否确认删除指纹,当接收到用户传来的确认删除响应后,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指纹编号的删除指纹指令;
步骤324、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根据编号找到对应的指纹,删除指纹,并向上位机发送删除指纹响应,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删除指纹响应,完成指纹删除。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具体为:
指纹卡对上位机传来的删除指纹指令密文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解密得到删除指纹指令明文;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根据上位机传来的删除指纹指令删除指纹;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或者,指纹卡接收到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后,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二校验值,判断第二校验值和接收到的第一校验值是否相同,是则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解密得到删除指纹指令明文,删除指纹;否则向上位机返回错误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返回的删除指纹响应包括:删除指纹成功和删除指纹失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1-步骤311可以替换为步骤201’-步骤211’,实施例三中已经具体列出,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指纹卡、上位机和服务器三方的系统,其中,上位机是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PC或者读卡器;本系统中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具体指能接收来电消息或信息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如图5所示,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401、上位机获取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输入用户信息登录应用程序;具体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及证件号码。
步骤402、服务器保存用户信息,并向上位机返回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保存用户信息之前还包括: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如果查找并比对成功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失败响应。
步骤403、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404、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连接响应;
步骤405、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卡信息指令;
步骤406、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指纹卡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返回的指纹卡信息包括:指纹卡卡号、申请人姓名及证件号码、有效期及安全码等。
步骤407、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指纹卡信息;
步骤408、服务器根据指纹卡信息获取对应的申请人信息,并判断与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是则向上位机返回匹配成功;否则向上位机返回匹配失败,上位机报错;
步骤409、上位机接受用户操作并判断操作类型,当是指纹采集操作时,执行步骤410;
步骤410、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服务器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加密,发送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返回至上位机,上位机将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发送至指纹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加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11、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向上位机返回指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解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12、上位机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是则,结束;否则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执行步骤413;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信息具体指指纹卡中存储的指纹的数量及指纹编号;具体地,上位机根据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的数量判断是否已录入指纹。
步骤413、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发送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至上位机;上位机发送加密后的指令发送至指纹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6,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14、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得到采集指纹指令后,采集指纹,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响应,上位机向服务器返回指纹采集响应,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采集指纹指令进行解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8,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指纹卡、上位机和服务器三方的系统,其中,上位机是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PC或者读卡器。如图6-图7所示,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501、上位机获取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502、服务器保存用户信息,并向上位机返回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保存用户信息之前还包括: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如果查找并比对成功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失败响应。
步骤503、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504、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连接响应;
步骤505、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卡信息指令;
步骤506、指纹卡向上位机返回指纹卡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返回的指纹卡信息包括:指纹卡卡号、申请人姓名及证件号码、有效期及安全码等。
步骤507、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指纹卡信息;
步骤508、服务器根据指纹卡信息获取对应的申请人信息,并判断与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是则向上位机返回匹配成功,执行步骤509;否则向上位机返回匹配失败,上位机报错;
步骤509、上位机接受用户操作并判断操作类型,当是增加指纹操作时,执行步骤510;当是删除指纹操作时,执行步骤517;当是其它操作时,按照操作类型发送相应指令;
步骤510、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服务器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加密,发送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至上位机;上位机发送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至指纹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加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11、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向上位机返回指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解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12、上位机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一预设值,是则增加指纹失败,并向服务器发送失败响应;否则执行步骤513;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无法继续增加指纹,指纹添加失败。
步骤513、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增加指纹指令,服务器对增加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发送加密后的增加指纹指令至上位机;上位机发送加密后的增加指纹指令发送至指纹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增加指纹指令进行加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四中步骤316,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14、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得到增加指纹指令后,采集指纹;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增加指纹指令进行解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四中步骤317,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会根据服务器通过上位机传来的指令分多次进行指纹数据采集,每次指纹采集完成后,指纹卡会向上位机发送录入响应;具体地,录入响应包括:录入成功、录入失败及录入超时。
步骤515、指纹卡对采集到的指纹设置指纹编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指纹编号具体为: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处理。
步骤516、指纹卡向上位机发送增加指纹响应;上位机将增加指纹响应发送至服务器,完成指纹录入;
步骤517、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服务器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加密,发送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至上位机;上位机发送加密后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至指纹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加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18、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向上位机返回指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获取指纹信息指令进行解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三中步骤21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19、上位机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二预设值,是则删除指纹失败,并向服务器发送失败响应;否则执行步骤520;
在本实施例中,当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指纹无法删除;具体地,第二预设值为1。
步骤520、上位机接收用户要删除的指纹编号,并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指纹编号的删除指纹指令,服务器对删除指纹指令进行加密,返回加密后删除指纹指令至上位机;上位机返回加密后删除指纹指令至指纹卡;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删除指纹指令进行加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四中步骤323,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删除指纹指令为:80D200020201。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接收用户选中的要删除的指纹后,提示用户是否确认删除指纹,当接收到用户传来的确认删除响应后,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指纹编号的删除指纹指令;
步骤521、指纹卡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密,根据编号找到对应的指纹,删除指纹,并向上位机发送删除指纹响应,上位机向服务器发送删除指纹响应,完成指纹删除。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对删除指纹指令进行解密的详细过程参见实施例四中步骤324,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卡返回的删除指纹响应包括:删除指纹成功和删除指纹失败。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管理系统,如图8所示,包括:上位机、指纹卡和服务器;
上位机,具体包括:
连接模块101,用于与指纹卡建立连接;
第一操作模块102,用于接受用户操作;
第一判断模块103,用于判断第一操作模块102中用户操作类型;
第一发送模块104,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103判断是指纹采集操作时,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103判断是指纹管理操作时,向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
第一接收模块105,用于接收指纹卡返回的采集指纹响应;用于接收指纹卡返回的指纹管理响应;
指纹卡,具体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指纹管理指令;
采集模块202,用于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1接收到的采集指纹指令,采集指纹,得到采集指纹响应;
第二操作模块203,用于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1接收到的指纹管理指令,根据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得到指纹管理响应;
第二发送模块204,用于向上位机返回采集模块203得到的采集指纹响应;用于向上位机返回第二操作模块203得到的指纹管理响应;
服务器,具体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
验证模块302,用于对第三接收模块301接收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可选地,连接模块101,具体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一接收单元;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受指纹卡返回的连接响应;
第二发送模块204,还用于向上位机返回连接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还包括读取模块和报错模块;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指纹卡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04,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读取模块读取的指纹卡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105,还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验证成功响应;还用于接收收服务器返回的验证失败响应;
第一操作模块102,具体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105接收服务器返回的验证成功响应后,接受用户操作;
报错模块,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105接收服务器返回的验证失败响应后,报错;
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
第三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上位机传来的指纹卡信息;
验证模块302,还用于验证第三接收模块301接收的指纹卡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验证模块302验证通过,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服务器验证未通过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可选地,读取模块,具体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指纹卡发送读取指纹卡信息指令;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指纹卡返回的指纹卡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201,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读取指纹卡信息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204,还用于向上位机发送指纹卡信息。
可选地,第一接收模块105,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
第一发送模块104,还用于将第一接收模块105接收的验证口令发送至服务器;
验证模块302,还用于验证验证口令;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验证模块302验证通过,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服务器验证未通过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可选地,验证模块302,具体用于验证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与服务器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是否一致,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可选地,服务器还包括:第一获取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105,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04,还用于将第一接收模块105接收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第三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三接收模块301接收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获取预置的终端号码;
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终端号码,向对应的终端发送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
可选地,验证模块302,具体用于验证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与第三接收模块301接收到的指纹卡信息是否相同,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可选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
第三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来的指纹卡信息,并根据指纹卡信息获取申请人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三接收模块301获取的申请人信息与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第三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匹配时,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当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不匹配时,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可选地,第一接收模块105,还用于获取用户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04,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用户信息;
验证模块302,具体用于将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
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当验证模块302查找并比对成功时,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成功响应;当验证模块302查找并比对失败时,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失败响应。
可选地,验证模块302,还用于根据用户信息从自身数据库中获取指纹卡信息,并根据指纹卡信息获取申请人信息,判断与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当验证模块302判断匹配时,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当验证模块302判断匹配时,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和第三判断模块;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是则结束;
第一发送模块104,还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
可选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包括:第三发送单元和第三接收单元;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指纹卡返回的指纹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204,用于向上位机发送指纹信息。
可选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的数量判断是否已录入指纹。
可选地,指纹卡还包括:编号模块;
编号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
可选地,指纹管理指令具体为:增加指纹指令;
第一发送模块104,具体用于向指纹卡发送增加指纹指令;
第一接收模块105,具体用于接收指纹卡返回的增加指纹响应;
第二接收模块201,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增加指纹指令;
采集模块2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1接收到的增加指纹指令,采集指纹;
第二发送模块204,还用于向上位机返回增加指纹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
第一发送模块104,还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是时,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当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增加指纹失败,报错。
可选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一预设值,是则不能增加指纹;否则能增加指纹。
可选地,指纹卡还包括:删除模块;
指纹管理指令具体为:删除指纹指令;
第一发送模块104,具体用于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
第一接收模块105,具体用于接收指纹卡返回的删除指纹响应;
第二接收模块201,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删除指纹指令;
删除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1接收到的删除指纹指令,删除指纹;
第二发送模块204,还用于向上位机返回删除指纹响应。
可选地,上位机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纹信息判断指纹卡是否能删除指纹;
第一发送模块104,还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是时,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当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删除指纹失败,报错。
可选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二预设值,是则不能删除指纹;否则能删除指纹。
可选地,指纹卡还包括:编号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
第一接收模块105,还用于接收用户要删除指纹的编号;
第一发送模块104,具体用于向指纹卡发送包含要删除指纹的编号的删除指纹指令;
删除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要删除指纹的编号找到对应的指纹,删除找到的指纹。
可选地,采集模块202包括:第一判断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用户指纹;
第二发送模块204,还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用户指纹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成功响应;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未采集到用户指纹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超时响应。
可选地,服务器还包括加密模块;
第一发送模块104,具体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来的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
第三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来的采集指纹指令;
加密模块,用于对第三接收模块301接收的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
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将加密模块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第一发送模块104,还用于向指纹卡发送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
可选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加密模块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采集指纹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上位机传来的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后,对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服务器还包括加密模块;
第一发送模块104,具体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来的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
第三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来的指纹管理指令;
加密模块,用于对第三接收模块301接收的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
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将加密模块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第一发送模块104,还用于向指纹卡发送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
可选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加密模块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指纹管理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上位机传来的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后,对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和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2)

1.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上位机与指纹卡建立连接;
步骤S2、所述上位机接受用户操作;
步骤S3、所述上位机判断用户操作类型,如果是指纹采集操作,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所述指纹卡采集指纹,并向所述上位机返回采集指纹响应;如果是指纹管理操作,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所述指纹卡根据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并向所述上位机返回指纹管理响应;
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服务器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并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与指纹卡建立连接,具体为: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所述指纹卡向所述上位机返回连接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后还包括:所述上位机读取指纹卡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所述服务器验证通过则向所述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所述上位机执行步骤S2;所述服务器验证未通过则向所述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所述上位机报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指纹卡信息,具体为: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读取指纹卡信息指令,接收所述指纹卡返回的指纹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指纹卡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并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验证所述验证口令,验证通过则向所述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所述上位机读取指纹卡信息;所述服务器验证未通过则向所述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所述上位机报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验证所述验证口令,具体为:所述服务器验证所述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与所述服务器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是否一致,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之前,还包括:所述上位机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上位机发送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后,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获取预置的终端号码,并根据终端号码向对应的终端发送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读取指纹卡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具体为:所述上位机读取指纹卡信息,发送读取到的指纹卡信息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验证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与所述读取到的指纹卡信息是否相同,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读取指纹卡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具体为:所述上位机读取指纹卡信息,发送读取到的指纹卡信息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指纹卡信息获取申请人信息,判断与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是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所述上位机获取用户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并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具体为:所述服务器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如果查找并比对成功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失败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后,还包括:所述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从自身数据库中获取指纹卡信息,并根据所述指纹卡信息获取申请人信息,判断与所述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是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之前,还包括:所述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所述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是则结束;否则向所述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具体为: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所述指纹卡向所述上位机返回所述指纹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所述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具体为: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的数量判断是否已录入指纹。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卡采集指纹后,还包括: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包括:增加指纹指令;
所述向所述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所述指纹卡根据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并向所述上位机返回指纹管理响应,包括: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增加指纹指令,所述指纹卡采集指纹,并向所述上位机返回增加指纹响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增加指纹指令之前还包括:所述上位机获取所述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还能增加指纹,是则向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否则增加指纹失败,报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还能增加指纹,具体为:所述上位机判断所述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一预设值,是则不能增加指纹;否则还能增加指纹。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包括:删除指纹指令;
所述向所述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所述指纹卡根据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并向所述上位机返回指纹管理响应,包括: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所述指纹卡删除指纹,并向所述上位机返回删除指纹响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之前还包括:所述上位机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能删除指纹,是则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否则删除指纹失败,报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能删除指纹,具体为:所述上位机判断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二预设值,是则不能删除指纹;否则能删除指纹。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
所述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是否能删除指纹之前还包括:所述上位机接收用户要删除指纹的编号;
所述上位机向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具体为: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包含所述要删除指纹的编号的删除指纹指令;
所述指纹卡删除指纹,具体为:所述指纹卡根据所述要删除指纹的编号找到对应的指纹,删除找到的指纹。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卡采集指纹还包括:所述指纹卡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用户指纹,是则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成功响应,否则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超时响应。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具体为: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所述服务器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将接收到的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所述指纹卡。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具体包括:所述服务器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并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具体包括:所述服务器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所述采集指纹指令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具体包括:所述服务器对所述上位机传来的所述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后,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具体为: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指纹管理指令,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将接收到的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所述指纹卡。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具体包括: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并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具体包括: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具体包括:所述服务器对所述上位机传来的所述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后,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运算产生第一校验值,并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32.一种指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指纹卡和服务器;
所述上位机,具体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与指纹卡建立连接;
第一操作模块,用于接受用户操作;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模块中用户操作类型;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是指纹采集操作时,向所述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是指纹管理操作时,向所述指纹卡发送指纹管理指令;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纹卡返回的采集指纹响应;用于接收所述指纹卡返回的指纹管理响应;
所述指纹卡,具体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来的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来的指纹管理指令;
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采集指纹指令,采集指纹,得到采集指纹响应;
第二操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指纹管理指令,根据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完成对指纹的管理操作,得到指纹管理响应;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上位机返回所述采集模块得到的采集指纹响应;用于向所述上位机返回所述第二操作模块得到的指纹管理响应;
所述服务器,具体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具体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一接收单元;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指纹卡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受所述指纹卡返回的连接响应;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上位机返回连接响应。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包括读取模块和报错模块;
所述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指纹卡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指纹卡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验证成功响应;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验证失败响应;
所述第一操作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验证成功响应后,接受用户操作;
所述报错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验证失败响应后,报错;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传来的指纹卡信息;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验证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的指纹卡信息;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验证通过,向所述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所述服务器验证未通过则向所述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模块,具体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指纹卡发送读取指纹卡信息指令;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指纹卡返回的指纹卡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来的读取指纹卡信息指令;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指纹卡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验证口令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验证所述验证口令;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验证通过,向所述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所述服务器验证未通过则向所述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验证所述用户输入的验证口令与所述服务器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是否一致,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一获取模块;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的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获取预置的终端号码;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终端号码,向对应的终端发送自身产生的验证口令。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验证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卡信息与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指纹卡信息是否相同,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未通过。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上位机发来的指纹卡信息,并根据所述指纹卡信息获取申请人信息;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获取的申请人信息与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匹配时,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不匹配时,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4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户信息;
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将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在自身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查找并比对成功时,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成功响应;当所述验证模块查找并比对失败时,向上位机发送用户信息验证失败响应。
4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信息从自身数据库中获取指纹卡信息,并根据所述指纹卡信息获取申请人信息,判断与上位机发送来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判断匹配时,向上位机发送验证成功响应;当所述验证模块判断匹配时,向上位机发送验证失败响应。
4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和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所述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是则结束;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向所述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包括:第三发送单元和第三接收单元;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指纹卡发送获取指纹信息指令;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指纹卡返回的指纹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的获取指纹信息指令;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指纹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的数量判断是否已录入指纹。
4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卡还包括:编号模块;
所述编号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
4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具体为:增加指纹指令;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指纹卡发送增加指纹指令;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指纹卡返回的增加指纹响应;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来的增加指纹指令;
所述采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增加指纹指令,采集指纹;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上位机返回增加指纹响应。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所述指纹卡是否已录入指纹;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是时,向所述指纹卡发送采集指纹指令;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增加指纹失败,报错。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一预设值,是则不能增加指纹;否则能增加指纹。
5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卡还包括:删除模块;
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具体为:删除指纹指令;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指纹卡返回的删除指纹响应;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来的删除指纹指令;
所述删除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删除指纹指令,删除指纹;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上位机返回删除指纹响应。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指纹卡中的指纹信息;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所述指纹卡是否能删除指纹;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是时,向所述指纹卡发送删除指纹指令;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删除指纹失败,报错。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指纹信息中的指纹数量是否等于第二预设值,是则不能删除指纹;否则能删除指纹。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卡还包括:编号模块;
所述编号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编号;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要删除指纹的编号;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指纹卡发送包含所述要删除指纹的编号的删除指纹指令;
所述删除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要删除指纹的编号找到对应的指纹,删除找到的指纹。
5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用户指纹;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用户指纹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成功响应;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未采集到用户指纹时,向上位机返回指纹采集超时响应。
5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加密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来的采集指纹指令;
所述加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的采集指纹指令进行加密;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加密模块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指纹卡发送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密模块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57.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指纹指令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58.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上位机传来的所述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后,对所述采集指纹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加密后的采集指纹指令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5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加密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采集指纹指令;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来的指纹管理指令;
所述加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的指纹管理指令进行加密;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加密模块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所述上位机;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指纹卡发送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密模块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发送至上位机。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指纹管理指令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62.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上位机传来的所述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一密钥进行第一预设算法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后,对所述指纹管理指令使用预置的第二密钥进行第二预设算法产生第一校验值;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加密后的指纹管理指令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至上位机。
CN201810434979.1A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629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4979.1A CN108629172B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PCT/CN2018/094627 WO2019214034A1 (zh) 2018-05-09 2018-07-05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US16/677,612 US11403380B2 (en) 2018-05-09 2019-11-07 Method for managing fingerprint and system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4979.1A CN108629172B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9172A true CN108629172A (zh) 2018-10-09
CN108629172B CN108629172B (zh) 2019-03-29

Family

ID=6369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4979.1A Active CN108629172B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3380B2 (zh)
CN (1) CN108629172B (zh)
WO (1) WO201921403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7219A (zh) * 2018-12-28 2019-03-08 江苏恒宝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卡远程发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26665A (zh) * 2019-11-01 2020-02-21 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卡指纹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07783A (zh) * 2020-12-31 2021-02-02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读卡器辅助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6110137A (zh) * 2023-04-13 2023-05-12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录入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6778B2 (en) * 2020-10-15 2023-03-28 T-Mobile Usa, Inc. Biometric access to service provider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4149A1 (en) * 2000-06-20 2001-12-20 Yuichi Kawaguchi Justification authenticating system, personal certificate issuing system, and personal certificate
CN1353386A (zh) * 2000-11-09 2002-06-12 金镇三 利用指纹信息的卡交易认证方法及其系统
CN102413146A (zh) * 2011-12-23 2012-04-11 杭州数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码的客户端授权登录方法
CN103117853A (zh) * 2011-11-16 2013-05-2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存储装置帐户输入及认证方法
CN104392162A (zh) * 2014-12-08 2015-03-04 北京大唐智能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智能卡
CN105989324A (zh) * 2015-01-29 2016-10-05 成都中杰联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特征的嵌入式身份认证系统
CN106022050A (zh) * 2016-05-27 2016-10-1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c控制的服务器指纹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4773B1 (en) * 2000-05-19 2005-09-13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during on-line transactions
CN103186769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大唐电信(天津)通信终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验证的方法、系统及一种指纹采集器
US20160063504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MobiCash Hong Kong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ed transactions
CN105868679B (zh) * 2015-01-23 2017-11-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信息的动态更新方法和指纹识别装置
CN104660416B (zh) * 2015-02-13 2018-08-28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认证系统和设备的工作方法
CN105069442B (zh) * 2015-08-25 2018-12-07 杭州晟元数据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安全单元se模组及支付验证方法
US20170223017A1 (en) * 2016-02-03 2017-08-03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Interpreting user expression based on captured biometric data and providing services based thereon
CN106570955B (zh) * 2016-10-12 2019-02-01 广东建邦计算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门禁设备的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US11962702B2 (en) * 2017-02-24 2024-04-16 REAL IZvest llc Biometric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4149A1 (en) * 2000-06-20 2001-12-20 Yuichi Kawaguchi Justification authenticating system, personal certificate issuing system, and personal certificate
CN1353386A (zh) * 2000-11-09 2002-06-12 金镇三 利用指纹信息的卡交易认证方法及其系统
CN103117853A (zh) * 2011-11-16 2013-05-2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存储装置帐户输入及认证方法
CN102413146A (zh) * 2011-12-23 2012-04-11 杭州数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码的客户端授权登录方法
CN104392162A (zh) * 2014-12-08 2015-03-04 北京大唐智能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智能卡
CN105989324A (zh) * 2015-01-29 2016-10-05 成都中杰联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特征的嵌入式身份认证系统
CN106022050A (zh) * 2016-05-27 2016-10-1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c控制的服务器指纹识别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7219A (zh) * 2018-12-28 2019-03-08 江苏恒宝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卡远程发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26665A (zh) * 2019-11-01 2020-02-21 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卡指纹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07783A (zh) * 2020-12-31 2021-02-02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读卡器辅助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2307783B (zh) * 2020-12-31 2021-04-27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读卡器辅助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6110137A (zh) * 2023-04-13 2023-05-12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录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74062A1 (en) 2020-03-05
CN108629172B (zh) 2019-03-29
WO2019214034A1 (zh) 2019-11-14
US11403380B2 (en)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9172B (zh)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847247A (zh) 一种认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102058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1461171A (zh) 生物统计的加密密钥生成器
CN109448175A (zh) 指纹锁的控制方法及指纹锁管理系统
CN107864124B (zh) 一种终端信息安全保护方法、终端及蓝牙锁
CN103971043A (zh) 身份认证方法和认证信息获取方法
CN104717224B (zh) 一种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7517217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多因子无线密钥填充系统
CN106357678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云加密存储方法及智能终端
JP3139483B2 (ja) パーソナ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CN109190343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身份验证安全认证系统
CN107506998A (zh) 一种基于nfc验证的指纹密码支付的方法、装置、系统
CN106971092A (zh) 基于云平台的usb加密卡管理系统
CN106101188A (zh) 一种网络云u盘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3779534A (zh) 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的个人信息提供方法和业务平台
CN110363892A (zh) 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WO2002103535A1 (fr) Procede de certification de qualification utilisant une information de certification
CN106503529A (zh) 一种基于指纹的云存储系统
CN109769035A (zh) 一种计算机远程操控系统及方法
CN105577382A (zh) 一种通信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0330A (zh) 数据输出方法及系统
CN111127019B (zh) 一种备份助记词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794430B (zh) 一种指纹解密的方法和系统
CN114218557A (zh) 基于ai和云端控制的用户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