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3892A - 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3892A
CN110363892A CN201910610592.1A CN201910610592A CN110363892A CN 110363892 A CN110363892 A CN 110363892A CN 201910610592 A CN201910610592 A CN 201910610592A CN 110363892 A CN110363892 A CN 110363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nit
fingerprint
fingerprint lock
voice mess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05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志伟
张其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Orange B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Orange B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Orange B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Orange B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05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38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3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38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锁体,所述锁体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显示屏,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所述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分别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分别与显示屏依次电连接,所述输出模块、处理模块分别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操作简单合理,不仅有效提高了指纹锁的安全性,同时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发生身份信息泄露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和终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开始采用指纹识别的方式进行相应操作,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手指部位的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
现有的指纹锁在进行指纹识别时,均是将手指直接按压在指纹识别区进行指纹信息采集,导致指纹印容易留下痕迹而有被复制的风险;有一些不法分子热衷于复制指纹信息后进行入室盗窃,类似的案件层出不穷,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险和不便。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提高指纹识别的安全性并保证身份信息的隐藏,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锁体,所述锁体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显示屏,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所述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分别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分别与显示屏依次电连接,所述输出模块、处理模块分别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其中包括控制终端和锁体,控制终端即为用户终端,一般为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在本技术方案中实际选择为手机;锁体包括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语音采集单元、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显示屏,其中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可通过指纹录入或者录入密码信息,便于用户进入房屋,无需经过其他步骤,实际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图像采集单元、语音采集单元可采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处理模块中设置有数据库,数据库内预设了拥有进入房屋权限的人,可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访客的身份;若访客身份已经录入数据库,则访客可直接进入房屋,若访客身份没有进入权限,则通知用户,由用户判断是否授予权限。
本发明中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各个模块的数据,同时输出模块中包括控制机械组件,可以用于控制指纹锁的开启和关闭;在实际操作中,控制指纹锁的机械组件公开专利较多,研究也较为深入,为本领域公知常识,同时也不是本专利保护重点,在此不多加赘述。
较优化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预处理单元、第一识别单元、数据库和解密单元,所述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分别与第一接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分别与预处理单元、解密单元电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解密单元分别与第一识别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单元、解密单元分别与数据库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分别与输出模块、显示屏电连接。
本发明中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预处理单元、第一识别单元、数据库和解密单元,其中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模块传输的数据信息,预处理单元可对图像采集单元、语音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进行预处理,不仅便于进行后续识别比对操作,也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压力;解密单元可对接收到的密文A进行解密,便于控制终端的用户信息能够与数据库预设的用户信息相互匹配比对。
较优化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用户登录单元、分析单元、加密单元、第二识别单元、发送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所述输出模块与第二接收单元无线通信,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户登录单元、分析单元、第二识别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识别单元与加密单元电连接,所述分析单元、加密单元分别与发送单元电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与第一接收单元电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控制终端包括用户登录单元、分析单元、加密单元、第二识别单元、发送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其中用户登录单元可以使用录入身份信息,毕竟将录入的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按预设好的排列顺序组合加密,得到密文A;第二识别单元可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并通过加密单元对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进行加密;密文A、加密指纹信息和加密人脸信息的设计不仅便于确认控制终端用户的身份,对控制终端的用户进行识别,防止控制终端发生丢失、遗漏等情况造成数据泄露;同时可以防止在遭受非法数据拦截时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保护,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本技术方案中对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进行加密时,所采用的算法为Hash算法,Hash算法不容易被逆推出来,安全性较好,通过对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符,而处理模块中数据库内存储的身份信息均已通过Hash算法预先加密,得到第二加密符,将第一加密符、第二加密符相互匹配对比,判断用户身份;这样设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完全不涉及到身份信息的传输,且加密后的加密符即使被不法分子拦截也无法逆算得到对应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指纹锁的安全性能,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有效保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较优化地,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模块采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
2)处理模块接收语音信息和图像信息,并进行语音信息的预处理、图像信息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后的语音信息、图像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存语音模板、预存图像模块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8),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存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转至步骤3);
3)输出模块接收识别提示信息“FALSE”,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传输至控制终端;
4)控制终端接收到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用户判断是否授予权限,若提示为“YES”,则转步骤5),若提示为“NO”,则转步骤9);
5)用户通过用户登录单元登录控制终端,并将登录输入的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分析加密后得到密文A,再录入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加密处理得到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
6)处理模块接收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密文A,并将密文A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登录信息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7),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通过输出模块发送提示信息,并转至步骤5);
7)处理模块将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进行匹配对比,若匹配为“TRUE”,则转步骤8),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转向步骤5);
8)指纹锁识别成功,开启指纹锁并传输提示信号至控制终端,操作结束;
9)指纹锁识别失败,指纹锁处于关闭状态,结束操作。
较优化地,包括以下步骤:
1)图像采集单元、语音采集单元分别采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
2)接收单元接收语音信息和图像信息,并传输至预处理单元进行语音信息的预处理、图像信息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后的语音信息、图像信息传输至第一识别单元;
3)第一识别单元接收语音信息、图像信息,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存语音模板、预存图像模块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13),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存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转至步骤4);
4)输出模块接收识别提示信息“FALSE”,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传输至第二接收单元;
5)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用户判断是否授予权限,若提示为“YES”,则转步骤6),若提示为“NO”,则转步骤14);
6)用户输入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通过用户登录单元登录控制终端,并记录在时间t内用户的登录次数n、密码输入次数m,判断n值是否符合n≤8,m≤8;若提示“YES”,则转至步骤7),若提示“NO”,则转至步骤14);
7)用户登录,并将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传输至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分析处理后得到密文A,并将密文A传输至发送单元,其中A为a值、b值、t值按预设排序方式得当的组合密文;
8)第二识别单元内预设有指纹模式、人脸模式,用户进行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录入,并将录入的信息传输至加密单元;
9)加密单元接收录入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加密得到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并将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传输至发送单元;
10)发送单元接收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密文A,并传输至第一接收单元,第一接收单元接收信息,并传输至解密单元;
11)解密单元对密文A进行解密,得到明文A1,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登录信息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12),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通过输出模块发送提示信息,并转至步骤6);
12)数据库内预设有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通过加密得到对应的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第一识别单元提取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相互匹配对比,若匹配为“TRUE”,则转步骤13),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转向步骤6);
13)指纹锁识别成功,开启指纹锁并传输提示信号至控制终端,操作结束;
14)指纹锁识别失败,指纹锁处于关闭状态,结束操作。
较优化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当访客等待时间为t时,图像采集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开启工作,采集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传输至处理模块,其中t为5-15min。
较优化的方案,所述数据库预先录入的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分别通过Hash算法加密,得到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
较优化的方案,所述步骤6)中,t为3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访客来到门前,录音机和摄像头开启工作,分别采集访客的语音信息和人脸图像,同时系统工作,预处理单元对语音信息和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和语音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分别进行对比,匹配度最高只有65%<85%,识别提示为“FALSE”;此时输出模块会将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和语音信息传输至第二接收单元,此时户主可以看到接收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判断是否允许访客进门。
如果户主授予进门权限,则提示为“YES”,用户输入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登录,此时可以记录在5min内用户登录的次数n和输入密码的次数m,当n≤8,m≤8时提示为“YES”,登录成功,当n>8,m>8时,户主输入次数过多,控制终端自行锁定,结束整个操作过程;登录成功后用户可在控制终端上通过指纹模式、人脸模式录入指纹、人脸,并将录入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进行加密,同时将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按照预设的排列组合顺序排列,得到新的密文A;将密文A、加密后的人脸信息、指纹信息分别传输至解密单元;解密单元会将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A1,明文A1即为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户主的登录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完全一致,则提示为“TRUE”,再进行指纹、人脸信息的对比;若对比出错,则提示为“FALSE”,若对比正确,则开启指纹锁。
本发明中利用Hash算法,将控制终端需要传输的身份信息加密,同时处理模块中将已经录入的用户身份信息一同进行Hash加密,通过比对二者加密符来判断使用控制终端的操作者身份,不涉及身份信息的传输,大大降低了身份信息泄露的情况;同时本技术方案先是对访客身份进行识别,再对控制终端的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识别,通过双重识别来提供保护,保证指纹锁的安全性。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操作简单合理,不仅有效提高了指纹锁的安全性,同时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发生身份信息泄露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的整体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的整体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的整体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的整体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锁体,所述锁体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显示屏,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所述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分别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分别与显示屏依次电连接,所述输出模块、处理模块分别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其中包括控制终端和锁体,控制终端即为用户终端,一般为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在本技术方案中实际选择为手机;锁体包括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语音采集单元、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显示屏,其中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可通过指纹录入或者录入密码信息,便于用户进入房屋,无需经过其他步骤,实际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图像采集单元、语音采集单元可采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处理模块中设置有数据库,数据库内预设了拥有进入房屋权限的人,可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访客的身份;若访客身份已经录入数据库,则访客可直接进入房屋,若访客身份没有进入权限,则通知用户,由用户判断是否授予权限。
本发明中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各个模块的数据,同时输出模块中包括控制机械组件,可以用于控制指纹锁的开启和关闭;在实际操作中,控制指纹锁的机械组件公开专利较多,研究也较为深入,为本领域公知常识,同时也不是本专利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预处理单元、第一识别单元、数据库和解密单元,所述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分别与第一接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分别与预处理单元、解密单元电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解密单元分别与第一识别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单元、解密单元分别与数据库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分别与输出模块、显示屏电连接。
本发明中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预处理单元、第一识别单元、数据库和解密单元,其中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模块传输的数据信息,预处理单元可对图像采集单元、语音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进行预处理,不仅便于进行后续识别比对操作,也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压力;解密单元可对接收到的密文A进行解密,便于控制终端的用户信息能够与数据库预设的用户信息相互匹配比对。
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用户登录单元、分析单元、加密单元、第二识别单元、发送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所述输出模块与第二接收单元无线通信,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户登录单元、分析单元、第二识别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识别单元与加密单元电连接,所述分析单元、加密单元分别与发送单元电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与第一接收单元电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控制终端包括用户登录单元、分析单元、加密单元、第二识别单元、发送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其中用户登录单元可以使用录入身份信息,毕竟将录入的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按预设好的排列顺序组合加密,得到密文A;第二识别单元可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并通过加密单元对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进行加密;密文A、加密指纹信息和加密人脸信息的设计不仅便于确认控制终端用户的身份,对控制终端的用户进行识别,防止控制终端发生丢失、遗漏等情况造成数据泄露;同时可以防止在遭受非法数据拦截时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保护,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本技术方案中对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进行加密时,所采用的算法为Hash算法,Hash算法不容易被逆推出来,安全性较好,通过对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符,而处理模块中数据库内存储的身份信息均已通过Hash算法预先加密,得到第二加密符,将第一加密符、第二加密符相互匹配对比,判断用户身份;这样设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完全不涉及到身份信息的传输,且加密后的加密符即使被不法分子拦截也无法逆算得到对应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指纹锁的安全性能,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有效保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本发明中利用Hash算法,将控制终端需要传输的身份信息加密,同时处理模块中将已经录入的用户身份信息一同进行Hash加密,通过比对二者加密符来判断使用控制终端的操作者身份,不涉及身份信息的传输,大大降低了身份信息泄露的情况;同时本技术方案先是对访客身份进行识别,再对控制终端的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识别,通过双重识别来提供保护,保证指纹锁的安全性。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操作简单合理,不仅有效提高了指纹锁的安全性,同时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发生身份信息泄露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模块采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
2)处理模块接收语音信息和图像信息,并进行语音信息的预处理、图像信息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后的语音信息、图像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存语音模板、预存图像模块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8),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存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转至步骤3);
3)输出模块接收识别提示信息“FALSE”,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传输至控制终端;
4)控制终端接收到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用户判断是否授予权限,若提示为“YES”,则转步骤5),若提示为“NO”,则转步骤9);
5)用户通过用户登录单元登录控制终端,并将登录输入的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分析加密后得到密文A,再录入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加密处理得到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
6)处理模块接收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密文A,并将密文A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登录信息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7),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通过输出模块发送提示信息,并转至步骤5);
7)处理模块将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进行匹配对比,若匹配为“TRUE”,则转步骤8),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转向步骤5);
8)指纹锁识别成功,开启指纹锁并传输提示信号至控制终端,操作结束;
9)指纹锁识别失败,指纹锁处于关闭状态,结束操作。
包括以下步骤:
1)图像采集单元、语音采集单元分别采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
2)接收单元接收语音信息和图像信息,并传输至预处理单元进行语音信息的预处理、图像信息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后的语音信息、图像信息传输至第一识别单元;
3)第一识别单元接收语音信息、图像信息,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存语音模板、预存图像模块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13),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存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转至步骤4);
4)输出模块接收识别提示信息“FALSE”,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传输至第二接收单元;
5)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用户判断是否授予权限,若提示为“YES”,则转步骤6),若提示为“NO”,则转步骤14);
6)用户输入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通过用户登录单元登录控制终端,并记录在时间t内用户的登录次数n、密码输入次数m,判断n值是否符合n≤8,m≤8;若提示“YES”,则转至步骤7),若提示“NO”,则转至步骤14);
7)用户登录,并将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传输至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分析处理后得到密文A,并将密文A传输至发送单元,其中A为a值、b值、t值按预设排序方式得当的组合密文;
8)第二识别单元内预设有指纹模式、人脸模式,用户进行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录入,并将录入的信息传输至加密单元;
9)加密单元接收录入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加密得到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并将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传输至发送单元;
10)发送单元接收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密文A,并传输至第一接收单元,第一接收单元接收信息,并传输至解密单元;
11)解密单元对密文A进行解密,得到明文A1,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登录信息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12),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通过输出模块发送提示信息,并转至步骤6);
12)数据库内预设有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通过加密得到对应的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第一识别单元提取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相互匹配对比,若匹配为“TRUE”,则转步骤13),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转向步骤6);
13)指纹锁识别成功,开启指纹锁并传输提示信号至控制终端,操作结束;
14)指纹锁识别失败,指纹锁处于关闭状态,结束操作。
所述步骤1)中,当访客等待时间为t时,图像采集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开启工作,采集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传输至处理模块,其中t为5-15min。
所述数据库预先录入的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分别通过Hash算法加密,得到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
所述步骤6)中,t为30min。
访客来到门前,录音机和摄像头开启工作,分别采集访客的语音信息和人脸图像,同时系统工作,预处理单元对语音信息和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和语音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分别进行对比,匹配失败识别提示为“FALSE”;此时输出模块会将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和语音信息传输至第二接收单元,此时户主可以看到接收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判断是否允许访客进门。
如果户主授予进门权限,则提示为“YES”,用户输入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登录,此时可以记录在5min内用户登录的次数n和输入密码的次数m,当n≤8,m≤8时提示为“YES”,登录成功,当n>8,m>8时,户主输入次数过多,控制终端自行锁定,结束整个操作过程;登录成功后用户可在控制终端上通过指纹模式、人脸模式录入指纹、人脸,并将录入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进行加密,同时将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按照预设的排列组合顺序排列,得到新的密文A;将密文A、加密后的人脸信息、指纹信息分别传输至解密单元;解密单元会将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A1,明文A1即为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户主的登录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完全一致,则提示为“TRUE”,再进行指纹、人脸信息的对比;若对比出错,则提示为“FALSE”,若对比正确,则开启指纹锁。
实施例1:限定条件:访客为陌生人。
访客来到门前,等待5min后,录音机和摄像头采集语音信息、人脸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匹配对比,匹配识别失败,指纹锁处于关闭状态,户主收到提示,不允许进入房屋。
实施例2:限定条件:访客为户主亲友,数据库中预存有该访客信息。
访客来到门前,等待5min后,录音机和摄像头采集语音信息、人脸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匹配对比,匹配识别成功,指纹锁开启并传输提示信号至控制终端,用户明白该访客进入房屋。
实施例3:限定条件:访客为户主亲友,数据库中没有预存有该访客信息。
访客来到门前,等待5min后,录音机和摄像头采集语音信息、人脸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匹配对比,匹配识别失败,指纹锁处于关闭状态,户主收到提示,允许进入房屋,户主登录输入登录姓名、登录时间和密码,并录入指纹信息、人脸信息,指纹锁匹配户主身份成功,开启指纹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锁体,所述锁体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显示屏,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所述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分别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分别与显示屏依次电连接,所述输出模块、处理模块分别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预处理单元、第一识别单元、数据库和解密单元,所述指纹输入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语音采集单元分别与第一接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分别与预处理单元、解密单元电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解密单元分别与第一识别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单元、解密单元分别与数据库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分别与输出模块、显示屏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用户登录单元、分析单元、加密单元、第二识别单元、发送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所述输出模块与第二接收单元无线通信,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户登录单元、分析单元、第二识别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识别单元与加密单元电连接,所述分析单元、加密单元分别与发送单元电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与第一接收单元电连接。
4.一种智能指纹锁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模块采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
2)处理模块接收语音信息和图像信息,并进行语音信息的预处理、图像信息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后的语音信息、图像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存语音模板、预存图像模块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8),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存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转至步骤3);
3)输出模块接收识别提示信息“FALSE”,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传输至控制终端;
4)控制终端接收到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用户判断是否授予权限,若提示为“YES”,则转步骤5),若提示为“NO”,则转步骤9);
5)用户通过用户登录单元登录控制终端,并将登录输入的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分析加密后得到密文A,再录入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加密处理得到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
6)处理模块接收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密文A,并将密文A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登录信息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7),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通过输出模块发送提示信息,并转至步骤5);
7)处理模块将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进行匹配对比,若匹配为“TRUE”,则转步骤8),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转向步骤5);
8)指纹锁识别成功,开启指纹锁并传输提示信号至控制终端,操作结束;
9)指纹锁识别失败,指纹锁处于关闭状态,结束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锁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图像采集单元、语音采集单元分别采集访客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
2)接收单元接收语音信息和图像信息,并传输至预处理单元进行语音信息的预处理、图像信息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后的语音信息、图像信息传输至第一识别单元;
3)第一识别单元接收语音信息、图像信息,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存语音模板、预存图像模块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13),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存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转至步骤4);
4)输出模块接收识别提示信息“FALSE”,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传输至第二接收单元;
5)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用户判断是否授予权限,若提示为“YES”,则转步骤6),若提示为“NO”,则转步骤14);
6)用户输入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通过用户登录单元登录控制终端,并记录在时间t内用户的登录次数n、密码输入次数m,判断n值是否符合n≤8,m≤8;若提示“YES”,则转至步骤7),若提示“NO”,则转至步骤14);
7)用户登录,并将用户姓名a、密码b和使用日期t传输至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分析处理后得到密文A,并将密文A传输至发送单元,其中A为a值、b值、t值按预设排序方式得当的组合密文;
8)第二识别单元内预设有指纹模式、人脸模式,用户进行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录入,并将录入的信息传输至加密单元;
9)加密单元接收录入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加密得到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并将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传输至发送单元;
10)发送单元接收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密文A,并传输至第一接收单元,第一接收单元接收信息,并传输至解密单元;
11)解密单元对密文A进行解密,得到明文A1,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登录信息进行识别对比,若识别提示为“TRUE”,则转步骤12),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通过输出模块发送提示信息,并转至步骤6);
12)数据库内预设有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通过加密得到对应的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第一识别单元提取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相互匹配对比,若匹配为“TRUE”,则转步骤13),若识别提示为“FALSE”,则转向步骤6);
13)指纹锁识别成功,开启指纹锁并传输提示信号至控制终端,操作结束;
14)指纹锁识别失败,指纹锁处于关闭状态,结束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锁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当访客等待时间为t时,图像采集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开启工作,采集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并传输至处理模块,其中t为5-1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锁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预先录入的指纹信息m、人脸信息n,分别通过Hash算法加密,得到指纹信息m1、人脸信息n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锁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t为30min。
CN201910610592.1A 2019-07-08 2019-07-08 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3638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0592.1A CN110363892A (zh) 2019-07-08 2019-07-08 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0592.1A CN110363892A (zh) 2019-07-08 2019-07-08 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3892A true CN110363892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18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0592.1A Pending CN110363892A (zh) 2019-07-08 2019-07-08 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389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9674A (zh) * 2020-01-02 2020-05-15 惠州学院 一种新型安全保密智能采集信息装置及方法
CN117857072A (zh) * 2023-09-27 2024-04-09 东莞市安邦德智能锁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智能锁信息泄露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8001A (zh) * 2015-09-01 2017-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以及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6504390A (zh) * 2016-11-09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58131A (zh) * 2016-11-25 2017-04-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600776A (zh) * 2016-12-08 2017-04-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8001A (zh) * 2015-09-01 2017-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以及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6504390A (zh) * 2016-11-09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58131A (zh) * 2016-11-25 2017-04-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600776A (zh) * 2016-12-08 2017-04-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9674A (zh) * 2020-01-02 2020-05-15 惠州学院 一种新型安全保密智能采集信息装置及方法
CN117857072A (zh) * 2023-09-27 2024-04-09 东莞市安邦德智能锁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智能锁信息泄露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8777B (zh) 一种基于智能门锁系统的安全通信方法及其智能门锁系统
CN105184179B (zh) 嵌入式加密移动存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7169374B (zh) 基于声纹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加密与解密系统及方法
CN105429761B (zh) 一种密钥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939197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2567686A (zh) 基于人体稳定特征的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安全认证方法
CN101321069A (zh) 手机生物身份证明制作、认证方法及其认证系统
CN107864124B (zh) 一种终端信息安全保护方法、终端及蓝牙锁
CN104270516B (zh) 解密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261100A (zh) 门禁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8109242B (zh) 一种基于指纹开锁的硬件加密方法、系统、智能云锁
CN108629172B (zh) 一种指纹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222373A (zh)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系统、终端、fido服务器及安全设备
CN108460862A (zh) 用掌纹认证和手机控制锁具的方法及电子锁具、锁具系统
CN106127900A (zh) 一种用户身份综合验证开锁方法及装置
CN109409057A (zh) 安保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701896A (zh) 一种指纹授权开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363892A (zh) 智能指纹锁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1019366A (zh) 通过采集人体特征实现易失性密钥及分离式验证模块的方法
CN106909814A (zh) 防泄密方法及防泄密终端
CN100547963C (zh) 利用usb密匙输入/显示/传输用户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87319A (zh) 基于虹膜识别的便携式终端及其方法
WO2018006318A1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使用智能门禁的方法及系统
CN114495343A (zh) 门禁控制管理系统及门禁控制管理方法
CN102640166B (zh) 一种采用生物特征信息验证的电子安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