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6940A - 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6940A
CN108626940A CN201710179657.2A CN201710179657A CN108626940A CN 108626940 A CN108626940 A CN 108626940A CN 201710179657 A CN201710179657 A CN 201710179657A CN 108626940 A CN108626940 A CN 108626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module
babinet
function module
refrig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96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国新
陶瑞涛
张维颖
李靖
R·英格尔
S·阿德瑞
R·阿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796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26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26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6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25D1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plug-i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均与和其相邻的其他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每个功能模块均包括:箱体,其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门体,连接于箱体,以打开和/或关闭其储物空间;至少一个电磁组件,设置于门体,且每个电磁组件均配置成受控地或可操作地产生用于与箱体吸合的磁吸力;以及触控组件,设置于门体,且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消除电磁组件产生的磁吸力。每个电磁组件均能够产生磁场,从而与箱体的金属外壳之间产生磁吸力,利用该磁吸力可以使门体保持关闭状态;当触控组件接收到触摸操作时,能够使电磁组件的磁场消失,从而使电磁组件与箱体金属外壳之间的磁吸力消失,用户可轻易地打开门体。

Description

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的门体一般通过门封条内设置的磁性材料吸附冰箱箱体的金属外壳来实现紧闭,通过用户的直接拽拉实现门体的打开。然而,门封条内的磁性材料一般为磁铁等,导热系数较大,易形成一个冰箱内外部热量传递的热桥,使冰箱存在漏冷问题,导致了能耗上升,并造成箱口结露,影响冰箱性能。为此,现有冰箱需在箱体金属门框四周加装防凝露管,这样不仅仅浪费材料、生产工艺复杂,也会向冰箱内传热造成能量损失。再者现有冰箱的容积越来越大,产生的负压也越来越大,造成用户不容易开门。
部分冰箱或技术文献中针对漏热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多采用机械互锁结构代替门封条,如博世西门子公司公开了一种铰链式的闭门结构,澳柯玛公司公开了一种用于开门助力的把手结构,科龙公司公开了一种含有门体铰链的利用门体自重实现自动关门的结构等,这些方案结构均较为复杂,且可靠性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新颖的箱门打开/吸合方式、且能够减少热漏量的冷藏冷冻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冷藏冷冻装置的箱体与门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实现冷藏冷冻装置的模块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均与和其相邻的其他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均包括:
箱体,其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
门体,连接于所述箱体,以打开和/或关闭其储物空间;
至少一个电磁组件,设置于所述门体,且每个所述电磁组件均配置成受控地或可操作地产生用于与所述箱体吸合的磁吸力;以及
触控组件,设置于所述门体,且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消除所述至少一个电磁组件产生的磁吸力。
可选地,每个所述电磁组件均包括永磁铁和电磁铁,所述触控组件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使所述电磁铁接通电源;且
所述永磁铁配置成用于持续产生用于与所述箱体吸合的磁吸力,所述电磁铁配置成在其接通电源时产生与所述永磁铁所产生的磁吸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吸力,以消除所述电磁组件和所述箱体之间的磁吸力。
可选地,每个所述电磁组件均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配置成在其接通电源时通过其与所述箱体之间的磁吸力使所述门体保持关闭状态;且
所述触控组件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断开所述电磁铁的电源,以消除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箱体之间的磁吸力。
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提供冷却气流的制冷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沿竖直方向可拆卸地叠加设置在所述制冷模块的上方;
每个所述功能模块的顶部和底部、以及所述制冷模块的顶部均设有电控插接件,每个所述功能模块自身的两个电控插接件电连接,每个所述功能模块的触控组件均与其自身的电控插接件电连接,所述制冷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中,相邻两个模块的电控插接件相插接;且
所述制冷模块的内部设有与其电控插接件电连接以用于受控地为每个所述功能模块的触控组件和电磁铁供电的直流电源。
可选地,所述门体与所述箱体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门体具有通过枢转轴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的枢转侧和与所述枢转侧横向相对的开启侧;且
所述电磁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磁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门体的顶部和底部,并邻近所述门体的开启侧。
可选地,所述门体包括形成其前部的玻璃面板、形成其后部的门衬以及形成在所述玻璃面板和所述门衬之间的保温层;且
所述触控组件具有用于接收触摸操作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玻璃面板的后向表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门体的后侧设有脱磁的门封条,所述门封条配置成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与所述箱体挤压接触,以在所述门体和所述箱体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可选地,所述门封条包括:
安装部,用于将所述门封条安装至所述门体;以及
气囊部,连接在所述安装部的后方,以用于与所述箱体挤压接触,其中
所述气囊部具有在横向上相邻接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通过向所述第一气囊内部凹陷的分隔壁隔开,所述分隔壁的至少部分区段呈平板状。
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提供冷却气流的制冷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沿竖直方向可拆卸地叠加设置在所述制冷模块的上方;且
所述制冷模块和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均具有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和所述制冷模块中,相邻两个模块的送风风道之间和回风风道之间均通过楔形凹槽和楔形凸起形成密封连通。
可选地,所述功能模块的数量为多个;且
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能模块之间设有隔热垫圈,所述隔热垫圈在其上方的所述功能模块的重力作用下被压缩以使其内部空间形成压缩空气隔热层。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中,每个功能模块均具有设置在其门体上的至少一个电磁组件和触控组件,每个电磁组件均能够产生磁场,从而与箱体的金属外壳之间产生磁吸力,利用该磁吸力可以使门体保持关闭状态;当触控组件接收到触摸操作时,能够使电磁组件的磁场消失,从而使电磁组件与箱体金属外壳之间的磁吸力消失,用户可轻易地打开门体,甚至门体会自动弹开。本发明这种新颖的箱门结合/打开方式不需要借助于门封条,因此门封条可采用脱磁门封条,甚至可以取消门封条,从而避免因产生热桥现象而导致漏冷。
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脱磁的门封条,并对门封条的气囊结构进行特别地设计,可在门封条受到挤压作用时既有利于气囊部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形,又可通过平板状的分隔壁区段避免气囊部产生过度的形变,由此,既有利于箱体和门体之间的气密密封,又可为门体打开提供一定的弹性助力,以防止出现门体打开困难甚至无法正常打开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制冷模块与和其相邻的功能模块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功能模块之间均可拆卸地连接,每个模块均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各个模块连接后又形成能够正常运行的冷藏冷冻装置,实现了冷藏冷冻装置的模块化,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冷藏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3的另一方位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组件与电磁组件的示意性布线正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组件与电磁组件的示意性布线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封条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模块和变温模块的送风风道连接的部分结构示意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参见图1至图2,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均与和其相邻的其他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每个功能模块均包括箱体、门体、至少一个电磁组件和触控组件。箱体的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门体连接于箱体,以打开和/或关闭其储物空间。至少一个电磁组件设置于门体,且每个电磁组件均配置成受控地或可操作地产生用于与箱体吸合的磁吸力。触控组件设置于门体,且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消除上述至少一个电磁组件产生的磁吸力。
由此,每个电磁组件均能够产生电磁场,从而与箱体的金属外壳之间产生磁吸力,利用该磁吸力可以使门体保持关闭状态;当触控组件接收到触摸操作时,能够使电磁组件的电磁场消失,从而使电磁组件与箱体金属外壳之间的磁吸力消失,用户可轻易地打开门体,甚至门体会自动弹开。本发明这种新颖的箱门结合/打开方式不需要借助于门封条,因此门封条可采用脱磁门封条,甚至可以取消门封条,从而避免因产生热桥现象而导致漏冷。
具体地,功能模块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在图1至图2所示实施例中,功能模块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冷藏模块40、变温模块30和冷冻模块20。下面以冷藏模块40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冷藏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图4是图3的另一方位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冷藏模块40包括箱体410、门体420、至少一个电磁组件430和触控组件440。至少一个电磁组件430和触控组件440均设置于门体420上。箱体410具有金属外壳,以便使得每个电磁组件430均能够与箱体410的金属外壳之间产生磁吸力,从而通过该磁吸力使门体420保持关闭状态。触控组件440设置于门体420,且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消除所有电磁组件430与箱体410之间的磁吸力,从而便于用户打开门体420。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磁组件430均包括永磁铁431和电磁铁432,触控组件440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使电磁铁432接通电源。永磁铁431配置成用于持续产生用于与箱体410吸合的磁吸力,电磁铁432配置成在其接通电源时产生与永磁铁431所产生的磁吸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吸力,以消除电磁组件430和箱体410之间的磁吸力。也就是说,在触控组件440没有接收到触摸操作之前,电磁铁432的铁芯中没有电流流过,不会产生磁场。门体420依靠永磁铁431与箱体410之间的磁吸力保持关闭状态。当触控组件440接收到触摸操作时,电磁铁432接通电源,电磁铁432与箱体410之间产生的磁吸力与永磁铁431与箱体410之间产生的磁吸力抵消,用户可轻易地打开门体,甚至门体会自动弹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磁组件430均包括电磁铁,电磁铁配置成在其接通电源时通过其与箱体410之间的磁吸力使门体420保持关闭状态。触控组件440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断开电磁铁的电源,以消除电磁铁与箱体410之间的磁吸力。也就是说,在触控组件440没有接收到触摸操作时,电磁铁一直与电源接通,从而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吸力使得门体420与箱体410吸合。在触控组件440接收到触摸操作时,电磁铁与电源断开,其产生的磁吸力消失,用户可轻易地打开门体,甚至门体会自动弹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用于为上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提供冷却气流的制冷模块10,上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沿竖直方向可拆卸地叠加设置在制冷模块10的上方。
进一步地,每个功能模块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制冷模块10的顶部均设有电控插接件60,每个功能模块自身的两个电控插接件60电连接,每个功能模块的触控组件均与其自身的电控插接件电连接,制冷模块10和上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中,相邻两个模块的电控插接件60相插接。制冷模块10的内部设有与其电控插接件60电连接以用于受控地为每个功能模块的触控组件和电磁铁供电的直流电源80。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组件与电磁组件的示意性布线正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组件与电磁组件的示意性布线侧视图。进一步地,每个功能模块的触控组件均通过电连接线M与其自身的电控插接件电连接,每个功能模块的电磁铁均通过电连接线N与触控组件电连接。触控组件与电控插接件之间的电连接线M从电控插接件引出,穿过该功能模块的箱体侧面的发泡层,从箱体顶部的铰链穿出,然后再经过功能模块的门轴延伸至门体发泡层,最后连接至触控组件。触控组件与电磁铁之间的电连接线N穿设于门体发泡层内部。
具体地,冷藏模块40的触控组件440可依次通过冷藏模块40底部的电控插接件60、变温模块30顶部的电控插接件60、变温模块30底部的电控插接件60、冷冻模块20顶部的电控插接件60、冷冻模块20底部的电控插接件60以及制冷模块10的电控插接件60与该直流电源80相连;变温模块30的触控组件340可依次通过变温模块30底部的电控插接件60、冷冻模块20顶部的电控插接件60、冷冻模块20底部的电控插接件60以及制冷模块10的电控插接件60与该直流电源80相连;冷冻模块20的触控组件240可依次通过冷冻模块20底部的电控插接件60以及制冷模块10的电控插接件60与该直流电源80相连。冷藏模块40的两个电磁组件430和触控组件440、变温模块40的两个电磁组件330和触控组件340以及冷冻模块20的两个电磁组件230和触控组件240均通过电连接线N连接。
上述直流电源80优选设置在冷藏冷冻装置1的控制装置所在的盒体内。上述直流电源优选为12V的直流电源,以保证触控组件440和电磁组件430的工作稳定性。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直流电源80的电压值还可以根据触控组件440和电磁组件430的具体选型不同而有所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体420与箱体410可枢转地连接,门体420具有通过枢转轴连接在箱体410上的枢转侧420a和与枢转侧420a横向相对的开启侧420b。电磁组件4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磁组件430分别设置于门体420的顶部和底部,并邻近门体420的开启侧420b。也就是说,门体420通过上下布置的两个电磁组件430实现其与箱体410之间的吸合,加强了门体420与箱体410之间的吸合作用和密封作用,避免门体420产生不期望的弹开现象。
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电磁组件43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其优选设置于门体420开启侧的中部。在另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电磁组件430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四个或多于三个的更多个,这些电磁组件430优选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在门体420的开启侧420b。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门体420包括形成其前部的玻璃面板421、形成其后部的门衬422以及形成在玻璃面板421和门衬422之间的保温层。触控组件440具有用于接收触摸操作的触控面板441,触控面板441与玻璃面板421的后向表面贴合,以便于用户通过触摸玻璃面板421向触控面板441施加触摸操作。具体地,触控面板441与玻璃面板421之间可采用胶黏的方式贴合在一起,以尽可能地减小甚至避免二者之间产生间隙,从而提高了触控面板441的触摸效果和灵敏度。
进一步地,门衬422上开设有缺口4421,触控组件440由后向前地插入缺口4421中,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门衬422紧固连接。可见,触控组件440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操作均比较简单,且触控组件440的这种安装方式能够进一步保证触控面板441与玻璃面板421之间零缝隙的贴合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门体420的后侧设有脱磁的门封条460,门封条460配置成在门体420处于关闭状态时与箱体410挤压接触,以在门体420和箱体410之间形成气密密封。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中的“脱磁”意指门封条460中不具有磁条。由于门封条460没有磁条,因此箱体410和门体420之间不会产生热桥现象,能够更好地避免产生漏冷。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封条的示意性截面图。参见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门封条460包括安装部461和气囊部462。
安装部461用于将门封条460安装至门体420。具体地,安装部461具有用于与门体420卡接的卡爪4611。气囊部462连接在安装部461的后方,以用于与箱体410挤压接触。气囊部462具有在横向上相邻接的第一气囊4621和第二气囊4622,第一气囊4621和第二气囊4622通过向第一气囊4621的内部凹陷的分隔壁463隔开,分隔壁463的至少部分区段呈平板状。
本发明通过对门封条460的气囊结构进行特别地设计,可在门封条460受到挤压作用时既有利于气囊部462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形,又可通过平板状的分隔壁区段避免气囊部462产生过度的形变,由此,既有利于箱体410和门体420之间的气密密封,又可为门体420打开提供一定的弹性助力,以防止出现门体420打开困难甚至无法正常打开的问题。本发明的设计人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冷藏冷冻装置1的各个功能模块在其箱门之间接合处的漏热量可以低至1.00~1.18W/m,与现有技术中的冷藏冷冻装置采用的门封条的漏热量相比减少了30%~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461和气囊部462通过连接部464连接。分隔壁463包括平面区段4631和曲面区段4632,平面区段4631从下往上地由连接部464沿逐渐靠近第一气囊4621的外壁4621a的方向倾斜延伸,曲面区段4632由平面区段4631的延伸末端沿一弧形曲线延伸至第一气囊4621和第二气囊4622相邻接的部分。也就是说,曲面区段4632由平面区段4631的延伸末端沿逐渐靠近第二气囊4622的外壁4622a的方向弯曲延伸。分隔壁463的平面区段4631呈平板状。本发明的平面区段4631有利于第一气囊4621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形,并在第一气囊4621变形到一定程度后产生一定的阻碍其继续变形的作用。进一步地,曲面区段4632的弯曲程度较小,接近于平面,从而增强了其支撑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门封条460可以为由PVC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的构件,该材料能够允许门封条460的气囊部462产生足够的变形,且减小气囊部462的压缩反弹力,有利于提高其密封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门封条460的气囊部462还可具有其他结构,只要能够避免气囊部462产生过度的形变,同时又能够为门体420打开提供一定的弹性助力以防止打开困难即可。例如,气囊部462可以具有对称设置的多个气囊结构。
同样地,变温模块30具有箱体310、门体320、触控组件340和电磁组件330,冷冻模块20具有箱体210、门体220、触控组件240和电磁组件230。变温模块30、冷冻模块20以及冷藏冷冻装置1可能具有其他每个功能模块的箱门打开方式和有关箱门的设计结构均与冷藏模块40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用于为上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提供冷却气流的制冷模块10,上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沿竖直方向可拆卸地叠加设置在制冷模块10的上方。
制冷模块10和每个功能模块均具有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上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和制冷模块10中,相邻两个模块的送风风道之间和回风风道之间均通过楔形凹槽和楔形凸起形成密封连通。楔形形状的形配连接方式能够更好地避免产生缝隙或漏气,因此能够在两个模块的送风风道之间和回风风道之间均形成良好的气密密封。
进一步地,上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和制冷模块10中,相邻两个模块的送风风道之间和回风风道之间还设有密封垫圈。本发明能够通过密封垫圈的弹性变形填补楔形凹槽和楔形凸起之间可能出现的间隙,以起到密封防漏的作用,从而加强了上下两个模块之间的气密密封。
也就是说,制冷模块和每个功能模块均相互独立,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功能模块的数量或更换功能模块的组装顺序和类型。另外,本发明还通过对相邻两个模块的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特别设计,使得无论功能模块的数量为多少、组装顺序如何,均能够保证冷藏冷冻装置内具有正常的气流循环,不但能够确保冷藏冷冻装置具有较好的制冷效果,而且还实现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完全模块化,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具体地,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三个功能模块,分别为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冷冻模块20、变温模块30和冷藏模块40。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模块和变温模块的送风风道连接的部分结构示意性放大图。以冷藏模块40和变温模块30的送风风道之间的连接为例,参见图9,冷藏模块40具有冷藏送风风道411,变温模块30具有变温送风风道311。冷藏送风风道411与变温送风风道311之间通过设置在冷藏送风风道411顶部开口的楔形凹槽4111和设置在变温送风风道311底部的楔形凸起3111形配连接,且楔形凹槽4111和楔形凸起3111之间设有密封垫圈3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模块的数量为多个,上下相邻的两个功能模块之间设有隔热垫圈70,隔热垫圈70在其上方的功能模块的重力作用下被压缩以使其内部空间形成压缩空气隔热层。空气的传热系数较低,能够较好地实现两个功能模块之间的隔热,同时避免两个功能模块直接刚性接触造成表面损坏。此外,隔热垫圈70被压紧后,能够发生弹性膨胀变形以使两个功能模块的连接更加紧固。具体地,隔热垫圈70可由橡胶材料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功能模块之间均通过锁紧机构可拆卸地连接,锁紧机构设置于每个模块的周向侧壁。具体地,锁紧机构可以为具有螺栓、螺钉或螺母的螺纹连接结构,也可以为具有卡扣、卡槽或卡爪的卡接机构。
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顶盖50,顶盖50设置于最上方的功能模块的顶部。具体地,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顶盖50设置于冷藏模块40的上方。顶盖50为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板状构件,以在冷藏冷冻装置1的顶部形成附加保温层,从而加强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保温隔热效果。具体地,顶盖50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保证其保温效果。顶盖50可以为VIP隔热材料制成的VIP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模块的数量也可以一个,该功能模块优选为冷冻模块20。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模块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该两个功能模块可以为冷冻模块20和冷藏模块40,冷藏模块40附接在冷冻模块20的上方。在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模块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功能模块可以为冷冻模块20和变温模块30,变温模块30附接在冷冻模块20的上方。
冷冻模块20储物空间内的温度可控制在-26℃~-10℃的范围内,以使其具有冷冻的储物环境;变温模块30储物空间内的温度可控制在-18℃~5℃的范围内,以使其能够提供可变的储物环境;冷藏模块40储物空间内的温度可控制在0℃~8℃的范围内,以使其具有冷藏的储物环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所涉及的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冰柜、冷柜等常见的装置,还包括其他具有冷藏和/或冷冻功能的装置。
另外,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竖”、“横”、“顶”、“底”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冷藏冷冻装置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均与和其相邻的其他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均包括:
箱体,其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
门体,连接于所述箱体,以打开和/或关闭其储物空间;
至少一个电磁组件,设置于所述门体,且每个所述电磁组件均配置成受控地或可操作地产生用于与所述箱体吸合的磁吸力;以及
触控组件,设置于所述门体,且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消除所述至少一个电磁组件产生的磁吸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磁组件均包括永磁铁和电磁铁,所述触控组件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使所述电磁铁接通电源;且
所述永磁铁配置成用于持续产生用于与所述箱体吸合的磁吸力,所述电磁铁配置成在其接通电源时产生与所述永磁铁所产生的磁吸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吸力,以消除所述电磁组件和所述箱体之间的磁吸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电磁组件均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配置成在其接通电源时通过其与所述箱体之间的磁吸力使所述门体保持关闭状态;且
所述触控组件配置成在接收到触摸操作时断开所述电磁铁的电源,以消除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箱体之间的磁吸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提供冷却气流的制冷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沿竖直方向可拆卸地叠加设置在所述制冷模块的上方;
每个所述功能模块的顶部和底部、以及所述制冷模块的顶部均设有电控插接件,每个所述功能模块自身的两个电控插接件电连接,每个所述功能模块的触控组件均与其自身的电控插接件电连接,所述制冷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中,相邻两个模块的电控插接件相插接;且
所述制冷模块的内部设有与其电控插接件电连接以用于受控地为每个所述功能模块的触控组件和电磁铁供电的直流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体与所述箱体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门体具有通过枢转轴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的枢转侧和与所述枢转侧横向相对的开启侧;且
所述电磁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磁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门体的顶部和底部,并邻近所述门体的开启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体包括形成其前部的玻璃面板、形成其后部的门衬以及形成在所述玻璃面板和所述门衬之间的保温层;且
所述触控组件具有用于接收触摸操作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玻璃面板的后向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体的后侧设有脱磁的门封条,所述门封条配置成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与所述箱体挤压接触,以在所述门体和所述箱体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封条包括:
安装部,用于将所述门封条安装至所述门体;以及
气囊部,连接在所述安装部的后方,以用于与所述箱体挤压接触,其中
所述气囊部具有在横向上相邻接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通过向所述第一气囊内部凹陷的分隔壁隔开,所述分隔壁的至少部分区段呈平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提供冷却气流的制冷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沿竖直方向可拆卸地叠加设置在所述制冷模块的上方;且
所述制冷模块和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均具有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和所述制冷模块中,相邻两个模块的送风风道之间和回风风道之间均通过楔形凹槽和楔形凸起形成密封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的数量为多个;且
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能模块之间设有隔热垫圈,所述隔热垫圈在其上方的所述功能模块的重力作用下被压缩以使其内部空间形成压缩空气隔热层。
CN201710179657.2A 2017-03-23 2017-03-23 冷藏冷冻装置 Pending CN108626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9657.2A CN108626940A (zh) 2017-03-23 2017-03-23 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9657.2A CN108626940A (zh) 2017-03-23 2017-03-23 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6940A true CN108626940A (zh) 2018-10-09

Family

ID=63707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9657.2A Pending CN108626940A (zh) 2017-03-23 2017-03-23 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269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3494A (zh) * 2020-11-26 2021-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0527A (zh) * 2003-07-25 2005-01-2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利用电磁铁的电冰箱门开关装置
CN101408367A (zh) * 2007-10-12 2009-04-15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改进的箱柜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82354A (zh) * 2008-01-10 2009-07-15 陈瑞照 组合式冰箱
CN101915487A (zh) * 2010-08-12 2010-12-15 广东安博基业电器有限公司 模块组合电冰箱
CN202648302U (zh) * 2012-04-26 2013-01-02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式门体开关装置的电冰箱
CN202993715U (zh) * 2012-08-06 2013-06-12 浙江日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冰箱
CN104215013A (zh) * 2014-09-03 2014-12-1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组合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241108A1 (en) * 2013-12-04 2015-08-27 Pedro Miguel Fernandez Maldonado Minimum cavetto module portable refrigerated cabinet with one free cold passag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0527A (zh) * 2003-07-25 2005-01-2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利用电磁铁的电冰箱门开关装置
CN101408367A (zh) * 2007-10-12 2009-04-15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改进的箱柜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82354A (zh) * 2008-01-10 2009-07-15 陈瑞照 组合式冰箱
CN101915487A (zh) * 2010-08-12 2010-12-15 广东安博基业电器有限公司 模块组合电冰箱
CN202648302U (zh) * 2012-04-26 2013-01-02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式门体开关装置的电冰箱
CN202993715U (zh) * 2012-08-06 2013-06-12 浙江日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冰箱
US20150241108A1 (en) * 2013-12-04 2015-08-27 Pedro Miguel Fernandez Maldonado Minimum cavetto module portable refrigerated cabinet with one free cold passage
CN104215013A (zh) * 2014-09-03 2014-12-1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组合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3494A (zh) * 2020-11-26 2021-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装置
CN112393494B (zh) * 2020-11-26 2021-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717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4047524B (zh) 隔热门
CN102494480A (zh) 一种冰箱门体和具有该冰箱门体的冰箱
CN204612325U (zh) 一种箱体门封配合结构及冰箱
CN102927748A (zh) 用于冷柜的排水管组件及具有其的冷柜
CN103185443A (zh) 冰箱用门封条
CN107782048B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封条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08626940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3047831B (zh) 冰箱
WO2024001291A1 (zh) 制冷设备
CN105276904A (zh) 冰箱
CN207247695U (zh) 冰箱及其竖梁
CN102878762A (zh) 冰箱
CN109695980B (zh) 制冰蒸发器间室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7762362B (zh) 检修门及使用其的空调
CN206362058U (zh) 冰箱
CN103292548A (zh) 家用电器的门以及包括该门的冰箱
CN215002463U (zh) 冰箱
CN202885414U (zh) 冰箱
CN207778926U (zh) 门封、门封部件以及对开门冰箱
CN107560265B (zh) 冰箱及其竖梁
CN203657339U (zh) 冰箱
CN206522969U (zh) 冰箱
CN103604265B (zh) 冰箱
CN20923011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节能型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