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2333A -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2333A
CN108622333A CN201810519500.4A CN201810519500A CN108622333A CN 108622333 A CN108622333 A CN 108622333A CN 201810519500 A CN201810519500 A CN 201810519500A CN 108622333 A CN108622333 A CN 108622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uv12
arrangement
uuv
lay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95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浙平
宫鹏
张伟
滕延斌
魏世琳
李子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5195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223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22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2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7/00Salvaging of disabled, stranded, or sunken vessels; Salvaging of vessel parts or furnishings, e.g. of safes; Salvaging of othe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7/16Apparatus engaging vessels or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该装置位于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底部设置有三足支撑的升降台,升降台中心位置设置圆柱形导轨,圆柱形导轨上设置圆环形状的滑块,圆柱形导轨顶端设置正方形端盖,端盖四周分别铰接机械臂,机械臂中间铰接一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圆环状的滑块,机械臂端部设置V形剪,V形剪上设置有导引光源,V形剪端部设置有电磁铁,UUV通过V形剪端部内侧的电磁铁夹住UUV下方可伸缩杆进行固定,UUV下方还设置有光学传感器,以及呈矩形排列的定位声纳。本发明可实现多个UUV的布放和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放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的2/3是海洋,我国拥有32000km的海岸线,300,0000km2以上的蓝色国土约为我国国土面积的1/3,认识海洋、开发海洋需要各种高技术手段,UUV的出现和应用使人们对海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世界各国对UUV的应用研究也从没停止,研发了各种功能实名、型号规格、外形尺寸的UUV。进入21实际以来,世界上已有10多个国家的1000余艘各种用途的UUV投入到军用或民用的领域。
UUV的使用流程中布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成功的步放回收是UUV在水下正常工作的基础。不成功的布放回收则可能对UUV带来损伤,导致整个系统无法工作,甚至丢失UUV,比如日本的海沟号UUV曾是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UUV,在2003年的一次布放作业时丢失。为了提高UUV的使用效率和保障能力,UUV的布放回收技术在不断的研究中进步,以确保UUV的安全布放和回收,提高UUVDE作业能力和作业安全性。
随着水下无人航行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对海洋探索的新时期。水下无人航行器可用于海洋水文和气象调查,海底地形勘察和测绘,水下设备检查等。由于水下环境复杂,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工作环境变得复杂和恶劣,为了保证水下任务的顺利完成,可以让多个无人航行器进行水下作业,从而保证完成任务的成功率。
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回收一般可以分为水面回收和水下回收。水下回收方面,世界上目前存在的回收对接方式有以下几种:
1、海面起吊方式:UUV研制最初的回收方式就是水面起吊回收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需要母船配备特殊的回收机构,回收过程繁琐,自动化程度低。
2、水下对接方式:水下对接方式增加了UUV回收技术难度,提高了自动水平,减少了人工参与,但是缺点仍然是需要起吊,不利于UUV的秘密部署与回收。
3、驮载式方式:这种方式通常用在潜艇上,携带UUV可以扩展潜艇的使命任务,提高潜艇的侦查打击能力。
4、鱼雷管和导弹发射管回收方式:当收到舰艇的回收指令时,UUV会缓慢接近潜艇的鱼雷管,到达一定位置后,由潜艇自带的机械臂将UUV送进鱼雷管,完成回收。但是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安装机械臂也增加了潜艇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水下布放和回收多个UUV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位于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底部设置有三足支撑的升降台,三足支撑的升降台包括三个升降腿1和圆形平台2;升降台中心位置设置圆柱形导轨3,圆环形滑块11套在圆柱形导轨3上,圆柱形导轨3顶端安装有正方形端盖9;正方形端盖9四周分别铰接一个机械臂8,每个机械臂8靠近正方形端盖9一端铰接一个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圆环状滑块11上;机械臂8远离正方形端盖9一端的端部安装有V形剪4,V形剪4包括导引灯阵7、电磁铁14以及可伸缩对接杆13;光学传感器6安装在UUV12底部中心轴线上,与可伸缩对接杆13有半个V形剪臂的距离,四个定位声呐5安装在UUV底部,排列顺序呈矩形且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所述的三足支撑的升降台具体包括:
所述的三足支撑的升降台由三个升降腿1和一个圆形平台2构成,三个升降腿1呈三角形支撑于圆形平台2下方。
所述的V形剪4具体包括:
所述的V形剪4的两个V形剪臂表面各安装有5个导引光源7;位于V形剪4靠近正方形端盖9一端的端部内侧安装有电磁铁14;UUV12底部前端位置安装有可伸缩杆13,并且位于艏向中心轴线上,可伸缩杆13材料为铁磁性材料,UUV12通过V形剪4内侧的电磁铁14夹住可伸缩杆13的方式固定于V形剪4上。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的布放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多UUV未布放时:圆环形状的滑块11向下锁住圆柱形导轨,整个布放装置通过V形剪和V形剪端部内侧的电磁铁夹持UUV12的可伸缩对接杆13对UUV12进行固定,可伸缩对接杆13处于收缩状态收缩在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
(2)多UUV布放时:升降台上升将整个装置伸出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圆环形状的滑块11解锁并向上运动将四个机械臂8展开,机械臂8平稳后将V形剪4张开并释放UUV12;
(3)多UUV回收时:接收到回收指令后,UUV12通过定位声呐5进行定位,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利用光学传感器6和V形剪4上的导引光源7进行校准,调整完成后,通过导引光源7引导对接;V形剪4成功捕获对接杆13后,UUV12落坐于回收平台上,调整UUV12舷向并固定UUV12,完成对接过程;
(4)对接过程完成后,四个机械臂8收拢,升降台下降并将整个平台收回到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结束多UUV布放回收过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
UUV12布放时,升降腿1通过电机驱动向上运动,支撑圆形平台2向上升起直到UUV12完全伸出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圆环形滑块11通过电机驱动向上运动,圆环形滑块11带动支撑杆10和机械臂8展开到90°,V形剪4端部内侧电磁铁14断电,V形剪4通过电机驱动张开释放UUV12,UUV12通过自身推进器驶离装置,完成单个UUV12的布放,其余UUV12按照上述过程依次驶离装置,从而完成多个UUV12的布放。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
V形剪4成功捕获可伸缩对接杆13后,UUV12坐落到V形剪4上,UUV12沿着V形剪4内侧向前滑动到端部电磁铁14的位置,电磁铁14上电将UUV12固定住。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
UUV12停放平稳后,圆环形滑块11通过电机驱动向下运动,带动支撑杆10和机械臂8进行收缩,直至机械臂8与圆柱形导轨3平行,并用锁紧装置将圆环形滑块11锁住,此时升降腿1进行收缩带动圆形平台2下降到最初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伞状折叠结构与叉柱式相结合,节省空间并实现了多个UUV的布放和回收。该装置设计简单,结构稳定,操作方便,易于实现UUV的布放和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主视图;
图2为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俯视图;
图3为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收缩示意图;
图4为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伸展示意图;
图5为V形剪布放UUV示意图;
图6为V形剪回收UUV示意图;
图7为UUV机构示意图;
图8为V形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2,本发明装置位于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底部设置有三足支撑的升降台,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底部安装升降腿1,三足支撑的升降台包括三个升降腿1和圆形平台2,三足支撑的升降台由三个升降腿1和一个圆形平台2构成,升降腿1支撑着圆形平台2,三个升降腿1呈三角形支撑于圆形平台2下方;升降台中心位置设置圆柱形导轨3,圆环形滑块11套在圆柱形导轨3上,圆柱形导轨3顶端安装有正方形端盖9;正方形端盖9四周分别铰接一个机械臂8,每个机械臂8靠近正方形端盖9一端铰接一个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圆环状滑块11上;机械臂8远离正方形端盖9一端的端部安装有V形剪4,V形剪4包括导引灯阵7、电磁铁14以及可伸缩对接杆13,V形剪4的V形分叉两边表面安装有导引光源7,V形分叉的每条边安装有5个导引光源7;位于V形剪4靠近正方形端盖9一端的端部内侧安装有电磁铁14;UUV12下方安装有可伸缩杆13,可伸缩杆13材料为铁磁性材料,UUV12通过V形剪4内侧的电磁铁14夹住可伸缩杆13的方式固定于V形剪4上;固定于V形剪8上的UUV12下方安装有光学传感器6以及呈矩形排列于UUV12底部的的四个定位声纳5,光学传感器6位于四个定位声呐5的对角线处。
同时发明了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的布放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多UUV未布放时:圆环形状的滑块11向下锁住圆柱形导轨,整个布放装置通过V形剪和V形剪端部内侧的电磁铁夹持UUV12的可伸缩对接杆13对UUV12进行固定,可伸缩对接杆13处于收缩状态收缩在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
(2)多UUV布放时:升降台上升将整个装置伸出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圆环形状的滑块11解锁并向上运动将四个机械臂8展开,机械臂8平稳后将V形剪4张开并释放UUV12;
(3)多UUV回收时:接收到回收指令后,UUV12通过定位声呐5进行定位,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利用光学传感器6和V形剪4上的导引光源7进行校准,调整完成后,通过导引光源7引导对接;V形剪4成功捕获对接杆13后,UUV12落坐于回收平台上,调整UUV12舷向并固定UUV12,完成对接过程;
(4)对接过程完成后,四个机械臂8收拢,升降台下降并将整个平台收回到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结束多UUV布放回收过程。
上述过程具有以下状态:
多个UUV的布放时:如图3至图5所示,UUV12布放前,通过V形剪4和V形剪4端部内侧的电磁铁14夹持可伸缩对接杆13固定,UUV12布放时,升降腿1通过电机驱动向上运动,支撑圆形平台2向上升起直到UUV12完全伸出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圆环形滑块11通过电机驱动向上运动,圆环形滑块11带动支撑杆10和机械臂展开到90°,V形剪4端部内侧电磁铁14断电,V形剪4通过电机驱动张开释放UUV12,UUV12通过自身推进器驶离装置,完成单个UUV12的布放,其余UUV12按照上述过程依次驶离装置,从而完成多个UUV12的布放。
多个UUV的回收时:如图6所示,当UUV12收到返航命令时,进入回收过程。UUV12使用定位声呐5进行定位,然后行驶到回收点附近,利用V形剪上4的导引灯阵7和UUV12底部的光学传感器6进行校准和调整姿态,UUV12调整好航行姿态后通过导引灯阵7的引导慢慢驶向V形剪4,V形剪4成功捕获可伸缩对接杆13,UUV12坐落到V形剪4上,UUV12沿着V形剪4内侧向前滑动到端部电磁铁14的位置,电磁铁14上电将UUV12固定住。其余UUV12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坐落到V形剪4上,如图4所示。UUV12停放平稳后,圆环形滑块11通过电机驱动向下运动,带动支撑杆10和机械臂8进行收缩,直至机械臂8与圆柱形导轨3平行,并用锁紧装置将圆环形滑块11锁住,此时升降腿1进行收缩带动圆形平台2下降,下降到最初的位置,如图3所示。整个UUV12回收过程完成。
图7和图8分别为UUV结构示意图和V形剪结构示意图,可伸缩对接杆13安装在UUV12底部前端位置,并且位于艏向中心轴线上。视觉导引系统包括导引灯阵7和光学传感器6。光学传感器6安装在UUV12底部中心轴线上,与可伸缩对接杆13有半个V形剪臂的距离。四个定位声呐5安装在UUV12底部,排列顺序呈矩形且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导引灯阵7安装在V形剪臂上面,V形剪4端部内侧安装有电磁铁14。
总体来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可以实现多个UUV安全,准确的布放和回收。

Claims (7)

1.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位于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底部设置有三足支撑的升降台,三足支撑的升降台包括三个升降腿1和圆形平台2;升降台中心位置设置圆柱形导轨3,圆环形滑块11套在圆柱形导轨3上,圆柱形导轨3顶端安装有正方形端盖9;正方形端盖9四周分别铰接一个机械臂8,每个机械臂8靠近正方形端盖9一端铰接一个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圆环状滑块11上;机械臂8远离正方形端盖9一端的端部安装有V形剪4,V形剪4包括导引灯阵7、电磁铁14以及可伸缩对接杆13;光学传感器6安装在UUV12底部中心轴线上,与可伸缩对接杆13有半个V形剪臂的距离,四个定位声呐5安装在UUV底部,排列顺序呈矩形且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足支撑的升降台具体包括:
所述的三足支撑的升降台由三个升降腿1和一个圆形平台2构成,三个升降腿1呈三角形支撑于圆形平台2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剪4具体包括:
所述的V形剪4的两个V形剪臂表面分别安装有5个导引光源7;位于V形剪4靠近正方形端盖9一端的端部内侧安装有电磁铁14;UUV12底部前端位置安装有可伸缩杆13,并且位于艏向中心轴线上,可伸缩杆13材料为铁磁性材料,UUV12通过V形剪4内侧的电磁铁14夹住可伸缩杆13的方式固定于V形剪4上。
4.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的布放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多UUV未布放时:圆环形状的滑块11向下锁住圆柱形导轨,整个布放装置通过V形剪和V形剪端部内侧的电磁铁夹持UUV12的可伸缩对接杆13对UUV12进行固定,可伸缩对接杆13处于收缩状态收缩在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
(2)多UUV布放时:升降台上升将整个装置伸出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圆环形状的滑块11解锁并向上运动将四个机械臂8展开,机械臂8平稳后将V形剪4张开并释放UUV12;
(3)多UUV回收时:接收到回收指令后,UUV12通过定位声呐5进行定位,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利用光学传感器6和V形剪4上的导引光源7进行校准,调整完成后,通过导引光源7引导对接;V形剪4成功捕获对接杆13后,UUV12落坐于回收平台上,调整UUV12舷向并固定UUV12,完成对接过程;
(4)对接过程完成后,四个机械臂8收拢,升降台下降并将整个平台收回到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内,结束多UUV布放回收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的布放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
UUV12布放时,升降腿1通过电机驱动向上运动,支撑圆形平台2向上升起直到UUV12完全伸出运动母船的圆柱筒状舱;圆环形滑块11通过电机驱动向上运动,圆环形滑块11带动支撑杆10和机械臂8展开到90°,V形剪4端部内侧电磁铁14断电,V形剪4通过电机驱动张开释放UUV12,UUV12通过自身推进器驶离装置,完成单个UUV12的布放,其余UUV12按照上述过程依次驶离装置,从而完成多个UUV12的布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的布放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
V形剪4成功捕获可伸缩对接杆13后,UUV12坐落到V形剪4上,UUV12沿着V形剪4内侧向前滑动到端部电磁铁14的位置,电磁铁14上电将UUV12固定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UUV布放回收装置的布放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
UUV12停放平稳后,圆环形滑块11通过电机驱动向下运动,带动支撑杆10和机械臂8进行收缩,直至机械臂8与圆柱形导轨3平行,并用锁紧装置将圆环形滑块11锁住,此时升降腿1进行收缩带动圆形平台2下降到最初位置。
CN201810519500.4A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Pending CN1086223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9500.4A CN108622333A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9500.4A CN108622333A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2333A true CN108622333A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0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9500.4A Pending CN108622333A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2233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5615A (zh) * 2019-05-17 2019-07-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uuv水下回收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0789672A (zh) * 2019-12-10 2020-02-14 鹏城实验室 Auv集群水面布放装置
CN110901858A (zh) * 2019-12-10 2020-03-24 鹏城实验室 Auv集群水面回收装置
CN110937087A (zh) * 2019-12-03 2020-03-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auv水下布放与回收对接装置和对接方法
CN111907669A (zh) * 2020-07-08 2020-11-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运动模式切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航爬仿生机器人
CN112429155A (zh) * 2020-10-19 2021-03-02 浙江海洋大学 基于无人艇的水下探测装置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3581396A (zh) * 2021-08-06 2021-11-02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及方法
CN115432150A (zh) * 2022-11-09 2022-12-06 三亚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一种可存储多个子uuv的无人水下潜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5636066A (zh) * 2022-09-19 2023-01-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子母式uuv搭载及布放装置
CN115848595A (zh) * 2022-12-27 2023-03-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舷外发射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6210A (zh) * 2012-09-18 2012-12-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智能水下机器人部署装置
CN103112561A (zh) * 2012-11-07 2013-05-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欠驱动auv水下回收装置
US20140033907A1 (en) * 2012-08-01 2014-02-06 Martin A. Martinez Non-lethal Waterborne Threat Deterrent and Immobilization Device
KR20140060167A (ko) * 2012-11-09 2014-05-19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수중 스테이션 및 수중 운동체 운용 방법
CN104613275A (zh) * 2015-02-13 2015-05-13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管道水下机器人检测装置
CN104908910A (zh) * 2015-05-25 2015-09-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探测设备自动收放装置
CN104986305A (zh) * 2015-06-29 2015-10-21 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
CN106275286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中国海洋大学 水下滑翔机两维度全方位布放回收装置以及布放回收方法
CN106741753A (zh) * 2015-11-23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自主水下机器人磁力探头伸缩搭载装置
CN106741754A (zh) * 2016-11-09 2017-05-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uuv叉柱式回收对接系统及回收对接方法
CN106976537A (zh) * 2016-10-16 2017-07-25 叶可 可隐身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33907A1 (en) * 2012-08-01 2014-02-06 Martin A. Martinez Non-lethal Waterborne Threat Deterrent and Immobilization Device
CN102826210A (zh) * 2012-09-18 2012-12-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智能水下机器人部署装置
CN103112561A (zh) * 2012-11-07 2013-05-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欠驱动auv水下回收装置
KR20140060167A (ko) * 2012-11-09 2014-05-19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수중 스테이션 및 수중 운동체 운용 방법
CN104613275A (zh) * 2015-02-13 2015-05-13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管道水下机器人检测装置
CN104908910A (zh) * 2015-05-25 2015-09-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探测设备自动收放装置
CN104986305A (zh) * 2015-06-29 2015-10-21 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可自主调整姿态的水下对接平台
CN106741753A (zh) * 2015-11-23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自主水下机器人磁力探头伸缩搭载装置
CN106275286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中国海洋大学 水下滑翔机两维度全方位布放回收装置以及布放回收方法
CN106976537A (zh) * 2016-10-16 2017-07-25 叶可 可隐身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CN106741754A (zh) * 2016-11-09 2017-05-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uuv叉柱式回收对接系统及回收对接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5615A (zh) * 2019-05-17 2019-07-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uuv水下回收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0937087A (zh) * 2019-12-03 2020-03-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auv水下布放与回收对接装置和对接方法
CN110789672A (zh) * 2019-12-10 2020-02-14 鹏城实验室 Auv集群水面布放装置
CN110901858A (zh) * 2019-12-10 2020-03-24 鹏城实验室 Auv集群水面回收装置
CN110901858B (zh) * 2019-12-10 2021-12-17 鹏城实验室 Auv集群水面回收装置
CN111907669B (zh) * 2020-07-08 2022-10-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运动模式切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航爬仿生机器人
CN111907669A (zh) * 2020-07-08 2020-11-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运动模式切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航爬仿生机器人
CN112429155A (zh) * 2020-10-19 2021-03-02 浙江海洋大学 基于无人艇的水下探测装置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3581396A (zh) * 2021-08-06 2021-11-02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及方法
CN115636066A (zh) * 2022-09-19 2023-01-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子母式uuv搭载及布放装置
CN115636066B (zh) * 2022-09-19 2023-10-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子母式uuv搭载及布放装置
CN115432150A (zh) * 2022-11-09 2022-12-06 三亚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一种可存储多个子uuv的无人水下潜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5848595A (zh) * 2022-12-27 2023-03-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舷外发射装置
CN115848595B (zh) * 2022-12-27 2023-12-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舷外发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2333A (zh) 一种多uuv布放回收对接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CN111874168A (zh) 一种移动式无缆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及充电装置
CN109591975B (zh) 一种海上救捞装置及其进行救援的方法
CN106809358A (zh) 核电站冷却水引水涵洞检测机器人系统及实施方法
CN113460274B (zh) 一种auv自主回收/布放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EP2978965B1 (en) Deployment system
CN108248801B (zh) 一种水下吊放机器人
KR20220015818A (ko) 수중 글라이더 인양용 인양 플랫폼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양 방법
CN113044172A (zh) 一种蜂窝状的auv集群布放回收系统
CN107848610A (zh) 用于投放和收回水下船舶或鱼雷的提升装置
CN113697045A (zh) 一种水下潜器布放回收无人船及其作业方法
CN110001895A (zh) 一种潜器收放装置
CN114074747B (zh) 一种新型无人潜航器的布放回收系统及方法
BRPI0711911A2 (pt) sistema de lanÇamento para lanÇar equipamento a partir de uma embarcaÇço, e, embarcaÇço
US9359046B2 (en) Submersible towed body deployment and recovery device
CN110466722A (zh) 一种用于收集底栖生物的全自动水下rov装置
CN105460182B (zh) 波浪滑翔器收放装置
CN109367741B (zh) 一种可变形无人潜航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83000A (zh) 一种自主限位和收放海洋航行器的系统
CN116280035B (zh) 一种海洋移动捕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13021A (zh) 一种推漂架可收放的推漂船
CN211711018U (zh) 一种新型船载无人装备快速搭载收放装置
CN116443225B (zh) 一种可驻底的水下潜航器及其控制方法
TW202106973A (zh)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CN214084673U (zh) 一种基于塔式吊机的大型潜航器海上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